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国内自助旅游指南 > 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806656167
作者:古清生
页数:171页

作者简介

听老地质员古清生先生谈论饮食,你会发现饮食之道不在文人雅舍,不在宾馆餐厅,而像油茶花那样,在民间自然地蓬勃,自然地开放,自然地美丽。那挑惹你食欲的方式,同样妙合自然。
——周泽雄

古清生身兼业余厨子和专业食客二职,更终年客串旅行家,走南闯北,吃喝写作两不耽误 。果然笔下风光,色香味俱全。  
——童志刚

在文字中领略美食,纸上的味道另有魅力。味蕾上的故乡,展示的是古清生切身的美食体验,浓浓的情怀里我们闻到了“菜根香”。
    ——朴素

  古清生很适合谈吃。这老兄一吃得馋,二吃得野,三有吃手舞足蹈,四吃而忘色,五先吃后喝。有此五样,资格就齐了,且听他自我吹嘘。
    ——陈村2005寒食后

  沿着黄河品饮,是一次泛黄河的味觉游历,从黄河入海口到黄河源,由食事构成的精美文章与黄河浑然融为一体,堪称是味觉上的黄河文明。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黄河故道鱼汤
第1节 黄河故道鱼汤
第2节 魏氏熏鸡
第3节 阳谷炊饼
第4节 开封灌汤包子
第5节 合记烩面
第6节 黄河鲤鱼
第7节 黄河口文蛤蜊
第8节 利津水煎包

第二部分 广饶肴驴肉
第9节 广饶肴驴肉
第10节 寿光咸鱼汤
第11节 博山烩菜
第12节 黄河的烧烤路线
第13节 小麦文化圈的讨论话题
第14节 杨凌蘸水面
第15节 王海的枣
第16节 萝卜苗

第三部分 黄蓿菜
第17节 黄蓿菜
第18节 渤海鲈鱼
第19节 鲁菜要革命
第20节 周村薄饼
第21节 想念沙葱
第22节 槐花
第23节 �琊台之美
第24节 豪情烂炖

第四部分 有些许暧昧些许皇恩在鸭片汤中荡漾
第25节 些许暖昧些许皇恩在鸭汤中荡漾
第26节 古老的时尚想像
第27节 正宗临潼
第28节 遥远的地衣(1)
第29节 遥远的地衣(2)
第30节 源于关中:坚定的面条主义
第31节 去兰州
第32节 杂割清和元头脑
第33节 禅意的俘获
第34节 烩面
第35节 宁武大烩菜

第五部分 芦芽山野山蘑
第36节 芦芽山野蘑菇
第37节 宁面长意面长
第38节 穿越酸味的空间(1)
第39节 穿越酸味的空间(2)
第40节 吃糌粑
第41节 伐掉白杨树(1)
第42节 伐掉白杨树(2)
第43节 伐玛曲:那辽远的香巴拉(1)
第44节 伐玛曲:那辽远的香巴拉(2)
第45节 不幸的中国鱼
第46节 灵宝羊肉汤
第47节 油炸糜子糕
古清生:答《精品导报》记者赵君华问
古清生教我们怎么吃

