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中国大革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1911年中国大革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09722336
作者:马勇
页数:336页

作者简介

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是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美利坚合众国,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是要以暴力手段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中国。
辛亥革命的前半场确实是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剧本在演出,孙中山等先行者经过十几年艰辛奋斗,终于将“一个人的革命”演化成全民族觉醒,只是当武昌起义爆发后,特别是当清政府阵前换将,启用袁世凯职掌朝政,南北对峙一下子由满汉之间的种族冲突变成了汉人之间的对决。辛亥革命后半场放弃了法国大革命的老套,在经过短暂和谈后,南北握手言欢,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对于辛亥革命这个结果,见仁见智,许多人觉得这场革命在列强和资产阶级介入后变质,革命归于失败。辛亥革命其实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超越,不仅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而且避免了一场内战一场血腥,这是中国智慧的最高体现,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胜,既合乎国际社会的期待,也合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书籍目录

小引
第一章 革命改良二重唱
一个人的革命
革命与改良赛跑
革命暂时领先
立宪反超革命
第二章 构建现代政治文明
迈出宪政第一步
一个时代开始
重建中央与地方权力系统
以政治改革反制革命
构筑现代政治文明的根基
第三章 民主政治的春天
后威权时代:摄政王和他的嫂子
放虎归山:袁世凯归隐

编辑推荐

  作者马勇研究中国近代史三十年,颇有心得,发表著述甚丰,其中的《1898年中国故事》、《1900年中国尴尬》与这本《1911年中国大革命》属于把象牙塔的学问普及民众之作。书稿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字晓畅而有个性,较好地将学理性故事性融为一体。该书出版后,相信会对民众进一步客观认识辛亥革命、辛亥人物及中国近代史有所助益。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代价”谈“意义”。作将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其耗费的“历史代价”进行比较,指出它是多种政治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袁世凯还是清王朝权贵,都有自己的坚持和自己的让步,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清王朝消亡,共和国成立。“中国大革命”以最小的代价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转折点,开启中华民族重建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对这个“和局”的再审视无疑对后人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内容概要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及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章节摘录

  革命运动,改革立宪的动力。 在晚清最后十年,革命与改革确实处在一个跷跷板状态。革命增长了 ,一定是改良遇到了问题;改?进入顺境了,革命就一定遇到障碍。 开缺袁世凯,中国失去了一次振兴机会。一百年后重新观察,袁世凯 开缺另有原因,且中国失去了与美德结盟振兴中国的机会。 武昌首义,立宪派走向武力革命榜样。武昌起义的主体或者说惟一的 力量是湖北新军,而湖北新军是张之洞一手训练出来的,但国家意识淡薄 。在湖北新军和湖北咨议局示范下,各省立宪党人和新军相互配合,在不 太长的时间里相继宣布独立宣布光复,弃暗投明,由大清国的统治基础一 变而成为民国元勋。 1911年的武力革命,成为和平?命的先导。革命派模仿法国大革命,要 用武力流血杀人推翻皇权,实现民权,但掀起的中国大革命,从南北对决 走向南北议和,继而握手言欢,清帝退位,五族共和。 武人提倡和解,王朝赢得尊重。介入政治的湖北新军成了反政府反体 制的力量,前往武昌前线镇压湖北新军的北洋新军成了中国政治的中坚。 段祺瑞、冯国璋等将领转向革命,放弃抵抗,接受共和。清廷顾全大局, 和平隐退,赢得国人的敬意。

