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人马座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儿 > 儿童文学 > 飞向人马座

出版社:湖北少儿
出版日期:2006-9-1
ISBN:9787535334695
作者:郑文光
页数:314页

作者简介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对已经过去的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百年回顾、梳理和总结,用以承前启示,借鉴历史,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经典性、权威性、可读性和开放性是本丛书锁定的主要目标。第一,《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有史以来中国儿童文学最大规模的系统梳理总结。编者们将精心选择20世纪初中至今100年间的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的入围尺度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果、艺术质量、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程度和对少年儿童影响的广度,是否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贡献,包括语言上的独特创造,文体上的卓越建树,艺术个性上的鲜明特色,表现手法上的突出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三是看作家的创作姿态,是否出于高度的文化担当与美学责任,是否长期关心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粮,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第二,《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最齐全的原创作品总汇,这表现在:囊括了20世纪五四新文化的运动前后以来中国五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入围的100位作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特色,同时又有海峡两岸三地的全景式呈现;百部作品涉及到现代性儿童学的所有文体,因而也是文体类型最齐备的中国儿童文学原创总汇。第三,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编者们将以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审美习惯与阅读经典的整体设计和策划组合,让新世纪的小读者和大读者接受并喜欢这些曾经深深感动过、滋养过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既是有史以来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

书籍目录

总序
一 风雪的黄昏
二 上海小姑娘
三 宇航时代的奇迹
四 总工程师邵子安
五 三个意外的乘客
六 严峻的道路
七 一场争论
八 “东方号”上的图书馆
九 一堂天文课
十 在宇宙船外面
十一 岳兰的实习飞行
十二 抢救
十三 超新星
十四 天文台
十五 前方有一颗恒星吗
十六 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
十七 稠密的星际云
十八 中微子电讯机
十九 遥远的太阳
二十 和黑洞搏斗
二十一 女飞行员程若红
二十二 亚光速飞行
二十三 “H”
二十四 秋天?还是春天
作家与作品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主要著作目录
本书获奖记录
论《飞向人马座》 吴岩
论郑文光的科幻小说 陶力

编辑推荐

《飞向人马座》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

内容概要

郑文光,1929年生于越南。1954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83年因患脑血栓停止创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章节摘录

