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黑猩猩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 第三种黑猩猩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32757398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页数:410页

作者简介

人不同于禽兽,毋庸置疑;人是一种大型哺乳类动物,亦毋庸置疑。
根据现代遗传学研究,我们与另外两种黑猩猩的基因组,有98%是相同的。若有从外太空来的动物学家,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人归类成“第三种黑猩猩”。我们对人类并不陌生,但是,人类是怎样演化成今天的模样的?人之所以为人,又是哪些关键因素的杰作?
对于人类的兴亡史,我会分成五个部分讨论。第一部涵盖几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直到一万年前农业兴起前夕打住。第二部则讨论人类生命循环中的变化,那些变化与骨架的变化一样,对语言和艺术的发展,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在聚焦于我们文化表现的生物基础之后,第三部接着讨论那些我们认为使“人异乎禽兽”的文化特征。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语言、艺术、农业这些引以为豪的文明标识。不过,使“人异乎禽兽”的文化特征,也包括我总结为人类自然史记录上的污点,例如吸毒。
除了吸毒,我们的阴暗特征中,还有两个可能引领我们走上毁灭的道路。第四部讨论其中的一个:我们仇杀外族的潜能。另一个人类的阴暗特征是:对环境日渐加速地破坏。这个行为其实也有不折不扣的动物原型,不幸的是,许多人仍然怀抱卢梭式的幻想,以为我们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工业革命以来的新鲜事。在第五部,我会细说人类经营环境失当的历史,以戳穿那个幻象。
人类从动物界兴起,同时,我们自毁的能力也加速成长。我们面临的问题,的确发轫于动物根源。那些问题跟随着我们,与逐渐增长的力量和人口一起成长,现在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得厉害。
要不是我感到迫切的危机,是不会写这本书的;如果我相信我们毁灭的命运已经注定,也不会写这本书。其实,我们缺的就是必要的政治意志。我在本书追溯人类的物种史,就是为了协助凝聚那个意志。

书籍目录

译者序  究天人之际绪论第一部  不过是另一种大型哺乳类罢了  第一章  三种黑猩猩  第二章  大跃进第二部  奇异的生命循环  第三章  人类性行为的演化  第四章  婚外情的逻辑  第五章  择偶的逻辑  第六章  性的选择与人类起源  第七章  死亡与老化的奥秘第三部  人为万物之灵  第八章  语言的演化  第九章  艺术的自然史  第十章  农业:福兮祸之倚  第十一章  为什么麻醉自己——烟、酒与毒品  第十二章  深邃的寂寞第四部  世界征服者  第十三章  人类史的新面貌:世界村  第十四章  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第十五章  印欧语系扩张的故事  第十六章  “原住民”问题:族群冲突第五部  日中则仄  第十七章  天人合一的迷思与理念  第十八章  哺乳类大灭绝:新世界的故事  第十九章  更大的危机:生态跋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扩充阅读贾雷德·戴蒙德:从一名野鸟观察者成长为一位出色的生物地理学家

内容概要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和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基金。
《第三种黑猩猩》是戴蒙德教授第一本为知识大众写的书,也是他首次获得英国科普图书奖的作品。书中的一些重要论点,在其后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以及《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中做了更完整的铺陈,被合称为“人类大历史三部曲”。

图书封面


 第三种黑猩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3条)

  •     我喜欢的歌手,尹吾,在一首叫做《好了好了》的歌中唱道,“社会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战争,自身利益是人唯一可靠的动机”。摇滚乐手的歌词往往来自情绪的宣泄,冲动、感性,人们未必会当真,毕竟没有多少人会把现代文明社会真正当作丛林。但戴蒙德的《第三种猩猩——人类的身世和未来》,却使人们不得不正视某些我们难以接受的事实:也许人类社会真和丛林生物圈不能泾渭分明;我们自身和黑猩猩这样的动物之间的距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远。更让人沮丧的是,这厮的论证还相当严密,大量引用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及交叉学科的学术成果,言之凿凿,叫非专业人士根本难以反驳。要是时光倒留几百年,我们大可以把这种异端绑到火刑柱上,一烧完事,偏偏现在是迷信科学的时代,所以我们不得不使用我们不太常用的理性思维,正视他提出的问题,长考他的论证逻辑。