图书封面


 1911年中国大革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改良与革命的田径场刊于5月3日《法治周末》杨津涛(启风)对晚清的三个关键年份戊戌(1898年)、庚子(1900年)以及辛亥(1911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马勇都有专书论述。他的《1911年中国大革命》上接《1900年中国尴尬》,从清廷开始推行新政写起。在那场惊天动地的庚子之乱后,主政中国的慈禧太后颁布懿旨,宣示变法:尔中外臣工,虽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舍此更无他策。清末新政的序幕由此拉开。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与革命两种思潮并存。所谓改良就是改清朝的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革命则是要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国。改良与革命其实是殊途同归,都是希望在中国建立起民主体制。他们几乎同时起步:1895年,兴中会领导了广州起义;3年后的1898年,维新派则发起了戊戌变法。立宪主义异军突起  晚清之际,中国好比是一个田径场,分别信奉改良与革命的两拨人马同台竞技。《1911年中国大革命》以此为主线,详叙了1911年那场大革命的前世今生。改良与革命注定只能有一个胜利者,若改良成,则革命党永为叛逆;同样,如果革命成功,那原先的皇亲贵胄也将荣华尽失。因此为了阻挠立宪,革命党人一方面极力宣传清廷的立宪是“伪立宪”;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暗杀、起义的极端手段抢在立宪成功前推翻清朝。反之,清廷则要以推进立宪为手段,来消弭革命。在以往的历史叙述中,清末的“预备立宪”被解读为清廷拉拢立宪派、瓦解革命的一种欺骗手段。此种观点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只是站在革命立场上的单方面阐述,当我们改以中国为视角,如果能避免流血革命,使中国在平和的改良中走向民主,那又何乐而不为呢?改良与革命先后经历了几番较量,先是1898年“戊戌变法”夭折,改良的希望变得渺茫。加之1900年的义和团变乱,清政府的统治能力被严重怀疑,使得革命势头一度高涨。但是1905年,立宪的日本战胜了专制的俄国,让中国朝野上下看到黄种人借立宪强国的可能,立宪主义异军突起。此时清廷在教育、经济、军事各领域开展的一系列改革,已取得不少成绩,如废除科举制、颁布《公司律》、编练新军等。到了1905年,政治改革终被提上议事日程,慈禧命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出洋考察宪政。立宪运动的风起云涌,无疑让革命党人有了失败的预感。因而当五大臣将要从京城出发时,革命党人吴樾发动自杀式袭击,载泽、绍英受轻伤,吴樾则当场牺牲。以吴樾为代表的暗杀者们,包括史坚如、徐锡麟、温生才、李沛基这些革命党人无疑继承了由谭嗣同开启的殉道精神,可钦可敬。但马勇在肯定吴樾是中国革命先驱的同时,却也指出:“从民主政治的立场上看,他们力主用暴力的革命的手段去推翻一个政权,拒绝原有政权通过政治变革创新制度,无疑又显得太蛮横了些。”事实上,在当时除了革命同志,各界对吴樾所为都并不认同,甚至予以谴责。吴樾袭击五大臣的事情发生后,端方对上海报界说:“炸药爆发,奸徒反对宪政,意甚险恶,然益证立宪不可缓也。”吴樾当然不是反对宪政,只是他以为清廷立宪,乃“欲增重于汉人奴隶义务,以巩固其万世不替之皇基”。炸弹没能阻止立宪的脚步,在改换人员后,授命考察宪政的大臣们再度启程,前往各国。清朝统治集团对立宪当然有所顾虑,但是考察归来的载泽在给两宫的奏折中,阐明了“立宪政治对君权无损,对皇室有利,对国家有利”的道理。其实“不论慈禧太后,还是光绪帝,当然都知道历千年而不变的道理:从来没有万世一系一成不变的法律制度,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转变大概真的是世界潮流,不可抗拒”。因而在同盟会成立的翌年,也就是公元1906年,慈禧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清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此后具有议会性质的资政院和谘议局在中央与地方相继建立,晚清宪政逐步走上了正轨。在晚清变革中,慈禧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正如在6位学者的对话录《山雨欲来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中,社科院的陆建德先生指出的那样:“从晚清开始到民国,中国实际上有一个男权主义,很多历史叙述是男权主义的。如果一个女人当政,舆论会将她妖魔化……庚子之乱以后,一系列的改革跟戊戌变法的基本精神是相通的,有一定的延续性,这里面我们也要考虑到慈禧的作用。”今天我们肯定晚清“预备立宪”的成绩,那么也必须要对慈禧进行重新评估。革命势力绝处逢生  预备立宪以及后来历次请开国会的请愿运动,让革命党更加举步维艰。1911年4月,充分准备后的黄花岗起义再次功败垂成,革命走入了低谷;但是进入5月,所谓皇族内阁出台总理为庆亲王奕劻,另外13名国务大臣中,满洲贵族9人,汉族官僚4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7人。天下人此时蓦然发觉,事情的发展竟被革命党人言中,清廷立宪果无诚意。因为对手作弊,以至弄巧成拙,革命势力在赛跑中意外地绝处逢生当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立宪党人纷纷倒戈,附从革命。武昌起义一举成功了,但革命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接下来上演的是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的最后对决。为应对革命,赋闲3年的袁世凯被清廷重新起用。对于袁世凯后来的一系列活动,史家历来都与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的判断类似:养敌自重、逼宫以取高位,最终取而代之。马勇在《1911年中国大革命》一书中则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在他看来,再度出山的袁世凯依旧忠于清廷,坚持君主立宪的主张,希望通过武力迫使湖北军政府在谈判桌上向朝廷妥协;以黎元洪为首的革命党一方则试图以举袁世凯当大总统为条件,劝说其推翻清朝。然而随着南京光复,以及各省的纷纷独立,袁世凯也不得不放弃原有主张,同意了南京开国民大会议决定国体的条件。此时孙中山又从海外归国,随即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君主立宪的空间至此彻底消失。南北谈判还在上海继续,但是北京的帝国皇室已经变成了第三者,讨论的问题不再是大清皇帝的有无,而是优待条件的多少了。辛亥革命最终以清帝的自动退位,南北的和平统一告结,避免了更多的流血,实为中国幸事。马勇先生在微博上自称是历史的旁观者,因而在《1911年中国大革命》一书中他对改良与革命的论述能够不偏不倚,正如他对网友说的那样:我主要还是从正史的层面去善意理解辛亥革命参与各方……用温情与敬意去重构中国人的辛亥记忆。在我这本小书里,看看冲突各方,都有坚持、都有退让,他们的关切都是人民的福祉,都希望用和平替代战争。毫无疑问,马勇为我们重读辛亥打开了一扇窗。http://news.163.com/11/0503/23/735R86K400014AED.html
