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通俗说史 > 民国那些人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802114876
作者:徐百柯
页数:270页

作者简介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本书为中国《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故去的名校校长,铁肩辣手的报人,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你可以看到那些熟识的名字:梅汝璈、陈望道,你也可以忆起那些或许淡忘的名字:蒋南翔、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轶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书籍目录

  1 在辉煌的余光下  李 济: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赋宁:说不尽的英语  冯友兰:两束雄文,一抹背影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  梅汝璈:孤寂大法官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叶企孙:大师的大师  吴大猷:孔子式的物理学家  丁文江:出山要比在山清  何 廉:经济学一叶  谭其骧:绕不过的“悠悠长水”  陶孟和:把“社会”变成“学”  蒋廷黻:蒋廷黻的那股“劲儿”  卢作孚:一个传奇大亨   2 守护气节的身影  邓广铭:逝去的学风  雷海宗:历史的碎片  潘光旦:教育的忏悔  吴组缃:尊重自己的尺度  徐中舒:从不说假话  傅 鹰:被毛泽东“钦点”的教授  容 庚:宁跳珠江,不批孔子  蒋天枢:师道的重量  杨廷宝:建筑为了什么  赵紫宸:工楷写耶稣  蔡公时:民国第一位抗日烈士  蒋百里:亦武亦儒真豪杰   3 一校之长,今安在  周诒春:被遗忘的清华老校长  梅贻琦:中西合璧真君子  蒋南翔:两种传统之间  蒋梦麟:北大“功狗”  ……   4 前辈已逝,不可追   5 真名士自风流   6 背影渐远,犹低徊   林 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

编辑推荐

  《民国那些人》为中国《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故去的名校校长,铁肩辣手的报人,学术报国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大亨、马上赋诗的将军……你可以看到那些熟识的名字:梅汝璈、顾维钧、梅贻琦、张季鸾、卢作孚、陈望道,你也可以忆起那些或许淡忘的名字:蒋南翔、胡政之、刘文典、杨荫榆、陈西滢、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轶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内容概要

徐百柯,1978年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至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社。目前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编辑、记者。2004年6月《冰点周刊》人物版“钩沉”开栏,徐百柯主笔两载。2006年,“钩沉”被评为年度《冰点周刊》最佳栏目。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  《民国那些人》为《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  当时的获奖词如下:  一个出色的专栏,最难得的品质在于“吾道一以贯之”。徐百柯的“钩沉”专栏就符合这种品质。从《冰点周刊》创刊之日起,他独自承包了这个专栏,从历史记忆深处,为今天的人们钩出一个个已被遗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钩沉”专栏的出色之处在于:它是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旧与新的融汇贯通。它像一壶陈年佳酿,越品越有滋味。“钩沉”絮絮叨叨、呢呢喃喃、没完没了,其实在向读者叙述一个主题: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将这些过往人物,端上今天的报面,首先要有一个充足的新闻由头,才能将历史和现实嫁接起来,徐百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总是从今天相关的人物或场景切入,从而“激活”一段陈年往事。  二:  百柯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从故纸堆中扒拉了近80个人出来,讲他们的逸事,也讲他们的风骨。民国的那些人呵,真是可爱至极。