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 观点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09328309
作者:南都周刊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关注转型期中国的个人自由和权利,关注平等与公正,以全球化视野和推崇市场经济的姿态,推动中国法治和宪政的建设。从常识和逻辑出发,关注法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领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从细节演绎常识的林达,可以从电脑量刑谈司法改革的季卫东,还可以看到剖析经济适用房对中国房价影响的茅于轼。观点平衡世界,我们做理性而不激进的洞察者,深刻而不浅薄的分析家。

书籍目录

一 政法笔记
电脑量刑,鲁莽的司法尝试 季卫东
立法博弈及其“副法”膨胀 王琳
劳工立法比工会更有力量 林达
香港法官何以“知错不改” 黄广明
官员道德是私人领域吗? 干春松
卢武铉为什么自杀 尹保云
在美国为什么不能圈自家的地 薛涌
二 社会观察
被“包养”之后 五岳散人
为祖先道歉的文明史意义 鄢烈山
任志强说的没有错 唐钧
戈尔比克林顿更伟大 林达
对网络管制的三重质疑 郭巍青
“涨”声中贫富分化加剧 肖雪慧
中国公共空间的生长点 笑蜀
为裸体海滩辩护 方刚
官员婚外情经济学分析 任丽倩
一袭罩袍蕴含的冲突 邵建
网瘾病理化与同志遭遇 赵明德
文凭社会的征候 张鸣
方舟子与中国关系学 薛涌
巴比劝善与中国国情 唐钧
印度超越中国,不再是危言 薛涌
三 经济学人
金融危机幕后老板还会活着 赵鼎新
民族企业是个什么东西? 李铁
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 MR.CAT
夜经济推手 赵明德
收入差距真的大了吗 茅于轼
比“谁绑架谁”更重要的 匡贤明
我们是不是正在失去新的机会 苏小和
再说经济适用房会推高房价 茅于轼
企业为何有败德行为 李子暘
四 文化杂谈
一入豪门成病梅 十年砍柴
过了二十年,无人来相会 李皖
万恶的“恶搞”论 连岳
禁播外国动画有什么用? 梁文道
谁请白烨做保姆了? 十年砍柴
话可以乱说,坟不要乱挖 谭伯牛
与其迁都,不如分散首都功能 葛剑雄
在网络上说些“人话” 五岳散人
鲁迅为什么选择上海 陈丹青
山寨文化的山寨理解 郭于华
“李白故里”如何才值钱 葛剑雄
谁谋害了迈克尔·杰克逊 毕然
无品的小品 景凯旋
艺术区的维权和城市中小阶级的困境 朱其
奥斯卡主旋律“活得有尊严” 长平
倒寒,还是倒春寒? 杨早
《非诚勿扰》提供的伪真实生活 杨早
尊重“低俗”的权利 景凯旋
当台湾文茜遇见内地韩寒 安替
文化符号“香港”的没落 林奕华
走出“魔咒”的张曼玉 林奕华
跟车延高谈谈诗 景凯旋
五 教育丛谈
欣闻北大放悲声 连岳
大学的弊根 王晓明
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 陈志武
让胡适校长的精神活在我们心中 贺卫方
让美国的小学生回答“钱学森之问” 薛涌
把北大办成“最穷”的大学 薛涌
越考越笨的心理学依据 薛涌
用脚对高考的投票 张鸣
鲁迅早就从课本里撤走了 杨早

前言

   都市进程引领者   星夜兼程的五年,我们终于有机会停歇片刻,梳理过往的一千多个日子——那些饱含创业激情的岁月,那些大江南北探寻真相的记者身影,那些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的编辑生涯。   做周刊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像作曲家,他的生活在1至7之间循环。一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五十个周期,是五十次涅槃。我们用周期性的艰辛和汗水,为读者奉献一次愉悦的阅读。   五年来,南都周刊经历了从藉藉无名,到偶露峥嵘,直到今天,忝列中国知名新闻周刊的行列,我们’迎来了杂志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机,也愈来愈感受到新媒体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新闻格局的冲击。   所以,南都周刊从创刊之初,就把握一个原则,始终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脉搏,以敏锐敏感的姿态,探寻转型期中国的变革与机遇,挖掘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公民社会建设两大领域中衍生的社会现象、经济趋势、生活潮流。   一本杂志,是一个价值共同体,是共同趣味者的知识平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日趋海量和碎片化l的大环境下,新闻杂志并不是像有些人预言的那样,要走向没落,非主流边缘化。恰恰相反,信息的碎片化,导致获取有价值的深度报道的时间成本大为增加,而有独特角度的策划和专业深度的报道,对那些从海量信息沙漠中苏醒过来的现代人来说,是获取有效信息和知识的绿洲。相应的,杂志要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信息加工,而是常识和知识的深度解读。新闻杂志,是社会高度分工的产物,它以人为本,它依托的是多元文化的社会载体,它承载的是多元价值下的独特立场。它是公民读本,也是中产阶层的价值载体。   