论证尽管严密,观点却不甚复杂。从人与黑猩猩的基因组差别仅为2%的差别——甚至低于红眼维利儿鸟和白眼维利儿鸟的差别——起步,考察了人和黑猩猩诸方面的特征。从生物体本身的特征来看,人类的繁衍特征、婚外情和择偶的逻辑、物种演进逻辑、死亡老化奥秘等方面,都似乎和动物们无甚区别。那一直被我们认为与动物相别的文明特征呢?原来动物也会使用工具,动物也能学会简单的语言符号,甚至一种蚂蚁也能进行农业养殖。就连人类吸毒的自毁行为,族群内部及之间的残杀等堕落的方面,都不难在动物界找到相应的雏型。总的说来,人类无甚高明,本来就是动物的一种,只不过是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改造世界最为得力的一种动物罢了。而这种强大的力量,和整个族群几百万年的动物性结合,最终有可能将自己毁灭。尽管无力从科学上去反驳,戴蒙德的观点初闻惊世骇俗,细思却不无道理。歌德说,世上只有两种人,“快乐的猪,和痛苦的人”。人类社会的美好期景,估计在每个人的少年时代开始就会逐渐去魅。如有天外来客,看到奥斯维辛、古拉格、红色高棉表现出的人类“文明”,他绝不会认为我们与丛林中的兽群有很大差别。客观点说,人类用几千年的文明史,要和几百万年的动物史相对抗,却除身上的动物性,确实不易。但这种文明的进化速度,和技术的进化速度相比,确实令人失望。两千年前,秦将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两千年后,希特勒屠杀犹太人几十万。那,中间的两千年,我们干嘛去了?突飞猛进的技术力量,和我们无甚进步的“人性”或“动物性”,将决定整个族群的未来。近几天,一个小女孩因为谋杀一个更小的婴孩,被人们称之为“魔鬼女孩”。这种称谓的背后,其实是假定大多数人的天性都是正常,魔鬼只占据了极少数人的心灵。而后续的舆论和民意,又将这一不幸事件归因于家庭教化的缺失,这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形成了一定的悖论。也许,这种魔性,其实就是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的一种动物性中的不利一面,比如小女孩的报复心理、暴力冲动、欺凌弱者,这种基因已经存在几百万年。通过对个体的教育,认识压抑这种动物性,这样单个人就能和他人和谐共处,人生避免沦为悲剧,这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能赞同的解决之道。戴蒙德忧虑的是,却是这种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当和国家、民族、宗教、政治等具象搅和在一起时,却往往变得模糊难辨。逐利而同类残杀,是一种典型的动物行为,但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敌人的肮脏道德、本族的人种优秀结合在一起,往往会变得合理可信,甚至反而成为文明的一种标志。而生物史和人类史告诉我们,纵容自己动物性的族群,最后自我灭绝,绝不是孤例。大多数人正确认识到自己不过是黑猩猩的亲戚,应该是人类族群实现自我拯救的第一步。
  •     【图书信息】[美]贾雷德•戴蒙德:《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王道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英文版原著出版于1992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介贾雷德•戴蒙德的《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一书,我会这样表述:作为作者的科普处女作,本书不算最出色的,但在1992年出版时,它刷新了科普著作的新高度。但如果评价作为科普作家的戴蒙德,一句话当然不够。接下去,我该说:戴蒙德的代表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以及我更钟爱的《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是本书的写作风格和部分论述主题的出色延续;这三本书共同构成的“人类大历史三部曲”,代表了目前我所看到的科普著作的最高水平。凭借这三本书成为两次英国科普著作奖得主,一次普利策奖得主,两次雄踞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达数月之久,贾雷德•戴蒙德的成功似乎不可复制,值得我们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很容易从书中看到的,是作者丰富到令人惊讶的知识结构。戴蒙德最初在哈佛大学学习语言和历史,但最高教育背景却是剑桥大学生理学博士(受父亲是医生的影响),专业方向是非常偏僻的“跨胆囊的流体输送生理学专业”(一个非常生涩的专业名称,译者王道还解释为 “肠道的吸收机制”),很快,凭借这一领域的最高权威成就,他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头衔。对他这种聪明人来说,肠道研究这样一个舞台显然太小了,于是他开始寻找与此平行的第二职业。从自己童年时就已成为一名野鸟观察者的兴趣爱好出发,他研究新几内亚的鸟类演化,进入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领域并卓有成就;并出于保护自己的研究环境而参与政府的生物保育工作。然而,在戴蒙德的个人自述里(见《第三种黑猩猩》附录),天文学、地理学、语言学、音乐都名列他幼年起就一直保持的兴趣名单。