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考古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物考古 > 埃及考古学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108028426
作者:刘文鹏
页数:494页

作者简介

中国人自己撰述的第一部埃及考古学专著,也是我国著名世界古代史、埃及学家刘文鹏教授的遗著。全书跨越史前史时代、法老时代、希腊罗马统治埃及时代,内容涉及史前埃及文化的演进、城市文明与聚落形态、语言文字、宗教文化、陵墓、建筑、艺术创作及丧葬习俗等。

书籍目录

序走进法老的世界(自序)导论第一章 史前考古学与前王朝文化的演进第一节 埃及的地貌与生态环境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第四节 前王朝铜石并用时代文化的演进第五节 前王朝时代的墓地与城市遗址第二章 早王朝与古王国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第一节 希拉康坡里斯神庙区出土的重要历史文物第二节 重要的城市遗址与墓地第三节 早期墓葬的发展与金字塔的城源第四节 金字塔发展的顶峰与衰落第五节 早期丧葬的习俗与装备第六节 艺术的创作与成就第三章 中王国时代的考古学探索第四章 新王国时代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与巨大成就(上)第五章 新王国时代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与巨大成就(下)第六章 晚后时期埃及考古学的终结附录年代表

编辑推荐

《埃及考古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部内容比较完整、详细的埃及考古学专著。

内容概要

刘文鹏,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曾担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上古史—古埃及史研究所所长、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和学院副院长。曾参加中国“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埃及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杂志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本书是继他的《古代埃及史》之后的一部力作。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史前考古学与前王朝:文化的演进:西方学术界通常把社会的历史分为史前时代和历史时代。所谓“史前”,一般是指文明形成以前的阶段。尽管这个概念并不严谨、准确,但已通用。古埃及与其他国家、民族一样,有一个漫长的所谓史前时代,史前考古学揭示了人类从最早的石器时代逐渐发展到铜石并用时代和金属器时代的历程。特别是近年来,考古学取得的新成就给我们展现了由史前向文明过渡的演变历史。本章着重介绍古埃及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三个考古学发展阶段,尤其是前王朝时代埃及文明形成的考古学成就。第一节 埃及的地貌与生态环境:古代埃及的伟大文明史以及埃及考古学都是与埃及的地理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作家所讲的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正体现了这样的一个基本思想。尼罗河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究竟如何?它对史前和随后的埃及文明时代有哪些影响?这不能不是我们首先考虑的事情。埃及位于地中海的东南,非洲的东北部,还占有亚洲的西奈半岛,既是地中海周域国家,又是“近东”或“中东”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古代埃及南、北方边界大致相当于今日之埃及领域,但不同时期也有所改变。