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即现实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幻想即现实

出版社:希望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37946018
作者:曾奇峰
页数:206页

作者简介

《幻想即现实》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我们是人,我们都注定要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最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书籍目录

序一:精神分析的俗人
序二:奇峰文集序
第一辑 缓慢地奢侈着
先站稳再迈步
缓慢地奢侈着
享乐的级别
假如别人不懂你
精神的慈善
懒惰是别样的勤快
信任是一种健康的冒险
超越“健康的咒语”
被治疗成一个人
别说太正确的话
游戏的境界
唯有温暖御风寒
信仰与心理学
希望是心灵的阳光
也算是天人合一
曾经沧海难为水
情感的品质
. 问世间钱为何物
第二辑 学习活着
弗洛伊德:直面心灵的伟人
以善意的名义恶毒
有限与无限之间的人生
爱字之前无需定语
被期望虐待
爸爸的一半是男孩
超越命运
作为诱饵的疲乏感
哀伤与坚强
被肢解的生活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
对成熟的迷信
对痛苦成瘾
福与祸
行动崇拜
学习活着
因为痛所以记得
这是怎样的男人和女人啊
子弹射向了谁
走出父母婚姻阴影的女儿
言如其人
父母的“逆反心理”
第三辑 花枝乱颤
守卫自己家庭的疆土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问你伤害要多深
人与他自己制造的世界
不必要的提示
为了未来的回眸
那一阵醉人的花枝乱颤
亲情的缺憾
僵硬的自我边界
被流行语污染的语言
抱怨——自处低下的难堪
被网络阻隔的亲情
心理创伤的视角:乖学的和人文的
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安全
抑郁症相关问题
感谢女儿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为了离别的纠缠
我的“中德班”十年
惩罚、自我边界与抑郁
一个人的学派
《心理月刊》问答

编辑推荐

  中国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受众,最多读者的心理治疗师,邀你走进你不知道的你自己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心理治疗师的语言就是你的药……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

前言

  武汉医学院是一个基本没有精神病学传统的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德国笑话,说精神科医生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治不好。可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这个学校却有几位学生患上了精神分析的病。这要部分地归功于医学院的图书馆。图书馆三楼的社科部不仅藏书丰富,还有位和善的管阿姨,管阿姨替我们留下《朱光潜美学文集》。文集收录了朱老先生写于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文字,第一卷中的变态心理学讲的几乎全部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显然当时的美学,文学和哲学对弗洛伊德更为敏感,倒是医学并没有做好准备去把精神分析当作一种治疗方法接受过来用于减轻中国人民的疾苦。但是,四五十年以后,奇峰说,精神科医生才叫“人的医生”。所以在当时的武汉医学院,偶尔在晨曦下,更多的是在深夜里,总有几个年轻入神情凝重地手捧精神分析的秘籍,别人看来像有病,自己觉得在练功。

内容概要

曾奇峰,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1998年)。首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第二期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员。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在北京举办的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教员。曾在德国精神卫生机构进修两年,卫生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秘书长,德中心理治疗院(在德国注册的机构,著名“中德班”的主办者)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精神医学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心理治疗师协会。(待登记注册)首任会长。湖北省劳动厅心理咨询师资格评审专家组成员,曾在多种心理治疗杂志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多次在世界性心理治疗大会上宣读论文,在多种心理学普及读物上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熟练掌握英、德两门外语。

章节摘录

  人既然是大自然的创造物,就不可能超越大自然事先设计的方案。一个人能够做的,仅仅就是在大自然预设的方案内,尽可能活得好一些,或者说尽可能活得像个人。不管是由于家族传承的焦虑的压力,还是成为神的愿望,都是需要我们忍受的,忍受的结果,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人:吃人吃的东西,干人干的事情,爱人之所爱,恨人之所恨,等等,等等。  是人,却不安于作为人,实在是人的一大特点;鸟就不会不安心作为鸟。心甘情愿做人,真的是谈何容易。好在世界上还有心理治疗这等事。套用康德的话,“从永恒的角度说”,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使来访者接受作为一个人的现状,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关系。  我一直都梦想写几本心理小说。读了亚龙的《叔本华的治疗》,感觉他在我面前树立了一座大山,既冲击了我的自信,又刺激了我的攀登欲。这实在是一本杰作。小说一开始就把一切都设置在死亡威胁的背景中,作为主人公的治疗师只有一年的生命,这就使整个氛围都变得极有张力。然后情节在变化的时空、跌宕的情感、错综的关系和貌似深刻的思想中展开。我一般读小说是很快的,但读这本书却快不起来,因为害怕错过了每一寸文字的滋味。本书编辑王素琴说得更有深层心理学的味道:舍不得那么快读完。  我们在美国的上海朋友童慧琦因为一个读书小组的活动,曾经与亚龙每周见面一次,读他正在写作中的书,谈阅读的体会和感想。她记录了一些他们的活动内容,十分令人神往。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心理治疗界的专家们,也能把他们的学问以心理小说的形式,跟其他专业人员、尤其是跟普通读者分享。

