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俗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地图 > 城市自助旅游指南 > 苏州民俗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
ISBN:9787810377096
作者:蔡利民
页数:338页

作者简介

《苏州民俗》分农桑稻作、日常生活、民间信仰、人生礼仪、文体娱乐、岁时节令等六个部分,介绍了苏州的民俗文化。

书籍目录

关于苏州民俗(代前言)农桑稻作 春牛芒神祈丰年——苏州的稻耕民俗 一网鱼虾一网钱——苏州渔民的习俗 采桑摘茧说蚕事——苏州蚕农的习俗 上梁立柱兴家园——苏州的造房习俗 粗汉野民造船匠——苏州的造船习俗 婚丧难离轿盘头——一种古老的职业 艺花人家花里眠——山塘的种花习俗日常生活 美哉江南米 鲜矣太湖鱼 小吃诱人翻花样 喝茶喝出名堂来 醇酒佳酿蕴文化 粗衣美服皆风情 楼台俯舟楫——苏州的民居 舳舻过画桥——水乡的交通民间信仰 驱蝗刘猛将 佑渔大禹王 灵旗社鼓说迎神——苏州的出会 五日财源五日求——吴地的财神 荡志耗财的上方山庙会 颇含喜剧精神的轧神仙人生礼仪 古婚制的活化石——苏州传统婚俗 从纳采到迎娶——旧婚俗中的六礼 情寄同心结——苏州婚俗中的祝愿象征 意寓柔糯甜——苏州婚俗中的求吉意蕴 “媳妇气煞骂媒人”——婚嫁陋俗种种 迎接新的生命——民间的生养习俗 初涉人世的仪式——满月和周岁 祈盼福寿的心香——生日与寿辰 灵魂观念和殡葬习俗 预营后事与喜丧观念 死出风头为炫耀 隆重点主明继承文体娱乐 春信微茫何处访——苏州的探梅习俗 荷风送香招画舫——苏州的赏荷习俗 石湖串月波万迭 四季郊游乐无穷 鸣虫飞鸟皆成趣 摩拳擦掌校水龙 村民湖滨竞击石 闲人野外看春台 茶馆·书场·戏院 私塾·船学·文邦岁时节令 人事自循新岁例——年俗渊源 屋尘收拾号除残——掸尘习俗 灶君朝天欲言事——送灶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习俗 从《祝福》说起——苏州的年夜习俗 由“爆竹”道来——苏州的岁朝习俗 火树银花贺上元——元宵的来历 灯月迷离夜阑珊——灯节的故实 “不禁夜”和“走百病” “清明节”与“寒食意” 节分重五何自起——端午原始 青箬黄粱入金盘——粽子由来 碧艾香蒲处处忙——端午的祛毒习俗 穿针弄影河汉长——苏州的乞巧习俗 一年明月今宵圆——苏州的中秋习俗 醉把茱萸仔细看——苏州的重阳习俗 相传冬至大如年——苏州的冬至习俗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苏州民俗》是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前言

