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后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通俗说史 > 历史背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563358939
作者:张耀杰
页数:267页

作者简介

《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作者:稿讲述民国学人的人生传奇和相互之间的矛盾纠葛,夹叙夹议,反思民国时期的学界风景和时代精神。主要收录作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文化史的方方面面。在我看来,没有细节就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历史。我讲述的是政学两界的旧情往事,所要发扬光大的却是21世纪的生命感悟和公民理性。

第一次见到作者时,范泓也在场。老范告诉我:张耀杰的文章写得很酷,甚至于有些苛刻。见到本人,才知道他是很亲切、很随和,也很扎实的一个人。
                             ——编者

书籍目录

以不惑之思面对历史(自序)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  关于《新青年》编辑部的重新考证  胡适与罗家伦的历史记录  1949年之后的历史重构  周作人笔下的历史还原林纾与《新青年》的文化之争  林纾的生平与贡献  陈独秀的骂人有理  钱玄同与刘半农的抢先发难  林纾的反击与被反击  蔡元培的亲自出马  陷入重围的林纾  对于林纾的重新认识  吴虞:《新青年》同人的倒算帐  吴虞生平  胡适与吴虞的公私交往吴虞与女儿的家庭纠纷  “老英雄”的风流情事  倒算账的钱玄同  非儒反孔的历史功过  “阴护礼教”的专制根性  周作人的推波助澜高一涵的误写历史  高一涵笔下的李大钊  访学日本的高一涵  胡适晚年的口述回忆  陈独秀的南下与李大钊的送行  五四前后的李大钊  针对胡适的歪曲丑化俞颂华:“大公至正”的新闻先驱  《新青年》的理性反对者  五四时代的精神误区  采访苏俄的首席记者  《谈中等阶级》的“民治”理想  《申报月刊》的编辑生涯  “大公至正”的公民意识北大讲义风潮的重新解读  北大讲义风潮的爆发  平息讲义风潮的胡适  讲义风潮中的冯省三  讲义风潮的后续故事20年代的东大学潮与郭秉文  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  杨铨与郭秉文的第一次较量  国民党的政治围剿  杨铨对郭秉文的秋后算账周作人私信中的蔡元培  周作人私信中的蔡元培  “晚节之不易保守”  “几乎丧失理性矣”  鲁迅私信中的蔡元培  周作人与蔡元培的  私人恩怨《两地书》中的鲁迅与许广平  许广平与鲁迅的书信情缘  鲁迅对女师大风潮的直接介入  许广平的入党与鲁迅的跟进  广州学潮中的许广平  《两地书》的“党同伐异”鲁迅与范文澜的曲折交往  范文澜的《忆鲁迅先生》  《对于“笑话”的笑话》  鲁迅与范文澜的和解陈翰笙:被鲁迅批评的世纪老人  鲁迅笔下的“他‘家翰笙 ’”  陈翰笙夫妇的红色传奇  鲁迅与陈翰笙的间接联系鲁迅与田汉的文坛恩怨  鲁迅与田汉  田汉与“绍伯”  “四条汉子”的政治命运胡适笔下的杨铨之死  胡适笔下的杨铨之死  杨铨之死的暗箱黑幕  杨铨生前的暗箱操作  民权保障同盟的分裂罗隆基的才子风流  挑战“党天下”的清华才子  多情多欲的才子风流  王右家与陈白露  罗隆基与浦熙修的“右派”命运吴祖光与曹禺的戏剧情缘  《凤凰城》的一鸣惊人  曹禺的《正在想》与《蜕变》  政治运动中的曹禺与吴祖光

前言

  我是一个有“历史癣”的读书人,这种“历史癣”的养成,根源于少年时代老辈人的讲古和自己的乱翻书,成熟于阅读英文读本以及胡适的中文著作。  1 964年,我出生于河南省禹县梁北公社大席店大队。据历史传说,尧舜时期,这里是以大禹为首的夏部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208年,大禹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父传子,家天下”的专制王朝即夏王朝。由此可见,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是中国大陆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区域。然而,留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的,却只有“饥饿”两个字。  听老人讲,我的爷爷张天霖和大爷爷张木霖,是在1 959年冬天“非正常死亡”的。  我们老张家在太爷一辈就绝了后,太爷是从十里开外的黄榆店抱来的外姓人,当地的民间土著,把从别人家里抱来用于传宗接代的养子叫作“买官儿”。我太爷虽说是个“买官儿”,却一直娇生惯养,长大后因为抽鸦片烟卖掉了全部的土地和房屋。我爷爷和大爷爷十三四岁便一人一条扁担走村串镇,靠着当贷郎挑夫赎回了房产,后来才有了我的父亲,再后来也就有了我。

