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群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孤独的人群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ISBN:9787305037818
作者:(美)大卫・理斯曼
页数:32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曾被誉为“当代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同事的协助下完成的一部经典学术著作。
本书主旨是讨论美国人社会性格的形成及演变。作者根据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的社会性格类型对具体的社会阶层——美国中产阶级的性格形成和演变进行了全面阐述。理斯曼认为父母、家庭、学校是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社会性格最终体现为一定的生活方式,在工作、娱乐、政治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活动表现出来。
作者着重探讨了19世纪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内在导向性格如何被20世纪中叶的他人导向性格所取代的过程,研究了这一取代的原因、过程以及对美国当代主要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
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掌握美国人的心理动态和人际关系特点,对研究美国人的性格变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书籍目录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序言
第一编 性格
第一章 性格与社会的几种类型
一、性格与社会
高增长潜力时期:传统导向型
传统导向的定义
人口过渡增长期:内在导向型
内在导向的定义
初期人口减少时期:他人导向型
他人导向的定义
三种类型的比较
雅典的例子
某些必要的限定
二、性格的冲突
第二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一:从品德到纪律
一、父母角色的变化
传统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内在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他人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演变
内在导向阶段教师的角色
他人导向阶段教师的角色
第三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二:同侪陪审团
一、内在导向阶段的同侪群体
二、他人导向阶段的同侪群体
审判
镇上人的议论:品位的社会化
同侪群体的敌对合作者
第四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三:传播者即有技术的指导者
一、传统导向阶段的歌谣和故事
壁炉旁的媒介
正常和异常的故事
二、内在导向阶段印刷媒介的社会化功能
文字的鞭策
印刷媒介中的榜样
引导过度的孩子
三、他人导向阶段的大众传媒
儿童的市场
胜者王侯败者寇
突突:一个现代版的警示故事
自由的范畴
第五章 内在导向的生活
一、工作中的人
经济问题:物质的匮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二、娱乐的次要性
渴望获得的消费者
渴望逃避的消费者
三、为自我赞同而奋斗
第六章 他人导向的生活(上):从内向刻板到惹人喜爱
一、经济问题:人的因素
从手工操作的技巧到操纵人的技巧
从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
从储蓄到消费
二、银河
第七章 他人导向的生活(下):闲暇生活的嬗变
一、饮食和性生活象征意义的变化
从盛麦片的碗到装色拉的碗
性:最后一道防线
二、流行文化中消费方式的变化
娱乐:顺承群体的手段
别了,逃避
三、两种类型的比较
第二编 政治
第八章 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的政治风格:冷漠者、道德说教者和内幕消息预测者
一、冷漠者
旧式风格
新式风格
二、道德说教者
得势的道德说教者的政治风格
失势的道德说教者的政治风格
三、内幕消息的输入与输出
第九章 政治的游说:义愤与宽容
一、作为消费品的政治
二、传播媒介:宽容态度的培养者
宽容与迷信真诚
真诚与玩世不恭
三、大众传播媒介逃避政治吗
四、义愤的贮藏地
五、始于责任的梦想
第十章 权力的形象
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产业领袖与消费领袖
二、谁来掌权
否决群体
还有统治阶级吗
第十一章 美国人于科哇魁特族印第安人
第三编 自主性
第十二章 顺承还是自主
一、顺承者、离异者与自主者
二、内在导向时期的自主性
三、他人导向时期的自主性
第十三章 错误的人格化:工作中的自主性障碍
一、工作的文化界定
二、魅力的人、多余的雇员和必要的雇员
白领阶级的人格化:“追求魅力”
阶级对话:工厂里模式
必不可少的成员
三、过度人格化的社会
自动化与欢迎
第十四章 强制性剥夺:娱乐中的自主性障碍(上)
一、社交的否定
二、社会交往与妇女受到的剥夺
三、整合社会
第十五章 能力问题:娱乐中的自主性障碍(下)
一、娱乐的地位
二、能力的形成
消费:研究的课程
技艺的表现机会
品位方面的新批评
三、娱乐顾问
四、开放儿童市场
第十六章 自主性与乌托邦
索引
译者后记