图书封面


 幻想即现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没有想象中的好,有许多套话,模式的话。不是那种很正式的文章,多半先放在网上的。但有几篇写得发人深省瑕不掩玉吧,还是值得一看的
  •     很不错有治愈效果在我艰难的时候抹平了内心创伤。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因为它很人性,你会有一种被深层次理解的感觉。这种感觉别人对你都是很少见的。
  •     曾奇峰先生的这本书更像是《你不知道的自己》的姊妹篇:但是我个人觉得和这本书相比,《你不知道的自己》的阅读过程更轻松一些。总的来看,两本书的风格一脉相承,延续的依旧是曾先生特有的睿智。他总能把事情看得如此透彻和深刻,又能把自己的思想以“曾氏”的语言表达出来,文章耐人寻味。由于对精神分析有着精深广博的研究,曾先生对事情的解读视角显得独特和深刻,有时甚至需要反复琢磨。比如,在《指责后面的亲密》中,他提到指责是在制造融合性的亲密,掩饰自己对对方的重视和需要。乍一看还有些难以理解,仔细想想,可能还真有点儿这个意思。所以,本书收录的除了有曾奇峰先生的文章之外,还有他为一些著作和译著作的序。这些文章可以成为我们了解这些作品的一个窗口。通过阅读这些序,我也对他提到的一些书产生了阅读兴趣,比如欧文亚隆的《爱情刽子手》,还有他向父母或准父母推荐的《跨越30年锦绣年华》等。在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文章之一是《感谢女儿》。在这篇写给自己女儿的文章中,他以深情、温暖的笔调表达了对女儿的感谢和对女儿成长的看法。读起来真的让人感动。因为这其中饱含着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接纳,而非过度地要求和期待;既让孩子知晓父母之爱中伴随的艰辛,又不会让孩子自责或内疚,而会让孩子更加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很值得一读的文章。除了上面提到的这篇之外,《先站稳再走路》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篇。我们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常常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曾先生用小孩子刚开始学走路时的状态来打比方,说的是我们每个人只有保持对自己的基本满意之后,才能更好地改变和进步。在《假如别人不懂你》一文中,曾先生分析了不被理解的四种原因:没有把想法告诉别人;你的潜意识并不想让别人理解你;你不理解自己;别人已经理解你,但是你却不知道以为别人不理解你。这对于我们如何更好地看待“理解”也会有所启发。还有《唯有温暖御风寒》,说得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承受人生的风雨,我们要先给予心灵足够的爱和温暖。在《被期望虐待》中,他提到过度地期望是怎样适得其反的。其实这本书里面值得反复品味的文章不只这几篇,还有很多。相信这都是常读常新的文章。在某个百无聊赖的日子,你可以打开这本书,相信它能为你提供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点滴,也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六星推荐
  •     前期看会觉得无法入戏,但是越读到后来,越是会有收获。 书让我坚强,对于那些不美好的过往和记忆,其实他们都是丰富的情感经历,让我的人生变得高贵又有趣。
  •     很通俗易懂~推荐给初学者
  •     好几篇都在心理月刊上见过了,或者在各种书的序言部分。曾奇峰的文章本身写的还是很好的,中国没有欧文亚龙,有他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起码精神分析是有人在认认真真做着。
  •     喜欢曾奇峰,从《你不知道的自己》开始!!
  •     曾奇峰 的书 真的 太棒了··
  •     散乱的文集
  •     誓要把精神分析说的连农民都能听的懂得曾老师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每次看他写的文章都会很激动,朴实的文字,字里行间,充满着他对人性深切的关爱。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能感受到。
  •     科普
  •     曾奇峰专业度是武志红的15.32倍。
  •     成长小组推荐的书,但是还是给电子书给弄乱了,囧
  •     如果你喜欢听曾奇峰上课,你一定会爱上这本书。反正,我超喜欢。精神分析很高深,可看完这本书,你却发现原来精神分析可以这样如此易懂。精神分析与生活很远吗?其实它与生活真的很近。
  •     有启发,偏后的几篇有充数的感觉。说到文笔,序捧得有些过了。
  •     第一次读曾老师的书,是《你不知道的自己》,当时印象深刻。这次在当当上闲逛,看到了这本《幻想即现实》,马上就买了。文字的风格还是那样简单明了,每一篇文章都会带来一丝丝感悟。ps:而且买到了第一版,很开心。
  •     之前在《心理月刊》偶尔会看到曾奇峰的文章,比较喜欢他写的东西。看了这本书后,更加喜欢他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普罗大众,而不是象某些所谓专家那样高高在上俯瞰别人大讲道理的感觉,更加真实和一针见血,而且觉得他的文字里透着幽默感,能给人带来启发。可惜他的另一本书〈你不知道的自己〉缺货,很希望能读到他更多的文字。
  •     实话说作者主观片面的看法太严重,会误导别人
  •     看了曾奇峰老师幽默、精彩的讲座,忍不住马上**当网搜索曾老师的书,不过有点失望,只搜到这本书。看他的书是一种享受,甚至拍案叫绝——经典呀!不过你要慢慢体会,才有感觉哟!
  •     精品
    这本书是在上个月就看完了,但是一直没写书评。书读得很痛快,读了以后感觉很好。无论读那个领域的书都会发现,真正的精品永远都是凤毛麟角。这一点在心理学方面尤为突出,读了那么多心理学书,真正的好书实在太少。每本好书后面都会有一个值得尊重的作者,喜欢《为何家会伤人》于是就喜欢上了武志红,也就喜欢上了他所有的书,先后买了五六本。喜欢这本书,也就喜欢上了曾奇峰,可惜曾奇峰的书太少了,在当当上只有两本,那一本还因为缺货无法下单。这样的作家更让我尊敬,不为自己的书注水,不为了挣钱而赶制次品,相比之下,同样写心理书另一位大家,写的书都可以在书店占据整整一个书架,虽然里面也有一些还算得上不错,但是里面很多书读了都感觉粗制滥造,很鄙视这样单纯为了钱出书的作家,又没有困难到解决不了温饱,怎么就能拿读者的腰包来开玩笑。

