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在汉藏之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 > 羌在汉藏之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8-5-28
ISBN:9787101061673
作者:王明珂
页数:376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羌族民族史,也是一本羌族民族志。羌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南隅与北川地区,即汶川﹑北川﹑茂县﹑松潘﹑理县等地。
本书希望通过 “羌” 之历史,说明华夏(自觉的)西部族群边界变迁,以及其如何贡献于近代中华民族之形成。这项研究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思考架构,即“羌” 曾是古华夏心目中的西方牧羊人或西方异族概念,它代表古华夏自觉的我群西方边缘(the sense of otherness)。因此探索华夏历史记忆中 “羌人” 概念的转变,便是探索华夏自觉的(或主观认定的)我群西方边缘之变迁。不只如此,在公元7世纪以后,青康藏高原东缘华夏心目中的诸羌部落又成为吐蕃(与后来的藏族)之政治﹑宗教﹑文化与族群之边缘(朵康)。这样的历史发展终使得青康藏高原东缘之广大地区及其人群,在近代时成为汉藏间一个模糊的边缘。这也是本书书名《羌在汉藏之间》用意所在。

书籍目录

序(李亦园)
前言
文本与田野说明
社会篇
导言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群
一、 各行政区简介
二、 语言、体质外貌与文化表征:谁是羌族?
第二章 村寨与城镇生活
一、 村寨聚落
二、 村寨中的经济生活
三、 城镇、街市与乡上
四、 邻近城镇:松潘、马尔康、灌县与成都
第三章 族群认同与区分
一、 婚姻与家庭
二、 家族
三、 村寨与其守护神
四、 “羊脑壳”与“牛脑壳”
五、 “尔玛”、“汉人”与“蛮子”
六、 “尔玛”与羌族
七、 “一截骂一截”的族群体系
第四章 结构下的情感与行为
一、 村寨生活中的“我族”与“他族”
二、 村寨中的邻人与女人
三、 社会规范、污秽与代罪羔羊
四、 岷江上游村寨中的毒药猫
五、 女性与猫:区分的破坏者
六、 “内部毒药猫”与“外在毒药猫”
七、 无毒不成寨
八、 经验、历史与神话
九、 “现在毒药猫少多了”
历史篇
导言
第五章 羌族史:典范与解构典范
一、 典范的羌族史
二、 近代国族主义下之民族与中华民族
三、 典范羌族史的形成过程
第六章 羌族史的再建构:华夏边缘观点
一、 商至汉代华夏之羌人概念变迁
二、 华夏边缘羌人地带之形成:东汉晚期至魏晋
三、 羌人带的萎缩:汉化、番化与夷化
四、 羌人带上最后的“羌人”
五、 民国时期民族调查者所发现的羌民
六、 华夏边缘的本质及其变迁
第七章 本土根基历史:弟兄祖先故事
一、 根基历史
二、 村寨中的弟兄祖先故事
三、 根基历史的内在结构
四、 “弟兄祖先故事”中的历史心性
第八章 羌族认同与英雄祖先历史
一、 20世纪上半叶羌族认同的萌芽
二、 老实的蛮子:周仓与孟获的子民
三、 汉族的拯救者:李冰与樊梨花的后代
四、 古老的华夏:大禹子孙
五、 过去很强大后来被打败的羌族
六、 流传羌族中的两种神话传说
七、 羌族认同及其本土历史记忆
文化篇
导言
第九章 古羌人文化:事实、叙事与展演
一、 社会记忆中的古羌人文化
二、 古华夏对羌文化的描述
三、 文化夸耀与模仿:北川羌人的例子
四、 近代羌文化探索与书写
五、 近代羌民文化探索:宗教信仰
六、 在差异体系中寻找相似
七、 异文化书写中的华夏边缘建构与再建构
第十章 当代羌族认同下的文化再造
一、 羌族本土文化建构的背景
二、 羌族文化再造:语言、文字
三、 羌历年与锅庄舞
四、 羌族妇女服饰
五、 饮食文化:北川的例子
六、 天神、白石信仰、端公与祭山会
七、 文化展演
结语:历史的创作物与创作者
一、 华夏边缘的历史与“历史”
二、 另类“历史”
三、 历史与“历史”下的近代产物
四、 华夏边缘的省思:人类生态观点
五、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由“蛮夷”到“少数民族”
六、 中国民族的再思考
参考书目
谢词
追记

编辑推荐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是一本凝集了作者十几年田野考察经验的倾情力作,是对羌民几千年生存繁衍状态的一次深刻解读。  王明珂,台湾学者,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在这本著作中,王明珂教授以一个古老的华夏边缘——羌族——说明华夏的成长历程,以及推动此成长历程的社会与文化微观过程;这是以具体研究来说明华夏与华夏边缘的本质及其历史变迁。