以上所列出的这些学问的研习兴趣,加之他在生理学方面受过的良好训练,成就一个爱好广泛、触类旁通的最佳科普著作人选。我同意译者王道还对作者的评价:“在精神意趣上,作者可说是‘今之古人’,以传统‘自然史’的发展之路透视人性的根源——这才是本书的特色。”毫不夸张地说,戴蒙德在某种意义上接通了乔治•布丰、查尔斯•达尔文那一类博物学家的伟大传统。对生理学和演化生物学两个领域知识的熟悉,使得戴蒙德对于人类与动物性行为、农业起源、驯化动物等课题的分析上,显示出游刃有余的过人功力。结论虽然别出心裁,却令人丝毫不觉得怪癖生硬。从我的专业背景出发,我更欣赏的是作者对于“语言的演化”的分析:首先是运用了对野生动物呼叫的精妙分析进行类比研究,其次是开展“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的深入探究。生物学研究和语言学成果的跨领域使用,得出的结论是:“我承认‘克里奥尔语’与正常的语言仍有很大的差异,可是从长尾黑颚猴呼叫到莎士比亚,‘克里奥尔语’已经走完全程的99.9%”……在动物界可以找到人类语言的前身”(167页)。结论不极端,对接很完美。第十五章利用“语言古生物学”对于印欧语系母语的起源地点和分化时间的分析,也同样妙不可言。种种精妙猜想或论断,如同珍珠般散落在全书中,有些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极好的论文选题,比如:“男性人类学家特别容易强调猎杀大型动物对人类演化的关键影响。……我猜狩猎大型动物要到形态与我们完全一样的人(现代人)出现后,才开始对我们的饮食需求有一些贡献。”(42页,44页)“至少在潜意识里,大家似乎对于意中人的中指长度非常在意,对发色和智商倒没那么在意。”(102页)“最类似人类农业的生产活动,在动物界必须到蚂蚁群中去找。蚂蚁不止发明了农业,也发明了牧业。”(182页)“没有一种语言在各方面都算得上‘最好’,每种语言都有独特的长处,试目的而定。举例来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用希腊文著述,而康德用德文,也许并非偶然。希腊文与德文的文法特征,以及容易形成复合字的特性,也许是它们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语言的秘密。”(231页)在成就一个伟大科普作家的征程中,戴蒙德的奇遇也不容忽视。大约从1964年起,戴蒙德去新几内亚观察和研究鸟类,这一习惯一直持续了30余年。这片远离美国的神奇土地,成了戴蒙德这颗奇异的种子开会发芽的理想土壤。在戴蒙德的“人类大历史三部曲”中,新几内亚多次出现;一个新几内亚政治家的发问还间接催生了《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写作。戴蒙德偏爱新几内亚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新几内亚观鸟经历的难忘,而在于新几内亚为他的科普著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列分析对象——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就是:“新几内亚是一片很厚的切片,别以为它面积小就低估它的历史所蕴涵的信息。……新几内亚像个窗口,让我们窥视过去的人类出境,而在世界其他地区,那种情境已经消失了。”(12页)新几内亚这个热带岛屿上的人类文化多样性(语言、民俗、艺术等),以及1938年岛内大河谷5万与世隔绝的土著被美国探险队发现之后,经过几千年孕育和隔离而产生的文化多样性迅速被抹杀等遭遇,正是戴蒙德关心的人类社会演化的罕见实例——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历史的自然实验”。新几内亚的经历,更促使戴蒙德步入环保领域,在担任印尼政府自然保育顾问的过程中,他见识了热带居民对热带雨林的破坏和对当地生物的灭绝;回溯历史,他发现这种毁灭性的行动其实源远流长。这也促成了戴蒙德对于他的另一个经常谈论的环境保护主题的深入思考和全面总结。正是在对这些耳闻目睹的奇异现象的思考,催使戴蒙德进行学理分析和理论模型归纳。在这一点上,杰出的科普作家、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显然更为慎重,虽然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和《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都是非常优秀的科普著作,但他的文章较为晦涩,在理论的冲击力和启发性上都略逊一筹了。比如在论及族群冲突时,戴蒙德说:“人间的敌意,似乎有个普遍的倾向:拥有先进冶金技术的有文字族群(例如非洲的白人殖民者),蔑视牧民(图西族,霍屯督人),牧人蔑视农民(胡图族),农民蔑视游牧民或狩猎-采集族群(俾格米人,南非)。”(296页)再比如,在论述大型食草类哺乳动物被驯化的条件时,本书列举了3组,而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发展为6组,更为严密地论证了野生动物驯化的困难,以及由此衍生的人类文明发展速度的差异。这类吉光片羽的思考,日后汇聚成更加丰富而精深的理论模型,而在本书中仅仅只是初步的展现,在在也显示出了作者的身手不凡。我为什么说戴蒙德是一颗奇异的种子?因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比其他科普作家更加强烈、更加恢弘的人文关怀。