中毒的父母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7-1
ISBN:9787538266160
作者:苏珊·福沃德
页数:328页

作者简介

在这部出色的心理学著作中,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大量真实的个案材料分析了各类中毒父母的所作所为,探究了他们如何伤害子女并持续影响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弥足珍贵的是,她传授了具体的行为技巧,使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过去与父母那令人沮丧的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发现一个充满自信、力量和情感独立的新世界,得到最终的自由和幸福。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中毒的父母
1、神圣的父母
2、“你是无意的,不意味着你没有伤害我”
3、“为什么他们不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呢?”
4、“这个家庭里没有酒鬼”
5、伤痛都在心里
6、有时创伤也在外面
7、终极背叛
8、为什么父母要这样做?
第二部分 重新开始你的生活
9、不必原谅
10、“我是个大人了,可为什么我觉得不像?”
11、自我界定的开始
12、到底谁该负责?
13、对峙:通往独立的道路
14、治愈乱伦的创伤
15、打破这一周期
尾声 放弃斗争

内容概要

苏珊·福沃德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其著作《中毒的父母》和《恨女人的男人和膦他们的女人》为《纽约时报》第一畅销书,她同时也是《对天真的背弃》、《金钱魔鬼》、《情感讹诈》等书的作者。她是媒体访谈节目的宠儿。曾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并成立了加州第一家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
克雷格·巴克是一位影视编剧兼制片人,他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就人类行为问题撰写过文章。

章节摘录

   莱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常常被理应属于父母的那些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不得不过快过早地长大,童年便被人劫走了。当朋友们在外面打球时,莱斯却在家里履行着本应由父母承担的责任。   为了维系家庭,莱斯不得不担任小大人的角色。调皮贪玩、无忧无虑的日子与他无缘。既然他本身的需要实际上已经被忽略了,他便学会了以否认自己甚至有需要的方式去应付孤独感和缺乏的情感。他活着就是为了照料别人,他自己则无所谓。   更加悲惨的是,除了担任弟弟们的主要看护者以外,莱斯还成了母亲的父母。   父亲在城里的时候,总是7点就去上班,经常快到半夜才回家。出门前,总要叮嘱我,“别忘了把作业都做完。务必照顾好你妈妈,一定别让她饿着。让弟弟们别吵……尽量做点儿什么事儿让她高兴高兴。”我花了很多工夫想到底怎么才能让母亲高兴,总是相信会有办法的,一切会好起来的……她会好起来的。可是,不管我怎么做,一切还是照旧,直到现在还是老样子。对此,我感到窝囊透了。   除了管理家务和看护弟弟这两项足以把任何孩子压垮的责任以外,莱斯还得担任母亲的精神看护。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失败的安排。陷入这种混乱的角色倒置局面的孩子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不可能发挥大人的作用,因为他们不是大人。但是孩子是弄不明白失败的原因的,他们只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无能和内疚。   就莱斯的情况来讲,他对不必要的超时工作的渴求具有双重作用:这可以使他不必正视自己的孤独和既失去了童年又失去了成年的处境;并且增强了他长期持有的信念,即无论怎么工作都不过分。莱斯的幻想是,只要投人足够的时间,便可以证明自己的确是个能干合格的人才,证明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从本质上讲,他还是在试图让自己的母亲高兴。   尽管保罗的继父已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但却依然在牢牢地控制着他,因为继父当年的那些伤人话语还在他的头脑中闪现。