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542845412
作者:盖伦
页数:163页

作者简介

《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问题: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中,德国著名哲学家阿诺德·盖伦以社会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独创性地提出了一套社会心理学理论,并把他的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当前社会,透彻分析了人类当前所处的立场。他认为,以往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是一种稳态的农业社会,具有各种各样的稳定制度,但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类告别了那种宁静的常规社会,打破了那种稳定的制度,步入了一个节奏快、变化大的现代社会,而人类的精神、思想、伦理等都将在这种未定型的社会中被迫迎接这一巨大挑战。人类在挑战这一巨变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矛盾、冲突,因此也产生了各种心灵危机。现代文明的内在矛盾及其所造成的人类心理失调,并不是人类文明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的危机,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坐标系的危机。对于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不可能期待任何一部著作能够给出最后的回答,但盖伦在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的同时,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独特见解,相信他的这些见解定会给我们以启发。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中译本修订再版赘言
中译本序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人与技术
第二章 新颖的文化现象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发现
第四章 新主观主义
第五章 世俗的视野
第六章 文化发展中的危机
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分析
第八章 自动作用
第九章 人格

内容概要

阿诺德·盖伦(1904-1976),著名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早年就读于莱比锡大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多所大学任教。盖伦是现代西方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有关制度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的学说在理论界名闻遐迩。作为一位风格独特的思想家,盖伦一生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意志自由的理论》、《国家与哲学》、《人:他的枯性和他在世界中的地位》、《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道德与超道德》、《洞见》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人与技术  有机物及其代替品  自从尼采和斯宾格勒的时代以来,与批判当代社会和文化有关的文献就一直在德国流行,其中一个持久的主题就是反对技术*的论战。 这一点正是我们自己的社会尚未结束它对于与工业化的进展相联系的根本性质变化所进行的那种内部争论的一个征兆。 在德国,公众的讨论往往会引出对未来的国家可能有似于一座蚁丘、对被编排好的头脑的操纵问题、个体的惶惑和文化的衰颓的焦虑。 在这种思路上,技术往往是在扮演着一个被告(defendant)的角色;然而它在美国和苏联,却似乎引入瞩目地风行一时。 美国人有着广泛流传的科学幻想文学,它们在热心地勾画着技术的乌托邦,它们喜欢构想各种狂幻出奇的概念,诸如驾驭了时间就能使人像旅客一样地漫游到各个过去时代的社会里去。  现在有一点都不明白,为什么在德国,我们始终迟迟不肯对于技术也像对于其他的文化领域那样,认可它那同等的公民权,尽管我们在技术创新上有许多成就。 其原因可能部分地在于人们坚持理论优于实际、纯粹科学优于应用科学的传统观点。 也许是有一种古老的观念依然活跃着,即唯心主义的思想力量可以和人类所有的问题达成协议;然而事实上,它们面临技术时是茫然失措的。 的确,我们的哲学概念整个说起来一点都不适合于我们的时代。 然而我们的工作并不是一项巨大的、要弥补这种事物状态的工作,而只是一项较为平凡的、要在哲学人类学之内进行的工作。 我们将探求可以使人类心灵的这一惊人的领域--技术--对于我们理解自己都能起什么作用的那些客观观点。

