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100087667
作者:费孝通
页数:502页

作者简介

本书收入费孝通先生三部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这三本书是费孝通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概括的代表作,凝练地体现了其对这一问题的集中思考,借以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其乡土社会研究。

书籍目录

乡土中国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生育制度
派与汇(代序)
第一章 种族绵续的保障
第二章 双系抚育
第三章 婚姻的确立
第四章 内婚和外婚
第五章 夫妇的配合
第六章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 居处的聚散
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第九章 世代问的隔膜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第十四章 以多继少
第十五章 续绝
第十六章 亲属扩展
乡土重建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
乡村市镇都会
论城市镇
不是崩溃而是瘫痪
基层行政的僵化
再论双轨政治
损蚀冲洗下的乡土
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
地主阶层面临考验
现代工业技术的下乡
分散在乡村里的小型工厂
乡土工业的新形式
自力更生的重建资本
节约储蓄的保证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后记)
费孝通先生学术年表
费孝通眼中的“礼”与“文化”

编辑推荐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收入费孝通先生三部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这三本书是费孝通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概括的代表作,凝练地体现了其对这一问题的集中思考,借以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其乡土社会研究。

内容概要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苏吴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师从中国人类学家吴文藻。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夏回到中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5年起历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 1952年-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7年-198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人类学教授。1982年后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以及晚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

章节摘录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只有个广被的“天下归仁”的天下,这人和“天下”相配的“仁”也不能比“天下”观念更为清晰。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正等于要说明“天下”时,还得回到“父子,昆弟,朋友”这些具体的伦常关系。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这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上,但是忠字的意义,在《论语》中并不如此。我在上面所引“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恕”的注解,是“对人之诚”。“主忠信”的忠,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这个忠字虽则近于“忠于职务”的忠字,但是并不包含对于团体的“矢忠”。其实,在《论语》中,忠字甚至并不是君臣关系间的道德要素。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所以“忠臣”的观念可以说是后起的,而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私之间的关系。  ……

图书封面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书写得实在好。也好看! 对于儒家“礼”的看法我个人是懵懂的,但看过的大部分文学作品正好是批判的多,更别提受了一些欧洲话语分析学的训练,所以自己在理念上多少不服传统教化。看这本书沉着地分析了“礼”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必要地位,并以"礼"和现代化转型相结合构成乡土社会发展的新图景,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我的理解还太浅,所以也不打算现在就去评判对与不对(我也没有能力提出独立观点。不过关于费先生的想法,书里也有不少赞誉和质疑)。 但也稍微分享一点细枝末节的感想:一是 赞美费先生在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时候那份体察入微和亲切态度,我们文化里有许多迂腐很多人只晓得批判,但费先生深入到人的需求察觉社会结构稳定的条件,体谅了一些“沉疴旧疾”的存在,比起雷厉风行的铲除,他的解决方法看起来更呵护群体心理惯性。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他总要优先从结构的稳定考量,忽略了一些群体的委屈,比如说女性(从他的论述看来我猜有些委屈可能也是今天的女性才能注意到,过去就算受着这些委屈也没人觉得不妥)。我能理解其中的一些道理,但是也难不觉得心凉。