因此保罗陷入被我称为3P的羁绊中不能自拔,3P即为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拖延、瘫痪(Paralysis)。   我真的喜欢我现在工作的新实验室,但老是害怕自己做的工作不完美。所以我总把许多该做的事情一直拖到过了最后期限,或者到最后关头才草草做完,结果总是一团糟。我搞糟的次数越多,我就越发想到会被解雇。每次上司说了点儿什么,我总以为说的是我,并且做出过激反应。我老觉得像是到了世界末日,因为自己把事情搞糟了。最近我落后得太多以至于精神都不正常了。我真不敢面对这一切。   保罗的继父把追求完美的意识深植于保罗的心中——这就是完美主义。保罗对不能完美地做好事情的担心使他老把事情往后拖——这便是拖延。但保罗越是拖延,便越容易被工作压倒。他那滚雪球般增大的恐惧使他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这就是瘫痪。   我帮助保罗想出了一个策略,那就是对自己的雇主开诚布公,告诉他们自己的个人问题正在干扰工作,并请上一段时期的假。雇主被他的诚实和对工作质量的负责精神所打动,给了他两个月的假。这段时间还不够长,不足以使保罗探讨所有的问题,但把他从自己挖的坑里拉出来,这段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已经朝着正视继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一点迈出了第一步,这使他能够分清什么是同上司真正的冲突,什么是源于自己内心创伤的冲突。尽管他还需要继续治疗8个月,但所有的同事都告诉他,他好像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   在前一章我们读到了在身体上受过虐待的受害者将痛苦和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有时也发泄到别人身上。乱伦受害者一般也遵循同样的行为模式,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释放自己压抑的怒火和无法摆脱的悲痛。   忧郁是抑制乱伦造成的内心冲突的一种极为常见的表现方式。忧郁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由一般的悲痛感到近乎彻底不能作为。   有太多的乱伦受害者——特别是女人,成年后听任自己变得肥胖。肥胖对受害者来说可以起到双重作用:   ·她认为这样可以使男人不愿接近自己。   ·身体的臃肿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认为自己很有力量。许多受害者头一次开始减肥时会感到恐惧,因为这会使她们再一次产生无助、易受伤害的感觉。   阵发性头痛在乱伦受害者中也是常见的。这种头痛不仅仅是压抑的怒气和焦虑的生理表现,也是一种自我惩罚的方式。   许多乱伦受害者在酗酒和吸毒的缥缈世界中沉沦。这使失落感和空虚感暂时得以缓解,但是迟迟不敢面对真正的问题只能延长受害者的痛苦。   很多乱伦受害者从广阔的外界寻求惩罚。她们破坏恋爱关系,寻求自己所爱的人的惩罚;她们故意把工作做得一团糟,寻求同事和老板的惩罚;少数人从事暴力犯罪,寻求社会的惩罚;还有些人沦为娼妓,寻求老鸨、容留卖淫者,甚至上帝的惩罚。   表明立场   还有另一种行为技巧——我称之为“表明立场”——可以使你少做出反应,推动你沿着自我界定的路继续前进。   表明立场可以明确自己的想法和信念,明确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自己愿意做什么,不愿做什么,什么可以商量,什么不可以商量。问题的范围从重要性上来讲,可以从对最近的一部电影的看法到关于生活的基本信念。当然,在声明自己的立场以前,你首先得决定自己的立场是什么。   当我问桑迪她对父母的要求到底想如何处理时,她回答:“我不知道。我真担心伤他们的心,所以自己也实在拿不定主意怎久办才好。”   桑迪的困境在多数大半辈子耗费在对父母过度呵护的人们中间,是一种典型现象。界定自己的身份是困难的,假如你以前没有这样的机会的话。为了帮助桑迪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指出,她基本上只能采取三种立场:   1.我不愿让你们住在我家里。   2.我愿意让你在指定的、有限的时间内住。   3.我愿意让你们爱住多久就住多久。   桑迪拿定了主意,她的确根本不想让他们来住,但又觉得对他们直说太难开口,所以就决定只答应他们住一个星期。她认为这是个好办法,既维护了自己的需求,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安顿了父母。   