图书封面


 孤独的人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最近听了一首叶倩文的老歌《爱的可能》,歌词很动人。看着周围的痴男怨女每天在上演着各自爱情的悲喜剧,听着小姑娘们大谈想找什么样的爱人等等,我不禁问自己“可能性”这个问题?李宁的品牌有一个宣传口号:“一切皆有可能”。这当然是广告用语,仔细想想,人们希望成为蜘蛛侠,成为指环王,成为哈里 波特,不就是希望自己具有魔力,实现平日里不可能实现的梦吗?可是,事实又是怎样呢?(如果不愿意看到真相的同志,到这里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其实已经有许多因素不再能改变了,比如容貌,比如身材,比如性情,比如某些遗传属性。当然后天环境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某些特质,可是这个后天环境是随机的吗?想想周围的人,生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人?他们固然有自己的个性,可是也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时代其实是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无法改变的。国别,人种也是同样的。根据弗洛姆的观点,“为了社会能良好运转,社会成员必须具有某种性格,使其愿意按照社会成员或社会中特定阶层所必须顺承的行为方式去行动,他们必须渴望做客观上应该做的事情。外在压力被内心的强制所取代,被人的导向性格的特殊力量所取代。”美国社会学家David Riesman在他的名著《孤独的人群》中将人的性格与所处时代的人口出生率加以联系和分析,得出一个结论:高增长潜力时期,其典型成员的社会性格往往是传统导向的,这个时期社会变化缓慢,依赖家庭和家族组织以及他们相对于后续社会的较为牢固的价值观;人口过渡增长期,成员往往具有内在导向的性格,这时,社会以流动人口的增加,资本的迅速积累(伴随着技术创新)以及几乎连续不断的商品生产和人口的增长,这类社会给予人们更大的选择性、创造性,凭借性格类型去面对、处理问题,不再接受“自我明示”的传统导向的制约;初期人口减少时期,他人导向型的社会性格占据上风,赢得他人,尤其是同龄人的喜爱,超越了一切价值取向。那么朝内看,家庭,父母,且不说他们自己的性格和职业特性,就说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就给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打上多么深的痕迹吧!对饭菜口味、咸淡、对某种食品特殊的喜好(比如辣椒)将会影响我们终生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爱的方式,比如拥抱、抚摸,表达感情的方式:含蓄深沉?热烈奔放?不冷不热?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在未来对待爱与被爱上面的态度。这些东西在每个人还没有清楚认识的时候就已经主宰了我们,它会让我喜欢褐色头发、高个的偏瘦的女孩(不是唐朝);还会暗暗指示我青睐粗壮、结实的短发男子?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因为看不清自己,所以找了别人羡慕,而自己并不快乐的工作;找到了社会公认的好配偶,自己却发现没有真正的爱情;因为看不清自己,每天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大部分的人就是这样机械地生活着。他/她爱我吗?是我们最渴望知道结果的假设!他/她适合我吗?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答案的问题!我爱他/她吗?是我们终其一生要不断回答自己的困惑!2005年4月14日伦敦雾 附录:〈爱的可能〉的歌词:你出现我身边像个奇迹发生没想到会是你让我如此失魂我心中的感觉是这样陌生快乐的牵挂在相聚的每一分曾以为我见过所有爱的可能这一刻才明了我有多么天真想给你全世界一刻我都不愿等想要你的心却怕不能成真因为你有你的人生 我有我的旅程在前方还有等着你的人你会哭会笑会爱会伤神你会不会敲我的门虽然你对我的认真我也感动万分你终究不是属于我的人但记得在你孤单的时候我会伸出双手我会是你朋友 到永久
  •     孤独的人群 ——转载于《经济观察报》 作者:覃里雯 概念化的语言不能呈现环绕在我们身边的巨大不安和孤独。 每个人都深感孤独:农民工和他们留在故乡的妻子、城市流浪者、知识分子、办公室文员、子女远离的老人、小卖部的老板、试图有所作为的官员、夜不归宿的商人…… 这种不安和孤独看上去非常不同,经济条件、生活轨道、描述的语言、梦想。 但不安和孤独又如此相似,这巨大的、隐隐的不安其实具有同样的形状,每个人都被某种“高远的”目标所驱使,以至于安于现状者不得不为自己的安于现状而辩解。 自从晚清瓦解,中国人从家庭和宗族、皇朝中被释放出来。他们被高远的目标和高涨的热情驱使已经一个多世纪——强国、统一、发展……但在过去的20多年里,目标第一次变得如此个人化,不再隶属于一项共同而长远的事业。 再也没有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安全的、完全正确的、伟大的、囊括所有人努力的目标,这种目标曾经使无数中国人以外的人难以理解的激情从事荒谬的工作。 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之后浪漫的集体目标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信誉,逐渐被高度分裂的、个人化的追求和计划所取代。这种追求和计划可能是一座别墅和宝马车,也可能是不断更新的性伴侣,还可能是对子女的成功教育。那些对集体主义时代抱有怀念的人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当中那些不能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的人,比如北京和平里的一个小卖店主,便任随自己屈服于“日常生活的机械状态”之中。 