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 美好生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301181294
作者:[瑞典] 奥维·洛夫格伦,乔纳森·弗雷克曼
页数:268页

后记

作者在绪论、结论部分已对本书的内容、方法、目的等作过详细解说,因此译者无需赘言,以免繁缛,只就译完此书后的一点心得呈上。原著其实由两本书合编,二位作者都试图从文化营造之过程揭示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意义和关系。它主要勾勒19至20世纪初,在与封建贵族、农民和新兴无产阶级文化的相互作用中,瑞典中产阶级文化及其世界观和社会生活方式逐渐成形,并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和主导生活方式。在描述这个漫长的巨幅画卷时,二位作者采取福柯、埃利亚斯式的路径,一方面,选取这一时段内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细节,诸如多数人天天都戴着的手表、一幅照片的取景、家里窗帘和墙壁的装饰、父亲对孩子的一个眼神;另一方面,关注当时社会生活中最边缘、禁忌、隐讳的现象,比如性、排泄、异味、脏话等等。无论正常现象还是异常之物,实则都是文化分类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没有肮脏,何来干净,异常之物所呈现出的无序、消极状态,是有序和积极状态的对立依存。文化恰是在二者的相反相承中得以营造。如果说瑞典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过程好比一个巨大的机械钟,那么,作者选取和描述的种种现象、事物便是这个大钟里的一个个微小齿轮,它们环环相扣地运转、作用,共同构成我们看到的整体面貌——19至20世纪初瑞典中产阶级文化。

作者简介

本书以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为观察对象,透过丰富鲜活的民俗材料,描述了1880年至1910年间的瑞典中产阶级的生活图景:他们尝试摆脱“暴发户”的嘴脸,并希望与农民、没落贵族以及无产者划清界限;在努力营造自身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们也认为自己的文化形式是最文明、最先进的,并应被推广给普罗大众。正是在对“美好生活”的包装与塑造中,中产阶级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成功地渗透到现代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琐碎庸常的角落。

对于世纪之交瑞典中产阶级的这一研究发人深省,它表明对中产阶级的研究与认识应当基于理解而非抨击;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表现历史研究可以结合其他相邻学科的方法。这两个成就令人鼓舞。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作者们所体现的知识视野之广令人惊叹。他们对来自民族学档案、课本、回忆录、小说和礼仪手册中的材料巧手编织,展现了中产阶级、农民和工人阶级的丰富的日常生活画面。本书还对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冲突与抵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这些内容往往都被忽视了。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本书融合了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方法所呈现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吸引斯堪底纳维亚的学者们,同样也能吸引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试图描述与解读19世纪西方文化和中产阶级的所有人。
——Ethnos

书籍目录

《历史—人类学译丛》弁言

绪论
理性与感性:对时间、自然和家庭的认识转变(奥维•洛夫格伦)
第一章 拥有时间的人
第二章 崇尚自然的人
第三章 构建家庭的人
洁净与得体:农民与中产阶级眼中的身体和灵魂(乔纳森•弗雷克曼)
第四章 身体嫌恶的文化基础
第五章 农民眼中的洁净和肮脏
第六章 中产阶级的纪律
结论:变动中的文化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历史·人类学译丛

前言

除开民俗学的圈子,英美学界并不熟悉斯堪底纳维亚半岛民族学家的工作。这是桩憾事,因为他们民俗学界的革命亦如英语世界“新史学”的进展一样令人兴奋。在这里,我怀着极大热情介绍瑞典民族学界的这两位后起之秀:奥维·洛夫格伦和乔纳森·弗雷克曼。在本书中,他们不仅对瑞典中产阶级文化成形期做出了引入入胜的探索,更将民俗学与历史学融会贯通,给那些致力开拓新的、令人激动的文化领域的社会历史学家树立了典范。在英美两国,民俗学和历史学长久不相往来,恰如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关系一样疏远。在19世纪晚期,人类学醉心于非西方“原始”文化,民俗学则专注农民文化,把它当成纯粹的民族文化遗产。无论人类学家还是民俗学家,都对现代工业城市社会熟视无睹,他们预设所接触的文化无时间性,故此对破坏他们研究对象的历史进程视而不见。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近来才开始逐步反思一系列二元对立:传统一现代,乡村一城市,民间传统一当代文化;他们现在开始大量转向当代城市、工厂、办公室文化、多媒体和大众娱乐等等。在这种转向中,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重新发现了历史。人类学和民俗学转向历史,打开一个极富成效的新领域,这正是本书的读者将要领受的愉悦。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文化历史学家使自己置身所研究对象的整个领域之外,诸如魔法、仪式、食品、有关动物的知识、入会、谚语、礼物交换等等,究其个中原因,不仅由于他们只关注文字文化,更是由于他们认定所有非文字的东西只不过是老古董,不值得重视。最好的历史人类学已经把历史上溯到中世纪和现代早期。近现代史学家们全心投入仪式或象征研究时,总是着眼于农民社会或边缘群体,如吉普赛人,而没有把精英阶层纳入思考范畴。