埃及南部通常以尼罗河第一瀑布为界,在中王国时代,边界向南延长一些,而在新王国时代,南疆延伸到阿斯旺南的努比亚(现今之苏丹北部和埃及南端),北至巴勒斯坦一带。西部边界北从锡瓦到南部的哈里杰,大约与尼罗河间隔两百公里。东部以红海为界。埃及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境内多为海拔200-700米的高原台地,沙漠约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九十六以上。尼罗河纵贯埃及南北全境1350公里长,以此为中心分成东西两大区域。尼罗河好像是弯曲不大的S形状,境内除三角洲之外,没有太大的支流,河宽在8-16公里。尼罗河北部三角洲,长160公里,宽240公里。西部沙漠干旱,无生物,但有几处绿洲:从北到南有拜哈里耶、费拉德、达赫莱及其东南方的哈里杰等。这些地方有沙漠多年生植物及禾草。东沙漠偶有降雨,不太干旱,生长有柽柳、刺槐、灌丛以及其他植物。尼罗河谷、三角洲和沙漠绿洲构成了埃及的农业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居住在这里。埃及的矿产资源并不丰富,古代开采主要有铜矿、石材、雪花石膏等。古代埃及人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农业,通常生活于尼罗河两岸。尼罗河每年定期地泛滥,冲击着河的两岸,并留下一层肥沃的腐殖土。也许由于这种现象,埃及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为“kmt”,即“黑土”的意思,以别于周围的沙漠“红土”。从中王国,特别是托勒密王朝以后,法尤姆地区的开发和灌溉网的建设,形成了一个新的农业区,也可以说是埃及的谷仓,在埃及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漫长而艰难的史前时代经历了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石期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而迈向文明时代。由于年代的久远,至今还没有发现埃及人远祖的人类化石,但是他们留下的器具却为我们了解古埃及人远祖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根据。作为远古埃及人留下的器具,最早的属于石器时代的遗物,根据其制作的技术和特点的不同,这些较早期的石器又被称为旧囱器时代和中石器时代,而旧石器时代占据了人类历史的时间约百分之九十九点八。早在19世纪晚期,就有了埃及旧石器发现的屺录。旧石器时代从何时开始?至今还难以找到确切的论断。先前有的学者提出的奥杜威文化是旧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前舍利文化,大约开始于一百七十五万年至七十五万年前。世是,此说法并未得到多数学者的承认,有人认为那些工具的识别是“不确切”的。近年来,多数学者倾向于把旧石器年代开端定在七十万或五十万年前。埃及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发现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尼罗河谷和撒哈拉。尼罗河谷从五十万年以前或更久远的时间以来,似乎一直有人居住,而人们在撒哈拉的居住时间则是短暂的。当超干燥气候发生时,有很长一段时间,便没有人类存在的踪迹。然而,在旧石器时代至少也有七个或更多的降雨期,当气候适宜时,人类便在这里生活。一、下旧石器时代文化: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的石器为标志。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又分为早、中、晚三期。而在埃及则分为五期,通常称为下旧石器时代、中旧石器时代、上旧石器时代、晚旧石器时代和期外旧石器时代。下旧石器时代的工艺品,包括阿合利型手斧,在一些地方的碎石沉积物中都有所发现。这种下旧石器具有一定的特征,并易于制作:在两个面上成片剥落,在其一端打成尖顶,而在另一端打成圆形。埃及下旧石器时代与非洲某些地方相似,晚期阿合利大约在五十万年前开始出现,到最早的中旧石器时代二十三万年前结束。这是大多数下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少数遗址可能更古老些。