书摘风雪的黄昏  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来。  岳兰揿了揿红色的按钮。电视电话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惊惶的年轻人的脸,年轻人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我要邵总,快!”  “邵一伯一伯!”姑娘尖声叫着。总工程师邵子安从书房出来了。  “怎么回事?”  “基地发现敌情!”电话里的年轻人一说完,立刻抓起一个玻璃杯,咕  嘟嘟灌下一大杯水,他的手颤抖得那么厉害,至少有一半水从他的下巴直淌到前胸和衣襟上。  “霍工程师呢?”邵子安严厉地问。  “正在参加搜索。”年轻人回了一下头,猛然喊道,“公安部队齐政委来了。”  电话“啪”地关上了。  “快,岳兰,帮我把车子备好。”  岳兰一阵旋风似的跑了出去。邵子安两道浓眉紧紧攒在一起,样子是那样严峻和冷酷。他不是书斋里的学者。由于长年累月在烈日和风沙的现场工作,他的轮廓分明的脸显得黧黑和粗犷,几道沟壑般的皱纹已经深深刻在宽阔的前额和鼻翼两边、太阳穴上。其实他今年只有48岁。  他走进卧室,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一把实弹手枪,然后,犹豫了片刻,又拿出一把激光手枪,穿上皮大衣,将两把手枪分别揣在左右两个大衣袋里。正在戴帽的时候,岳兰,这个手脚快捷的姑娘,又像旋风般闯了进来。她也穿上了絮鸭绒的、尼龙面子的工作大衣,头巾包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  邵子安严厉地瞅了瞅她。  “我也去。”姑娘恳求地说。  邵子安不出声,前头走了。  岳兰紧跟在后面。  “邵伯伯!”她的声音变得倔强了,“这是战争呐!”  邵子安一回头,在她手心里塞上一把手枪。  “这是激光手枪。当心!遇上敌人,只许打腿!”  两个人相继进入无人驾驶的汽车里。邵子安用嗄哑的声音给看不见的电子司机下达指令:“1271,开到2004基地,全速!”  从早上起就轻飘飘地下着的雪花已经发展为一场大风雪。细碎的、结晶盐似的冰粒在西北风里旋卷、咆哮、奔突,把宽阔的马路连同它两旁的楼房、白杨树,还在施工中的塔式吊车,全都淹没在奇异的白色旋涡中。已经是黄昏了。虽然路灯全都亮着,看去却只是朦朦胧胧的雪雾中的点点光斑,有时闪烁着虹一般的色泽。  小汽车就像风浪滔天的大海上的一艘摩托艇,又像一发出膛的炮弹或一枚鱼雷。它有时颠踬着,被抛起,落下,又奋不顾身前进。看不见的电子司机出色地和风雪搏斗着,很快开出了宇航城,沿着那条驶向2004基地的、由四排高大白杨树夹道的高速公路疾驰。  岳兰倒在座位上,用两只手紧紧按着自己的急剧搏动的心脏。她的心头,正翻腾着比车窗外的暴风雪还要猛烈的风暴!她清楚记得,四年前,她还只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的时候,也是在一个严寒的、虽然并没有下雪的冬日,也是这个紧紧锁着双眉的邵伯伯,带着她奔驰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她爸爸岳悦,2004基地的核动力工程师,在一次爆炸事故中牺牲了。在小汽车里,邵伯伯一言不发,不断地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小姑娘因为剧烈啜泣而颤抖得非常厉害的肩膀。  以后,岳兰和妈妈就住在邵子安家旁边的一幢楼房里。失去爸爸的伤痛是巨大的。它就像一个难以愈合的、而又常常绽开的疮疤一样,经常使小岳兰感到钻心的疼痛。邵子安是一条硬铮铮的铁汊子。对于他来说,岳悦不但是同事、战友,而且是中学时代的同学,比亲兄弟还要亲的兄弟;岳悦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女儿。但是,他没有时间给小姑娘以温存。天呐,宇航基地有多少事情要这个总工程师操心!空中实验室,飞向火星、飞向木星、飞向土卫六,然后又是这个庞大的建设火星实验室的计划……他把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撂在上海他岳母那儿,只把一个儿子带在身边。这个儿子,邵继恩,虽然只比岳兰大三个月,却常常代替父亲的职责,长兄一样照拂着岳兰的成长。  此刻,岳兰又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她不敢正视邵子安的脸,仅仅从眼角里偷偷地瞟了他几下。这就够了。邵子安纹丝不动地坐着,还是蹙着双眉,目光像两把锥子一样锋利,仿佛要刺穿这旋卷着的雪雾。岳兰甚至可以从他的黑漆漆的瞳人里看到雪的反光。啊,人生是多么严酷!不是吗?刚好是二十四小时以前,昨天傍晚,同是这个邵伯伯,却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他的小女儿,15岁的邵继来,放寒假了,从上海来探亲,刚下飞机。昨天这个温暖的黄昏和晚上,岳兰就是在邵家度过的。邵婶一手拉着继来,一手拉着岳兰,坐在沙发上,耐心地听着小继来总也说不完的话。而邵伯伯呢,则咬着烟斗,倚在窗户上,含笑地望着她们。  哦,二十四小时!地球仅仅自转了一个圈儿……  “岳……兰,”她忽然听见邵子安的嗄哑的、迟疑不决的声音,“今天上午,你干什么呢?”  “我陪妈妈去看病——她昨晚心口疼。”岳兰机械地回答道。  “那你为什么现在不陪着她?”邵子安好像恼怒了。  “服了药,上午就好了——下午她上班去啦。”  邵子安沉重地叹息了一声,不说话了。  岳兰是一个聪明的姑娘。她明白,邵伯伯为什么在这样的时刻提出一个似乎是不合时宜的问题。多么辛辣的一撮盐撒在邵子安的裸露的心上呀!中午,岳兰去过邵家,找小继来,邵婶说,继来,还有继恩和他的同学钟亚兵,全都跟霍工程师到宇航基地去了。  而现在,宇航基地却发现了敌情!  宇航基地受到威胁,邵伯伯心爱的小女儿也受到了威胁。战斗也许已经打响,一个15岁的小姑娘正卷在暴风雪下的战斗中。对于继恩和亚兵,没有什么,他们是宇航城长大的、经过锻炼的青年。但是继来却完全不同,她是看惯黄浦江上的轮船、南京路上的霓虹灯的上海姑娘呀,她是一株长在江南的柔弱的小草……  邵子安又说话了,还是嗄哑的声音,充满焦虑:  “岳兰,你看,可能有什么样的敌情呢?”  岳兰摇了摇头。  “我想像不出,那个人一点儿也没有说清楚。”  “他当然来不及多说。”邵子安谅解地说,“再说,他无非是给我报个信儿。岳兰,你认为敌人是针对‘东方号’来的吗?”   P1-6