  •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掘墓人——《1911中国大革命》读后我们从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必将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为是专为资本主义挖坑的,但后来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都似乎表示着这些国家的土木工程好像没有学好,挖坑时不小心发生了塌方,将自己给埋住了。《1911中国大革命》讲的就是一百年前一个王朝是如何走到尽头的,是谁为他掘好了坟墓。按照我们所受的教育,当然是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以及他领导的革命党人。但作者马勇告诉我们的却是没有人是清朝的掘墓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掘墓人。当中国的历史走到晚清,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场清政府的自我改革和革命党暴力革命之间的竞赛已经拉开了帷幕,甚至两方都不是同时起跑的,清政府作为当时中国的掌舵者他拥有抢先起跑的便利条件。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他第一次试着向前跑,但很快又退回到原点。而也就在这四年之前,孙中山也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他关闭自己诊所跑过去拜会李鸿章,向李鸿章上书建言,希望投身政治,帮助满清政府改良,实行君主立宪。被拒绝之后,他才一步步站到革命者的立场。书中说一开始他是一个人的革命,显然,当起跑声枪响的时候,清政府至少将革命者落下一千多米。可以说这是一场龟兔赛跑。1898年的戊戌变法失败,当清政府的改革退回原点的时候,革命者已经向前追了一段路,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清政府无异已经是后退了。但是主动权仍然在清政府手里,在二十世纪开头的几年内,清政府重启改革,立刻重创了革命者,马勇的见解很独到,吴樾对出洋五大臣的刺杀恰恰说明了革命者已经走入低谷,为了革命的成功,他们不惜用炸药阻止清政府的再一次起跑。但是清政府的改革这次很坚决,他们的改革依旧开始了,当改革图景一步步明朗起来的时候,中国的新进阶层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参与,清政府的改革者为自己赢得了人心,同时也在历史进程中把革命者远远抛在了后面。革命完全进入低谷,许多革命党人都开始转变为立宪党人。清政府就像龟兔赛跑中那只遥遥领先的兔子一样,未免有些骄傲,他组建的内阁竟然成了皇族内阁,为热心的改良主义人士兜头浇了一碰冷水。 恰恰在这时他又玩激进的国进民退政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所有愚蠢的统治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迷信自己手里的枪,迷信自己的军队,以为自己有枪有军队就可以忽略一切民意。保路运动刚兴起的时候,四川总督王人文都上奏折替民请愿,清政府的态度是强压,当保路运动开始与四川总督谈判的时候,还是强压,他们以为开枪打死几十个人就会惊走这些人,正所谓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死人非但没有吓走人,反而激起更多的人。当时征调岑春煊入川平事,这位朝廷命官都要求清政府收回成命,赦免保路运动人士,但清政府太相信自己的军队了……而恰恰就是他们依赖的军队为他们自己的坟墓挖下了最后一丘土。作者对军队的论述堪称经典,清政府的对军队的宣传是皇权管着军队,要求军队务必忠诚于皇帝,这样固然可以把军队变成家奴,这样的军队主要作用也是对内防卫本国人民的,而不是防卫外国侵略者的。但依靠这样的思想统治的军队前提是皇权必然要在军队中有威信才行,如果皇权自身堕落、腐败不堪,军队的价值观被打破,肯定要临阵反戈。革命者就是这样对军队策反的,他们将皇权的丑态详加宣传,粉碎军人的偶像,于是武昌起义爆发了……先后有六省独立,革命者以风起云涌之势追上了清政府改革的脚步。可以说这次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个时候清政府的改革不是没有机会,如果他积极主动进行改革,还是可能成功的,但是或许是既得利益者权势过大,清政府还在拖拖拉拉,还在迷信他们手中的军队。或许应该说是袁世凯手中的军队。袁世凯这个争议人物,素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我们历史教科书所说的,他是个两面三刀的告密者,是个野心勃勃的政客,是个签署二十一条的卖国贼……,另一种说法将他夸做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但不否认他的野心,他的确是个野心家,从一开始就想做皇帝,把清政府与革命者玩弄于股掌之上。但作者马勇并没有这样看,他在书中说袁世凯是个坚定的立宪主义者,他的心一开始还是向着清政府的,但是他也明白如果不实行君主立宪,不进行政治改革,单靠武力镇压革命,那不过是扬汤止沸,不是治本之策。于是他像利用革命党的力量积极推动清政府的改革,又用清政府的改革彻底消弭革命党。但是清政府显然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他们甚至怀疑袁世凯的忠诚,于是最后这个忠臣也被推了出来。梁启超说清政府,一制造革命之大工厂也。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成功地推动了革命,最终把自己逼到了死角,在这个历史的田径赛场上,他走到了最后,再也没有机会……总结:一、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作为统治者,你的敌人永远在和你赛跑,你进一步敌人就会后退一步,反之,你后退,敌人则会前进。所谓的前进就是你顺应民意和历史潮流的政治改革。