关于尼罗河下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最有价值的报道,来自于北苏丹的哈勒发干河附近。在那里一系列采石场和作坊生产出大量的阿合利手斧。而阿尔克因一8或许是非洲这部分中的最大的阿合利遗址。虽然其所保留下来的集合物(complexion)似乎是尚未完成的天然生产工具,但有许多石核,砍劈的工具和手斧,被称为晚期阿合利。在现今尼罗河谷沙漠区的表面上,还能发现手斧。在20世纪早期,从戴尔美迪纳至帝王谷的丘陵小路上,手斧“堆积站”十分普遍。虽然这些偶然的发现不能注明具体的日期,大约在受到集中的冲蚀以后,它们或许就是阿舍利大遗址的那些遗物。在阿拜多斯附近的埃哈迈德哈利发村,能够看到的工艺品仍然是成批的。在那里以及在魁纳区附近的其他地方,这种手斧集中出现在最早的泥土沉积物上,那是尼罗河与埃塞俄比亚上游有联系的证明。据推测,这些集中的手斧的年代,大约处于四十万至三十万年前。在尼罗河东岸的某些地区,一些遗址在分类学上被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阿合利文化,但没有地层学的证据。在东撒哈拉,即西沙漠的各种环境中,也发现了下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其中重要的是哈里杰绿洲、达赫莱绿洲、比尔撒哈拉和比尔塔法维。这些遗址位于围绕绿洲的陡坡上,最重要的发现是绿洲的洼地底部或沙漠盆地沉积物中的一些化石。特别是遗址明显的潮湿状态,提供了其狩猎和采集生活的可能性。这些遗址所显示的池塘边缘的营地,可能是整体的占据。它也许存在了若干千年或者更久远的时间。哈里杰和达赫莱遗址属于晚期阿舍利文化。在比尔撒哈拉东遗址发现的手斧是小的和薄的,制作很好,被认为是最后的阿舍利文化。在池塘和湖边缘上的两个遗址--比尔塔法维和比尔撒哈拉以东10公里处,是晚期阿舍利文化。在比尔塔法维东南约五十公里处的比尔沙夫干河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中期阿舍利集合物堆积层。二、中旧石器时代文化:埃及的中旧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十七万五千年以前或更久远些,更可能是约二十万年以前,直到约四万五千年以前。埃及的中旧石器时代具有北非和欧洲中旧石器时代的基本因素。手斧缺少而且罕见。工具的大部分依据薄片制成,常常用勒瓦娄哇型的技术生产。埃及的中旧石器时代,传统上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类别:努比亚中旧石器、莫斯特文化、阿泰尔文化和考尔穆珊文化。考尔穆珊文化似乎是晚期的,它限于尼罗河谷。阿泰尔文化基本上限于撒哈拉,并且它也可能是晚期的。此外,很少有不同。中旧石器时代遗址,我们了解较多的是西沙漠地区两个邻近池塘的绿洲:比尔撒哈拉和比尔塔法维,而以比尔撒哈拉为主。在20世纪末,美国、波兰、埃及联合的史前探查队在这里发掘的结果表明:“无疑地,比尔撒哈拉湖是莫斯特潮湿期平原地区唯一的地文和环境地形。”“在比尔撒哈拉湖的发掘和广泛的地质学的勘察工作,揭示了中旧石器时代居住地的至少五个时期层次的存在。”在这里,他们发现了阿合利型手斧,也有勒瓦娄哇型的工具。一部分工具与阿合利型有关联,而一部分与莫斯特型有关联。而阿合利型的工具是在达赫莱绿洲发现的,它在阿合利时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发掘者认定:“西沙漠的莫斯特文化与欧洲更早期的莫斯特文化为同一时代,而这个地区的阿泰尔文化相当于早期或中期的莫斯特文化。”在哈里杰绿洲的中旧石器时代,有一些稍微不同的未加工的物质材料。大多数哈里杰绿洲遗址是在水源池塘附近,对那里的平板状的燧石进行粗略地修补便可以利用。这些遗址拥有大量原始薄片和早期阶段用以制作勒瓦娄哇石核的薄片,只有少数石核和工具。遗址被分为莫斯特文化或阿泰尔文化(被有柄的工具和两面分裂成薄片所表明)。阿泰尔文化是较晚的一个文化。哈里杰的夜间宿营或许要远离水,但具体情况我们不知道。水和相关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对适宜的石材的接受,似乎是哈里杰地区中旧石器时代居民点的主要特征。沿尼罗河流域的中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分布在不同环境的三个地区中。首先,从第二瀑布的哈拉法干河到上埃及的魁纳弯曲处以北,有许多的采石场和作坊。