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亲子关系 > 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0
ISBN:9787538718270
作者:林菁菁
页数:172页

作者简介

《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的作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带孩子涂鸦和与其他父母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家长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误区严重干扰了孩子的艺术启蒙,甚至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小孩子都喜欢抓住笔在纸上乱涂一气,对于他们而言画画是一种好玩的游戏,当然也没有多少家长会重视小孩子的涂鸦,除非画家。《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通过对大量的儿童画的评价,对艺术大师代表作的鉴赏,对艺术流派的评述,以娓娓道来的优美笔触,带领读者轻松步入艺术殿堂,特别能给父母的对美的欣赏观念带来更新。

书籍目录

1 儿子第一次涂鸦
2 发现颜色
3 不同的痕迹
4 作画工具 材料 姿势
5 拿起杯子喝水
6 写意的画
7 创造的快感
8 颜色变魔术
9 关于色彩
10 限制颜色
11 儿童绘画发展的几个阶段
12 不喜欢画画的孩子
13 大野一雄的舞蹈
14 跳读昆德拉
15 等待着再次飞翔
16 约翰・凯奇的音乐
……

编辑推荐

《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的作者谈儿童画,谈艺术教育、谈现代人的艺术感觉和艺术判断力的培养。并十分体贴地辟出篇幅告诉读者绘画的常识,介绍了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对一些世界名画进行了分析。而书中附录的大量绘画作品,包括孩子的涂鸦、作者的画作和世界名画,对于阅读者也是一次美的教育。

内容概要

林菁菁:职业艺术家,从事架上绘画以及实验影像、声音、装置、照片等多种媒材艺术创作,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览并被多家美术馆及私人收藏,多次应邀赴欧洲和北美做艺术交流访问,并主持孩子参与的“和艺术家一起工作”的艺术合作活动。本书所配大量画作插图,对广大家长和学习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系列丛书的作者们,有一个共同点:为人父母、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交朋友、愿意和孩子分享快乐,努力给孩子无憾的童年,并进而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拥有更美好的童年;顺带着,他们也开心地重温自己的童年旧梦……