    读完的感觉就是好,可是好在哪里却很难说出来,感觉曾奇峰的深度比武志红要深,毕竟人家做心理咨询的时间要长得多。当然武志红的书可能更好读,毕竟武志红在做出版工作,知道怎么写,写什么更能吸引读者。

    一个心理医生,是治疗人的心理问题的,所以必须让一个患者从心理上对这个医生产生敬畏,所以一个成熟的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很少去看心理医生,因为他不会轻易信服一个在思想深度都超不过自己的心理医生。哪怕这样的医生其实也同样能治疗他的心理问题,他也不会甘心去治疗。

    如果让我选择心理医生,我会选择曾老师,虽然我知道像他这样的心理医生,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但是从心理上,我只对这样的心理医生放心,放心把自己的心理向这样的心理医生敞开。别人我心不过,虽然没有实践,但从理论上,感觉多数的心理医生都太浅薄。其实在美国对心理医生的要求非常高,最少得正规的心理学博士以上,而我们中国中学生都可以经过几个月的培训,然后去报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然后从理论上你就具备了开业的资格。可是那是什么层次的培训啊?我们单位就有五六位获得了国家二级咨询师的资格。可以这么说这样的满大街都是的咨询师证和导游证水准差不多。
    说了这么多其实和这本书关系不大,隔一段时间还会在读这本书,一本好书有很多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她总是在书架里让你牵挂。让你的心总是忘记不了她。
  •     这本书是在哈尔滨开往上海的列车上开始看并啃完的,丰富了我的列车生活,恩恩,不错的书,简单易懂的通俗读物,却有很多深刻的话和理让人思考。一路上我都说,要拿回去给姑姑看,昨日给姑姑送去了,希望对姑姑有所帮助而不是为了弟弟。
  •     喜欢曾奇峰老师书,喜欢老师的语言,喜欢老师的那种直爽(自我感觉到的),总之就是喜欢!
  •     这本书我买了好几本,推荐给不同的同事。同事们也很喜欢。曾奇峰,真是奇人!我爱死他了!
  •     通俗讀物,其文字難稱尚佳,而觀點亦流於膚淺。然觀之亦見人性之幽暗,閱之亦識宇宙之寥闃。
  •     我觉得曾奇峰的书都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并且每次读都会有新的启示,让人了解一些新的观点。
  •     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像电一样击中内心
  •     看完《你不知道的自己》后,我就经常关注曾奇峰是不是出新书了。很好看
  •     久闻曾奇峰大名,本来想买另一本书,不过缺货,又买了这本。的确不错,值得好好看。
  •     有点垃圾,写的什么玩意。
  •     曾奇峰的书,写得真是一流的。爱上精神分析后,开始看上曾奇峰,他的文字及对心灵的打动,让你受益受益匪浅。
  •     上完心理课程,老师很推崇曾奇峰老师,于是买来拜读一下,还没看完,感觉还不错
  •     超级棒 曾奇峰 国内精分首屈一指导师
  •     这其实是一本曾奇峰老师的专栏合辑。不过曾老师的水准还是一如既往的高,看着篇篇文章直觉得内心不断被梳理着,也找到了很多可行的方式。在现在身心灵还在摸索发展的时代,曾老师的精神分析实用幽默,佩服!
  •     很多人的很多毛病,恰恰是因为思考得太少了。
  •     窥心理治疗、精神分析之一角,内容贴近生活,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心理果然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     理解人性是每个咨询师需要练就的看家本领,也是治愈的开始。
  •     心理学的奇妙是无穷无尽的。
  •     很赞的书 反省自身 善待身边的人和孩子
  •     感谢此书,让我找到朋友
  •     曾奇峰老师的观点,独到深刻;语言风趣幽默。非常值得一读!
  •     很喜欢曾奇峰的书,娓娓道来,给人很多感悟!
  •     曾奇峰的语言总那么随性幽默,蛮耐看!
  •     非常好的一本书,推荐
  •     很好的书
  •     看得很顺的一本书,几乎有三分之二是在公交车上看的
  •     上过曾奇峰的课,收集所有市面上能够见到的曾奇峰的文字。中国精神分析第一人。推荐阅读
  •     对他的《你不知道的自己》一见钟情,对他的《幻想即现实》二见倾心。真好,在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个人!