这种对旧日的怀念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下中国民众对国家和世界大事的习惯性关注。《参考消息》和《新闻联播》的阅读和收视率使绝大部分美国媒体望尘莫及。《参考消息》的发行量在2005年世界各大日报发行量中排行第八,即使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众多报刊发行量直线下滑,而它和发行量几乎未受影响。一位英国记者告诉我,他最惊讶的经历是在山西的偏远的村子里,当他被介绍给一个老农时,对方点头称赞:“英国《泰晤士报》,嗯,这个报纸很有名。” 但是,即使是这种曾经将整个社会联结在一起的习惯也渐渐在瓦解。 同样在2003年,央视不得不对《新闻联播》改版,减少常规会议报导,增加民生类资讯,事实证明这个举动是受欢迎的。同样,《参考消息》的文化、生活和科技内容也在增多。 对于那些对平均化和同质化的集体主义时代毫无记忆的新一代,在适应个人的孤立状态时就容易得多。和那些迅速适应潮流的长辈一样,他们选择了互联网。在社科院2003年的一篇报告中,研究者发现,青少年互联网用户比非用户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且不感到孤独。而且青少年网龄越长,越不感到孤独。六成五的青少年“为了满足交流的需要”而选择互联网。 可以想象,这个比例会在未来随着网民数量的上升而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对互联网的不信任也在减小。 我们还需要了解,互联网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它究竟增加还是减少了网民的社会交往?它能否完全替代这种社会交往?像E.M.福斯特1983年的小说《机器停止》中所描写的,机器吞噬人的未来是否会降临?或者,互联网并没有吞噬人,反而促进和创造了这个分裂社会的新联结? 孤独,更深层的孤独似乎不能被亲朋聚会所瓦解。大多数人的社会网络是缺乏弹性的——同学、亲戚、同事造成了所谓的“圈子”。在一个信用和资源都匮乏的社会里,打破圈子之间的隔离是不容易的。僵硬的圈子对个人的思考、趣味、情感和发展机会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在开放社会中默默地维持着封闭的零和思维。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今日的孤独?是历史、现行的种种规则,还是城市化的过程不可避免的结果? 对“公共空间”的讨论,从学院到媒体,到房地产开发商的研讨会,证明了这种孤独的普遍性。所有人都在说:我们需要开放的公共空间。 什么是公共空间?长篇累牍地定义这个词,可能反而扭曲了它蕴含的广阔维度。它可能是村子中央一棵大榕树下的阴影,可能是一个咖啡馆,也可能是一份报纸和杂志,但它又不仅仅是这些东西。它近似于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对话性的概念(a dialogical concept),也就是说,它的基础就是在一个共享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的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我们更认为,这个空间必须是由下至上自发形成、而非反过来。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使它无法实现这个任务,它们所制造的,是哈贝马斯所说的“虚假的公共性”。 互联网的优点和缺陷一样显而易见。文字和图片不能替代所有的表达,不能替代一个人的气味、容貌和身体语言;发言者仅仅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出场,随时可能被版主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删除,他很难仅仅以这样的发言培养起足够的自信和责任感——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在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中,公民能够培养起深层的自信和社会责任感,而自信和社会责任感正是我们这个孤独不安的社会所缺乏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力,因为他没有任何机会和力量来改变社会规则——甚至不能要求更换自己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 无力感也造就了对物质的疯狂追求。一个商人说:“在这个风险社会,只有挣很多钱,才能给我安全感。”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断分化的社会也在造就富有者的不安。此外,各种消费场所再度把公共空间变成了封闭的圈子。 但是这依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在昂贵、隐蔽的俱乐部和肮脏拥挤的街心公园之间,还有我们所看不到的植物在生长。“关灯,在漆黑中躺下睡觉;醒来,开灯,让屋子变亮;吃点东西,与朋友聊上一会儿,听听音乐,参加讲座;关灯,在漆黑中躺下睡觉。”这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应该还包括开放的图书馆,改变了面目的居民委员会,不收费的俱乐部……我们所能设想到的,一切能使我们平等参与群体生活而又保持个体自由的形式。 别了,逃避 到目前为止,我们很少讨论内在导向者的明显的逃避倾向。相反,我们主要论述了流行文化,并将其看成是培养个人的群体顺承性以及指导消费取向的有效途径。对于他人导向者而言,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姑且不论其外在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人导向者似乎无法逃避自己,不能以富裕或放纵的姿态去浪费时间。当然,如果我们将之与借酒浇愁型的逃避者作比较,结果却又不同了。 在清教主义的影响下,内在导向者舍不得浪费时间。