章节摘录

插图1插图2

图书封面


 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小朋友喜欢画画,妈妈却不懂画画,怎么办?看看这本书还是有指导作用的,毕竟我们并不是都要成为画家,并不都想拥有所谓之特长,而是通过艺术丰富自己的人生。
  •     最近女儿喜欢用蜡笔在纸上画线条,通常这时她会自言自语“我画画了”,我知道她这时的画是无意识的,与她翻书,玩玩具的性质是一样的。最初的想法是凭她兴趣,想画就画,不去限制和指导她。开始我很轻松,抱着旁观的心态看她随意涂抹,女儿的点滴变化让自己很有成就感,她所画的线条越来越丰富,从点到直线到弧线,后来出现圈线,她出手也很大胆,在比她人还高的画纸上毫无畏惧,画笔在她的手里恣意驰骋。但时间一长烦恼来了,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一幅画,线条无限堆在一起,原来感觉很有节奏的抽象线条画转眼便淹没在她接着覆盖上去的线条里,到底是教还是任其自由发展,这对于我这个教美术的妈妈来说很犹豫。说老实话,自己怕“教”,怕太多的框框剥夺了女儿学画最初的好奇心,绘画并不是只有技巧,不教吧,总觉得她不是在画,而是没有目的的玩。在幼儿绘画教育方面自己还是空白,更确切地说是不自信,没有底气,翻开朋友曾经推荐的林菁菁《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想从中寻找答案。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论著,只是作为艺术家妈妈教儿子小其和朋友孩子画画的一些随感。孩子画画最初都有类似我女儿的经历,小其妈妈是这样做的:最初的那段时间,我让他自由自在地涂涂抹抹,并尽量让他变换个不停,感受到多种多样用笔的方式,以便在纸上制造出不同的痕迹。我观察到,每次当他发现了新的办法,都为之一振的样子,然后非常积极地投入实践。我总是挨着小其,看他一笔一笔地画。渐渐的,我看着他画到我觉得已经很有意思的时候,就指给他看一些他画的线条,告诉他我是多么喜欢;有时候我把他画的画,放得稍稍远一点,告诉他,我是多么喜欢那块漂亮的黄色,或者是他涂鸦中一块不凡的用笔。说话间我帮他慎重地收好画,小心仔细地挂到不远的墙上,并且再给他铺上新的纸。我知道,如果我不及时“抢救”,小其就会无休止地在先前画的线上做重复工作,有些可贵的、鲜活的笔触,就会淹没在横七竖八的线堆里。我这样坚持不懈地“抢救”出不少小其的大作,到小其21个月的时候,我发现小其已经能朦胧意识到用线的节奏和变化,他的线条从完全的无序,变得有意识有讲究起来;他有时故意从画面的中心,渐渐画到某个角落;有时他画了几笔停下手,默默看上一会儿,又添上几笔;他开始自己主动地告诉我:画完了,我画完了!小其妈妈教学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给孩子多种方式实践的机会——以激发其学画的兴趣;二是参与孩子的实践,及时进行评价——促使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从摘录的这一节看,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谈的正是美术教学中常常提及,但又往往又流于形式的“评价”问题。评价就是俗称的“点拨”,它在学画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美术教学可以减负的话,减的可以是讲授过程,但是评价无论如何是不能缩水的。实践的初探和过程可以留给孩子,但是评价是无法替代的,这其中涉及价值和审美的导向问题。学画的任何阶段都需要评价,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关键是怎样评价。在我看来目前美术评价有这样几个误区:误区一、评价技巧:空洞的鼓励说到评价,第一反应就是“鼓励”。“你画得真棒!”“你的作品真漂亮!”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赞美声。当然,在孩子学画的最初阶段,出于激发和保护其兴趣的目的,鼓励是需要的,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没有内容的鼓励会让孩子失去兴致,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对其绘画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就像我对女儿放任自由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后,孩子就会失去兴趣。教师在评价的问题上应该很见功底,因为他的评价直接影响孩子绘画的价值和审美取向。“你赞美他画得快,他就觉得“快”是个重要的事!你不停地问:画得是什么?他就把画画这个行为,简单地理解为是具象描述。”到底评价什么呢?这牵涉到评价内容的问题。误区二、评价内容:重绘画技巧,轻绘画内容;重形式完整,轻原创性“你这幅画颜色丰富,有变化,很漂亮!”