  •     挺让人有收获的一本书吧,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曾奇峰的书,里面可以看到好多他的思想,很真实的描绘,就像是与奇哥来了次亲密接触吧,他的幽默、坦诚和学识,都让我很是喜欢。所谓文如其人吧,看他的这本书就感受到他魅力无限呀~
  •     曾奇峰的书值得一读,几乎是一口气读完,感悟良多。已推荐给朋友。
  •     局内人看这些书,豁然开朗。行动比明白更重要
  •     虽然隐去了来访者的信息 个人感觉作者有点自恋呢
  •     最近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
  •     非常非常喜欢曾奇峰老师的书。其中用质朴绘色的语言展现了生活中一个个以“人之常情”为面具的错误行为。不仅让家长、学者、更让孩子受益匪浅。
  •     好暧昧的标题!我在当当网上买了很多书,总是受到邀请要我写书评,每次看到就删除掉。不过,这次感觉到是不得不写,因为激动!一起床就来写了,一直不写的原因是因为本人从小就害怕写东西,这次要不是激动和冲动,是不会有动力写的。曾奇峰老的“幻想即现实”表达的思想即简洁,有深刻,对一些我们所谓的“常言道。。。”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对于金钱,情感,懒惰等等都有非同一般的认识,我是做心理咨询的,感觉到在自己脑子里输入了这些思想,做起认知来那绝对是有高屋见岭的感觉。。。平常我经常给朋友推荐书,这次,倒是有点不舍得了,怕别人看了也知道了。。。哈哈。。。
  •     幻想和客观世界可能是脱离的,但对于当事人本身却是一种真实的感觉,而恰恰是这种感觉在指导个人的生命。
  •     看过曾奇峰的《你不知道的自己》就很喜欢,分析的很透彻,文字里透着智慧、体贴、温暖,太喜欢了
  •     书中分析的许多案例发人深思,值得反复回味。
  •     曾奇峰的书深入浅出,非常值得阅读。
  •     曾奇峰翻译的文笔一向还行
  •     读曾奇峰的治疗笔记《幻想即现实》,读到一半突然有一个感受:社会不应该把心理医生的位置放得那么高,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没有人会比你更有条件和能力了解你自己。
    从曾奇峰的书里,我看出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心理医生即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者的问题来帮助咨询者重新全面认识自己的过程。初衷可能是解决当前的问题,最后结果往往是咨询者发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跟过往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人,我们从成为胚胎的那一刻起,各种伤害就接踵而至,有意的无意的,身体上的精神上的,这是不可避免也是完全正常的,大部分人都能带“病”很好的生活,通过自己去修复自己,而不需要把自己当作真正的病人一样去让别人分析。除了那些真的心理病态的人,比如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焦躁症的人。然而,这些人如果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就选择主动的自我探索,追根溯源,而不选择压抑, 逃避的方式,也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心理咨询的职业越来越火,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说明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的健康,忧的地方更多,一方面从咨询师到咨询者对心理咨询的认识都太浅薄了,另一方面这也导致人们会过渡依赖心理咨询师,而放弃了自我探索的责任和乐趣,而这才是最最根本和有效的途径。所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实,现代人只要把用在赚钱,享乐方面的精力稍微用一点在对自我心理方面的探索,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强烈建议在中小学课本中加入关于自我探索方面的内容。
  •     人,真正认识了解自己的有多少?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想那样,知道最本真的自己要什么?想什么?