内容概要

奥维•洛夫格伦(Orvar Löfgren),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欧洲民族学教授,主要关注文化分析这一新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发展。其研究课题包括中产阶级生活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以及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超负荷工作”与“劳累过度”问题等。著有On Holiday:A History of Vacationing(1999),Culture, Magic and Economy(2005),Off the Edge: Experiments in Cultural Analysis(2006)等。
乔纳森•弗雷克曼(Jonas Frykman),瑞典隆德大学欧洲民族学教授,主要研究身体、记忆和近现代欧洲的日常生活。其专题研究十分广泛,包括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生活、日常习惯、欧洲文化的地方化,以及福利国家与地方文化、日常生活的互动等。著有Force of Habit(1996), Being There. New Perspectives on Phenomen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Culture(2003)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于世纪之交瑞典中产阶级的这一研究发人深省,它表明对中产阶级的研究与认识应当基于理解而非抨击,本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表现历史研究可以结合其他相邻学科的方法。这两个成就令人鼓舞。  ——《现代史杂志》(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作者们所体现的知识视野之广令人惊叹。他们对来自民族学档案、课本、回忆录、小说和礼仪手册中的材料巧手编织,展现了中产阶级、农民和工人阶级的丰富的日常生活画面。本书还对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冲突与抵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这些内容往往都被忽视了。  ——《美国人类学家》(American Anthropologist)本书融合了历史学和民族学的方法所呈现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吸引斯堪底纳维亚的学者们,同样也能吸引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试图描述与解读19世纪西方文化和中产阶级的所有人。  ——《民族》(Ethnos)

章节摘录

插图:当代时间体系是高度理性的,并且被严格地格式化了。时间作为一个统一体,被拆分成秒、分、小时、天、星期、月、年、十年和世纪等机械性的组成因素。这些因素都是可被量化和标准化的单位。而且,我们使用时间是高度专门化的,对农民来说,许多行为可以并行不悖,我们却是任何事都得有专门的时间和地点。现代时间观念有深刻的历史渊源。遵守和支配时间的新观念可追溯至中世纪——时间逐渐变成一种商品的社会背景(LeGoff1980)。这一观念的积累与18到19世纪工业生产的发展同步。新技术对时间观念和守时提出新的要求。工业生产期望从工人本身和对他们工作的组织中索取更多。在前所未有的更大幅度内,生产和劳动分工不断细化,需要一种纪律化的时间观,而这种时间观在农民社会中却是根本不需要的。一种新的时间范式促使工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实现协作与标准化。倘若没有这种协作和标准化,任何规模性生产或规模性管理都无从实现。但仅从技术革新的层面解释这种新时间观是远远不够的。汤普森所做的一项关于时间概念转变的经典研究显示,要求对时间进行规训的并不只是新技术体系。生产技术只是工业资本主义更宏大经济体系的一个因素;工业资本主义改变的不光是人们的生产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关系,以及考虑问题的方式(Thompson1967)。依照工人出卖劳力与时间给雇主、雇主购买工人时间的原则,人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有组织性。雇主事业的成功取决于他如何有效利用所购买的工人时间,这种利用不仅是让这些劳动过程机械化,最主要是强化和规训工人的劳动。

