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长调》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 > 蒙古长调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213034763
作者:包·达尔汗等
页数:230页

悠悠歌者声,莽莽草原魂 ——《蒙古长调》书评

刊载于10月22日《音乐周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眼下是一个热门话题。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既然是文化遗产,就当绵绵续续、不卑不亢地长时间维持,光有短时间的热度显然不行,盲目的热度更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笔者觉得,相对于一时大规模的宣传活动,留下一本通俗、准确的读物是一桩务实的好事。我手头的这本《蒙古长调》挺大挺厚,既有草原文化的背景铺垫,也是蒙古长调知识的普及,图文并茂,娓娓而谈,一股草原气息扑面相迎。作者首先想澄清的一个问题就是:蒙古长调从何而来? 原来,蒙古长调这一艺术类型,是中国与蒙古两国共同申请的文化遗产。北方草原的游牧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匈奴部落,他们骑射、放牧,毡包随牧群拆迁而不断移动。到了12世纪的蒙古族部落的崛起, 以及蒙古博教信仰之完整体系的形成,部落间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歌唱及演奏风俗,既有为朋友相聚热场的民俗音乐,也有宗教、宫廷与祭祀音乐,大多淳朴而恢弘。而长调在蒙古语中称为”乌尔汀哆“。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上,长调是牧民们在“三艺”(摔跤、射箭、赛马)体力活动之余最好的精神享受之一,有着音量饱满、音域宽广(两至三个八度)、速度较慢、华彩装饰众多、节奏前紧后松等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歌唱特点,而最能摄人心魄的则是歌唱者舒展、起伏的长长拖腔与呼吸技巧。 对于长调艺术的细节,本书大约分作两大块阐述——一是从宏观角度看,长调的种类、技法、流派与传承现状;二是从微观角度看,长调歌曲所特有的律动、织体、结构和题材特征。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包.达尔汗和乌云陶丽从蒙古语的发音特征角度出发,解释了长调歌曲的律动感会如此独特。事实上,很多长调行家“一耳朵”就能听出,一首长调歌曲所采用的是“一字”,“二字”还是更多字数的“律动模式”。也就是说,不同的模式里,不同数量的蒙古语实词会在一个完整的乐句呼吸中被接连吐出,而这一点就直接决定了调子或舒展高亢、或紧密急促的风格。书中认为,以这种“呼吸句”为音乐基本结构单位的理念,与欧洲传统音乐理论分析大异其趣,我们更应该从蒙古族独有的审美、发音与技巧形态上寻求规律,这样长调歌曲久负盛名的“神秘律动”才能获得最圆满的解释。书中还提到,当长调歌曲从三两句的小型长调发展到了四句以上的中大型长调,被称为”潮尔音哆“的最高阶形式——复声长调从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它结构庞大,有引子、正歌和尾声三部分,正歌开始后由多名歌手给予”持续低音”伴唱,上方声部的主唱者则负责悠长的高音段落,两个声部间形成八度、五度、三度或六度的自然和声音程。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西方早期音乐中的宗教合唱传统,而书中亦不失时机地提到一句:“潮尔音哆演唱技巧高,演唱时具有多重的禁忌,有浓重的仪式意义”。难怪!看来东西方有不少相通的东西呢,可是唯一让人遗憾的是,这样较复杂的复调长调歌曲,存世的只有10来首了。 曾经有一度,我听来自内蒙古的朋友叹息:“这些年来草原的生态环境严重走下坡路,让人心惊沉痛。而一旦草原没了,牧人渐渐离开,原本长调的土壤———草原上的节日与舞台也必将无可奈何地落幕。”这么看来,“非遗”的普及不该专限于搞艺术的小人群, 只有整个社会重视了,它们才有生存的出路。昆曲、古琴、木卡姆、藏戏、南音、客家山歌与蒙古长调是这套“非遗”文化丛书中与音乐关系较密切的几本,而虽说完整地呈现长调艺术就像在几百页里说尽昆曲门道一样困难,不过作者与出版社既然有这份心,也当为之击节叫好。


 蒙古长调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