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旅游随笔 > 昆明的雨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806038130
作者:汪曾祺
页数:160页

作者简介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本书包括:初访福建、翠湖心影、杜甫草堂·三苏词·升庵祠、国子监、昆明的雨、泰山拾零、菏泽游记、天山行色、皖南一到、湘行二记、初识楠溪江、胡同文化。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初访福建
二 翠湖心影
三 杜甫草堂・三苏祠・升庵祠
四 国子监
五 昆明的雨
六 泰山拾零
七 菏泽游记
八 天山行色
九 皖南一到
十 湘行二记
十一 初识楠溪江
十二 胡同文化

内容概要

汪曾祺(1920~1997年)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图书封面


 昆明的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算是游记散文,写停留过的城,攀过的山,看过的景。是中意的语言,娓娓,和缓,整齐。写到漳州的榕树,用了“欹侧横斜,偃仰矫矢”;提及新疆的坪场,一个细节的描述是“纤藤细草,蒙翳披纷”;后来写到花,则是“满山密雪一样林檎的繁花”。看着的时候,想起以前的语文课本的现代文中可喜欢的一句: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依稀记得是老舍的草原。文中有间插的照片,每一张都有配几句小小的言,亦是让人愉快的内容,不晓得可是出自编辑之手。有一张片是一流浅浅的水,在平坦的原上九曲八弯。“一曲是想你的温柔,二曲是忆你的回眸,三曲是有欢乐的眼泪溢出,四曲是心痛你孤独地走。九曲就是我的愁肠百转后,还是会回来的等候。”民歌般直白的语言,仍会有打动人心的韵味。
  •     昨日只上午作了小部分航权综述,我这性格,不到紧要关头,是决计不会乖乖就范的——碰巧午饭时于图书馆入口拐角处瞥见一本青黑色封皮的小书,《昆明的雨》,汪曾祺著。顺手翻之,未见其如先前念怀滇中往事的文章中所常见的平庸气,又仰慕汪先生大名,遂欣然借来读之——于是我接下来的整个下午兼晚上,就全部献给这本可爱的小书了。最初吸引我翻开它的,当还是“翠湖”,“文林街”,“府甬道”,“正义路”,“金马碧鸡牌坊”这些烂熟于胸的地名。米线、饵块、汽锅鸡这些云南特有的吃食先生写来也是如数家珍。后来深读,发现书中描写更多的则是西南联大的故人故事。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各自保命的年代,学校的师生仍能保持最初的质朴、固执、浪漫,以及对真理的尊重与敬畏,真的深深打动了我。回首如今坐落于云师大的西南联大旧址,不过是一爿废墟,几张课桌,一块牌匾,再不复当年繁盛葱茏的景象。但无可否认,那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最为活跃、多产、鼎盛的黄金年代。汪先生在滇七年,度过了他二十刚出头的那段岁月;我也是一样。因此,思绪也时常随书中的街道、美味而四处游走,一个下午中大图书馆的安静时光,让我几度梦回云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也许我年纪轻轻就开始怀旧未常是件好事,但此时昆明留给我的记忆却仍是那样新鲜,一切历历如昨,仿佛刚蹬着自行车绕昆明城转了一圈儿回来似的,让我不得不写下一些什么。汪先生四十余年后再度回昆,当年情景自是多半不再了,他的青春找不到寄托,空落落地在那城中晃着,那一刻,应当大有尘世飘零之感吧?曾经的老师、同学,音容笑貌依然那样清晰,甚至哪位老师说过哪些话,哪个同学有着怎样的怪癖他都能让记忆活起来,而今重又踏进校园,看着伶仃破败的校舍,拔地陌生的高楼,“访旧半为鬼”,这位老人的心,又该是怎样的脆弱惶恐?就连我读来,预感将来有朝返滇所见到的物是人为,此刻心中也是怅怅的。“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但不论这城中人事如何变迁,昆明却依然风姿绰约地独立于西南一隅:冬日的海鸥依旧成群,春天也一定有满城樱花如明霞绛雪,而夏日的浮莲与鸣虫还会听着往来湖畔情侣的耳语,那温和的秋风吹着银杏打着旋儿仍在惯看这四季变换。尽管此刻岭南已连阴数日,但我的心却如刚刚烤过云贵高原明媚阳光一般的膨松温暖。学校门前的这一江春水,源头之地也正是我心心念念的云南。“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的这阙词,写得多美啊……不好不好,再写就要掉泪。赶紧停笔,最后遥问昆明的亲人安康吧。PS:昨天下午实在有感于此书,遂发了条微博聊以自慰。跟帖的有几个同在异乡的朋友,同声说着想念昆明——不管身在何处,我们恋着昆明的心却始终用相同的频率在固执地跳动。唉,可是我却觉得我对昆明的思念要远胜于她们呢。——草记于壬辰年二月二十八日夜