内容概要

古清生,客家人。北京职业作家,美食家。主要作品有《左烧烤右煨汤》、《男人的蜕变》、《漂泊者的晚宴》、《漂泊北京》、《风中的身影――古清生自选集》、《追杀索罗斯》、《漂泊北京》、《高危地带》、《把我寄出去》等散文专集和长篇小说,与人合著有《中国可以说不》等,业余从事国际问题研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听老地质员古清生先生谈论饮食,你会发现饮食之道不在文人雅舍,不在宾馆餐厅,而像油茶花那样,在民间自然地蓬勃,自然地开放,自然地美丽。那挑惹你食欲的方式,同样妙合自然。  ——周泽雄  古清生身兼业余厨子和专业食客二职,更终年客串旅行家,走南闯北,吃喝写作两不耽误 。果然笔下风光,色香味俱全。   ——童志刚  在文字中领略美食,纸上的味道另有魅力。味蕾上的故乡,展示的是古清生切身的美食体验,浓浓的情怀里我们闻到了“菜根香”。  ——朴素  古清生很适合谈吃。这老兄一吃得馋,二吃得野,三有吃手舞足蹈,四吃而忘色,五先吃后喝。有此五样,资格就齐了,且听他自我吹嘘。  ——陈村2005寒食后  古清生身兼业余厨子和专业食客二职,更终年客串旅行家,走南闯北,吃喝写作两不耽误。果然笔下风光,色香味俱全。  ——童志刚  古清生这般地写,让俺渐生改行之心,恨不能当专职家庭妇女去,日日研究烹饪艺术。  ——静娅  吸一口沅江悠悠。好看。古清生抒起情来,着实好看。  ——搬起脚砸石头  古清生先生的美食文章,看的多了会入魔的,整天介俺就想着吃来着。  ——希阳

章节摘录

  利津水煎包利津是黄河三角洲的一个县,有800年历史。我到东营市的时候,散文作家赵建英专门推荐我去吃利津水煎包。赵建英出生于利津县,曾就读西安与北京,是吃过八方宴席的人了,如是推荐,便感觉到不吃利津水煎包,是为在生命中错过了一次深刻品尝的美意。就去吃。去利津吃水煎包的路上,沿途是黄河三角洲平原广大的麦子,它们齐整地列队平原之上,初夏时节,在阳光照临下呈浅黄的色泽。我惊叹麦子笔立地平整一致,像北京街头功夫甚高的发师拿推子剃出的板寸,设若地球也是一个脑壳的话。考察黄河,不考察美食自然是会犯错误的。到得利津,就要准备开吃,几位也是县城的作家,写散文和小小说居多。于是移师到吃的地点,上菜之际就一起上了水煎包。水煎包是用的一个初夏的满月大的盘子盛装的,水煎包皆是圆柱形的,齐齐地立着,像一顶顶小型的厨师帽,皮表呈麦黄色。包子散发出一股子质朴的面味,浑厚的猪肉和辛辣的葱味。我以为有关面食,其美好与否,首先要有面味。面味是麦子的本质的信息,它内面有阳光的芬芳。猪肉和葱,则有两种不同形式的芳香属性。我估计利津水煎包有1.5市两重一个,用筷子拦腰将其夹起,咬下水煎包的上端,口中感觉面是为发面,泡松柔软,亦具弹性,当然这才是揭开了序幕,或曰揭开了解读利津水煎包的盖子。接下来是用视觉与嗅觉深刻考察水煎包的内部,是为肉馅、葱、韭菜、胡椒粉、姜末,也略约有些粉条。继续往下吃,中部是馅与面的混合体,味道深入了一层。再继续往下吃,馅中就有了一些汤汁,浓厚得多的味道开始绕舌回环,悠然绵长。吃到底部便抵达吃利津水煎包的高潮。水煎包的底部一半是绵软,一半是焦脆,透了油的焦底焦香,它在满足食者的品味之后,再度提供焦脆柔甜及素常喜欢的爽心的咀嚼齿感。到这个时候,品味一个利津水煎包的历程已经完成大部,余下的是持续一定的时间细细回味了。利津水煎包的做法不太繁琐,先发其面,再剁其馅,捏成圆柱状的包子,置平锅一口,燃猛火一炉,水煎包口朝下搁置,灌入面糊水淹至水煎包顶端,盖上锅盖,此乃为水煎是也。翻个。至水渐干,锅底始有炸响,便改文火细烤,汤汁收尽之后,揭起锅盖,以细嘴油壶绕水煎包根底注入豆油、麻油,以油煎至起焦壳止。全程制作约十五分钟,起锅,搁置于圆盘之内。据考,利津水煎包的制作始于清光绪年间,是百年老包。如是在家自制,其馅可相应按主宾喜爱而定,我以为用乳猪肉配韭黄做馅为佳,倘若是条件允许,也是可以采用麂肉的。现在黄河三角洲的食民,皆喜利津水煎包,即便我在河口,东道主曰之:上盘利津水煎包来。这一客包子,我是想拿去推广的,惜之我对面食的制作工艺怀有技术恐惧症,至今也没有学会包饺子。我只会做两种面食,一俗称蛤蟆跳锅,就是将面搅糊,以勺舀之,投锅中沸水,佐白菜芯,搁猪油和盐。另一是面饼,以鸡蛋搅稀面糊,烧热油锅,将面糊倒入锅中,执锅一摇,面糊匀称一圈,起层掀起翻面,两面呈田黄玉色,起锅,揣于兜中,执猎枪去大山。吃利津水煎包时,我已经放下屠枪,立地成美食家了。

