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岁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缅甸岁月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305051609
作者:(英)乔治·奥威尔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这部生动真实、引人回味的小说讲述了一帮英国人的故事。在大英殖民统治日薄西山之际的缅甸,他们相聚在欧洲人俱乐部,整日饮酒,以排遣内心那无法言说的寂寞。其中有一位约翰·弗洛里,他内心柔弱,深知英国统治毫无意义可言,可又缺乏足够的坚毅,不敢为自己的印度朋友维拉斯瓦米医生争取进入白人俱乐部的资格。而没有会员资格以及由此带来的声誉保护自己,医生所拥有的一切,将会毁于一名地方治安官无耻捏造的诽谤之辞。
弗洛里无意中爱上一个新来的英国女孩儿,令事态更趋复杂。他必须有勇气作出正确的举动,不止为了朋友,也为了自己的良心。

书籍目录

译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

内容概要

乔治·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 1907年他举家迁回到英格兰。1917年,他进入伊顿公学。1921年后来到缅甸加入Indianimperial Police,1928年辞职。随后的日子里他贫病交加,此间他当过教师、书店店员,直到1940年,他成为New English Weekly 的小说评论员,他才有了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1936年间,他访问了兰开夏郡和约克郡,1936年底,他来到西班牙参加西班牙内战,其间他受伤。二战期间(1940-1943),他为BBS Eastern Service工作,并在此间写了大量政治和文学评论。1945年起他成为Observer的战地记者和Machester Evening News的固定撰稿人。 1945年,他出版了《动物农场》,1949年出版了《1984》。奥威尔患有肺结核,于1950年死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小说《缅甸岁月》侧记 徐迅雷  不知道为什么,至今不见翻译出版奥威尔的文集。所以只好陆续地零星购买散装的奥威尔了。新近买到的是小说《缅甸岁月》,它来自奥威尔到缅甸当5年警察的经历。  《缅甸岁月》是奥威尔的首部小说,就是那种“矛盾感”、“孤独感”的产物。作为殖民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英属印度地区(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以其异域的景致情调、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文化习俗,提供了创作的理想背景。在《缅甸岁月》里,奥威尔讲述了一帮英国人的故事。“在大英殖民统治日薄西山之际的缅甸,他们相聚在欧洲人俱乐部,整日饮酒,以排遣内心那无法言说的寂寞”。《缅甸岁月》的故事有两条主线:一是主人公弗洛里同伊丽莎白的感情纠葛;二是缅甸治安官吴波金与印度医生维拉斯瓦米为争夺进入欧洲人俱乐部的席位而展开的明争暗斗,最后两条线索合二为一。小说的故事既重要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核心思想—孤独与救赎,那恰是欧洲人身在“第二祖国”的生存状态和作者的思想状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英国与缅甸民族关系最为糟糕的时期,奥威尔也就亲历了诸多的民族隔阂、冲突、甚至杀戮,看见了双方难以摆脱的精神苦痛。奥威尔自认是大英帝国殖民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感受到内心的“我必须为之赎罪的庞大重负”,于是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来获取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人类文明的进步早已是浩浩荡荡。