图书封面


 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者认为反技术论战是作为德国社会并未结束的之于工业化进展相联系的根本性质变化所进行的内部争论的征兆之一。而这一论题在思路上技术以被告的身份出现,认为是技术导致了人的异化。作者认为在美国等其他国家则不是这样,技术所受到的待遇要公正一些。在作者看来,德国对于技术的态度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坚持理论优于实际、纯粹科学优于应用科学。另一原因也许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力量可以和人类所有的问题达成协议而对于技术却茫然失措。如此看来,哲学概念整个说起来与时代是不相宜的。作者无意于就此作出弥补或者改变。而是探求技术对人们理解自身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技术和人自身一样古老,而技术自古以来就在其自身具备双重性:工具和武器。而作者说对自然的改造从一开始就联系着与同类的斗争。而近代以来人们致力于消除这种联系而想达到永久和平,很显然作者对此并不乐观。由舍勒的作品作者得出,人是一种生存有赖于行动的生物。这也是许多人持有的观点,从人类身体潜力的限度中推导出技术的必要性。技术延长了人的器官功能。攻击力更强、跑得更快、看得更远这些技术带来的帮助,使人自身超越了自身器官的局限。人类心灵的神秘之处在于使得自然能为人自身服务而具有各种能力与手段。作者认为技术在这种高度普遍的意义上就是人类自身本质的最重要的部分。技术真正反映了人类:它和人自身一样的聪明,它代表着本能上不可能的某些东西,它对自然界具有一种复杂的,扭曲的关系。举例来说,轮子围绕轴的旋转等技术成就,不是参考自然界中的既定模型而得出的。而克拉夫特也指出,自然界中找不出一个如锋利刀刃一样的东西在其作用中得出直线或曲线的切割。作者由此得出,技术具备“伟人”的特质:创造性、精力旺盛、既培养生命又毁灭生命,它和原始形态的自然界结合成一种复杂的关系。技术正像人本身一样形成了一种人为的性质。技术发展对人的器官的重要取代在于越来越深入到有机的层次里去(P510),从对器官的取代到对整个有机物的取代,构成这一技术进步的特征倾向,最终却是根植于心灵领域中的一条神秘法则,即:无机自然要比有机自然更加为人所知。我们理性思维的能力及其所产生的抽象模型和数学概念,以惊人的精确度接近于无机性质的给定物;然而尽管有机化学有其一切的进展,我们对于生命的真正性质却并不比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们知道得更多。如伯格森所说:凡是实际上流动的东西,都会部分地躲避开智力。我们的智力,当其离开自然界之时,就是以无组织的固体作为其主要对象的。一个饱含着各种事实并根据同样的理由而被认可的世界,就构成为一个单一的复合体,其本身是自足的。并且由于其本身的存在及事实上的特性而成为合法化的。通过技术的发达而以无机的能源和材料来代替有机的能源和材料,乃是基于一项事实,即无机自然的领域最容易把自己呈现给有条理的、理性的分析以及相关实验的实践。而生物学的领域和心灵的领域却无可比拟地更加非理性。技术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更倾向于如此这般地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作者认为工具与机器之间的不同,并不是由近代以前的技术过渡到近代技术之关键性的质的不同之所在。就整个文化领域的结构变化来看,以前有赖于偶尔的观察和思辩的自然科学在两种意义上类似于技术的实践:首先,物理实验的器具可比之于机器。其次,依靠实验的逻辑手段,我们就孤立出来了一种自然过程。而这一实验就成为技术上运用这一过程的第一步。如此一来,以前互不相干的两个文化圈被带进最密切的方法论方面的联系之中。技术从新自然科学成就中进步,而科学则从技术中获得实用的、建设性的、非思辩的倾向。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第三因素干预了实验性的发现及其实际应用。作者由此认为,了解自然科学、技术和工业体系三者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认为科学家必须与技术人员达成谅解,因为每一个科学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技术设备。而工业体系的形成也和科学、技术一起互为前提。超自然的技术:巫术如上所述的技术进程一样影响了人们的意识。“工业体系”特征之“实用—实证”态度已决定性地扩展到这个体系原来的那个范围之外了。从史前时期起,巫术就在人对世界以及对他自身的概念之中占着中心的地位。即使在不承认有巫术的可能性的各种一神教文化中,巫术也在社会边缘上保有一个据点。只有近代技术—科学的文化才给它致命的一击。作者认为考虑到各个文明中巫术实践所发现的惊人相似,会发现巫术必定包含着某种在人类学上更为根本的东西。