图书封面


 飞向人马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郑文光在6月17日去世后,中国媒体均保持沉默。在对科幻有着轻视传统的人们中间,这并不足为奇。   郑文光走得突然   据与郑文光一家有过密切接触的《中华读书报》记者陈洁说,就在去世的头一天晚上,他还照例和夫人陈淑芬通了电话,“请示”说:“我想喝点啤酒,可以吗?”在4、5月间非典最厉害的时候,他心脏病曾经发作过一次,几乎住院,此后夫人就禁止他喝酒了。陈淑芬很干脆地“不予批准”,郑文光开玩笑说:“我求求你了,就喝一点点。”陈淑芬说:“等非典过去,我回国了,你的身体也完全好了,那时再喝燕京,好吗?”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郑文光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陈淑芬问他身体感觉怎么样,他照例响亮地回答:“我很好。”这是他的习惯,他生病20年来,几乎从来没有抱怨过,也尽量不给他人添任何麻烦,总是那么安静。对所有关心他病情的人,他从来都是首先说“我很好”,然后表示感谢。   陈洁说,郑文光大多数时间是安安静静地看书、读报、收看电视新闻,偶然会评论时事、谈论影视和球赛,很少谈论往事,从来没有一次说过自己的病情。那天晚上,陈淑芬还是不放心,打电话问家里的小李,小李如实地说“爷爷有点不舒服。”于是,陈淑芬从美国给在安贞医院工作的医生孟康和张薇打了电话,他们夫妻俩一直都很关心郑文光和陈淑芬的身体。听陈淑芬说了自己的担心后,他们表示第二天会去家里看看郑文光。那一天很平常,郑文光11点多准时睡了。   第二天(6月17日)早上5点多,小李发现郑文光呼吸声有点异常,忙起来察看,这时郑文光已经不能说话,120很快来了,抢救了近半个小时,然后送到医院,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当时是5时53分。   新中国科幻的开创者   郑文光1929年4月9日出生于越南海防。新中国成立后他立即回国。后来,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文学史研究。   1954年,郑文光发表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由此把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人的视线拉向了宇宙,并用精确的技术语言,描述了惟妙惟肖的“小康”和“大同”社会理想。他的短篇小说《火星建设者》在20世纪50年代年获得“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科幻大奖”,这使他成为迄今唯一荣获国际科幻奖的中国科幻作家。   50年代,郑文光的主要作品有科幻小说集《太阳探险记》)、大型科学文艺读物《飞出地球去》、科普译文集《宇宙》。他撰写的纪念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的传记文学《火刑》,多年来一直是全日制中学课本中的语文教材。   文革期间,郑文光停止了文学活动,并被迫下放。粉碎“四人帮”以后,从1978年起,他出版了《飞向人马座》、《大洋深处》、《神翼》和《战神的后裔》等4部长篇小说和《命运夜总会》、《地球的镜像》等多部中短篇小说。其中《飞向人马座》荣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成为中国科幻的史诗性作品。   郑文光还是中国科幻文学理论的主要探索者。1998年,他由于对科幻文学的重要贡献,获得了至今为止中国科幻领域惟一的“终身成就奖”。   郑文光在读者心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的会员,作品曾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捷克等多种文字。   与西方科幻异趣,郑文光把注意力放在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美好的预言上。他说,“我的作品主要反映中国人民在实现现代化历程中的欢乐、痛苦、爱情、挫折、胜利、斗争……”不过,他在晚年,也用科幻来抨击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郑文光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有的人因此选择了航天事业,如今就在神舟飞船的发射现场工作;还有的人毕生致力普及现代科学和倡导想像力,以消除几千年封建文化残留的愚昧和固步自封。   郑文光那一代科幻作家大都把美好社会到来的年限设定在2000年前后。有悼念文章说:“那些作品描写的世界成为了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未来。”科幻作家和研究者吴岩说,“郑文光在开创新中国的科幻事业、在探索科幻小说的多种可能性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媒体为何保持沉默   郑文光去世后,连美国的科幻机构也发布了消息,然而,大大小小的中国媒体却几乎悉数保持沉默,使郑文光的去世显得异常冷清孤寂。   