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儿 > 儿童文学 > 绿山墙的安妮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
ISBN:9787533915889
作者:[加]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
页数:255页

作者简介

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安妮是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出生不久即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好心的邻居把她养到六岁之后她又到另一户人家看孩子,后来被送到了孤儿院。十一岁的时候,绿山墙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她。安妮天性活泼乐观,想像力极为丰富。她的天真和幻想使闹了不少笑话,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朴实而绚丽,充满着童心和梦幻。
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孩,一个小精灵。这个小精灵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闭塞的农舍乡村。故事由此开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第二章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三章 玛丽拉·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第四章 绿山墙农舍的早晨
第五章 安妮的身世
第六章 玛丽拉打定了主意
第七章 对安妮的培养开始了
第八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吓得心惊肉跳
第九章 安妮的道歉
第十章 严肃的誓言和保证
第十一章 有向期待的喜悦
第十二章 安妮的坦白
第十三章 小学校里的大风波
第十四章 黛安娜应邀赴茶会,结果很不幸
第十五章 新的生活趣

编辑推荐

  为什么中国“家妮迷”热力推荐?  安妮使她们惊喜地看见:生活可能平庸烦恼,但好心态可以把它创造得充满乐趣和诗情。尽管新潮偶像很时尚,另类女孩很喧闹,但灵魂深处的知音是安妮。  为什么作为一种成长小说,安妮系列畅销西方近百年?  在艰难中坚守乐观向上、浪漫纯洁的安妮抓住了各种肤色各种年龄读者特别是女学生的心。女孩子常在生日收到轻松好看安妮小说,她们在安妮的陪伴下,心灵优美成长。  为什么绿山墙的安妮营造世界旅游胜地?  田园牧歌的绿山墙美如童话,绿山墙的安妮是心中的梦想,人们要去追寻她?

前言

  编辑编辑这套“安妮系列小说”,是因着友人的女儿——一位阅读面极广的中学生近乎恳求的建议:“《绿山墙的安妮》(国内几年前已有中译本)棒极了,你们接着往下出续集吧,我都等不及了。”她母亲告诉我,这女孩与她的一位同学至少看了几十遍《绿山墙的安妮》,两人原来都是不爱说话的小女生,现在性格大变,都学安妮,互相比着谁先拿奖学金,谁更加伶牙俐齿……  一年以后,当“安妮系列小说”前四本书稿译好编定,静静地摆在我面前时,我被感动、启悟、愉悦、喜爱重重裹挟,我认定这是一块未被中国读者开掘的宝藏,安妮将成为女孩子们的心灵伴侣。知道原《世界文学》主编、外国文学专家李文俊先生曾去过女作家的故乡,于是便有了下面这番对话。  编辑李先生,我们都知道您是中国翻译和研究美国大文豪福克纳的权威,却怎么会在前些年拐了个弯,去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寻访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利,也就是《绿山墙的安妮》的作者呢?  李文俊我折服于福克纳一类现代派作家作品的深奥曲折,却更喜欢儿童文学的亮丽明快,《绿山墙的安妮》就是一本亮丽明快的书,尤其是它的英文原文我很爱读,我生病时总读原版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缘由之一;缘由之二,主要想为异国的小安妮打抱不平。“安妮系列小说”在英语国家畅销近一个世纪而不衰,《绿山墙的安妮》被译成数十种文字,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又搬上舞台,改编成音乐喜剧,加拿大人提起它都会精神亢奋、眼睛闪光;而在中国大陆,中译本的影响却很小,只在喜欢它的读者中悄悄流行,而读者对这位创作了令加拿大人无比自豪的不朽名著的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更是几乎一无所知。正因如此,我才在一次加方资助的学术考察活动中,报了去女作家故乡考察然后撰文介绍的计划。  