时代造就他们,那股冷热交替的乱世火焰,将他们打磨得珠圆玉润。繁华总不能长久,所以不必显得光彩夺目。大凡能起敬意的,都是朴素无华的人和事。人世最美的风景,总不刻意存在,不注意便会错过。你可还记得蔡公时那守护气节的身影,你可还记得马寅初的音容笑貌,你可还记得方大曾那已消失的传奇,你可还记得陈西滢的傲慢与偏见?在心中轻点,却滴到了深处。文/隐跃如  为了这本书史料的真实性,作者寻访了许多民国文人的晚辈,学生以及在世的朋友。在他们眼中的长辈,不但可敬,更为可亲。为了能写人所未写,叙人所未知,作者的笔常常触及名人光环之下的一些琐事,逸事。淡墨写功业,浓墨写性情。使这些渐行渐远的名字和读者们有了沟通的语言。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往事,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背影,读人又如读史,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轻松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画里真真  我们看到作者为了追踪一个人在当代留下的痕迹,煞费周章地检索资料,寻找亲友,而在此之外,则是一片沉默的空白。一面是建立新的文化偶像,一面却是更多更深的遗忘。这似乎提示着,无论表面看上去多么热闹,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认识,仍然是不完整的。而一个打捞者的姿态,自然和一切文化消费的动机绝缘。   他常是敏锐地从大量素材中抓取最有表现力的细节,然后用特写式的笔法勾勒出来,只需短短几句,便画面感十足。在细节的穿插点染中,可以不按一语,而境界全出。加之时间不断地在过去与现在之间闪回对照,作者的笔触愈是冷静,其中包含的情感却愈显得炽热。虽然每篇不过一千来字的篇幅,读完后犹令人低徊不已。就其中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而言,称其有尺幅千里之势或许并不为过吧。   ——季剑青 2007年8月18日《青岛日报》   在周刊众多栏目中,人物版的“钩沉”堪称冰点中的亮点,年轻的徐百柯担纲主笔,出手不凡,在故纸堆中“钩沉”摸索,在现实中寻访缅怀,每周1600字的小文章让那些曾经鲜活而后落寞的人物浮出水面,一路写下来七八十人,恍惚间已然立起了一批民国人物的群像。欣闻百柯的“钩沉”作品结集成书《民国那些人》,不禁大喜,又可以一气呵成温故知新了。在那个时代曾经生活着那样一批纯粹的真人,创造着那样本色的历史,发生着那么多耐人寻味的逸事,回荡着那样多余音不绝的言语。   ——山水间 2007年8月26日《成都晚报》   徐百柯的剪裁、勾勒功夫的确令人钦佩。他所写的这组人物,涉及外交家、政治家、学者、教授、文人、报人、传教士等多个领域。其中一部分人像吴组缃、梅贻琦、邵飘萍,他们的名字今天仍然被频繁地提及;而另一部分人像蒋南翔、张申府、杨晦,虽然当时曾名播四方,随后却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姓被隐名被埋,时至今日,一般民众竟不知其为何许人。然而,这些人的思想、学识、情操、气节、志趣等,今天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他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写成大部头的传记,用千字文来状摹他们,诚非易事。徐百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三言两语,人物的性情、品格、相貌、风度等立即跃然纸上。   ——储劲松 2007年8月27日《京华时报》   为了这本书史料的真实性,作者寻访了许多民国文人的晚辈,学生以及在世的朋友。在他们眼中的长辈,不但可敬,更为可亲。为了能写人所未写,叙人所未知,作者的笔常常触及名人光环之下的一些琐事,逸事。淡墨写功业,浓墨写性情。使这些渐行渐远的名字和读者们有了沟通的语言。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往事,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背影,读人又如读史,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轻松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画里真真 2007年8月31日《南都周刊》   悲天悯人——我不知道徐百柯本人是否同意把这个词用在他的身上,也不知用得是否准确,但只是当我写到这个词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真正读懂了徐百柯,认识了他。   追寻历史,臧否人物,拥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极为难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人,即便再伟大的人物,要挑出瑕疵并不难。但作为旨在填补现实的历史钩沉者,其首要职责无疑是把历史作为镜子,不苛求故人,而是侧重于从历史人物身上发现值得重视的光彩处,以此照出现实中人的精神、人格的种种缺陷,促使人们的反省,从而,现实能够变得更丰满,更符合人的理想。   