内容概要

张耀杰,1964年生于河南省禹州市农村。曾在河南农村任中学教师。1989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1992年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话剧史》(合著)、《影剧之王田汉》、《曹禺戏剧与宗教文化》、《戏剧大师曹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真相》、《俞梅荪与新民权无能无力》。除有数百万字的学术和史料文章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外,还曾参与《小关一家人》、《山河作证》、《农电之光》等数十部短电视片的编曲创。

章节摘录

  北京大学与《新青年》编辑部  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前,《新青年》6卷2期曾经公开发表一则《编辑部启事》:“近来外面的人往往把《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混为一谈,因此发生种种无谓的谣言。现在我们特别声明:《新青年》编辑和做文章的人虽然有几个在大学做教员,但是这个杂志完全是私人的组织,我们的议论完全归我们自己负责,和北京大学毫不相干。”  这里所说的“私人的组织”,其实是志同道合的同人组织。作为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最早出现的同人刊物之一种,《新青年》的异军突起与北京大学在思想教育界独占鳌头的特殊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和北京大学毫不相干”,是《新青年》同人应对内忧外患的策略性话语。  关于《新青年》编辑部的重新考证  自1918年1月15日出版的4卷1期始,至1919年11月1日出版的6卷6期止,《新青年》杂志共有3卷18期是由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的。要正确理解《新青年》杂志与北京大学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就必须弄清楚一个最为基本的历史事实:在这3卷18期中,究竟有哪些人正式主编过《新青年》杂志?  查《周作人日记》,1917年8月9日有如下记录:“晴,上午往大学收7月上半月俸……钱玄同君来访不值,仍服规那丸。下午钱君又来,留饭,剧谈至晚11时去,夜颇热。”  这是已经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起站在新文化运动最前沿的钱玄同,第一次登门拜访寄住在绍兴会馆的周氏兄弟。鲁迅也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晴,大热。下午钱中季来谈,至夜分去。”  到了9月17日,周作人又在日记中写道:“阴,风。……以前论交钱君转送《新青年》。夜大雨。”  这里所说的“前论”,就是周作人于7日开始从《北美评论》第717期抄录翻译的学术论文《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全文长5000多字,原作者是英国学者W.B.Trites。这篇用较为浅显的文言文翻译的论文,三个多月后正式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4卷1期,是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作品。  1918年1月23日,周作人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往校,进德会记名为乙种会员。收《新青年》4卷1号8本,以赠霞卿……午至教育部同大哥及齐、陈二君至和记午餐。下午往寿宅,3时返。半农来谈。晚11时去。”  在同一天的《鲁迅日记》,有“午二弟来部,并邀陈师曾、齐寿山往和记饭。午后寄季市《新青年》一册,赠通俗图书馆、齐寿山、钱均夫各一册”的记录。  鲁迅笔下的季市,就是刚刚调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的教育部同事许寿裳。他之所以如此慷慨又如此郑重地拿《新青年》送人,是因为其中有同胞兄弟周作人的译文《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他自己当时也正在酝酿到这份同人刊物中大显身手。  在由钱玄同负责主编的《新青年》4卷2期中,周作人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作品《古诗今译》。按照周作人晚年在《知堂回想录·蔡孑民二》中提供的说法,所谓“古诗”就是古希腊谛阿克列多思的牧歌,翻译时间是1917年9月18日,11月14日又加添了一篇题记,“这篇译诗与题记都经过鲁迅的修改”。  查《周作人日记》,1917年12月31日项下有“下午寄家信。又《广陵潮》一本。又以纪事稿寄半农”的记录。这里的“纪事稿”就是《古诗今译》,它并没有发表在刘半农主编的《新青年》4卷3期中,而是提前用在了钱玄同主编的4卷2期中。