绝大多数人是从科幻网站上得知郑文光去世的消息。对他的悼念,因此也几乎是自发的。26日上午,科幻爱好者们冒雨纷纷来到八宝山兰花厅为郑文光送别,主厅里放不下如此之多的花圈,许多不得不摆在过道上。告别的人里面,有头发花白的拄杖者,也有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但在场的几乎没有记者。   一位网友说,但是,“中国的媒体只要有个小艺人的花边,可能就有大量报道。”一位科幻迷说,在西方,科幻作家的地位是很高的,是媒体追逐的偶像,是财富的象征,“美国一位科幻大师去世了,那是轰动世界的新闻。”   但中国科幻却一直命运多桀。1904年,作为西方工业革命副产品的科幻首次被鲁迅从国外引进,鲁迅认为,这种文学样式可以“导中国人群以力行”,是改变国民劣根性的一剂良药。然而,此后,就在西方科幻进入黄金时代以后,中国科幻却地位尴尬,颇受打击。   科幻作家和研究者吴岩说,在1958年狂热的时代里,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可以轻易处理好伟大领袖的位置的,但是,对于一部关于未来世界的文学作品来讲,这个简单的问题本身便显得异常复杂。到2000年,毛泽东的年龄将达到107岁,在这个年龄,在当时的医学条件下,伟大领袖是否可以“万寿无疆”,这便成为了一个必须回答的严肃问题。   其时,中国还开始了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是否功过”以及“宇宙大爆炸学说是否具有反马克思主义性”的运动。科幻的处境更加艰难。郑文光也进入了创作的漫长蛰伏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科幻再次遭到批判,被认为是“伪科学”。郑文光因此患上中风,停止了创作。如今,中国科幻走向复苏,但作为一个五千年来习惯于从历史和经典中寻找答案的民族,还一时难以适应科幻那种对未来的神奇想像、对无尽可能性的洒脱描述以及对权威的颠覆。   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西方,科幻已被认为是一种反映人类后现代焦虑的“先锋文学”,但在中国,仅仅被当作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儿童文学”。   科幻作家永远的童稚之心   在中国,科幻作家就像恐龙一样稀罕和不被人理解,但他们却过着一种自得其乐的恬淡生活。许多缅怀的文章都特别提到了郑文光“始终是一个年轻人─—有时甚至就是一个儿童”,以及他与妻子的相濡以沫、仿佛永远青梅竹马般的感情生活。   科幻作家星河回忆说,有一次,郑文光夫妇请几位科幻界人士吃饭,陈淑芬阿姨建议大家尝尝德国啤酒,“文光今天也喝一点”——大家还为郑先生点上了一支烟。“文光你抽烟啊?”离席后返回的陈阿姨故意问道。“郑文光不抽吗?”星河很惊讶。“上次好像也给郑文光烟来着。”“你不知道。”郑先生一字一顿,像个顽皮的孩子。   服务员开始上菜,但啤酒迟迟没来,郑先生指着桌子焦急道:“……德国呢?”服务员说“马上马上”,郑先生把脸一扭,一副小孩子没得到玩具的不悦神态。——率真稚气,毫不作伪。星河说。   陈洁回忆说,生活中的郑文光是内向而朴素的,话语不多。自他1983年患病以来,其饮食起居和与人交谈,多靠夫人陈淑芬代为照顾和解释。陈淑芬动情地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真诚朴实的人,充满爱心,感情非常纯真。他本来还能写出更好的东西来,他还有很多想法,可惜他病得太早了。”她这么说着时,有时会不经意地轻轻爱抚着郑文光的头,郑文光就静静地坐着,像温顺的小羊。这个发生在相濡以沫多年的老夫妻之间的小小的动作,令这位记者感动了很久。   郑文光生前最喜欢读《水浒传》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晚年迷上了中国古代经典《道藏》。吴岩说,郑文光更应该属于那种稳定、平和,科学技术、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能产生伟大作用的时代。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读来竟没有一丝落后之感,果然科幻有永保时间的能力。
  •     成长版《从地球到火星》
  •     飞向人马座
  •     小时候读过的书,当年很喜欢。今天看见友邻标注,回忆一下!
  •     郑文光于1978年发表的一部科幻小说。
  •     我在八岁的时候,虽然还是最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可也已经读完了父亲书架上的《趣味的数学》《田园卫士》《中华谜语》,甚至还曾试图通读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和唐人的《金陵春梦》,而最终吸引我的却是这本郑文光的书。依靠字典的帮助,我读了人生的第一本科幻小说,终身难忘!
  •     文学经典书
  •     纯粹的理想主义
  •     儿童科幻小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