采石场的瓦砾堆有时埋在沙砾沉积物中,但是没有一个遗址能够标明具体日期。采石场被看成是努比亚中旧石器文化(在下努比亚)或莫斯特文化(在上埃及和下努比亚)。阿斯旺北有一组小遗址,而另一个(遗址-440,或许是努比亚中旧石器时代)是在哈拉法干河的正南淤泥之上的沙丘中。遗址-440有两个层次,底层是种类多样的野生动物,上层是大量的鱼。各种大的深水鱼,暗示了船、陷阱或其他有关迷惑鱼的技术的使用。阿斯旺附近的遗址属于莫斯特文化阶段。其次,在第二瀑布附近有几个考尔穆珊遗址。它似乎是尼罗河谷中最新近的中旧石器时代的复合体。据估计,考尔穆珊的年代在四万五千和五万五千年前之间。某些考尔穆珊遗址保存了大量的动物,大多数是野牛,还有少数羚羊、瞪羚和河马。其他的一些遗址有丰富的鱼。考尔穆珊的石器工艺有其特色,着重在錾刀上,也有少量的侧面刮削器,尖顶的小齿状的刮削器,全部都是以勒瓦娄哇薄片制成。考尔穆珊是否有作坊或采石场,还不知道。尼罗河流域第三个中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在沿河谷边缘的干河。在尼罗河两边的大多数较大的干河中有许多沙砾台地,台地位于中旧石器时代河谷填塞物的淤泥下,在台地内的某些人工制品与比尔塔法维及比尔撒哈拉以东的湖,有关的中旧石器时代的人工制品,似乎是同一时代。三、上旧石器时代文化:自从沙漠超干燥以来,在撒哈拉没有上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尼罗河谷最早的上旧石器时代是继承最晚后的中旧石器时代,而且遗址是稀有的。上旧石器时代以石器工作技术的重要变化为标志,在中旧石器时代,通常流行由预先定型的(勒瓦娄畦)石核打制而成的宽广、扁平的薄片。而在上旧石器时代重点生产的是长的、狭窄的叶片,它们在外形和尺寸上完全一致。尼罗河谷最早的上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是中埃及的那兹列特卡泰尔-4,放射性碳年代大约距今三万三千年前。勒瓦娄哇技术似乎缺乏,而有许多上旧石器时代叶片石核。伴随的工具是修饰的叶片,有齿的和有两面的锛子,显然是用于采石业。在洞穴旁边发现了一个墓穴,其中就有两面的锛子。正是在此附近,同时发现了人类骨骼,此骨骼是现代型的人类化石,它还残留着原始特征,这是迄今埃及所知的最古老的人类骨骼。在那兹列特卡泰尔-4之后,另一个最古老状态的上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在舒维哈特-1,从那兹列特卡泰尔溯流而上,到魁纳附近的东岸。而遗址-E71K9,再溯流往更远的上游,到伊斯纳附近的西岸。舒维哈特-l的TL(热发光)日期为距今24700±2500年,而E71K9为距今21590±1500(标准的误差在距今23000年和22000年之间)。在两个遗址中的人工制品是大的叶状石片,而工具包括了大量有小齿的、形形色色的制作良好的錾刀、修饰的断片、尖锐的长叶状石片,还有一些燧石刮削器和钻孔器。两个遗址都有丰富的动物,大多数是羚羊和野牛与少量的瞪羚、野兔和土狼,而鱼是稀有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那里采掘黑硅石,采矿坑最大限度深两米,而且在坑底下和地下走廊含有10平方米以上的采矿点。在壕沟中还发现了炉子,一些剥落的薄片暗示了采矿的活动,大约延伸了距今三万五千年至三万年以上。那个时期的舒维哈特-4必定是世界上地下采矿活动最早的例子。大约在两万一千年前,石器制作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大的叶状石片被小的叶状石片所代替。其中某些细石器(少于三十毫米长)上有过分的修饰或沿着一个边缘折面。争夺资源范围和水资源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晚旧石器时代的开始。四、晚旧石器时代文化:晚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在中旧石器时代和上旧石器时代被发现,这些遗址不是在下、中埃及,而是在上埃及,年代大约在距今两万一千年至一万两千年之间。在晚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最古老的、具有代表性的聚落群体在法库里(距今两万一千年至一万九千年)和库巴尼亚(距今一万九千年至一万七千年)。属于法库里或者与它紧密相连的是靠近伊斯纳的屠宰营地的遗址-E71·K12,这个遗址包括沙丘山谷和一个因季节性降水而形成的池塘,这在当时是一个理想的狞猎环境。  ……