内容概要

王明珂,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现为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十几年来多次到川西羌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川西羌族地区是指汶川﹑北川﹑茂县﹑松潘﹑理县等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人群  一、各行政区简介:  汶川 由都江堰市(灌县)过青城大桥人山,车行约一小时便到达汶川县南端的漩口与映秀镇。映秀旧有娘子关。许多羌族人都认为,过去映秀与漩口都是羌族分布的地方,但目前这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汉族。由此沿岷江北行,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即到达汶川的绵篪乡。这儿号称是“西羌第一村”——阿坝州最南端的羌族村寨在此。汶川旧县城在绵篪、羌锋一带,清代的瓦寺土司在附近镇守。今之汶川县城——威州镇,还在北去车行半小时之处。汶川县城是羌族的文教中心,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与阿坝师范专科学校都在此。因此威州镇也是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本土研究与推广中心之一。  汶川县有汉族、羌族、藏族与回族。据1985年的人口统计,汉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61.88%,羌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6.18%,藏族约占11%,回族仅占0.8%。目前羌族人口可能已占汶川总人口的40%。由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行,1980年代以来愈来愈多的地方干部与公职人员由少数民族担任,使得汶川俨然成为以羌族为主体的地方。事实上,羌族主要分布在县北,岷江、杂谷脑河及其支流沿岸的龙溪、克枯、雁门、绵篪等地,是汶川羌族村寨的主要分布地。这些地区的羌族,更因为长久以来接近汉人地区,受汉文化影响相当深。目前绝大部分岷江东岸的村寨居民,已普遍将汉语当作母语,本土语言消失殆尽。  理县 由汶川沿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西行,便逐渐进入理县地区。理县也是汉、羌、藏与回族混居的地方。嘉绒藏族在此人口最多,最具社会、政治优势。理县自古以来就是汉人与嘉绒藏族(旧称西番)贸易的孔道重镇,而今又是西去阿坝州政府马尔康之大道上的中间要镇。因此,理县羌族长期以来受嘉绒藏族与汉族双重影响。在这儿,羌族村寨主要分布在甘堡以东,西边便是嘉绒藏族的居住地。桃坪、通化、薛城附近各沟,都是羌族村寨的分布地区,其中蒲溪沟是最深人大山中的一条沟。

图书封面


 羌在汉藏之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王明珂先生著有《羌在汉藏之间》这样严谨而又有可读性的人类学学术著作。我只是约略翻过它,有机会要找来重读。今天我读到了他的长文《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http://www.infzm.com/content/45883),读到心头涌起无尽的叹息,眼睛里泛起无用的热泪。非常感人,但它绝非泛泛的怀人之作,绝无滥情,行文深情节制,每一行都重如岩石。那是一个男人对父亲与时代的宿命纠缠最深情的解读,虽然迟来了许多年,那一代人身在大历史中的身不由己,作为儿子的王先生,或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只能也必须要抱以“理解的同情”。他回忆里那些刺痛人心的悲凉细节,无疑曾给孩童时代投下阴影,奇特的是,孩子当时身在其中却没有被阴影所伤。在家庭最困顿的时候他依然惦记着自己能不能得到一块铜币来买糖果。这才是真实的孩童心理。也许,孩子混沌未开的天性里有一种避害的本能?远离家庭带来的压抑与悲伤,为了努力长大——毕竟,他没有力量抵抗比他庞大的困苦,他本能地选择远离或不在意。与阴影纠缠的小孩是无法健康长大的,只能被阴影吞噬。远离才是唯一的路。