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三联生活周刊十年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10803122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页数:476页

后记

在《三联生活周刊》迎来自己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在周刊发展的历程中,有许许多多人倾注了心血,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刊物经营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同样值得回顾和思考。希望今后有机会将这方面的文字结集出版。周刊正在成长,恳请我们曾经和现在的同事以及读者朋友,继续给予关注,给予帮助。

作者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迎来自己创刊号出版十年之际,我们编辑了这本文集,想给刊物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
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限于篇幅,我们删去了部分重复的内容和过于冗长的感想。数十位读者朋友也写来文章,他们对周刊的期待我们已经铭记在心。

书籍目录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点滴回忆与感想
一场神经病
期望时代大刊
致董秀玉女士的信
“史前史”的一个小片断
德国记忆
向往文化
我的三联生活
1993,那些人那些事
随手一翻,找回一段快乐
见习香港
那一年,三联的生活很灿烂
“生活”漫忆
试刊号:封面故事的故事
“做周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
且做且学,且学且做
十年一个轮回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点回忆
心中有我,眼底无他
生活琐记
一层一层浑厚的叙述
离开你,才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
我们那时的理想
生活的开始
迷惑和焦虑
关于《三联生活周刊》二三事
净土胡同15号与1995年的复刊
关于《三联生活周刊》的回忆
短暂过客长久缘
就像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
中年转行第二春
生活周刊如何掀起数字化狂潮
逃不掉的缘
卧游
四月的下午不要错过
无法想象没有“生活”
我在“生活”的五年记忆
曾经加入过一个组织
我的编外生活
“生活”带我走进科学和媒体
…人二画三联四年
“三联不错,挺小资的”
继续操练
梦想之旅
如此的富有新意
无法抹去的片段记忆
“生活”的别致景观
“生活”作坊流水账
圆桌旁边一坐五年
一张小画
外省青年进北京
生是“三联”的人,死是“三联”的鬼
一本杂志和它改变的生活
我在生活周刊的日子
一种是活着,一种是“三联生活”
离不开的“三联”
“三联”最糟的记者与“三联”
“三联”与区区的故事
2000年,那真是一个快乐的春天
“生活”:不容易的四年
我要做中国最好的记者
晃晃悠悠来“三联”
在这战斗的岁月里
一个专栏和它消解的生活
“三联”三年
我的“女民工”生活
哦,我曾在那儿!
安贞岁月
“三联”和我的社交恐惧症
一次理想主义的邂逅
我,《三联生活周刊》门下铅笔头
像怀念大学生活般怀念三联生活
寄居三联
两年之痒
社会部的女人和男人们
感触“三联”:身体力行的文字煎熬
我的“圆桌”缘
漫画六幅——为《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而做
王焱/陈曦/李钺/吴洪亮/谢峰
朱德庸
附录:
创刊时期的笔记(1992-1993)
北京报刊业发行状况透视
——见习记者作业之报刊发行调查(1993年8月)
北京报刊发售透视
——见习期作业之一(1993年8月)
为续刊启动提交的设想(1995年8月)
编辑部纪事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单(1992-2004)
后记

编辑推荐

期望时代大刊,德国记忆,净土胡同15号与复刊,《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中记载《三联生活周刊十年》的回忆,心中有我,眼底无他,中年转行第二春,外省青年进北京。

前言

我在1995年9月接任《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筹备《三联生活周刊》正式以半月刊方式连续出版的时候,设计最后一个栏目为《生活广场·大家谈》。就栏目而言,是沿袭原来的设计。在我接手《三联生活周刊》之前,钱钢在《三联生活周刊》创办试刊期间,就设计了“生活广场”这个栏目,杨浪在《三联生活周刊》以月刊方式正式创办时,改成为“百姓广场”。“广场”是当时三联书店的领袖董秀玉先生特别喜欢的一个概念,那是一个无拘无束开放交流的文化空间。虽为“广场”,其实能做到集会、演讲交汇之气势并不可能,要想将一种思想有寄附之地,文字在千字之内也不可能。我一开始求助于文学圈最熟悉的朋友,王小波、余华、苏童、史铁生,他们都具备最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记得王小波在“生活广场”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叫《个人尊严》,提出的问题是,“一个人不在单位里、家里,不代表民族、国家单独存在时,居然只能算是一块肉”。余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叫《简洁有效的金钱关系》,这篇文章后来在朋友圈里。