不要说“我不能”   桑迪对自己的解决办法不是十分满意,她还是给丈夫和与丈夫的关系带来了压力,她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软弱造成的。深深地叹了口气后,她说道:“我想我还是不能违抗父母。”我让她重复这句括,但不要说“我不能……”而要说“我还没有违抗过父母”。   “我还没有”暗含着多种选择,而“不”或“不能”暗含的则是完全相反的东西:不可改变。缺乏选择的可能与同父母的关系纠缠不清这种现象直接相关,这是使孩子长期难以成熟起   农的关键原因。孩子的选择范围是由父母强行划定的。说一声“我还没有”,你就等于为自己将来采用新的行为方式敞开了大门,你就是在拥抱希望。   有些人认为,如果仅仅把一种不可取的行为更换一下名称,而不去改变这种行为,他们就是在承认失败。我不能同意这一观点。经过反复选择后做出的任何决定都会使我们远离消极的   反应。你权衡了各种选择,认为自己不应当吵架之后,决定向父母投降,同因为觉得无能而自动投降,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做出选择就意味着朝掌握自身命运迈出了一步,而迅即做出反应则意味着又滑回了任人摆布的窘境。这似乎让人觉得其中没有很大的进步,但我可以向你保证这进步是巨大的。   聘请一位在治疗乱伦受害者方面受过专门培训或者很有经验南心理医师是重要的。许多心理医师从事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不称职;实际上没有哪位心理医师在念研究生时学到过有关乱伦方面的治疗知识。查询每一位可能受到你聘请的心理医师专业培训和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如果他在此前没有治疗乱伦受害者的经验,或者没有参加过乱伦受害者的治疗工作室、讲习班、会议或培训班的话,我建议你另请高明。   那些在家庭的运作机理方面受过训练,并且运用表演技巧,如角色表演进行治疗的医师,对乱伦受害者来说是最好的心理医师。弗洛伊德学派的精神病医生在这方面是最不合适的,因为弗洛伊德在乱伦的广泛性和危害性这两个问题上都大大地改变了他原先的(同时也是正确的)立场,因此许多弗洛伊德派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学者对病人儿时受到性虐待的陈述持怀   疑或否定的态度。   在过去10年间,各地建立了许多乱伦受害者的自助团体。虽然这些团体的确为许多乱伦受害者提供了某些支持和集体意识,但是它们却缺少有专长的心理医师在此项工作的结构和方向方面的指导。自助团体当然比没有团体要好,但是参加一个有专家引导的团体则要好得多。   ……

图书封面


 中毒的父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近年来,越来越多得书把个人出现的问题追溯到父母身上。我觉得,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是:我们都要承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没有缺点的。我们的父母受自己的出生和成长环境的限制,不可避免地有自身情感上或性格上的缺陷。然后我们才能再来看这个问题。如果父母出现了以上的问题,应该怎么认识和解决。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地认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他教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想法,给出了粗浅的步骤和方式,并且教人怎样应对某些很极端的后果。它鼓励受伤的人去反抗,面对自身真实的情感需求,而不过分地用道德压制情绪。最好的地方是,它并不就此结束,还教人如何正确地疏导。
  •     《中毒的父母》在网上看到了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最近引起很多媒体的关注。其中小组里经常提到一本书,就是《中毒的父母》。赶紧上当当查一下,结果无货。于是上淘宝,有卖电子版的,才0.01元,一分钱!呵呵,赶紧买了,很快就传了过来,打开一看,排版可不怎么的,我一边看,一边重新排一次吧。开头还是挺让人震惊的,后面的例子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的确我们的文化中把父母神话了,百善孝为先,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听父母的。