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之旅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敦煌之旅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5
ISBN:9787563398140
作者:(日) 陈舜臣
页数:243页

作者简介

《敦煌之旅》内容简介:“敦煌”一词意味着瑰丽、博大、神秘,抑或是浪漫、悠远?旅日著名作家陈舜臣在20世纪70年代游历敦煌后,结合大量历史资料,辅以陈氏的想象与推理,为读者呈现一派原汁原味的敦煌风情。
当年众多日本青年读了此书,怀揣着对敦煌的向往,游历敦煌,引发了空前的“敦煌热”。四十年后再回味此书,可调是当下“敦煌热”的最佳读本之一。

书籍目录

卷首歌
卷首语敦煌前史
在酒泉
穿越嘉峪关
塞外风光
到鸣沙山
敦煌的历史
前夜
交脚菩萨
阿修罗
古寺残影
石窟寺的午后
秘宝始末
文殊洞
南大佛
胡旋舞
归路
初刊本后记
附录陈舜臣大事年表

编辑推荐

  《敦煌之旅》引发了日本空前的“敦煌热”,无数青年沿着陈舜臣的脚步,踏上了悠远瑰丽的敦煌之旅,风靡日本四十年作品销量两千万,《敦煌之旅》获日本散文最高奖大佛次郎奖。

内容概要

陈舜臣,他是生于日本的华裔作家,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师人物,他一生充满传奇,获奖无数,他是一位实力派作家,他深受柏杨、司马辽太郎的推崇,他的作品风行日本四十年,他著述等身落落大满百余种,作品风靡销量多达两千万,推理小说、历史小说、随笔游记,无一不举重若轻娓娓写来。
所获主要奖项
江户川乱步奖:日本推理小说界“登龙门”的奖项,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推理小说最高奖项,直木奖:日本文学最权威的奖项,吉川英治文学奖:日本大众文学领域的重要奖项,读卖文学奖:日本文坛门类最齐全的奖项,大佛次郎奖:日本优秀散文作品奖项,日本艺术院奖:日本文化艺术界最高奖项。

章节摘录

  据楹口先生的讲述,当时这条公路宽十米,路面铺的是碎石,用压路机压平。不过,现在这条公路已经铺上沥青了。另外,樋口一行当年乘坐的是英国制造的路虎越野车,而我们乘坐的则是中国国产的“北京”牌吉普车。  嘉峪关城在吉普车的右边,我们正沿着丝绸之路向前行。  我知道,如今世界上有许多丝绸之路的发烧友,其狂热之情近乎中毒。我也是被丝绸之路所吸引而到此一游的其中一人。不过,我觉得自己与普通的丝绸之路发烧友相比,症状有些不同。  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从唐都长安到罗马之间的带有历史浪漫色彩的陆上通道。在以此为对象的世界里,人的思绪被带回遥远的过去。由于过于久远,人的气息早已消失,只剩下单纯的浪漫。往好的方面说,这是纯粹的境界,而说得不好听的话,这条丝绸之路是后人臆造的,宛如盆景一般,漂亮却做作。浪漫主义必然造就了这样一条丝绸之路,因为其本质即在于超越现实。  我也对唐代进行了一番想象。不,我的脑海里浮现的还包括更早的汉代,卫青、霍去病、李陵等名将的故事。然而,由于更晚近的时代在我们想象中留下了更生动的场景和时代风貌,我们就更不容易感受到更久远时代的气息了。  嘉峪关城在我们身后渐渐变小。这座嘉峪关城除了引发我关于唐诗中“白草”的联想之外,继而被贬的林则徐路经此地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时距离唐代也过去了一千多年,而距今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百三十年。   ……

图书封面


 敦煌之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真的是值得推荐的一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在平实却丰富的文字里诉说作者游览的有感不得不承认的是书的前三分之一有些平淡无聊但后面真的是很好,作者对历史的了解也很厉害总之很不错的游记散文!对于喜欢敦煌的人不容错过
  •     看本历史书都比他强。那个导游讲解加点历史书抄就成了书了。没有独到的东东给你看。快进着看完的。说散文,那就是真散的文,或者说真的是散文。看在70年代的份上给个两星吧。了解敦煌看别的书吧,要不自己去看看也比这个强很多应该。
  •     我感兴趣的地方在于作者能把西出阳关之旅写得一片凄凉。有些史料作者是下过苦功的,比如林则徐被贬新疆时,在丝路留下的蛛丝马迹,比如唐诗中多次提到的“白草”的考证,比如关于安西这个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如今寂寂无名的小县城的考证,甚至西路军远征全军覆灭都有,只是作者记叙多有偏误罢了。比如他把西路军的失败归咎于张国焘的领导,实际是到达陕北的毛朱等人为了剪除异己,强令原张国焘4方面军远征送命!玉门关,古今多有不同。所以现在如果旅游去看玉门关,基本两眼发黑——汉朝的玉门关在敦煌西80公里,唐代的玉门关后撤到安西东50公里,说明什么呢?说明汉朝国土广大,到了唐朝,政府已经放弃了包括敦煌在内210公里。而今天的玉门市,又在唐朝玉门东150公里处,距离上的节节败退,恰是国力强弱的明证。另外,作者也时常把三危山和鸣沙山的地理位置弄混,月牙泉在鸣沙山下,莫高窟在三危山上,莫高窟入口大牌楼上的“三危揽胜”和“石室宝藏”我记得是郭沫若题写,作者不知也!唉,毕竟是日本人!