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新青年》各期主编之间,是存在着互通有无的合作关系的。  《新青年》4卷2期送到周氏兄弟手中,是1918年3月8日的事情。周作人在当天日记中留有“上午往校,致陶君函,收2月上半月俸,至广学会购《性之教育》一本。下午往寿宅。收到《新青年》10册,以一寄霞卿,一还君默。3时返寓……”的记录。  “陶君”就是《新青年》4卷4期的主编陶孟和,当时他正在积极组稿。在此之前的1918年3月6日,《周作人日记》中留有“上午往校得陶孟和君函并The Nation一本,……晚译库卜林《皇帝之公园》一篇予《新青年》,11时了”的记录。在此后的3月11日,周作人在日记中又有“晴,上午往校,以小说稿交适之”的记录。这里所说的小说稿,就是译自库卜林的小说《皇帝之公园》,周作人是通过胡适把该稿转交给陶孟和的。  在更早前的1918年2月10日,《周作人日记》中另有“晚半农来,11时去。交予……小说一首,题目《童子之奇迹》,入《新青年》”的记录。这篇翻译小说随后以“童子林的奇迹”的标题,刊登于刘半农主编的《新青年》4卷3期中。  周作人收到《新青年》4卷3号的时间是1918年3月29日,他在当天日记中留有“晴,上午往校寄家信,收《新青年》10册。下午往寿宅。归校后微雨,至法科访半农,同至研究所。天又雨,有雷,7时返寓”的记录。在这期杂志中,以“文学革命之反响”为标题,刊载有王敬轩与刘半农的来往书信。“王敬轩”是钱玄同所采用的化名,他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王敬轩致诸子书》中,公开点了林纾、严复等老辈人的名字,从而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书》提供了痛加驳斥的活靶子。有关资料显示,陈独秀、沈尹默、鲁迅、周作人等人直接参与了这两封“双簧信”的策划工作,胡适和他远在美国的好友任鸿隽等人,却对此事持有异议。应该说,北京大学法日派教授和欧美派教授在1925年女师大风潮中所形成的尖锐对立,早在此时就埋下了伏笔。  在《新青年》4卷3期中,还刊登有一则《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  这一启事,是《新青年》杂志由按稿计酬的普通刊物转变为无偿供稿的同人刊物的正式标志。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其实是“编辑部同人”之外的二级同人。  由陶孟和主编的《新青年》4@4号的实际出版日期较为滞后。查《周作人日记》,1918年5月1日有“上午往校收《新青年》5本”的记录,5月3日另有“上午往校又收《新青年》3本”的记录。到了5月6日,《鲁迅日记》中出现了“上午寄季市《新青年》第四本乙本”的记录。  在《新青年》4卷4号的通信栏,有孙国璋、钱玄同、陶履恭、胡适之间标题为“论世界语”的通信。到了由钱玄同主编的5卷2期中,另有区声白、陶履恭、钱玄同、陈独秀之间标题为“论世界语”的通信。在钱玄同以主编身份写下的《区声白、陶履恭信跋》中,有这样的表示:“我对于提倡Esperanto的意见,稍有致孟和一信,登在四卷二号,尚未蒙孟和答复,现在似乎可以不用多说。但四卷四号孟和答孙芾仲君信里所说的‘未曾学过外国语者,不能示以外国语中之新天地’;玄同对于这句话,惭愧得很,玄同于外国文,只略略认得几个日本假名,至于用ABCD组合的文字,简直没有学过,哪里配懂得‘外国语中之新天地’呢?”  这段话 的Bsperanto,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世界语,孟和即北京大学教授兼《新青年》轮值主编陶履恭,孙芾仲即孙国璋。由此可知,钱玄同确实没有直接参与《新青年》4卷4号的编辑工作。而在整个第四卷的6期杂志中,除了陶孟和主编的4卷4号和胡适主编的4卷6号即“易卜生专辑”之外,其它4期中都有钱玄同以记者身份留下的跋语即“编者按”。换言之,除了《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之外,《新青年》同人团队中参与编辑工作最为踊跃的,就是钱玄同。而陶孟和的“未曾学过外国语者,不能示以外国语中之新天地”的表态,对于《新青年》同人中只到过日本的陈独秀、沈尹默、钱玄同、鲁迅、周作人以及连日本都没有去过的刘半农,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冒犯。  在《新青年》4卷4号出版之前,由沈尹默负责主编并由钱玄同、刘半农协助编辑的《新青年》4卷5号的组稿工作,也已经启动。1918年4月2日,《周作人日记》中有“得陶孟和君函索《域外小说集》”的记录。4月4日有“下午往校,致陶君函,《小说集》二本……至法科访半农,遇玄同谈至5时方返”的记录。4月8日,周作人收到日本中西屋邮寄的三本书,其中一本是日本白桦派作家、新村运动的组织者武者小路实笃的剧本《一个青年的梦》。4月11日,周作人在日记中写道:“下午作杂文一篇,12时后睡。”4月12日,《周作人日记》中出现了“上午往校,以文交君默,下午3时返”的记录。  周作人所说的“杂文”,就是随后发表在《新青年》4卷5号的《读武者小路君所作》。到了4月17日,周作人另有“上午往校,……以译文交予玄同”的记录。这里所说的“译文”,就是与“杂文”一同发表在《新青年》4卷5号的《贞操论》,原作者是日本女学者与谢野晶子。