编辑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我见过她一张很美的相片,看她模样,一定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教育?  李文俊哦,她只是一位平民,一位农妇,一位女教师,一位牧师太太。露西·莫德·蒙哥玛利于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爱德华王子岛,打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干着各种农活。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女作家对大自然的终生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  小露西九岁开始写诗,十五岁时写的一篇作文获全加作文竞赛三等奖,十六岁便开始投稿。在三十七岁结婚以前,她读过大学,也做过教师和编辑,但大部分日子过的却是普通农妇粗砺艰辛的生活。嫁给牧师埃温·麦克唐纳以后,除了做妻子和母亲需要做的一切家务事以外,她还要担当起牧师太太的所有“社会工作”,如主日学校、圣诞演出,与各种各样的人谈心……直到1942年4月24日去世为止。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每天都要挤出几个小时来阅读与写作,一辈子辛勤耕耘成果累累,共创作了二十多种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短篇小说集、诗歌、自传,还有十卷尚未出齐的私人日记。  编辑国外评论称《绿山墙的安妮》曾经“如瞬间爆炸般迅速走红”,您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  李文俊《绿山墙的安妮》是女作家在1904年她三十岁的时候创作的,曾遭到出版社的五次退稿,终于在1908年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相中,出版后很快就成了畅销书,一年中重印六次,第二年英国版也印刷了十五次。千百万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飞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女作家家里,希望知道“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有趣的是,大文豪马克·吐温金贵的文字也挤在成堆的信件中,老吐温晚年虚弱凄凉,安妮的故事照亮了他的苦境,他激动快乐地写道:“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主人公)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确实,作者笔下对大自然的诗意描摹,对乡村淳朴生活、人物的幽默刻画,对一桩桩动人故事的奇巧设置,尤其是对女主人公安妮阳光灿烂般美好性格浪漫情怀的独特塑造,感动了各个阶层各种年纪的读者,受到无数无数小姑娘、小男孩及海员、传教士各色人等的喜爱,两位英国首相斯·鲍德温与拉·麦克唐纳都承认自己是“安妮迷”。  编辑女作家应读者及出版社之邀,又一部接一部将安妮的故事续写下去,您怎么看这后面的七部小说?  李文俊我很佩服女作家尽管有点勉为其难,但还是使后七部小说的内容风格与《绿山墙的安妮》基本一脉相承,宛如是一气呵成的,同样在人心中注入清新浪漫,引发优美柔情。而且每一部都留下期待,吸引读者急切往下读。它们分别是《少女安妮》(原书名为《阿冯利的安妮》),写安妮在家乡生气勃勃地做小学教师;《女大学生安妮》(原书名为《小岛上的安妮》),写安妮在大学读学士学位,经历交友、恋爱;《风吹白杨的安妮》,以安妮给未婚夫写信的方式,叙述她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校长的多彩故事;《梦中小屋的安妮》,写安妮开始了婚姻生活,依然对一切充满爱心和好奇;《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书中安妮主持着六个孩子的大家庭,至此,她才真正成熟了;《彩虹幽谷》,在这里孩子们长大了,安妮给他们热情、快乐、爱的教育;《温馨壁炉山庄的里拉》,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安妮小女儿的曲折经历。这套系列小说以迷人的艺术魅力展示了异国异地一个少女的丰满的成长过程,征服了全世界女孩子的心,也会给我国老老小小的读者以很好的启迪。  一位加拿大评论家探讨“安妮系列小说”成功的原因时,认为是由于英语国家的人民特别喜欢小姑娘。小姑娘常有的率直的天真,纯洁的幻想,是难以企及的美的境界,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求。  