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中国历史研究法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3
ISBN:9787108015297
作者:钱穆
页数:146页

作者简介

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变可视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本书主要意义而分本讲演为八题。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之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

书籍目录


第一讲如何研究通史
第二讲如何研究政治史
第三讲如何研究社会史
第四讲如何研究经济史
第五讲如何研究学术史
第六讲如何研究历史人物
第七讲如何研究历史地理
第八讲如何研究文化史
附录
略论治史方法
历史教育几点流行的误解

内容概要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图书封面


 中国历史研究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条)

  •     看过之后,就如同大脑被清洗了一遍。被中学历史教育荼毒多年,才发现民国大师写的历史和历史观更让我容易接受。看49年后写的历史,提不起对半点对过去历史的热爱之情,但钱老这本书不一样,尊重历史,每一个人物和故事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而不是用西方人的治史观念去看待自己本国历史!
  •     人生之经验多由历史而来,研读他人历史对自己的帮助可谓它山之石,钱穆先生在该书中从社会、政治、任务等6大方面,系统的讲述了对历史研究的心得、方法。不论对专业研究历史者或对历史爱好者而言都是极其有帮助的。
  •     除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本史学著作让我更多看到的则是知识分子与学术的另一面。在大师辈出的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使得中国人对于本国文化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不消说,在这种氛围下,产生出的历史观是何等的扭曲与暴戾。在对中华文明“否定一切”及呼吁全盘西化的浪潮中,作为“异类”,不难想象诸如钱穆等理性未泯的学者,其心境是如何的窘困与悲凉。在钱穆的著作中,处处可以寻见“岂能一句抹杀中国传统”“若中国不能自己创制立法,中国今后将永远无望”等苦口婆心式的劝诫;在这样一个盲目的时代,保持着屈原式“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这对于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来说,该是多么抑郁的一种苦闷。大师令人醍醐灌顶的言语之中,处处暗喻的就是这等不易察觉的失落。诚如钱穆书中所言,“西方历史上所谓的政治家未必亲身参与实际政治,往往只凭著书立说来发挥其对政治上的理想与抱负。而中国的学者极少著书纯将政治理论,乃是因为他们在早多亲身参与了实际政治,他们的抱负多少可以在实际政治上舒展。因而我们的一部政治制度史,却是极好的一部政治思想史的具体材料。”传承千年“学而优则仕”的士子道路纵使在清末,也是自然不绝。可以看到,早期的学术大师譬如梁启超,走的同样也是这样一条仕途,以便在政治中实践自己的思想。只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便致力著书立说,故而亦成一代宗师。但清朝灭亡之后,中国传统的学术与政治天然一体化的联系已被割断,仕途即不顺畅,钱穆这一代大师们便无传统的科举道路可走,难以在实践中践行理想;加之民生凋敝,学术百废待兴,钱穆们致力学术研究,使得上个世纪大师辈出,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种在仕途不通情况下“退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的学术繁荣历程,愚以为多多少少有些被逼上梁山的味道。中国“知行合一”的传统注定了文人们践行思想于政治的道路。而上世纪的大师们与传统的渊源极深,但在“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断绝之后,自然无法实现其在政治上实践思想的理想。在这样一种学术与政治的割裂之中,转而专心致力于思想研究,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纯理论的学术繁荣道路,这也许是20世纪初群星璀璨的原因之一吧。而在当下中国学术与政治泾渭分明却又混为一谈的现实下,学术的腐败早已成过街老鼠。人们在痛恨学术堕落的同时,也不禁会反思大师为何会“绝迹”。但这种高校普遍行政化的情况,是否和中国传统提倡的“知行合一”,以及学术与政治“无隙结合”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呢?中国人对于政治的“民族性天赋能力”形成对权力本能的追求,与“学而优则仕”演化成的学术与政治由来已久的千丝万缕、若即若离的关系,也许是社会“官本位”思想及高校行政化的因素之一吧。而这也可以成为中西国情不同、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很好的注脚。就像钱老说的,“中国今后最要急起直追者,却不是追随西方,乃是能追随中国古人那一种自创自辟的精神。”凡事皆向西方看齐显然不可取,而如何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具有创造性地自创出一套整体的制度,以适应当下中国的国情与发展,则是政府与知识分子需要斟酌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历史究竟是什么?怎么学习或者说研究历史?想要从历史中学到什么?和本书无关,但是我看完这本书的一点反思。
  •     一家之言尽国史研究之法
  •     的确如其自述空泛不乏私人情感,于中国之爱甚。但史观大体与今人无异。
