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300066806
作者:[美]柯克·约翰逊
页数:242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约翰逊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它主要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考察印度乡村生活的社会语境及电视在不断变迁的印度乡村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着力于关注印度村民们的实际生活,倾听他们的真切声音。由于兼备东西方文化背景,约翰逊在运用西方成熟的社会学与传播学研究方法来观察、分析电视媒介对东方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书籍目录

序(1)
前言(7)
鸣谢(10)
第1章 绪论(1)
研究问题(4)
重要性和基本原理(4)
前所未有的近用(4)
娱乐节目(5)
电视广告(7)
乡村变迁的动力(9)
质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11)
小结(12)
第2章 理解大众传播媒介(15)
理论视角(16)
媒介效果研究和理论的历史演变(16)
主导范式(20)
效果研究(21)
使用与满足(22)
文化研究(26)
传播与发展(30)
关于研究方法的若干考虑(36)
电视的文化影响(38)
印度电视(43)
第3章 边陲研究(48)
观点(49)
民族志方法论(51)
村庄选择(53)
参与式观察(56)
深度访谈(59)
受访者选择(63)
对比数据(63)
第4章 达瑙里村(66)
环境(66)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自然特征(68)
降雨(68)
马哈拉施特拉邦基本情况(69)
萨达拉大区(69)
萨达拉大区的经济(70)
村庄的位置(70)
村民居住状况(72)
地区联系(75)
公共福利设施(76)
技术进步(79)
大众传播(82)
办事机构(84)
第5章 社会变迁与乡村社会(88)
引论(88)
神话一:自给自足(89)
神话二:和谐与合作(91)
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制度(93)
家庭类型(94)
家庭规模(99)
家庭关系(100)
种姓制度(103)
阶级(112)
权力关系(118)
小结(122)
第6章 电视在印度(129)
设定场景(129)
引论(131)
全印电视台(133)
卫星电视(139)
录像(142)
小结(144)
第7章 电视与村庄生活(146)
村中电视(146)
全印电视台节目(148)
受众(150)
电视在拉杰布里(156)
一个家庭没有电视的一天(159)
电视进入家庭(163)
小结(167)
第8章 社会变迁的动力:电视的角色(170)
引言(170)
从口述到电子传播(171)
电视与社会过程(173)
消费主义(174)
语言霸权(175)
城市建模(176)
变化中的性别关系(177)
电视在社会变迁中扮演的角色(179)
经济领域(180)
社会领域(186)
政治领域(195)
小结(199)
第9章 结论(201)
电视影响作为一种过程(202)
结构的VS.心理的(204)
主动的VS.被动的(206)
影响的层次(208)
结束语(209)
附录(210)
参考文献(214)
索引(231)

内容概要

柯克·约翰逊博士成长于东西方两种文化语境之中。他幼时随父母在印度乡村生活过13年,后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和国际研究硕士学位,毕业后旅居加拿大蒙特利尔,并获得麦吉尔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太平洋关岛大学的社会学助理教授。约翰逊博士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包括发展与社会变迁、全球化、大众媒介、文化和种族关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电视媒介对乡村生活的影响,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作者首先试图理解印度乡村生活的变迁,然后探究电视在乡村社会变迁中所起的作用。在本项研究中,作者既是一个局外人,又是一个局内人,这使他得以洞察印度村民在态度和行为上的许多细微之处,既能记录一个当地人由于习以为常而经常忽略的许多细节,又能捕捉到一个不熟悉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外国人很可能错过的某些态度和行为的真实含义。  ——B.S.巴维斯卡(德里大学退休教授 印度社会学会会长)