且看“人类大历史三部曲”的副标题:人类的身世与未来、人类社会的命运、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这三部书的写作时间分别是1992年、1997年,2007年,若不是强烈的人文关怀在驱动,我无法相信一位功成名就的双料院士会去挑战这些命题——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学者来说,这些命题都过于宏大了。然而经过作者的妥善处理,这些命题的答案都能令人耳目一新。仅仅是作者知识的广博,绝对难以做到这一点,更重要的应当是作者选择和利用这些多学科知识的人间情怀。这也正是作者在本书绪论末尾所说:“要不是我感到迫切的危机,是不会写这本书的;如果我相信我们毁灭的命运已经注定,也不会写这本书。”(14页)比如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这部超越了一般环保著作的大书中,作者的分析对象中,更引入了政府、大企业的作用,鲜明地体现了比一般书斋学者更加务实的治学致用之道。同样,如果不是这种人文关怀,《第三种黑猩猩》在我看来最精彩的章节:《‘原住民’问题:族群冲突》就会逊色很多。毕竟,研究人类的族群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种族屠杀,是很多历史学家都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太过远古的现代智人灭绝尼安德特人的历史已经无可稽考,而地球村时代的种族屠杀,对于我们的今天和未来更有借鉴意义。戴蒙德细致梳理了1492年至1990年期间人类地球村里发生的灭族屠杀,毫不隐瞒地重现了澳大利亚和美国白人殖民者当年的暴行(塔斯马尼亚土著被赶尽杀绝,印第安人诸多部落被彻底灭绝),挖掘了人类残杀同类的冲动的动物本性来源,剖析了人类为这种杀戮冲动巧作辩护的的文化心理原因。这当然不是在猎奇,而是在借古观今,在历史的沉痛中总结教训。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列出了《一些美国名人的印第安人政策》作为附录,从本杰明•富兰克林到托马斯•杰弗逊,从西奥多•罗斯福到乔治•布什,各个历史时期的总统和思想家均在其列。这种对于种族屠杀的可贵反思,是对自认为高尚的西方文明的残酷的自我审视,和对于新几内亚岛文化多样性消失的惋惜,一脉相承,使得戴蒙德无愧于“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的评价。诚如这位思想家所言:“人类独有的素质中,有两个现在已经危及自己的生存,那就是自相残杀与破坏环境的潜力”(8页)。深怀对人类破坏环境这种本能的忧虑,在本书的最后三章,他运用丰富而残酷的人类史案列、详实却惊人的数据加上严密而细致的推理,初步向我们普及了环保的知识。他推翻了我们一直以来的乐观的成见,振聋发聩地告诉我们破坏环境的历史和未来:首先,工业革命之前的社会,并不是黄金时代,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消灭物种,摧毁栖境,破坏自己的生存;其次,人类已经灭绝的物种数量加上即将灭绝的物种数量,已然超过了那次毁灭恐龙的“彗星撞地球”;再次,他告诉我们未来不容乐观,目前人类导致的生物灭绝速率比自然速率至少高出200倍;最后,他警告世人,由于生态骨牌效应的复杂,人类在未来很有可能自蹈死地而不自知。作为一名环保专家,戴蒙德对于环境保护这个主题,一直念兹在兹。本书稍加提及的一些话题,包括摧毁环境基础而走向自我灭亡、当代人类如何正确地进行环保避免自我灭绝等等,在15年后的《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一书中有更精彩的延伸和分析。毋庸讳言,戴蒙德并非所有观点都不是不刊之论。相对于人类性行为、农业起源、族群冲突(种族屠杀)、语言演化等方面的精彩分析,他对于人类艺术起源、吸毒行为的生物学分析其实差强人意。在我看来,艺术与吸毒,这两种人类行为与人类作为第三种黑猩猩的生理特质之间的关系并不深——艺术的起源与巫术(原始宗教)相生相伴,吸毒与当代人心理变态的关系密不可分,引入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这是戴蒙德的知识谱系里较为欠缺的一环)进行分析,也许会更有说服力。由此延伸而言之,我认为科普著作的一个重要特质应该是:较之于传授(灌输)业已成为定论的知识,传播一种科学的思维逻辑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也正是戴蒙德的著作在科普领域的示范意义之一。戴蒙德著书有个非常可爱的习惯,就是喜欢不时脱离地球,虚构一个外星来的生物学家的视角,对自己的结论加以总结。这背后的逻辑很明显,脱离人类本位主义,站在一个更为高远的角度,更便于观察人类的身世与未来。在我看来,对于论述逻辑的精彩展示,本书第十二章《深邃的寂寞》是最佳的范例。这章要处理的问题是: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物种——外星人?显然,这个问题大家都会很感兴趣,而且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戴蒙德的观点很鲜明:务实地说,我们在宇宙中独一无二又孤独的。一句话,就是站在“外星智慧生命存在论”对立面上了。戴蒙德认为,“外星智慧生命存在论”者的理论大厦主要有两根支柱:其一,大家知道有生命演化的唯一行星确实演化出了先进技术文明;第二,地球上的生物有一个特征,生物学家称之为“趋同演化”。对于第一根支柱,戴蒙德引用统计学家的质疑,轻轻地摇晃了几下,立即掉头转向第二根支柱——当然,这与第二根支柱正插在他的专业领域之上有关。