图书封面


 埃及考古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看了前两章,后面不想看了。2、与作者另一本书《古代埃及史》重复的地方略多,语言风格同样略显罗嗦琐碎,一些有争议的细节方面浪费笔墨过多(注意是过多)。3、因资料来源有限,对古埃及考古学的轮廓描述比较简单,对照一下商务出版社的《探寻古埃及文明》第一章就非常明显了。4、由于视野局限,因此这本书比较适合作为休闲读物来看。可是作者的文字相当不休闲。比较怀念《探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那个作者的笔风,生动优美还不乏幽默。5、推荐另一本书,《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比这本贵很多,但确实物有所值。以建筑为主,其他艺术品也多有涉及,铜版全彩。地图、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复原图、航拍图、实物照片各种各种图片资料相当丰富。
  •     书装帧不错,但内容写得一般。刘老师因病故去后,由其朋友整理出版的。但是书的内容我有一说一,不好。作者自己也说,没有参加过埃及的考古工作。这个是其致命伤。书中引用了许多国外的书籍和杂志,因此文字的翻译腔非常明显。不是刘老师自己消化后的东西。
  •     可能是因为自己学中文的,而且学得还不咋地,看历史知识更多是兴趣所至,水平真的太浅,所以始终也没看出来商务版的《探寻古埃及文明》到底有哪里特别好。《探寻古埃及文明》的注释和书末尾那些可供参考的内容比较有价值,而书中的主干内容却是面面俱到又面面都不深入,好不容易刚一勾起点兴趣想要深入阅读,作者就戛然而止,编写的方式和语言也不具有多少启发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读的是汉译本的缘故,很难勾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个人感觉《探寻古埃及文明》翻译引进顶多算是做一下科普。介绍埃及文明的书,恕我孤陋寡闻,个人感觉从国外翻译引进的真正力作基本没有几本,剩下的书有不少都是靠精美的封面和唬人的标题来抓眼球,骗读者的钱。《探寻古埃及文明》至少还能做参考书,比那些唬钱的货色强不少。  可能是因为自己外语水平真的太差,有时候真的整不明白老外学者咋能把简单的道理说得那么复杂,就只是为了图一个描述精确。看原文的《埃及的遗产》差点没疯掉。再看汉语版的《埃及的遗产》,个人感觉原作者写的很好,埃及历史文化的主要方面都关心到了,也都差不多说透了,翻译的也挺不错,能让咱一个普通人流畅的阅读理解老外的学术著作,译者算是功德无量啦。顺便表示一下,向自古以来所有的译书者道一声辛苦,道一声感谢。不过这种书对一般读者来说就是有点太深了,也不十分符合咱们老百姓的思维习惯。此外还有一些好书,就是内容太单一了,一般历史爱好者如果买来看内容又精深又单一的学术书籍,有点鸡肋。所以如果只是为了解闷或者泡妞,也可以先拿《探寻古埃及文明》这样的书作一下基本的扫盲,有兴趣了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看一些深一点的书。  言归正传,这本《埃及考古学》以前看过,感觉写得很深入,但是这类书不可避免的有些枯燥,如果只是为了看看热闹好给MM讲故事出风头,恐怕是要大大失望的。看好书有时候要研究写书的体例。这本书的材料恐怕不全是最新的,但在国内能算最全面的之一。而作者写书的指导思想相对比较传统,属于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史学吃透的那一种,书中没有多少花哨和时髦的东西。作者既然是学术功底扎实的老先生,以这样的态度和观点写书也算合情合理。所以我感觉书中有苏联史学的痕迹,也有欧美史学的痕迹,至于有多少日本史学的痕迹说不好,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读一读内容再看看参考书目。  