《民国那些人》的出色正在于此。   ——李辉 2007年9月15日《北京青年报》   这本书写到了几位以身殉道、殉职的学人、报人,其中就有因拒收张作霖三十万元“封口费”而惨遭杀害的民国名记者邵飘萍。他有一句座右铭:“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我想,“铁肩担道义”是可以概括这一代人共同的“不可夺”之“志”的,也是他们对国家、民族、人类,对历史、时代、社会、人民的承担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也是对自我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立场的一个选择和认定: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都自命为“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的,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更不是一己的私利,而是社会公共利益,是时代的正义和良知的代表,即所谓“铁肩担道义”。   那一代人,无论做学问,讲课,还是做事情,都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的,学问、工作,都不是外在于他的,而是和自我生命融为一体的。这样,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使他自身的生命不断获得新生和升华,从中体会、体验到自我生命的意义、价值和欢乐。本书就记述了这样一个很有名的故事:金岳霖教授在西南联大讲逻辑学,有学生(我记得这是后来成为巴金夫人的萧珊)觉得这门学问很枯燥,就问先生:“你为什么要搞逻辑?”金教授答:“好玩”。大语言学家赵元任也是对他的女儿说,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诚如作者所说,“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许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他们自己常常是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还可以补充一句:不是职业式的技术操作,不是仅仅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自我生命的欢乐与自由。   ——钱理群 2007年9月23日《南方都市报》

章节摘录

  冯友兰:两束雄文,一抹背影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学家、哲学史家。  曾有那么一个年代,大学教授们矜持而有尊严。   1939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包括教育部核定应设课程,统一全国院校教材,举行统一考试等。联大教务会议决定致函抗辩。此文的执笔者,“舍(文学院院长)冯友兰莫属”。  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惟其如是,所以能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臻进步也。今教部对于各大学束缚驰骤,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此同人所未喻者一也。  “教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教部可视大学研究教学之成绩,以为赏罚。但如何研究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此同人所未喻者二也。  “教育部为政府机关,当局时有进退;大学百年树人,政策设施宜常不宜变。若大学内部甚至一课程之兴废亦须听命教部,则必将受部中当局进退之影响,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进行,肃学生之视听,而坚其心志,此同人所未喻者三也。  “今教授所授之课程,必经教部之指定,其课程之内容亦须经教部之核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一科员之不若。此同人所未喻者四也。  “……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  今人读之,拍案称绝,继而叹息良久。知识分子的尊严应该是这样的,政府、官员尽可以发号施令,但请注意,我们不敢苟同更拒绝执行——此之谓“同人不敏,窃有未喻”。知识分子的矜持也应该是这样,不滥说成绩,但内心怀有对学术的自信和对传承的期许——故“不必轻易更张”。  冯友兰早年撰文,气象阔大而意义深沉,每每众望所归被推执笔重要文字。1943年,他执笔起草致蒋介石的信函,要求政府为收拾人心而开放政权,实行立宪。据说,蒋当时看信后的反应竟是“为之动容,为之泪下”,即刻表示愿意实行立宪。  当见识和感情受到羁绊,难以发为雄文,于是便只留下一抹颓唐的背影。及至中年以后,历经数次运动,冯友兰曾就个人历史多次写过检讨交代,甚至不惜上纲上线,却都难以过关。  一天, 逻辑学家金岳霖来看望他时,两位大教授竟为检讨的事抱头痛哭。    ……