图书封面


 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湾河水,浑黄而平静;岸边的小镇在清晨或黄昏的日光里透着天然的古朴;坐在饮食摊前红漆剥落的桌子旁,要一碗用新麦做出的面食,烤一盘当地特有的风味肉串或蝉蛹,烫一壶老酒。小镇上的犬吠羊叫混合着人声……此中有真意味,大自在。我常常沉浸在这样的幻想中不能自拔,而所有这些被我称为幻想的东西都来源于一本书,古清生的《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古清生的书我读得不多,这是最让我着迷的一本。当年古先生因《中国可以说不》而火起来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封闭在校园里的穷学生,奉行书非名著不读的原则。后来偶然翻到他的《漂泊北京》和《黄河弯黄河长》,感觉自身的气质与其文字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才开始关注起来。后来听说他搞美食文字去了,因为我对美食并不在意,无论薄汤陋食还是盛筵丰馔,我只关心饱与不饱,所以对他又渐渐淡忘了。而这一本《坐在黄河岸边的小镇上品饮》,古清生以随手拈来的轻描淡写和深厚文明背景下的民间风味彻底征服了我。书中第二篇提到出魏氏熏鸡的聊城。聊城是我的故乡,黄河就丛聊城地区南部流淌而过。或许是生于乡下的缘故,我对聊城的魏氏熏鸡知之甚少,更无缘品尝。但对书中提到的另一种吃食——油炸知了怀有一种解不开情结。油炸知了香而不腻,焦嫩相济,令人百吃不厌。除了知了,聊城的夜市和乡下吃的更多的知了的幼虫。麦收后的傍晚,乡下常有孩子拿了手电在路边的树下或小树林里寻觅,看到地上有一个手指粗的小洞,洞口有一圈松松软软的土,附近的地上或者树干上肯定爬着一只知了的幼虫。雨后的傍晚会更多一些。把它们捡回,放到盐水里腌起来,想解馋的时候便炸着吃,记忆中是胜过一切的美味。后来,城里的饭店下乡来收,五分钱一只,拿到城里炸了,放上佐料,十几个拼成一盘,可以卖到五块钱。古清生在聊城的夜市上拿它就饼吃。古清生到阳谷的时候一定要吃炊饼,炊饼是不是武大郎那个时候的样子已无关紧要,吃法也近乎简陋,毫不在乎,但古清生总能吃出情怀来:“吃炊饼不用菜,可以喝汤,或就凉白开吞咽。咀嚼时,有芝麻的破碎声,芳香漫溢……”很长时间我都认为,这些流传于民间的风味既上不了席面,又不足以文字渲染。但古清生随黄河自由行走,勾勒的大多是这些所谓“陋食”的百味图。这些黄河两岸的风味吃食被他信手拈来,稍为组织,文字虽轻描淡写,不事修饰,字里行间却生出色香味美来,充分调动起我所有的感官,令人齿颊生津,恨不得即刻启程,按图索骥地前往品尝。前一段时间去西安,我被人邀去古城一家泡馍名店:精致的瓷碗,精致的馍,精致的佐餐小菜,近乎精致的进餐程式……一切不像吃一大碗羊肉泡馍,而仿佛是在欣赏一件流光溢彩的宝器;小口品尝(在那样的场合大口吃好像是要被人耻笑的),索然寡味,失望之余便想起古先生带着饥肠与疲惫在临潼的地摊儿上吃的那一碗羊肉泡馍:“硬面炕得两面焦的大炕饼,有黑糊没芝麻,厨师用巨大的冷黑色的铁刀嚓嚓嚓沙尘暴般的砍,装一小锅,抓一长柄铁勺,从大铁锅舀起数勺羊肉汤,复抓了两撮牛羊肉片,投小锅里略焖片刻,起锅,添在一只大陶钵里。投一撮香菜。……味道浓郁得很,好一大钵老陕土腔土调。”这些文字透着馍本身的麦子香味,透着一种西部黄土地特有的猛烈的牛羊肉闷香。因为这样的吃食,你知道了黄土高原的存在,你能在这地摊儿旁嚼出略带尘腥的黄土文明的滋味来。 天下美食何意?或许古清生在有意无意之间,用一种平民化的情怀,借一种风雅的形式,提升了这些民间风俗吃食的层次,付之于文化的内涵。阅读之间,让你恍惚于天下吃食本没有美陋之分,性情使吃食成为美味,吃食因性情而凭添许多牵肠挂肚的精神意蕴。黄河因为流传千年的民间吃食而变得更加具体、更加丰富起来。