南都周刊这四本丛书,是南都周刊价值理念最清晰的展示。   人物篇。杂志以人为本,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一个有号召力的人物,会让杂志变得有吸引力,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会让杂志更显内涵。他们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感知变革和体制之痛;他们是行业的弄潮儿,推动中国走向商业文明;他们是重大新闻事件的焦点人物,在这里读懂传统与变革中探索的中国。他们有共同的身份:公民。你可以看到犀利而有公共情怀的公民韩寒,可以看到身处体制内而时刻思索中国命运的主持人白岩松,还可以看到在争议的房地产行业孤独开炮的商人任志强。公民意识的推进,很大程度上与这些有独立意识和人格的人有关。   观点篇。如果说人物好比杂志的脸,观点就是一本杂志的身材。一本杂志的价值观,决定它的品质和内涵。南都周刊关注转型期中国的个人自由和权利,关注平等与公正,以全球化视野和推崇市场经济的姿态,推动中国法治和宪政的建设。从常识和逻辑出发,关注法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领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从细节演绎常识的林达,可以看到从电脑量刑谈司法改革的季卫东,还可以看到剖析经济适用房对中国房价影响的茅于轼。观点平衡世界,我们做理性而不激进的洞察者,深刻而不偏激的分析家。   新词篇。这是个新词备出的时代,互联网催生了大量新词和语录的诞生,我们今天见识到的绝大部分广为流传的新词,都发端于互联网,它不仅有当下意义,更有历史意义。南都周刊长期开设新词版,也意在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新词,它记录的是这个囵时代的荒诞与戏谑,它有着看似轻松的外表实则深刻的内涵。它有的来源于公共事件,有的是社会现象的捕捉,有的是网友的戏谑之作。从躲猫猫、俯卧撑,到贾君鹏老婆、杠杆女,背后透射的是当下中国最真实的状态。   生活篇。这里的生活,不只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它是公民的生活,是城市化进程的生活,是法治建设的生活,是食品安全备受威胁的生活。我们从中产万税的报道中,看到中产阶层剪不断,理还乱的税负压力;从食品生化危机的报道中,看到道德失控后的状态;从越南新娘的报道中,看到中国人在婚恋方面观念的嬗变。这是行进中的时代,也是传统遭遇现代的时代,更是发展中产生体制性危机的时代。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失范,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还是中国社会结构性危机的信号?媒体是记录者,是观察家,我们不是裁判,提供事实由读者自己研判。   南都周刊立志成为中国都市进程引领者,从以上四个领域能充分得到阐释。这是我们基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判断,也是有别于其他新闻杂志的定位。我们希望在这条业已开创并始终行进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同道者,能架构一个有共同趣味的媒体平台,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公民社会建设,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   在编辑本丛书过程中,有一长串曾署名南都周刊记者现已在中国各大媒体工作的记者名单,这些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前同事们,感谢你们为南都周刊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南都周刊五年的历程因你们而更精彩,在这条没有止尽的新闻道路上,无论你们身在何处,我们曾在一起,并永远在一起。   《南都周刊》执行主编许庆亮

内容概要

《南都周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创建于2006年3月。中国新锐城市杂志,都市进程引领者,关注公民社会建设和中国城市化进程。

章节摘录

   中国公共空间的生长点   笑蜀   越是大家的事,大家越不管   谈到中国社会的私与公,不妨先讲段我自己的故事。   我在广州一直是租房。原来我住在一个很老旧的居民小区,很脏很乱,也很喧嚣,基本上就是个贫民窟。每次进入小区心情都很糟糕,回到房间就不想再出来,当然就谈不上什么运动啦,健身啦。天长日久,身体状况就有了一些问题。我的朋友们很为我担心,经过他们的游说,我最近搬到了新住处,这是一个花园式的小区,林荫夹道,鸟语花香。虽然现在的房间比原来的小多了,但公共空间的质量,却比原来那个居民小区高得多,所以我的日常生活的品质不仅没有因为住房面积减小而有所下降,反而因为公共空间质量的提高,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尽量不待在自己的小房子里,而是到公共空间,尤其是到江边散心,很享受,很满足,做一些简单的健身活动,然后身体状况、精神状况,跟从前都有明显的不同。   我原来那种居住状况,在中国城市的绝大多数传统社区,是很常见的。传统社区的居民,都把心思用于自己的小家,在自己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把小家尽可能装饰得豪华、现代、舒适,尽可能美轮美奂。