出身下层阶级的有志青年为了显示自己的内在导向性格,不与酗酒、赌马的纨绔子弟为伍,每日进行行为反省,驱除根费、懒惰等不良习惯。他们几乎从不享乐,除非他们认为娱乐有助于自我改造,因此,他们的生活必然十分紧张,没有片刻闲暇。他人导向者决不像这样有浓厚的清教思想,他不在乎浪费时间,他的穿着、言行举止、伦理道德都比较随便。但是,在其闲暇生活中不免有清教思想之余威。当他想度假或在周末放松一下时,他也许会说:“我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了”,但实际上,他的自我像一辆汽车或一幢房子,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必须精心维护和保养。他人导向者没有明确的自我核心可资逃避,生产与消费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顺承群体和为个人兴趣服务、以及工作和娱乐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一个有趣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今天,人们(尤其是男人)穿晚礼服的习惯渐少了,甚至有些人穿运动装去上班。这看起来好像是追求省力原则的热潮,男人会说穿西服上班实在大麻烦,并以此作为晚饭或晚间不换礼服的借口。今天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晓得如何改变自己的角色,哪里还谈得上借助换上合适的衣服来表示自己的角色变化了,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人们深怕被认为骄傲自大。人们宁愿身穿华丽而俗气的衣服,而不愿穿着笔挺。运动服或随便一点的衣服,可以表示这个人不仅在高尔夫球场、度假期间是个随和的人,而且在办公室、餐会场合也很容易相处。 女人仍盛行穿晚礼服,或许这表示她们对社会模式的变化反应较迟钝,她们比男人更容易受到流行消费模式的影响,男人们无论上班下班都谈论工作上的事情,而女人则更关心家务、照顾孩子及参加晚会等。此外,为了博得整日外出上班的丈夫的喜欢,女人们总是力争做好一切家务。我发现,女人的话题不外是子女和家务(当然,话题并不仅限于这两个范畴)。男人角色的改变使其工作与闲暇的界限模糊不清,而女人与男人不同,她们能够在谈话时更富有技巧、兴致和写实色彩。 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男人不仅在白天的工作时间与人谈话,解决问题,而且在业余时间也迫切需要与人聊天呢?或许这像盗匪影片学所表现的恐惧孤独的心理在作祟,恐惧导致了心理紧张。流行文化不但可以填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借谈话来消除人的孤独,促进了人们的往来,而且流行文化并不只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它得到了同侪群体的赞同。他人导向的女子则与此不同,她们结伴去看电影,在放映的过程中不必彼此交谈,只是会面对这样的问题,看到悲伤之处是否该哭?遇到这种情形,怎样的反应才算得体、成熟?当她们从影院出来,总觉得应受点儿感染,却有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反之,内在导向者独自阅读,很少留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不仅如此,他还进入书中的角色,与小说情节融为一体,然后再从故事中走出来,重新戴上他的假面具。就像几个人聚在后屋打扑克,都戴着假面具,这种情形似乎更适合内在导向者,他们对于社会距离,甚至孤独感都习以为常。而他人导向者却深恐孤独,试图在人群和幻想中消除对孤独的恐惧,这种幻想犹如一面镜子,只反射他对自己的关心。
  •     作为弗洛姆的学生,作者深受其思想的影响,书中的思想不少直接来自他的老师,例如弗洛姆曾说过:“为了是社会正常运作,其成员必须获得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使他们自愿按照自己作为社会的成员或者社会中的某一忽而记得成员虽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去行动。他们必须渴望去做客观上有必要的事情。外在力量被内在冲动所取代,被某种将人的精力倒入其中的特殊性格所取代。”《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曾描述过人从中世纪的统治中获得自由,又在现代社会中设法逃离自由的过程,本书关于三种类型的描述正好与之相符,即传统导向型相当于弗洛姆的中世纪的缺乏自由的人,内在导向型相当于他的争得了自由的人,二者思想脉络的联系十分明显。作者与其师的这种思维方式同中国人相比有亮点不同。首先,中国人(除了顽固守旧派)自近排以来一直对社会发展过程持乐观的进步论观点,以为凡是现代的都比古代的好,而且事情总会越来越好,这种思想与批判社会学对人类发展的悲观看法是很不同的。当然,对于商务摆脱传统羁绊的人来说,一心向往现代化因而无暇顾及现代化以后的新问题,实在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就像是一个尚未温饱的人很难理解基锦衣美食的人所感到的精神空虚一样。但是如果有人因为自己独占了精神文明而别人自有物质文明,其鄙陋愚顽之态却真真令人忍俊不禁了。其次,从马克思的思想到弗洛姆的新马克思主义有个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那就是对现存社会的无情批判,事实上任何人、智力超群的人物总是会在他生活的时代对压抑人性的社会规范作不断的挑战,他们因此成为特立独行的人物,成为一支独立的批判力量。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这个特征与我们的文化最是格格不入的,尽管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地位在中国似乎是无容置疑的。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说实话,纯理论的书籍。。有点枯燥咯~~