二、当军队成为对内物力镇压工具,当统治者开始迷信用自己的枪炮能摆平一切,他等于在为自己的对手制造机会。三、清政府一次次言而失信,失去了最基本的公信力。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掘墓人。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     很久没有读书,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马勇的《1911年中国大革命》,算是这两年来读书最快也最有效率的一本,而且还坐这儿写了书评。读完这本书,上豆瓣做标记看了看书评,从中收获了一个词——温情。这词常看到,也大多用于形容一本书的风格,而具体怎样的文字才是温情派的,我似乎没有读到过,也只能在心里有个模糊的认识。在读完这本书后,再看到“温情”这个词,便认定这就是温情派了。另一个,我认同骨猪书评里写的马勇实在是太罗嗦了,一个意思好几遍的说。确实,一个意思在他的文字里在不同的章节又重新叙述一遍。此外,马勇的观点似有前后矛盾之嫌,往往前文所说后文似乎又推翻了,比如清廷的态度问题,袁世凯的态度问题,固然在后世无确切史料记载的情况下进行揣测但也应前后一致,不能前文袁世凯还想挽救清廷后文就又顺天下大势。对于辛亥革命的大体印象来源于高中历史课本,再加上电视剧以及大学期间读的一些回忆录。总体来说,辛亥革命在我脑海里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并不那么明晰。而中学教科书里对待历史非黑即白的观点也让我对辛亥革命也没了什么印象,至今记得的也只是老师列出的几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当年背诵过的,现已全忘。教科书给我们呈现出的历史是干瘪的历史,是空洞的,就如同名词解释中的概念一样。而历史远没有那么简单,没有黑白之分,也没有那么简单,许多事情正如马勇先生在文中所多次揭示的一样,历史纯粹是偶然的,许多人在那种情况下没有能力做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正确亦或是错误的选择。好久没读历史,突然读历史,想法很多。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既然教科书无法改变,或许我们的历史老师多让同学读读历史书籍,这些书会给懵懂的高中生一个认识历史的机会,甚至对历史会产生兴趣。试想,那四本薄薄的教科书就把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讲完,姑且不论其中非黑即白观点的错误导向,让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无从生起。有人说马勇在这本书里所呈现的观点是“宽容”,这在我看来就是对待历史的一种客观、公正。我也认为研究历史要客观,我们从小就接触历史,大人们谈话、报纸、书籍、电视广播所传递的种种观点都影响了我们对历史客观的评价,非黑即白的观点处处皆是。即如袁世凯,各种电影、电视以及学界评价大多为负面,甚至是一无是处,而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远非那么简单,而这也是马勇在书中所表达出来的。正如我们至今所推崇的孙中山、黄兴等人,也远没有那么高大伟岸。读书过程中,无非是立宪与共和两个派别的较量,而我一直也在问自己如果我处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我会选择哪个派别,自始至终我选择的是君主立宪,即便是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我似乎还伴有一丝幻想。正如书中所说,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立宪是最可取之法,一是日本、英国的活生生例子摆在那儿;二是立宪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不用流血牺牲,特别是当清廷一步一步向前艰难迈进,革命派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之所以一直站在立宪派的角度,或许和我站在今日历史的角度来看有关。如果1911年哪怕再迟点1915年中国真正实现了君主立宪制,那么还会有中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现如今这个局面吗?想必我国亦同日本、英国一样早日走上了富强,买入发达国家行列。清廷和革命派的较量一如跷跷板,你高我低,你低我高。朝廷迈出立宪的步伐时,全民响应,振臂欲呼,而当朝廷又陷入自己的利益挣扎时,革命派又风生水起,进一步又逼迫了清廷向前迈步。重要的一点是所谓的革命派也始终是“没有诚意”(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从华侨手中筹措到钱雇佣了一批土匪进行起义,然后事败革命派早通过自己留好的渠道溜之大吉,白白牺牲了许多义士的性命)的一次次起义。清廷一步步向前迈出必然艰难,交出在手的利益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难,但在外界环境的推动下还是迈出了,甚至其中的皇族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在成立皇族内阁和铁路国有政策上犯了重大错误,而且一错再错,但是如果没有历史上的偶然,或许立宪只是时间问题。只是武昌起义不小心成功了,由此打开了革命派的新局面,各省宣布独立、光复,导致南北对局的出现,再到南北谈判。书读到最后,我对辛亥革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正如马勇所说,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人发挥了几千年来所积攒下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也是我们模仿于法国大革命而又不同于法国大革命的地方,没有流血牺牲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读书过程中我一直为清廷以及革命党不懂得舍弃而成全民族立宪体制大业所愤慨,以为我民不如西方美国之立国过程中的舍弃。其实,在辛亥革命的最后,即南北谈判,各方都在克制,无论清廷、袁世凯亦或是南方黄兴、孙中山,实现了兵不血刃。只是在历史大势面前,清廷内的皇族舍不得自身利益的放弃,一而再再而三的贻误时机,最终导致了清廷的下台。历史不能假设,诸多的偶然成为了必然。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同类书中较好的吧。算是现在这个学术界中较负责任的一本书。对以前的一些偏见的纠正
  •     目前读到辛亥书籍中最好的一本
  •     政治角度看辛亥