其实,非英语国家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中国传统文化一向不太重视了解、尊重少年儿童的人格与心理,这些年在这方面有了些改变。引进这套优秀的文学名著,可以帮助我们借鉴西方国家的优良教育理念。  编辑在阅稿的过程中,我时时体验到一种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没有时间上近一百年的隔膜感,这是为什么?  李文俊这正是名著所具有的能超越时代的特点。不仅读者有此感,七十年代以来,文艺评论界也在“安妮系列小说”里发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弗洛伊德的门徒把安妮与其他女主人公作为实例细细解剖,用以证实他们的理论;女权主义者又把这些人物拿来说明女子为保持完整的个性曾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绿山墙的安妮》可贵之处在于用纯真的儿童这面镜子映照出成年人社会的荒诞与悖谬,在那个社会里,违反天性的条条框框已被人习以为常,活泼好奇的儿童不愿接受反倒被视做叛逆。以上这种种说法都有对的一面,但也有偏颇之处。比较客观的观点是认为安妮的故事写一只“丑小鸭”通过坚持自己爱美的天性和纯真的情怀,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自我牺牲、勇于助人等等),逐渐为周围的人所接受,人们开始看出这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编辑中国的“安妮迷”们若是听说您走进过被小说描写得温馨暖人的绿山墙农舍,一定会羡慕得要命。您能描绘一下如今的“阿冯利村”吗?  李文俊小安妮坐过的火车早已不开了,铁轨却还留下嵌在地上。红土路还有,高高的冷杉、白桦及成片成片的苹果树、樱桃树风姿依旧。爱德华王子岛是东西狭长的,过不了多久总能瞥见蔚蓝的大海与红色的灯塔。著名的绿山墙农舍坐落在卡文迪许村(即“阿冯利村”,现为国立公园),女作家是以这幢屋子为创作背景的。现在它是绿山墙农舍博物馆。房子很简朴,木结构,有两层楼,呈曲尺形,家具都很结实耐用。室内再现了安妮、马修、马丽拉的房间,仿佛他们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女作家的墓在西边不远的地方,墓碑与绿山墙农舍遥遥相望,小说中令人神往的“情人的小径”、“闹鬼的森林”都围绕在墓地周围。入夜,可以听到“闹鬼的森林”的呼啸和“红色的海滨”的涛声。  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其中不少是来验证自己读小说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的。一个作家在逝世后如此受人爱戴,一个作家的故乡能因为她笔下人物、景物的迷人魅力而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这在外国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编辑谢谢李先生。愿中国孩子、中国家长、中国老师和中国作家们都喜爱这位加拿大的安妮。

内容概要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出生在加拿大最美丽的爱德华王子岛,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美好的田无生活培养了她对大自然的终生热爱。露西九岁开始写诗,十六岁开始投稿,三十七岁结婚,嫁给一位牧师。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她每天都挤出几个小时坚持阅读与写作,成果累累。她的女孩成长小说系列在英语国家畅销近一个世纪而不衰,被译成数十种文字,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又搬上舞台,改编成音乐喜剧。 艾米莉系列小说以迷人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异国异地一个女孩丰满的成长过程。艾米莉坚持自己爱美的天性和纯真的情怀,通过自己的良好行为,成为人们心目中有着阳光般美好性格和浪漫情怀的梦女孩。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雷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雷切尔·林德太太就住在亚芬里大街向下斜伸进一个小山谷的地方,山谷四周长满桤树和风仙花,一条小溪从中穿过大街。溪水源自远处的老卡思伯特家的树林中。流过林中的那一段小溪以其蜿蜒曲折、湍流迅疾而著称,一潭潭池水和小瀑布阴暗隐秘;但是,流到了林德太太家附近的山谷时,水流却逐渐缓慢下来,变成了一条安静规矩的小河。因为哪怕是一条小溪,只要经过雷切尔·林德太太的家门口,都会放慢脚步,谦恭而有礼貌地通过。