  •     鱼汤一节先声夺人,而后泯然 鱼汤一节先声夺人,而后泯然鱼汤一节先声夺人,而后泯然鱼汤一节先声夺人,而后泯然鱼汤一鱼汤一节先声夺人,而后泯然节先声夺人,而后鱼汤一节先声夺人,而后泯然泯然
  •     古清生刚到真名网不久贴出散文《黄河落日》:“置身黄河,我橙色的思绪漫过河滩麦穗齐整的方阵,大豆在河堤上萌芽新叶,河柳浓绿一撇,大写意地涂抹出黄河飞翔意境。足下的软泥,是如岁月的柔情写真,牧童扬鞭抽落一串鹬类的啼鸣,蝶翅上驮着清风之歌--这个时候我心底升腾的想念,悬浮于黄河上空永世苍凉。……时间不是叹息,逝水无波,凝重的色块推移,河床舒展,地阔天圆,落日的光辉撒满宇宙,朝着辉煌的方向久久注目,静默如一棵树。还有,比树叶子更多的想念。此时此刻,唯青发已然剃去,光头上顶起一天星星。唯一的北斗,生命是在逝去的时候存在,血是热的,河水切割的沙层,是断弦般的疼痛。”他笔下的黄河落日不是一张张把景色切割得支离破碎的照片,而是延续着岁月沧桑,涌动他翻腾思想的场景,充分展现出黄河落日的意境和历史感。他骄傲于他的写景散文,同时又叹息这样的文章没市场。想借他文字中的典雅增添真名笔会的情调,我请周实帮忙邀请古清生来笔会论坛当版主。当时笔会没什么人气,可他答应了。因他文字间古意,又总听老酷叫他“古老”我挑了个古装帅哥图的做他头像。可没多久就被他自己换成只张牙舞爪的绿色恐龙的卡通形象,他不用日本动漫人物作头像。刚上任他就把真名网当时最有人气的读书心得论坛当作竞争对手,呼吁大家努力把真名笔会也做热。在他的努力下,笔会的人气真的越来越旺。《中国可以说不》象是挺有名的书,有人介绍古清生时多会提到他是作者之一。我没读过这书,不清楚古清生在书里怂恿中国干什么坏事,可他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说“不”就很不错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顽强地抗日,在我好心建议他骑车旅行时用日产自行车时,慢条斯理地打出“呵呵,别给俺推荐日本车啊。”每个字都笑得不怀好意。他不喜欢警察,认为“从逻辑上来说,只有守职与不守职的警察,但不论守职与否,它有职业特征:凶狠”。网友提示他警察职业的重要性,他反驳道:“因为有了罪犯,所以要设置警察,然后再有管理警察的警察局。你们为什么不说罪犯辛苦啊?人又要逃跑,又提心吊胆……”我继续顺着他的思路建议:“罪犯抢劫某人家是很安全的,因为他不屑于报警,白白便宜了很凶的警察。罪犯很累的逃来逃去的,所以他是要帮罪犯煮碗面,来个马杀鸡,临别时还客气一下:你多拿点,看中什么随便挑。罪犯再客气:不行了,偶实在拿不动了。”平平紧跟完善偷后服务:“这家主人好人做到底:‘没事,哥们,住哪儿,大哥帮你搬过去。’”李酒苗把服务质量猛然提升到五星级水平:“这还不够,这好人会说:‘哥们,接下去劫哪家,您老歇着,俺去去便来。’”就这样,他依然坚贞不屈。