章节摘录

现在出版界盛说“品牌”。我辈有时也被好心的人士列入出版界能维护“品牌”的从业者行列。其实,像我这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的出版学徒,长期以来,何尝有过“品牌”观念。我们只知道听上面的话,不出上面不中意的书刊。你去自创一个什么东西叫“品牌”,要是不合上面的意,岂不是自找麻烦,自讨没趣?这种观念,我一直维持到20世纪末。上世纪80年代起编《读书》杂志,“品牌”说似乎稍稍有点露头。但愚鲁如我,直到这个世纪的最后十年光景,才开始想到:在那个叫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招牌下,是不是也该自己设计一点该做的事了。1992年11月27日,鄙人虚度六十又一,已经不主持三联书店的工作了。这时觉得自己不妨“罗曼蒂克”一些,又仗着新领导的纵容,于是斗胆写了一个意见,报送各方。意见第一段谓:“中国的著名出版社均有出版刊物的传统。一九四九年以前,商务、中华各有年出十大刊物之说。三联书店更是以刊物起家,无论本店图书出版之盛衰,几大刊物(尤其《生活》杂志)总是由店内主要负责人亲自主办和竭力维持,使之成为本店的一种‘门面’和联系读者之手。本店之三个名称(‘生活’、‘读书’、‘新知’)即为三种杂志之名称,是为明证。据说,胡愈之(一九四九年后的出版总署署长,三联书店创办人之一)始终认为出版社应以办刊物为重点,而以未能在他生前实现为憾。一九七九年筹备恢复‘三联’建制之际,先以恢复《读书》人手,迄今十三年,看来也是成功的。因是,无论从传统经验,还是从当前实践看,出版社办杂志都是必要的(有些国外经验也许更可说明此点)。”写这段话,‘是读了不少文件特别是店史以后的心得。既有文件和店史支持,于是突然头脑更加发热,居然提出立即要办十个刊物。当时设计的十种是:(1)《时代生活》(月刊)——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新现象展开多角度、多侧面、多学科的报道和分析,侧重点放在促进新的生活方式健康成长之基点上。这实际上是《生活》杂志的现代版。  如果主管机关允许重用《生活》刊名,则更佳。(2)《开放经济*(旬刊)——  对外报道中国经济之发展,对内指导中国读者如何从事经济活动,即使  人们懂得经济事务之重要以及操作、运行之道,又要防止人们成为单纯  的“经济动物”。(3)《生活信箱》(半月刊)——供一般市民阅读的大  众性刊物,继承K生活》杂志的优秀传统,用亲切的语言以通信形式为  群众排除生活、心理上的种种疑难。(4)《读书快讯》(半月刊)——《读  书》杂志之通俗版,着重在培养读者对书刊的爱好和兴趣。(5)《译文》  (月刊)——适应开放改革之需要,译述国外政经学术文化之重要文章,  让中国读者了解域外最新信息。(6)《东方杂志》(月刊)——如“商务”  暂不拟举办,拟由本店接手,敦请陈原先生主编。如商务不拟让出此刊,  则易名为Ⅸ新知》杂志,性质仍为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文化刊物。如果陈  原先生俯允,还以他主编为好,因他原是“新知书店”旧人,有此因缘,  较能贯彻“三联”传统。(7)《艺术家》(月刊)——介绍和鉴赏中国文  物及艺术精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人生活品位。(8)少年  刊物一种(内容及刊名待设计)。(9)艺术摄影刊物一种(内容及刊名  待设计)。以上九种,加上三联书店原有的《读书》,合共十种。拟在2  到3年内次第实现。”这种设计,说实话,即使实现,也只是我的“遗嘱”。在我本人说,  自己“下岗”在即,自然是一个刊物也做不了的。拿了这个设想,托人情,  走门路,处处请托关说。结果不少人看了觉得是匪夷所思,简直是神经病。  几次周折,到是年12月8日,才从神经病稍稍回到现实,把计划改为  出版三种刊物:《现代生活》(月刊)、《经济生活》(半月刊)、Ⅸ新潮生活》  (周刊)。于是上报。又经周折,最后落实为一种,即《三联生活周刊》。  在我作为高级秘书捉刀写成的申报办《三联生活周刊》的“办刊理由”  是:“本刊为邹韬奋同志创办的声名卓著的《生活》杂志之现代版,以  此向海内外表明:《生活》杂志一脉尚存,继续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光明正大,有道有理。这个计划总算批准。于是,到1995年1月,《三  联生活周刊》出刊了。要说明的是,三联书店早有恢复《生活》杂志的意愿。1980年至1981年,即已开过一些座谈会,还出版了《生活》半月刊试刊。90年代末,在自己临近全面退休之前,大发了一场神经病。凑着好时光,因着三联书店新领导的敢于承担风险,总算因而让我们有了一个好杂志,让三联书店由此可以对外宣称:“Ⅸ生活》杂志一脉尚存,继续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话翻译成时髦的语言,无非是说:我们维护住了一块历史品牌。现在,谈“品牌”不再是发神经病了,也许不要“品牌”反而成了神经病。时至今日,我经常想起管理学大师杜鲁克的主张:不去算旧账,赶紧往前看,去创造更多的机会。按时今的说法,就是创造更多的品牌。这个期望落在时下在三联书店秉政的诸君子身上,特别是《三联生活周刊》身上了。

