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史导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书史导论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5-1
ISBN:9787100084734
作者:[英]戴维•芬克尔斯坦,[英]阿里斯泰尔•麦克利里
页数:278页

作者简介

该书全面介绍了一个世纪以来西方书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变化趋势、学术理论方法,是一本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全面回顾西方书史研究的精彩之作。在西方学术界、知识界,它既是初涉书史的入门读物,也是读者掌握书史理论发展脉络和趋势的案头必备。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译者前言
前沿
第一章 书史理论
引言
书史的起源
麦肯锡与文本社会学
书史(histoire du livre)
交流圈
生平一著述意义上的交流圈
新理论的介入
印刷文化与书史
建立西方文化史上书籍崛起的模型
作者意图
阅读与书史
书史与媒介
小结
第二章 从口头到书面
引言
通过书写实现的社会交流
口述传统
技术变迁
书写、权威与个人
书写与权力
小结
第三章 印刷的诞生
引言
印刷术发明前的书籍
延续与变迁
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德国的古腾堡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知识与力量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漫长的19世纪
知识产权
平装书的发展
20世纪后期及其以后
小结
第四章 作者、作者身份与权威
引言
手抄本文化与“作者”
权威与作者的角色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者
保护人制度
保护人、出版商与公众
作者、版权与报酬
工业时代的作者
对作者功能的诠释
小结
第五章 印刷商、书商、出版商、代理
引言
变迁中的商业模式
输出印刷传播方式
印刷与民族凝聚力
审稿人与代理
文学场域与网络
小结
第六章 读者与阅读
引言
阅读的历史
开端
中世纪
印刷书
阅读的局限
畅销书的发展
工业化的阅读
阅读的性质
小结
第七章 书籍的未来
引言
技术决定论
媒体全球化
读者之死
国家的角色
小结
结论
参考书目
术语表
索引

内容概要

何朝晖
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供职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出版史、文献学。著有《明代县政研究》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回顾了过去一百年中书史研究的主要理论和重要论争。它讨论目录学(New Bibliograph)运动在目录学和书籍研究中开创的一些新方这些新方向主要体现在格雷格(W.W. Greg)和弗雷逊•鲍尔斯(FredsonBowers)的著作中,并检视了随后对这些学者所提出的研究思路的反应。我问1960年代和1970年代新西兰学者唐•麦肯锡的著作在改变对于书籍录学研究方向方面,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并讨论他的文本社会(Sociology of text)概念如何与1950年代以来受法国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书籍会文化史(Histoire du Livre)相联系。这一部分还要概述罗伯特达恩顿的“交流圈”(communication circuit)模型作为一种研究文本在社会中的流通的方法的地位,以及作为回应托马斯……亚当斯(Thomas R Adams) 与尼科拉斯……巴克(Nicolas Barker)提出的一种以生平一著述(bio-bibliographical)为导向的方法,此外还有其他强调书籍的副文本(paratext)研究和呼吁研究“文本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of texts)的理论模型。本章论及的还有研究口头、书写和印刷交流结构,把书史的研究兴趣引领至新方向的学者:比如沃尔特•奥恩( Walter Ong)、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伊丽莎白•爱森斯(Elizabeth Eisenstein)、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和阿德里安约翰斯(Adrian Johns)等等。 第二章审视了书写的历史,以及这一领域如何与书史研究融为一体。它概述了书写发展的历史,及其在西欧文化中的传播过程。它还观察了口述传统如何体现在早期的书写和手抄本文化中,以及当印刷技术普及时,书写如何在结构和风格上发生改变。我们还讨论了因为有文化的阅读公众数量的发展,书写的性质所发生的变化:从一种由一人向多人朗读的文化工具,到书写的结果通常指向单个独立读者的一种过程。最后,本章简要地考察了学者们如何论述书写为国家和机构权力服务,利用书写对世界其他地方进行政治和文化殖民,以及如何在阶级结构的背景下研究书写活动。 第三章考察了手抄本文化与印刷术出现之间的连续性。它不仅使我们关注生产过程,也让我们关注当手抄本——一种可收藏的商品,被印刷 书——一种可交易的商品取代时,产业结构的发展。本章概述了印刷书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有关的争论。版权的发展将在第四章讨论。本章还概述20世纪图书出版发生的变化,并预告了最后一章关于书籍未来的讨论。 第四章聚焦于作者身份的各种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过去一百年中如何变化和发展。它考察了中世纪作者身份的定义,讨论了1450年代以来印刷术的现如何将作者身份重新定义为一种更具创造性的活动,一种可以为个人带来名声和财富的活动。讨论的其他主题包括,保护人的地位,版权的出现对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影响,以及出版过程中文学代理和出版商审稿人的角色。我们简短地回顾了20世纪关于作者身份的重要阐释,这些阐释对于书史研究来说十分重要。最后讨论了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作者身份将会被怎样重新定义。 第五章考察书史学家如何描述和探讨图书和印刷文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许多代理角色。它回顾了西欧印刷生产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的历史,这些模式是在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发展起来的,是第三章和第四章所述内容的延续 。它考察了印刷文化如何输出到欧洲的海外殖民地,从当地和地区报纸的出版起步,并简要描述了印刷文化在形成民族认同和地区认同中的作用。它还凸显了从文学代理和出版商审稿人,到无形而影响巨大的文学网络,文化代理在支持和塑造印刷文化生产中的作用。 第六章介绍了在书史研究方面不那么热络的领域——读者和阅读。它提出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及作为一种个体经验,可以在书史中合而为一。这方面已有乔纳森•罗斯(Jonathan Rose)和贾妮斯拉德威(Janice iRadway)等人的开拓之作。本章还回顾了从最早的刻划符号,到19世纪、20世纪建立公共图书馆系统之间的阅读史。最后探讨了阅读的属性,援引了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lser)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斯坦利•菲什(Stanley Fish)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所做的精辟论断。 第七章探讨了书籍消亡的论调,考察了可能影响书籍未来的四个最主要的因素:新技术与印刷文字的关系,就书籍出版结构和书籍在不同文化中的影响而言媒体全球化的性质;阅读与读者的当代概况,最后,国家在为书籍、出版者和读者提供支持方面所担当的角色。