不久,古清生的美食系列书要由兄弟文化出版,他陆续把文章贴在笔会:《扁豆》、《粥》、《宁武大烩菜》、《魏氏熏鸡》、《阳谷炊饼》、《黄河的烧烤路线》等,全是农家菜,既不讲究加工,也不考虑用餐环境和餐具。我嘲笑他是最不挑食的美食家。为了保证书出版后的质量,古清生在论坛悬赏捉他文章的错。真有网友认真地挑出错后,他脆弱的心灵受不了打击,悲愤交加之际在论坛发帖要自杀。他首选跳楼,被天高地厚笑作“古轻生”还冷言冷语说“在老古楼下放下三米高的软垫虽然地球人都知道老古住二楼……”。他表示早就想出家,转念想出家对品尝美食不利,为了工作决定不出家。他说要自我放逐到码头扛大包,因为空气好,风景也好,渔帆、江鸥、汽笛,休息时可以垂钓。实在不行他就包荒山养鸡,散养的鸡味道好!他的一腔痛苦在网友们幸灾乐祸的嘻笑中消失无踪。古清生到过上海,我问他吃过什么有特色的。他马上想到臭豆腐蒸臭苋菜梗,那个臭啊,可以把南京路一条街的人熏跑。我遗憾他没早告诉我他到上海,否则介绍他去些特色餐厅。他说不想去商业味浓的,只想找一些地道的本土菜馆,非常小的,有悠久历史的。有文化的根的。我说上海的老餐馆大多因为城市动迁拆了。他于是幻想:应该等他去过,写好文章,餐馆再拆。最好莫过于他在楼上吃,楼下开始拆,等他吃完,正好拆光。看他在QQ里打出这些话,我突然明白,他美食系列的重点不是菜的风味,他写的美食仍偏重景,人文的风景。他的美食系列出版了,他理直气壮地在论坛转贴朋友们写的书评,全然不介意有炒作之嫌,其实某些评论让他相当郁闷。为友情吹捧,平平也决定写篇古清生美食系列的书评。平平问他是要捧还是要砸。古清生虚怀若谷地要平平有话尽管说,狠狠砸也没问题,积极进取之心昭然若揭。几天后,我总见古清生追着平平讨还书,不还书就还买书钱。平平一脸委屈:“你这样我不是很没面子吗?是你要我狠狠砸的。”古清生认为平平把他书说得一无是处是没看懂他的书。他讨还书因为他的书只送给真正喜欢的人。与古清生追着平平讨还书类似的场景,我依稀只在幼儿园时见过。注:仅以此文代替古清生的书评。写得不好你也别追我讨还书,因为我根本没拿过。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感觉六七十年代生人的写手和画手(好吧群众应该称他们作家与画家)都特别钟爱“乳房”这个意象,动不动就要感慨一下,描绘一下,简直就是他们共同的名片。
  •     蛮好吃的,就噶
  •     是的。古清生非常好玩的。
  •     好书
  •     黄河两岸 风味绝佳
  •     作者一再强调他爱吃腊鸭,好吧。。。。。。我也爱吃!
  •     老乡的文字,我喜欢,好像我也回到家乡一样。正好我也来到了山东,来到了黄河岸边......无尽的哀愁和乡思,都在蒙里,都在妈妈做的菜里......眼泪都要下来了
  •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老饕必须先打破见知障
  •     可能作者是搞地质的出生,觉得吃的很粗,看了没多大感觉
  •     文字虽轻描淡写,不事修饰,字里行间却生出色香味美来,充分调动起我所有的感官,令人齿颊生津,恨不得即刻启程,按图索骥地前往品尝。
  •     哈哈 原来他这么好玩,笑死人了,
    他现在好像住在神农架,在微薄上还是东扯西扯的同时也发发他在那边的原始状况:P
  •       古清生刚到真名网不久贴出散文《黄河落日》:
      