图书封面


 美好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除开民俗学的圈子,英美学界并不熟悉斯堪底纳维亚半岛民族学家的工作。这是桩憾事,因为他们民俗学界的革命亦如英语世界“新史学”的进展一样令人兴奋。在这里,我怀着极大热情介绍瑞典民族学界的这两位后起之秀:奥维•洛夫格伦和乔纳森•弗雷克曼。在本书中,他们不仅对瑞典中产阶级文化成形期做出了引人入胜的探索,更将民俗学与历史学融会贯通,给那些致力开拓新的、令人激动的文化领域的社会历史学家树立了典范。  在英美两国,民俗学和历史学长久不相往来,恰如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关系一样疏远。在19世纪晚期,人类学醉心于非西方“原始”文化,民俗学则专注农民文化,把它当成纯粹的民族文化遗产。无论人类学家还是民俗学家,都对现代工业城市社会熟视无睹,他们预设所接触的文化无时间性,故此对破坏他们研究对象的历史进程视而不见。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近来才开始逐步反思一系列二元对立:传统—现代,乡村—城市,民间传统—当代文化;他们现在开始大量转向当代城市、工厂、办公室文化、多媒体和大众娱乐等等。在这种转向中,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重新发现了历史。  人类学和民俗学转向历史,打开一个极富成效的新领域,这正是本书的读者将要领受的愉悦。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文化历史学家使自己置身所研究对象的整个领域之外,诸如魔法、仪式、食品、有关动物的知识、入会、谚语、礼物交换等等,究其个中原因,不仅由于他们只关注文字文化,更是由于他们认定所有非文字的东西只不过是老古董,不值得重视。最好的历史人类学已经把历史上溯到中世纪和现代早期。近现代史学家们全心投入仪式或象征研究时,总是着眼于农民社会或边缘群体,如吉普赛人,而没有把精英阶层纳入思考范畴。  洛夫格伦和弗雷克曼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们将民族学的眼光转向瑞典中产阶级成形和全面得胜的时刻——1880到1910年,完成了一部足以令欧美史学界关注和尊崇的力作。洛夫格伦和弗雷克曼重新采纳民俗学的方法,仔细研究首先创造出中产阶级纪律的那个群体。由此,他们具有全新的研究视角。19世纪晚期中产阶级将自身置于科学观察者的地位,强化它作为一种进步、普遍的文化的意识。它使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彼此势不两立。农民阶级被定义为纯朴的,但是老古董;而无产阶级很堕落,却可以改良。中产阶级文化毋庸置疑,甚至置身于历史之外。为使自己成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顶点,中产阶级创造出自身不朽的神话。  这本书解构瑞典中产阶级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同伙,他们在19世纪建构起来甚至渗透到20世纪的种种神话。在某种程度上,它使我们重新认识之前以为永恒或是客观的事物:时间、性、卫生,甚至大自然本身,这些事实上都是主观地营造出来的,服务于特定阶层的需要和利益,乃至于不惜牺牲其他的群体(尤其是性别方面),中产阶级首先打倒了封建贵族,然后是无产阶级。此前也有人提出过这种观点,但常常是历史学家,洛夫格伦和弗雷克曼的原创性在于,他们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中产阶级通过日常仪式和规范,建构起自身文化霸权的方式。作为民族学家(非人类学训练的视角),他们看到社会事实的建构方式,不仅有文字,还有仪式、禁忌、姿势、远游等潜移默化的隐形途径,强化中产阶级价值观。中产阶级的幽灵依然活在我们的餐桌上,度假中;甚至幼儿园、卧室、厕所,都在展示这种文化如何制度化自身;它通过繁缛的日常仪式和象征展演,创造出普遍的、高人一等的幻象。  那些对斯堪底纳维亚文化的了解仅限于伯格曼的电影或偶尔翻翻小说的英文读者,本书因其“他者性”而会非常有趣。但这本富于创新的著作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的瑞典经验也使我们反观自身文化的神话和仪式。在这个意义上,洛夫格伦和弗雷克曼打开了双重大门:既解放他们自身的文化认知,也启迪其他人。约翰•吉利斯(John Gillis)罗格斯大学荣退教授