精彩短评 (总计87条)

  •     好想去一趟敦煌
  •     仿佛就是进行了一次敦煌之旅。陈舜臣的写作最可贵之处就是毫不端架子读来甚感亲切。那时的人与事都已消散在漫漫黄沙之中了,只剩下佛像、壁画在传达着历史的声音与沧桑变幻。西路军那段明显受当时国内宣传影像。
  •     朴素清丽的文字将敦煌的历史娓娓道来,读起来既不会觉得很晦涩,非常好的入门读物。尤其是知道作者的身份背景后,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     从一开始就觉得好看,促使我决定今夏要去向往已久的敦煌。
  •     暂时没看,相当期待。那是我向往的地方呢,藏着很多故事,历史,人物。
  •     读起来像是流水账,平平淡淡,没有戳到内心
  •     不愧是被称为大师不是中国人的人物写的作品,不是中国人却对中国历史熟悉的像一个专业的学者,对禅宗佛教的了解也是令人感叹,以及对西北一些地名的考证生动有趣,不过有的地方还是出错了
  •     这是一篇很好的游记,结合了历史,看完之后很想去敦煌,那个神圣的地方
  •     作者历史文化功底还是蛮深厚的。
  •     提前购买,为旅游准备
  •     继井上靖的《敦煌》之后接着看获过井上靖文化奖的陈舜臣的《敦煌之旅》。很细腻的一部游记,着墨不多的樊锦诗等人也颇有意思。书中插图很美,可惜的是,未与正文对应,翻看不易。
  •     他国的别人的眼中,我最爱的敦煌,你究竟给人留下了什么,让人这么不舍
  •     日记体流水账。前半部旅途中对林则徐流放及红四方面军撤退左翼路线的联想倒有点意思。一定要搭配画册食用。
  •     此书还行,因为我有考虑到敦煌去看看,所以就想找本关于敦煌的游记用来初步了解敦煌,基本能让我满意、
  •     早就听说日本人对敦煌的研究领先国内50年,之前看陈舜臣写的有关西域的书,非常不错,这本敦煌之旅更是自己驱车一站站的接近敦煌,最后到达这个艺术的圣殿。可能是当时交通的限制,但个人觉得这种旅行方式更吸引人,更接近自然。而他在路途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历史的了解足以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汗颜,确实写的非常不错。
  •     比较一般,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一些想法,要那个年代的人可能有共鸣,我觉得不太好看,也没有把敦煌介绍得很清楚。
  •     随着自己的首次敦煌之旅的结束,留下了极深印象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影视城、阳关、玉门关,还有雅丹地质公园,都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事业。尤其是莫高窟壁画的丰满而美艳,无不显示着古人的智慧和技巧。进一步地理解了作者的痴迷。推荐一下。
  •     不错,有助于了解敦煌的自然、历史、民俗和艺术,对敦煌感兴趣的都值得一读。
  •     一定要去敦煌!
  •     从19日已经预定四天了,还没有到货
    很郁闷。当当网缺乏快递人员?
  •     想去~
  •     外国人能写出这么好的游记确实不容易。日本人对我国的文化还是很有研究的。
  •     读了之后,更想去了~
  •     很棒的游记散文。历史 艺术气息很浓,其中几篇读来感触良多。特别那篇《秘宝始末》看得我既愤慨又心痛。只是有的推理说服力不够强
  •     蒋勋的书买了很多,这本虽然未读,但非常相信内容不会差的。
  •     Thewiteistheestwitefome,it'snotentetainsomuchutit'sveygoodook,totallydiffeentleveltothetavelooknow.
  •     挺好的,质朴的语言
  •     在去往敦煌的漫漫旅途中读完了这本四十多年前的游记,权当是自己敦煌之旅的“预热”了。四十多年后,敦煌依旧吸引着无数人为之神往。当亲眼看到那些历经千年的壁画、塑像和大漠,历史才不再遥远与抽象。
  •     内容比较空洞,也可以理解作者毕竟是短时间旅行,时间上短。同时那个年代日本人也很难无所顾忌的接触普通当地人。内容空洞也就正常了。抄几首诗就是文艺?就是好书?难以理解,捧臭脚的不少~~~
  •     因为某人而读