也许连它都知道,雷切尔太太这会儿正坐在窗前,注视着门前过往的一切呢,从小溪到孩子,要是被她发现了任何古怪或不同于平常的事儿,她可一定会想法子探个究竟,不找出其中的原委是绝不罢休的。  在亚芬里内外,有许多人特爱关心邻里的家务事,却不管自家的事;雷切尔·林德太太却是一个能干的人,无论是自家事还是邻里事,她都特别关心,并总能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她是一位有名的家庭主妇,家里家外拾掇得井井有条。她组织了一个缝纫小组,帮助管理主日学校,她还是教会救助协会和对外传教辅助机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尽管有这么多的事,雷切尔太太仍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好几个小时地坐在她家厨房的窗前,一边绗缝着棉被,一边留意地盯着门前那条穿过山谷蜿蜒伸上远处陡峭红色小山的大路。亚芬里的家庭主妇们常常用敬畏的口气告诉别人,说她已经绗了十六条那样的棉被了。由于亚芬里占据了一个三角形的小半岛,一直延伸至圣劳伦斯海峡,两边环水,任何进出亚芬里的人都得经过那条山路,因此谁都逃不脱雷切尔太太能看到一切的眼睛的无形检验。  六月初的一个下午,她像往常一样坐在那里。阳光照进窗内,温暖而明亮。房前斜坡上的果园里攒动着粉白色初放的花朵,泛起新娘般的红晕,群群蜜蜂翩跹起舞。托马斯·林德——一个温顺的小个头男人,亚芬里的人习惯把他称做“雷切尔·林德的丈夫”——正在谷仓那边的山地上播种晚萝卜种子,而马修·卡思伯特也应该在远于绿山墙边小河旁的那一大块红土地中播撒他的种子。雷切尔太太知道马修也应该在播萝卜种,是因为前一天晚上她在卡莫迪那里威廉布莱尔的店里听到他告诉彼特·莫里斯说,他打算第二天下午就去播萝卜种。当然是彼特主动问他的,因为从未听人说过马修卡思伯特一生中曾主动和别人说过什么事情。  可是马修·卡思伯特却出现了。一个繁忙日子的下午三点半钟,他驾着马车正不慌不忙地穿过山谷上山坡。他戴着白衣领,穿着最好的西服,这清楚地证明他要离开亚芬里出远门;他驾着栗色马拉的两轮车,说明要走很长一段路。那么,马修·卡思伯特到底去哪儿呢?又为什么去那里呢?  如果是亚芬里的其他人,雷切尔太太只要把各种线索巧妙地凑在一起,就可以对这两个问题猜出个八九分了。但是马修很难得出门,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紧急事情。马修生性害羞,不喜欢和陌生人来往或者去任何他得和人讲话的地方。他戴着白衣领,穿着整齐,驾着马车可是不常有的事。任凭雷切尔太太怎么去猜,也毫无头绪,而她也因此整整一下午都闷闷不乐。  最后,这位了不起的女人决定:“喝过下午茶,我就去绿山墙找马瑞拉,去打听一下马修去哪儿了,去那儿干什么。这个季节他一般不会进城。他从不探亲访友。就是萝卜种子用完了,他也用不着穿戴整齐、驾着马车去买呀。他驾车的速度并不快,所以也不像是去请医生。不过,昨晚以来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他动身的。我可真糊涂了。到底是什么事呢?不查个水落石出,我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宁。”  于是喝完下午茶,雷切尔太太就出发了。她不用走太远的路。卡思伯特家那栋零散的大房子四周是果园,从林德家的山谷沿路走去还不足四分之一英里,但是那条窄长的山问小路却使路途变得远得多。和他的儿子一样,马修的父亲也是一位害羞、沉默寡言的老人。当建好家宅时,他虽不算真正隐退到树林中,但却尽可能地远离了其他的住户。绿山墙建在他开出来的这块土地最远的边缘处,直到今天.从大路上几乎望不见它,而沿亚芬里大路两旁的房屋却是一座紧挨着一座。在雷切尔太太看来,住在这样的地方根本就不能算是住。  “一点不错,只能算逗留。”说这话时,她正沿着那杂草丛生,两边长满野玫瑰,路面留着深深车辙的小路走着。“两人远远地住在这个地方,难怪马修和马瑞拉都有些古怪。树做不了多少伴。天知道要是树能做伴的话,这里树倒不少。我可宁愿看人。不过,看上去他俩还挺满足。依我猜,他俩只是习惯了。爱尔兰人常说,人什么都会习惯的,哪怕是被吊起来,时间久了,也会习惯的。”  正想着,雷切尔太太跨出小路,走进了绿山墙的后院。院子里苍翠一片,收拾得干净而整齐,院子一边是古老的大柳树,另一边是整齐的白杨树。地上看不见一根枯枝或一块碎石,要是有的话,无论如何也逃不过雷切尔太太的眼睛。她心里暗暗想,看来马瑞拉常常打扫这个院子,就像她经常打扫她的房子一样。院子里干净得就好像有人就地大吃了一顿,风卷残云,一点东西也没有剩在地上。  雷切尔迅速地叩了叩厨房门,门开了,她走了进去。绿山墙的厨房是一间非常宽敞、明亮的房间,被收拾得异常整洁,看上去倒像是一间从未被使用过的客厅。它的窗户分别是向东、向西的,从西边的窗户向后院望去,是一片柔和的六月阳光;而朝东的窗户被团团葡萄藤缠住,像是披上了一件绿装。透过它,可以瞥见左边果园内初放朵朵花苞的白樱桃树,还有那溪边山谷上摇曳生姿的白桦树。马瑞拉·卡思伯特就坐在那儿,每当她静静地坐着的时候,总是对阳光感到有一丝怀疑,在她看来,阳光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似乎显得过于跳跃,不太可靠,而这个世界是应当被严肃认真对待的。