我想起侯孝贤在电影《童年往事》里再现的那一幕——自己对祖母失于看顾以至于老人最后死去多日都无人发现,当敛尸人发现老祖母僵硬的肉身都长满蛆虫,不由得大骂少年:不孝啊。但当时少年脸上并无哀痛、后悔的表情。我看时诧异极了,无法理解这个细节。今天读到王先生的文章时,忽然有了一点理解——那是一种压入心底的悲恸,不是不在意也不是遗忘,他只是本能地要远离那芜杂的、黯淡的、破败的家庭境况带来的羞辱感,他还小,需要积蓄力量走自己的长路,失去祖母后无论在精神还是现实中他都将无所依靠,所以绝不能让悲恸压垮自己。所以,文章里满满的细节足可以证明王明珂并非遗忘,而是记忆太深,深到许多年都无法言说,直到发现自己再不说出,就会成为无人理解的独语——父亲以及眷村的叔伯们,并非名人,一生只有与时代纠缠的挣扎与苦楚,只有困顿无休的卑微际遇,尽管这际遇其实就是“身在历史的感觉”,是宏伟叙事下小小的清晰的注脚,但对升平年代的台湾人(大陆读者也算在内)来说,无论宏伟叙事还是个人际遇,都将越来越象白头宫女的天宝遗事——那么此时不说出,更待何时?这一说出,满怀思念的记叙、追忆以及深沉的思考,都是成年后他与父亲的一次次隔空对话,隔着岁月、隔着成长带来的错失时光,两个血脉相系的男人,终于灵魂相见,彼此谅解,在最深的理解里获得了真实的爱。
  •     谁是羌人?这个问题可能很少有人真正地思考过。传统观点认为,很多人认为今天的羌人是古代羌人的后裔,后者早在商代就进入了华夏民族最早的文字记录甲骨文中。但古代羌人在零碎的历史文字记录中一直面目不清。羌是华夏民族对古代少数民族的笼统的称呼。古代的少数民族,在汉人写就的史书中,有的时候叫羌,有的时候叫戎,有的时候叫做蛮夷。按照现代人类学的观点,他们应该是由许多不同的族群构成,但诸多细节不可考的历史记录只能让他们长期处于一个模糊地带中。后来的人们把居住在岷江上游的一些非汉人叫做羌人,他们中很多被汉人和藏人同化。居住在此间的一些汉人和藏人又被外面的人当做羌人。这些分散在岷江河谷的羌人在语言、风俗习惯上有相当的差异,这给研究者对羌人的界定带来的极大的困扰。虽然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羌人民族化的问题得到解决,包括一些本来认为自己是汉人的人也被认定为羌人。但羌人究竟是谁,羌人从何而来等问题可能成为永久的迷。这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的困境,就像那个永恒的问题:我是谁。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知道,我们究竟是谁,不过我们终需自己去认定或被认定,自己属于某一群人。从以此得来的归属感中,找到彼此的位置,安放自己的命运。
  •     五月的汶川大地震,使这个以往不为人知的边缘地带一下进入人们视野的中心。地震的起因是由于两大板块的冲撞挤压,无独有偶,这一带也是汉藏两大文化接触、碰撞、交汇、过渡的边缘——以茂县、汶川、北川为中心的羌族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征,从东到西呈现出光谱般的连续变化:东、南方向的羌族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而西、北方向的羌族文化外观则接近藏族。对人类学家来说,这样一个模糊、不确定的交界地带,正意味着活跃而丰富的能量,使它成为一个极好的文化标本和观察角度。记忆:我们是谁?羌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民族:虽然它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存在已有三千多年,但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却不过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情。在被识别为“羌族”之前,现在被称作羌族的这些人并不自知是羌族,他们散居在川西的高山峡谷、丘陵平原之间,很多人已经分别被汉族、藏族同化,另有一些则自称为“尔玛”——意为“本地人”。耐人寻味的是:“羌族”这个共同体名称,实际上是外人赋予他们的。因此,在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羌族”之前,他们并不存在一个涵盖全体的族群认同,其集体记忆和认同通常只代表同一条沟里的人。这种分散的、多样化、差异性的群体,使得传统上强调民族客观特征(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的定义丧失了意义。王明珂的研究则以羌族本身为主体,强调其主观特征,不是剔除相互歧异的记忆,而是去探讨这些记忆背后的心理原因。