      “置身黄河,我橙色的思绪漫过河滩麦穗齐整的方阵,大豆在河堤上萌芽新叶,河柳浓绿一撇,大写意地涂抹出黄河飞翔意境。足下的软泥,是如岁月的柔情写真,牧童扬鞭抽落一串鹬类的啼鸣,蝶翅上驮着清风之歌--这个时候我心底升腾的想念,悬浮于黄河上空永世苍凉。……时间不是叹息,逝水无波,凝重的色块推移,河床舒展,地阔天圆,落日的光辉撒满宇宙,朝着辉煌的方向久久注目,静默如一棵树。还有,比树叶子更多的想念。此时此刻,唯青发已然剃去,光头上顶起一天星星。唯一的北斗,生命是在逝去的时候存在,血是热的,河水切割的沙层,是断弦般的疼痛。”
      
      他笔下的黄河落日不是一张张把景色切割得支离破碎的照片,而是延续着岁月沧桑,涌动他翻腾思想的场景,充分展现出黄河落日的意境和历史感。他骄傲于他的写景散文,同时又叹息这样的文章没市场。
      
      想借他文字中的典雅增添真名笔会的情调,我请周实帮忙邀请古清生来笔会论坛当版主。当时笔会没什么人气,可他答应了。
      
      因他文字间古意,又总听老酷叫他“古老”我挑了个古装帅哥图的做他头像。可没多久就被他自己换成只张牙舞爪的绿色恐龙的卡通形象,他不用日本动漫人物作头像。刚上任他就把真名网当时最有人气的读书心得论坛当作竞争对手,呼吁大家努力把真名笔会也做热。在他的努力下,笔会的人气真的越来越旺。
      
      《中国可以说不》象是挺有名的书,有人介绍古清生时多会提到他是作者之一。我没读过这书,不清楚古清生在书里怂恿中国干什么坏事,可他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说“不”就很不错了。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顽强地抗日,在我好心建议他骑车旅行时用日产自行车时,慢条斯理地打出“呵呵,别给俺推荐日本车啊。”每个字都笑得不怀好意。
      
      他不喜欢警察,认为“从逻辑上来说,只有守职与不守职的警察,但不论守职与否,它有职业特征:凶狠”。网友提示他警察职业的重要性,他反驳道:“因为有了罪犯,所以要设置警察,然后再有管理警察的警察局。你们为什么不说罪犯辛苦啊?人又要逃跑,又提心吊胆……”我继续顺着他的思路建议:“罪犯抢劫某人家是很安全的,因为他不屑于报警,白白便宜了很凶的警察。罪犯很累的逃来逃去的,所以他是要帮罪犯煮碗面,来个马杀鸡,临别时还客气一下:你多拿点,看中什么随便挑。罪犯再客气:不行了,偶实在拿不动了。”平平紧跟完善偷后服务:“这家主人好人做到底:‘没事,哥们,住哪儿,大哥帮你搬过去。’”李酒苗把服务质量猛然提升到五星级水平:“这还不够,这好人会说:‘哥们,接下去劫哪家,您老歇着,俺去去便来。’”就这样,他依然坚贞不屈。
      