“这幅画构图完整,很饱满。”很少能听到问类似“你能讲讲你画面的内容吗?”“你的画面想表达什么呢?”这样先于教师评价的问题。其实绘画和文学非常接近,他们所要表达的都是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连的,最情绪化的东西,区别只在于表达方式不一样。如果能够直抒胸意,流露最真实的感情,不管技巧怎样都应该算是好作品,至少在“孩子”这个年龄阶段是这样的。而作为“教师”似乎太注重绘画的方法、流程和技巧,评价内容过于专业和单一。就如林菁菁所说,教师肯定什么,学生的努力方向就会是什么,结果是我们的孩子只会画好看的画,而不会画有内容的画。“好看的画”和“有内容的画”哪个更接近绘画的本质?哪个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更有利?在教给孩子一种绘画方法时,我们也是怕他们画不好,而“扶”得太多,“讲”得太多,孩子们没有尝试新鲜的快乐,没有了发现的好奇和乐趣,只是为了老师的“好看”而努力着,更不用谈其中的原创性。我们教学的点滴都告诉学生:照着老师说的做,没错!可见,这样的讲授和评价有利于孩子原创能力的培养吗?有利于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吗?不是说形式不重要,但我们不能舍弃内容,只追求形式。绘画技巧还有一个年龄段的问题,各年龄段达到的要求应该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小学以及学前的孩子在绘画技巧上应该是以尝试为主,激发兴趣为主,画到怎样的程度是以后乃至进专业学校的事。误区三、评价形式和效果:以教师为主且是权威,学生是点缀学生的自评、互评往往都是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一个形式,我们是否认真倾听了孩子的叙述,并给出了到位的评价呢?在技巧课上,教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也要发现学生的创意,并大加赞扬。在教给方法之前,能否先满足一下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在随意涂抹中还给他们最初的新鲜感。而类似想象画和设计类的课程,评价则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一定要真诚地倾听孩子的阐述和想法,说不定其中就有他们等同于大师的创意,紧随其后的应该是其他孩子的评价,他们的评价,不一定要求专业,只要能说出真实想法,并能阐述理由即可,但绝对不是教师评价的附庸和形式。教师的评价可以放在最后,此时可以对任何孩子的真实想法进行肯定,更要赞扬那些有原创能力的孩子,评价一定要有重点,有针对性。教师要有到位的评价,还有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不断的吸取新的理念,对艺术有宽容的心态,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我们的评价才会有更高的质量。上述这些只是我看这本书的某一点想法,还有类似于“教育观念先行于教育实践”、“涂鸦之于抽象艺术”、“范画的去留问题”等等,还有待整理。林菁菁的《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作为一本育儿书,是值得推荐的,如果要培养自己的孩子画画,这本书更是值得一看。
  •     任何形式的艺术体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清洗心灵的过程。用艺术的形式帮助孩子在童年画上斑斓的色彩,建立积极快乐的人生观、自信心。使孩子们学会用发现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学会用适合自我表达的方式去与这个社会和谐相处。情与性深入生活与思维。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拥有快乐的人生,富有创造力的人生会让孩子于平凡中寻找快乐,提升幸福。非常推荐这本书,一位妈妈,一位艺术工作者妈妈的艺术育儿之路。或许对很多从事非艺术领域工作的爸爸妈妈们启发良多。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享受艺术吧,不要扼杀他们创造的天性~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喜欢这本书 很随性
    也许因为是美术老师吧,喜欢书中的文笔,赞成作者的方法,现在的美术教育充满功利性,尤其是美术兴趣班,大部分是以家长的审美为评判标准,很难说给孩子更多的启发,开发想象力,希望更多的家长看看这本书,让孩子放手画,大胆画,随心所欲的画。