  •     这本书唤醒了我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阅读记忆。事实上,这种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的奇异交织的产物,最好的归宿叫做“问题导向下的研究”。而无论是指导埃利亚斯去研究“文明”,还是这里对1880-1910瑞典人(不同人群)生活样态的还原,亦或是顺着福柯的路子去做禁忌和身体,他们的问题都是尼采的那个问题“我们是何以成为今天的我们?”这也就是为什么开篇作者就问到“什么是真正的瑞典”?所有的“客观”,什么是健康的,干净的,不过是一定时代背景下文化建构的产物。于是,在中产阶级产生之后(暂且同意此书说法),最大的悲哀在于产生了这样的认识——“下等人难闻”。这是书中引用的乔治·奥威尔的说法(可见还是文学家对触动社会的神经的体认更敏感一些),他说,最可怕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父母教导子女,下等人不道德,不体面,懒惰,而是,你看“他们多么难闻”。这是一个“事实”,顺着这个事实“不言而喻”的“真相”是他们低等。“难闻”作为一种生理上的事实变成了文化中乃至社会结构中问题。破题结束,就几个感兴趣的问题谈一谈1、童年《童年的消逝》是一本流传甚广且颇受好评的畅销书。非常清楚地记得当年读书会的某一期就是有同学报告《童年的消逝》。而我提的问题是“波兹曼对‘童年’有怎样的先入之见,他为什么认为,电视的出现使得儿童看到了成人世界,这就导致了‘童年’这个人生阶段会被抹去,因而甚至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同学当时不能回答,其实我心里也没有答案,我只是隐隐觉得,波兹曼对于“童年”的意义所在的认识实在过于粗糙,为什么有孩子不能了解的成人的秘密如此重要?《美好生活》意外地回答了这个我几年前提的问题。“童年”,或者说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那种童年,是一项中产阶级的“发明”。比如相关可见第89页。同样类型的发明其实是“核心家庭”以及与此概念/社会形态相连的“罗曼蒂克式的爱情”和“慈母严父”。对农民孩子的成长的文献的追溯基本上比较有说服力地说明了在中产阶级及与之相关联的“个人成就”/“个人主义”诞生之前,“孩子”就是一个小一点的成人。他们的成长通过模仿,而不是一套严格规划的知识和行为规范。2、时间“冬天要早起是反人性的”,十二月的现在,我每天起床时都会大喊三声这句口号。室友长在农村,第一次听到我这句口号时便拍手叫好。她说,农村的冬天非常闲,闲得连睁开眼睛都懒懒的。说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被划分为一分一里一秒的,那钟表上的,看上去那么严肃认真不容懈怠的“时间”,其实只是我们用来自我规训的工具。基本上,罗夫格伦在这部分的论述还是非常到位的。3、传统社会看的是1880-1910的瑞典农村,但是脑子里不断跳出来的疑问是“这不是中国农村么”“这不是我们说的传统社会吗”。比如说,在夫妻关系上,对瑞典农村的以经济目的为核心的两性关系的描述加分析简直和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对农村夫妻关系不是也不能基于“罗曼蒂克的爱”的论述如出一辙!一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包括对神鬼的信念,人际关系等等。所以我在想的是,会不会是传统-现代这个二分的话语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所以在这个二元的叙述框架下,无论是中国农村还是瑞典农村,都呈现出那样的性格。还是,就没有所谓的“中国特殊论”,传统社会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差异(比如瑞典农村对比中国农村)与传统社会与现代生活的差异,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还没想明白。4、对书本身的反思1)其实这样的研究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因为研究的对象并不是传统学术里关心的那种“民族国家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时刻”,而是琐碎的日常生活,所以借助的材料大部分是回忆录,或者非正式记录。问题是这些文字其实都是“自我审查”的结果,包含着且夹杂着“是”、“应该是”,分的并不是太清楚。所以很难说,书中所写的那20年就真的能还原那时候的社会情况。始终还是有保留的。顶多能说的是,努力还原那时候的人是如何认识他们自身及这个世界的(书中有这样的表述)2)虽然一再一再强调这本书展现了阶级之间的互动和冲突和互相影响,而不是简单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教化”,我还是要说,字里行间也好,逻辑上也好,都似乎夸大了彼时彼地中产阶级的话语权。或者最基本的,全书没有一点涉及彼时彼地的中产的意识形态是如何传播的。最后,这本书初版1979,翻译成英语2000,成中文2011,可见这种路数的社会学研究是多么不受重视,联想到埃利亚斯在英国的遭遇就为他不平,这本书也确实证明了当时看到的材料,说埃利亚斯的研究在北欧引起了广泛关注。ps,英文版题目culture builder个人觉得要比“美好生活”更切题,一下抓住了学术观点的核心,但是中文标题,更像畅销书了