  •       一、乡土中国  曾经在南方周末上读到过台湾作家桑品载的长篇回忆,自己在为母亲买药的路上被强征入伍随即送往台湾,直到多年后一位移民南美的同乡回大陆探亲后绕行台湾,才为他们这些飘零人带来了一份及其珍贵的礼物——家乡的泥土。他将这一羹勺宝贵的泥土分七次冲水喝下,这一幕令我印象深刻,那个时候似乎理解到了他的感受但却又一时难以言明。   “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时隔几年我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里再次读到这一幕,担心孩子头次出国会水土不服的奶妈,在临幸之际悄悄将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到行李箱下,那是一包灶上的泥土。多么土气的行为啊,而也就是在这种看来“土气”的行为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乡土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感受,其来源不仅仅是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不仅仅是世界第二的GDP总量,甚至不仅仅是川流不息日渐衣着光鲜的国人,而更加深刻、更加触动我的来源于乡土中国,甚至要加上曾经二字了。  在这之前我曾认为中国变了,近百年的革命,半个多世纪的红色浸染,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飞速现代化,与曾经乡间炊烟袅袅一片安详的景象已经完全不同。但读过这几本书后,却不尽为自己的这种浅薄想法而尴尬一笑。中国哪里变了?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的都市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了,但身边处处却依旧有乡土社会的习惯在支配着我们。过年的时候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敲着门要进去的时候,门内的人问“谁呀!”这是我们的回答十有八九是一声“我!”,不需要通报自己的尊姓大名,脚步声、说话声、甚至气味都是我们的“名片”,甚至有时当我们以自己的大名来回答反而会显得客套与陌生,因为我们依旧还是那个熟人社会。  春节期间,一股争论在社交网络上抄的火热,在经历了“逃离北上广”后,很多重回老家的人们抱怨在二三线城市中处处都要讲人情、攀关系,于是纷纷抱怨要再次“逃回北上广”,因为毕竟那里机会更多,人情更少。这反映了传统中国的另一个特点,我们常称之为人情社会,人人讲关系、事事分亲疏。“差序格局”费先生用这样一个词语为他命名,“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得清清楚楚的柴,而是好像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比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比喻更形象了一点,这这种传统观念中,“己”是一切的中心,我们讲“推己及人”、讲“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都是一种从自身出发,根据与自己的亲疏远近为标准的形式原则,这道德范围依着需要扩大或缩小,这与受基督教普爱天下、甚至爱自己的仇人的观念截然不同。这就是我们的“差序格局”。  在中国,“兄弟萧墙”几乎算是最遭人反感的一种矛盾,村子里、社区里有了矛盾,首先我们想到的会是调解,而“闹到法院去了”则会被视为丢人、不肖。甚至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强调的也是和解,鼓励双方庭外和解而将宣判视为最后的选择。在这里,“无讼”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一个熟人社会中,长期的教育已经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秩序的力量不来自于外界的强制,而是每个人身内良心。而这种“礼治”依旧是建立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之上的,它原本并没有施行与一切人之上的统一规则,这多少与以个人平等主义为原则的“法治”相不合。我们常说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中国特色是一件极重要的事情,而将传统的“礼治”与现代社会的“法治”相结合,又何尝不是同意重要的事呢?  二、家庭的痛  同样是在今年的春节前后,很多“奔三”的朋友们纷纷抱怨自己回家即被“逼婚”,父母急着为自己张罗婚事、计划早日抱上孙子。年纪大了就要结婚、结婚后就要生养孩子,继而把他教育成材让他再结婚生子,这成了一代代人固定的循环。爱情、爱好这些欲望之中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延续,人们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们会有五色之好。而对于这只亚当斯密口中“冥冥中那只看不见的手”,结构功能学派则认为它其实是文化事实,意思是人造下来教人这样想的。为了造成适合于生存的条件,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塑造、陶冶了我们的思想,如同马克思讲“物质创造了意思”你不可能追求自己从没见过的东西。我们自以为是是因为爱情、以为性欲而“自由”的结合,但那其实不过是社会为了种族延续而为我们安排的任务,是社会结构的需要所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不过是庞大社会结构中的小小一颗“螺丝钉”。在这里,即使最追求自由的人终究难以超脱拜托自己思维的束缚。  结婚之所以令青年人苦恼,大部分是因为它那复杂而繁琐的仪式,每个地方最光怪陆离、花样百出的可能就是结婚仪式。这仪式的最后都要包涵起缔约的双方、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而婚姻这件事之所以拖累这么多人,成为一件社会上很多人关心的公事,其用意无非是在维持婚姻的长期夫妇关系,即便夫妻一时失和,也会因为牵涉太多而不致离异。