  •     横开页的画本,全胶版纸印刷,色彩清晰,内容丰富,较之之前买过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理论少些,但重在配图丰富,细致。各有所长。值得一起拥有。不管你有没有孩子都可以阅读的。一个职业作家写的艺术阅读书。她教会你如何看懂艺术,理解艺术,与艺术沟通。如何看待艺术并让孩子能够从最懵懂的年纪开始意识到艺术的存在。 很喜欢!
  •     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让你知道以怎样的一种正确方式去引导孩子,怎样从审美角度去欣赏孩子的作品。
    艺术源自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不是复制的工艺品。
  •     和孩子一起在家轻松玩艺术。
  •     值得收藏的书 让你对孩子的艺术刮目相看
  •     提升家长对艺术的理解,帮我成功应对将近4岁的儿子的绘画敏感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
  •     这本书是同事推荐给我的,看了之后可能会觉得它的实操性不是非常强,但是这本书我想如果您在看过了《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后再看这本书,您会觉得这本书的确有一种大师的精神,有一种“生活及艺术,艺术即生活”的诠释,具体分享如下:
    1.这本书教给您的不是画画的技巧,而是传递了一种理念,作者希望孩子懂得欣赏艺术,欣赏生活中的美,而不是成为会填色会照葫芦画瓢的匠人
    2.这本书对孩子的绘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欣赏性的,而不是操作性的。此书的重点不在于具体的指导孩子画画的方法,而是教会我们欣赏孩子作品的方式。作者自己有很深的绘画功底,所以在欣赏的过程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心态,给予孩子良好的引导
    3.书中收集了一些孩子们的涂鸦。看此书实在是一种享受,准确地讲,是一次童真的回顾,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的并不一样,如他们的蝴蝶可以是青色的,玫瑰红的色斑,不规则的形状,这是大人们很难想象的
    艺术是我们创造的,创造的是为了大家享受的,所以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享受艺术的创造过程。
  •     不但对美术教育的老师,而且对迷茫中的妈妈或是徜徉在艺术中的美学家都是一种启发!推荐!
  •     四岁半的儿子平常在家很喜欢画画,有意想送到绘画培训班去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学习,特地咨询了当地的学校老师,老师不建议现在这个年纪学系统具体画,说最好的时间是五岁半,还特别推荐了我两本书:第一本是“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第二本是“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书到后,晚上认真的看着,觉得内容很不错,让我明白了这个阶段的孩子绘画形式以涂鸦和自我表达内容为主,绘画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给他们不同的彩笔和颜料,我们在一旁鼓励和引导即可,不用过多干涉画面技法,关键是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兴趣!
  •     书只买到了影印版。看的过程很痛苦。但也不影响她带给我的欣喜与感动。 孩子是由我们自作主张的带到这个世界来。生命的初始,家长是孩子的眼睛,嘴巴,腿脚,由家长的关照去感受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书里有技术性的指导也有感性的评议。 真心推给每一个家长。 序言中,请你驯养我吧。 感慨万千。
  •     看过这本书,很受启发,原来小小的孩子都爱画画,原来可以陪着孩子一起享受艺术,看来我要准备和孩子一起疯了,呵呵,作者的孩子九个月就开始画了
  •     很不错的一本陪孩子成长的艺术书
  •     一开始也是觉得买这本书有点小贵,不过我喜欢前面的前言和题目的感觉就下单了。其实真的,我觉得有了孩子后我真的比以前更懂得生活了。虽然从物质上评价生活是每况俱下的,但是心灵是成长的。我就安慰自己,算是厚积薄发吧。这段话是我喜欢的,分享给大家吧“为人父母、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交朋友、愿意和孩子分享快乐,努力给孩子无憾的童年,并进而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拥有更美好的童年;顺带着,我们也开心地重温自己的童年旧梦…… ”