图书封面


 民国那些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6条)

  •     《民国那些人》,《冰点周刊》人物版“钩沉”专栏文字结集而成的一本书,作者徐百柯,年轻得才只有三十岁。有些人物的故事在其他作者的笔下早已读过,有些人物则是初次相识。每篇短短1600字左右的篇幅,却也将一个个逝去的故人写得呼之欲出,形神兼具。许多人物给我的震撼太大了,大到不需先读文字,只需细细端详标题旁边那枚小小的椭圆形照片,便心襟摇荡,浮想联翩。“钩沉”曾获《冰点周刊》最佳专栏。在获奖词中写道:“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了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的确,有很多人物,若没有作者的“钩沉”“打捞”,便真的沉到时间之河的河底,无人知晓,生前寂寞,死后更寂寞。而事实上他们中谁不是在某一领域曾独领风骚的人物,谁没有一段传奇值得后人大书特书、永远铭记!不说那些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大人物,也不说那些铁骨铮铮守护气节的真豪杰,就说那些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却又不修边幅、颇有名士气的学者、教授吧。倘若他们活在今天,是否还能有当初的潇洒、不拘小节,是否还能留下一段段佳话,让后人津津乐道、无限神往?曾昭抡,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曾国藩的曾孙。据他的学生苏勉曾教授回忆,“从他1943年进入西南联大化学系的第一天起,他所见到的曾先生,始终是一身斜襟的蓝布长衫,穿双布鞋,脱下来,袜子底永远破个洞。”又说他“平日里走路总是低着头”,“路上见了熟人不搭理是出了名的,因为他总在想化学上的事情。”放在今天,这老师也太不注意仪表了吧?堂堂大学教授,不会连双袜都买不起吧?至于见人不理,那更是倨傲之至,目中无人,别说领导容不下,同事们怕也会在背后议论纷纷,说你眼高于顶,不注意搞好群众关系。刘文典,民国大学者,多年潜心研究庄子,曾口出狂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有一天上课,只讲了半小时便宣布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你道为何?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今人曰:在一地清辉中讲《月赋》,固然是有创意,真正的情境教学。但该两小时上完的课你擅自只上半小时,这不是违反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了吗?严格一点说,你这叫旷课!再说了,晚上让学生来听课,路上出了意外谁负责?同志,当今教育,安全第一!黄侃,精文字、音韵、训估之学,一个真正当得起“国学大师”称号的人。在北京大学国学门任教时,周作人都说他“脾气之乖僻,着实令人不能恭维。”传说他在课堂上讲到紧要处,有时会突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段古书后面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但对不起,仅凭北大区区几百块钱的薪水,我还不能讲,谁想听,得另外请我吃馆子。霍霍,这不是公然向学生索贿吗?如今的教坛也不少这类教师啊——讲到紧要处,对不起,老师不讲了,想听的,晚上到老师家里去,咱另外给你开小灶。学生乖乖去了,当然不会空手登门。黄侃大师这一戏谑不要紧,放今天,领导早给你上升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度上去了。蒙文通,近代“蜀学”传人,经史大师。他讲课有两个特点,一是从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他的考试更有趣味:学生出题,老师作答,地点不在教室,而在茶铺中。不知蒙大师遇上今天的领导,要不要跟他查备课笔记?下课时间还在讲课,学生会不会埋怨太过拖堂?其他任课教师又会不会有意见?考试可是大事,如此“儿戏”,家长能答应吗?大师已逝。一个能诞生大师、培养大师的时代也已逝去。陈丹青说,徐悲鸿一辈子的座右铭是“一意孤行”,而在今天,哪位艺术家胆敢“一意孤行”?引申开去,没有了宽松民主的环境,哪位文人、学者、专家又有自己的“一意”并敢于“孤行”?翻翻这本《民国那些人》,49之前,他们所达到的高度,便是这一生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了。