    这本书,或许能给我们一个入口,深入的看看自己。
  •     浅显却不同于流俗,读来顿觉豁然开朗
  •     奇奇写的书我都喜欢!
  •     书里都是一篇一篇的短文章,是作者长期心理分析的积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失深刻,敏锐,本土杰作。
  •     从来只知道佛洛依德,曾奇峰老师的这本书像一束光,让我了解它的神奇
  •     曾奇峰的语言阅读起来很舒服,对从业者有很好的教益,我非常喜欢
  •     很喜欢曾奇峰的书,可惜只找到这一本
  •     评价一本书的好坏不能仅仅看它的文学价值,在人们最需要某方面帮助时,这本书能给人知道和帮助,这书便是最好最有用的书。幻想即现实这本书就是我最需要的书。。
  •     精分的经典,几乎每一篇散文里都有打动人心的地方。
  •     读曾奇峰的文章真是如沐春风,之前有看过他的<你不知道的自己>,也有同样的感觉,几十年的心理治疗经验都化成这一篇篇的文章,通过他的文章你所看到的不是所谓专家的指导生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些都不是仅仅读过多少本心理学书或接受过多少精神分析培训就能学到的,而是需要一颗"俗"心才能达到的境界.
  •     这本书,是从另外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能够帮助我们举一反三。
    作者是著名的精神心理科医生,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治疗师。
    书里的一个个案例都各有特点。有的生动的,有的痛苦的,有的有趣。
    在我看来,这本书比一些成功学的书,比如教你感恩,教你活在当下之类的,更值得一读,也会更深刻的给你带来影响。
  •     本土精分大师,幻想形成你的现实。多做有益的美好的白日梦吧
  •     先评价一下,帮精神科的医生买的,结果人家书还没拿走,放在我家书柜里的,还...
  •     有启发 还需反省
  •     比你不知道的自己还要好看!!
  •     很适合娱乐。因为并没有严格的学术体系~但是小惊喜不少哦
  •     曾奇峰精神分析. 值的一看
  •     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心情总是起伏很大。以致于负面的情绪都影响到了家人。刚好一位朋友正在看这本书,为了帮我排遣心理上的压力,她给我推荐了这本书。买回来后,一直在翻阅品读,读后感还需要消化一阵子才能呈现给大家。现在看来,这本书是买对了,里面曾奇峰从专业的角度给我们剖析了相关问题,值得一读的力作。
  •     整理书柜 这些大学里刚开始接触心理学时候读的一堆的易读的自助类书 都过来标记一下 书并没什么精彩 印象也不深 但是那时却给了我很好的消遣
  •     较浅。
  •     听说曾奇峰写的书,很不错,但是看得感觉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     通俗易读
  •     相比于本书绿白色调的封面,我更喜欢现在手头上这本粗糙的灰色版本,给人以质地单纯的印象。搁床头放置十多天了吧,昨夜偶然翻阅,竟不释手,今日地铁上、上班间隙、下班后的晚上,频频阅读。读案例的好处就是没有太多程序性的东西,作者的叙述是很好的过滤,但因文本篇幅等,也丧失掉很多更为真实动人并能启发到后人可操作性的东西。为什么能一读不罢呢?大约跟我心态有关,不为从其中获得如何的启示,仅仅是读其故事,感受他的文字,不逼自己去吸取智慧,而是汲取,无形的滋养到自己,尤其这种阴雨天。其中最为打动我的一篇是作者给孩子“小人”写的一封信,心理咨询师给给孩子的信。对比散文家张晓风给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雪儿”的信来读,真是可见文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差别,而另一个新闻界传奇的女人法拉奇的书《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可比较阅读
  •     明心见性
  •     不错的读物, 但对咨询师来说有点浅.
  •     曾奇峰先生堪称大师了。尤其推荐父母们都来学习一下
  •     一篇篇短文,感觉内容有点散
  •     买书几乎不写评论、也不向人推荐书、因为书的价值取决于你从中所摄取到的知识、而这和你个人的经历和当下的心境有关、这是你内在的能量的体现!