这长期而稳定的夫妻关系是抚育子女所必需的条件。可以这样说,正式为了双系抚育,人才造下了这样多的花样。  小时候与父母的争执,常抱怨的一句话就是“你嫌我做不到,你自己怎么不去做!”而父母往往回答“因为我没有做到才让你去!”。这简单的争吵今天看来包涵着人烦恼的一大根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间的矛盾。将来,一切都是为了将来。将来在每个人的心头都是真实,他所担心的为了将来,所肯定的也是为了将来,可事实岂能尽如人意,白日梦又有几个到头来能成真。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就是因为我们在追求理想自我的路上总是迟了一步,总是能发现并不如意的地方。于是,如果我们胆敢把往事来重提,哪一件不能令人懊丧追悔?懊丧追悔又有什么用呢?“再来一次!”尼采的呐喊如何在普通人的生活里实现呢?于是子女便成为了父母理想的寄托,将自己过往生命中的残缺不足、懊悔教训,在子女的身上予以矫正。谁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肉体固然可以消失,而通过理想的一代一代寄托,父母的精神却可以在子女身上得以延续。做父母的经历了旧礼教的熏陶,于是也成为了旧标准的代表,握有社会交给他们的权力,要把自己的儿女塑造成社会所需要,更是自己所认为“完美”的样子。儿女则往往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由于血缘的羁绊,他无法像对待陌生人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心中的新理想、新思维又不允许他走向父母所在的旧制度。家庭的生育责任本来在子女成年的一刻便已终止,可二十年来的感情羁绊又怎么可能断开,于是这羁绊就只好在血与泪中被历史车轮所压过。  三、何处安身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由2011年的47.5%提高到51.5%,届时城镇人口数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飞速推进的城镇化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普及基本公共服务、促进政府治理改善和社会公平都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基层残破日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早在八十年前,费孝通先生便提讲这种现象形容为“损蚀冲洗下的乡土”。在我们传统的乡土文化中,人才是分散在地方上的(费先生和潘光旦先生就此问题对915个清朝贡生,举人和进士的出身做过统计分析),乡间的人才并不会因为被科举选择出来之后就脱离本乡,落叶落归根的传统为中国乡土社会保持着地方人才供给。这些人物即使跃登龙门,也并不忘本;不但不损蚀本乡的元力,而且将对于家乡的反哺看成是一种责任。因之,常有一地有了一个成名的人物,所谓开了风气,接着会有相当长的时期,人才辈出的。人才不脱离草根,使中国文化能深入地方,也使人才的来源充沛浩阔。  然而这种状况在近百年间,发生了变质,即费先生所说的损蚀和冲洗过程。以前保留在地方上人才被吸走了,原来应当回到地方上去发生领导作用的人,离乡背井,不回来了。一期又一期的损蚀冲洗,发生了那些渣滓,腐化了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从乡土中走出的人才已不复为乡土所用,在学校里,即使什么学位和技术都没有学到,可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却早已起了重要的变化,足够使自己觉得异与乡下人,而再也没法回去了。现有的社会结构下,并不需要这么大量的知识形大学生,而恰恰学术大学生的产量却越来越大。并没有机会给他们去利用新知识去改造社会、创造价值,于是不能从生产中去获得财富,就只好依靠权势去获取财富了。也因为于此,公务员热在未来恐怕只能是越来越持续下去。  贡生老爷已经不存在,洋秀才都记在城里,壮年们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农村越发变得破败。城市化固然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如果忽视了城乡的有机联系,而只是通过吸取甚至榨取农村养分的方式来供应城市发展,那么城市变回成为整个社会机体的癌,病发的时候最终城乡一起遭殃。而这乡间经济瘫痪、行政僵化,都市经济恐慌和行政腐败的症状,恐怕早已经病发了。  中国的基层残破表面愿意是由于农村衰败而引起的,但如果深挖根源则绝绕不开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寄生性的特权阶层生存和繁荣并不是靠个体能力,而是靠着微妙的制度上的搭配。一旦环境改变,他们往往是最先被淘汰的,因此对于制度上的变革必然是厌恶的,保守性也特别强。期待特权阶级主动放弃权力,进而放弃那一整套生活方式,包括知趣和态度这无异于与虎谋皮。但如果特权阶层不自动的放弃特权,在和平的情势中获取另外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就将被迫放弃特权,在暴力的运动力没有赢家。这是《乡土重建》中曾提出的思考,但同样是对今天中国的思考。  结构功能学派,在这里,任何一种抽象的社会现象,社会活动,都如同手杖、工具、器皿等具体物质,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而存在的。并且每一个又都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的一部分。在这里,个人也不过是社会结构中的一部分,人的需求、人的思维都受限于此并以社会结构为转移。《庄子》中讲“庖丁解牛,目无全牛”,而今读过《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后,才真正体会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   20130882 蒋越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承接「鄉土中國」中對農村生產力及生產關係的解析,費孝通先生在「鄉土重建」書中致力於把二十世紀的新科技應用到鄉村的發展,包括電力能源、交通運輸、企業管理,而他對發展鄉鎮企業所引起的生產關係變革的闡述極為精彩,「從古到今,中國輪番上台的統治者都是以搶掠始而賦稅終。」5顆星
  •     柏杨应该是读过费老的书的?