与作者本人的《古代埃及史》作比较,两本书的风格很相近,因为作者本来就是一个人,材料相似,指导思想、思维方式、行文风格和语言习惯相同,又不是出版话题小说,不像才真是搞笑呢。基本上两本书是互补的,我就是拿《古代埃及史》当政治史和经济史来看,拿《埃及考古学》当文化史和考古史来看,注意,是考古史,至于为什么,不是老先生不懂考古,而是咱水平太浅,书中有些考古内容太深奥,俺作为票友不愿意多花心思琢磨,所以退而求其次,先弄明白发生了哪些事就行了。  这里插一句,这种书该怎么利用材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当年在校园里混时被漂亮姐姐两肋插刀了一把,居然跨专业去帮人家翻译文献,不过祸兮福之所倚,让咱就此对上古世界文明来了瘾头。哥几个命贱,帮着人家一顿昏天黑地的翻译,结果感慨,那种碑文似地东西一千个用心的读者他也只能搞出来一个哈姆雷特,翻译成汉语怎么看都不像是中国话,用起材料来要想不留原文痕迹基本上不大可能,当然有两类人除外,一种是过去那种环境培养出的天才翻译大家,这种人间极品英才好为天妒,基本上薨一个少一个,咱比不了。另一种嘛,就不好说了,据说一个现在混北大的哥们当年做论文时真能把《古代埃及文献》整的跟《哈利波特》似地,不疯魔不成活嘛。这号人物让咱这个受了神启敢拿《短歌行》和埃及州长文学参合着混毕业论文的都惊掉了下巴,过后就直抽自己的嘴巴,就差一步啊,步子大点兴许扯着蛋,可也兴许就被审论文的慧眼识英,跟着一块堆迈过京师大学堂那道坎去啦不是。这就是地有多大(),人有多大()呀。真无尽的遗憾呐……  要讲书中最大的不足,如果仔细阅读可能会觉得希腊罗马部分的内容有些单薄,可能就像那位仁兄说的,书稿没有完成老先生就驾鹤西游了,真是遗憾。不过也对老辈学者忘我工作的精神更增添了一分钦敬之情。真希望将来有青年才俊可以写出更好的埃及学书籍,也算不枉费前辈学者的辛劳,了却读者的遗憾。当然最好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毕竟俺们大多数生就属于平民。  第一次来豆瓣发言,扯了这么多,不知道码字多给不给奖励。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印刷不错,有很多插图(包括彩色的),纸质也可以,商务终于舍得用好纸了。买到后一读,惊悉刘文鹏先生已经作古!!叹息……
  •     内容丰富,是本好书!!!!
  •     国内埃及考古学集大成者
  •     国内最系统的埃及考古学,只是视野比较老
  •     埃及考古爱好者必备
  •     对埃及考古方面的帮助很大,非常值得一看、、
  •     像伟大的母校名师致敬!
  •     商品名称:埃及考古学
  •     刘文鹏教授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埃及学家,他的《埃及学文集》是我国第一部埃及学论集,他的《古代埃及史》更可称的上是中国埃及研究第一书。然而,在刘文鹏教授的学术研究已达炉火纯青之时,却不幸于2007年5月永远的离开了他所热爱的祖国、亲友和事业,我国失去了一位世界古代史研究的大家,这一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     目前国内最系统的一部埃及考古学著作,可惜方法、视野比较老。
  •     已经不错了,毕竟连翻译都没有呢
  •     还可以吧,随便看看。
  •     一般,太教科书了
  •     作者本意首先在于为其所撰的《古代埃及史》搭配一本参考教材,普通读者可能会觉得术语陌生、内容枯燥。该书整理并收录了过去在埃及开展的考古学工作以及各类物质资料,相当于一本“埃及考古成果手册”供国内埃及学研究生学习参考。个人认为书中多处术语的翻译还值得商榷,有待进一步考订。刘老师的精神让人敬佩,该书在中国埃及学的学术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       书装帧不错,但内容写得一般。
      