可是,在一些地方,在一些角落里,“野蛮人”照样潇洒地存在,那些民主、自由、人道、博爱、公正、平等、法治等等人类的普世价值,总得不到兑现。奥威尔转向写作之后,开始了清除自己内在野蛮人一面的漫长过程。他的代表作当然就是《动物庄园》和《1984》。作为一位先知,奥威尔在《1984》这部预言小说中,描绘了一幅未来社会在极权统治下的恐怖景象,对专制统治的谴责达到了小说的极至。  写《缅甸岁月》,奥威尔如果不是回忆,而是像《1984》那样写未来,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就在奥威尔逝世前两年的1948年,缅甸于1月4日宣告脱离英联邦而独立,这个奥威尔恐怕不难想到;但他能想得到2007年的秋天,一位日本摄影记者在缅甸仰光游行示威现场采访时被子弹击中而身亡吗?他能想到缅甸爆发这样大规模的反政府活动、在仰光有数万名僧侣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时的那种坚定吗?他能想得到许多人已死于缅甸军政府的枪口下吗?他能想得199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者昂山素姬已被软禁长达15年吗?  “我的存在,就是最好的抗议!”昂山素姬是缅甸民主运动的旗帜,她是领导缅甸独立的民族英雄昂山将军的女儿,父亲在她两岁时遇刺身亡,那时距离缅甸宣布独立仅仅只有半年时光。作为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的昂山素姬,容貌极为美丽,被称为“最美的女政治家”,甚至有人称她为“亚洲第一美女”,深受缅甸民众爱戴。但是,在威权统治的环境里,昂山素姬的命运只能是“被禁”,尽管是所谓的“软禁”。  人类前进的脚步,总是那么艰难,文明的推动力,不一定能轻易战胜愚昧的阻挡力。专制的统治,就是一种反文明的愚昧。西方的殖民主义,带来的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的主仆关系;东方的专制主义,带来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主仆关系。而这种主仆关系,成了一种深入到社会肌理、人文血液里的因子。在《缅甸岁月》里,通过具体人物的故事情景,对那种“仆”对“主”的“恳求”,有纤毫毕现的描写,比如“她已伸出双臂抱住他的脚踝,居然吻起了他的鞋子”……家庭里个人对个人的“统治”,社会上群体对群体的统治、国际上国家对国家的统治,不是殖民就是治民。而一个人从“仆性”到“奴性”,只有一步之遥。  专制者对专制者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专制政体对专制政体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人猿相揖别”之后,不过几千寒热;可常常是“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所以“流遍了,郊原血”。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总是惨重的,因为威权者看起来“独孤”,却依然活得强悍而潇洒。公众忽然发现,面对威权依然那么无力;后来一些媒体关注缅甸,焦点变成了日本记者长井健司枪弹中的牺牲。长井健司死了,昂山素姬依然被软禁。奥威尔的《缅甸岁月》毕竟是怀想过去的,那么,谁能写下预言未来的《缅甸岁月》?

章节摘录

  “要证明这个可太难了,”巴森提出异议,“医生对欧洲人忠心耿耿, 谁要是说他们什么坏话,他马上翻脸。他们很清楚,不是吗?” “可笑,可笑,”吴波金泰然说道,“没有欧洲人去管什么证据。如果 一个人长着张黑皮肤的脸,那么怀疑本身便是证据。几封匿名信就能创造奇 迹。只要坚持就行,指控、指控、不停地指控——一这就是对付欧洲人的方 法。一封接一封的匿名信,轮流发给每个欧洲人。然后他们的疑心就会被完 全激发起来——,’吴波金把一只粗短的胳膊从身后抽出来,用拇指和中指 打了个响指。他又补充道:“咱们就以《缅甸爱国报》的这篇文章开始。欧 洲人看了肯定气得发疯。那么下一步就是让他们相信文章是出自医生之手。 ” “这很难办,因为他在欧洲人当中有朋友。他们不管谁病了都去找他。 