图书封面


 历史背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场考试,令人窒息沉默的专业书籍已经败坏了我的口味,试着来读读历史,丢掉我的小说,肥皂剧,稗官野史曾是最爱。现在也试图来看看历史说了什么。草草读到鲁迅和许广平了,暂时不多做评价,不了解历史的我没有发言权,而这本书再客观再冷静它也只是二手材料。历史总是埋藏在不为人知的书卷里,故去的人们的遗憾里,沉默的人们的挣扎里。而张耀杰的立场,毋庸我多言,读者们自也明了。文人皆政客的年代似乎已经远去。我们古老的文明似乎一直都是文人的天下,历史浓墨重彩,文人们即使不是始作俑者,也往往在推波助澜。如今呢,似乎再也登不上政治这台戏的门面了。还没来得及细细读,还未读完,便不再多言。
  •     陈平原教授在《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以丰富的史料针对五四前后的几个历史事件进行的描述,让读者仿若真的触摸到了历史。但当他说《新青年》社的同人们自我建构己经很完善的时候,我们又遇到了张耀杰的新书《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他给了我们一个与此不同的说法,这是广西师大“温故”系列的继续。几乎和陈平原相同的研究态度,张耀杰向我们展现翔实的历史材料,此时我们惊奇的发现我们自以为清晰的近现代历史事件及人物如〈新青年〉编辑部同人关系、“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胡适、鲁迅等等其实很模糊,甚至是被扭曲和伪造的。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或者消逝在历史文本之外,或者被扭曲丑化甚至如高一涵等出于各种原因误写历史,而最后留下的是胜利者“高大全”的光辉和被篡写的历史。张耀杰征引日记、书信、当年的报刊、档案等一手资料,试图向我们展示本原的历史,同时文章的字里行间也向我们透露了历史被扭曲的过程,并以此透露他自己的用意。正如其本人所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告诉给更多的朋友和读者,另一方面是为当下社会所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历史性的解释。换言之,我所点亮和讲述的虽然是老辈人的旧情往事,所要发扬光大的却是21世纪的生命感悟和公民理性。”近几年民国研究持续进行中,历史的迷雾也在散去,但现代史的研究不仅仅是澄清,在今天依旧扬鲁抑胡、重观念轻实证的教育中,像张耀杰、陈平原这样对待历史的态度具有更紧迫的意义。张耀杰从对鲁迅的崇拜到接受胡适的“不惑”之思,他越发注重如胡适一般实证的研究。张耀杰说“我所要点亮的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主要偏重于每一位人物和每一例事件的历史局限性。”这让我想起以《鲁迅最后十年》闻名的林贤治,全书满篇充斥着凡是鲁迅的话就是对的、鲁迅攻击的人就是十恶不赦的味道。然而多一个张耀杰,少一个林贤治,这才是历史研究的正途。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32.00元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全八卷),安徽出版社2001年,245.00元
  •     搞戏剧出身的人很容易不安分。如今亦明星亦学者的余秋雨无疑就是一例。也许是和这个学科的定位有关系,进可赶上最影视的时髦;退可浸淫古老的戏曲,无论是莎士比亚还是希屈柯克,总干他卿家事。从这个意思来看,张耀杰无疑是走火入魔了。好好的风雅摩登不弄,低头搞其“扒粪”的活计来。美其名曰可以“防身”。这话不是笔者强污作者,实在是张氏自道。大大的"Defend&Muckrak "提在“张耀杰思想网”的门面上,加上下方龙行风飞的潦草题签,感觉这位先生似乎“狂”的可以。张氏新书《历史的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拿新文化运动诸“大师巨擘”说事,在华山论剑的场子上进行“扒粪”的事业。