  •     最先在豆瓣看到这本书的介绍,非常非常喜欢这个选题。毫不犹豫的买了,拿到手看了却有种淡淡的失望。民国是个尴尬的时代,是一段难以言说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精英辈出的年代。由于特定的原因,这一时期的精英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他们生在中国刚刚向西方打开大门的那个时代,西方新思想的涌入给他们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但随之而来的政府对外的懦弱腐败,国内的常年战乱和动荡,后来的日本入侵,熬到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他们多半都老了,可是就算老了也难逃最后一劫,因此他们很多人虽然贵为一代宗师却晚景凄惨,很多人连同他们的才华学识和对文化界的贡献,统统被历史掩埋。这代人,什么都经历了,他们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他们的精神、风骨却大多数不为当代人所知,这是不公平的。这本书就是记录了这样一群人,就像这本书序言上说的,他们底子上都有个“士”字守着。抱着这样的希望,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看,可惜,有些失望,太浅了。也许作为中青《冰点周刊》的一个优秀专栏作者的这种视角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但是作为一本书,看起来有些不过瘾。也许这不能怪作者,他们中的很多人目前在国内留存下来的资料和著作都很少,而且如果每一个都深入的挖下去,恐怕每一个人都能写这么厚的一本书。作者只不过打开了一扇门,却没有更深入地走进去。钩沉,钩起了70多个人物,很多历史往事,很多我都从未听说过。钩起来了,却需要我们自己沉下去。可能是我抱的希望过高,难免有点淡淡失望。但是这本书的意义是深远的,它毕竟打开了一扇门,让活在浮躁喧嚣的当代的我们能够看到和了解,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些人,有这么一些值得尊敬的知识精英。就像这本书上说的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的想着,那样的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     请原谅,我把这两句原本不搭界的旧诗摆在这里充作标题。在知识爆炸,遗忘多于创造的时代,在这里追念那些民国的文人名士,本身就显得多少不尴不尬。与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不搭界。然而,文采风流总能在暗尘兵燹中显出芳华绝代,正所谓“独怜幽草涧边生”。这也正是我们尚能追慕、感怀先贤的理由。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看过《民国那些人》书后有种迫不及待想说出的感觉,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吧,一股淡云似的哀愁由心底泛出。近来,书桌上陆续堆过与这本书类似的读物:曹聚仁《文坛五十年》、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甚至还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瑞琳主编的《温故》小册。《民国那些人》由网上购得,但到手之后,又有点些许失望。这本网端有誉的书竟原是仅大我两岁的报人所撰。此非大家也,谈文论艺恐失之浅薄。于是,这书在书架上静静躺过两周后,我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读她。这书的文字如阅读前在书架的静貌相似,低蔼徘徊,使人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士子风貌亲历狎近,而又冷静旁审。这与我的审美意趣相契合,贵重内敛,不事张扬,仿佛是久别重逢的故交。就一发不可地至深夜两时许,将全书读完。往事越千年,这本由徐百柯先生每周一篇的《冰点周刊》的供稿,累积两年的集子竟让我在一夜之间读完。不知是我的浅陋,还是我的幸运。但书中涉及的人物,自己已然是神交多年,此时又有以一种异样的文字重新亲近他们,让人平添许多情怀。该书与其他类似的书籍不同之处有三,或可称之为闪亮之处。一、选猎人物涉及文史经哲法、数理化工医,涵盖学科之广令人惊讶,李济、李赋宁、冯友兰、赵元任、顾维钧、吴大猷、潘光旦、徐仲舒、陈垣皆是各自领域的翘楚,直让我暗服徐百柯眼光独到。另辟“一校之长,今安在”和“前辈已逝,不可追”两章,专论名校校长和报业耆宿,这样的安排能见其妙心,以陈述的方式呈现自己对高校教育、新闻报纸的看法。回头再翻谢泳先生的《逝去的年代》,发现谢先生在文史两业甚为吃重,尾章又重笔述论储安平和《观察》。虽与书题相合,但不足以完全再现当时文咀英华的那场盛宴,反不若徐百柯的白描轻写般的轻盈多姿。那文字以曼妙多姿的舞步横涉文理两科,让人领略数学家何鲁亦能书,生物学家周太玄又工诗。那时真可堪文士有侠气(容庚、蒋天枢),武夫生儒风(蒋百里)。二则,语调温柔地讲述上世纪初的故闻,有许多地方像太极似的圆转如意的缓缓地划了个圈,点倒为止。仿佛如中国国画技法中的白描,又似在画面的紧要处留了段白,供读者遐思。写冯友兰的《两束雄文一抹背影》一文,在文末仅仅写就“当见识和感情受到羁绊,难以发为雄文,于是便只留下一抹颓唐的背影。及至中年以后,历经数次运动,冯友兰曾就个人历史多次写过检讨交代,甚至不惜上纲上线,却难以过关。