    艺术创造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活动,艺术家听从的是心灵的召唤,任何僵化的、程式化的要求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不可忍受的束缚。许久以来,儿童美术教学一直以传授技能为主,所以多采用简单的临摹教学方式。结果是,儿童仅仅记住了教师教的画法,以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惯式思维,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这种现状如何改变呢?《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就像很多问题到了一定的层面人们会说那是种艺术一样,教育是艺术,为人处世是艺术 ,生活是艺术。其实艺术就是这样离我们这样近,在我们身旁。艺术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态。所以这方面我感谢我有了孩子让我想明白了很多问题。
    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中收集了一些涂鸦,孩子们的涂鸦。看此书实在是一种享受,准确地讲,是一次童真的回顾,一次成人对失落的率真世界的寻找。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的并不一样,如他们的蝴蝶可以是青色的,玫瑰红的色斑,不规则的形状,这是大人们很难想象的。他们虽信手涂抹,却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创造力的大门,充溢着玲珑剔透的意韵。当然我也后悔自己没有给孩子保存那些画。不过就是现在我好像也没有作者那么细心的保存女儿每天的涂鸦,不过我保存了我的记忆。作者林菁菁,以孩子的妈妈、画家、儿童美术教育实践者的多重身份正做着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她的艺术感觉是敏锐的,她对孩子的爱令人感到一种“热情的火焰”,她对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有着深深的痛切感,这一切都使《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一书有了艺术本体和现实操作的双重价值,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更重要的是享受二字,我现在真的是享受和女儿的生活,享受带孩子。当你以享受的态度面对艺术时候,你会觉得你自己都是很艺术的。其实我们人本身已经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了,《大学》里面讲致知在格物,真的我们生命本省已经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但是我们关注外在的太多而忘掉了自己。所以就这方面讲,我感谢我女儿,把最真实的生命带到我面前。艺术是我们创造的,创造的是为了大家享受的,所以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享受艺术的创造吧。

