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562337386
作者:吴向东
页数:213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表达作者对数字时代所要面对的一些科学教育核心问题的思考,以及他与团队老师们探索出来的数字化探究的鸢尾花(IRIS)模式的建构。具体内容包括:科学教育的灵魂:探求事实,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理论构建、鸢尾花(IRIS)数字化探究学习模式、鸢尾花(IRIS)科学课程设计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科学教育的灵魂:探求事实第一节 事实第二节 用数字技术探求事实第三节 用事实获取解释思考第二章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理论构建第一节 草根教师第二节 鸢尾花( IRIS)的起源第三节 情境导向的科学课程设计第四节 高级思维、批判性思维与科学思维第五节 事实证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难题第六节 阅读与实践第七节 分享、交往与创造思考第三章 鸢尾花( IRIS)数字化探究学习模式第一节 建模第二节 模式释义第三节 课程表达第四节 教学实施第五节 学习评价第六节 教师团队思考第四章 鸢尾花(IRIS)科学课程设计案例第一节 综合性科学活动:食物链第二节 跨地域观察:秋天的树叶第三节 工程设计:纸支柱第四节 应用公共科学数据:我们来做天气预报第五节 虚拟实验:彩灯设计第六节 科学态度教育:大地震第七节 批判性思考:美国人登月是造假吗?思考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吴向东,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以自由、平等的方式组建了极具协作精神的跨地域跨校的鸢尾花(IRIS)教师团队,从团队中培养出了3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出版的专著《质变与重构——信息时代的科学教育探索》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本书是该成果后的又一力作。

媒体关注与评论

  ●特级教师一线探索多年的力作,破解教育变革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蒋鸣和,著名教育信息化专家,上海    ● 我们都以为数字技术只是教学中可以备选的工具,当你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你的收获远超过如何使用数字工具本身。你会获得对新时代科学教育更长远、更深入的思考,你能学习到不一样的科学课程设计与教学的模式.  ——卢新祁,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南京    ●这是一本介绍数字化探究在科学课堂上运用的实践之书!本书破除了我们过去秉持的‘瓶瓶罐罐’的传统科学探究方式,可以使孩童在科学课堂上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科学课变得更加盈趣和充满活力。  ——曾宝俊,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无锡    ●我是一字不落地细读完全书的。这本书最与众不同的是务实,真实地面对数字时代的教育现实,不空谈理论,深入浅出地从理论观点、思维方式到操作模式,结合详实的案例娓蝇道来,如读故事一般,引人人胜。以往感觉很深奥的教育理论,这本书会让你轻松看透它背后的清爽面目,仿佛柳暗花明之后的豁然开朗,对于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的确是一本具有极强指导性的教育专着,非常值得一读!  ——李双君,小学科学教师,成都

章节摘录

  第一节 事实  我常常反思:我在做“草包族科学”那样的伪科学教育吗?  物理学家费曼曾在他的一个演讲中这样描述“草包族科学” ( cargocult science):二战期间在南太平洋有一些土人,看到飞机降落在地面,卸下来一包包的好东西,其中一些是送给他们的。往后他们仍然希望能发生同样的事,于是他们在同样的地点铺飞机跑道,两旁还点上了火,盖了间小茅屋,派人坐在那里,头上绑了两块木头(假装是耳机)、插了根竹子(假装是天线),以为这就等于控制塔里的领航员了——然后他们等待,等待飞机降落。他们被称为草包族,他们每件事都做对了,一切都十分神似,看来跟战时没什么两样,但这行不通:飞机始终没有降落下来。这是为什么我叫这类东西为“草包族科学”, 因为它们完全学足了科学研究的外表,一切都十分神似,但是事实上它们缺乏了最重要的部分——飞机始终没有降落下来。  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经历从“知识传授”到“科学探究”的转变,但30年后的今天,科学探究依旧只是被作为固定的步骤或程序来对待,甚至受激进建构主义的影响,还在“重过程、轻结论”,以为只要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像模像样地做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提高,至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得出知识结论并不在乎。直到教育部前任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主持修订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韦院士提出要围绕科学核心概念来组织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才引起了小学科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但要形成科学概念,其基础必定是科学事实,可问题偏偏就容易出现在科学事实的获取这个环节上。  最常见的就是教师虔诚地用机械的探究步骤进行知识传授了。这就如“草包族科学”那样,所有的步骤都做得那么惟妙惟肖,但科学学习却并没有在学生身上发生,当教师用这样的步骤强行让学生接受某个结论时,科学教育就被破坏了。科学态度变成了猜“老师想让我得出的事实和结论”,质疑精神无以培养;科学知识变成了僵化的权威的教条, “如果我的实验观察结果与书上的或老师的不符,那么肯定是我错了”;探究在机械步骤的规定下成了走过场的游戏,探究技能也难以得到锻炼。当科学探究的方法被作为死的教条去让学生亦步亦趋地学习的时候,科学教育也会跟着失去生命力。长此以往,科学文化得不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国人本已落后的科学文化素养又怎能补上?  “草包族科学”把探究的方法步骤看作死知识来学还会带来一个不良的后果——容易使人违背“科学的品德”,从而导致背离科学的本质。我们接着看费曼对“草包族科学”的演讲吧。  ……

图书封面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吴向东老师是一位在小学科学教育岗位上工作了26年的优秀教师。近8年来,在探究式科学教育和数字技术在科学教育的运用方面,他和他的团队作了切切实实地探索和实践工作。我和吴向东老师有过几次在会议和培训班上的讨论,这仅有的几次接触使我对他们的工作产生了兴趣。很遗憾,我一直没有能亲自去听他们的课,从他们的实践工作中学习。现在,他把他们的经验和成果加以汇集和整理,撰写成书,还专门提供了案例集,使我能有机会全面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创新。应他的邀请,一向很少题词和写序的我,这次决定为这本书写几句话。首先,我认为他们对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探究和实践意义重大,十分必要。现在,想要寻找谈论创新能力建设的文章和书籍,并不困难。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够真正认识到,不管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从儿童开始进行探究式的科学教育,从小培育创新文化,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长此以往,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国民,形成创新文化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吴向东老师的这本书反映出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努力。 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在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在建立一种新的文化,包括对我们生活着的世界的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科学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这是我们坚持走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必需的。吴向东老师和他的团队能有这样长远的认识,又能坚持这么多年的探索,真是很有远见和胆略的。这远见和胆略的背后正是他们怀着对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大爱,这样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珍惜、支持和推崇。其次,我想要借此机会对倾注着心血和年华,坚持在探索和实践一线工作的教师们,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在过去十年里,在我推动“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过程中,他们一直是我最忠实的战友,也是给我不断增添勇气和动力的源泉。教育改革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持,教育改革是一项需要积累和不断探索的进程。祝吴向东老师以及所有为此努力的朋友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一直会与你们同行。2012年7月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理事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