但是对于家门以外的区域,也就是对于整个公共空间,就漠不关心了,管它怎么脏,怎么乱,怎么吵。自己家搞好了就够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就造成中国社会普遍性的“公地悲剧”。就是越是大家的事,大家越不管。   这当然不是现在才有的状况,而是几千年来一直持续的状况。中国文化中一个致命的弊端就在这里,就是缺乏公共参与,公共关怀,公共精神。大家都远离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就被少数人操纵,被少数人垄断。公共空间本来是人人有份的空间,但因为大家都放弃了,让少数人垄断了,结果公共空间就私有化了,成了少数人的私人地盘,少数人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你只要进入公共空间,都等于是进入了他们的私人地盘,都得把他们叫大爷,都得给他们留下买路钱,形成雁过拔毛的状态。   只有私人空间,没有公共参与,没有公共精神,因此没有公共空间,中国几千年历史基本上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譬如公共卫生,公共医疗,公共交通,公共财政,公共行政,公共服务,公共治理,整个公共概念,中国历史上基本是找不到的,基本上都是舶来品。我们现在常常说公民社会,但它是建立在公共参与的前提上的,没有公共参与,没有建立在公共参与基础上的公共空间,哪来什么公民社会?   但是,这种持续了几千年的状况,正在逐步改观。新兴住宅小区就是这种改观的一个生动例证。   新兴小区是现代社会的缩微版   现在,但凡是城市的新城区,都是新兴住宅小区占主流。这种新兴住宅小区的特点是什么呢?   首要的特点,就在于产权清晰,即它以私有产权为基础。每套房产属于哪个业主,法律上的关系明明白白。但每个业主拥有的不只是他专有、专用的那套房子,他的房产证上,一般都会特别注明公摊面积,即他专有、专用的那套房子而外,他的私人空间而外,还有一个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属于所有业主,至少在理论上,在法律关系上,大家都可以参与,有了收益都可以分享。   请注意这个公共空间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特别有意思的,它根本区别于我们过去所谓的“公有制”或者说“全民所有制”。过去的所谓的“公有制”或者说“全民所有制”,名义上你是人民中的一分子,那份庞大的财产好像跟你有关系,但实际上你毫无参与的权力,分享的权力。但新兴住宅小区的公共空间或者说公共物业不是这样,它量化到了每个业主的头上,写进了每个业主的产权证里,跟每个业主都发生了实际关系。   这种新兴住宅小区,实际上是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个缩微版,严格的私人产权是它的基本制度。大家都知道现在这种新兴住宅小区常常爆发冲突,不外是业主跟物业公司之间的冲突,业主跟开发商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看起来似乎是消极的,但我认为换个角度看,它本质上其实是积极的。这种冲突爆发的主要原因,都是物业公司或者说开发商侵犯了业主权利,又尤其是侵犯业主的公共空间。物业公司或者说开发商只要侵犯了业主权利,只要侵犯了业主的公共空间,马上就能被发现,就藏不住手脚。为什么?首先是因为法律对产权的界定清清楚楚,没给他们留下多少做手脚的可能。其次是因为公共空间的产权已经量化到每个业主头上,属于人人所有,所以一旦公共空间被侵犯,马上就跟每个业主的切身利益联系了起来,这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业主的权利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地动员业主起来维权。这样的话,侵权者的侵权成本,侵权风险都非常非常高。   像现代住宅小区的这种冲突,过去是根本不能想象的。过去一切都是分配给你的,恩赐给你的,有个房给你住,甚至有张床给你用就不错了,你还闹什么闹。公有产业名义上属于大家,实际上跟每个人都没有关系,所以每个人都不关心。而公共物业这块利益太大,是天底下最大的一份产业,这么大一块实际上是“无主”的产业,无人关心、无人捍卫的产业,对人的诱惑实在太大,谁有权谁都想抢了它。通过垄断权力垄断公共物业,成了致富第一捷径。于是,做什么生意都比不上玩政治,办什么公司都比不上“办政府”,就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色。这种特色,在一个产权清晰的国家是不可能有的。产权清晰,产权有保障,想抢也抢不过去,因为公共物业属于每个人所有,量化到了每个人头上,你要抢,就要面对可能是每个人的反对。谁敢冒每个人都反对你的风险呢?、所以,产权清晰的国家,不仅私人产权有保障,公共物业也肯定是有规则的,有秩序的。   私人产权跟公共空间的关系   说到这里,就可以归纳出私人产权跟公共空间的关系了。第一,公共空间的发育,建立在私人产权清晰的基础之上。第二,但是,没有健康发展的公共空间,私人空间也就没有保障。公是为私服务的,公是私的屏障,换句话说,公其实就是私立足的环境。公一旦被侵占,私就没有立足的环境了。公共空间到处都是土匪安营扎寨,去哪都要雁过拔毛,私怎么可能有保障呢?第三,不仅私权为母,公权为果,而且私权为本,公权为用。私权是目的,公权是手段,公权是为私权服务的,不为私权服务,不保障私权,公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权,主要就是私权意义上的人权,即个人权利。   