今年冬天他刚治好了麦克格雷格先生的肠胃气胀。我想他们都觉得他是个很 聪明的医生。” “柯巴森,你对欧洲人的心理了解得太少了!如果欧洲人去找维拉斯瓦 米,那仅仅是因为凯奥克他达没有别的医生。没有哪个欧洲人会信任一个黑 皮肤的人的,绝对没有,有关匿名信,只要多发就行了,而我要让他很快就 众叛亲离。” “有个弗洛里先生,就是那个木材商,”巴森说道(他发成了“波里先 生”),“他跟医生关系很亲密。我看见他只要人在凯奥克他达,每天早晨 都会去他家。有两回他居然还请医生一起吃饭。” “啊,你总算说到点子上了。假如弗洛里是他的朋友,那确实对我们妨 害很大。一个印度人有了欧洲朋友,你就没法搞垮他。因为他由此拥有了— —他们爱用的是什么词来着?——声誉。但只要一有麻烦,弗洛里会马上抛 弃他这个朋友的。这些人对一名土著根本不会有什么忠诚的。除此之外,我 正好还知道,弗洛里是个胆小鬼。我可以对付他。你的任务嘛,柯巴森,就 是盯住麦克格雷格先生的一举一动。他最近给专员写信了吗?我的意思是密 信。” “他两天前写过一封,可我们用蒸汽拆封后,发现没什么重要内容。” “那好,我们会让他有东西可写的。一旦他开始怀疑医生了,就该是搞 我提过的那事儿的时候了。于是我们就可以——麦克格雷格先生怎么说的来 着?啊,对了,‘一箭双雕’。应该是一整群雕——哈哈!” 吴波金的笑声很恶心,简直是在从他肚子里冒泡的声音,就好像要准备 咳嗽似的,可同时又快乐得像个孩子。他没再提“那事儿”,因为这实在绝 密,就是在阳台上也不能谈。巴森见会面已结束,便起身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活像个折尺。 “先生还有别的需要做的吗?” “一定要保证麦克格雷格先生拿到一份《缅甸爱国报》。你最好告诉拉 佩,叫他来一场腹泻,别去办公室了。我还需要他写匿名信呢。暂时就这些 事了。” “那我可以走了吗,先生?” “愿神与你同行,”吴波金心不在焉地说道,随即又开始喊巴泰克。他 绝不浪费一点时间。应付其他来客也没花多少时间,包括那个村姑,他端详 了端详她的脸,然后说不认识她,一分钱没给便打发走了。现在该吃早饭了 ,每天这个时候,他的肚子就按点儿开始饿得发疼。他急切地喊: “巴泰克!嗨,巴泰克!金金!我的早餐!快点儿,我快饿死了。” 客厅的帘子后面,一张桌子已经摆好,上面放着一大碗米饭,还有十几 个盘子,分别盛着咖喱、虾干和切好的青芒果。吴波金摇摇晃晃地走到桌前 ,咕哝了一声坐将下来,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的老婆玛金站在身后 服侍他。她是个瘦瘦的女人,今年五十四岁,样子和善,长着一张淡褐色、 很像猿猴的脸。吴波金只顾自己吃饭,也没留意她在身后。他用油腻的手指 快速地把饭塞进嘴巴里,碗底儿都快贴着鼻子了。他每次吃饭都速度奇快、 情绪饱满,吃的也极多。与其说是吃饭,还不如说是一种作乐,纵情于咖喱 和米饭之中。吃完饭后,他就坐回去,打上几个饱嗝,喊玛金给自己拿来一 支青色的缅甸卷烟。他从不抽英国烟,说它们不够味儿。 很快,在巴泰克的帮助下,吴波金穿上了制服,并且在客厅的长镜子前 面洋洋自得地端详了一会儿自己。这是一间木头墙的屋子,有两根柱子支撑 着顶梁,依稀仍可看出是柚木的树干,尽管吴波金用了镶边的木板和椅子、 皇室人物的石版画以及一个灭火器,把屋子布置成“英国式样”,跟所有的 缅甸房间一样,屋里还是又黑又邋遢。地板上铺着竹席,席子上溅满了酸橙 汁和槟榔汁。 P8-10

图书封面


 缅甸岁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这本书读来有点优美温柔的气息,结局依然是悲剧,奥威尔大哥啊,咋个看了几好几本书都是悲剧结尾呢?弗洛里尽管很善良,还是抵挡不住坏人的死缠烂打般的精神攻势啊,有一点点同情他,但是又觉得他比较懦弱。可能爱情使人变得脆弱吧。吴波金有点不择手段,但也可以说,非常会耍手腕。这本书不错啊,属于慢慢读,读的出弗洛里对伊丽莎白真挚的感情~