对羌族群体记忆的分析是全书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一个群体如何看待自身,常常在他们的记忆、传说中折射出来,反映出对“我们是谁”的看法。乍一看,羌族自述的故事杂乱无章、歧异丛出,有些沿袭“湖广填四川”的说法,自称祖上是湖北麻城迁移来的,有些则回忆英雄祖先几个兄弟到此开荒,另有一些甚至借用了汉族的历史人物,如周仓、樊梨花;其中有些故事情节更是违背常识。但在族群研究中,重要的不是事实是什么,而是感受的事实是什么——它并不建筑于理性基础上,而是奠基于成员们的感情基础之上的。这才是这些故事的价值所在:不论从理性角度看起来多么匪夷所思,它们都表达了人的自我认识;因此人们“为何要这样记忆”才是问题的根本。社会记忆其实也是一种政治权力。宣称几个不同姓氏源自同胞兄弟的“弟兄祖先”传说,实际上也是对社会阶序化的肯定。它将现实中的情形(几个家族共同支配一条沟的有限资源)合法化。控制和拥有某个共同体的记忆信息,是个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双向关系: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过去的知识和记忆;反过来,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我们对现在的体验。这样,羌族记忆、传说、叙事的演变,实际上也折射出了他们自身的政治变迁。渐渐地,那种只面向同一条沟的狭隘认同,被更广泛的认同(大禹是羌族的共同祖先等)取代,紧随这个进程的,是一个共同记忆的构造和扩散。羌族以往对社会记忆的分歧,正表示着其成员不能共享经验、象征、价值观和传统。通过不断地教育、传播、发现和使用,一个共同记忆正逐渐凝聚和吸引着“我们的人民”参与,直到此刻,人们才能自觉地意识到:我是羌族。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以标准的共同记忆来取代和覆盖复杂歧异的分散记忆的过程,而历代意图王朝同化羌族的意图,也往往从改造其记忆入手。“一截骂一截”与“毒药猫”族群的凝聚机制,最强有力的通常都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令人心潮澎湃的共同记忆和英雄祖先、对本群体象征物的自豪感、以及一种强烈的对共同体的爱——不幸,它也经常意味着对不属于共同体的他者的恨。“爱本国”往往意味着“恨别国”,通过一种排斥、净化的机制,人们巩固和强化了对自己所属的共同体的爱。王明珂将羌族通过转嫁敌意和仇恨来强化层层边界以凝聚各层次人群的机制概括为两点:即“一截骂一截”和“毒药猫理论”。前者是针对外部敌人的:即嘲笑比自己更落后的邻近族群是“蛮子”;后者则针对内部敌人:传说有一些漂亮的女人能变化形状,为祸乡里。这两种现象其实并不像它们看上去的那么荒诞,相反它折射的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机制。土耳其帝国时代,希腊人和犹太人都被视为外族,但希腊人却自认要高出犹太人一等,反对帝国政府将它和犹太人归为一类。在近代上海,苏北人是相当受歧视的一个移民群体,然而在“苏北人”内部,却还分为三六九等,如南通、扬州来的就自认比更北的苏北人要优越。这种“一截骂一截”其实是通过创造和操弄一些细节上的优越性来加以区分,借此一个群体得以敌视最亲近也因而最有威胁的另一群体。而这种所谓区分,却常常只是主观的想象,例如种水田与种旱地、吃大米与吃玉米、穿洋布与穿土布、卫生与不卫生……人们常常主观夸大这些相对的、数量上的差异,使之绝对化、本质化,给不同人群贴上分类标志,同时凝聚自身。如果说“一截骂一截”还算是普通的现象,那么“毒药猫”的传说则实在匪夷所思。毫无疑问,女人不可能随意变化形状,干下她们被指控的那些罪名(使孩子生病、把牛推下山崖等)。这些故事流传的普遍性暗示着女性在群体中的位置:她们被视为父系家族中的外来者和潜在破坏者,她们的边缘地位使她们易于与不洁、污染、鬼联系起来。这仅仅是由于迷信和愚昧吗?这样的指责是容易的,但却远远不够。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纪席卷欧洲数世纪的猎巫活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正走向文明的时代发生的。当时这些女巫之所以成为异类,并不是因为她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其他人认为她们就是异类。在一个高度互相作用的农村社会,人们对邻居都了如指掌,被指控为女巫的这些内部敌人,都是其原告十分了解的对象,其坏名声早就在多年的谣言包围之下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巫术罪”植根的土壤。