  •     城市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都是孤独的人群。
  •     社会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     我愛他嗎?
    我也在問...
  •     没看完,说实话比较难懂(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我倒看懂了80%),私心里是认为翻译比较糟糕,不够通顺。所以没有记笔记。
  •     Speculative and far-fetched!你若是本通俗書,就不會引起公憤了。BTW,這title跟這書有毛關係啊?
  •     磨蹭了一年终于读完了!
  •     《孤独的人群》大卫·理斯曼等:由人口学观点将社会人格分为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认为父母、家庭、学校是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最终体现为一定的生活方式,并在工作、娱乐、政治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活动中表现出来。值得精读的社会学经典,解决了我对群体和个人问题的不少困惑(๑•̀ㅂ•́)و✧
  •     1950年的著作,部分观点已显过时
  •     看到说美国他人导向型人格即对自我和自我价值观抱怀疑态度,比欧洲人更需要别人的认同,想起生活大爆炸里LENARD和谢耳朵第一次见面,小谢提问,LENARD总是以反问的语气回答,如此几番,呵呵,难怪谢耳朵和LENARD的妈妈都认为他太普通~
  •     写的,不错
  •     “好尚”这词翻译的真是。。。他人导向型人格,说白了就是装逼。现代人都这样。正所谓他装由他装,明月照大江。
  •       作为弗洛姆的学生,作者深受其思想的影响,书中的思想不少直接来自他的老师,例如弗洛姆曾说过:“为了是社会正常运作,其成员必须获得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使他们自愿按照自己作为社会的成员或者社会中的某一忽而记得成员虽不得不采取的方式去行动。他们必须渴望去做客观上有必要的事情。外在力量被内在冲动所取代,被某种将人的精力倒入其中的特殊性格所取代。”《逃避自由》一书中弗洛姆曾描述过人从中世纪的统治中获得自由,又在现代社会中设法逃离自由的过程,本书关于三种类型的描述正好与之相符,即传统导向型相当于弗洛姆的中世纪的缺乏自由的人,内在导向型相当于他的争得了自由的人,二者思想脉络的联系十分明显。
      作者与其师的这种思维方式同中国人相比有亮点不同。首先,中国人(除了顽固守旧派)自近排以来一直对社会发展过程持乐观的进步论观点,以为凡是现代的都比古代的好,而且事情总会越来越好,这种思想与批判社会学对人类发展的悲观看法是很不同的。当然,对于商务摆脱传统羁绊的人来说,一心向往现代化因而无暇顾及现代化以后的新问题,实在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就像是一个尚未温饱的人很难理解基锦衣美食的人所感到的精神空虚一样。但是如果有人因为自己独占了精神文明而别人自有物质文明,其鄙陋愚顽之态却真真令人忍俊不禁了。其次,从马克思的思想到弗洛姆的新马克思主义有个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那就是对现存社会的无情批判,事实上任何人、智力超群的人物总是会在他生活的时代对压抑人性的社会规范作不断的挑战,他们因此成为特立独行的人物,成为一支独立的批判力量。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这个特征与我们的文化最是格格不入的,尽管马克思主义的权威地位在中国似乎是无容置疑的。
  •     还是觉得不好评价
  •     与其说社会 更不如说人类 一而再再而三 终于马马虎虎地解决了 不是很踏实
  •     作者看过的小说电影还不少。。。
  •     引用的David Riesman的那段话看不太懂……书评写得挺浅显易懂的~
    ps:歌很好听 ^_^
  •     舍本逐末,花拳绣腿不堪一击!
  •     有点悲观,整个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的缩影
  •     要说孤独一人的话,其实大家都一样。 人的内心到底有多独孤、光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     而今多少经验研究能这么富有启发性?当然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都把话说完了。。。
  •     需要重来……
  •     博士时读过。
  •     作为认识中产人士的一个导引。
  •     内在导向 vs. 他人导向。少从事不必要的工作;自己的思想与生活和别人的一样有趣;自己与同伴厮混在一起打发寂寞,就如同渴了喝海水一样无济于事。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抱负。
  •     借阅
  •     美国个人主义
  •     美国人的人格生成肯定和中国人的方式有区别,这本书所使用的方法也许也并不适合分析中国人,但是研究社会性格,这个角度为中国学人目前没有很深的涉及。
  •     有些地方略牵强,但总体来说很有道理。
  •     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的社会性格类型 父母、家庭、学校是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社会性格最终体现为一定的生活方式,在工作、娱乐、政治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活动表现出来。
  •     个体主义在当下!
  •     翻译比较糟糕
  •       
      