    偷爱警/文

    社科出版的书,多是以社会政治层面,为观察点,进行的实证文体。本书依旧如此,作者汇集充沛的资料和个性观点,论述了晚清政府与革命军之间的历史矛盾,讲述了革命军在历史过程发挥的作用。

    作者的描述方式,通过历史的原貌,评议政局的变化,实际本书,是一出关于政治立场与政治较量的重新排序。作者用大量的论述材料,透过政治角度,着眼清政府的效仿功力,虽然立宪计划受阻,但另一方的革命军没闲着,为改革而生死一搏,坚定奉行的抵制运动。使得两方势力,日子都不好过。作为两方势力的领跑者,孙中山与李鸿章,实际都有着私欲的政治意图,只是每个人的私欲,得到的拥护声与反对浪潮,互成为不可调停的掠夺。

    由于清政府幕僚的昏庸,政局局面的非明朗化,给本来就摇摆不定的中国时局,蒙上了更加悬疑的阴影。袁世凯、载沣、溥仪,都是晚清末路上的清政府大员,每个人物在晚清衰落时期,都起到了决定性的转折作用。相对于革命军的黄兴、吴樾、宋教仁、汪精卫等等,更多的革命人物,使得晚清格局,更加扑朔迷离,使历史变数多次异变。可以观察到,革命军势力的内部结构,松散而不规范,但能够借用多次的内部调整,逐步的走向整编之路。使革命队伍不断的壮大和进发。