在某种程度上,“毒药猫”在羌人中的位置,其实也是早年羌人自身的缩影——在中心看来,羌人作为一个边缘的“蛮子”群体,也正是这样一个异类。通过排斥内外部的异类,一个群体完成自身的凝聚。这个边界塑成的过程往往并不愉快,但却是重要的政治机制。王明珂作为台湾学者,对此想必颇有共鸣吧。我们都是羌人在本书末尾的追记中,王明珂谈到十几年前他在汶川喝酒时的壮语:“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羌族!”他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其研究在学术界激发的震撼不亚于一次地震。但他的羌族历史人类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对羌族本身,而在于它在更宏观的视野下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羌族式的历史记忆、“一截骂一截”、“毒药猫”理论,都具有普遍意义;这些羌族的典型现象,不同程度上也存在于其他人类社会。正如“图腾”、“禁忌”本来也都是人类学家对特定族群的描述,后来却被广泛应用于所有人类社会。换句话说,他使人意识到:其实我们都是羌人。王明珂一直将羌族置于更广阔的地理、历史背景之下,这也使他能够在更普遍的意义上讨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羌族:即一个动态的、多变的、模糊的、不确定的族群边缘和文化过渡地带。如他自己所言,边缘是观察中心的最佳位置,因为体系中单元的相对位置,反映的不是该单元的特征,而是体系本身的特征。因此在其另一本著作《华夏边缘》中,他又从这个边缘出发,重建了中原汉文明的边界想象。如果认为羌族的边缘位置仅仅是它自身的表现,那就不免买椟还珠了。2006年菅志翔对保安族的研究同样着眼于一个边缘族群:保安族和羌族一样,处于汉藏之间,以前被汉人视为“番子”,却被藏人视为汉人。所不同的是保安族还有一个伊斯兰教信仰的问题,因此在族群自我认同上,有时他们自认是“回民”。这项研究同样堪称典范,揭示了更复杂多线的历史叙事:在民族自我认同上,“任何一种历史性的记叙都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有选择的整理”,而身份意识实际上是人们在互动中由社会情境的特定刺激产生的自我角色意识。遗憾的是,菅志翔主要关注的是中国的族群归属和自我定义,并没有扩展成为一种文化批评。当然王明珂的研究也并非没有商榷余地。他对羌族的共同体边界区隔,侧重于工具主义的角度:在书中他反复强调当地“资源极端匮乏”,因此各个族群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组成的家族人数既不宜多(分享资源的人)也不宜少(保护资源的人);资源的匮乏也被认为是当地族群对立、掠夺、仇杀的根源。但资源匮乏是一种主观认定(怎么样才算匮乏?),族群对立与对现实利益的争夺不如说是一个彼此强化、互为因果的过程,工具主义最早是1970年代分析纽约不同族群组成不同政治压力群体时产生的,我们似乎也不能说那是因为纽约“资源极端匮乏”。客观上家族分化的确成为争夺资源的工具,但却未必是其结果。与其强调资源,不如强调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地形及由此导致的族群连续分化现象。如作者所言,羌族与所有民族一样,既创造历史,也被历史所创造。在这个时代,人们既需要“重新寻根”,从根源找到真实的自我,也需要面向未来——这个由我们开创的未来,也将进一步创造费孝通所说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2014年7月9日
  •     极其有趣的一本书,以羌为例,实际讲述的是华夏边缘的变迁历史与民族志。详述了羌是如何从一个华夏西南边陲异族的泛称变为仅在北川小范围地区生活的族群的代称,又是如何成为今日之“羌族”。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感兴趣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
  •     赞赞赞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不仅仅是了解一个羌族历史,而是让我审视以往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是否都该划个问号?历史也是可以带引号的!
  •     王明珂的经典著作之一,对我研究民族史和人类学起到了很大帮助,谢谢!