  •     演讲录。 早年错觉彬四先生的东西晦涩,仿佛甲骨文。拜谒过两地东吴大学,亲闻先生吴语味的演讲片段后,读来,多了亲切,深觉从前尽是躲懒的错觉。此演讲录,对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之重要性和特殊性,今天听来,简直有部分治愈作用。回想彼时全盘西化洪流中,作为“异类”,先生是如何心境。个人的意义就是世界的意义。
  •     钱老的书,会给人很多思考,其中文化史、历史人物评说一节最足观,不过谈论到西方文明的时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     研究历史,所最应注意者,乃为在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历史”乃其外表,“文化”则是其内容。
  •     钱穆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造诣之认识与阐释,百余年以来能越其右者几人?
  •     反正我不适合方法论学习
  •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爱中国的历史 言语之间都能透露出来那种疼惜
  •     此書推薦給所有愛好歷史的人。賓四先生以知異求變四字道出治史根本,而以政治社會經濟人物諸目分而論之,著重於中國歷史之博大長久處,此猶渠時代之大見解。而賓四先生對國家民族青年的希望至今有感於內
  •     字里行间,满溢深情
  •     醍醐灌顶不为过
  •     以前不爱读历史,现在读这本书赞叹连连。每每有文字深得我心。果然,阅历是个好东西。
  •     中国学术传统主要在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心学是做人大宗纲,史学是做事大原本。其他的倒没什么。
  •     新历史视角
  •     书的前半部分写得很好,后半部分也有亮点,但说教意味过重
  •     钱穆虽然是大师,但是书不太好读
  •     作为一个外行,读起来觉得很多观点都很有启发性,但可能因为是概述,很多地方有些语焉不详,有些地方感觉并没有论据,论点有些主观。
  •     没看完,也没必要看完,,,
  •     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时,有些观点很不认同。所以先读了这本。这本里讲的,基本上就是宾司先生治史的基本思维。非常的中国。在那个破立为先的年代里,钱先生依然遵循着自己的史学原则,却不腐朽。真是难得。和叶嘉莹先生一样,每每与人谈起这两人。指摘总多过赞扬。我觉得这两位先生说得都很好,就算李敖等人怎样说他们的缺点,至少现在的我看过他们的言论还是有所取义的。
  •     钱穆先生关于中国历史研究的著作,他对中国历史的传统性、特殊性均有深刻的认识,发人深思。
  •     钱穆 第六讲最有趣。
  •     钱穆粉
  •     说是方法,其实是史观
  •     跟梁启超不同,这里是分门别类讲不同的领域要怎么研究,然鹅感觉并没有特别大的操作层面的帮助。。。
  •     钱穆先生是文化自信的代表人物,就此一点,就比时人高明许多
  •     介绍书就像相亲一样:那一刻你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模样。钱穆先生论及中国之文化确实有感觉。但说到西方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不过他经历的是那个对中国文化全面否定的时代,想必这也是一种无奈吧?
  •     掐头去尾,中间数讲最有裨益。“治史者先横亘一理论于胸中,其弊至于认空论为实事,而转轻实事为虚文”这话对,可惜吾辈后生,恰恰最须此空论
  •     其中许多地方很精辟,读过有所受益。
  •     主观性过强,但仍不乏精辟之语
  •     K207/134-2
  •     或者这就是大师,每一言每一句都能感受到背后的厚重
  •     学术史:心学 vs史学
  •     本书是讲稿汇集而成的,读起来也是十分易读,对于学习历史还是很有帮助。
  •     短短的八万字,对史学入门很有裨益,结合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许凌云的《读史入门》严耕望的《治史三书》一起读效果更好,当然还是觉得钱穆先生的这本书最好读!
  •     史学概论必读书目
  •     好书!需要买回来。
  •     总是那一套话看多了不免觉得厌烦ヽ(‘⌒´メ)ノ,这本过于偏激,对西方带有偏见和贬低
  •     看完脑海里想起了一句歌词:同学们同学们块拿起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哎、看完我充满悲伤......看着书里的例子,揣摩着他的语气,当年那么下狠心读孔孟的日子什么时候还会再来。我的景观。
  •     往好了说是局限性过大,您这历史研究法并没有什么用处;往坏说了就是“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可参考梁启超的同名书籍一起看看,还不错。
  •     读完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都自豪起来了( ´ ▽ ` )ノ
  •     就……太好读了。喜欢钱穆先生这种半文言的表述。感动到泪流。
  •     虽然有点守旧,为传统辩护的感觉。但可以看到钱先生对中国文化深沉的爱和对历史强烈的责任感。薄薄的一本小书,大处着眼,高屋建瓴,非大手笔不能为。
  •     他就是这么深爱着中国,这么直白热切地深爱着,以至于我不得不质疑,以至于读不到他其他作品中的态度和锐气。但爱使人麻木和软化,恨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也许更具备力量。
  •     第六讲最好
  •     入门书
  •     13夏
  •     好书,娓娓道来,拳拳之心。
  •     与《国史新论》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块研读,就不需要再看《国史大纲》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