  •     中国人写的,看起来没有像看外国人写的那么吃力,只是,费孝通的乡土社会到现在还是否存在这值得深思
  •     费老的这几本书无需多说,都是经典之经典,为认识传统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这次三本合编,方便实惠。
  •     费老的书在中国的社会学领域是不能不读的书籍。但这次让我很无语的是,从成都仓库发货,居然用了4天才收到书,而且书也受损了。心之受伤
  •     不少大师都推荐
  •     生孩子和结婚,其实是绑定的。
  •     书挺好的,但快递太慢了
  •     根据剖析,更加认清楚一些模糊的事物,受益挺多
  •     先读过秦晖的传统十论,再看乡土中国有些抵触,不太同意其观点。
  •     这是我想写的书
  •     这本书需要细细研读。。。。。大爱当当
  •     似乎已经洞悉社会的一切 ❤简直想全部抄一遍
  •     经典的学术书籍,又不会读起来很痛苦,值得一看。
  •     商务印书馆的书质量赞得真心没话说,经典就是经典~!费孝通的书以前很少看,最近开始看,深深觉得那一辈的人做学问是多么踏实,看他的书也有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满足感。这次刚好遇到活动买了这本书,真心物美价廉啊~!赞~!
  •     到底还是算学术著作,无法完完全全当作小说或者通俗文学来读,所以并不厚的一本书花了近半年才看完。作为社会学学者,费老对研究采用的是一种观察和田野走访的方式,而不是像现在讲究数据和实证,他的研究还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为主。
  •     学术性的书,但语言浅显,慢慢看
  •     费先生的观点一直是我喜欢的,对中国社会制度的剖析深刻见谛,“差序格局”“社会继替”等概念的发明和运用,中国社会制度的内容一目了解。对了解中国传统,了解中国文化和生活,以及懂得中国传统,发扬和发展中国传统制度、文化和生活都是裨益的。
  •     费老对中国所具有的特色(家庭、生育、养老等)之处的分析总让人回味无穷
  •     以前有位老师推荐的,还没有看。
  •     商务印书馆的书的质量就是好,超赞
  •     很有穿透力的考察
  •     商务印书馆的书就是高规格!
  •     费老的书值得一读
  •     感觉这套书对自己认识中国农村很有帮助,推荐购买。
  •     书版式不错,内容值得一读
  •     不生孩子的婚姻都是耍流氓。
  •     真得很好,费老的经典集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得反思我们的传统农村社会
  •     如果每个作者都如费老先生那样认真、实在地调研,就会有好的社科书。
  •     需要过多解释吗?名符其实的经典之作。
  •     张之洞劝学: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文化交锋碰撞和社会转型万变,学习正是年轻人最基本的建设。费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对乡土重建和转型有着深入的见解。
  •     内容不错,语言也很平实,可是费老的句子有点拗口,读起来有点不顺畅。
  •     费孝通的作品广泛而深入,涵盖基层社会的结构、政治、经济、思想、亲属关系,是研究中国社会制度必须参考的著作。从“新农村”、“小康社会”到“新城镇化”,种种命题都离不开这些分析方向。
  •     在这里了解中国 许多难以理解的社会问题与现象在这里找到了解释
  •     喜欢生育制度得紧> <
  •     17 乡土中国:中国传统上是个乡土社会,变化慢而少,血缘社会,所以传统的应付生活的方法在后代中仍然有用,形成差序的社会结构、长老统治、礼治社会。 生育制度:婚姻是为了达成抚育作用。 乡土重建:支持发展乡土工业,复员乡土,关键在改革分配制度和土地制度。 对现象的解读常常精辟。
  •     虽然有些观点或者例证离现代有点远,但很多分析方法值得借鉴。
  •     合集来着 觉得性价比挺高的
  •     费老的永恒经典,向您致敬!话说社会学还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您老就仙去了,痛哉!
  •     物有所值,这本书非常不错,社会学经典啊
  •     [珍藏]印刷精美,性价比高
  •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建设这三本书很有重量,同样,书也是厚厚的一本,印刷和纸质是没的说,幸好买的是这版
  •     深刻、犀利、独到的分析
  •     很好的研究我国的社会学书籍。就是这么好的书大多是外国人写出来的,而本土书籍太少了,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土人士的社会学书籍问世。
  •     大家手笔,非常期待。。
  •     大师经典啊!一定认真拜读!!