在用自己擅长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了啄木鸟的啄木本领非常罕见之后,补上消化纤维素的酵素在食草哺乳动物体内的缺失,以及动物界栽培粮食本领的稀罕两个例子,戴蒙德雄辩地证明:外星人跟人类一样“趋同演化”出星际联络工具无线电的几率,微乎其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对方辩友很可能退让一步而提出的论点——“如果外星生物有智力和灵巧,必然可能演化到最高境界”,也同样毫不留情用生物界案例予以追击。这样看来,第二根柱子基本上摇摇欲坠了。在对方辩友没有加以防守的领域,戴蒙德又发送了一枚威力巨大的炮弹:即便宇宙间有其他的先进文明,也许早已像地球上业已灭绝的文明一样,回归洪荒了。紧接着,戴蒙德狡猾地退让一步,然后再发送了一枚炮弹:如果真有高级外星物种,人类与之相遇的结果会怎样?戴蒙德再一次用生物界的事实和人类历史作对比,告诉读者:最有可能是像人类遇见黑猩猩、英国殖民者遇见塔斯马尼亚土著一样,大肆杀戮、强占家园。多轮炮轰加上补枪,戴蒙德的批驳术可以说近乎天衣无缝了(自私地说,人类唯有祈祷如果真有外星人,就希望他们是黑猩猩一般的物种,比人类大大落后吧,呵呵)。诚如作者在本书附录的个人自述中所言:“我并没有因为几十年的岁月致力于胆囊的生理学研究而感到遗憾,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地思考,包括在人类历史与环境历史领域如何这样做。”在本书中国,逻辑严密、穷追猛打的驳论,全面周延、通俗易懂的立论,让人目不暇接,充分显示了作者严密的科学思维,而正是这一点,使得这部科普著作在照顾可读性的同时,不致流于浅薄。毕竟,对于一般的科普作家来说,与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可读性相比,如何通过专业科学人士的评价,才是真正的难事。如果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对戴蒙德的成功因素做个小结,我以为应该是这么四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心系苍生、思以科学。这四句话分别指向知识结构、经验阅历、人文关怀和科学训练,然而在中国当代日渐犬儒化、庸俗化、专业化的学术圈里,要找到这样的知识分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2013年8月11-12日
  •     作者是个喜欢历史和考古的生物学家。作者谈到了猩猩变化成为人的必要解剖基础:语言的产生。这个观点跟恩格斯哲学意义上也是相近的“正是劳动使人成为了人”。然后是所谓的“生命的循环”,其实更简单、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人的社会性加速了成为人类的进化”。除此之外,决定了我们不是大猩猩的因素还有:长寿,长时间积累的知识(那时候可别妄想能打开电脑查询啊,都是存在大脑的,连纸笔都别想!!)对付恶劣的自然环境;伴随着成为“人”的特征有通讯系统、艺术、吸毒现象。我们成为万物之灵呢?“我们成为万物之灵,凭的是文化特质,那些特质建立在我们的遗传基础上,赋予我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的文化特征包括说话/语言、艺术、基于工具的技术以及农业。”但是作者一旦论述其进化方面的具体问题时,就往往枯燥啰嗦了——如果您读过《枪菌钢》,那你不会有多深奇怪——所以本专业的很多问题可以参见别的书,差不多的观点,何乐而不为呢?是吧?当然,为着作者辩解则是,他的“啰嗦”正是他refer很多资料,甚至包括语言学的知识对自己手头的内容进行解答的结果。当你看到他研究早期人类的语言时,你会惊讶于他海量的知识以及不耐其烦地解释(很多打比方虽然可以省略)。同样地还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方面,这儿出现的内容完全可以顶替他的一本书了《崩溃》。——我似乎明白了作家多产的“诀窍“之一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新几内亚真是个研究人类的好地方。
  •     这书真的一般,网上各种推荐过誉了,收获有限,篇幅可以至少压缩一半,翻译也一般般,总之他的三部曲就不继续看了
  •     因吹思婷
  •     老公觉得很不错。我也偶尔翻了几段,挺有意思的。动物和人类的行为,研究它,发现都是有其功能的。
  •     基本上是从动物、进化的角度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现状与困境(好吧。困境是这一系列另外2本书的主题),这个太长见识了!进化论人类学吧,算是。
  •     三部曲之一
  •     会对人类的特性以及发展轨迹有更深入的认识
  •     一本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     女性择偶为什么择偶尤其谨慎,男性为什么那么怕被戴绿帽子。孔雀的尾巴除了达尔文的性选择以外,似乎还有高手过招「让两个子照样赢你的气魄」。男人比女人短寿,是因为男人横死的可能性更大,女人要绝经,是因为年龄越大,生孩子边际成本越低,不如或者好好抚养已经生下来的幼儿。艺术,更多是一种奢侈的炫耀,就像孔雀的尾巴,士大夫的指甲,所谓奢侈,就是贵而无用。农业战胜采集,未必是更安逸的生活,而是更大的单产量,数量最终压倒了质量,就像对战游戏的暴兵流。抽烟、喝酒、吸毒、纹身,抛开上瘾的因素,一样可能是一种炫耀式的自残。要是犀牛和貘能和马一样被驯化,或者世界轴线转个九十度,当今世界或截然不同。人类是一种有自毁倾向的物种,复活节岛文明因耗尽资源而生态恶化,最终覆灭,而我们的地球,何尝不是宇宙中的复活节岛?