图书封面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主题】:电视在印度村庄生活中的角色与影响【调查者】:约翰逊·科克里【地点】:印度达瑙里村【采用方法】: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法电视从1959年正式进入印度社会起,对印度村庄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1982年彩电引入印度,肥皂剧等娱乐性极强的节目在20世纪80年代数量达到顶峰,从此形成了娱乐节目为主导的电视形态。本书作者在第6、7、8章依旧沿用他坚持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围绕电视在印度村庄生活中的角色和影响展开民族志调查。正如作者在第一章所说的那样,社会学研究的是工业革命后的西方社会,而人类学研究的重点则是“初民社会”。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种姓制度贯穿印度发展的历史,大部分村庄地区仍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姿态,是人类学研究的典型区域。科克里从经济、社会、政治三个大方面切入观察到了电视冲击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带来的冲击是一种进程,具有两面性。从经济层面来看,电视的兴起伴随着广告的诞生以及发展,广告是电视图生存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另外,观看电视时间越长的人越容易对电视中呈现的商品产生憧憬与向往,从而促使商品经济的发展,当然,购买力仍然只局限在部分上层精英人群中。同时,印度的IT产业闻名全球,不论是软件生产、电脑等领域,还是一些信息产业如彩电、录像、电影等蓬勃发展,村民们已经将观看印地语电影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电视也诱发了消费主义心理,虽然调查结果具有两面性,但还是引发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物质的渴望与贪婪的想法。对于老年人来说,电视加强了传统的农业文化,但是年轻人却在电视的影响下极力贬低自己所在的乡村生活。这在另一个层面上便促进了印度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吸引力变大,并且为青年们拓宽了创业基础。从社会层面来看,电视出现最明显的一个变化便是村民们的日常作息安排,电视节目时间成为区隔生活日程的标志。由于人人都想看电视,从而导致没有电视的人会跑去有电视的村民处和他们一起看电视,这就极大地改善了人际关系,重建了社会秩序,当然随着电视在印度农村普及率越来越高,这种人际关系势必会发生反转。两性关系中,男女之间或许由于电视节目的连接会从无话而谈变为有话而谈,家庭更加和睦亲密。传统的社会地位评价体系也被推翻,从以前论及家庭出身到后来渐渐将重点转移到个人成就,促使了社会的公平与民主。而电视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面便是小语种濒危——印地语和英语占领了电视节目、电影80%的市场,而村民母语马拉地语日渐式微。此外,青少年教育中历史文化的深阅读被电视取代,孩子们进行纸质阅读的时间被占领,电视中异域文化带来的冲击使得青少年根本不能了解自己所处的印度社会拥有的历史文化。从政治层面来看,电视的引入催生了一批关注自己作为印度公民的权利、选择和责任的村民,他们模仿国家精英,从而推动了社会自由化进程。传统精英力量受到威胁,他们不再独享掌握的政治动态,乡村政治面貌发生大变革。贯穿印度社会发展有一段历史的种姓制度也在电视的发展过程中遭到了初步冲击,村民们日渐意识到“平等共处”的理念以及重要性。但是,电视的普及必然导致一部分负担不起费用的人群变为信息弱势群体,信息穷人被孤立,他们的声音无法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表达,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这里被体现。在本书6、7、8三章中,作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娱乐类节目在印度乡村生活中所占比重远远高于教育、社会、政治类节目。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一书中曾指出当代电视节目大部分具有强有力的煽动和情绪效果,从而导致了电视的非政治化倾向。村民们更愿意投入并运用自己原始的情感去观看那些并不需要动脑的娱乐节目。作为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调查,这三章充分体现了进行民族志调查的流程。明确调查主题、针对选题进行提问、选取典型区域、确定调查方法、融入当地生活、广泛接触所在当地的民众或典型人物、梳理所得信息、进行逻辑分类,最终便可以初步形成一份民族志调查报告。当然,完整又完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反复打磨、反复进行深层次了解以及给予各方充分表达的机会。※三个问题:1、人类学是否具有殖民主义色彩?2、民族志研究结束后的印度村庄生活与之前相比是否有改观?3、“初民社会”是指印度乡村?或是印度乡村符合“初民社会”的特征?