  •     读社会学的,有几个没读过费老的书呢?
  •     好文笔,好见识!
  •     惊艳!文化是生存的手段。有些东西很难改变。
  •     杨柱才老师好。听了徐福来的中哲,不多讲了,停了一节不想听第二节。又看了书,发现杨柱才老师讲的真,有意思,老师也是很朴实,难得,不容易。而我这几个周 因为写鬼论文,天天写,头疼要死,队友和老师都周二上午有时间,搞的我“中国原著选读”没有去听。这是这段时间最 遗憾的事。
  •     读之有思,学之有益。
  •     从泛泛而读到选择阅读,像费孝通先生这样的解释社会根本结构的书应该多读。
  •     值得多次阅读的社会学经典
  •     不愧是中国社会学界的开山鼻祖
  •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了解传统的来由和前进的可能路线。读起来虽然有些费神,但是非常值得。
  •     商务的书,不错。
  •     看书就看经典的书!
  •     这是我买的第一本费孝通先生的书。原以为很难懂,其实挺好理解的。讲的很好。
  •     非常喜欢费老的这个系列,社会学调研无人能出其右者。
  •     补记 可以读
  •     当时看到推荐说这三个一起读才好,于是买了这个版本的。确实一溜读下来很完整,如今乡土中国已经消失殆尽但我们还是能看到残存,书中所论述的内容仍然具有价值,熟人社会和现代社会人人之间何种关系才是适宜的值得思考
  •     大师的书,很好很好的,提高自己素质了啦
  •     三本书在一起,看起来很方便,就是物流的速度太慢了。
  •     大师之作,观察深刻。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辈楷模
  •     费老的书,,,,推荐,这本是收藏用的1
  •     国人历来有将“道德”与“文章”相提并论的传统,“铁肩担道义,妙手 费孝通(图7)
    著文章”更是为这以传统下了绝好的注脚。 如果舍弃“文章”层面而单谈“道德”,费孝通至少有两件事会被历史记住。第一件事发生于1945年11月25日晚,费孝通、钱端升、伍启元和潘大逵四位教授在西南联大的民主草坪一带参加六千余人与会的“反内战讲演”,当演讲轮到费孝通的时候,枪声响了。面对着专制者的残暴,费孝通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了比枪声给为响亮的呼声:“不但在黑暗中我们要呼吁和平,在枪声中我们还要呼吁和平!”“我们要用正义的呼声压倒枪声!”第二件事发生在次年7月,李(公仆)闻(一多)被暗杀后,费孝通面临的局势十分危险,在美国领事馆的帮助下,费孝通及其家人避到了美国领事馆。但是费孝通并没有因此就放弃了对专制的批判,他在《这是什么世界》一文中写到:“一个国家怎能使人人都觉得自己随时可以被杀!人类全部历史里从来就没有过这种事。我们现在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这两段叙述让世人感觉到了费孝通作为民主斗士坚定激进的一面,翻看同一时期费孝通的文章,我说的是费孝通专业以外的随笔,诸如《悼锡德兰*韦伯先生》、《与时代俱逝的鲍尔温》、《雄圣甘地》以及《读张菊生先生的〈刍荛之言〉》等等,会发现与其说费孝通是一个民主斗士,倒不如说他是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 费孝通学术地位的奠定以其《江村经济》的出版为标识,其时是1935年,当时的费孝通年仅25岁。在之后的1947年和1948年又出版了《生育制度》和《乡土中国》以及《乡土建设》。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理解晚年费孝通,非走入费孝通的个人世界不可。这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两个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我在读张冠生先生所著的《青山踏遍》时发现,费孝通两个世界的形成,恰恰是在其生命力最为旺盛的39岁。 《大学的改造》于1950年5月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以后,费孝通便开始把自己真实的世界隐藏在他隐秘的内心了。
  •     费孝通先生为人熟知的一部著作,和江村经济有所不同,但是是社会学必读的书籍,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
  •     虽然成书很早,但仍不失为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一扇窗户
  •     都很好,包装虽然简单,但是也没有损坏,发货速度很快。还会继续光顾!仍有现实意义,值得一看。
  •     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思考
  •     感觉是趣味性的学术书吧,能看下去。
  •     四星半。