  •     内容也许是好的,但是可读性真的太差了,只看了一章,不能看下去了。最不喜欢这种每章都先概述的形式,感觉同一个内容倒来倒去的。而且,也许是kindle排版的原因,根本不知道该部分是概述,于是读着读着就觉得这不是已经说过了吗的疑惑。另外,设问句太多了,文字显得口语化,内容显得不专业。书籍无关的水分太多,难怪kindle还出了一个简明版的。
  •     一本简明人类兴衰史,伴随着人类的认知升级,从动物走向人,从人走向神
  •     读过老版的,新版的一出就买了,值得珍藏。作者出过四本科普书,每本都是精品。另外三本是这本书部分章节的细化。翻译得也非常好。
  •     枪炮作者的早期作品,像是人类学版《自私的基因》。
  •     内容很有趣,写的也不错
  •     mba老师推荐了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没想到他还写了这本书,独辟蹊径的思路,非常好看。
  •     嗯演化论科普提要
  •     物种起源,进化论等等听说过很多了,但是真正看到书本还是很有趣的。基础科普读物。
  •     《第三种黑猩猩》是戴蒙德的成名作,初版于1992年。内容写的是登高望远、大气磅礴,同时还能做到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十分精彩!最有意思的是,作者从此深陷其中,又先后创作了《性趣探秘》、《枪炮、细菌与钢铁》、《崩溃》三部延续系列之作,其中《枪炮、细菌与钢铁》给作者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英国的德斯蒙德·莫里斯是戴蒙德的前辈,他将人类戏称做“裸猿”,并于1967年(25年前)出版了当时引起很大争议的《裸猿》一书。该书见微知著、联想丰富,调侃戏谑的成份多多,但内容远没有《第三种黑猩猩》那样宏观大气。尽管莫里斯后来又创作了《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等书,构成了所谓“裸猿三部曲”,但总体感觉其见识架构还是稍逊于戴蒙德这位美国的后来人。就《第三种黑猩猩》与《裸猿》这两本书而言,前者可以比作望远镜,后者则是显微镜。通过这两架镜子,你可以很好地去观察和了解被亚里斯多德称作“社会动物”的人类自身。
  •     人类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人类的身世和未来都有很清晰的阐述,读起来让人着迷。
  •     不光是科普,还有伦理。外国人写的书确实比国内高一档次
  •     有内容有深度是非常好的科普书。
  •     说性行为的方式影响生殖器形状,美国人平均12.8cm。四分钟。对于很多女性来说不相信。
  •     有几个看点吧,其一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晦涩的人类学观点,再一个,其中的推理、论证过程很好,算是个思维的体操,看起来很过瘾
  •     作者的另一部大作《枪炮、病菌与钢铁》可能更多人熟悉,而这本书是他思想纲领性的总结,更值得一看。人类如何演化到今天,人之所以为人,什么因素在其作用,作者都做了令人信服的论证。《人类简史》这书中提到农业的害处只是一笔带过,而书的第四章做了详细的介绍,非常过瘾;还有为什么人类会自残,语言的形成,为什么会老,最后提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致命的打击……书的内容很杂,初读或者没有背景知识,可能会很吃力,但知道一些人类相关的知识,对于理解自己和身边的人,环境,有很大的帮助,你的人生观应该被这样的好书填充满,而不是朋友圈的谣言,微博上的段子。
  •     这是戴蒙德人类大历史三部曲的第一步,提纲挈领。纸张和印刷都很好。
  •     买来补充一下科普 待看
  •     翻译简直棒极了。内容也大开脑洞。知道有人不满意,说戴蒙德不懂政治经济学。鄙意以为,还是要采人之长,不要用上帝写书的角度来看人间作家。
  •     一本了解人类起源发展的好书。
  •     很久之前就有一个生物学的博士在推荐此书,一直没有机会用心看看。偶然买得,翻开一页,欲罢不能,醍醐灌顶。不是生物学出生的我对此书就不做批评性评价了,但是深深地觉得: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我已经推荐给不少人了!