可是父母也是普通人,父母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父母,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对子女也做了很多错事,也都伤害过自己的子女。我们也会成为父母,也会犯类似的错误,这并没有什么,当时我们堵塞了子女反抗的渠道,于是就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让很多父母和子女无法沟通,最后的矛盾越积越多。造成了很多悲剧。《中毒的父母》的作者支持当你受到父母的伤害的时候,你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敢于和父母对峙,并且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操作方法,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这对于那些深受父母伤害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解决心理问题的好办法。
  •     说到亲子关系,和西方人谈论,实在比和中国人谈论无障碍多了!起码大家可以有一些共识:个体最重要,其次才是你的各种关系,包括各种亲属关系;人有自由意志;是否尊重一个人,要看对方是否值得尊重,而不是看对方的年龄、性别、或与你关系的远近;任何爱都是有条件的。这两本书,简直应当是国人人手一册:《中毒的父母》和《情感勒索》。书里面有些问题可能与国情不太吻合,一是国人道德观有根深蒂固的“孝道”,和无可救药的集体主义,这在处理不健康的亲子关系时面临的难度更大,尤其是不仅要面对父母亲属的压力,更要面对朋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这一点,只看书似乎是不行的;二是书中有一些注重程序的治疗方法,也许国人不太能够适应。但核心问题,基本是全面的。譬如(根据国情特别选出一些要点并做一些补充说明): “助他者”/“共存者”,即为了拯救他人,使自己陷入麻烦到自顾不暇的地步,此词乃负义,即自认为伟大,实则无能力照顾好自己,也无能力照顾好他人。譬如父母的一方是有问题者,另一方则是软弱的圣母“助他者”,这样家庭的子女往往受到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既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照顾和指导,同时,一方面,被圣母型的父母一方所迷惑而忽视了他/她的“失责”问题,另一方面,圣母还会对破坏型的另一方的“失责”千方百计地晦饰、合理化、以小化大,从而最终让子女无法意识到双方的问题,而导致将愤怒发泄到自己身上。(很奇怪的是天朝影视剧反而特别喜欢歌颂这种“圣母”。)“亲子关系倒置”,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应当保护孩子的时候没有尽到保护者的义务,反而退化为年幼脆弱的孩子,由孩子来尽保护人的工作。这里尤其指精神方面,而非物质方面。这种家庭的子女,往往有非正常的愧疚感,觉得父母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成年后也任其被自身生活一团糟糕的父母来不断地骚扰。这时,成年的子女可能成为新的“助他者”,甚至无法保护自己的恋人/妻儿/夫儿。合理化,即用各种方式来合理化自己所遭受的伤害,尤其是,认为“父母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就不是完美”,或者“父母也有其难处,所以我应当理解他们,不能太过‘苛责’”。这样的结果是积成内伤。殊不知,无论父母怎样有难处,也应当尽到保护子女的义务,否则无论如何,父母都应当是责任人。在亲子关系中,对于年幼的孩子,无论如何,父母都应当是保护者和教育者的一方;任何借口都不能改变其失职的本质。他们的错误是有原因的,并不等于他们没有犯错,没有对你造成伤害。人不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但父母却可以选择生与不生、怎样教养,既然生孩子是一人自己的决定,TA便必须为这个决定负责,而不是任何其它人,包括子女。(关于最后一句话书里倒是没有写,因为本书不是专门给天朝人写的,不需要普及这种“常识”。)愤怒的权力。我们可以看到,父母不称职,子女会受到巨大的伤害,但如果通过以上种种和其它来掩盖这种愤怒,愤怒就会指向自己。结果往往低自尊,或过度敏感,常常充满自责、愧疚、或对自身有着不合理的完美主义要求。不原谅的权力。不原谅有两种,一种是复仇,一种是正视伤害,前者也许弊大于益,但后者无论做何选择,都无可厚非。这里不得不又说到国人,最喜欢的逻辑就是“父母年老了,是弱势”“你也会老去”等理由来进行道德压制。