  •     资料性读本,有收藏价值
  •     “华夏边缘”研究的力作,对于民族形成、分化及融合等方面,启发甚大。作者的几次有限的田野调查,好过某些人在书斋中一辈子的学问。学问,惟力以贯之,方可见一反三,精进增益也。
  •     一本熟练运用人类学理论进行民族历史分析的专著,值得一读。
  •     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的傲慢,那种“一截骂一截”的事儿以及一些现象在我们身上也存在
  •     泛读。上佳历史社会学研究,是对纠结于经验(历史)与理论如何结合的人颇有启发的写作方法。经验研究非常扎实,但并不迷失于林林总总的羌族文化,不陷于历史实体论与近代建构论的永恒冲突之中,且能恰切地利用布迪厄、吉拉德等人的理论。闪转腾挪于历史与想象、区分与认同等历来不易驾驭的概念,却能将这些与羌族经验稳稳同时抓牢,令人叹服。
  •     王明珂的经典,角度独特,视野宽广,印象最深的是其民族人类学研究方式及切入点,读后视野大开。
  •     台湾的学者能做到这样,本地的学者干啥去了?
  •     汶川地震前买的。。
  •     适合心情平和时,一点点地品味
  •     羌族是民族学研究的关键节点。王先生的“羌在汉藏之间”的提法可谓精妙。此书值得一读
  •     更多的是作者以羌族及历史上更大范围的“羌”为切入点来阐释他的民族研究理论 真正对羌族的文化描写并不多 或者也许是可着墨的地方确实不多吧 内容本不错 观点就那些 颇赞同 失于过分啰嗦 相同的观点反反复复写多次
  •     和其他历史书相比,这本书学术性比较强,不能当故事书读。
  •     不得不说,我很佩服王明珂先生!
    这本《羌在汉藏之间》即是民族志,也包含了王先生对于“民族”的一系列思考。后者,你可以在《华夏边缘》、《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中获得更为清晰的看法,但要结合一个民族来阐释,本书就独一无二了,毕竟《游牧者的抉择》对匈奴、西羌、鲜卑三个族群的分析与本书相比还是简短了一点。因此,在王先生的著作中,本书确实地位独特。
    “羌”原本是华夏对于位于其西部边缘的异族的称呼,原本所指甚广,整个西部都可以涵盖;随着秦汉以来华夏对于西部边缘异族的不断同化——是的,也就是华夏化,这个范围迅速缩小、西退;而随着唐朝时期位于这些西部边缘异族更西部的藏族的崛起,藏族也开始藏化这些对其而言位于其东部边缘异族。于是,“羌”的范围进一步缩小,直到如今的岷江上游一小块地区而已。实际上,按照传统民族理论定义的“羌族”是一个异质化颇重的群体,不但存在“一截骂一截”现象,也根据其周边的汉藏族不同分布而类似。仅有的共同认知正是“非藏非汉”的“尔玛”。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区分客观发生过(但也后人不能知)的历史和经由人们口述、文字与图像来表达的对过去之选择与建构的“历史”令我激赏!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认为“民族”是一群人的主观想象与建构,想象与建构我群的共同祖源与历史,以凝聚“同质化”的族群以及想象、建构他群的族源与历史,以刻画“异质化”的族群边缘。如此,一个个由“历史记忆”所造就的个人与群体,在资源竞争与分配体系中彼此合作、妥协、对抗,并运用策略与权力影响彼此的历史记忆,因此产生新的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指出了古代文献中对“四方蛮夷”奇风异俗的描写可分为事实(被描述者的客观习俗)、叙事(描述者因自身文化而对异文化的主观描述和偏见)和展演(无论是否真实都被个人或社会刻意展示、演出)三个层次理解。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指出了汉族亲睐的“英雄祖先文化”代表一种以向外扩张、对内阶级分化来解决资源问题的历史心性产物;而羌族亲睐的“弟兄祖先故事”则代表一种以对内分配、争夺来解决资源问题的历史心性产品。而两者是可以融合的,比如羌族后来演化出的祖先是被击败的英雄(英雄祖先)的九个后代(弟兄祖先)之后。
    我很佩服王先生,他能坦白承认自己因为不懂藏语而无法阅读藏语文献,从而完成从藏族角度审视羌族如何成为藏族边缘的。
  •     民族/族群是自然存在的实体,还是人为建构的产物?确切的说,族群差异是自然存在的,但族群之间的边界确是模糊的、渐变的,而人为或曰政治建构的产物,就是把这原本模糊的边界,故意划清晰了
  •     历史人类学必读书目
  •     非常满意这本书 作者的观点很有建树
  •     年初川渝一带归来后读此书,为当时形成匆忙,未及去阿坝一带好好看看深感遗憾。对少数族群及历史的认知,并非都如想象中美好如神化,我们这个民族可能也并没有所设想的包容。民族生活过于固定,也就形成了“一截骂一截”,进一步导致认同感的缺失,形成了“华夏边缘”。新颖的观点,却是常识一样的人性。
  •     书写的很好,很见功力