这会儿,她正坐在屋内做着针线活,身后的桌子上已摆好了晚餐餐具。  进门的那刻,雷切尔太太就在脑子里记下了桌上的每一件东西。一共有三只碟子,因此马瑞拉一定在等和马修回来的那个人一起吃晚餐;但是那只是些平常用的碟子,而且桌上只有沙果酱和蛋糕,所以到访者不会是什么特别人物。但是,马修为什么戴着白衣领,还驾着马车呢?雷切尔太太更加困惑了,一向安谧、平静的绿山墙忽然在她心里变得神秘起来。“晚上好!雷切尔,”马瑞拉轻快地打着招呼,“快请坐。今晚天气真不错。家里人还好吗?”  朋友间的直呼其名也许可以被称做是友谊的体现,而马瑞拉。卡思伯特和雷切尔太太之间尽管有着差异,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差异,她俩之间才一直保持着友谊。  马瑞拉长得又高又瘦,身材缺少女性的曲线美,一头黑发总是用两只发夹卡住,牢牢地盘在脑后,几缕银丝夹杂其中。她看上去像是一个经历贫乏、刻板、严厉的女人,事实上她也确实是这样一个人。不过她的嘴巴长得倒是有点意思,如果能再纤小些,就会显得有点幽默。  “我们都不错。”雷切尔太太说,“不过,今天我看到马修出发的时候,很担心你的身体。我想他可能去请大夫了。”  马瑞拉会心地笑了一下。她早就料到雷切尔太太会登门的,她知道马修的出门对于她的这个邻居来说显得实在是太罕见了。  “哦,不,我身体还不错,虽说昨天还有点头痛。”马瑞拉说,“马修到布赖特河那边去了。我们打算从新斯科舍省的孤儿院里领养一个小男孩。他乘今晚的火车来。”  如果马瑞拉说马修到布赖特河那边是去接一只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雷切尔太太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吃惊。整整五秒钟,她惊讶得说不出一句话。很显然,马瑞拉没有在和她开玩笑,可是雷切尔宁愿相信马瑞拉是在说笑。  “你这是真的吗?”雷切尔太太终于缓过神来了。  “当然是真的。”马瑞拉说道,就好像从新斯科舍省的孤儿院里领个男孩回来只是亚芬里任何一个管理有方的农场中很平常的一件春季农活,而绝非什么闻所未闻的稀罕事。  雷切尔太太感到大为震惊,她在心中惊叫:天哪,男孩!马瑞拉和马修·卡思伯特要领养一个男孩!从孤儿院里!疯了!简直是疯了!再也不会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令她感到吃惊了!再也不会!  “究竟是什么使你们产生了这样的怪念头?”她不满地问道。  这么重要的决定事先居然没有征询雷切尔的意见,她当然感到非常不满。  “我们考虑这件事有一段时间了——其实整个冬天都在考虑这件事。”马瑞拉答道,“圣诞节的前几天,亚力山大·斯潘塞太太到我们这儿来过。她说她打算春天的时候从霍普顿的孤儿院里领养一个小姑娘。她的亲戚住在霍普顿,她也去过那儿,所以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自她走后,我和马修就一直在商量这事。我们想要一个男孩子。你知道,马修年岁逐渐大了——他已经六十岁了,走路、干活都不如以前那么轻捷了。他的心脏也不好。你知道,在这里,想雇个人帮忙实在是太困难了。能雇到的尽是些蠢笨的、未成年的法国男孩。他们在你这儿干段时间,掌握些技术后就溜走,要么去了食品加工厂,要么就去了美国。起初的时候,马修提议领养一个当地男孩,但是我坚决不答应。他们也许不错——我不是说当地的孩子不好,可我不想要那些生在伦敦街头的阿拉伯人。至少得是个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其实不管我们领养谁,都会有风险的。但是,如果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孩子,我会感觉踏实些,担心也会少些。所以,最后决定请斯潘塞太太去那儿领她的女孩时也帮我们选个男孩。上周我们听说她就要动身去霍普顿,就托住在卡莫迪的理查德·斯潘塞的家人捎了口信给她,请她帮我们选一个聪明伶俐、讨人喜欢的男孩,十或十一岁。我们觉得这样的年纪最好,来了以后可以马上就帮咱们干些农庄的杂活。而且这么大的孩子也正是受教育、长技能的时候。我们打算好好地把他安顿下来,并送他上学接受教育。……

图书封面


 绿山墙的安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5条)