  •     《缅甸岁月》里,主人公弗洛里抓着伊丽莎白说:你一定要有个钢琴。伊丽莎白挣脱了他纠缠的手,转身离开,头也不回,甩下一句话:我不会弹钢琴。伊丽莎白是个徒有美貌庸俗肤浅的女人,弗洛里却对她一往情深。在殖民地十多年的孤独生活后,他将这个稀罕的白人女人视作一根救命稻草,唯一的希望。在他的憧憬里,他们未来的婚姻生活,无论如何应该有一架钢琴,因为,那是文明和安定生活的象征。可惜的是,缅甸土著之间的明争暗斗断送了弗洛里的幸福,伊丽莎白拒绝了他,而这个三十五岁,因年轻时的放荡不羁已把生活糟蹋得极度乏味的人,在最后一个获得体面生活的可能性也灰飞烟灭后,他朝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把自己送到永恒的宁静里。其实,乔治奥威尔的这部处女作远比我以上叙述的有趣得多。他继承了英国文学辛辣刻薄与幽默并存的传统,那个斯威夫特和简奥斯丁均做出不少贡献的传统。对人物的刻画总是入木三分,嘲笑起人来都是毫不客气,却从不直截了当,非得兜个弯子,以故作委婉的姿态来表明它的英国性格。尽管小说的这些优点值得大书特书,可是,当我决定要为小说写点什么时,立刻想到的却是这句话:无论如何应该有一架钢琴,那是文明和安定生活的象征。是一种何其熟悉的现代思维。《缅甸岁月》描绘了一群英国白人老爷们在殖民地缅甸的百无聊赖乏味枯燥的生活状况。它的时代背景是上上世纪末和上世纪初,除了日本,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愚昧落后贫困的年代,是我们自己正积贫积弱,船不坚炮不利除了白银和茶叶外什么也输不出的年代。相比于文明了几千年的中国,缅甸是一个更愚昧,更落后,更贫穷也更顺从的国家,奥威尔栩栩如生的文字将那个年代缅甸的风俗民情在读者的眼前活灵活现起来。殖民者无知自大的心态、殖民统治的实质、殖民地生活的空虚乏味无聊和缅甸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对景物和事件的描绘,都让人有置身现场亲历其境之感,也好像正在看电影,画面感是如此之强。实际上,我一边读小说,脑子里也是一刻不得闲,不是在回想某部殖民电影的镜头就是在想主人公的心理和想法和我们当代人的相似性。当今凡事讲究政治正确的年代里,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不同民族分为三六九等的人会被人怀疑是纳粹余孽,绝对属于被具有良知之现代公民深恶痛绝之流。但在20世纪初的殖民时代,作为统治之意识形态基础,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绝对是要分个高低贵贱的。《缅甸岁月》里,连在印度读过两年书受过现代教育的维拉斯瓦米医生都坚持英国人是进步文明的化身,没有英国人,缅甸人是绝对无法自治的,只能走向日益愚昧不可救药的可悲境地。而小说的主人公,白人老爷弗洛里却根据经验和理性,得出这些论调荒谬之结论,他敏锐的思维和目光也看透了政府种种自我美化的宣传标语背后贪婪的真相,由此陷入一种两难的道德困境里,在伊丽莎白出现于这个乏味的殖民地前,他靠与维拉斯瓦米医生的聊天中控诉自己的政府来获取心灵的短暂宁静。无论是将钢琴视作文明和安定生活的象征,还是这种对西方霸权的自我反思以及对异文化的包容心态,弗洛里的思想观念在我看来是如此熟悉!这种相似性让主人公的时代背景渐渐退隐,而径直与我的时代接驳了起来。可是,透过他文字展示出来的、那个电影一般真实的旧缅甸的风物人情种种文化生态却是牢牢地与主人公的思想观念黏附在一起。一个是遥远的,充满羞辱的,拥有各种让人发指的愚昧习俗(例如喝月经血治病等)的属于“古老”的殖民记忆,另一个则是非常现代性的,即使是今日的世界也依旧有市场的思想观点,这两者的结合无疑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愚昧和现代都各自得到了强化,好像它们都走到一面哈哈镜前,体积被放大了几倍。奥威尔的《缅甸岁月》,带给我的乐趣很多。对作者甚为鄙视的,如伊丽莎白和她母亲,还有莱克斯蒂恩太太等贪慕虚荣却又肤浅愚蠢的人物,他以一个英国绅士所具有的克制,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许多的细节都让人忍俊不禁,暗自偷笑(偷笑之余也会自我对照,且自嘲不过五十笑一百而已),但此书最让我惊奇的,其实是通过弗洛里之口而表达的奥威尔的现代性。《缅甸岁月》是我读的第一本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它是个很好的开始,让我对作家一见钟情。我开始期待他的《一九八四》。