  •     看到她,不免想起我自己的文章,无法要求惊世骇俗的结论,其中的方法或是一首诗,有感于逻辑的分量,哪怕你认为是现象描述,也好,起码是那么真实,草,木,笑,黝黑的皮肤和明亮的眼睛。都让她不落平庸⋯⋯
  •     严格按照西方科学研究规范套路完成的一部著述,这一点从本书目录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提出问题(第1章)、文献综述(第2章)、研究方法介绍(第3章)、研究地点背景 [2](第4章)、对所提出问题的回答(第5、6、7、8章)、研究结论(第9章)。虽然在具体表述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从思路上来看,别无二致。 [3]这本著述是柯克•约翰逊(Kirk Johnson)先生的博士论文,从这本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学术训练的某种规范,以及作为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研究者过程中一个并不完美(甚至有很多毛病)的结果。这两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规范起码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不完美的结果则充分地暴露了在走向规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了解科学研究的规范,可以使得我们的研究不犯方向性错误,发现了作者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学会解决此类研究中不容易把握的地方。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十分突出,因此值得作为一个典型的研究案例进行剖析。作者所选择的研究地点位于印度西部的马哈施特拉帮(Maharashtra)浦那行政区萨达拉大区的瓦伊(Wai)税区的班杰加尼和默哈伯莱什沃(Mahabaleshwar)小税区的达瑙里村。[4] 马哈施特拉帮西临阿拉伯海,其首府为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孟买。班杰加尼是作者童年时代生活了13年的地方(本书p53),“在这个山区长大的我十分熟悉当地的习俗、语言、宗教信仰和价值观。”(本书p53)这是作者选择这个研究地点的最大优势所在,似乎也是一种最具说服力的理由。对此,作者也不无自信,他这样写道:“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个民族志学者,我的研究成果将会比其他任何人更准确,并能从当地环境出发提出更深入的洞见。”(本书p53)我个人认为,作者的这种自信还在于作者离开这个地方多年之后重新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回到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以一个受过学术规范熏陶和训练的研究者的视角来观察这个地方,这是作者自信地表达中没有说出的方面。对于从事民族志研究的人来说,这两点同样重要。前一个方面解决了民族志研究中首当其冲的“融入”问题,[5] 后一个方面,使得研究者与当地人之间有着一种有区别的视角,能够较好地规避因熟悉而带来的熟视无睹,甚至麻木。[6] 在这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熟悉”和“有距离”两个方面,柯克•约翰逊有着很多人所没有的天然优势。读完全书,除了前面说道的这类著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文本之外,本书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应该肯定。1.较为扎实的田野工作。作者的田野工作时间是1995年11月到1996年7月,大约9个月的时间,在考察作者的研究时间时,不得不把作者童年在这里生活了13年作为一个方面考虑进去。虽然两者不能简单相加,但也不能完全忽略不计。对于类似田野调查,虽然很难用一个标准时间单位(比如说一年、两年)来限定,但是,如果仅仅是几天、几个星期,很难说所得到的资料具有民族志研究的价值。除了时间之外,作者并没有对这方面情况进行细想介绍,我们只能通过作者在书中提供的材料间接地作出判断。这样的例子很多,再次只举一例:本书第159页至第163页“一个家庭没有电视的一天”,虽然不知道是客观记录还是作者经过大量观察之后的一种真实描述,但是这样的材料,没有深入扎实的田野工作,无法获取。2.周密的研究设计。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第3章“边地研究”中的“村庄选择”、“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受访者选择”几个部分。当然,一个完整的研究设计还应该包括更多的问题,在这里主要从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方面来说。作者在研究地点更大的范围内访问了多个村庄之后,对原来选择村庄的标准进行了修正。这一点,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忽略的。采用民族志做法,除了研究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这一点,费孝通选择“江村”的理由,同样值得参考。如何观察?访问是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怎样选择访谈对象?等等,读者可以从中学到很多非常具体的操作方法。3.访谈的深入、细致,资料具体、翔实。