    用政治有限性,来定位本书比较恰当,历史细末中的陈述与对话,有点乏味,好在作者加入个人的分析,使得文字不像学术研究报告。与张鸣《辛亥》相比,张鸣的作品,更多是在用百姓未知的辛亥内容,肢解着历史的身躯,让观者透过肢解的过程,看到其中的纤维和细胞构造。而本书利用政局有限的政治硬件,讲述着革命军与清政府的软件。软件内部的病毒细胞,在扩散和潜伏,而治疗革命军与清政府的良药,则是完成革命与反革命的挣扎过程。

    偶然中的必然结果,全凭个人的力量,推动或者推翻长达200多年的朝代,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影响幕僚政治仕途的危机,挫败着公务员对前景的展望,作为政府官员,必然要通过政治渠道和手段,来遏制个人威力的爆发。实际清府是在用手中的权利,来掠夺着民众的最后防线。晚清落败的下场,是日积月累的政治摩擦,绝非几位革命者所能左右的结局。

    本书的题目突出“中国”二字,如果准确来讲,用晚清大革命更具有直观印象。辛亥之所以特殊,在于社会政治格局的推动与演变,不是中国专有的革命形势。革命军只是效仿法国运动,从中找谋划曲线救国的路径,为了转型国家形势分配,而奋起抗争。特殊的阶段性的对话,在晚清时期一并激发。显现出晚清大革命这个题目更贴切,而选择“中国”一词,无非马勇先生想要证明中国社会大革命,是一次集体性和普遍性的混战革命,时间长而复杂的过程,成为中国的标志。“中国”二字,包含的时间跨度过大,无法呼应文题内部的全部内容,但可以突出说明,中国政治研究的区域性。

    本书特点在于,人物的依次出场,加深了政治与历史的关联,将人物地位与社会时期重则,清晰地提炼出来,人物的改革思辨,是政治的灵魂之本,马勇先生巧妙的将两者连接到一起。
  •     之前在微薄上了解他 他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非常值得去看看
  •     与雷颐,张鸣的同代人相比,高下立判。

    除了政治的智慧、历史的传承,还有中国文明文化的温情。其中有着中国民族的大信以及立足全球化国际化的胸襟和视野。
  •     书的质量很好,正版没问题。后续评论,读后再说。
  •     如果当时李鸿章抽出空接见一下孙中山;如果蔡元培听从了谁谁的建议给图书管理员毛润之加几块大洋的工资;如果胡适平等的和毛探讨问题,那么这一连串的偶然或许会改变历史的轨迹,但历史没有如果。这本书里面的每个人都换了一副面孔,不再是扁平的脸谱,而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和万历十五年一样,这种大历史的阐释方法都是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的历史书。
  •     很耐读,不艰涩
  •     作者通过本书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     重塑了教科书的历史观,在教科书中辛亥革命是非黑即白、阶级斗争的历史,但回看这段历史的细节才发现,原来当时的皇族内阁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而袁世凯也并非那样所谓窃取革命果实的人,孙中山并没有那么的伟大;唐绍仪、伍廷芳等人在这段历史中的作用远远大于孙文。君主立宪、民主革命无非是教科书强加于我们的历史观而已。
  •     袁世凯与北洋的反水,成为清国覆灭的最后一击。按作者的说法,袁世凯一直在不战而屈人之兵。但结果是自己被屈了,这是比较好玩的地方。
  •     看过以后我对袁世凯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     文笔很一般
  •     书本身装帧普通,但内容读起来很过瘾。
  •     了解辛亥革命的好书 要是想对辛亥革命有所了解 买这本书就行了
    希望作者把 辛亥革命以后到北伐战争写写 成个系列
  •     马勇老师抛开意识形态的限制,用新的心态去看待一百多年前的这场革命,重新阐述了其中的历史事实,重新评价了当事各方,给人一个全新的视角。很多历史人物,被妖魔化了;很多历史事实,被歪曲了,以至于,现在,我们对于那个民国,了解甚少,推荐大家读一读。
  •     史料详尽,人物众多,对那段历史有了新的认识。
  •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举足轻重,从历史事件中究竟领悟到了什么,确需见仁见智!
  •     1911年,辛亥革命书写了中国历史的全新一页,千年帝制从此推翻。然而,百年之后,当我们重新盘点这一标志性事件时,却发现,我们对它其实并不完全了解,还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追忆,需要我们反思。
      