一天,逻辑学家金岳霖来看望他时,两位大教授竟为检讨的事抱头痛哭。”谢泳则在《逝去的年代》就以《晚年冯友兰》作开篇文,深刻分析道,“冯先生比之钱穆,用今天的话,比较活络。冯先生又是懦弱的,这种懦弱,不全在自己,更在自己以外的某种压力”。并在此后举冯友兰先生于1951年印度访问时,因受当时台湾政策的拘束,与曾经的西南联大好友查良钊形同陌人,顿失谦谦君子之风。两相对照,谢文深峻,如宝剑;徐文温厚,如璞玉。因为徐文见诸报端,不可能如学人阐幽发微,每周1600字的文章也承载不了太多的信息。若多,读报之人恐生腻烦之心。但谢、徐二人的文字总有点同气相求,徐百柯在书中也逗漏出受谢泳影响之深。若能将两书对看,读者应该会心一笑,然后,发一声微喟,唉……如评述金岳霖《断裂的逻辑》一文中,作者写道,“王浩后来赴美留学,成为国际一流的逻辑学家。作为金岳霖最得意的学生,他感叹,金先生的绝大部分文章和三本专著都完成于1948年年底以前”。乍一看,似曾相识,好像在哪看过。王浩的这段话,谢泳在《金岳霖的理想和无奈》一文也曾征引,但谢泳又推而广之,“作为一个有创造性的剧作家,曹禺在40岁以前就已完成了他一生的工作,他是1910年生,之后,他的创造性就没有能再发挥出来……”(《晚年曹禺》),“解放后,尹达写了20多篇文章,但多是谈论学习历史研究方法,对前辈学者和学界友好的怀念,以及尾学术著作写的序言,几乎不再研究什么学术了”(《尹达的学术道路》),“陈垣过去的学术特点是以写专著见长的,但后来却没写一部专书,而应景的文章,要几倍于‘二十多篇学术论文’。是陈垣年龄大了么?从他的健康状况看,似乎不是”(《陈垣的转变》)。倘若看过以上这几段的话,相信再看到徐百柯引的王浩那段,会拈花一笑吧。三,徐百柯写文章,并非只在图书馆爬梳故纸,而是利用记者的身份采访拟写作的人物的后人故交,以能追思故人的音容。谢泳先生就说“……常常简单地依靠已公开地文字资料,并以此为据推断许多事件,这些研究在身临其境地中国人看来,就觉得很隔膜。……”(《范文澜的无奈》),当然谢先生是另有所指,或许也可成为作旧闻钩沉的圭臬。钩沉不好做啊,枝蔓繁杂,稍有不慎就迷其踪迹。当年叶兆言欲做现当代文学界的钩沉,就被其祖父叶圣陶严辞制止。坐图书馆收集资料容易,履风波走访相关人物难呦。从文中就可看出,徐百柯采访过李光谟(李济公子)、邓小南(邓广铭女公子)、曾宪通(容庚学生)、周琳(周诒春孙女)、刘自强(梅贻琦儿媳)、马本寅(马寅初公子)、王芝琛(王芸生公子)、蒙默(蒙文通公子)、何培炎(何鲁公子)、罗锦鳞(罗念生公子)、周仲璧(周太玄公子)、陈平原,可能还有徐亮工(徐中舒孙)、袁其采(袁翰青女公子),等等。更能到临北大未名湖临湖轩凭吊缅怀,当年司徒雷登主持吴文藻、冰心才子才女结缡的旧情景。提到司徒雷登,又不免让我想起该书的又一长处,亦用温柔的言辞,将旧日读物中已打入另册的人物复原,还其“人”性,扭转我们在传统阅读势力下形成的误会;但语调依旧温柔如水,并不执拗地矫枉过正。这些人物有雷海宗、周诒春、司徒雷登、吴兴华、杨荫榆、陈西滢等,他们的形象也许在许多学术论文中已有所扭转,但一般大众尚未知晓。而《民国这些人》作为一本简介学人的普及读物,其受众面应更广,意义更加非凡。《民国那些人》读后不久,又开始翻看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经何先生口述的这部书,某些篇章也与《民国那些人》相似。但《民国那些人》是评人之作,《上学记》是怀人之作。学养功力,徐百柯自然差何兆武先生几个等级,《上学记》中有关人事的记述,都是何先生亲见,读起来自然婉而可亲,齿颊生香,但徐百柯见诸报端的不到两千字的文字读之也觉清新,又兼每篇配以图片数帧,更凸现那些学人的面貌精神。也正如封底所写的,“……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因为浩叹不已,所以幽愁暗生。颇似当年苏东坡在彭城燕子楼上发出的一声长叹,“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最后,要说不足,《民国那些人》尚有两处。一则,该书引征旧文之处不少,虽然在报端因篇幅所限,无法尽标出处;但结集出版时应该补录,有些旧文妙语能供好事者求之。如写金岳霖《断裂的逻辑》中,引过金岳霖先生的一篇《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一文,这篇文章在当时对知识分子的号召力量似乎仅次于陈寅恪的《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和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以及冯氏的对国民政府规定的“两统一设”(即统一全国院校教材,举行统一考试,设定课程)的联大抗辩辞。陈寅恪的文章自然好找,冯友兰的两文也可以找《三松堂全集》,但金岳霖的那篇注明出处在《晨报•副镌》1922年12月4-5日上为妥。二则,书中对才情并重的学人几乎“网罗”殆尽,但尚有遗漏。作者有只收去世者,“未亡人”则不收的标准,但是在这一标准下,可入“兵器谱”中,还有吴宓、殷海光、噶邦福(J.J.Gapanovitch)、梁思成、王浩、王瑶、陈旭麓、何佶、陈良璧等,虽然自王浩后辈分较书中为轻,但还是能够体现所谓的精神、传统、风骨的。所漏人物或许可在续集中补苴一二。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不是特别喜欢,可能时候不对?