有位专家曾经说过:“要研究中国民俗,不了解苏州民俗不行。”这一论断揭示了苏州民俗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地位。我很赞同他的话。苏州民俗具有如此重要的文化地位决非偶然,这是由苏州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决定的。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吴县东山西南的太湖三山岛上发掘出了360平方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五千多件打制石器,找到了数万年前人类在太湖流域活动的踪迹。至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苏州近郊吴江、昆山、常熟、吴县、张家港等地均有发现。这一切都说明,早在太伯、仲雍南奔之前,这里的先民已经开始了创造古代文明的历史进程,并形成了“断发文身”“刀耕火种”等特有的民俗。后来太伯、仲雍在此建立了吴国,公元前514年更建起了阖闾大城,即今日苏州城的前身,同时他们也带来了黄河流域的某些习俗,并将其熔铸到当地的民俗之中。民俗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文化,苏州也是中国民俗文化历史源头众多溪流中的一条小溪。这从苏州人对某些习俗的特别解释中就可以看出,例如关于端午习俗的起因,其他地方都将其归诸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而苏州人却认为,那是源于对春秋时遭吴王夫差迫害的伍子胥的纪念。再如丧葬中死人脸上都要盖绢帛或纸张的习俗,苏州人认为,那也是吴王夫差留下的习俗:夫差曾是大有作为的君王,可惜后来他不听忠言,好大喜功,东征西伐,穷兵黩武,错杀忠良,嬖近佞臣,又沉溺酒色,贪恋享乐,结果败于笠泽(即太湖),被越王勾践囚于姑苏之山,落了个自刎的下场;临死还要以席蔽面,嗟叹:“吾无面以见子胥。”从此,吴人死后就都要以物遮脸了。苏州经济繁荣,自古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都。商周时,鱼纳就是古吴之地向中央王朝进献的贡品;西晋时,这儿的稻米已成了国家税赋的重要内容,隋唐以后,苏州大米更是源源不断地大量北运,以供京师之需,并远销各地。吴地生产的丝绸,曾作为吴国使臣分赠各国的礼品,后来又传入日本、朝鲜,还经由菲律宾,运抵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再传至秘鲁、阿根廷、智利等国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一带。苏州的繁华,使它成为我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这种新的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必然导致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以及与之相应的新习俗的涌现。这些新的习俗也必然会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其他地方的蔓延而流播各地。繁荣的经济提高了苏州在国内外的声誉,也扩大了苏州民俗文化在各地的影响。繁荣的经济不但对苏州文化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而且也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仅从苏州历史上高中状元的人数,就可以知道苏州人对文化、教育重视的程度。从隋唐科考始,至清末止,苏州(连同郊县)共产生了五十多个状元,得中状元以下各种功名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不能不使人叹为观止!学而优则仕,这些科举出身的苏州人,大多都会被封建王朝起用。这样,苏州在文化教育上的优势,又转化成了政治上的优势。

章节摘录

上梁立柱兴家园——苏州的造房习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名句,充分显示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大庇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住房确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它夏遮酷日暴雨,冬避霜雪风寒,是家庭团聚,家庭人员日常起居与生老病死、休养生息的地方。因此,建房造屋历来被看成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而且还是关涉家庭聚散、家道兴旺的大事。苏州民间建房造屋过程中就有许多隆重的民俗仪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建房活动的重视;同时,也可以从这些仪式中发现许多民间信仰习俗。土地在古人心目中是关系到万物生长、生死存亡的重要崇拜对象。因此兴工动土,造房建屋,都要察看地形、地貌和风水的吉凶。风水先生在为房主选地时,要选“善地”,要避风、火、水、寒、绝“五凶”。这固然属于迷信,但剥去怪力乱神的外衣之后,其实倒也有一定道理,只有选到一个地势高爽、空气流通、光照充分、冬暖夏凉的地方造房,今后主人才能心旷神怡、健康长寿,而水陆交通则应求其便捷,今后才有利于送肥、运粮,发展生产。动土的时间,也要由阴阳先生来推算。苏州城乡的习俗,农历五月为恶月,是不能动土造房的。其实,剥去“毒月”之类迷信的外衣,五月不宜动土造房也自有它一定的道理。农历五月前后,正是江南梅雨季节,阴雨绵绵,空气温湿,细菌容易繁殖,梁柱受雨极易霉蛀,砖瓦石灰湿滑难干,铁钉会腐蚀生锈,为工匠们准备的饭菜也易腐败变馊。而九月重阳,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温度宜人,所以民间有“重阳天,造屋天”的说法。在破土动工之前,还要举行踏地仪式:由房主预备好三牲酒饭,烧香点烛,鸣放鞭炮,祭拜土地,并由风水先生或泥木工匠主持,手持焚烧的黄纸,绕着宅基,边走边唱《踏地歌》。除了土地以外,“太岁”也是重要的祭祀对象。“太岁”是中国民间有名的凶神。古人观察到岁星(即木星)右旋于天,于是就臆造出一个“左行于地”的“太岁”来与之相应。造房动土一定要注意“太岁”运行所在的位置,否则据说就有可能在地下挖到一种会动的肉块——太岁的化身。太岁头上动了土,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一定会灾祸临头,故而民间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所以,造房破土必须请阴阳先生来选择吉日良辰,以避免和太岁相遭遇。纵然如此,造房人家在开工动土前还要隆重地对太岁斋祭一番。祭祀不用桌子,只将太岁纸码和祭品置于地上,点香焚烛,全家叩拜;东家向泥水工匠发过喜钱之后,就可破土动工了。泥水匠的第一铲土要用红纸包好;木匠的第一锯,要锯一小段木梢,也用红纸包好,都交给东家,由东家放在灶头上。如果没有灶,就选一个干净、稳妥的地方收藏起来。在造房过程中,祭祀工匠祖师鲁班的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工的第一天晚上,房主要请工匠吃开工酒;吃酒之前,先由房主陪着掌墨师傅行三跪九叩大礼,拜祭鲁班先师和四方神灵。鲁班是春秋时的鲁国人,姓公输,名班,又称般,他是著名的工匠,曾营造宫室,制造车舟器械,发明、改进生产工具,誉满天下。在《墨子》这部书中,曾有“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的记载。自古以来,他就被工匠们奉为祖师。苏州民间还有祭祀张班的民俗。张班也是民间建筑工匠供奉的祖师,据说他就是东汉的张衡,通五经、晓天文、知历算、精机巧,能制鼓车、木鸟,令人称羡崇敬。清代苏州梓义公所中就曾供张、鲁两班。在祭祀张、鲁先师时,木匠师傅还要唱仪式歌,如吴江的一支仪式歌就是这样唱的:“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城隍四土地,五敬张、鲁班仙师共八仙。”掌墨师傅一边诵唱着敬神歌,一边向神灵敬酒。树木曾经是原始人类植物崇拜的主要对象,在钢筋水泥发明之前,它又是造房建屋的主要材料。特别是作为房屋主要承重件的梁(栋),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牢固程度和使用年限,因此造房中环绕“梁”(民间称“梁”,在建筑学上称做“栋”)而产生的仪式就特别的繁多而隆重。