两种类型的城市社区,它们实际上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时代。我原来住的那个老旧的小区,它代表了正在过去的中国传统社会,公私不清的那个传统社会,既没有真正的私人产权,也没有真正的公共物业。它基本上就没有公共治理,又脏、又乱、又吵,让人不能安生,不人性化,不适宜人类居住。我现在住的那个新兴小区,则代表了正在发育的现代公民社会。它以严格的私人产权做基础,也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相对完善的公共治理,因此它是有规则的,有秩序的,是人性化的,适宜人类居住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最大的突破在哪里?我以为就体现在这里。以物权法的生效为标志,中国的私人产权虽然不能说已经完全确立,但不管这方面的问题有多少,保障私人产权的进程已经正式启动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发育出了一个私有企业主阶层,也发育出了一个中产阶层,比如由私有房产造就的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业主阶层。有了私,就有了公。在私人产权制度快速推进的基础上,公共空间也在快速发展,公民社会开始发育。也就是说,公私不分、既没有私也没有公的状况正在终结,私的发育,公私的分野,公私的相辅相成,这样一个正常的历史进程则正在开始。   本文刊登于2007年   ……

图书封面


 观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5年前的《南都周刊》发刊词上,总编辑陈朝华曾这样写道: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毫无价值”,“审视”是一束冷静的光,“审视”是一支犀利的笔,只有审视,才能扯开生活的遮蔽;只有审视,才能享受思维的乐趣。在资讯泛滥、观念杂驳的当今社会,审视,是《南都周刊》观察社会的基本姿态,也是为公众提供信息、厘清真相、传播观念的基本方法。在这种姿态之下,《南都周刊》已然成为了人们勾勒一个阶层之意趣、修养和追求的体察标签;成为了一个阶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一种互证力量和取暖隐喻。2009 年,《南都周刊》被评为“新锐榜”年度杂志,主办方给出如此评价:“这是一份最不端架子的杂志,端上来的是呼呼冒着热气的新闻;这是一份不按牌理出牌的杂志,擅长截拳道,直接有效又有力。它心态健康,思维活跃,热情风趣,屡屡敏锐捕捉到社会神经末稍的颤动。它行动力强,长驱直入表象的背后,还原社会现实的素颜;它踩点精准,每每挠到中产阶层阅读需求的痒处,提供最有口感的新闻大餐。”正值创刊五周年之际,《南都周刊》精选优秀作品,分“人物”“观点”“语录”“生活”四个维度凝聚、重构,以丛书的形式呈现《南都周刊》的核心内容。而这套丛书的出版,“既是集中呈现我们在审视姿态下对多元现实的拥抱和观察,对《南都周刊》5 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价值求索,也是一次温故知新的再审视。”(《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语)
  •     产业结构难转型,教育有责任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同时,也因为我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不少交流,所以基本能看到国内同行和教育界学者、业者每天的运作目标。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确实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我们说,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大家都讲。但想想中国为什么建设不了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这么艰难?光靠在街上挂很多横幅、标语,在核心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就能把这个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美国教育重通才,中国教育重技术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原来中国的科举考试,从某一种意义上,科举考试对于专制的农业社会是够用的,是可以行得通的。回过头看,过去中国尽管统治是专制的,但实际上那时候的政府是小政府,当官的也用不着像今天这样宏观调控经济。当时的考试只是考四书五经,我觉得科举对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合适的,对当时的“小政府”来说也够用。可是,现在的教学与考试内容就很不一样,也会而且应该与时俱进。例如,中国经济今天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院士,大学要培养很多的工程师。