  •     在遇见伊丽莎白之前,弗洛里已经习惯孤独的生活在这个陌生的国度,习惯了那些无所事事,不想融于当地,天天酗酒的白人,他只能将内心所有的压力,也可以说抑郁以性的方式释放在一个缅甸女人马拉美身上。又因为是脸上的胎记,我猜从小到大没有白人女孩对他表示过好感,所以没有奢望过爱情,只想在床上对一个缅甸女人的征服去麻痹自己内心的自卑。在遇到伊丽莎白以后,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算是他人生喜极而悲的开始。那个女孩一下子对他流露出的好感,让他一下子意识到自己也将拥有爱情,突然觉得爱情太美好了,回顾现在拥有的一切,包括马拉美其实都是一坨SHI啊。直至,再次失去伊丽莎白,感觉人生一片黑暗。不多的钱、酒精、陌生的热带国度、缅甸女人在他眼里都没有留恋的意义,不如饮弹自尽,离开这个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世界吧。其实弗洛里是个内心不够强大的屌丝,明明知道自己是屌丝,但一想到女神被高富帅啪啪啪,对生活产生了绝望。对于屌丝来说,与其对女神说一万遍我是全世界对你最好的人,还不如好好赚钱,用金条把女神哄上床。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有对英国殖民直观认识之后,才能读懂这本书。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很可能会觉得作者过于悲观阴暗。
  •     佛洛里的死亡是在小说开头就注定的。奥威尔笔下的他简直就是一个精神上的求道者,内心里造了一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但是肉体却沉湎在热带大环境里,沉浸在自己鄙夷却躲不开的肉欲中,而他竟还渴望把这个乌托邦和人共享——全然不理解他的人。这就是彻头彻尾的一个悲剧。
  •     从1984到动物农庄再到缅甸岁月,每本都非常精彩!除了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翻了一下译者序被剧透了……PS:奥威尔现在在我心中就是香港电影里阿sir的形象……
  •     有些深度,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不同人的内心
  •     这本书两天就看完了,对于对奥威尔感兴趣的童鞋是值得看一看的。
  •     没有《动物庄园》的文笔老到。
  •     这一版的翻过两遍,每次在图书馆准确无疑找到正确位置。如果说天鹅是美好的而癞蛤蟆注定是被当做衬托物来显示天鹅更美好,那看完这个故事一定改变看法了。
  •     高级英语课的老师推荐过shooting an elephant 就找来这本书看一下。 他笔下的缅甸人,印度人,中国人,英国人都很生动。
  •     没有勇气承认所爱之人并非自己眼中那个幻象。一种常见悲剧。
  •     嗯~嫌弃别人和嫌弃自己的部分写得很好。所以奥威尔是讨厌每一个人,但是同情怜悯作为群体的大众么?
  •     Orwell的书都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寥寥几笔就能够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景象,哪怕是未来的时代。历史证明他的判断惊人的准确,他对独裁的痛恨,对未来的担忧深深地侵入到他的每一本书中。在“射杀大象”这部短篇小说中,Orwell已经揭示了英国作为殖民者的现状很命运---在奴役了他人的时候,实际上也被殖民地所奴役了,人们指望白人老爷能够挑起大梁,从而变成沉重的负担,即“白人的负担”,所以只有放开殖民地,才能也解放自己。今日的缅甸相比80年前是否有了改善,我看未必。军政府统治下的缅甸可能还不如英国殖民时代,同样作为殖民地,为什么香港新加坡可以欣欣向荣,而缅甸尼日利亚却贫困战乱,由他们自己人去思考吧。
  •     I esteem the Burmese days the best novel of George Orwell. It's a story of a man and a soul with an intuition belong to any normal man who was born naturaly with a melancholy psychologic self-inferiority and self-consciousness, like most of us.