这是本书田野调查资料的一大特色。在本书回答所提出的问题部分(本书第5、6、7、8章),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访谈资料,并且这些资料均是某人关于某一个问题较为完整的回答,而不仅仅是一个大致意思的归纳。这方面资料的获得,应该和前面谈到的研究者在访问时对提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问的周密考虑不无关系。这是田野调查中不容易处理的问题,要在尽量不干扰访问对象的情况下把这样的谈话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在具体操作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作者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从事田野调查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如作者使用的三阶段访谈法、慎用录音机、及时对资料进行编码处理 [7]等。关于这部著述的价值和可供借鉴的方面,还可以归纳出更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同时,正如前面所说道的,这部著述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研究者过程中一个并不完美的结果,甚至有很多毛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初学者,这样的研究文本是一种较之近乎完美的文本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很多东西,经过研究者不断修改、润色之后,很多明显的毛病被抹去了,很多当初的缺憾被补齐了,往往让初学者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殊不知,很多研究者都是在不断修正中完善自己的研究的,有的时候需要很长时间。就目前这部著述,我尚不知道柯克•约翰逊博士是否已经对它进行了打磨,经过作者打磨之后的东西应该比目前的完美,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会失去一个很好可供学习文本。因为在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者可能面临不同的困难,在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者也可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少并不完美的研究文本,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发现别人研究中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要是问题太不易发现,这样的经典性文本其实不太适合初学者参考性学习文本。就本书而言,问题主要有这样一些:1.缺少一个完整的论文框架。书名为“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这可以作为论文题目,但还不能成为论文论述(叙述)的框架,因此感觉论文各个部分之间缺乏一条主线,无法把通篇内容拎起来。本书结构符合一种归纳的研究逻辑——提出问题、文献综述、回答问题、结论,但是从理论研究层面上来考察,缺乏一个核心的理论概念和框架。或许正是因为这样,让人读完全书后有两张皮的感觉——电视是电视,乡村社会变迁是乡村社会变迁,两者之间找不到较为充分内在的联系。作者在第8章试图做这样的整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此意而未达到此效果,整篇文章未能完全立起来。2.文献综述部分做得太空泛,与本项研究联系不够密切。这是本书又一个突出的毛病。在文献综述(第2章)中,作者使用的标题是“理解大众传播媒介”,这是对既往传播研究理论一个近乎完整的概述,很多内容与本项研究没有直接联系,如果所有的传播研究都照此做文献综述,那么所有的文献综述都是大同小异的。就我个人理解,文献综述一定要紧扣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来做,这样,不同的研究问题就会有不同的文献综述,这样,不同的文献综述自然有不同的理论价值。在此项研究中,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是:“电视在印度乡村社会变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对性别、种姓和家族关系有什么影响?村民的追求、期望和所关心的事是什么?电视对这些有什么影响?村民认为电视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有的话)?”[8] 这些问题,应该说都是十分精彩的,这样的问题,同样不是以往所有传播研究都涉及的。我一时无法说清要如何来做这样研究问题的文献综述,但确定是围绕一个核心的复合词来梳理——电视(和现代传媒)与乡村社会。具体到作者研究的重点——电视娱乐节目和广告,有些内容相近的研究资料比“媒介效果研究和理论的历史演变”具有更为直接的文献价值。3.可以在整个国家背景下来考察两个村庄,但是这两个村庄的个案对于印度全国是否具有普适性意义?这也是此类研究几乎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这一问题,作者在本书中没有直接回答。而作者在第6章(“印度电视”)中,提供的主要是整个国家层面的资料,这样的资料有背景价值,同时也有过于空泛的感觉。至少,读者无法通过这些全国性材料清晰地看到马哈施特拉帮、浦那行政区、萨达拉大区甚至两个村庄的媒介发展演变情况。