       孤独的人群
      
       ——转载于《经济观察报》
      
       作者:覃里雯
      
       概念化的语言不能呈现环绕在我们身边的巨大不安和孤独。
      
       每个人都深感孤独:农民工和他们留在故乡的妻子、城市流浪者、知识分子、办公室文员、子女远离的老人、小卖部的老板、试图有所作为的官员、夜不归宿的商人……
      
       这种不安和孤独看上去非常不同,经济条件、生活轨道、描述的语言、梦想。
      
       但不安和孤独又如此相似,这巨大的、隐隐的不安其实具有同样的形状,每个人都被某种“高远的”目标所驱使,以至于安于现状者不得不为自己的安于现状而辩解。
      
       自从晚清瓦解,中国人从家庭和宗族、皇朝中被释放出来。他们被高远的目标和高涨的热情驱使已经一个多世纪——强国、统一、发展……但在过去的20多年里,目标第一次变得如此个人化,不再隶属于一项共同而长远的事业。
      
       再也没有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安全的、完全正确的、伟大的、囊括所有人努力的目标,这种目标曾经使无数中国人以外的人难以理解的激情从事荒谬的工作。
      
       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之后浪漫的集体目标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信誉,逐渐被高度分裂的、个人化的追求和计划所取代。这种追求和计划可能是一座别墅和宝马车,也可能是不断更新的性伴侣,还可能是对子女的成功教育。那些对集体主义时代抱有怀念的人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当中那些不能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的人,比如北京和平里的一个小卖店主,便任随自己屈服于“日常生活的机械状态”之中。
      
       这种对旧日的怀念也可以用来解释当下中国民众对国家和世界大事的习惯性关注。《参考消息》和《新闻联播》的阅读和收视率使绝大部分美国媒体望尘莫及。《参考消息》的发行量在2005年世界各大日报发行量中排行第八,即使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众多报刊发行量直线下滑,而它和发行量几乎未受影响。一位英国记者告诉我,他最惊讶的经历是在山西的偏远的村子里,当他被介绍给一个老农时,对方点头称赞:“英国《泰晤士报》,嗯,这个报纸很有名。”
      
       但是,即使是这种曾经将整个社会联结在一起的习惯也渐渐在瓦解。
      
       同样在2003年,央视不得不对《新闻联播》改版,减少常规会议报导,增加民生类资讯,事实证明这个举动是受欢迎的。同样,《参考消息》的文化、生活和科技内容也在增多。
      
       对于那些对平均化和同质化的集体主义时代毫无记忆的新一代,在适应个人的孤立状态时就容易得多。和那些迅速适应潮流的长辈一样,他们选择了互联网。在社科院2003年的一篇报告中,研究者发现,青少年互联网用户比非用户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且不感到孤独。而且青少年网龄越长,越不感到孤独。六成五的青少年“为了满足交流的需要”而选择互联网。
      
       可以想象,这个比例会在未来随着网民数量的上升而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对互联网的不信任也在减小。
      
       我们还需要了解,互联网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它究竟增加还是减少了网民的社会交往?它能否完全替代这种社会交往?像E.M.福斯特1983年的小说《机器停止》中所描写的,机器吞噬人的未来是否会降临?或者,互联网并没有吞噬人,反而促进和创造了这个分裂社会的新联结?
      
       孤独,更深层的孤独似乎不能被亲朋聚会所瓦解。大多数人的社会网络是缺乏弹性的——同学、亲戚、同事造成了所谓的“圈子”。在一个信用和资源都匮乏的社会里,打破圈子之间的隔离是不容易的。僵硬的圈子对个人的思考、趣味、情感和发展机会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在开放社会中默默地维持着封闭的零和思维。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今日的孤独?是历史、现行的种种规则,还是城市化的过程不可避免的结果?
      
       对“公共空间”的讨论,从学院到媒体,到房地产开发商的研讨会,证明了这种孤独的普遍性。所有人都在说:我们需要开放的公共空间。
      
       什么是公共空间?长篇累牍地定义这个词,可能反而扭曲了它蕴含的广阔维度。它可能是村子中央一棵大榕树下的阴影,可能是一个咖啡馆,也可能是一份报纸和杂志,但它又不仅仅是这些东西。它近似于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对话性的概念(a dialogical concept),也就是说,它的基础就是在一个共享空间中聚集在一起、作为平等的参与者面对面的交谈的相互对话的个体观念。我们更认为,这个空间必须是由下至上自发形成、而非反过来。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使它无法实现这个任务,它们所制造的,是哈贝马斯所说的“虚假的公共性”。
      
       互联网的优点和缺陷一样显而易见。文字和图片不能替代所有的表达,不能替代一个人的气味、容貌和身体语言;发言者仅仅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出场,随时可能被版主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删除,他很难仅仅以这样的发言培养起足够的自信和责任感——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在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中,公民能够培养起深层的自信和社会责任感,而自信和社会责任感正是我们这个孤独不安的社会所缺乏的。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力,因为他没有任何机会和力量来改变社会规则——甚至不能要求更换自己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
      
       无力感也造就了对物质的疯狂追求。一个商人说:“在这个风险社会,只有挣很多钱,才能给我安全感。”但是与此同时,一个不断分化的社会也在造就富有者的不安。此外,各种消费场所再度把公共空间变成了封闭的圈子。
      
       但是这依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在昂贵、隐蔽的俱乐部和肮脏拥挤的街心公园之间,还有我们所看不到的植物在生长。“关灯,在漆黑中躺下睡觉;醒来,开灯,让屋子变亮;吃点东西,与朋友聊上一会儿,听听音乐,参加讲座;关灯,在漆黑中躺下睡觉。”这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应该还包括开放的图书馆,改变了面目的居民委员会,不收费的俱乐部……我们所能设想到的,一切能使我们平等参与群体生活而又保持个体自由的形式。
      