  •     值得现代父母看的一本书,真的是说出了现代年轻父母的心里话,而且把我们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过程中的很多容易出现的误区都暴露无疑,很庆幸能及时发现这本书!
  •     不错的书,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推荐,重视孩子艺术教育的时代马上就要到了。还有当当的快递很给力。
  •     飞机延误的时候一下子看完了,激发了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的方法,比如把沾满颜料的纸对折
  •     对孩子的画画无从下手,从网上看到有人介绍此书,希望能有所帮助
  •     这本书和“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电子版)一书把我从幼儿园的美术兴趣班那拉了出来,幸好没给儿子报名,但是自己显然是美术盲,这本书在如何提高父母的美术欣赏水平上还讲的不够,因此对如何引导孩子画画还是很迷茫,不过就书而言算一本好书
  •     很好,从序言起,一看就入了迷(当然,因人而异,可能这本书正满足我现在对于如何对1岁的宝宝开展美育引导的需求)。不过要跟孩子一起享受艺术,还是要先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准备再买几本关于色彩之类的书籍,充实一下。
  •     这本书的理念非常科学 初当妈妈的最好认真看 其中讲到彩色水笔问题值得注意,家长总是买一大盒给孩子,而孩子一下子使用这么多种颜色 对每一种颜色的感觉就很弱了 对于培养孩子的色彩感觉非常不利
  •     适合广大的幼儿家长看的书,对孩子的思维锻炼有很大的帮助,
  •     对孩子的美学教育有很大的启发。作者书中不单谈到的是画画,更是对孩子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的一个全面的阐述,美术培养是这个饯行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从书中感受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也感受到了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真切的爱和关怀,以及对每个孩子关切的博爱的精神。
    书中的文字叙述不多,但是阐述得非常简练清晰,对于每个对生活和艺术充满喜爱和探索的读者,一定也会有不少启发的。
  •     这本书是入门级的。介绍了如何引导孩子进入绘画世界,传播了放松自由的画法,对爸爸妈妈很有启发!不过作者是从自己孩子2岁到3岁阶段的集中观察,对大孩子关注较少,所以孩子过了4岁之后如何引导就介绍很少了。
  •     前几天完工的,读的是PDF的扫描版电子书,稍后又读完了《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的同类型电子书,都还不错了。
  •     这本书不仅仅讲绘画,更告诉我们艺术是相通的,培养孩子感知美并善表达的能力比单纯掌握技巧重要得多
  •     好多年没有一气呵成的读完一本书,拿到这本书时,爱不释手,坐在肯德基餐厅把他一气读完,就像把你心里想的但表达不出来的东西用优美文字给表达出来了,对儿童绘画的理解,对儿童教育的解析。非常有指导意义。跳跃的思维,诗意的文笔,轻松地画面,非常吸引我。但这本书真的适合有一定艺术修养并且热爱儿童教育的人。
  •     挺意外的,这本书其实写的很深入,很哲思层面。让我对于如何教宝宝画画又有了新的一层理解。作者说最开心的是有一天孩子能对她说:我看了,我感受到了!作者谈到很多关于抽象艺术、当代艺术的不被理解,而帮助孩子开拓创作力的过程其实是让其尽情涂鸦、实验线条色彩构成的可能性,这正是一幅幅抽象画啊。而大多父母对抽象画都不甚了解,或者并无感知力,这对矛盾便是症结了。
  •     这是一本给美术爱好者引导自己孩子步入美术殿堂的指导书,教会我们这些业余的爱好者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美术天分的一本好书.不保证所有的人都能认同,不过确实值得家长购买.
  •     确实有艺术氛围,我能感受到,孩子还没感受到。
  •     这是介于和孩子心灵沟通的书,虽然孩子已经6岁多了,在我忽略她心灵成长,出现一些问题,让我意识在这方面的不足,不过只要想做,现在不晚,我会陪伴孩子一起学心灵沟通~
  •     读这本书,家长也可以明白到底什么是艺术(绘画),至少是尝试用不同的媒介和载体尝试自由表达,我个人读完书的体会。在孩子涂鸦的阶段,家长不会误导,就已经很好了。如果能适当引导,那更好了。
  •     看了这书确确实实感觉到了 没有具备足够艺术修养的家长不是特别适合参考书里的教育方式 艺术的东西本身就很模糊 成年人更容易带着原来的观念去左右孩子的想法 其实让孩子自己发挥有时候会比家长更出色
  •     艺术不只是技术,而是体验、感受与创新。玩色彩、玩造型,让孩子从小与艺术亲密接触,让艺术成为孩子快乐童年的亲密伙伴。此书先送给侄女,再推荐给小区家长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与家长享受玩艺术的快乐、让孩子与家长在玩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让家长在玩的过程中体悟育童的真谛。
  •     搞艺术的妈妈,不逼迫孩子“画得像”,重在尝试,体验,和自我表达。赞!
  •     03年出版的一个系列中的一本,同系列还有: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音乐/旅行/棋牌/创意,但只有这本书现在还能买到了,可见好的东西自然口口相传;不仅适合想辅导孩子画画的妈妈们,也适合像我一样对艺术和创意感兴趣的人。
  •     挺好~
  •     不懂的美术,但这本书让我很亲切,不懂艺术的妈妈也可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按照作者的建议,绝不会误入歧途。试着把女儿的涂鸦整理起来,以后一定是珍贵的回忆。不过因为自己美术知识还是过于欠缺,总有点不懂装懂、牵强爱慕、盲目夸大孩子艺术潜质的嫌疑。管不了那么多了。
  •     里面的画作很多, 孩子很感兴趣看图片, 希望可以教导他.
  •     挺好的额书,和孩子一起画画
  •     还没看,但是感觉孩子杰出艺术应该从零岁开始。
    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
  •     重点是可以改变家长对画画的关念,更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及什么才是孩子想要的画画,想要的艺术!
  •     作者以自己已为人母的视角,分享了自己教育孩子学习艺术的过程,很有启发性。
  •     这本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论著,只是作为艺术家妈妈教儿子小其和朋友孩子画画的一些随感。
  •     蛮好的,可以了解孩子的艺术世界
  •     开始学习怎么欣赏孩子的画
  •     这书从另一个角度写了如何放养孩子,欣赏孩子.很有借鉴意义.只是在写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的操作性不是很强.如果有这些就更完美了
  •     对美术不太懂,这本书对我是一种启蒙吧,我希望我能做到和儿子一起享受艺术.
  •     书中穿上了艺术家作者收藏的各种艺术作品。如果不看书得内容,只看那些图片,也许很多人会放弃买此书,我有幸是在网上先看了书的介绍,拿到书后,从前往后看,才有很多认识。这本书和《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都知道家长们好好看看。后者更具有教育意义。
  •     记得刚读完时,冲击还是大呢,但现在淡许多了。。。
  •     带给孩子多元化的艺术体验
  •     一向认为:绘画如果只谈技巧,勤奋一点大多数人都能掌握;但要有成绩,靠的是联想、想象与激情,这才是天分。