  •     绿山墙的安妮很感人,主人公安妮是一个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想象的孩子.她应该很庆幸自己被马修兄妹两所收养,因为他们安妮成为了绿山墙里的小主人.结尾很感人,虽然安妮放弃了读大学,但是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艾凡利学校教书.安妮这种自尊自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刚刚在麦当劳读完大半本,若不是下午要上班,一定会坚持把它看完其实开始的时候读这本书没觉得有多好,甚至是像马瑞拉一样厌烦安妮那没完没了的想象和无休无止的话,并且会不自觉的跟自己小时候比较,觉得安妮太蒙太奇了,我小时候还算个相对安静的小孩……可是读到安妮开始上学读书,开始认识戴安娜,开始一次次犯错又一次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就越来越喜欢她,并且觉得跟自己小时候越来越像~当读到她去采野花布置餐桌招待牧师太太的时候,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姥姥家跟表姐去山里采野花的往事,大山里有很多漂亮的从未见过的小花,每每见到一种,我都会喜的不能自以并且采下来放在手里,虽然因此迷了路,但是喜悦却完全淹没了当时的恐惧…甚至不顾大人的训斥认真的把采回来的花插在一个洗干净的酒瓶子里,觉得那就是天堂~读到安妮怕鬼不敢晚上走小路去朋友家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说自己……小时候姥姥家和舅舅家都在村子里,其实距离很近,但因为农村没有路灯,一到晚上路上便黑漆漆的,那时候假期去那儿跟表姐玩耍,经常是晚上在两家跑来跑去。只记得从舅舅家大门出来,姐姐在前面拿着手电照路,而我则是一路飞奔,怕的要命,而且绝对不敢回头,还边跑边喊…… 结果越喊越怕,越跑越快…… 对于这种举动大人们常常都无法理解,还会嘲笑小孩子的恐惧;可是在那时,小孩儿们的心里真的就是那么害怕………… 好多感触,包括小时候的臭美,偷穿妈妈的红皮鞋在镜子前面自娱自乐;上学时跟同学的暗暗较劲;还有跟要好的女朋友在课堂上传小纸条,太多太多……希望女士们有时间都去看看这本充满了童真的书,一定会找到自己的那个影子~
  •     喜欢这个红头发(尽管她不愿意承认)的安妮,喜欢她的想象力,她的真实。每次读这本书,心里都会出现一幅梦境般的画面,于是心驰神往。在她陪伴的日子里,我发现自己和她一样,找到了一个“情投意合的知音”,一个灵魂的知音。 :)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安妮单纯天真而有趣,对万物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羡慕任何人,她认真地做自己… 好喜欢这个小女孩,被深深感染。 最让人着迷的还有绿山墙的美景,森林女神泡泡,情人之路,山间小溪,农田庄园,花园小院,…真想生活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 一本让我看完觉得整个世界都那么美好的书!
  •     红头发的安妮 童年的回忆
  •     像樱桃小丸子
  •     十年了仍然记得书里写的,你要想一个女孩不想要漂亮的衣服,那你就从小给她打扮漂亮,这大概是最早的女孩要富养的说法吧,当年的我因为这个接纳了自己所谓的虚荣,而接纳了就放下了,虽然最近没钱还超想买衣服
  •     很喜欢的一本书。“希望接下来的生活里,我们能像绿山墙的安妮一样,总会在枯燥中找到乐趣,看到的一切都美好且生机勃勃。”
  •     由于阴差阳错使安妮来到了绿山墙,却对马修和玛莉拉带来了一生的影响,安妮的话唠,乐观,天真给了本身死气沉沉的家带了各种欢乐。安妮虽然是个孤儿,是个一开始并不被世人接受的女孩,但是她依然能想象自己身处天堂,尽全力对别人好。最后和吉尔伯特的感情发展没有描写下去有点遗憾
  •     一头红头发的骨灰级话唠。
  •     最喜欢的故事了,趣味中让人有同感,而且读的过程中有扑面而来的清新感。
  •     爱死安妮这个女孩了,脸上有雀斑,想象力丰富,乐观有生命力,对生活的热情❤这本书读很多次,也永远不会腻,读到每个熟悉情节(最爱马修想送安妮衣服的那章)依然会被书中人物所打动,愿自己也能成为安妮·雪莉那样的女孩。爱生活 享受生活 珍惜生活✌️一切总有峰回路转之时
  •     适合十岁以下的少女
  •     一个熊孩子的成长故事hhhh
  •      新出了剧集还不错,可追。
  •     暖
  •     文章内容丰富,语句优美。
  •     小时候的最爱,读了不下五遍
  •     完美的结尾让中途的无聊瞬间烟消云散,感谢自己的坚持。推荐给小朋友们阅读,安妮会给你们带来很多惊喜 ps:读的是李畅翻译的一版
  •     只记得这是我小学时代最喜爱的一本书,全书的最后一句话被我当作座右铭记了很久很久。
  •     富有想象力是如此幸福的事。
  •     小时候看的了。
  •     当故事来看很喜欢,但现实中八成会觉得安妮这样的小姑娘很烦,读书时经常感觉她脑回路很奇怪,可能是我想象力匮乏吧
  •     上周在钱淑英老师的课上第二次听到《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这次听已有所不同,即使包含了再多的爱它依然有缺陷。美美的自我认同随着他者变化,受毁和建立都离不开他者。但安妮不同,她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充盈自己也温暖了他人,整本书如末句所言,“苍天在上,愿万事美满!”