      马勇老师的这部力作,为我们展现了更多视角,与以往充满教条的相关书籍对比,它是如此丰富,如此鲜活。
      
  •     首先书拿到手就感觉挺不错得,我喜欢封面的那个旧时代的报纸的感觉,而且书的纸张质量、文字大小都很好;
    作者可以说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清晰的、公正的表述出当时的情形,很客观,不错;
    整本书看下来让我对先前不了解的东西理清了思路,而且现在我越来越对这一块感兴趣了
  •     马勇老师销量最好的书,言之有物
  •      尸位素餐,这个词汇好深刻……
  •     语言平实客观,有置身其中的感受
  •     那个年代的是非啊!
  •     在历史转折的关头,两大阵营能够以国家和民族为重,使中国避免了内战,在宪政的轨道上解决了革命的问题,如果后来仍能如此坚持下去,则中国何幸!新成果,新观点,支持马勇老师!
  •     对了解历史大有裨益,推荐
  •     本书让我了解了辛亥革命的一些细节,也让我对这段历史及人物有了新的看法。比如清廷其实是多次机会延续下去的。就是读起来枯燥了点。
  •     对清政府和袁世凯政府过于温情了。许多观点是第一次看到。
  •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好向导
  •     了解历史,增强文化责任感
  •     1、百年前的权力交接无比文明。2、清廷有其潇洒和智慧,君宪不成,倍感遗憾。3、革命是见血的,改良才是正途。4、国父尚且可圈可点,先帝何以被神话?
  •     论述翔实而脉络清晰,愈读愈不能释卷。缺点是作者时常有逆反性的预设立场,枝蔓处着笔略多。
  •     风格和手法有点类似《万历十五年》~对待已国的历史有种温情在,也有其客观意义在~
  •     忘了历史教科书的种种定义吧
  •     在这里,没有看到大革命的汹涌澎湃,而是各个群体温情的维系着和平,依然波澜壮阔。作者的思路很清晰,只是对于四川保路运动的过程保持审慎地保留意见。
  •     分析的很深入!
  •     温情与敬意
  •     不错,,,,不错。。暂时没发现有什么缺点!~客观反映历史真实,具有收藏价值!~
  •     书非常好,绝对值得读。
  •     介于严谨的学术著作与通俗纪实之间。历史背景、人物交待得比较清楚。
  •     作者对晚清统治者未免太过温情脉脉了,连心理活动都揣摩的一清二楚,主观臆测的成分太多了点。
  •     “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     没有耐心全读
  •     我感觉写得很客观,能够超越之前所以观点。
    和作者之前的历史书一脉相承
  •     内容没的说,非常喜欢。遗憾就是有点错别字,可能是借用史料的时候没注意衔接造成的。居然封面上也能找出错字,真不应该。
  •     好书。期待读
  •     马勇的书还是很值得看看的。
  •     讲的很细。但把清廷拟人化,而且是好人化。过多感情投入,必然影响下笔的客观。隔岸观火,方显真知。
  •     思路很清晰,整体脉络把握的很好,看完后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     看过以后觉得自己从历史课上得到的关于辛亥革命的观点都被颠覆了,还是见识太少。看完后我一直很好奇一个问题,袁世凯这么有谋略,为什么还会走到称帝这种自寻死路的道路哩?
  •     确实很不错,很客观
  •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辛亥革命那段历史了解得更多,了解了更多平时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我觉得收获很大,推荐大家阅读,可以更全面地去看待晚晴政府以及同盟会
  •     臧否前人过于“温情与敬意”,此种史学研究旨趣有矫枉过正之嫌。
  •     南大马老师的新作,很好的一种诠释革命的爆发,强调了偶然性,值得收藏
  •     以前受国共两党共同的革命史观影响,对晚清的政情和人物有许多脸谱化的印象。马勇老师这本著作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以温情和敬意的视角、清晰的史学逻辑结构,述论了晚清最后十年的历史,让今天的人重新认识清廷立宪回归主流的诚意和历史结局的蹊跷怪异以及先人特有的政治智慧,从而使华夏大地避免一场
  •     一口气读完,原来历史可以这样书写。
  •     价格再低点就好了,不过可以理解,这类题材今年不卖个好价格,明年就难了。
  •     于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读此书,似重回百年前那段风起云涌、风雨欲来的日子,革命党,保皇党,立宪派,军人武夫,文人政客,一一登上历史的舞台,或如流星转瞬即逝,或如日月同辉,流芳百世。
  •     百年已过,是否记得?是否重来?