其实,如果现在是父母年老,而你有力量,如果你伤害了弱者,你的过错是不可原谅的;那么,曾经,你年幼,父母有力量,他们伤害了弱者,为什么就必须被原谅呢?至于“你也会老去/你也会为人父母”的逻辑就更可笑了。一则,一个老年人和另一个老年人是不一样的,年龄与品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二则,且不说你是否一定会为人父母(譬如childfree),即使你为人父母,如果你也没有做到父母应当做的任务,那么未来的子女选择不原谅你,也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是否原谅你,与你是否原谅自己的父母,是不相关的两回事。同样地,你的父母如何伤害你,也不是你如何伤害自己孩子的理由。错了,就是错了;如果一个人错了,那么对方是否原谅你,取决于对方,而不取决于你,或其它任何第三方圣母。即使是,父母既对你造成过伤害,也带来过快乐和爱,但后者也并不是对你是否原谅前者的理由。“我爱你,所以你必须原谅我;(否则,你就是忘恩负义的、冷血的、自私的)”,这种论调乃天下最无耻的言论之一。“我”的意识。其要诀就是断乳。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你不是父母的附属物,父母也是不是你的附属物。如果你的离开、不原谅、不顺从、和任何你自己处理自己事物的方式与其要求不同(譬如爱情、工作、婚假、生育,甚至性向等你的私人问题,),造成父母自觉生活幸福指数降低,等等,也归根到底是他们自身的选择。(具体例子无论生活中还是书中都有很多)因为,你们三个,虽然彼此牵连,但依然是三个独立的成年人。亲子关系固然重要,但首要的是不能让这个关系影响到你个人的生活。“我”,是永远应当放在首位的。对于成年子女的父母而言,他们也应当把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如果他们自认为不是这样,也并不能成为“爱”的证据,相反,倒很可能是他们的人生太过空虚,是一种“不健康”的“畸形爱”的表现。(在这里,恋人关系和亲子关系道理是相通的。)出现矛盾,你也许可以尽力沟通,但具体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生活,最终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而与你无关。中国父母最擅长通过画外音、扮可怜、扮弱者来操控子女,这方面可参见《情感敲诈》。对对峙结果的合理期望。有人认为,摊牌的结果应当是父母认错、理解对子女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影响,或能够做到理性沟通,双方达成一定程度的一致,等等。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是失败的对峙。所以有些人就会说,我这样说,我父/母一定暴跳如雷/无法沟通/不会改变/etc., 所以,我干脆隐忍算了。而事实上,如果结局是这样的,也是一种成功的对峙。因为你已经亮出了你的底线,如果最终证明父母是无法妥协的,那么起码你从此不再抱有任何改善亲子关系的幻想,而做出你的决定。或者远离,或者只保持最低程度的联系(在中国可能要考虑到金钱支持问题),而让他们彻底从你的生活重心移开,包括不能理解你的亲属。这也许依然会给你带来伤感,但毕竟,比起需要你耗费一生心血与之纠缠的负面影响,还是大大值得为之的。开诚布公、亮出底牌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你的负面情绪发泄不出来,后患是无穷的。你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弥补,甚至往往连累他人。(详例见书)——————————在我个人的生活中,与父母并无激烈冲突的80s,大体有这么三类人:一是其父母确实比较合格。尊重、信任、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明白子女不是自己“翼下”的“半人”,而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成年人;出现矛盾后,也可以理智沟通和解决。父母完全可以有不同意子女的权力和坚持,但并不以此来试图操控子女的个人生活(无论是通过暴力,还是软暴力——情感勒索、道德敲诈)。二是他们和父母的三观本来就一致,尤其在婚假、生育等重大问题上。所以当然也不会有太大矛盾。三是他们自己是受害者,却并没有反省意识,或者“合理化”这种伤害,继而将这种不健全人格的影响,施加给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女。其中第一类人,要么根本不能理解像《中毒的父母》中所描述的情况,或只是认为那些只是“个例”“无足轻重”,从而认为本文所述的问题“不可思议”“太过偏激“。