    见过幼儿绘画班教小孩子画画,很不赞同其教法,所以从未让孩子上这样的班。自己懂点,但是在教孩子时,内心总是惴惴地,看了这本书,坚定了我的决心。

    这本书告诉你:教小孩子画画,重要的是维护孩子的想象力,引导孩子感受绘画,从而认识绘画、喜爱绘画。是了,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
  •     跟着孩子一起享受艺术,回家总要画几笔
  •     买过三次,另外两本送人。
  •     小其妈妈是位很有想法和方法的艺术家,她引导和教导孩子画画的方式很好,值得学习。
  •     有具体的指导,也有感性的评议,对一切有心引导孩子亲近艺术、亲近美的父母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这是我很久就想买的一本书,很想和我的小孩一起享受艺术。但愿这本书能让我有所收获,虽然还没收到书,但我已经很期待了。
  •     原来只知道要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对孩子的所有“作品”要持肯定态度,但确实不知道对孩子随手画的那些线条如何评价,如何客观的对待,看了这本书后好了,我有了明确的答案,受益匪浅。
  •     孩子的信手涂鸦在艺术家妈妈眼里都是艺术品。里面的图画我不是很能欣赏,可是孩子喜欢。和孩子一起翻阅中,他时不时地爆发出惊呼,“好漂亮啊”“这个我喜欢”“太美了”孩子5周岁!我很汗颜!
  •     建议小一些孩子的家长都要看一看,珍视孩子的每一笔涂鸦
  •     读书即是体验。不错的体验经历。期待更多的解放。
  •     可以不懂艺术,但不能失去对艺术的敏感和包容。孩子的图画是简单裸露的,但确是新鲜自由的,原来那个在内心里隐藏的艺术细胞没机会被挖掘
  •     家长们来读一下吧,不要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画。
  •     对于一个我这样的画盲读过这本书的感觉就是震撼!原来给孩子一盒画笔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原来孩子最好的画画工具是木炭条和水粉;原来孩子的画是这样欣赏的,总之,强烈推荐大家买!
  •     看了很受启发,以后更知道怎样和孩子一起画画了。
  •     从颜色的选取、认知,到绘画工具的选择,甚至作画的位置,状态都是一种新的多维的引导。让我对绘画——孩子的初级绘画有的新的认识。可以作为家长的启蒙读物。
  •     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尊重孩子的,认真负责的.好书,值得一看!
  •     让孩子能够享受艺术,是每个家长的理想。
  •     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都是很真实的例子
  •     了解到孩子涂鸦是天性,不分好坏。作为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与孩子经常互动,多做鼓励。不要一味的让孩子模仿绘画,应注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不要扼杀了他们的这些能力。
  •     学习了怎样跟孩子对绘画的交流
  •     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是一本很好的指导书。
  •     有那么一瞬间有眼泪涌出,觉得自己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最原始的感动和冲动被触动了一下。 创造的乐趣,像孩子一样看世界。
  •     觉得很好。讲的感性易懂。
  •     好书,给人以启发。如果不是有了孩子,我可能没有机会购买这类的书籍。实际上,这本书先是给我自己以艺术上的思考与启发,继而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帮助孩子选择学习绘画艺术的角度。非常感谢林菁菁作者,细腻的感触与文笔及对孩子充满智慧的爱心使这本书很好看,当然更好看的还有各种美术作品的插图。书中有一句话是作者描写自己发现孩子灵光一闪时那刻的内心感受,相信我们做妈妈的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她帮我们用一种很美好的方式表达出来了:“我心头,象忽然开了一朵花那样,说不清的饱满和舒展。”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充满感动。
  •     同样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孩子爸爸,很快投入实践,目前三岁的儿子很喜欢画画.
  •     艺术的启蒙其实应该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因素,这本书很有可操作性。
  •     好玩儿的小书 苏州小巷子淘的
  •     当大地晃动以后,小区所有人都逃往地面的时候,我匆匆抓起一本书也跑了出去。等我安定下来才发现我抓住的是这本《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我细细读来,才发现对于帮助幼儿发现绘画的秘密,感受绘画的乐趣,领会世界的奥秘,这本书真的是太好了。关键是具有操作性,可以让一个对不懂绘画的门外汉能知道如何保护孩子那天生的对绘画的兴趣,而这比什么都更重要。于是我在看自己两岁的孩子画画时的角度和心情都不一样了,我想这应该得益于这本书。我想我从妙事多音乐和《在音乐中成长》中知道了如何让孩子爱上音乐,那么从这本书就明白了保护孩子对色彩对线条对各种绘画素材的探索的兴趣的多么重要。谢谢该书的作者。