  •     作者钩沉出的文字铿锵有力,人物塑造游刃有余,只是寥寥数笔,仍无法将一个人的全貌尽情展现。
  •     装逼必读
  •     乱世出豪杰,大师们的风骨的确让人钦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不为三斗米折腰,敢为天下先。民国虽然远去,今天的我们还是怀念那时的人物风貌。
  •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每次翻读都为那个时代的学风动容
  •     消逝的"士" 之精神
  •     仰望民國,不明覺厲
  •     对于民国人物的记述,我们最需要的是平视的角度。作者大体做到了,不过仍然免不了一些仰视
  •     先生好风骨
  •     第一次看,为里面的人打五颗星,第二次看,为文笔减一颗星
  •     怎么说呢,虽然我对民国风骨一直算是关注的,所以这本书打动我的不是人,而是那种亲和的语言氛围。
  •     很久之前看的了,已经快忘了里面的内容。不过对于民国文人,我总有个观点,不应对于当代妄自匪薄,但也不能对于民国过分贬低
  •     闻所未闻的民国人。
  •     喜欢刘文典
  •     的确是一群不失硬朗而又有趣好玩的人 骨子里有一个“士”字守着 唯一不过瘾的是篇幅太短 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便戛然而止的遗憾
  •     哥哥们各有风骚
  •     在那个不近不远的时代,有那些人,他们的风骨虽死犹存。
  •     真名士自风流那一章的人都很有趣
  •     一个时代过去
  •     专栏集结成书,都还不错,每篇视角叙述都各有特点,不落他人窠臼
  •     差不多没有一个能记住的
  •     前几年看的,补档。。。有点意思,不过有点只知皮毛的感觉,每个人都是点到为止的泛泛写两篇,不过瘾。
  •     那个时候文人还是有骨气的。
  •     感觉最有价值的是序,尤其钱老的序,正文内容当做小故事随便一读吧
  •     高中 图书馆
  •     通篇以主观视角赞扬民国人物的正直、纯朴、学术无私,以及这样的人在文革反右中受到的种种迫害…看完觉得最精彩还是钱理群的序,这也可以认为是一本书的失败吧…
  •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     过于简单。
  •     士人风骨,今何在?20160629
  •     怎么说呢 高中作文的论据就是靠这本书的.....
  •     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那些远去的人,远去的气节。
  •     很好的一本民国人事的史料,就是感觉对每个人的叙述略显简短了一些
  •     斯人已去,人生沉浮
  •     一本记录了一代有风骨的人的传记
  •     简笔素描却极有神韵,笔端饱含深情却又含蓄淡雅。高中读过,2008年?
  •     每个人物简单故事
  •     为价值感打五星。优秀又有风骨的人,多么难得!
  •     原来书也有标题党
  •     这类书细读其实很有趣,能够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了解那一代人对于追求理想及处事的态度。也让快要被尘封被遗忘的那些能人重新进入我们这一代的视野。
  •     因为老钱推荐而去读,那时我还是个民国粉
  •     一代不如一代
  •     功力较胡文辉差远了
  •     野史居多,作为饭后茶余的了解吧
  •     无论时光流逝,岁月抹擦,历史总会为一些人保留一席之地,供后人景仰膜拜。
  •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
  •     除了魏晋,最美好的时代就是它了
  •     高中看的,现在大学,内容差不多都忘记了
  •     哈哈哈高考作文素材
  •     知道了许多人。那些曾经陌生的名字变得温暖了
  •     看的电子书精选版,不全面,文笔什么的一般般,人物罗列太多,大多都是浮光掠影,算是一个引子,感兴趣哪位远去的大师,再去找他们的专门传记来看。总的来说,民国那些人都有着“士人风骨”,不论境遇如何,都有“士”的气韵作生命底色。对写吴组缃先生的那篇印象很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