  •     像我这样的人类学工作者,通常把自己的工作方式称为“田野调查/工作(fieldwork)”,这个最初可能来自地质学或野外勘测,本意指诸如“野外考察”一类意思的词语,在学科内部(或民族学、民俗学这些相关学科里)几乎被赋予了奇异的魔力,只要想到“田野”这两个字,几乎就会浮现出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中所描绘的景象:“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人类学家通常是一些热爱异文化、喜欢往深山老林里寻找失落“桃花源”的人,因为他们觉得工业社会以来带给我们日益标准化的生活,让现代社会的人们离真正的散发泥土和野花清香的“田野”越来越远了。两位来自瑞典的民族学家奥维·洛夫格伦和乔纳森·弗雷克曼告诉我们在修炼中产阶级的道路上,我们是如何亦步亦趋地远离了曾经亲切的“田园生活”。 被取走的时间 “中产阶级”在中国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它被社会学家,尤其是热爱宪政与公民社会的社会学家从80年代以来从西方社会学词典中搬了过来,试图在中国同样“发现”一个稳固的中产阶层。 “所谓中产阶级,几乎和‘资产阶级’这个概念一样臭名昭著,因为他们都模糊不清。……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产阶级的发展既依赖旧精英——— 贵族,又与之对立。……另一方面也与农民阶层相对照……中产阶级对旧贵族的感情很复杂,既要疏远他们,又尊崇和模仿他们。”也就是说,工业革命以来欧洲社会的发展,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产生了一个主要生活于新兴城市的介于旧精英贵族阶层与农民阶层之间的新阶级中产阶级,没有贵族那么多特权,却比农民多一些身份和地位上的优越感。 相比按照自然节气,旱季/雨季、播种/收获、日出日落而生活的农民,“生日庆典、命名日、周年纪念都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农民们常常对资产阶级乐于庆祝生日感到奇怪”。19世纪末的瑞典,一个小学老师快要过生日的时候,所有孩子都被要求出钱来买礼物,很多家长认为“从未听说过比让孩子们凑钱给学校老师买礼物更愚蠢和疯狂的事情了,我们从未听过如此荒唐的事情”。关于生日庆典,数字的魔力被强调到惊人的地步,“如果某个岁数恰好是机械时间单位中的整数,那就被认为是一个欢庆的时机”,这样的庆典是资产阶级文化和资产阶级时间观的一部分。和传统农民社会更为闲适的时间观相比,“当公务员、部门负责人、大学教授从兜里掏出记事簿时,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其实已经被它控制了”,“这种时间被分割成一串串的小时、天和星期,一团团被填充的笔记和约会”。在中产阶级的现代道路上,人们被社会进程慢慢规训,把时间从我们身边取走。 寻找自然 当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时,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两点一线”的“工作—回家”路线时,我们偶尔也会想到暂时离开水泥森林的都市生活,回归一下真正的自然与荒野。罗兰·巴特指出,对群山的热爱刚好契合中产阶级的世界观。“攀登险峰和跋涉荒野大新兴趣,折射出新兴中产阶级对禁欲主义、成就感和个性的雄性崇拜”。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并不乏田野和自然,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小桥流水”的自然环境当中。然而,这种常态的自然景观自19世纪以来,随着“测量员、工程师、企业家和科学家们开始主宰新的工业景观,开拓新的经济生产方式;原本自然的农业景观因理性开发而被几何图样般地重新配置”。