  •     粗略看一下,对孩子的美术教育有很好的启发.
  •     启发式教育,很好
  •     态度是很正确的 但是真心不喜欢作者的作品
  •     印刷精美,内容上感性的东西更多一点。
  •     前辈既是偶像又是校友!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拜读过这本书了!当时看来只是觉得其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对我的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帮助可是,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更让我体悟到了其内涵,即教育的本质,并不在于你教给了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在与孩子分享美的同时,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经验,当经验累加又会产生新的经验,正所谓,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让你和孩子一起“艺术”起来吧~~~
  •     书很精致,作者毕竟是专业人士,在培养孩子艺术感觉方面有独到的想法,我虽然还看不懂里面小孩的作品的欣赏看点,但作者的有些观点我很认同。以前真是就给孩子报个美术班就以为万事ok了,看了本书,有所收获,我已开始行动了,带孩子看画展、听音乐、、看儿童剧、参观现代艺术展等等,一系列都是相通的。很好的书。作者办儿童艺术辅导班的话,我一定带孩子去!
  •     小其妈妈作为一位艺术家,一位孩子的妈妈,从艺术的角度诠释了孩子的成长,国内很少有这样的专业角度去看待小小孩的涂鸦作品,非常棒,值得我们学习
  •     通过对一些小孩的作品以及大人们对作品的看法,让我们逐步熟悉和理解孩子们眼里的事物与世界。
    好书,学习了。
  •     P166“。。。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童年总会过去,有些孩提的感受没有了,但勇气和本能,还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却是完全可以保留下来的,正像马蒂斯提倡的那样,毕生能够象孩子一样看世界的勇气是很可贵的,因为丧失了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也丧失了每一次可能的独创性的表现。丧失了并不是因为它必然会丧失,而是我们的观念有问题,是被我们固化的习俗或多或少地左右的结果。。。。。作为妈妈,我就觉得,如果有一天我能听到我的孩子以欣慰的声音对我叫着:妈妈,我看见了,我感受到了。。。那将是我能给他的最宝贵的礼物。”看这本书,使我重新找到曾经丢失的东西。。。
  •     这……孩子画画而已,有必要这么拼么
  •     很佩服作者从一而终对艺术的追求,她对孩子艺术方面的教导正是倾注了她的心血啊。
  •     很好的一本书,教你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
  •     这本书对于了解感受孩子的画非常有帮助,而且用涂鸦的方式了解孩子也非常好,还能发展孩子的艺术潜质,建议购买。
  •     受益颇多,以专业的视觉看待孩子的艺术
  •     一口气读完,感叹太迟发现它了。林菁菁以画家的素养以一个母亲的角度,教我们如何对待孩子的美术教育,真是很有启发。看完决定和孩子一起学习艺术。
  •     关于画画涂鸦的书也买了几本了,这本无意购入,刚刚粗粮浏览一遍。对于我这个非专业绘画的,但是在书店也喜欢看画册的人来说,专业画家写的这本书,感觉与其他育儿书形式不太一样。。胶版纸全彩页印刷,丰富的图片画作,参差的点评。。是我喜欢的调调~~而且,而且,孩子也可以一起看!昨晚宁丫就一边看着那些画一边讲给我听呵呵。。。其他的美术育儿书,可做不到这一点呵呵!
  •     孩子一起享受艺
  •     真感动~~
  •     真的很不错的书。但希望从这本书上学会一些教孩子画画技巧的家长,最好别看,否则会失望的,然后写一堆反驳的评论。我觉得这本书适合这些家长:--孩子年龄比较小,(6岁以后的孩子可以学一些技巧,就未必按这些方法来做了)--希望孩子懂得欣赏艺术,欣赏生活中的美,而不是成为会填色会照葫芦画瓢的匠人--给孩子准备了绘画环境(并非指绘画班),却不知道如何引导和欣赏孩子绘画的家长不过,欣赏艺术本来就是一件比较感性的事情,不光是见仁见智,还要自身的长期修炼才能做到,所以光通过一本书就学会“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当然也是奢望。作为家长,我们没有杨菁菁本身是画家这样的优势,还得慢慢来。
  •     有孩子的家长都应该读读哦
  •     值得家长购买,适合孩子早教
  •     之前有过一本,但不知去向,想看着学习学习,才能知道孩子画画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和心态.所以又再买一本.
  •     青番茄借的. 家庭的环境的确是非常重要, 母亲是画家,自然带出来的孩子, 就比较会画画。 和天赋无关, 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更重要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