胆子小、见识少的角色只怕只有废书而怒的份。还在这段历史去日已远,其中曲折不难揣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张氏此书很难有什么大的发明,对于一部分关注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么说,似乎此书难逃“大人嫌其浅,小人惊其狂”的尴尬。事实并不是这样。回顾这段历史,在故纸堆里“扒粪”,对于张氏来说并非哗众取宠之为。作为80年代以来“回到胡适”的隐流的追随者,张氏“扒粪”更多的是出于胡适所谓的“防身”的意图——……禅宗有个和尚曾说:“达摩东来,只是要寻求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说:“哲学教授的目的也只是要造就几个不受人惑的人。”你们应该做些什么?你们应该努力做个不受人惑的人。你们能做个不受人惑的人吗?这个全凭自己的努力。如果你们不敢十分自信,我这里有一件小小的法宝,送给你们带去做一件防身的的工具。这件法宝只有四个字:“拿证据来!”这里还有一只小小的锦囊,装作这件小小法宝的用法:“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胡适给北大哲学系1931年毕业生的临别赠言)“不受人惑”谈何容易!“拿证据来”容易实行,却是需要些胆魄的。严格的说起来,张氏书中的文字很难说是出色的历史论文,当作证据的史料大都不过公开出版物而已,并无为公开的手稿、书信、回忆之类的不传之秘。但是如此编排成文,却让“证据”自己说话了。谁说不是朴学所追求的本色呢?这是张氏该书出色的地方。太多的学人以下结论为易事,动辄仅凭一己好恶评价人物,论断史实。从“翻案”到“翻案”的“翻案”,怎一个“武断”了得。整个“文史哲”学科似乎都不再需要论证的功夫,只要立场正确一切无忧。从最苛刻的角度来看,张氏也难免此病。可能是接受了胡适的偏见,总把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当作“扒粪”之后的罪恶根源,而把马克思那里一点启蒙主义的表面文章,当作不传之秘,以为古人愚昧,悔不当初。实际上,程朱陆王哪有如此伟力,而启蒙的书生意气有怎能当真。历史和思想史毕竟不是一回事,否则,书中的“证据”又能说明什么?用几句“话头”把宗教哲学的玄思一笔勾消,是胡适之的大病。好在,作者在这方面还不算太唠叨,否则又会勾起多少少年的虚无热血?太多的主流思想中的金科玉律,其实是经不起“分析”。这个“分析”并不是依靠笛卡尔那种先天的怀疑,而是其自身的“证据”的不充分。别指望在“历史的背后”得到什么结论,透过现象并没有什么本质可寻。这是我对于书名的小小牢骚。http://blog.donews.com/klaas/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太细节乐可读性就不强乐
  •     作闲书读嫌其冗沉 作专著读嫌其琐浅
  •      历史的背后藏着真实,   找得着,我们要说,我们要写;   找不着,我们也要说,我们也要写。
  •     历史有太多值得回味的细节
  •     教授是大学校园的风景,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曾经的那个时代,北京大学风云际会,学人各具风采,一份杂志引领新潮,不仅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思想与社会,而且流风余绪,至今仍萦绕于世人的心灵。耀杰的这部著作,深入而细致地再现了一所大学和一份刊物的历史,以及它们如何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贺卫方(北京大学教授)
  •     不错。。。
  •     可以看到被尊为神的时代一些被尊为神的人物的阴暗面
  •     人就是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