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博弈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308100274
作者:吴燕
页数:186页

作者简介

《公平博弈》系统介绍了公平博弈的相关研究。从行为学、神经科学、生物学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发现,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十大待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公平博弈》内容广泛、方法多样、文献丰富,还插入了许多相关而有趣的研究实例。对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可作为实验心理学、实验经济学、博弈行为的辅助教材与读物,也能引导学者、研究生以及青年科学家投入这个有趣又有用的研究领域。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公平概念
1.2 最后通牒博弈
1.2.1 Rabin(1993)公平均衡模型
1.2.2 Fehr和Schimdt(1999)不公平厌恶模型
1.2.3 Bolton和0ckenfels(2000)公平互惠模型
第2章 公平博弈研究概述
2.1 研究概述——基于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
2.1.1 论文数量
2.1.2 学科分布
2.1.3 文献类别
2.1.4 引文分析
2.2 研究概述——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检索
2.3 小结
第3章 公平博弈的行为科学研究
3.1 人口统计学因素
3.1.1 性别
3.1.2 相貌
3.1.3 种族
3.1.4 专业
3.1.5 年龄
3.1.6 家庭背景
3.1.7 特殊群体
3.1.8 小结
3.2 实验情境性因素
3.2.1 指导语
3.2.2 呈现方式
3.2.3 金额大小
3.2.4 信息完备性
3.2.5 社会比较
3.2.6 外部选择
3.2.7 权力大小
3.2.8 社会距离
3.2.9 认知负荷
3.2.10 意图
3.2.11 启动效应
3.2.12 小结
3.3 个性特征因素
3.3.1 越独立和越世故的人出价越自利
3.3.2 极大化者的出价更低
3.3.3 对公正越敏感的人出价越公平
3.3.4 对奖赏的反应越敏感的人越倾向于策略性出价
3.3.5 越诚实和谦虚的人出价越公平
3.3.6 出价行为与自我超越Vs.自我提升的个人价值观一致
3.3.7 越信任他人和越有安全感的人其决策越理性
3.3.8 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3.3.9 人格特征差异的微弱效应
3.3.10 小结
3.4 情绪因素
3.4.1 情绪
3.4.2 情绪对最后通牒博弈的影响
3.4.3 小结
3.5 文化因素
3.5.1 文化差异
3.5.2 公平博弈申的文化差异
3.5.3 公平博弈中的文化差异的元分析
3.6 损益情境
3.6.1 损失厌恶
3.6.2 损失厌恶对不公平厌恶的强化
3.6.3 损失与不公平的內隐联结
3.7 小结
3.7.1 提议者出价偏公平的原因
3.7.2 反应者拒绝不公平出价的原因
3.7.3 关注个体差异
第4章 公平博弈的神经科学研究
4.1 ERP研究
4.1.1 决策相关的ERP成分
4.1.2 最后通牒博弈的ERP研究
4.2 fMRI研究
4.2.1 fMRI技术
4.2.2 最后通牒博弈的fMRI研究
4.3 TMS研究
4.3.1 TMS技术
4.3.2 公平博弈的TMS研究
4.4 脑损伤患者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公平博弈的生物学研究
5.1 激素与决策行为
5.1.1 睾酮激素水平与决策行为
5.1.2 催产素与决策行为
5.2 五羟色胺(5-HT)与决策行为
5.3 五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
5.3.1 5-HT受体基因多态性
5.3.2 5-HT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5.4 多巴胺及多巴胺受体基因多态性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公平博弈的功能
6.2 从经典研究看公平博弈的研究进程
6.2.1 Roth等(1991):跨文化研究
6.2.2 Bolton和Zwick(1995):惩罚与免惩罚
6.2.3 Fehr等(2008):自利是本性,公平是后天形成
6.2.4 Hcnrich等(2005):公平是社会文明和市场一体化的产物
6.2.5 Sanfey等(2003):情感与理智的较量——前脑岛与背外侧前额叶的竞争
6.2.6 Knoch等(2006):神经科学之树上开出精神分析之花
6.2.7 wallace等(2007):决策行为中的遗传影响
6.2.8 Brosnan和Waal(2003):猴子也有不公平厌恶
6.2.9 小结
6.3 前沿的开放性问题
6.3.1 公平决策行为的习得机制
6.3.2 被试群体的多样性
6.3.3 实验情境的真实性
6.3.4 博弈者的认知机制
6.3.5 关注个体差异因素
6.3.6 全方位多层次的神经科学研究
6.3.7 决策行为的基因学相关
6.3.8 使决策行为表现出文化差异的关键文化特质因素
6.3.9 对国家制度设计、提高国民幸福的启示
6.3.10 如何有效地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公平博弈》的目的即是展示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性研究所揭示的规律及其所表现出的实验方法的细致、精巧与独创性。这些研究以国外文献为主,间或补充北京大学脑与认知实验室所做的相关工作。    分享是一种美德。本书旨在抛砖引玉,以促进国内研究者对最后通牒博弈的关注及探讨。本书既可以作为最后通牒博弈的入门性读物,帮助了解最后通牒博弈的研究历程和已有成就,也可作为实验心理学的补充读物,帮助提高心理学实验的设计与操纵能力。本书由吴燕著。