  •     看的是新版云南人民出版社的。文字清新、风趣、里面的人和事 虽然正值战事,读来写来却没有那么沉重,跑警报跑爱情。看得出,条件虽然艰苦,也面临日军的侵扰,不过在西南一隅的昆明,还是颇有生气。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想家时,就找来看……
  •     书本很精美。精美到过于花哨了,就不是汪老的风格了。
  •     希望那场雨永远别被晒干
  •     还是很舒服
  •     文字朴实却能给人充分的想象,羡慕作家们可以免费游览祖国山川。插图和图注好评
  •     推荐摄影的附注文字。
  •     大爱
  •     配图有些扫兴。但是看他的游记总是不会失望,能看出不少是带着任务,受邀而去题字或写宣传稿的,可是挡不住灵气和生活感。最爱新疆的系列。
  •     这样的游记让人对那些陌生的地方心生向往
  •     汪曾祺版的昆明导览,或者是舌尖昆明?
  •     文字满分,排版和摄影一分。
  •     不错的散文
  •     娓娓~和缓~有致~
  •     文字的力量
  •     写昆明雨的那篇好 很真实 只是感觉离现在远了
  •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我也忘不了这兴味.
  •     云南旅行时,在昆明的麦田书店买的。很小的一本,却如此平实而幽默浓缩了的昆明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即便那是战争年代,从西南联大到那些奇葩的同学们,从吃吃喝喝到人情风俗,几十年以来,昆明似乎是拒绝时间的改造,至今独来仍多有共鸣。如果你爱昆明,此书必读
  •     看着看着……不由想起了昆明冰凉的雨,坠在夜晚水汽氤氲的翠湖西……
  •     想念不尽的春城……
  •     作者去过好多地方,作家也是个不错的职业阿。
  •     装帧有失水准
  •     借错了,借了摄影插图本,是本游散记,较鸡肋,茶余饭后随性读读而已。
  •     作为在昆明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汪老的书把我带回了那个年代的老城,心里有很多共鸣
  •     喜欢老汪这种狡黠的才气,“文狐”不是虚名
  •     这书应该春天读啊,我也好久没有出去玩了。
  •     收录了汪老的一些游记散文,最喜欢的还是《昆明的雨》、《翠湖心影》和《胡同文化》……❤昆明的菌子、翠湖的图书馆、北京的胡同❤
  •     汪老头的书,睡前看看是最好的。
  •     建议不要买。
  •     汪曾祺的文风肥而不腻瘦而不骚很招我喜欢
  •     文章5分,摄影2分,排版0分。很久以前买的,一天就看完了。
  •     旧日时光旧日书
  •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     此书是从茶楼里窃来的,第一次干这事,惴惴不安。后来不知因何把此书转送了他人。汪的文笔是散漫的美。
  •     爱上云南
  •     回述着战争岁月里难得的生命感知和惬意~~那份独有的心境,我猜想,只有汪老才会有吧~ 写的非常好,看完一遍、在精神上旅游了大半个中国~~
  •     文章当然很好,出版社傻帽儿么!昆明给配了个丽江的图,还有那些扰人心神的配图和沉浸自我世界跟文章不搭的图注,是搞毛线啊?!还有错别字,摔!已拉进黑名单!
  •     喜欢的书
  •     典型的山东画报风格,配图,文字疏
  •     书中的配图更吸引人
  •     不知怎的,我不太喜欢,读到70页便不太想往下读了。文章末总少不了,某某某叫他题字,谁谁谁赠与某物。文章读起来娓娓道来,倒也不错,但是,一看落款是九十年代,年代久远的游记,读到了,向往之,而今却如不复存在了,是否是一种遗憾,但却也可以通过文字了解风景背后的故事。
  •     平淡
  •     肤浅不肤浅的,吃货不吃货的,不说了,好~
  •     闲书
  •     看书之前以为整本书都是讲云南的,后来发现这本书涵盖了天南地北的各个地方。那些我去过的或者熟悉的地方,看着作者的文字觉得特别亲切。那些我没去过的地方,看了之后更是想亲眼去那里瞧一瞧。
  •     昆明,西南联大,一群有意思的学生和老师
  •     云南我已深深为之着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