图书封面


 三联生活周刊十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可以和南方周末出的《后台》系列一起看,从中可以看到记者和编辑的辛苦,这里指的记者是那些有独立创作能力并能坚持独立视角的半理想主义群体,事实上,中国这样的记者比较少,十分之一有没有,我很怀疑。其实,在中国做杂志,基本上很容易赔钱,能保持理想主义风格还不赔钱,这绝对是个异数,定有其中非凡的道理。这就是为何有很多人喜欢三联和南方周末,这种坚持独立论点而不死,一纸风行三十年的刊物。、就像我在几年前,面试到一个傲气的南大新闻系的学生,她的爱好是诗社活动,她的理想是加入她实习过的南方周末,她说那些记者老师值得让她真正的尊敬。本质上,记者工种属于特工,除了要有除暴安良的心,还要能被空降到陌生城市后,迅速在几天之内,在人海茫茫中找到应该找的几个事件不同线索上的人,并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开口,坦白,并同意发表。你说,这不是特工是什么。所以,很多记者和编辑到了选题日和截稿日,都痛不欲生,就算彻夜不眠也憋不出来的时候,真得觉得这不是人干的活,有人交完稿,就辞职而去,不问其他。可是,过了很多年,他们回想这样激情澎湃,团队杀敌,人杰并举,工资时高时低的草创时代,还是觉得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值得珍惜和认可自己的地方。跳槽之后的高官厚禄反而是平凡而已。
  •     在图书馆借的《三联周刊十年》已经过期13天了。临睡翻开它,睡意一直没有如期而至,却越读越兴味。那只是形形色色的媒体人写的没有太多文采的记叙,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让我感到充实。里面有一句话说,实现梦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它。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从最新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当中看到的这本书,照片跟600期特刊时一样。于是毫不犹豫的想买了,**没货,于是来到当当第一次买东西。几乎是狂喜着冲出了办公室,接过书看过包装很赞,于是打开书,于是洗了手,于是打开厚厚的首页,于是出现了一道裂痕,除了第一页其他一切都好。喜欢三联生活周刊,喜欢他们的团队,喜欢600期的特刊,更会喜欢这本书,这本虽然残缺的好书。
  •     历史或短或长,总让人感概,对传媒业来说犹是如此。
  •     应该算是三联内部的命题作文
  •     现今读,感受度有些差。不过,其中提到的一些内容,可供细究。
  •     帮朋友买的,他说这本书不错,就是价格太贵了点。
  •     好吧,对我后来影响极大的一本书
  •     简单概括就是,大牛和大牛和大牛的往事 via 冒
  •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05年出版的那本也叫十年啊…
  •     对人生幽默的人比较容易受欢迎
  •     书质量不错,不过文章主要是跟三联的发展有关,不是我想象的三联上面文章的优秀集锦
  •     他们的经历,我的生活
  •     一直就想买的
  •     是正品,可是密密麻麻的字,看一眼就觉得晕了。纸张的切割的很细致,可是纸张本身质量并不是非常好,有点报纸的感觉。
  •     看到那样的生活,才知道自己原来已经没有追求了。只是存活的念想,分外可悲。 生活,是生龙活虎的活着,而非半死不活。
  •     写稿子的都是超人 = =
  •     一样,买了又提不起劲看
  •     诙谐而不曲迎,怀旧而不伤感。琐事之中有豪迈,细节之中见真情。简单的说,看完就有一种去买生活杂志的冲动,想去看看这些文字,去揣摩一下当时作者的心理,也试着去感受一下那一代人的青春。
  •     好像在看若干年后的红枫~
  •     一本杂志和他所倡导的生活
  •     很随性的诉说,回顾。却依旧吸引人。
  •     中国当代的媒体从业者中,很少有这样直白的表露了。这样一个群体,只属于时代。
  •     温馨回忆录,贪思不打住
  •     里面的“经验”和“方法论”就已足够慢慢吸收的了。
  •     不知道和老版多大区别,没王安了?
  •     《三联生活周刊文丛》的文章不错,所以买了一套。但封面装帧用纸太差,不耐磨。
  •     三联的书好看,待细看后再追加评论
  •     相对于三联,我更喜欢凤凰周刊和新周刊。
  •     认同三联书店和《三联生活周刊》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每周路书20100201-20100205
  •     不妨看看别人的经历,权当他们在帮我经历,并引导现在的我。
  •     我简直太厉害了 这么厚 捧着的时候手腕都疼。里面还是有很多有价值的记录,我的老师说,做一名记者或编辑,你在未来从业路上碰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     看了看,感觉不错
  •     挺好看。虽然只是三联十年冰川的一角
  •     很喜欢《三联生活周刊》,所以买了读。不错。了解了周刊许多不为人知的创业发展史。
  •     那些年我们都有激情和梦想
  •     成长到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已经愉悦了国人,会有更高的成长力.
  •     一群有才华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有幸找到了一份与自己理想吻合的工作,然后在那个房子里疯狂的奋斗着。书里很多人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认真精神逗哦值得学习
  •     梦开始的地方
  •       这本书可以和南方周末出的《后台》系列一起看,从中可以看到记者和编辑的辛苦,这里指的记者是那些有独立创作能力并能坚持独立视角的半理想主义群体,事实上,中国这样的记者比较少,十分之一有没有,我很怀疑。
      