反之,对于两个村庄的“深描”到底又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普适性意义(就印度全国而言)。特殊性与普适性之间的张力问题,是一个案研究方法论意义上的问题。吉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批判的“一滴水不能代表海洋”的观点,正是对无限扩大个案研究的普适性范围的批判。[9]4.在很多理论问题上过多依赖前人的相关理论成果,对很多理论或表述并无批判、鉴别地直接引用。有些地方感觉是在为别人的理论、观点提供一种新的证据,这就大大削弱了这项作者“呕心沥血”的研究的价值。同样在第8章里,作者只是简单地归纳出一些电视对乡村生活影响的方面后往里面填充材料,有调查报告的感觉。这一问题与前面提到的文献综述的做法也不无关系,或许正是因为作者没有从自己的研究问题出发来综述并使用文献,因此有被文献牵着鼻子走的感觉。5.或许是作者有“一滴水代表海洋”的企图,或许是因为这是一篇为非印度读者写的论文(对这一点的追问对于理解这篇文章似乎显得十分必要!),有太多的关于整个国家层面的材料,而对所调查村庄的相关材料不够细致(除访谈资料外),如文化传统、传媒发展史等。这些国家层面的材料虽然对于印度以外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来说有一定知识价值。但就本项研究而言。针对性不强、不够深入。6.就研究方法的交代而言,作者并未跳出把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简单对立起来的俗套,厚此薄彼。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区别,就我个人理解,更多的只是在方法层面上的差别,在方法论意义上,并不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取决于你所提出的问题,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又何必要得使用了质化研究的方法就一定要去对量化研究的方法进行指责。长此以往,这是一种无休止的同时也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争论。同样地,对于本项研究存在的问题,也还可以找到,不再列举。需要说明一点,不能因为我在这里对于本书缺点列举的条数明显多余对本项研究价值的列举就代表着我对这本书的某种态度偏向。作为一个学习参考文本,我要做的就是:有价值的方面充分肯定,不足之处也决不绕弯,直截了当指出。该书是较早译为中文的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研究大众传媒问题的一本著作,这为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鲜的研究视角和起码是形式上十分规范的研究文本。[10] 类似的研究,在文化人类学中已经日益走向成熟,有诸多方面可以借鉴。但是传播研究毕竟有自己特定的问题,文化人类学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和理论思考可以为传播研究提供启示,但是立足于传播研究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才能逐步走向自立。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之间有很多差异,同时也有很多共通之处,柯克•约翰逊在此项研究中提出的问题,对于中国社会,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国内传播学研究涉及这方面问题,采用类似方法的还不多见(虽然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因此这样一本研究性著述无论在理论思考层面、行文规范层面,还是在方法应用层面上均对中国大陆传播研究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我们不该因为研究中的诸多瑕疵而否定了这样一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如果说很多近乎完美的研究报告(论文)向你讲述着泰山顶上的无限风光,那么,柯克•约翰逊博士的这篇论文则是告诉你了一条如何走上泰山顶的道路。我自己近年来学着做这方面的研究,有过一些尝试,发表、出版过一些同样是十分不成熟的文字,上述文字,是我在仔细阅读本书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与对这方面问题思考所写下的一篇读书笔记,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包括作者在内的各位方家明察,并指正。注释:[1] [美]柯克•约翰逊(Kirk Johnson)著,展明辉,张金玺译,展江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2] 这是采用民族志做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采用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等,不一定需要这一部分。[3] 关于这一点,台湾此类研究者的论文写作模式是一个极其典型的范例。[4] 用作者的话来说:“班杰加尼是我的工作基地,我选择达瑙里村来开始研究”(p56)[5] 详见拙文,《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待发表)。