于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新距离被创造出来了。城市生活与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代价,迫使我们需要跋涉越来越远的距离来寻找可亲可近的“自然”。 这种对“中产阶级”生活的渴望,同时又不弃自然体验的矛盾追求,一同构成了今天“浪漫主义”观念的源头。“这种对自然的浪漫态度折射出新兴资产阶级世界观中的重要因素:对个性的新观念,对乌托邦式的过去和未遭工业的自然王国怀旧式的追求。”“艺术家和作家们成为新式旅游的先锋”,当然广义来说,还有人类学家。然而这只对于被现代生活束缚的人们才称其为一种“新兴”体验,对于通过翻山越岭获得“将整个世界踩在脚下”的控制感、常居自然生活的人们对此表示不解:“登山旅行其实是花钱买苦吃,也难怪山里农民老用疑惑的目光打量这群人,他们既花时间又花钱,但又貌似在做没有任何目的的工作,这群人甚至自称它为消闲!” 诚然,中产阶级是可怜的,通过对都市“现代”生活的追求,人们使自己从“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这种对自然的观念呈现出文化上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憎恶‘自然方式’,但另一方面,又渴望和迷恋‘自然生活’”,这给了中产阶级一个梦想的乌托邦,使他们一遍又一遍做着这种“既花时间又花钱,但又貌似在做没有任何目的”的“消闲”,从19世纪一直延续至今。严格控制的社会秩序春季将至,医院里排满了因形形色色原因而过敏的孩子,不但有各种花粉、香料、海产,还有各种奇特的无法想象的过敏原如牛奶、草莓,甚至米饭!年长的人们开始回想着自己不那么“干净”的童年,和不那么“中产阶级”的时代。 “对世纪之交的中产阶级文化来说,擦、扫、洗都是日常仪式的一部分,但19世纪前半叶的农妇却毫无兴趣对灰尘主动开战。首先,她缺乏动机。灰尘到处都是,牲畜和人身上都有,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未被看做任何威胁。”灰尘不仅不是生活中碍眼的不和谐,反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不仅对生活中的灰尘不以为然,传统社会的人们对今天我们格外强调的“身体”清洁,也显得不那么在意。传统时代没有“舒肤佳”,也没有显微镜告诉我们“中产阶级”的手上不该留有太多细菌。“污垢甚至被看作经济的,脏兮兮是好事。不洗澡代表你不会轻易感到冷;污垢和分泌物为身体提供了额外的保护。农夫相信污垢孕育着生命:‘农夫的手应该脏到下颗种子都能长出来’”。这位农夫应该不担心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会对任何物品过敏吧。是的,中产阶级生活在取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和“自然”后,还把我们塞到了一个严格控制的社会秩序之中。“一个人试图对自己的感觉、身体施加越严格的控制,表明他被社会夹得越紧。如果他感到自己处在封闭的、正式的情境中,或者他的社会地位是被限制、暴露、受到威胁的,他就越给予清楚界定自己的边界。……众所周知的常用办法就是保持个人的清洁。”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清洁”定义为区别与落后的一项指标后,“工人阶级为了尊严和承认而进行的斗争就离不开肥皂和水的帮助。他们知道,只有靠有秩序、有纪律和无可挑剔的干净,他们才能成为中产阶级。” 人类学向来是被当做与(过快的)现代化与(机械的)现代社会唱反调的典型,尤其遭到企业家和技术官僚,或许还有某些追求社会“进步”的工程师的指责。然而,当我们向着写着“美好生活”的中产阶级理想狂奔突进时,是时候值得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们如此渴望属于自己的时间,我们何不在时间被快节奏的“堪比金钱的时间”观念分割得支离破碎之前,给自己多留一些呢?如果我们更多渴望离开都市生活,享受壮丽的“自然之美”,我们何不在一开始就放缓都市化的进程,不以消灭城市边缘的农田,划出商业地块为满足,而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享受身边的“自然”?如果我们在身心俱疲、疾病缠身之后才想到旷野的清新,那么何不在“田野”远去之前,和人类学家一起奔向田野?版次:GB22 版名:南方阅读 历史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3-27 http://gcontent.oeeee.com/6/e0/6e007f295ed3142b/Blog/073/d99516.html