  •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受,这本书很细致,但是章节与章节之间让我觉得重复、累赘。
  •     现实中如此之多相似之处,是否历史总在循环。辛亥百年。
  •     不错,值得读!
  •     那是多重权力角逐的年代,多重政治势力在中国角逐,本书让我们耳目一新
  •     历史总是被胜利者书写,从相对客观的角度看待那个年代
  •     100年过去了,对1911年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像本书作者一样,站在相对公允的立场去解读
  •     内容资料很详实,能了解当年的很多细节
  •     撼动了我的辛亥观和历史观
  •     与历史教材不同,详细深刻的从另一面还原历史的面貌,对辛亥革命及孙中山重新认识,对探索历史真相的人值得读!
  •     该书是马勇写的通俗读物,不过是大专家写小书
  •     很细腻、深刻。
  •     非常精彩!喜欢书的纸张,而且大小合适,拿起来不错!
  •     还没有看过祝勇的《辛亥年》的,可以不用看了,关于辛亥年发生的事情,此一本足矣,马勇治学的严谨,行文的流畅,没有拖泥带水
  •     100年过去,中国还是那个中国
  •     简单叙述~没什么新意
  •     终于在双十节前读完。受益匪浅。总体感觉对于关键性历史人物都是比较善意的描写和评价。
  •     辛亥革命真实的样子是怎样的?书中有很多史实是我原本不知道的,也是历史课本里没有的。
  •     文字视角与众不同,以更客观方式解读利益各方在辛亥革命的行为,值得一读
  •     革命党是非去清廷的心态,立宪派是对清廷的失望。我最感兴趣和想弄清楚的,是清廷和满洲权贵子弟的心态,以及做为马上被边缘化,最后被驱逐出历史舞台的政治势力,当时他们的实力是不是不堪一击而被迫下台,还是顺应潮流的主动隐退?曾看过一篇专访,好像此书写到这方面问题。在别的书中,我看到的甚少,其他书或影视作品大多展现其的颛顼无能。事实上,是不是即使如此,满清权贵仍有一定的实力,否则革命党为何还要制造恐怖炸死铁良?
  •     应该好,正在我的阅读书目中排队
  •     很有啓發性
  •     给我抹去了教科书上对慈禧,光绪,袁世凯,黎元洪,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刻板印象,从国内外多股力量博弈中重新认识了辛亥革命。
  •     很有意思的书,但是也是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是这么主观的事情,所以建议多读几家,否则可能会偏激~~
  •     很好看 视角独特 值得推荐
  •     第一次看到对刘师培的正面评价
  •     马勇文笔好。善于讲细节。
  •     长知识 开拓视野
  •     史料丰富,评价公正。特别是对孙中山和袁世凯的评价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
  •     学院要放暑假了,翻了翻,没有仔细看
  •     中立
  •     1911年中国大革命(全新解读1911辛亥革命,重构大革命的来龙去脉)
  •     看完后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中国改革中已步入深水区,对当前的改革充满了担忧与无奈。
  •     对民国很多事件和人物有了比较新的解读,给人感觉更符合常识。
  •     挺大路的一本书
  •     这是一本很好了了解那一年历史的书,如果你对那一年感兴趣建议读一读。这是一本以大革命进程为主线的书,如果你只知道孙中山、黄兴,建议读一读。这是一段为中国前途奔走高呼,竭尽全力的人写就的历史,如果你小时候只知道袁大头银元,建议看一看那一年的袁大头。这本书本来可以成为普及历史的读物,引发读者对那段历史新的审视与思考,美中不足的地方,没有任何插图,要是能有点插图,阅读效果可能更好!
  •     写的好不错,希望更深入一点
  •     从更加温情、善意的角度,去解读这段历史
  •     稍显啰嗦
  •     还在看,了解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
  •     非常好的一本书,强力推荐购买拥有。
  •     挺值这个价钱……
  •     轻历史,重分析,较大篇幅的讲述了立宪党人为君主立宪所做的努力,为过去所不了解的。PS:1、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国人探索着最合适的政体,又是怎样走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2、百年前南北议和,建立共和,结束帝制,而半世纪前,在驱除外敌后,南北方是有怎样的深仇大恨,竟继续对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