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选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08621623
作者:[英] 斯科特·德·马尔奇,[英] 詹姆斯·T·汉密尔顿
页数:209页

作者简介

就人们如何做决策的问题,杜克大学的两位教授斯科特和詹姆斯提出了一种新颖而大胆的理论。他们破天荒地对三万多人进行了调研,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六种核心的特质,正是它们在左右着我们的种种决定,从午餐吃什么到报税时是否撒谎。
无论身处何种情境,我们 总是遵循自己根深蒂固的心智习惯——例如:我们关注的是眼下的还是将来的快乐,我们能承受多大风险,我们是否在乎他人的感受。我们内在一致的方面还有:我们做出选择前收集多少信息,我们是否倚重他人的观点,我们偏爱尝鲜还是稳妥。
以上六种因素——作者称之为“心智特征”——为众多令人费解的人类行为方式提供了新的解释。例如,你将了解到为什么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更多尝试网上约会;保守主义者看重汽车的性能,而自由主义者关注汽车的安全等级;炒短线的股票投资者不会特别喜欢哪家餐馆;苹果机用户往往比PC机用户更喜欢喝淡啤酒。

本书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无论是营销工作者还是其他人,如果想理解个体的独特行为、而非抽象的统计学人群,都会发现这本书不可多得。然而,你不必轻信作者的话。做一做书中的测试题,你就会明白它能多么准确地证明“你就是你的选择”。

书籍目录

引言
第1章你如何作决定
第2章你就是你的选择
第3章快乐,健康,智慧
第4章消费一切
第5章消费政治
第6章早期采用者
第7章自然状态下的心智特征
结论
附录:你的心智特征是怎样的?
致谢

编辑推荐

  只要掌握了人们行为的心智特征,我们就能预测一个人想买什么、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  为什么有人我行我素,有人从善如流?  你知道我们是如何作出选择的吗?  有人我行我素,有人从善如流;  有人偏爱冒险,有人寻求稳妥;  有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人相信细水长流。  无论身处何种情境,我们总是遵循自己根深蒂固的选择习惯。

内容概要

斯科特·德·马尔奇(Scott de Marchi)

杜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同时负责指导该校的“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项目”。
詹姆斯·T·汉密尔顿(James T. Hamilton)

杜克大学公共政策学教授,同时也是经济学和政治科学教授。

媒体关注与评论

  谁买星巴克的咖啡?谁最先使用新产品?谁喜欢赌博?想知道这些问题及其他有趣问题的答案,请看这本书。  ——泰勒·考恩乔梅森大学经济学家《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的作者

章节摘录

  第1章你如何作决定  我们很了解费利克斯和奥斯卡。他们两人都参加了“知识网络”公司的调查,都是白人男性,受过高等教育,年薪近85000美元。两人都是单身,名字都是化名——这是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但费利克斯和奥斯卡在调查中的答案都是真实的。  我们感兴趣的是费利克斯和奥斯卡如何作选择。他们的人口特征、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都十分相似,所以得知他们都喜欢野营、红酒、摄影,大家都不觉得奇怪。然而,他们的不同点大大多于相同点。费利克斯在意餐馆是否提供健康食谱;奥斯卡不在意。费利克斯接种流感疫苗;奥斯卡不去接种。费利克斯是一位谨慎的投资人;奥斯卡不是。  两人都说,他们在选择汽车时考虑了其安全性。然而如果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他们开的车其实差别很大。费利克斯开的是奥迪A4,这款车被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评为“顶级安全用车”;而奥斯卡开的是道奇公羊卡车(DodgeRam),其安全性评分只是中等。  我”】如何解释这种差别·通常的解释是,费利克斯与奥斯卡之间的差别部分源干他们的个人背景。这同然没错儿,但在说明人们的个人背景差异时,如果我们用年龄、性别、种族、学历、收入等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因素,那么费利克斯和奥斯卡的例子表明,我们有时会被误导。这些个人背景特征可以成为好的说明,但在理解人们如何作选择的问题上它们有时没什么用处。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如果他们的个人背景无助丁我们理解他们的选择,那么什么可以?这就是我们本书要回答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好像应该囚人而异,但如果你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就不会这样考虑问题。如果说经济学作为门学科研究什么东西,那就是选择。