  •     科普扫盲好书
  •     文瀛时代
  •     人类或许可以分类为无毛猩猩
  •     戴蒙德人类大历史三部曲之一,这本书从2016看到2017年,其中的信息绝大多数对于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从历史到地理都觉得很懵逼……基本上算是走马观花吧……除了人类和大猩猩的基因差别仅有1.6%和与黑暗森林很像的部分论述外能记得的不多了,只对作者的思路脉络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多读一些此类书大概就串起来了,以及,这本还是要重读啊……
  •     一堆事例极少论证,跟《枪病钢》简直一个尿性,从别的不同领域的人这里截取一点那里截取一点,东拼西凑凑了一本书,居然都能有那么高分?真是仿佛看到了所谓跨学科的力量
  •     贾雷德戴蒙德的书总给人启发,豁然开朗。
  •     主要讲的是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特性,都能在动物身上找到根源。当然这些特性,比如语言、艺术、农业、吸毒、种族屠杀、破坏环境,都比动物走得更远。
  •     我的人类学,开脑洞之旅的钥匙。美国人的智慧无穷。
  •     让人深思的一本书,值得让人细细品味
  •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予取予求的时候,进化残余的那点尾骨提醒着我们的身世。阿凡达里他们攀爬跳越,驾玺子翱翔天际,我们有点想念人猿的年代,有点质疑,我们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
  •     如果喜欢《枪炮病菌与钢铁》,那这本书同样值得推荐
  •     翻译太接地气动不动就冒出文言文古诗词…
  •     人类作为第三种黑猩猩,能够演进到地球统治者的今天,作者从基因、语言、社会、文化、性、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扩张等方面做了独特的分析,还真有可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智慧生物
  •     前半部分可五星,后半部分过于冗长
  •     别得意,我们只比黑猩猩高出一点点
  •     语言很有趣
  •     包装很好看,绿色封面透着三只猩猩头像好可爱^^内容有种外国学者特有的絮絮叨叨感,作者的想法有些很有趣,且用了大量详实的数据or俏皮的小实验支撑。读起来感觉很好,推荐推荐
  •     观点新颖,表达通俗有趣,是本一点也不枯燥的科普读物。
  •     扣的一颗星是给翻译。我觉得是一个强行想要制造笑点的报告演讲稿。偶尔冒出来的中文古诗和成语,我看完了还对上半本出现的“汽车华丽驾崩”这种形容感到印象深刻印象不良好。我们与黑猩猩的基因序列只相差2%,但我们并没有因为那2%而对大猩猩有任何优待,而用他们去做各种不能在人身上做的人体实验。
  •     也许看多了类似的书,没有感觉了,没有给我很多震撼,很多观点也被《人类简史》借用过去了。本书目的是希望我们凝聚意识,正视人类毁灭同类和毁灭环境的阴暗属性,实施普遍的政策挽救未来。
  •     250万年前,人类开始制作极为粗糙的石器。 150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进入欧亚大陆比较温暖的地带,成为三种黑猩猩中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 50万年前,古智人出现。 5万年前,人类进入澳洲,几乎所有大型动物灭绝。 4万年前,现代人出现,尼安德特人灭绝,极有可能是智人发展出了语言能力,智人间的合作变得容易。 大约11000年前,人类进入美洲,大型哺乳类大部分灭绝。 最近几百年间,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消灭物种、破坏生存环境的能力空前强大,失控的破坏能力极有可能是人类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
  •     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其实好书一般封面设计也很用心的。还没怎么看,但是我喜欢这种通俗的科普书。
  •     虽然有点时间长了,估计近20年考古学、生物学应该有不少新发现吧。但还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还从来没看过翻译得这么“中国化”的外国作品。估计有人喜欢有人不会喜欢这种翻译风格,见仁见智吧!
    贾雷德·戴蒙德的《人类三部曲》都看完了,不知道应该悲伤还是高兴。历史和现在,兴衰的轮替,人性的阴暗,大概是永远无法避免的,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吧。
  •     王道还的翻译太好了✪ω✪这本书颠覆了很多已有的认知。
  •     1.有价值的观点 2.对观点科学地论述.有趣 作者最核心的观点是人类历史的地理决定论。我觉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看历史的角度。 有时候,作者有些观点有时候我会觉得十分显然,好像自然就是成立的。
  •     作者一脉传承至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为男人找小三寻到了天然的生理原因,更认为掌握语言才是人类从猿到人进化的关键,而人类的互相残杀来至“黑猩猩”的遗传,中间关于外星人的论述更是暗合《三体》里的宇宙社会学。
  •     不错,科普一下,了解自己
  •     写得非常浅显易懂,诱导读者关注了很多曾经遇到却视而不见的问题。王道还先生的翻译无出其右,是一本非常耐读的书籍
  •     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不错
  •     还没有阅读,不过此书在科普类书中口碑很高哟!
  •     在生物学角度来看待人类发展历史,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有助于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比如,避免被高文明物种发展我们。
  •     2017年第九本。賈雷德·戴蒙德人類學三部曲的第一部,與他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內容多有重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精彩的人類學讀物。
  •     恩,好看。第一节有点繁琐
  •     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是从买来到现在都很喜欢这本书里体现的思维和想象力,无论人类的身世和未来怎样,人类最需要的是大心脏和想象力
  •     书籍的质量很好,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很不错的一本科普知识书籍,将来可以让孩子也看一看。
  •     科普著作里无愧的一本经典
  •     超棒,写得非常的有意思,很好看,能吸收很多新的知识和有趣的观点,强推!