  •     王明珂先生大作,人类学结构民族的范本,对近代中国中中华民族的国族主义能有新的启示,“历史如何影响现实”,历史本体论和近代解构论都足够进行延伸阅读,田野调查也做的足够细致,偏见和傲慢造就的华夏化站得住脚又无比新颖。
  •     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对族群、边缘,作者有独到见解
  •     很值得一读的书,全集陆续补齐中。。。
  •     贵国文化还是有包容性的,请不要通过一本书下结论
  •     一个社会人群赖其边缘的维持而凝聚,而此边缘的形成及其本质与变迁,永远摆荡在历史想象与历史事实之间。
  •     这本书是对作者的代表作《华夏边缘》的补充和延伸。最可贵的是作者在这本书中展示的思考过程,很值得一读。
  •     研究性的文章,可以了解下
  •     史料很全,是好的“学术书”,可是我比较想读到的是ethnography。。。
  •     其实根本问题就出在各时代的人对于羌含义的不同,而后人又以自己所在时代对此字的定义来准绳和改造、附会过去。作者不怕幸苦的田野调查精神真是值得学习。
  •     及时多日,终于啃完。正儿八经的硬书,不过真的很难读啊。。。 。 。
  •     “羌族”和“羌族史”如何被发明出来的。作者揭示出来了 “历史记忆”如何被发明,现实社会压力对于人记忆的改造。 但是作者对于大一统帝国内资源分配合理/帝国外资源竞争激烈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想象
  •     华夏民族边缘的不断西进,也让羌族的认同遭遇危机
  •     观念新颖
  •     族群边界的群体心理界定
  •     可以大体了解这个民族的基本情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     仰慕已久。
  •     王明珂先生的书可读性强~
  •     对普通读者来说,专业意味浓了些,我只粗略翻了一遍。。。。
  •     作者王明珂2014.7.4当选第三十届中研院院士。
  •     稍微对照了一下除了结语删减应该不大,但是剪刀手剪得很细啊:),见识到了不放过形容词的
  •     王明珂的书真是爱不释手,绝对的经典。
  •     一直都在等这书特价才购入,内容非常好,看过感触良深
  •     忘了多少人推荐过此书。。。
  •     很赞同作者的一些观点
    也喜欢作者的描述和说法
    跟大陆很不一样
  •     学术报告般的书,草草读过,勾起了对于少数民族的兴趣。
  •     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精辟阐述了“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羌族的外延原本模糊,并不是在时间长河中存在与延续的历史实体,现在的羌族更多诞生于近代知识精英的我族想象与建构,也是本地知识分子的选择:让女人们穿上所谓的民族服饰,意味着较好的经济生活,较多的观光客,何乐而不为。
  •     用人类学观点研究
  •     在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就知道了。将金文和文献完美结合,发前人未发。结论也许是很一般的,但是这个论证的过程却十分精彩。
  •     因为地震的缘故,想起了那群被我们遗忘的羌族人民。王明珂先生的这本书立足于华夏边缘,给我们诠释了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羌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     值得多读的好书
  •     如题。羌族,一个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的民族。
  •     研究民族真是特别有意思。2016-5-5
  •     非常不错,就是我一直想要的
  •     速度挺快,书的质量还可以。
  •     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历史,从民族的模糊过度,推翻了传统的“你是你,我是我”的认识。非常值得一读。此外,也是看了这本书后,才意识到汶川、北川等在今年(2008年)5月开始让人耳熟能详的地方,居住的是大量的羌族,或者按照作者的说法,是自认为及/或被认定为“羌族”的人。现在读来也特别有意义。
  •     整体不错 但是不知道虾米原因 有点旧旧的呢 是发货时候的一点点问题吧
    不错也没虾米影响 内容挺好的 王明珂的户外装备图片看上去又亲切又可爱^__^
  •     很喜欢的一种写作风格。
  •     就一个心得:族群理論工具论的代表著作。
  •     不太明白的是:作者是台湾人,却非要在书中表示与大陆某些人编造的“多元一体”理论保持一致

    难道这本书不与“多元一体”理论保持一致就不能出版了?