图书封面


 选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提倡的心智模型感觉有点道理,时间,风险,利他主义,信息,跟风,黏度,确实是人做选择的考虑要素,比较全面,但是操作起来确实很难,市场营销都需要比较好的操作性,想我们提倡的各种分类法,如人口特征,文化特征,都是比较好操作,但是感觉很难再短时间上按照六大要素去找到定位好的人群,所以,要拿来指导营销也难,我觉得是起到很到补充作用,可以用来做市场调研时候考虑要素之一
  •     远以为会有新的模型,新的思考角度,结果通读后发现:从书的结构,小标题,内容逻辑,语言翻译,甚至连案例都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不如随便一本心理学书籍,简直是营销书中的败笔!作者自成体系,孤芳自赏,的确不值得一读!
  •     看封皮以为是典型的畅销书。其实不是。两位作者都是大学教授,写的书就像论文一样。整本书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心智特征对人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其余的篇幅都是用调查结果来说明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同时与人口特征、党派特征对选择的影响做对比。作者认为人们做出选择,与每个人不同的心智特征有重要关系。心智特征包括6个维度:1)时间2)风险3)利他主义4)信息5)跟风6)黏性作者的理论还是有启发性的,他将人们做选择的原因部分地归结到一些相对固定的性格特征上,对于预测人们的选择,理解人们选择的差异有一定帮助。人与人的选择不同,通过分析其心智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选择的原因,并预测其会做出的选择。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这本书内容还算不错,但是不建议精度,感觉像是拼凑而成的
  •     其实我觉这不是不应该叫《选择》,因为他主讲的诗“心智特征”,而我觉得“心智特征”只是我们如何作出选择的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它应该叫点别的什么。另外,我觉得这本书写的过于累赘,作者通过很多事例在不断的重复又重复的去证明“心智特征”的稳定性跟相关的数据(当然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是可敬的)。但我其实挺想不通就是为何书里从未对这种“心智特征”在选择的过程中是如何起到作用或者说是如何运作的。在这点上我是有点失望的。但这部书提出“心智特征”这一观点(包括时间、风险、利他主义、信息、跟风、黏度)还是很有思考的价值的。
  •     我翻了翻,一般的书
  •     书很薄,不知道怎么样
  •     买了很久,最近才看。被我归类为【竹篮打水】或者是【种子】类图书,看完后会知道点“什么”,对自己有点启发。至于种下了会收获什么,那是以后的事情,没准儿的。
  •     原来有时在选择的时候很跟风。总是失了自己主见。
  •     能够有收获的一本书 但是篇幅太长 其实概念就是那几个 概念感觉没有展开写好
  •     心智,人口,精微,党派;风险,跟风,信息...每个人看似经历相同,实则心智大有差异,正是每次的细小选择,铸就了如今的我们
  •     貌似这本书很多人的评价都不高,我倒觉得还可以。至少,让我们对人们的“选择”认知多了一个新的角度。不过,书最有价值的只有第一章和最后的附录。中间都是老外的研究方法,这个对大部分人来讲是不感兴趣的。
  •     买回来一直还没时间看
  •     1. 用户决策并非纯理性行为;2. TRAITS(心智特征):时间+风险+ 利他+信息+跟风+粘性;3. 适用于消费产品、消费服务和消费理念中;4. 铁杆粉丝:利他主义强,关注未来,信息极客,跟风因素取决于选择从众或特立;5. 早期采用者:热衷信息、喜欢冒险、黏性不高,跟风因素同上;6. 幸福感:关注未来、信息度高、利他主义的人对其选择更满意,喜欢冒险的人易对选择不满,黏性高的人容易做错选择,但仍感觉快乐;7. 全书重点解释了6要素适用于消费产品、服务、理念等各领域,且比“人口特征+精微特征”更能全面整体地理解和预测用户决策行为,但没有说明为什么选择这6个方面(是否全面?)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测量模型和分析模型(如何测评?),可操作性极低,但在确定用户行为调研分析的方向和层面时有参考意义。
  •     版本小的。
  •     内容围绕美国党派的不同喜好为例分析,没啥实质指导意义
  •     这本书是买给自己看的,我行我素这个词,感觉它有时候是贬义词,有时候却是有个性的一种代名词,所以一直很好奇,恰好网上书城推荐这本书,就顺道买来看看,了解一下
  •     没看下去儿
  •     用不着这么多纸
  •     还好。不过看过都忘记了