  •     费先生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对乡土中国未来的一个态度是,从实际出发,并且积极有为。在读的过程中既为他对我们日常生活所熟悉却容易忽略的现象的解释所醉倒,也从他对乡土人才的损蚀的解释中恍悟我们这一辈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人身上的悲剧性之不可避免。因为我们既已接受一种城市生活的思维,却又留恋过往的乡土生活,而这两者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裂痕的。我们的悲剧性在于试图去弥合这两者却不得不发现这原来只是徒劳无功。我想这很大程度可以解释我们内心的纠结。当然,意识到悲剧性的不可避免,也只能选择坦然接受。我想这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一个自我暗示吧,因为我们徘徊既久,只能选择向前了。
  •     这本书是购买来典藏的。当然内容没的说。费老的书,值得过几年拿出来读一遍。
  •     包装还好,费孝通的经典之作
  •     为了看生育制度借的,颠覆了我很多观念,也解释了很多现象的原因和变迁。比如繁衍并抚育不是本能而是社会为了维持而强加于人的义务,婚姻是为了抚育,抚育其实是损人不利己的,亲戚的出现是为了确立继承权。现在技术的发展,代孕试管婴儿等等的出现,书中偶尔提到的婚姻制度的变化,已经可以预见。
  •     简单的文字,可是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什么是真正的乡土中国,值得思考。
  •     我们了解自己太少,客观的言论我们需要
  •     读了《乡土重建》
  •     读过之后,被费先生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他们那一代还是以“士”自居,不做无益之学的。
  •     046 就我个人而言,我特别喜欢的是生育制度,感觉部分上刷新了我的婚姻生育观。乡土中国则是非常简单
  •     乡土中国 这一篇有几句经典。
  •     校图社科阅览室藏书不外借,只好两天坐同一个位置把《生育制度》看完。文笔很幽默,思路清晰,虽然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但让我对婚姻家庭有了新的认识,就是冲着预习《婚姻法与继承法》看的。联系之前看的《乡土中国》,费先生成了我心中的大神!(* ̄︶ ̄*)
  •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关于中国乡村的社会分析,言语朴实简单,不做作,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
  •     作者是费正清的代表作
  •     商务的这本书,是把费老的三本经典名著合在一起,非常好。活动价格非常优惠。
  •     久闻乡土中国大名,以为乡土,太土,没有可看的价值,最近借得,大呼过瘾。初看惊鸿一瞥,啧啧称叹,看时拍案叫绝,妙不可言,看后回味无穷,令人思索。开年以来看过的最棒的一本书,受益了。
  •     好书!
  •     费孝通先生的《黄河边上的中国》是大学时少数读完的好书,先生之品之能无需多说,还没看完,确实很有分量。
  •     有三本书的内容,很划算
  •     很好的书,一本中含三本
  •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成名作,作者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中国的乡土现实与情结,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人的乡土观念这么强,家族宗法制的形成背景,乡绅阶层与地方自治以及无讼是求之间的关系。《生育制度》又结合中国的宗法家族制度以及伦理观念来讲述由中国式传宗接代观念而形成的亲戚、继承等各种生育制度,着重讲解中国特色的婚姻制度,家族观念之形成背景以及掩藏其礼俗表面下的缘由,进化因素,这对理解传统社会相当有帮助,对理解当今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些习俗依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理解娘亲舅大,爹亲叔大之缘由。《乡土重建》则是作者为民国政府重建农村经济出谋划策写的一些建议策略,对理解中国传统农村的经济状态非常有帮助。
  •     乡土社会的时限性,加之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使得乡土社会读来很有切入感,生育制度的著述便成了时代前的产物,不合时宜且与自我认知冲突,乡土重建可能在建国前三十年的剧烈震荡中失去参考意义,费老更像是胡适式的治学态度,温和而严谨。
  •     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状况
  •     备课《乡土重建》,十年来的第二次重读,当时读的是“民国丛书”影印本,现在读的是《费孝通文集》第4卷《基层行政的僵化》、《再论双轨政治》对于史学研究还是颇有启发的
  •     婚姻的主要功能是合作育儿
  •     老师极力推荐的书目,很有深度,推荐!
  •     比预计的迟了一天,不过书很好,够精美。
  •     已经有一个版本了,可是找不到了。郁闷。。。
  •     目前只看了乡土中国,深入浅出,每章都做了笔记,越发觉得看书除了看内容,理清逻辑也很重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