      别了,逃避
       到目前为止,我们很少讨论内在导向者的明显的逃避倾向。相反,我们主要论述了流行文化,并将其看成是培养个人的群体顺承性以及指导消费取向的有效途径。对于他人导向者而言,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姑且不论其外在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人导向者似乎无法逃避自己,不能以富裕或放纵的姿态去浪费时间。当然,如果我们将之与借酒浇愁型的逃避者作比较,结果却又不同了。
      在清教主义的影响下,内在导向者舍不得浪费时间。出身下层阶级的有志青年为了显示自己的内在导向性格,不与酗酒、赌马的纨绔子弟为伍,每日进行行为反省,驱除根费、懒惰等不良习惯。他们几乎从不享乐,除非他们认为娱乐有助于自我改造,因此,他们的生活必然十分紧张,没有片刻闲暇。他人导向者决不像这样有浓厚的清教思想,他不在乎浪费时间,他的穿着、言行举止、伦理道德都比较随便。但是,在其闲暇生活中不免有清教思想之余威。当他想度假或在周末放松一下时,他也许会说:“我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了”,但实际上,他的自我像一辆汽车或一幢房子,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必须精心维护和保养。他人导向者没有明确的自我核心可资逃避,生产与消费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顺承群体和为个人兴趣服务、以及工作和娱乐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一个有趣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一点。今天,人们(尤其是男人)穿晚礼服的习惯渐少了,甚至有些人穿运动装去上班。这看起来好像是追求省力原则的热潮,男人会说穿西服上班实在大麻烦,并以此作为晚饭或晚间不换礼服的借口。今天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晓得如何改变自己的角色,哪里还谈得上借助换上合适的衣服来表示自己的角色变化了,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人们深怕被认为骄傲自大。人们宁愿身穿华丽而俗气的衣服,而不愿穿着笔挺。运动服或随便一点的衣服,可以表示这个人不仅在高尔夫球场、度假期间是个随和的人,而且在办公室、餐会场合也很容易相处。
      女人仍盛行穿晚礼服,或许这表示她们对社会模式的变化反应较迟钝,她们比男人更容易受到流行消费模式的影响,男人们无论上班下班都谈论工作上的事情,而女人则更关心家务、照顾孩子及参加晚会等。此外,为了博得整日外出上班的丈夫的喜欢,女人们总是力争做好一切家务。我发现,女人的话题不外是子女和家务(当然,话题并不仅限于这两个范畴)。男人角色的改变使其工作与闲暇的界限模糊不清,而女人与男人不同,她们能够在谈话时更富有技巧、兴致和写实色彩。
       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男人不仅在白天的工作时间与人谈话,解决问题,而且在业余时间也迫切需要与人聊天呢?或许这像盗匪影片学所表现的恐惧孤独的心理在作祟,恐惧导致了心理紧张。流行文化不但可以填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借谈话来消除人的孤独,促进了人们的往来,而且流行文化并不只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它得到了同侪群体的赞同。他人导向的女子则与此不同,她们结伴去看电影,在放映的过程中不必彼此交谈,只是会面对这样的问题,看到悲伤之处是否该哭?遇到这种情形,怎样的反应才算得体、成熟?当她们从影院出来,总觉得应受点儿感染,却有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反之,内在导向者独自阅读,很少留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不仅如此,他还进入书中的角色,与小说情节融为一体,然后再从故事中走出来,重新戴上他的假面具。就像几个人聚在后屋打扑克,都戴着假面具,这种情形似乎更适合内在导向者,他们对于社会距离,甚至孤独感都习以为常。而他人导向者却深恐孤独,试图在人群和幻想中消除对孤独的恐惧,这种幻想犹如一面镜子,只反射他对自己的关心。
      
      
  •     如果要我来选列,这应该是所有青年人的必读书目之一
  •     喜欢这个歌
  •     : D771.261/1146
  •     鲜同学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广了,而且深度也越来越深,佩服。
  •     没读完
  •     这书到底流逼在哪里?
  •     因为看不清自己。
  •     http://sshtm.ssreader.com/bookinfo.aspx?ssid=10283168&lib=12
  •       
      
      最近听了一首叶倩文的老歌《爱的可能》,歌词很动人。看着周围的痴男怨女每天在上演着各自爱情的悲喜剧,听着小姑娘们大谈想找什么样的爱人等等,我不禁问自己“可能性”这个问题?
      
      李宁的品牌有一个宣传口号:“一切皆有可能”。这当然是广告用语,仔细想想,人们希望成为蜘蛛侠,成为指环王,成为哈里 波特,不就是希望自己具有魔力,实现平日里不可能实现的梦吗?
      
      可是,事实又是怎样呢?(如果不愿意看到真相的同志,到这里就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其实已经有许多因素不再能改变了,比如容貌,比如身材,比如性情,比如某些遗传属性。当然后天环境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某些特质,可是这个后天环境是随机的吗?
      