[6] 我在一篇文章(《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中讨论过对马凌诺斯基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的误读问题——就我个人的理解,这一观点强调的主要是一种观察问题与研究者的视角问题,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完全要割断自己原来的文化养成,这一般来说也是不可能的;同时,也不意味着一个研究者完全变成土著之后就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对于前一点,吉尔兹的看法是:“去研究别人的自我本位观念可以不依赖自愎地建立一种不同寻常的,抵消我族中心观念的能力。”(吉尔兹《地方性知识》,p91-92)至于后一点,则是对马凌诺斯基思想的误读。马凌诺斯基去世后发表的田野日记在学术界所引起的震荡,在一定意义上与这种误读有关。[7] 详见本书第59-62页。[8] 本书第4页。[9] 民族志多是选择一些村落、社区在作为研究地点,用吉尔兹的话来说,“人类学家并非研究村落(部落、小镇、邻里……);他们只是在村落里研究”(《文化的解释》,99年,译林版,第29页)。由此,民族志所选择的典型容易被习惯性地认为能够“发现社会、文明、大的宗教或其他什么本质”。(《文化的解释》,99年,译林版,第28页)这同样是对这样一种方法(或研究视角)的误解。[10] 前几年有国内学者写过几篇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文章,如蔡骐的《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和《民族志传播学的发展与贡献——克里斯汀••菲奇博士访谈录》等,作为知识介绍是可以的,但是是否一定要以“学”命名,我自己持保留态度。还有,英文中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一词,我认为译为“传播民族志”更恰当。2005年9月18日初稿2005年9月23日修改作者:郭建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主要参考文献:[1]吉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2]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不算是民族志吧~~
  •     没有进入。
  •     07年去宁夏做调研时主要参考了这书
  •     作业需要读了这一本,调查很详实很辛苦,但是没什么论点,差点让我对民族学产生怀疑。
  •     朋友推荐。看了这书之后觉得作者写书视角不错,值得一看!
  •     很简单,但是不要小瞧这种简单
  •     以电视为自变量,考察其对印度两个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
  •     不错的一本书,虽然这本书我没有买来,但是以后有钱了再买。
  •     在考察民族志文献时,萨尔兹曼指出四种进程:民主化、消费主义、城市建模和语言霸权。
  •     3.6 作为鼻祖
  •     一部不错的学术作品。
  •     很好的民族志调研
  •     读这本书时候感觉和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样,都是观点和结论比较新颖有意思,但感觉都是疏于宏大,中间更为细致的论证不足。
  •     用民族志方法补充了实验研究的不足,以印度乡村变迁为大背景考察传播作用,视角比较全面,如果对传播专业感兴趣,不妨看看,偶是在图书馆看了觉得好才买的
  •     民族志发展传播研究,标准的博士论文。缺少对具体电视文本的分析及访谈。
  •     作者的水平其实一般,不过参考方法很不错
  •     看到她,不免想起我自己的文章,无法要求惊世骇俗的结论,其中的方法或是一首诗,有感于逻辑的分量,哪怕你认为是现象描述,也好,起码是那么真实,草,木,笑,黝黑的皮肤和明亮的眼睛。都让她不落平庸
  •     一部扎实的民族志。
  •     约翰逊博士童年在印度生活了13年,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半回忆一半见证,嗯,鉴定完毕。
  •     发展传播学、文化研究、效果研究、使用与创新
  •     还可以
  •     民族志的分量够了,但思考的或者还能深入一些,变迁之后的文化整合把握尚嫌不足。网络研究有可以借鉴的部分,而且看到科塔克的巴西电视研究也很感慨~
  •     前戏太长
  •     喜欢民族志式的研究方法 像是有深度的纪实文学 比定量有趣
  •     非常想看英文版本
  •     这本书是讲电视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书,在二者的关系上有点模糊,基本上是分开叙述的,从作者所调查印度农村的电视使用的情况来看,感觉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有点分离,作者大量引用了一些经典理论,他的调查材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理论的填充。但是,就作者的大量田野调查工作、调查方法和本书的结构等方面来看,这本书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     写了一篇三千字的读书报告
  •     祝老师向我推荐的第一本书,大约前后用了20余天才看完,研一上看完的第一本书。内容不作评价,正如书评所说,“提供了一种研究范式,告诉你通往泰山的道路”。
  •     我是新闻学院的学生~ 大三时修了作为学院专业任选的社会学

    课程作业是在老师所列书单中任选一本,阅读后写3000+的读书报告

    因为是新闻学院开设的社会学课程~ 老师所列书单,也就多半是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交叉贯通的书