      不久,古清生的美食系列书要由兄弟文化出版,他陆续把文章贴在笔会:《扁豆》、《粥》、《宁武大烩菜》、《魏氏熏鸡》、《阳谷炊饼》、《黄河的烧烤路线》等,全是农家菜,既不讲究加工,也不考虑用餐环境和餐具。我嘲笑他是最不挑食的美食家。
      
      为了保证书出版后的质量,古清生在论坛悬赏捉他文章的错。真有网友认真地挑出错后,他脆弱的心灵受不了打击,悲愤交加之际在论坛发帖要自杀。他首选跳楼,被天高地厚笑作“古轻生”还冷言冷语说“在老古楼下放下三米高的软垫虽然地球人都知道老古住二楼……”。他表示早就想出家,转念想出家对品尝美食不利,为了工作决定不出家。他说要自我放逐到码头扛大包,因为空气好,风景也好,渔帆、江鸥、汽笛,休息时可以垂钓。实在不行他就包荒山养鸡,散养的鸡味道好!他的一腔痛苦在网友们幸灾乐祸的嘻笑中消失无踪。
      
      古清生到过上海,我问他吃过什么有特色的。他马上想到臭豆腐蒸臭苋菜梗,那个臭啊,可以把南京路一条街的人熏跑。我遗憾他没早告诉我他到上海,否则介绍他去些特色餐厅。他说不想去商业味浓的,只想找一些地道的本土菜馆,非常小的,有悠久历史的。有文化的根的。我说上海的老餐馆大多因为城市动迁拆了。他于是幻想:应该等他去过,写好文章,餐馆再拆。最好莫过于他在楼上吃,楼下开始拆,等他吃完,正好拆光。看他在QQ里打出这些话,我突然明白,他美食系列的重点不是菜的风味,他写的美食仍偏重景,人文的风景。
      
      他的美食系列出版了,他理直气壮地在论坛转贴朋友们写的书评,全然不介意有炒作之嫌,其实某些评论让他相当郁闷。为友情吹捧,平平也决定写篇古清生美食系列的书评。平平问他是要捧还是要砸。古清生虚怀若谷地要平平有话尽管说,狠狠砸也没问题,积极进取之心昭然若揭。
      
      几天后,我总见古清生追着平平讨还书,不还书就还买书钱。平平一脸委屈:“你这样我不是很没面子吗?是你要我狠狠砸的。”古清生认为平平把他书说得一无是处是没看懂他的书。他讨还书因为他的书只送给真正喜欢的人。
      
      与古清生追着平平讨还书类似的场景,我依稀只在幼儿园时见过。
      
      注:仅以此文代替古清生的书评。写得不好你也别追我讨还书,因为我根本没拿过。
      
      
  •     还在读大学时一气读了好几本古清生,觉得可以让视觉和味蕾得到双重满足,简直太美好了,工作了之后可能真是思维迟钝,身心俱疲了,此书读了一年竟越读越索然无味了
  •     哈喇子直流三千尺
  •     cc
  •     流水账般的文字,比梁唐汪周等大家差一个数量级
  •     吃吃喝喝的书不管怎样都是很吸引人的。。。除了兰州牛肉面和西安羊肉泡馍以外我全部没吃过!!
  •     专栏作家,不拘一格
  •     作者兼具饕餮客敏锐的味觉和写作人娴熟的文笔,菜式不分贵贱,从制作方法到来历渊源再到当地的文化掌故,信笔写来,洋洋洒洒,于吃肉喝酒之间见真性情。 以美食为线索写游记的角度很独特,但是这些美食既不按食材类别也不按烹饪手法更不按行走轨迹来排序让人有些不解,像是一本把零星发表的散文归置起来的集子。
  •     黄河这段不是特别吸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