图书封面


 书史导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书史”作为一门学术研究既古老又年轻,“古老”是说它的研究对象可上溯至文字发轫之初,“年轻”则指其系统化的理论阐述迄今只有半个世纪。经诸多西方学人的努力构建,书史从20世纪早期聚焦于单一的目录学和文本稽考,转变为目前集中关注技术、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研究。《书史导论》即是两位英国书史方家戴维•芬克尔斯坦和阿利斯泰尔•麦克利里合著的成果。顾名思义,“导论”弃高深的理论研讨而只做普及性介绍,其邀约读者的抛砖之意再清楚不过。这些普及性介绍涵盖了书史研究的基本范畴:书籍的形式、内容、版本、校勘、辨伪(目录学、文献学);阅读习惯、阅读心理、读者对书籍的接受机制、文本意义的探究(文学理论);书籍产生传播模式的演变及其与社会历史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历史学);书籍的社会属性及其扮演的社会角色(社会学);对书籍前世今生以及未来作出解释和预见(传播学)……这些学术分科在总的书史项下被整合为一体,某种意义上,对“一本书”的研究意味着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数个领域的跨越与综合。对我来说,本书最吸引人的一点在于清晰描绘了书籍演变过程中,书写、阅读与权力之间的博弈。按两位作者的看法,书文化经历了三次革命:从口述文化到手抄文化,再到印刷文化,而如今风头正劲的多媒体电子出版,则是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革命。每一次革命,都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而这种改变无不凝聚着强大的思想和技术动力。比如,从口述文化到手抄文化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方式发生转变,还使国家(或教会)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观念得以确立。书面文字从一开始便与巫术、天启之类的符号难解难分,后来更是成为“神谕、权力、法令”的载体。在此背景下,书写和阅读被大大神秘化,且只掌握在少数人(贵族、教会)之手,加之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稀有和昂贵,大众不得也没有条件与闻其事,贵族和教会对知识(权力)的垄断从4世纪一直延续到12世纪。随着13世纪大学和学术中心在欧洲各地兴建,这种垄断从“僧侣时代”逐步过渡到“世俗时代”,读写能力的普及使知识(权力)及对它的讨论,从封闭的“私人领域”迈入“公共领域”。15世纪中叶,古腾堡印刷机的发明,标志着社会交流控制手段的改变,以及对既存权力结构的再分配。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过程中,主张进步的思想与反对进步的思想占领各大城市的印刷业,借助小册子、书籍、海报、木版画等印刷品,通过影响和争夺公众以达到推销自己的目的。据此,两位作者认为著名学者伊丽莎白•爱森斯坦“印刷机是变革的动因”的论断失之偏颇,因印刷机背后的变革思想才是社会变革的动因(况且,在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中国,并没有发生改变社会的思想革命),但印刷机使思想长上翅膀在区域乃至全球扩散普及,其功莫大焉。版权意识也在技术突破和商业繁荣中凸显出来。作者的身份和经济权利,在具里程碑意义的苏格兰与英格兰书商的诉讼中(1774年)得以承认。该案确定作者为版权所有人,突破了此前由书商一手包揽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判决实现了“一种文本价值诠释的转变”,即对出版物从“功能”(暴露社会不公等)审查到“商品”(将图书视为具备有形市场价值的资产)审查的过渡,这也是对当时国家通过“特许令”控制出版的审查制度的一次冲击。而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大部分国家逐步放松乃至取消对图书的“功能”审查,正体现了权力制衡大背景下书写和阅读民主化、大众化的总趋势。