  •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缅甸生活,故事很扣人心弦,人物写得挺鲜活的。
  •     一本二流的小说,但66-67页所描绘的缅甸风情画令人神往。
  •     Club membership. Elizabeth.
  •     201609-10 故事平淡细腻,后期人物走向符合时代和人物个性。翻译挺好的。
  •     质量不咋样
  •     翻到一半时候去看了结局。小说结构工工整整,不给人惊喜也不叫你太失望
  •     没想象中那样惊喜
  •     相较于陀爷的<死屋手记>,这部更精彩
  •     “真正有效的交流和慰藉越来越成为冗长而无法实现的梦。”要是把这个窗口视为唯一的出路的话,恐怕只能跟小说的主人公拥有一样的下场 -
  •     太真实生动
  •     试图找回一些在缅甸的记忆,除去地名都是陌生的。没有尊贵的白人萨布,没有鳄鱼一般的吴波金。脱掉历史时代的外衣,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生与死是个永存的问题。
  •     奥威尔小说写得也是极好的。
  •     值得一读
  •     想去缅甸旅游,于是买了这本书。书里没有一个讨喜的角色,令人感觉颇为不安及不爽。也算是奥威尔的功力了。
  •     英国殖民地景象,栩栩如生,仿佛就在一旁旁观,男主的命运让人悲叹,伊丽莎白,或许是那个年代典型的白人小姐形象,热带之景。
  •     反复的想要写书评,写着写着发现写什么也都无法抵挡费洛里的孤独侵蚀,越写越烦躁,越写越无力
  •     我太怕热了 读的辛苦
  •     写得太TM好了,对几乎每个人都有共鸣点
  •     奥威尔一生推。里面的景物描写太棒了。还有杜松子酒好喝吗? 悲剧总是扣动人心。
  •     这样的故事在各个角落都会发生,不仅仅在那时,在缅甸。
  •     这本确实是好书,曾和朋友借来看,看完就决定买了!
  •     人类的愚蠢自大,如同缅甸永恒不变的雨季
  •     的书~不容错过~
  •     以小地域、小人物来写作大英帝国殖民历史面目,在对缅甸人和环境的大量描写中,充斥着令人压抑的种族歧视和堕落。虽然塑造了一个懵懂觉醒的同情殖民地人的形象弗洛里,却是不稳定、不明确的;至于英帝国培养出来的缅甸投机分子吴波金,则因其黑色人性变得无力。总得看来,这部作品并没有奥威尔作品中那么明显和强烈的政治诉求,更多地像是一部回忆缅甸压抑生活的记录作品。
  •     还未读,真的对不起自己了购书欲望了!
  •     偏通俗了些
  •     每当看到奥威尔先生的文字里似有似无地暗讽英国政治时总觉得有趣
  •     一般的小说。内容很深刻,然而令人昏昏欲睡。
  •     特殊的时代和政治背景和个人追求的精神世界交织在一起,字里行间尽是悲怆和落寞之感。好想去缅甸啊。
  •     虽然是新书,但压坏了
  •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界定,真正的悲剧是指一个平凡人,没有特别做好事,也没有故意做坏事,却因为命运的摆布,而陷入一种极惨的情况。”好像突然懂了,为什么学文/问的人总是较真固执死脑筋。你到底是想想得明白还是不明白?
  •     (加了一星)读起来有点毛姆的感觉 讲了一个有些人生追求但虚度了太多光阴没法重来的青年 妄想用爱情填补孤独 喜欢的人爱慕虚荣 脑子空空 特别喜欢最后的反转 缅甸人暴乱 男主去找护卫队 其实没做什么 但最后功劳归他 声誉提高似乎看到了美好的希望 结果求婚时从前的情人过来闹事 男主羞愧至自杀
  •     书读的多更加孤独,与周围环境更加格格不入,因为无法交流,人生无聊,找不到同路人,谁的错?