巫术产生于对自然过程规则性、对环境稳定性的需要:同样的效应要自动而周期地重复它们自身,正如它们在自然界中确实有此倾向那样。(P154)。巫术表现了人们对自动作用的迷恋。人们至今相信星球广大无垠的旋转机制和个人命运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显然必定是有着某种对抗着一切被侵犯了的理性的东西,深深根植于人类的理想当中。如人们对永动机的着迷这种吸引力,其性质不单纯是智性的,而是有着更深刻的根源。这一根源就是人对自身存在和自身性质之迷所惑,只好参考他本身之外的东西、人类之外的东西来界定他自己。以求在其中寻得共鸣。人类在解释自己的心灵时,大部分参照外部世界的现象,从视觉现象等以期深入到自己内在的性质中去。而对于人自己的本质这个问题,原始宗教在全部的自然界中所找的,只能是沉默的答复。然而这一倾向却表现出了万物遵从的“逻辑”,这一共有的逻辑使人在外部世界看到他自身的本性,便传达给了人类一种对自己本性的亲切感。作者得出,“人们基于‘共鸣’而对照人类自身本质心性的某些明确概念。通过这些类似之点,人类就根据自己的形象而解释了世界;并且反之亦然,根据他对世界的形象而解释了自己。”技术隐含的驱动成分在人与外部世界进程的联系之间,作者引用施密特的观点,技术现象中所包含的劳动的客体化乃是人类所特有的那种过程的结果。人生来是一种要行动以改造外在世界各种事实的动物,其最根本的特点之一就是行动循环——可调整、有方向、可视其结果而改正、并最终可以自动化和习惯化。行动循环是人类有意义的表现的普遍形式,反馈就成之为与之相应的普遍特征。如同巫术是人心灵对稳定世界行程的需要,人把自己的物质行动客观化且通过它而对世界施加影响,客体化自己的劳动,我们在其中则看到一种进步的,基本上是人文的法则:趋向于省力化。这一点具有普遍人类学意义。使用工具实际上是一种器官省力化的问题。作者认为人类在行动循环和省力化上的基本特点,乃是一切技术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施密特就技术发展的过程论述了三个阶段。即工具阶段、机器阶段和自动化阶段。而在自动化阶段,我们发现了我们自身,这时被客体化的就是行动循环本身,包括它的控制和方向。而通过循环的感觉驱动过程而在运作的那部分生理生命就被客体化了。计算机比人更快更有效地解决方程问题。这些被赋予了反馈的现代调节装置,全都处于运作本身结果的影响之下。调节循环首先可以看作是行动循环的一个“摹本“。而专门的调节循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于“生命”的洞见,该洞见现在已经使得生命本身的机械性质明白无疑了。但我们所有的都只是一种形态的相似性,而非性质的相似性。我们今天并不比从前更加接近生命的“综合”。
  •     《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读记书名:《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作者:阿诺德•盖伦【德】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4月 阅读时间:2015年5月人类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是一种稳态的农业社会,逐步形成了种种固定的社会制度、行为规范、思想模型与心态,而近代则是一个工业化技术化的社会,工业技术都是日新月异的,于是人们不得不告别以往基本上是稳态的、常规的社会,而步入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当近代性已经大大改变了人的社会环境时,它并没有改变人性。在这样一个技术时代的背景下,作者盖伦以社会学、生物学为基础,分析现代社会内在矛盾及其所造成的人类心理失调。盖伦以人在动物界的特殊性为切入点,人类是以“本能的贫乏”为其特征,以极大的不稳定性为其标志,所以需要通过外部自然的制度化——使用技术和工具使其客体化来维持生存的必要,而近代则消减了社会秩序的客体性,加强了人的主体性。但技术并不是近代的产物,而是伴随着远古时期的人类直到现在,由最初的代替技术到强化技术最后则是省力技术。这一方面源于人类“本能的贫乏”,需要用来自外界的方式来弥补以便更好生存,另一方面原因,与本能相对的是人拥有的高智商,可以使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和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技术不在其他物种之中出现的原因之一。人类在行动循环(人体和自然的秩序性循环性使人对此有天生的迷恋)和省力化的基本特点,乃是一切技术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施密特在《技术发展史》中将技术发展过程展开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工具阶段,即劳动有赖于主体,其次是机器阶段,此时物理能量被技术手段客体化了,最后是自动化阶段,即人在智力上也不需要投入了。这是我们当代最鲜明的一个特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那种要求取代消逝之中的器官的倾向,已经超出身体的范围,越来越深入到有机的层次里去了,即人造物取代有机生成的物质,以非有机的能源取代有机的能源,使得物质文化的进步不再受制于缓慢的生命生长和繁殖的节奏。