      其实,在中国做杂志,基本上很容易赔钱,能保持理想主义风格还不赔钱,这绝对是个异数,定有其中非凡的道理。
      
      这就是为何有很多人喜欢三联和南方周末,这种坚持独立论点而不死,一纸风行三十年的刊物。、就像我在几年前,面试到一个傲气的南大新闻系的学生,她的爱好是诗社活动,她的理想是加入她实习过的南方周末,她说那些记者老师值得让她真正的尊敬。
      
      本质上,记者工种属于特工,除了要有除暴安良的心,还要能被空降到陌生城市后,迅速在几天之内,在人海茫茫中找到应该找的几个事件不同线索上的人,并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开口,坦白,并同意发表。你说,这不是特工是什么。
      
      所以,很多记者和编辑到了选题日和截稿日,都痛不欲生,就算彻夜不眠也憋不出来的时候,真得觉得这不是人干的活,有人交完稿,就辞职而去,不问其他。
      
      可是,过了很多年,他们回想这样激情澎湃,团队杀敌,人杰并举,工资时高时低的草创时代,还是觉得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值得珍惜和认可自己的地方。
      
      跳槽之后的高官厚禄反而是平凡而已。
  •     铁打的周刊流水的兵。。。。
  •     是正品,可是密密麻麻的字,看一眼就觉得晕了。纸张的切割的很细致,可是纸张本身质量并不是非常好,有点报纸的感觉。所以就扔在一边一直没看。
  •     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立的风格,如同看到每一个个鲜活的人,我猛然明白一个道理,可爱的人并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去炫技,真正有风格的人会用平实的语言去征肥,尽管语言平实,但依然不失可爱
  •     十年》这本书终于看完了,学会一个词“生活”,生活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那些人们的岁月回忆中都有这么一段:为着单纯的理想大家团结奋斗并把这梦变为现实。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了。理想、青春、梦,多么美好!
  •     大概翻完了。总觉得看这书就像翻老照片,只有照片里的人才会有最深的感受。
  •     值得静下心来看一看,体会一下曾经年轻的他们追求梦想的气息
  •     回不去了,那就再见吧。
  •     昨晚的睡前阅读状态颇佳
  •     2009年第二版,40万字
  •     本来是准备学习的,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真心钦佩那些曾经或者现在还在三联的传媒人,致敬!
  •     一本杂志就像是一个孩子,但请不要长大。
  •     大概了解如何做杂志?
  •     多为应景敷衍的文字,不值这个书价
  •     本书很适合媒体工业人员翻阅,关于三联的创刊关于三联里面一个个传奇的人物,关于一些略大于中国梦的梦想,这里简直是座理想国!
  •     “过了很多年,他们回想这样激情澎湃,团队杀敌,人杰并举,工资时高时低的草创时代,还是觉得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值得珍惜和认可自己的地方。
      
      跳槽之后的高官厚禄反而是平凡而已。”
    TT说,虽然在B公司只待了3年,但是现在碰见任何跟B沾边的东西,都会心中温暖,应该也是跟二叔的这段话同样的意思吧。
    对一件事情的感情真的是跟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
  •     看他、本身也是一种态度
  •     或以此 ,可以更多地窥见版期刊杂志的理念吧~PS.还差的远呢~
  •     精美,喜欢三联
  •     這個團隊太強大了罷
  •     一个文化产业的兴起
  •     每个见证三联的人都在回忆,文字并不华丽,但却可以让我看见我未曾经历过的那段历史和执着
  •     因为喜欢这本杂志,所以想要了解它,了解它背后的人与事。与其杂志一样,这本书也保持了其一贯的水准。
  •     梦想啊梦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