  •     翻译很本土化,不错。人类天生就是祸害的物种啊
  •     现在很多素食主义者和动物保护协会都呼吁大家爱护什么什么动物,因为动物也是生命。我一直在想,人和黑猩猩在600万年前是一种生物,可能再前推和鸟是一种生物,和鱼是一种生物,和植物是一种生物,甚至和微生物是一种生物,那怎么才能更公正的看待众生的平等呢?我们变异成了不同的生物体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蚕食其它生命吗?不杀害它们人类就不能继续生存,杀了它们如果合理那法律又凭什么算是保护同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呢?因为我们原来都是一个样的……
  •     一直想买作者的另一本《枪炮、细菌和钢铁》,可惜经常处于断货阶段。趁这次优惠索性买了这本。新绿色的封面设计很好看,字体也够大,拿着舒服。
  •     科学真是科学
  •     有点深奥 ,书还是不错的
  •     这本书涵盖内容特别广,从人类进化,人类与动物在各方面的差别(体格特征、性事、单偶多偶制)到物种灭绝、种族灭绝,环境变化等。《第六次大灭绝》和《野蛮大陆》都有这本书的影子。既然人称为第三种黑猩猩,那我们与动物之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唯有两种:对复杂语言的运用以及艺术创造和欣赏。这并不是说动物们不会语言或者艺术,只是我们的语言和艺术更复杂更高级而已。书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婚外情逻辑、对人类择偶观的戏谑、马达加斯加岛以及生态自杀。
  •     用信服的数据表达了几次动物大灭绝都和人类有关系。人类未曾有过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黄金时代。触目惊心。
  •     人,不过是第三种黑猩猩,但就是因为是第三种黑猩猩。(可以看到作者观点理论化的过程有意思,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前传)
  •     科普的好书,毋庸置疑,直接读
  •     《第三种黑猩猩》中的部分内容同《枪炮、细菌和钢铁》非常类似,直接将前者中独有的内容归并到后者就好了。《第三种黑猩猩》译者为台湾籍,如同书中关于语言分化的论述,译著多有与大陆习惯语差异之处,几十年的隔绝便若此,更何论千万年的演化!
  •     去年看的,好像没看完。
  •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     一本我找了很久的书,写得非常好,值得珍藏!
  •     Diamond“人类历史三部曲”首部,因其中一些观点在《枪炮,病菌,钢铁》及其他作者的新作品(如网红书《人类简史》…)中接触过,故对比下不觉特别惊艳,不过仍叫人大开眼界、获益殊多
  •     说的通俗点儿,敢写人类史的人不是真牛逼就是真傻逼。文中每章引言的问题都值得仔细思考,行文非常的有趣且涨姿势。对我来说史非常有趣的闲暇读物!
  •     书是好书,但应警惕奥卡姆剃刀的运用。作者为了科普而不停下简单定论和推演,是很可怕的。除了数学,不应这么武断,也不适合培养科学精神。不过看在这是给庸人看的畅销书,又倡导环保,也便罢了。农业社会的分析很精彩。
  •     值得一看再看,思考人类的发展真谛
  •     让文科生大开眼界的一本书
  •     太棒的一本书了,正值川普胜选之际,短评已经不能表达心中的感受了,一定抽空写一篇长书评。以及短评第一那位,真的读过翻译烂的书嘛?如此信达雅的翻译竟然还有人喷,服了
  •     最近买了太多的书还没时间看
  •     人类身世与未来,正读着呢,应该不错
  •     人类学,演化相关。
  •     科学家科普写作典范。赋予人类“人性”的许多方面在动物身上都能找到对应,比如语言、艺术,人类不过是第三种黑猩猩;不同人种之间在遗传学上没有优劣之分,今日之分化源于一些偶然的地理因素。
  •     一些专业方面的术语令我看的有些困倦,不过很多想法和概念全是崭新的,叫人开阔思路。
  •     另一个角度看人类,不错
  •     对人类自身的了解
  •     偶觉得人类不是从类似黑猩猩的物种演化来的,更相信佛经光音天的说法,他界次坏,转寄他方,这其实比进化论科学不少,至少不用回答起源问题,起源问题其实是断见造成的;退一万步说就算人类是猩猩亲戚变的,人类也不能和黑客帝国说的病毒一样,把地球搞得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然后想着星际旅行撩桃子走人,何况还不一定能走。
  •     感觉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认识剖析自己
  •     既通俗又学术,适合各类读者。教师推荐,译文出版,这样的作者,值得购买!
  •     因为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异只有1.6%,遗传学家由此推算出,人类与黑猩猩的祖先在700万年前才分道扬镳,而这也被古人类学家的化石发现所证实。
  •     证明某种行为的演化根源,并不等于主张这种行为是正当的,证明某种行为的遗传基础,也不等于宣告其不可能被改变。翻译得很有水平。
  •     书中讲些啥?
  •     大学时代在图书馆里爱不释手的一本书,从2008年就一直买不到,终于等到再版。
  •     作者文笔不错,全文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感慨世界需要多元化,
  •     看完《人类简史》,觉得赫拉利牛逼。但隐隐觉得跟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异曲同工,于是稍微重温下,又找出这本更早的著作来。结果发现真正牛逼的是戴蒙德。基本观点、论据和脉络他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赫拉利只是更进一步,并且更通俗罢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