相比之下,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就不同,是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世界工厂之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一些工程学院都非常侧重技能型的工程系科,像中国的大学一样侧重理工训练。但是,我发现过去的四五十年,特别是三四十年,随着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当然这也跟耶鲁这些年出了那么多总统有关系,以至于我们的历史系教授就想,既然以前出了这么多总统,说不定今天在校的哪个学生以后也会成为总统,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开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长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型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美式教育:没有家庭作业,不排名次为了支持以服务业为主的创新型社会,美国的学校是如何办的呢?我有两个女儿,老大现在读高二,老二在读初二。她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首先,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前,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就放学了,周末就是周末,不用担心学习。老师如果布置作业给学生,很多家长会抱怨,说“你怎么给我的女儿、儿子这么多作业,那他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他们一生的幸福是我们更关心的,你不要让他们回家后每分钟都花到作业上,最后他们变成了人还是变成了机器?”所以,学校与家长谈判的结果,往往是这样一个结局: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四年级以前都不会布置作业。有没有考试呢?初一之前没有考试。而这一点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可能觉得奇怪,没有考试学什么东西?你放心好了,美国学生学的东西很有意思,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的课程安排往往比较广泛。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女儿她们每年都会有科学、一般人文社会、语言方面的内容,一共有三四门课程。每门课程完全由老师决定用什么教材,教什么内容。比如,在人文社会课程方面,可能是今年重点了解一下亚洲不同的国家,以前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等等;明年了解非洲、拉美等等。从幼儿园到小学,讲的深度会慢慢地上升,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两年会绕着五大洲兜一圈,这是一种非常广泛的了解。你想一想,如果这些小孩以后出去做服务业、做市场营销、做外贸,如果他们对其他的国家一点都不了解,怎么能行?而有了这些从小学到的知识,今后到哪里去“全球化”,都不会有问题。当然,沿着这种方式去培养,很容易让我们说:“他们怎么能够做工程师、做专家呢?”但这也没关系,美国本身不需要这么多工程师,因为制造业已经由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胜任了。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知识结构又会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另外,美国幼儿园、小学从来不会给学生排名,没有考试当然不会去排名。给奖状的时候是怎么给的?是每个人给一个。我以前就觉得纳闷,每个学生给一个奖状,总得有一个说法吧?后来仔细一读,老师根据每个小孩的特长,哪方面很突出,就给他那个奖状,更多的是鼓励每个学生:你首先是你自己,不管你数学好不好、语文好不好、画画好不好,还是历史好不好,只要你哪方面比较突出,有较强兴趣,老师了解以后,就会给你写一个这样的奖状。这跟中国是完全相反,初一之前就给班里的学生每个礼拜、每个学期做排名,经常考试,这很残忍,因为这么小的小孩,还没有长大成人,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要开始面对别人告诉他“你不行”。这样的结论,对人的个性来说,没有比这种东西更敌意和更具破坏性,让这么小的小孩就对自己失去信心,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美式教育:思辨能力的训练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自托儿所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另一方面,就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我们别小看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女儿她们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这个过程讲起来抽象,但是,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这种动手不是为考试,而是最好的学习,让人学会思辨,培养头脑,避免自己被别人愚弄。