  •     虽然配图莫名其妙,但是看到常书鸿的临摹真是没想到啊。期望北大的敦煌展。
  •     想去又不想去。。。路上实在太折腾
  •     偶然一次机会看了敦煌壁画美展,遂之变成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今晚读了陈舜臣写的敦煌之旅,里面关于敦煌的历史典故,诗词,植物,风景人情,被娓娓道来,令人神似往之,可看到那一幅幅壁画被烟熏黑,被用刀刮下,一个个精美的塑像被推倒,切割运走,一箱箱经书被盗窃到国外,忽然理解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时描写的心境,每次读到心底就像被刷了石灰一片惨白,我们无法阻止历史的悲剧,我们存活在此时此刻,那历史累积千年的文化瑰宝一定要去感受,今年就去
  •     为了西北之旅补课ing
  •     淡淡的描述,因为我是作为去敦煌之前的功课来看的,所以我觉得很不错,没有什么深入的描述,更多的是游记和感悟。但是因为是外国人写的,所以有些信息是国内的书所没有的,所以还不错啦。
  •     或许每个人得关注点不一样,我实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看到评价还不错。我很喜欢敦煌,我是希望这本书能带我去寻找那片“荒芜中的精神家园”,但这本书并没有带给我这样的惊喜。看了一百页,看不下去了。
  •     图案很多~内容很精彩~
  •     不仅是关于敦煌一二景点,不是一本游记;热爱历史的人沉下心来对敦煌历史的回顾,对宗教文化层面的梳理,甚至一些历史趣闻(断袖其实很感人),使得对敦煌的了解更深入了一些;中学历史也有派上用场的地方,4-14世纪的西域与中原历史交相辉映;菩萨低眉,迦叶的痛苦,弥勒欢喜,以及佛祖的涅槃...泥塑和壁画只是描述,其生动程度已经令人惊叹,颜料和泥土已然和佛融为一体,绰约处俱见天真;只有对悲哀和欣喜有深刻领悟,在历史洪流中经历生死的匠人才能将感情赋予在细微的嘴角与眉梢之上吧。恨不能马上去敦煌细细地看烛光摇曳下光影斑斑的佛......
  •     交脚菩萨、胡旋舞
  •     陈舜臣的小说我觉得一般,但随笔都挺喜欢的。这本也是一样,虽然不是专业的,但真爱粉能提供很不一样的感想和视角,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发思古之幽情,我感觉这个思路特别亲切。整本书反复念叨了好多次清朝不该修复壁画塑像,想起我在敦煌的时候,导览小哥把嘴角一撇:"清朝的我们不讲!"
  •     喜欢..不错的
  •     同事挺爱看书的推荐了这本书。
  •     首先,书不像全新的,书左侧的边角都有磨破的痕迹,最不应该的是,里面有错别字。我是本着对敦煌的喜爱买这书的。内容还可以吧,作者笔下的是3,40年前的敦煌了,那怪那时候的月牙泉边上还没有建筑。
  •     流水账。
  •     儿时的梦想……是时候实现了……
  •     2016下半年学院组织去敦煌考察,和陈舜臣的路线差不多。敦煌莫高窟已经保护的十分完善,有一个壁画展厅是日本出钱修建的。可惜当时准备的不够,没有陈老这么大的联想和感慨。汗颜("▔㉨▔)汗
  •     一位日本作家倾心游历之作,文字朴实,内容丰富,给我深刻印象的是作者游览中的始终对古老文明艺术保持崇尚敬畏之心,对人类文明进行思考,将中日文化艺术进行真实对比,深刻而不做作,值得一读。
  •     很不错 的书 价格优惠! 日本人写敦煌 很细腻
  •     看过也去过~~~
  •     很散文,很随笔的一本书,读起来让人很舒服~~
  •     莫高窟全窟的全面解说,包括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的过程,捎带有一些些作者个人游记的过程,带有80年代的社会影像,可体味也可忽略。
  •     有机会想到那里看看
  •     沙山抱拥月牙泉,戈壁障围疏勒川。相问九年千佛路,莫高还遇旧飞天。封面的一首诗,开启作者带着我们重寻他的敦煌之路。唯一羡慕的是他那么早的去参观,并且都能进入洞窟,现在基本都没几个开放了吧。
       作者就是最简单直白的文笔,讲述了自己去参观敦煌的一路见闻。没有太绚丽的文笔,但是讲的很真实。把参观壁画都做了详悉描述,联想着当时的故事,为什么画这么一副,画工们又是怎么样的心情。中间夹杂了许多的历史故事和战争片段,作者一一叙述,又让我们长了知识。书中还有大部分关于佛教的知识,如果没有多一些些佛教常识,估计还是看不太懂。因为敦煌石窟,许多部分都是跟佛教有关的壁画。希望有生之年能去看看吧。