  •     等了快一个星期,值得
  •     不同的书因不同的人而决定它的价值,
  •     时间风险利他主义信息跟风黏度-如愿以偿学到东西快乐
  •     这套书很不错,我正在陆续购买中
  •     时间,风险,利他主义,信息,跟风,黏度。所谓的六种“心智特征”,然后就是展开不停的举这个那个例子,如果不是经济学家、统计学家、人类学家分析这些数据还真是够无聊的,我这辈子是别想钻研懂经济学了
  •     可以好好看看的一本书 很适用
  •     很好很受益很好很受益很好很受益很好很受益
  •     不是特别有用的一本书,觉得有些过时了
  •     作者用“心智特征”(TRAITS)来推断人的决策,很有意思。不过到底有没有用,还有待生活中检验,毕竟书中的测试与试验都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与情境的。
  •     看到一个新的有趣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的选择。看起来简单,其实很不简单啊。
  •     某出版社的东西真是要三思而购
  •     人类的心智模式。从我爸爸身上,我看到人每天都在玩重复的游戏,除非意识到这一点并截断无意识重复,否则人真的要在无限循环中沦丧啦。
  •     为什么有人我行我素
  •     是真的还行了 比起《选择的艺术》人家起码还提出了一个 “心智特征“论吧;不过也仅于此了
  •     对于做营销的人有点启迪,快餐类的书籍吧
  •     中信出的新经济读物的最新一本
  •     我觉得其中举例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党派因素这个有点偏。刚读完感觉有点没有章法,做笔记的时候感觉其实就是说明一个对于选择有影响的六个要素。但是,其实道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到底该如何选择?又如何通过其他人的行为模式,来影响他们的选择。这本书其实算是理论,应该再有一本实践操作的话更好!
  •     心智模型判断人做几种有相似性选择适合还是可以的,但是这毕竟不是人类的本质,做经济学小课题研究还是可以的。
  •     这本书题目很好,但看完内容会觉得并没有完全写出一个结论。
  •     看了名字就“选择”了这本书
  •     其實非常不怎麼樣的一本書,也許是英國人不懂美國套路?
  •     作者引用了政党作为很多选择的因素,但是作为中国人,我觉得完全没必要。
  •     回忆
  •     封面设计有特色,装帧精美。
  •     作为非研究性的读者,how比why更重要
  •     不成熟,逻辑不清楚,考虑不周到,实用性不强。
  •     有点啰嗦,干货太少。
  •     读这一本已经累趴下了,中信居然出了十多本这个类型的书。。。
  •     大数据时代在用户营销的应用
  •     哲学的书!
  •     看了跟没看一样的一本书
  •     感受并不深,因为观念与国内不一样。得要调整自己用西式的思维看容易理解一些。什么政党,种族。。。你懂的。
  •     从测验制定的角度来说,个人认为它文章的测试量表“效度”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果断弃。
  •     作者自己解读自己的实验数据,挑了几个特定的案例,勉强的解释了自己定义的思维模式模型。如果压缩成个位页数的论文,兴许能给更高的评价。
  •     比较普及的心理学作品吧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没有很吸引人的感觉,方法分析并不是非常实用。
  •     mainly introducing the TRAITS model and EVIDENCE FOR THE TRAITS MODEL’S PERFORMANCE. Quite good.
  •     时间,风险,利他主义,信息,跟风,黏度。说白了就是一个六因素模型扩开了说。
  •     商家在考察消费者做出何种决策的时候,除了经常使用的人口特征外,本书提出了心智特征模式:时间+风险+利他主义+信息+跟风+粘性。总的说来,这本书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测量的结果,但是正如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中,心理学家倾向于先提出假设,然后去检验。因而,在这个心智模式中涉及到的时间,信息,风险,粘度和跟风,总是让我联想到另一个心理学对消费者的划分:早先尝试者,中期尝试者,滞后尝试者。anyway,同一现象,可以允许有不同角度的解释,虽然殊途同归。赞成在研究消费者决策的时候引入心智模式的方法。
  •     内容有意义,但是叙述略显冗长,一篇论文的内容不需要用一本书来描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