    一如这本书。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讨论了媒介的效应。具体而言,是以田野志的方式,讨论了电视媒介对于发展中国家落后乡村的影响。

    当时老师在PPT上列出那么多书之时,我第一眼就决定了要看的是这本书。只因为当下的中国,浮躁之风,娱乐至死之风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尤其是电视媒介,越来越多地成为了人们放弃严肃思考转而沉浸在低俗娱乐节目的主要平台。那么,这本书,对于当下的中国传媒学界之研究、业界之运营,也就都有着很好的参考意义。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同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同样已经大面积普及了电视。那么,电视对于人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美国学者,已经在印度做了调查,结果是令人忧虑的。而,我们的国家呢?现状又如何?我们期待着相关研究报告的问世。而在此之前,无论是新闻传播学界业界,还是其他行业的人,看一看这本书,都会对于电视业的娱乐化发展,多一份审视和反思。
  •     社会学?民族志?笑而不语……不过印度这俩村子是确实够好玩儿的~
  •     完整但无新意
  •     当作著作来看,内容略显堆砌;但田野调查的身体力行和精神可嘉
  •     作者运用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的方法,民族志的路径对印度两个乡村的社会生活变迁进行研究,在这个变迁过程中,电视这样的现代传媒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乡村的社会生活起到了很大的改变,乃至对于其传统的改变,特别是表现在新老一代人身上。我原本以为印度是一个有着强有力宗教信仰的国家,而正是由于其宗教的强大,使得其传统能够保持得比较好,至少会比较少的受到现代化,西方思潮的影响,但是,从本书看来,印度乡村也开始纳入了快速的现代变迁之中。印度的城市也早已经被各种现代传媒攻城略地的拿下,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工厂的国家,不遗余力的制造各种影视,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印度有7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国家为了教育的需要,开始在农村普及电视,于是,电视在农村开始由奢侈品变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由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作者是美国人,有着在印度13年的生活经历,熟悉调查地的乡村和语言,作者说立足于当地人的视野,也就是民族志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乡村的变迁,但是,我还是看到一个西方人的视野,作者还是走了许多西方研究者的套路(就如好莱坞大片都是一个套路一样),以西方庞大的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来一点点去装到他的印度乡村的研究。最终的关于乡村的变迁也是用现代方理论来解说,看到的也是印度乡村体现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变迁,可以说是表面的变迁,至于其印度传统文化骨子里的部分,是否也因为电视而发生变迁却并没有涉及,社会变迁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变迁的内核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某些变化吗?难道仅仅是生活向西方生活方式的靠近吗?西方人永远走出去一个大西方背景的观察视野,走不出由于进化论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孩子们看着跟他们的生活完全不相关的电视节目,好像充满着对于城市的、外界生活的向往¬,这是作者说的,注意——这只是作者的观察视角和思考,或者说作者自己的以为,而并非当地人的视角。而当地人如何去思考和评价电视节目,评价肥皂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才是他们自己的观察角度,而这才能真正看出电视对于其观念、思维的影响。当然,感谢作者是个西方人,因此可以从这本书里面了解西方人庞大的传播理论,尽管很多理论近似于无病呻吟。
  •     恩,与中国很多的乡村情况是相似的.电视作为媒体,大众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冲击在我国也是非常大的.
  •     外行人;难的地方理解不了。简单的地方太过简单。 访谈的段落很有趣。不懂不评价
  •     虽然有了充足的田野,看到一些想看到的,但总觉得写得不够细致……不知道有没有后续……
  •     民族志的部分,多是“引言”,让人觉得浮于表面。
  •     对任何研究而言,在研究中后退一步,让数据自己说话,从答案中提出问题,在田野调查中发现观点和假设,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起点。
  •     比中国那本视角广阔一些,译序很好,扫描存起来
  •     再读一遍。
  •     不错的博士论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