精彩短评 (总计76条)

  •     何为良好生活
  •     后半部异常睿智而犀利,纵深式的论证由点直指核心。有了更为宏大的影子。
  •     “中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生活的很多话语,与其说是带有传教士般的热忱,不如说是中产阶级通过对他者的描述,不断勾勒出自身的认同;这是一个仍在继续的自我定义过程。”五颗星推荐,但真的,太难读了。
  •     不知中国的中产阶级,能像如些吗? 期待中...
  •     虽说是上世纪70年代的书,但现在读还很值得。
  •     虽然讲述的是19世纪末瑞典中产阶级的文化,但是看看现在的中国社会,应该也能找到一些相似之处,“行进中的历史”~中产阶级把自己的文化扩张为所有人应该遵守的规则,内化为人的本能,但其实并非如此。虽然这么说,但是仍然喜欢中产阶级那种得体的举止,优雅的谈吐,整洁的环境,各种自律的行为,还是对这种文化有亲近感,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绝望主妇的原因吧^_^~时间的规训、自然的重新认识与家庭观念这三部分尤其喜欢看
  •     要是研究中国的中产阶级,还需要专写一章饮食
  •     一个阶级的观念如何生成于日常生活的不同层面。开篇对理性与感性的时间观、地景观的刻画与辨析非常引人入胜。
  •     文化史真的很有趣啊
  •     中国的阶层意识暂时还比较淡薄,会渐渐形成。有益
  •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项研究是一种与现实相关联,与正在进行中的历史对话。”
  •     当下中国中产阶级的命运需要关注,这本书正好是一块他山之石。
  •     对“秩序”和自律的标榜,强调自己的高道德标准:对熊孩子的指责,对被老虎咬死的女子的痛斥,以及对出轨明星的生理性厌恶,无不如此。 中国式中产阶层心态的背后,本质上是对自己阶级地位下滑的焦虑与不安。犹如抓着大葱上天堂的老妇,急不可耐地想踹下每一个可能与自己争夺资源的人。
  •     内容还行,就是里面有好几页烂了,不知能否换一下,从123页-154页有一寸多长。
  •     这是两位瑞典大学人类学家对中产阶级生活状态演化的研究。非常有意思,也有启发性。很想看到有关当今中国大城市白领生活状态的类似研究
  •     返潮的秋天集中培训最后一天读完。流畅,不过好看度一般般,因为毕竟是老书,新知没有很多。话说我觉得啊对清洁的追求和身体的规训虽然绝大多数是被构建的,但都确实还。。。挺值得追求的!再次感叹现代生活可真好啊!以及维多利亚时期女人们居然有不脱衣服洗澡的神奇技能#就是非常吃进资本主义这一套#
  •     让人轻松的作品
  •     #读书笔记23#当常识与书结合到一起时,就不能觉得它的视角有多独特了~历史的视角没怎么显现,主要还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吧~middle class就不推荐了,暴发户可以看一看。(倒没有judge的意思,看个人的生活品质决定)
  •     D753.29/1 ,二区,210架3层
  •     中国需要真正的中产阶级!
  •     观点其实不是特别新,但考虑到我在这方面了解(尤其是对北欧)实在不够,所以看得也很开心啊。看完之后还是不太能处理这里面“建构”和“生活”本身的关系,觉得好像要拆分很多因素才能判断,但又觉得只要开始自察了,总会越来越清楚。
  •     这是一本研究一百年前瑞典社会生活变动学术著作,但是在当今中国读者来看,是那样的亲切,原来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百年前的瑞典社会也经历过了。可惜,纪录现代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亲历著作凤毛麟角,很难给五十年、一百年后的学者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当然,可以找到外国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亲历记,如美国人彼得 海斯勒的《寻路中国》。
  •     书成年代比较早 但对具体领域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当然 如果纯粹拿来当一本了解中产文化形成的解读来随意读读也挺好
  •     1979年出版的民族学作品,现在读起来琐碎又陈词滥调,笔记量为零,很后悔买了
  •     鸟瞰下,没有哪一种生活是特别的。最有意思的是,全世界都是这样的。/这套丛书很棒!
  •     对日常的陌生化,从熟悉的观念中找寻建构的痕迹
  •     基于时间分段,社会分层,空间分区的结构和如下倾向:中产阶级主动出击,其“价值霸权”坚不可摧,地方未经历太多“双重的概念世界”痛苦即被同化。作者取的时间不便于包括中产价值更一般的内容:中产文化的普及依赖扩张的社会和流动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强调“普遍参与”,它不是中产的建构,而作为中产文化的背景,推动现代性的积累。
  •     强烈推荐!材料的巧手组合与辩证的眼光
  •     题目起太好也是有风险的
  •     有趣的了解中产阶级的生活转变和生活细节!
  •     此书部分章节写得还是有点意思。至于那些说不知所云的读者,恐怕还没有达到阅读此书的能力。
  •     印刷什么的都不错。内容还没有细看。
  •     感情过于充沛的表达让人不禁怀疑内容的严谨性,但如果写得干巴巴,谁又爱看呢?这是个问题。
  •     有了新的角度,作者从生活的细微角度观察了中产阶级,农民和工人
  •     没有太多惊喜~半本在讲农民阶级和中产阶级性行为性启蒙的区别看得我有点累~
  •     关于旅行的普及部分很有意思。
    人们为什么喜欢旅行,因为城市使得人和自然越来越隔绝,所以乡村便被塑造成田园牧歌式样的。
    反观如今,不是一样吗
  •     有点茅塞顿开