内容概要

吴燕
1982年出生,2010年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习科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入职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相关SCI论文多篇。

图书封面


 公平博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适合研究公平博弈及心理学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进行阅读,内容丰富、体系较为完整、逻辑清晰,并且收纳许多文献利于读者查阅,其中的实验案例非常有趣,引人入胜,读起来不会觉得乏味,不失为公平博弈领域好的入门读物。
  •     主要介绍了公平博弈的实验研究,对各个研究变量都有涉及。但主要介绍实验经济学的内容,对有关公平的政治哲学、调查研究无甚涉及,如果想涉及公平的实验,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但如果想从更多的研究方法角度了解公平问题,还需参考其他资料。
  •     作为吴老师带的本科生,跟着吴老师做博弈领域的研究两年,从入门到后来自己设计实验都有参考这本书。可以说,它即可以给外行者当兴趣读物读,也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参考。不过一开始这本书还未出版,我读的是吴老师的pdf草稿~公平博弈这个领域是用实验室博弈的范式,来模拟现实中的情景,从而研究现实中人的心理。它的基本范式叫做最后通牒博弈,规则是两个人分10元钱,一个人作为提议者提出分配方案,另一个人作为接受者决定接受方案与否,若接受,则两人按照提议者的分配方案分配;若不接受,两人都没有收入。这个研究范式的有趣之处在于,它能对应验证许多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比如,人们更愿意接受漂亮的异性的不公平提议;更容易接受朋友提出的不公平提议;当对方为权威人物时,会分给对方更多钱;以文化为变量还发现个人主义国家更倾向于拒绝不公平提议,而集体主义国家倾向于接受不公平提议。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也在博弈实验中有不同的表现。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从现实中的问题展开,通过实验不同程度上论证这些问题,轻松易读,很适合有兴趣的普通读者。博弈实验一经出现,就违反了经济人假设。按照经济人假设,人们应该接受博弈中的全部提议,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但实验中并非如此,人们总是拒绝不公平的提议。所以公平博弈领域最重要的问题,是人们对公平的态度,是人心在公正与自私、平等和利他之间的博弈。对公平的追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性,还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出的理性策略?对不公平的拒绝是负面情绪的宣泄,还是出于惩罚的目的?对这种哲学式的命题,研究者们企图通过科学实验来论证,到现在也是各说各的理,没个统一的结论。不过对于研究者来说,这个部分里后来者对前者的驳斥,实验方法的改进,花样的翻新,是一大看点。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我导师的书哈哈,吴姐姐边写我边读哒
  •     呵呵,喜欢,适合专业人士阅读
  •     我导师的书哈哈,吴姐姐边写我边读哒
  •     内容比较丰富,有很强大的文献来源,是了解公平博弈研究的好读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