图书封面


 苏州民俗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如今定居上海,这大半年开始喜欢吴文化,从以往的园林延伸到吴语,吴歌,评弹,苏帮菜。。。吴文化是最精致的中国文化,这样讲应该不会有问题。 生于斯、长于斯的蔡老先生这本苏州民俗的普及读物,结构合理,选材精当,在普及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放在书架上固定的位置,经常翻一翻。
  •     苏州民俗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现象。苏州民俗正如苏州2500多年的历史画卷,绚丽多彩。现在大部分民俗虽已从现实生活中淡出,却依然回味无穷。民俗往往是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带有极强的个性,正因如此,民俗文化也就以其最具个性化、最具平民性的特色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苏州多水,苏州人爱作水上游,苏州的船菜、船点也就在船上发展起来了。相传吴王夫差曾与爱妃西施江湖宴游,开了船菜、船点之风。到唐代,山塘河开挖后,溯七里山塘而游虎丘,成为千年不衰的习俗;到石湖看月,胥江放棹,游船大多'艄舱有灶、酒茗肴馔,任客所指'。像近几年,苏州日益兴旺起来的'太湖船菜品尝',便是苏州旅游经济中一碟独具地方特色,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佳肴',或谓吴地风俗的现代新版本。群山耸峙、碧波环绕的苏州光福镇窖上村的'农家乐一日游',让一批批海内外旅游者带着对恬淡纯美的精神追求,走进吴中民间的日常家居生活,走进农家栽果养花宴饮品茶的民俗氛围。这多姿多彩的吴中民俗应该还是开发旅游文化的丰富宝藏。
  •     岁俗年俗与婚嫁一块,长婚嫁有趣,好奇害死猫。
  •     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苏州的民俗,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喜欢苏州或江南的同学可以买。
  •     我觉得这是苏州人家中必藏的书
  •     苏州常去,对苏州的民俗有知一、二。但那么多的故事、典故、常识还是第一次全面的体会。
  •     苏州行前
  •     看了三分之一,还有些味道。
  •     看了后 和现在对比下 有好多都不兴了啊
  •     给老婆买的,她喜欢就好,值得收藏
  •     一般,有些民俗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不是苏州特指。他的另一本书以此为底本,写的还可以,比较详细的时令节俗
  •     一本介绍苏州民俗的很不错的书,内容很丰富、很详实
  •     这是一套系列的书,共二十多本,全买了,很好,很系统,是苏州的各方面都讲到了,喜欢苏州的人可以参考买一套,很不错!
  •     作者一定是个生活过的人~
  •     一般性的了解的书。看不看两可。
  •     很值的一本书,了解苏州的一面镜子
  •     商品不错,挺好的。可以很完全的了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