这种动手所达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靠自己思考、靠自己找问题,这非常出色。实际上,如果按照我女儿她们在小学四年级就学到的科学方法标准去判断,国内经济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类学报上发表的许多论文,都没法及格,因为许多论文只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然后就把没有经过数据实证的假设当成真理性结论。这些都跟我们没有从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强化科学方法的教育训练有关,跟没有把科学方法应用到关于生活现象的假设中去的习惯有关。在小学没有考试,学生还做什么呢?我女儿她们每个学期为每门课要做几个所谓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针对自己的兴趣选好一个想研究了解的题目或说课题。第二是要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研究。第三是整理资料,写一份作业报告。第四是给全班同学做5到15分钟的讲解。这种项目训练差不多从托儿所就开始。我觉得这一点很有意思,刚才讲到品牌跟市场营销很有关系,因为品牌、市场营销都跟表述技能有关。关于研究性项目,我的大女儿在五年级时,对北京的气候感兴趣,她在社会课上对其做了一项研究,把北京一年12个月中每月降雨量、温度的历史数据收集起来,然后计算历史上每个月的降雨量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计算每个月温度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然后再分析这些跟北京的其他天文、地理情况的关系,写好报告以及讲解文稿,她在全班同学前讲她的这些分析结果。我觉得这样的课程项目研究与讲解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实际上,她在小学做的研究与写作跟我当教授做的事情,性质差不多,我做研究上网要找资料,而她也是为每个题目上网找资料、做研究,她写文章的训练也已经很多。这就是美国教育厉害的地方,你看一个小孩,在研究思考上已经这么成熟,以至于到现在,我跟我女儿说,她很快可以做我的研究助理了。但在国内,一些本来很聪明的人即使到读博士研究生时期,还不一定具备这些研究素养、研究能力,有些研究生连做个研究助理可能还不合格。有思辨能力,方有经济转型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我跟女儿讨论问题时,她们一听到任何话,很自然地就会去怀疑、审视,然后就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话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当然,思辨对于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时候我也想,美国这个社会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正因为这样,美国100个人里,随便挑80个,那80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卖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能够给你足够多的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营销这门学问是在美国出现、发生和发展的。美国教育体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那么多自我表述的机会,等他们长大后,特别是念完MBA以后,在他们介绍产品和自己的研究与想法时,至少不会站在一班人面前就发抖,没办法说出话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到这个地步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品牌建立上、创新型国家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愿望和渴求时,实现这种教育转型尤其重要。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大略看看
  •     看看人家文化人是如何骂街吐槽的~
  •     南都出品,必属精品!
  •     如果说,杂志传播是传统相亲,网络传播是自由恋爱,那么书籍传播就是订婚定情!不管传统介质如何变化,书籍都是优秀作品最美的归宿。语出主编 陈朝华
  •     百家见解
  •     老生常谈,只是刚巧郭德纲老师滋事,十年砍柴很早写的《一入豪门成病梅》,叫其警惕各种收编,看来郭老保持的还是很好的。
  •     没有人物那本好看
  •     老实说,看每一个标题都很感兴趣,可是翻了几篇,发现里面的内容我都看不懂,我怎么就感觉这本书就是把明明很容易懂的东西说得很晦涩了。
  •     作为公开性传媒上的评论性文章 其实还是略不够犀利了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