  •     主要是结构主义关于系统与分类的研究方法,加上福柯的自我规训。中产阶级在对对事物重新分类的过程中重新定义了很多事物,并对之加以掌控,比如身体,时间,卫生与清洁,还有性,由此将自身区分开来。民族志的方法注意了很多细节。第一部分稍显简单吧。
  •     非常流畅好读,如果早一点看这本,大概能获得更多新奇体验吧。
  •     完全看不明白这本书要表达的东西,没有什么意思
  •     曾经读过一些比较文化的资料,在很多方面,我国都要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上百年,有的甚至达二百年(如果说到国家体制、公民言论和新闻媒体的自由等,我几乎相信还在西方中世纪水平),一个国家的实力体现并不是在统治阶层和利益集团有几个臭钱,而在广大国民(每一个社会阶层,特别是中产阶级以下)自由平等自信自尊地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我们现在喜好谈所谓中国的中产阶级,且不说我的怀疑,大家如果也有兴趣,无妨读读这本书,看看真正的中产阶级教养至少是个什么样。
  •     解决了我关于人们对老少边穷地区美好想象(质朴、野、没有太多文明感、不善言辞)的问题
  •     欧洲民族学就是北欧以前的民俗学,只是他们现在的研究范式和思路经历了重大变化,不再以民间文学研究为主,而是转向了现实生活领域,也应用了更多的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     死中產的原型:奧斯卡死中產
  •     印象最深的是农人和牲畜住在一起,冬天靠牲畜的体温取暖,纯朴有趣的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就是人类近代的文明史。
  •     似乎可以开始反思了...
  •     探讨文化支配、文化从属与文化抵抗。建构啦,符号啦,象征啦,惯习啦,洁净与危险啦。正文会担心农民、工人、中产这样的分类会太死板,自然与社会的二元会太绝对,然而结语讲得清楚:变动中的文化。
  •     开头以时间做引子,视角独特。但有的论述不够深入。
  •     还行,没有看。
  •     瑞典中产与其上的贵族及其下的工农之间的差异可以归结为理性、有序与洁净,从观念到实践将其发展为中产的世界观与文化,并以其自身的想象构建工农及双方之间的联系。书中可以看到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影响,也可以看到当下中国的某些侧面。
  •     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是一部可以开拓眼界的书。推荐。
  •     向往中,奋斗中,期盼中
  •     与其说是中产阶级生活史,不如说是社会变迁史。总体来说,相对枯燥,不具有权威,即使引用了大量资料,但是并不能很好的说服人。
  •     读起来很畅快,太有意思了
  •     以瑞典为蓝本的中产阶级进化论
  •     还没看,大概翻阅了一下。有历史、追溯方面的,感觉有深度。和我想象中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很不同。
  •     如果你想了解国外的中产阶级是怎么一回事,不妨读读这本书。
  •     一直对瑞典这样的北欧福利国家很好奇。为什么他们可以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而其他的欧洲国家不能够做到?这和瑞典的历史和维京文化是否有关?
  •     为数不多读的很顺畅且有启发性的人类学著作,理论也都很有意思
  •     半小时迅速翻完电子版的前半部
  •     认识到中产阶级的价值并非普世,是在与不同的阶级互动中形成的,以致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文化霸权地位。同样也呀认识到中产阶级霸权的确立是有其先进性和必然性的,并不能单单因为其是被建构的而否定其存在意义。
  •     结论不新奇,史料水平也一般。
  •     这应该算作是这些年我看过的翻译质量最高的书,译者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字功底,即使是中文论文能写成这么流畅而不失韵律感也很难得。读之前没有想到的是本书并不是在提倡或者炫耀中产阶级的生活,而更多的着眼于实证反映出来的观念及物质变迁。中产是比农民更先进更文明的阶级,基于这样的常识,本书仍然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no judge的态度。读完竟有一些意犹未尽。
  •     离一样东西越远就越容易用消费的态度来处理他
  •     热爱自然与和平、严于自律、讲究秩序、遵守时间、过着理性生活。
  •     叙事很有特色,观点寓于叙事之中。
  •     真是太有意思的一本书了,人类学论文竟能如此妙趣横生。很多理论提法乍看好新奇,回想一秒,和今天的中国社会几乎完全匹配。
  •     关于中产阶级与农民阶层,上层社会的各种对比分析,诠释什么是中产阶级,所谓看似美好的生活并非那么简单,仍然对如今的社会有借鉴的作用。有一句话是,没有绝对的污秽,只有看到污秽的眼睛。希望这一篇篇综合反应社会的书籍流传!
  •     翻译很通畅。幸福生活比蜜甜。
  •     中产阶级的发展史,我们还差得远。
  •     这本书是最新翻译过来的瑞典历史人类学的著作,对不太熟悉瑞典学术传统的读者而言,是一扇窗户。当然,对其他读者而言,也颇有启发,你会发现其实,很多素材度可以拿来用!
  •     本来是应该上学期读完的…
  •     文明演进
  •     说不上有什么灼见,不过很生动,很好看。#feeling caught somewhere as always#
  •     很有借鉴!
  •     通篇讲述社会建构的游戏,读起来非常流畅有趣,却有一种反抗不了自己的无力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