要么,有着开放的心态,尊重多元价值观和文化观,有着和本文首段所叙述的类似的观念,明白个人的权益的重要性,尊重一个人(尤其是受害者)对其私生活的解释与感受,而不会拘泥于某种”主流“观念,或以某种道德观来横加指责、妄自评判。事实上,一个健康家庭成长出的80后,90后,很多是后者。可惜也许他们很多旅居海外,并不在天朝占据舆论中心。第二类人,是保卫传统道德的卫道士。往往充满了各种直男癌、直女癌、土鳖癌、幼齿癌的气息。事实上,我丝毫不奇怪天朝愚蠢的孝道如此盛行,试看生活中、影视上,多少情侣,不是在找爱人,而是一种找妈、找爸的心态。仿佛自己不扮弱,不被对方照顾(一些本来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就无法表达“爱意”。我丝毫并不奇怪这些人会把父母对自己的干涉、控制、侵害理解为“爱的手段”,并且对持有异议的人横加指责。第三类人,则很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我一开始觉得,这样的书应当推荐人手一册,不仅包括受害者,和即将为人父母的人,也包括亲子关系无大碍的人,以明白所谓”主流“舆论的荒谬性,减少对受害者的社会舆论压力,促进健康的亲子关系的创建氛围。可惜,我看了几个评论下的留言之后,发现我还是太”naive“了。有一则评论道:“父母爱到愿意放手让你做自己。”多么冠冕堂皇的逻辑。如果父母不放手,便是“因为太爱你所以怕你受伤”;如果父母放手,便是“太爱你所以放开”。总而言之,父母总是“掌权者”,是“牺牲者”,是伟大的“受伤者”。无论你二十岁、三十岁,终究是需要父母承让的“婴幼儿”,你的抗争价值,终究是次价值的,因为终究是“父母决定”地放手,而非你抗争得来的结果。这种煽情的舆论氛围背后,仍然是“父母总是对的”“爱你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非成人vs成人的关系”的道德架构,与本书的主旨恰恰背道而驰。事实上,父母放手乃天经地义,恰恰相反,试图操控一切的父母才是人格不能独立的弱者。需要明白,你和父母,是三个各自独立的个体。当你们出现矛盾的时候,你允许父母对你的不良干涉深入多少,归根结底,依然是权力比较的问题:你放不放手,我都要离开。而此后我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合作来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我们的亲情固然重要,但我个人的利益才是首位,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我也只能很遗憾。我可以继续爱你,但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就像你曾对我的爱,也是有条件的——尽管你把它伪装成无条件的一样。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书是挺好的,只是自己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读了很多其他心理读物,所以救赎感没有那么强了
  •     第一次遇见一本想推荐给所有人看的书
  •     只是那感觉被认同,就已经开始愈合。
  •     主题很深刻,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前半部分不错,后面太专注于解决乱伦问题。
  •     反思自己的童年
  •     怎样评判哪些是父母的错,哪些是自己主观的因素。以避免将逃避视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归因也许能帮助自己心理上理直气壮,但是不完整的归因还是不会改善生活
  •     是时候展开对峙了
  •     希望能治愈我。文字中的力量我已经感受到了。
  •     04年在新浪读书看的
  •     中毒已深。
  •     看的英文版。感触太深。读到很多模糊想法的印证,也看到很多新的角度。其实每个中国孩子都应该读一读,从西方的观念来看,中国家庭问题实在太多。。。
  •     啊,中毒的父母,你要承担责任,以让我来宽恕你的罪行。
  •     某些篇章能找到自己和父母相处的影子,我的母亲控制欲较强,虽然我很不喜欢她这点,但是却难以不受影响,很想摆脱控制,但是自己从小自理能力又欠缺,不太会做饭,导致想要摆脱又很困难,终究是自己不够强大和勇敢。
  •     为什么没早点遇到。在被孤独缠绕,被迫投入曾经十分厌恶的家庭怀抱时。并不是所有人当了父母就学会了爱。希望我以后可以给我的宝宝足够的爱。
  •     客观认识父母不是完美的 自己没有错
  •     有时候周围的家庭环境会让我产生怀疑,真的存在正常的家庭和父母吗?