于是工业革命爆发后,技术发展到很高阶段,使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环境都处于高速化之中。另一方面,无机自然的领域最容易是有条理的理性的分析以及相关实验的实践,所以来自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实证主义也因着近代该领域的成功流行起来,虽说人们几十万年之前就开始使用技术生产了。一个实验就在于把自然过程以这种方式孤立出来,使得他们可供观察和测量,这种实验主义也深入到艺术和科学中,其必然后果就是使它们的对象丧失自然性,客体领域理性化,精确的结果不再可能用语言文字传达,只有在推导过程中才能显现。艺术和科学便丧失了直觉性、直接性和可感受性,越来越抽象化和非实体化了。实验性的方法是从一个既定的过程之中看将得出什么未能预见的后果来。现代绘画的发展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从印象主义到抽象主义再到超现实主义,与其说是在探索一条通向既定目标的道路,到毋宁说是用各种方式在进行无情的实验,为的是要发现它们究竟要引向何方。相比于既定目标的结果,这个探索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具象就成了不同以往的全新艺术形式或风格。技术社会对现代绘画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艺术品产出速度的增快,在这样一个商品废弃成为进步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在生产时就着眼于加速周转的全新社会里。画家所创造的种种印象本身都是不稳定的,易于衰亡的,所以花费很多力气去制造也无多大意思。古典绘画创作期可以按年来算,而现代绘画则可以缩减到星期甚至是天。这就是技术时代技术发展带给其他领域的影响之一,并且这种影响深入的人的观念之中。近代技术带来的工业化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并且这种推动是决定性的。社会分工把多数人排除在直接生产之外,所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复杂的专门化的职业。它们可以称之为“专家系统”。这个体系使专业化成为不可或缺,并不需要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和成长的能力来唤起一种个人价值的感情,个体注定要去完成,而不是去体验他们自己的社会职能。(未完待续)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似乎是《进化心理学》里提到的一本书,作为补充买来阅读的。翻译几乎是不说人话(当然也是因为本书本来就很枯燥)。但因为很感兴趣还是啃完了,作者洞见深刻。全书主要说理,少有例证,章节间逻辑比较清楚。跟《娱乐至死》比,《娱》更加好读,但本书更深刻,可以说是包含了《娱》,也从根本上做了解释
  •     书是不错,但阅读起来有点费劲
  •     一般,觉得说得很空泛,没有得到预期可能有的深刻分析。
  •     学术腔极浓的社会学论文
  •     只是想写个政治课论文……
  •     不是我的菜...
  •     文风不像是德国人写的,有点像法国人,飘忽不定,东来西去的,影响阅读体验~书的内容大都忘记了,没什么意思。豆瓣打分还这么高,真假~
  •     读了他才发现建筑领域的思潮不过是作者的印证.其他领域应该也是同样ba.对形成西方式的阅读习惯也有帮助.对英语阅读有帮助.
  •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马克斯韦伯有个弟弟阿尔弗雷德·韦伯后来也成为了一名社会学家,他还有个弟弟叫卡尔~~
  •     读是读完了,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还不太明白。日后再读吧。。
  •     早期作品,时效性不强,可读。
  •     哲学人类学取向的学者貌似心灵的感受能力非凡,对于整体论的作品总有些痴迷~~
  •     有点绕 但启发了很多以前局限起来的地方 #自学哲学自己理线索好苦逼喔#
  •     何兆武
  •     感觉有点玄
  •     : C912.6/8122-2
  •     只看得懂一二八这三章,得哭。
  •     不错的一个译本,受益匪浅!
  •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 此书较难理解通透
  •     完全没感觉
  •     正在读,有点晦涩
  •     现代性的特征,就是不断的创新性、合理性和思考性,以及一种与之相应的对一切社会秩序的不可靠感和变化形态.
  •     没看懂啊
  •     英文版前言相当的提纲挈领。。。
  •     该书作者有独特的视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