  •     青涩却依然吸引人的奥威尔,看到1984作者的另一面。故事很抓人,看到最后一度以为会有转折,结果却依然令人心碎
  •     先看了绞刑和猎象记才开始读这本,虽然故事转折有点生硬,但心理描写很细致,看完后基本了解了殖民时期白人统治者的境地和想法,这就够了。猎象记其实可以当补充来读,悲哀的意味更加深长。不爱热带风光也不爱吃大蒜,对奥威尔花很大篇幅描写的景色没什么感觉。
  •     加油!求保佑!去日本!!!(翻译不能说很好。结局我倒觉得停在男主?和伊丽莎白在一起那里更悲剧点……结局逆转不太好,自杀更不太好吧。但是奥威尔我男神!!!男神!!!!!)
  •     我们承载着一大堆记忆在四处游走,渴望能分享这些记忆,不知怎地却从未如愿。这就是我们来这个国家所要付出的代价。—— 《缅甸岁月》—— 没有谁是真的高尚,后来,岁月把我们剜刻成了自己憎恨的样子… 再然后,我们学会把憎恨变成厌恶,再变成不喜欢,最后的最后,我们都忘了好恶,曾经的原则不过是习惯不习惯罢…
  •     纠正一个错误,这里百科是对的但译者在译序中说错了。乔治奥威尔的第一部正式小说不是《缅甸岁月》,而是《巴黎伦敦落魄记》,于1933年出版。31年的《行刑》是他的一个小短篇,与《猎象记》都被收录于后来出版的《我为什么要写作》一书中,之后的一年里,他才写下了《缅甸岁月》于34年出版。而这本书是奥威尔早期的重要小说,属于纯叙事的那一种。在英属印度的缅甸,酒气熏天的欧洲会员俱乐部、可怜孤独的弗洛里;愚蠢、势利、无情的伊丽莎白和欠揍的维拉尔中尉……小奥写起风土人情也是独树一帜、别出心裁啊!
  •     在去缅甸前三天读完。或许称不上深刻,但在弗洛里身上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
  •     最近一直在读奥威尔。他是我最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
  •     这个版本语言有些晦涩,感觉像一堆学生翻完之后拼起来的,最近读到个新版翻得还行
  •     为了研究缅甸问题特别读的,开头觉得很闷,但看到最后,我爱上了这个故事,结尾有种被撕裂的痛感.奥威尔褪去了1984的犀利,多了一份柔情,但故事依然紧紧围绕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可以说是对缅甸殖民史的深描.
  •     书的品相差,有霉斑,书脊和边缘被强力捆扎变形了。让这样的书出库,当当是不想好好干下去了?
  •     弗洛里先生悲剧的爱情和自我了结,维拉斯瓦米医生惨败于吴波金,吴波金在得到一切权力和地位之后的猝死,无一不是讽刺。另外,小说中展现的异域风情很是让人神往。
  •     超期了五天。。 读书越来越少了。赶着粗略看完。 好惨的结局。 局外人的角度,看得清晰,知道如果是我的话要怎么做,毕竟作者把人物性格背景都说清楚了。。不过毕竟文化差异啊,你愿意别人不一定愿意。 如果可以,是否愿意当自己生活的局外人?好给自己一些劝诫?是不是已经在这样努力?
  •     奥威尔的打五星,就是这么任性!
  •     书很棒。。。。
  •     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感受
  •     读起来很顺畅,几个小时就看完。最后的结局变得有点快,反派要靠佛祖来治也是醉了~
  •     有太多我们看不到的孤单心态
  •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将所有的希望寄予错误的人
  •     像伊丽莎白那样追求浮华,痛恨文化的年轻女性,实际上是在给弗洛里补刀。把自己的孤独和对爱情的向往投射在与之世界观完全相反的人身上,最后难免是悲剧。故事的结局让我唏嘘,总体上像是看了一部电影的感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