  •     读完心情舒畅
  •     对抗型行为而形成的纠缠不清,其利弊就不是那么明显了。这些行为表面上是将你和父母分离,造成了你是在还击而不是屈服的假象。事实上,因为情绪的强烈程度、反应的重复性和期待性,以及行为不是出于自由意志,而是出于要表明自己是独立的自卫需要,所以这行为依然显示与父母千丝万缕的联系。顺从和对抗只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
  •     我积重难返 重蹈覆辙
  •     很多讲乱伦的
  •     如果每个人心里都有善的种子和觉知的智慧,世界上该少多少扭曲的灵魂。罢,每个人都有他的业力,或许是必须承受的。能接受善缘,你也要能接受恶缘。
  •     正中要害 心塞
  •     知乎心理学优秀回答者推荐
  •     正在用此书治愈自己。有童年阴影的孩子推荐看看它
  •     not bad
  •     对峙
  •     对父母或者亲近人的神话会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逃离和亲近的矛盾心理。我们会找借口为他们的行为作出解释,同时又受到他们行为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致最后,这些东西渐渐成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或正或反,让我们无法活出一种轻盈快乐的姿态。
  •     暴戾的父母可断,暴戾的子女可断。儿时出身无法选择,成年后应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为人,就应该有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义务,一是不断探索外界,二是和自己的内心相处,是两个永恒的命题。
  •     还行,看的时候倒是想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 1.17修改,现在觉得这本书真是。。。误人子弟,精神分析流派的通病
  •     道理在很久以前就懂了,如果少年时去读,或许明白的会早一点
  •     抛开父母身份来看,我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     写的很透彻。然而书里的一些语言暴力以及父母控制孩子人生的案例还是太温柔了,在我国要比书里讲的更恐怖很多。这本书一直在帮助读者认识自己,试图唤醒限于父母造成恶劣影响无法自拔的读者,但对于那些已经认识到父母的错,却依旧被不断伤害且反抗无效无法逃离的人来说,这本书的作用有限。
  •     估计是anti-p小组入门书籍。。
  •     很有参考价值,真的,但是从内心去否定父母让我有些难受。可是总是要独立作为人来成长吧
  •     案例触目惊心
  •     事例丰富,方法可操作性强,我竟然自带解毒属性,敢于表达把话说开才好
  •     心理学的疗愈作用,经常胜过许多其他书籍。
  •     需要大量阅读该书解毒……然而解决办法并不是灵丹妙药,中国父母中毒程度远超美国。
  •     国内没有那么多的互助组,经历过伤痛要更好地前行
  •     看到了自己家长的影子,活灵活现。我这辈子是不准备要孩子了,不是别的原因,怕自己教不好。
  •     成年礼
  •     很早很早以前看的,只是标记一下
  •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自身经历吧,这三年来一直在思考和处理和父母的关系,然后慢慢的发现这不是我自己的问题,而是很多人很多家庭的问题,不要把什么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很多时候错根本不在自己,平等的看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相互尊重彼此的人生和想法,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来恶言重伤和诋毁对方,即使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一样,每个人都有权利过自己的人生,可以表达不同的看法,但不能变为控制。
  •     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确没有恶意,但揣度动机是浪费时间,重要的是要看结果。无能的父母既要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负责,也要为自己的无作为负责。重要的是去做,不是想。一句“都是他们的错”不能为自己所有作茧自缚的行为开脱。赦免曾经是孩子的你决不等于免除作为成年的你的责任。正视童年的现实。有勇气承认童年发生的事情与成年后生活之间的关系。重新获得成年人的力量和信心。爱不会失去平衡或者引起自责情绪
  •     实践性挺强的。
  •      未接触到这本书前,就在思考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想了很多理不出一个头绪来,很多时候自己思考的结果都能推翻原来的结论,直到接触到这本书才算理清了些。 常说,谁家人像谁家的,不仅仅是容貌,很多是指言行脾气性格等等,其实教育在无形中根植孩子内心深处,无论这教育是良性还是恶性。 家庭教育具有遗传性,这是我得出的结论。家庭教育好像是提供杨树生长的环境,这个杨树就是孩子,而环境就像父母。可想而之了,一颗杨树在一块儿土地上生长,最后成了杨树林。 这本书像个镜子,不仅能看到自己,也能窥见他人,总体不错。
  •     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是有难受的,不只是对书中列举的案例,还有想到自己的关系。需要全方面的直视面对吧,然后理性地接受承认、分析,对峙就看情况了吧。没事,再长点心。再次成为并拥抱那个小孩,再变成大人。
  •     上个月,我和父母之间发生了一些事情,一些原以为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已不会再现的事情,其间包含了失控的暴力,及多重离间之计。现在回到上海很久了,情绪依旧无法复原,整个人破碎不堪,充满无助感。记得不久前的新闻里说,张靓颖在成都时根本不愿回到妈妈家,宁可住外面的宾馆,深以为然。
  •     2016-7-22 #2016年阅读记录#第14本# 电子书
  •     所有人都会犯错误,要认识到他们确实犯了错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