当然,20世纪的复杂与诡异也使一些国家(如纳粹德国)走上愚民、焚书、钳制舆论的道路,还有一些国家则摇摆不定,出版市场繁荣却难掩高品质图书稀缺,“功能”审查可谓阴魂不散。于是我们便能理解两位作者在书籍消亡问题上的看法。无论是口述、手抄、印刷抑或电子媒体,“书”的意义都在于传播信息、普及思想、陶冶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如若徒留空壳而无上述实质,书籍即使不作消亡论,书写与阅读也会失掉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本来我的书分错了地,结果搞得我白跑几趟,很是油焖,好在这个送快递的态度好,还专门把书捎到,不说了,给个好评!书本身质量一般吧,内容不错。
  •     可作阅读史的参考读物
  •     4.5,第一章很有启发性。不过说实话这类书没有很好的插图真的是原罪.....
  •     读不下去。
  •     。。。没读完。。。真的不是我的菜。。。
  •     说实在的,内容不错,但没有深度。
  •     中规中矩,第一章讲最近一个世纪的,蛮少看到。原来书页纸和字体颜色是特意调的啊,当初还怪当当卖盗版来。
  •     ——“研究书史,就是研究我们的人性,研究支撑整个社会的知识搜集与传播的社会交流过程。”
  •     其实就是传播史中关于书本媒介发展史:口语到文字到印刷,阅读构成虚拟共同体
  •     传统意义上的导论~饭后便前读一读,甚是畅快~~ 尝鲜尝得一般般,书页颜色尤其让我不爽!
  •     书送来时有点脏了~还不错
  •     第一章《书史理论》相当精彩,可以视为书籍史研究的入门篇章。后面几章面面俱到,观点平平,略显不足。我的这本有重页现象,偏褐色的纸虽然有古意,对视力好像不太好呢。总之,书虫必读。
  •     有點單薄
  •     等套书出齐了都要收了~~~
  •     真的很introduction, 很概括
  •     科普
  •     图书史的知识地图,翻译有很大问题是何朝晖老师的一贯风格。
  •     没什么社会学基础,感觉没能完全领会这本书的深意,但即便如此也是有收获的。
  •     内容尚可。装桢奇异,不解:平装呼应正文中平装书的意义还可称道,明显九十年代书商感的低档彩色字和用纸,是响应何种内容?
  •     可以。对了解国外出版史,挺有帮助。
  •     真的只是各种流派理论的导论而已,要看的书太多了
  •     唠唠叨叨,故弄玄虚,一般没受过教育的农村大妈都能讲出来的道理非要用晦涩难懂、充满语法问题的句子来讲才显得自己别出一格,现在这些个文人难道不引一下巴尔特或福柯一些没头没脑的话就不会写书了吗???
  •     五星给本书完整且善意的体例,从导论、每章小节、结语和关键词索引,其次给作者评判书籍未来抱持的包容观点。初读对书籍史有个开阔的了解,具体的个案与理论都得后续补充。
  •     嗯,觉得要是能看英文原版的更好
  •     真心算是对一种书史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介绍,很多问题新奇,比如文本社会学、印刷术的政治、手抄本的作者身份、新媒介下的阅读革命。同样讨论了作者之死,但切入点不同,还运用了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可以作为对艺术的法则的补充阅读。对理解安德森、麦克卢汉及马克波斯特的理论也颇有助益,当重读之。
  •     灰色纸张很特别,字体忒小了,费劲~
  •     挺有深度,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
  •     第一章细读,其余部分不如直接去读所提到的原作。真是要吐槽这个草纸色的书页,上面还要印深咖啡色字,完全不能认真集中精力!不过也算例证了印刷品在物质形式上对文本的社会化产生的影响了吧,好的我服。
  •     书史不仅关于书,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多个因素促成的历史。入门必读。
  •     很有内容的一本书,文字很考究
  •     简明扼要,入门必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