  •     儿子很喜欢看,先看了书再去了敦煌。
  •     适合敦煌初了解
  •     对敦煌的初步了解。
  •     图书的印刷、装帧质量都还不错!大师的作品值得拜读!
  •     敦煌,令多少人魂牵梦萦的神秘所在,这本书没有史家的考据癖,也没有研究者的钻牛角,以一种散漫而典雅的风格为你徐徐拉开敦煌的面纱。即便是当做一本散文行纪,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本。
  •     刚好去丝绸之旅用上,纸质不错,古香古色,内容比较学术。
  •     讲这么多壁画的游记竟然没有配图,大煞笔。但陈舜臣的文字很棒,时时把眼前景象和历史故事相连。
  •     为敦煌之旅做准备,值得一看。
  •     要通过日本人写的书了解敦煌,和上欧美去研究敦煌壁画一样尴尬
  •     配得彩图虽精美,但基本图文不符,想看原汁原味的日版或香港三联版。
  •     2010-192
  •     一般般
  •     作家陈舜臣为我们呈现瑰丽、博大、神秘,抑或是浪漫、悠远的敦煌。是对敦煌向往的,游历必读之书!
  •     在书中畅游敦煌!
  •     因为我喜欢我的家乡,那些亲近的地名让我感觉到我应该更加了解我的故土。此外,敦煌盛大厚重,一本书不够。
  •     敦煌随笔,可以当做去敦煌之前的学习资料
  •     平平谈谈的叙述,拉动扯西吧
  •     润物细无声。也觉得陈舜臣就像一座大山横在路上,这辈子都无法超越。查了下它是去年去世的,一苇渡江写评论的时候它还在世捏。
  •     看的是82年的版本,有很多10版所没有的,更有时代历史意义。在看石窟的时候,讲解员说整个敦煌石窟本身是个民俗博物馆。
  •     和央视纪录片内容部分相同,很羡慕早期的大文人,在当时未开放的时候可以有樊老和其它研究员陪同看那么多洞窟,做足功课怀着敬仰之心等待朝圣。
  •     好书更多的是让你读时陷入一种独特的氛围
  •     #去敦煌前会再认真仔细看一遍的#看得出来陈舜臣是考据派,以及他的小说估计不是“好看”那一类型的。不过这样的游记,编辑应该配上相应的图片,不能结合图片来看实在是太枯燥了。
  •     好羡慕他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有钱带家人和三个导游旅行另外还有当地官员接待安排食宿行的环境下去敦煌
  •     作者中肯的评价,与敏锐的观察,在给读者进行深入剖析的同时,也留下更多的思考,虽然已是三十多年前写的书,但至今读来仍多有启迪。
  •     读起来最接地气的一本敦煌文化书,一下子把我扯回到去年在敦煌旅行时的心境。陈舜臣讲的是敦煌包括河西四郡的历史,却一点没有专家学者的高深莫测,文章就像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了解到这样的历史、文化之后,发出的感慨一样。言之有物,深入浅出,读起来受益匪浅又很开心。一个题外,后记中作者说自己在像一个在中国日本文化间进出的“两栖动物”,莫名给我看哭了。
  •     恰逢今年西游至敦煌,行前搜索到此书,开卷即无法放下。作为一名岛国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的作家,陈老先生功力深厚。将很多老先生深厚积淀的历史知识和游记阅文娓娓道来,读者读来也浅显顺畅。看书也讲眼缘和脾性,甚喜老先生文风!
  •     自购
  •     这个神秘的地方,看完书之后,要亲自去看一看
  •     洗翻~
  •     激发了我西北旅游的兴趣。何时成行呢。
  •     “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敦煌莫高窟与陈舜臣的作品一样令人神往。
  •     可能叫《莫高窟之旅》更恰當。回憶了一下,我都不記得自己去莫高窟時參觀的是哪幾個編號的,石窟適合那些真正對藝術、歷史、文化感興趣的人去參觀,而不是那些只想拍遊客照的人。書裏寫歷史的部分比較愛看,佛教和描寫壁畫的部分有些枯燥。
  •     想去
  •     这是我读陈先生的第一本书,才发现原来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日本人很花心思,写得也很娓娓道来,后来一脚踏进陈先生写的中国历史中,不得出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