      想想周围的人,生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人?他们固然有自己的个性,可是也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时代其实是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无法改变的。国别,人种也是同样的。
      
      根据弗洛姆的观点,“为了社会能良好运转,社会成员必须具有某种性格,使其愿意按照社会成员或社会中特定阶层所必须顺承的行为方式去行动,他们必须渴望做客观上应该做的事情。外在压力被内心的强制所取代,被人的导向性格的特殊力量所取代。”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Riesman在他的名著《孤独的人群》中将人的性格与所处时代的人口出生率加以联系和分析,得出一个结论:高增长潜力时期,其典型成员的社会性格往往是传统导向的,这个时期社会变化缓慢,依赖家庭和家族组织以及他们相对于后续社会的较为牢固的价值观;人口过渡增长期,成员往往具有内在导向的性格,这时,社会以流动人口的增加,资本的迅速积累(伴随着技术创新)以及几乎连续不断的商品生产和人口的增长,这类社会给予人们更大的选择性、创造性,凭借性格类型去面对、处理问题,不再接受“自我明示”的传统导向的制约;初期人口减少时期,他人导向型的社会性格占据上风,赢得他人,尤其是同龄人的喜爱,超越了一切价值取向。
      
      那么朝内看,家庭,父母,且不说他们自己的性格和职业特性,就说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式,就给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打上多么深的痕迹吧!对饭菜口味、咸淡、对某种食品特殊的喜好(比如辣椒)将会影响我们终生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爱的方式,比如拥抱、抚摸,表达感情的方式:含蓄深沉?热烈奔放?不冷不热?都会直接影响孩子在未来对待爱与被爱上面的态度。
      
      
      这些东西在每个人还没有清楚认识的时候就已经主宰了我们,它会让我喜欢褐色头发、高个的偏瘦的女孩(不是唐朝);还会暗暗指示我青睐粗壮、结实的短发男子?
      
      
      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
      
      因为看不清自己,所以找了别人羡慕,而自己并不快乐的工作;找到了社会公认的好配偶,自己却发现没有真正的爱情;因为看不清自己,每天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大部分的人就是这样机械地生活着。
      
      他/她爱我吗?是我们最渴望知道结果的假设!
      他/她适合我吗?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答案的问题!
      我爱他/她吗?是我们终其一生要不断回答自己的困惑!
      
      2005年4月14日伦敦雾
      
      附录:
      
      〈爱的可能〉的歌词:
      你出现我身边像个奇迹发生
      没想到会是你让我如此失魂
      我心中的感觉是这样陌生
      快乐的牵挂在相聚的每一分
      曾以为我见过所有爱的可能
      这一刻才明了我有多么天真
      想给你全世界一刻我都不愿等
      想要你的心却怕不能成真
      因为你有你的人生 我有我的旅程
      在前方还有等着你的人
      你会哭会笑会爱会伤神
      你会不会敲我的门
      虽然你对我的认真我也感动万分
      你终究不是属于我的人
      但记得在你孤单的时候
      我会伸出双手
      我会是你朋友 到永久
      
      
  •     书还是不错的,找了个英文本也只是缩减本。差评是给译者的,错译太多。而且,前面部分很多与89年辽宁版译本几乎雷同,连错译都一样。
  •     我不信是我没读明白,第三编一定是他没讲明白!
  •     人都在变,但常常是随着社会一起变,是孤独了还是开放了?
  •     这个书评也太写意了吧
  •     内在导向型和他人引导型有一些借鉴意义。
  •     时刻饱受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困扰的人。
  •     作为一个极端内在导向者,比读任何一本心理学书都收获得多。
  •     挺好的,喜闻乐见各种传统文化被请进博物馆
  •     读书报告书目,传播哲学。被压抑的自主性,带有批判主义色彩。
  •     呃,读到后半部就匆匆翻过了
  •     抒情成分很大。选题不错。挑逗性不足。
  •     又一部把常识理论化的学著,基本没有特别的启发性。
  •     一切皆有可能好像是耐克的广告……
  •     逻辑乱七八糟 主题详略不清
  •     1.缺乏情感、表情漠然是许多现代离异者的特征,正如歇斯底里和藐视法律是早期传统导向或内在导向社会中的离异者一样。冷漠症患者最明显的特征是缺乏情绪感受力和动力。2.自主者是指那些在性格上保持充分自由的人,不管他们能否能够或者愿意 公然冒险偏离正常的顺承方式。
  •     想法很大胆
  •     额怎么在这儿碰上您了 真是巧啊!书好看吗?准备充电
  •     看完还是没分清里面的三个类型
  •     ……想打三星
  •     教条了点 读起来无味 倒是有些有趣的观点
  •     这样的研究在美国早已陈旧,中国广大土地上的孤独还没能进入严肃的学术视野
  •     条分缕析,有点意思。就是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