  •     马修死了那一段差点哭出来。
  •      路不是路,树不是树,湖不是湖。 无止无尽的想象力给人带来的是快乐是力量。是每个人失意的精神读本,不同于鸡汤的滚滚“能量源”。你该读读她,安妮,可爱的红头发雀斑女孩
  •     记得当时买来爱不释手
  •     “我能幻想出我的脸庞像玫瑰花一样美丽,我的眼睛明亮的像天上闪闪的星星,我还常常对自己说:我的头发像湿润的乌鸦羽毛一样乌黑。可我心里却很清楚自己是红头发。” - 安妮是用灵气,火焰和朝露造就出来的。喜欢安妮。
  •     也就是一个小女孩成长的故事吧,挺简单的,那时候看一直在想怎么能这么轻易原谅一个人呢?那个时候果然太天真。
  •     我觉得书里的场景很有画面感,我会想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首歌。我真觉得这本书写得好,好到我不知该说什么。它给我带来了一种想象——田野、树林、上坡、野花……甜蜜温馨的,童年的,而我却在某方面没有的。力荐。
  •     你们真烦
  •     前几部分给少年少女,最后几章给女士先生
  •     一个知己好友胜过一百个泛泛之交。 每个朋友都代表我们心中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大门原来是关闭的,直到这个朋友来到,这个新的世界才会为你开启。
  •     一本很有趣味的书。可爱的安妮,我就很喜欢话唠啊,我也喜欢巴拉巴拉讲一堆,以后也好希望生一个有趣伶俐的孩子,在书中有很多我感动的点。
  •     因为一个火车上认识的女孩读的。三天就看完了,好像是anne不是annie,里面的菲利普斯老师也经常叫错她的名字……后面三个系列没看,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儿童文学……不过我看网上的评价都蛮好的,大概是我的童心已经不多了。
  •     小学时读过的书,还想重温
  •     童年美丽的记忆。
  •     小时候看过,一直觉得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姑娘
  •     爱不释手!唤起了很多儿时的回忆,安妮真的太可爱了。
  •     非常喜欢,真的特别棒
  •     喜欢小时候嘴巴永远闲不住的安妮,她有着敏感又细腻的感情,永远充满乐观向上的朝气, 对一切感到好奇,不断犯错又不断改进。长大后的安妮成熟了些,少了些灵气,怪让人遗憾的。
  •     看剧然后觉得特别好看,听说书也很好看,然后开始看这本书了。
  •     那个暑假的一阵清风
  •     马克吐温说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那他一定没有读过自己侄孙女的长腿叔叔,小学偷偷熬夜看完的安妮,印象中的安妮是个天真烂漫,活泼到底的女孩子。如今大学重读,我的天呐!安妮怎么可以那么浪漫!爱德华王子岛也太漂亮了吧!!
  •     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首动听的田园诗,拍成动画电影一定非常棒!
  •     小学的时候看的入迷
  •     高三上政治课的时候,困到不行的时候就看看课外书,这本书就是那个时候看的,看的时候觉得自己充满了童心,那时候我是快乐的。
  •     十三岁十四岁的生日礼物。当时的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
  •     全程笑着看完的
  •     对我而言十分重要的一本书
  •     童年回忆。
  •     安妮可以说是理想女生了
  •     “人生所需要的,无非就是勇气和想象力,还有那么一点儿钱啊。——查理·卓别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