    个人觉得是本很不错的书籍!身边的朋友看后总是会把此书椐为己有!《你不知道的自己》也是不错的!
  •     听朋友介绍曾奇峰其人,立马买了他基本作品,感觉看他的书要与作者一起思考,不想看别的书那样轻松,当时一旦看进去再与作者一同呼吸,才知道作者思想的伟大,自己能与伟大沾边,人也睿智起来
  •     男神的书必须膜拜
  •     通俗易懂地讲出了心理学常识。是本值得读的好书。
  •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深奥的心理学,曾奇峰教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错。老实说,这么做有一个副作用,真的还片面了,对于刚接触心理学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启迪,但是如果心理学知识进阶了,就需要用更全面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一个论点。在普及心理学知识,解决大众心理矛盾冲突上,作者观点功不可没。
  •     曾奇峰是我们心理学系学生熟知的一位心理咨询师,且是我们老师的好朋友,所以这本书令我读起来非常亲切,书中内容丰富,但语言浅显,非专业人士也能读懂,很喜欢!
  •     最近在网上看有关心理学的资料,无意中看到曾奇峰,查了查他也有书籍出版,虽然这不是专业的心理学书籍,但作者记录下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心路历程,对于我等非专业人士看了更有启发。不错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     借常靖老师
  •     无干货
  •     上一本曾老师的随笔是《你不知道的自己》,颇有心得,然后就延续下来,买了这本。一如既往的好。
  •     在生死之间每个个体的任务或许是学习怎么好好的活着,当然更恰当的说法亚龙说过,学习怎么好好死去。
  •     看曾老师讲故事。
  •     我把这本书定位于一位精神科医生的札记,语言上也很有“曾氏”特色,读起来有种过瘾的感觉,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士读起来会很受启发。
  •     非常感谢曾医生的这本符合大众口味的书,没有深奥的哲理,没有艰涩的词汇,没有难懂的心理知识,所有的篇章都是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最细腻的一点一滴的体会。

    书中给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对于我们常规的思维是一个冲击:
    例如在治疗一个家长认为懒惰的孩子时,曾医生的既然对孩子说,其实你很勤快啊,你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韧不拔的懒惰,真的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勤快了。。。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书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案例,对自己将是很大的冲击。。

    书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观点是:爱读书的人可能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主体会下意识的在书中看到我们认同的观点,而对于我们不认同的观点会无意识地忽略掉。这样久而久之,会让偏执的人更偏执。。。
  •     喜欢曾其峰的书,常常推荐给朋友,还有那一本你不知道的自己,经典
  •     通俗的普及心理知识,曾奇峰的书让我受益颇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