      刘老师因病故去后,由其朋友整理出版的。但是书的内容我有一说一,不好。
      
      作者自己也说,没有参加过埃及的考古工作。这个是其致命伤。
      
      书中引用了许多国外的书籍和杂志,因此文字的翻译腔非常明显。不是刘老师自己消化后的东西。
  •     真的是第一本书,真的是书稿1.0,豆众的评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古代史和考古学能一样吗?
  •     《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比这本好多了,虽然是以建筑为主题。
  •     正是我要找寻的书籍,图文并貌,好!
  •     很有分量,就是图片有点少,卓越的服务态度很好
  •     似乎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知识,不过阅读起来趣味不太浓呢,有点泛泛而谈。
  •     枯燥的学术,就翻 了感兴趣的埃及艺术和木乃伊
  •     到货很快,不过感觉书有点陈旧,质量不是最好~个人对埃及的考古有极大的兴趣,徘徊了很久,还是选了这本书.不是纯理论的枯燥的论述,也不是华而不实的那种.应该说是比较适合业余爱好者的一本书.
  •     当作工具书看可以,能知道很多旅行类书上看不到的埃及的故事和历史,对特别喜欢埃及的人来说,值得看看,不是特别喜欢的不推荐,会觉得枯燥。
  •     刘文鹏老师的著作,跟《古代埃及史》一起读最好 但是最好有点考古学的基本常识
  •     一个下午的收获,大概我就是这闷性格了。
  •     非常非常好看滴书书嘛,其中涉及的内容相对别的书籍来讲算全面呐。
  •     看求不懂- -
  •     非常详尽的教科书,内容很丰富,就是价格太贵了,纸张质量很好
  •     南京学人书店买到的半价好书~这学期颜海英老师的埃及美术史真是上的我欲仙欲死。。。
  •     国内的相关书籍很少
  •     一本专业性颇强的教材,不过就稍微有点闷,当然,教材嘛,可以理解。一本好书,我认为还需要写作者在这个领域具有权威性,而这本书做到了,相信应该是学界中可信度较高的书吧?编写严谨,真的可以感觉写作者的心血结晶……
  •     很一般的一本书,亏我花了大价钱买了。失望了些。作者在写得时候加入了很多自己的个人情感,不能够直观和准确的讲述历史和遗迹。而且因为埃及人的绝种和象形文字的破译程度不够,现在的考古史上还残留了很多不能确定的难题,作者却以肯定的态度来写,给读者造成了很多的误区。
  •     没有图片目录!!
  •       1、看了前两章,后面不想看了。
      
      2、与作者另一本书《古代埃及史》重复的地方略多,语言风格同样略显罗嗦琐碎,一些有争议的细节方面浪费笔墨过多(注意是过多)。
      
      3、因资料来源有限,对古埃及考古学的轮廓描述比较简单,对照一下商务出版社的《探寻古埃及文明》第一章就非常明显了。
      
      4、由于视野局限,因此这本书比较适合作为休闲读物来看。可是作者的文字相当不休闲。比较怀念《探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那个作者的笔风,生动优美还不乏幽默。
      
      5、推荐另一本书,《世界建筑史/古埃及卷》,比这本贵很多,但确实物有所值。以建筑为主,其他艺术品也多有涉及,铜版全彩。地图、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复原图、航拍图、实物照片各种各种图片资料相当丰富。
  •     埃及考古学
  •     可能是因为我去过埃及,又是中文专业,觉得这本书真的不怎么样,很多地方说的太散也不详细
  •     长沙弘道
  •     内容正是我需要的,很丰富,能让我对埃及了解更多,物有所值,还有并带买的书都很好,而且很迅速。合作愉快
  •     中国第一部关于埃及考古的书,作者刘文鹏教授最后一部著作。感觉还是不错的!
  •     作为可研究性历史读物 所含史料价值不高。
  •     遗憾的是,比较商务那一本《古代埃及史》,字数差不多的,但是价格相差好大。
  •     作为一本教科书,这本书对埃及历史极其详细的进行了叙述。但是该书平铺直叙,并没有图片加以辅助。读起来有些艰涩。如果作为工具书查阅,这本书非常好。但对于一些想了解整个埃及历史体系的入门者或者爱好者,我还是推荐《世界文明古国--古埃及》这本书,图文并茂,叙事有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