  •     王明珂是导师的好友,所以他的著作是一定要看的,作者依据多年的田野经验著成此书,有人说他的书就是那么回事,心里很不爽,因为作为人类学民族学者在做田野是遇到的困难是他人所不能想象和理解的。总之,是好书!
  •     这本书是导师推荐的。作者的田野工作历经十年,完成此书,内容非常有学术价值。当当的服务一贯的很好。
  •     观点视角都很好,对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有借鉴意义
  •     还不错,到货快,质量不错,还没好好看,谢谢了
  •     不错的书,虽然是专业书
  •     对羌族的了解,是结婚那年和妻子去九寨沟的路上。羌族老乡说,他们羌族是男人看家,女人在外劳动,尚保留母系社会传统。现在看来,此话当属无稽之谈。汶川大地震,是羌族文化受到极大损害,因为重灾区全z部在羌族聚居区——汶川、茂县、青川等。羌族人世代生活在环境险恶的岷江上游的峡谷两岸,生活在汉、藏两大民族之间,生活在别族的争斗之中,但羌族人仍以其特有的、顽强的民族特性,将羌族的文化、传统保留下来。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羌族人的生活在改变,羌族的汉化十分明显。前日,听说震区某县推出汉族改羌族政策,说是保护羌族,发展旅游。我看这样做不可取。对于羌族,在汉藏之间,才是其文化生存、发展之本。
  •     因为专业的关系,一直比较关注川西走廊地区的民族研究,王先生的书对于从事这一带民族研究的人员来说很有参考价值,思维视角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     拿到书,看作者介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宝岛台湾的学者。想起在图书馆看台湾的学术期刊,发现,他们的文章都有很厚的积累!之前说是市场经济坏了大陆的学术,但台湾的市场经济应该要比大陆更加深化吧?!也许是不够深化才导致了现在大陆的学术问题?!
  •     这是一本好书,研究对象与方法都很有启发性。
  •     非常棒的羌族民族志,历史人类学的集大成之作,应该是王明珂最好的一本书吧。汶川、北川、理县、茂县等几个羌族聚居的县城都曾在我脚上,是非常好的田野。
  •     《华夏边缘》的论述要更完整些, 但这本补充的内容也很有启发性。费孝通:自在民族——自觉民族(民族建构);羌族(尔玛)与华夏西部边界变迁*(族群边缘理论border theory);非“自古有之论”亦非“近代构建论”(安德森);工具论者+根基论者;distinction;结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族群身份—传说文化(毒药猫:转移社会紧张)(类布罗代尔式);语言:汉话语乡谈话;“体质特征”的想象与构建;作物;家族:结合血缘和地缘(p.40);羌族“民族化”(叙事建构);祖先故事、神话与集体记忆;羌族文化:事实、叙事、展演;文化再造:语言、文字、羌历年、锅庄舞、服饰、祭祀信仰;生态人类学背景:资源分配、分享、竞争(许倬云的汉与匈奴)
  •     历史篇流于文献梳理,社会篇分析深刻有力度。
  •     很赞同作者的历史观。我们中国人写史,往往太注重于历史的功利性,为了自己的需要而任意取舍装扮历史,而西方某些人的观点又认为历史不可复制而无法解读,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作者承认真实的历史和笔下的历史的区别但努力去还原真实,同时客观记录现状,另外作者的很多照片也拍得很美,这次汶川大地震后可能很多照片都要成为绝唱了。
  •     羌族,历史上的最大配角民族。
  •     居然没标记。好的很喜欢这本书。
  •     实在没读下去。。。有可能是太专业了吧
  •     先买到手,慢慢看。
  •     以羌族的生动事例,解释历史的真实面目:它塑造着人群,同时历史也被人群所建构。历史的绝对真实很难得到考证,因此要理解历史的真实,可以通过理解历史被这样建构的原因,从而得到真实的返照,是一种可行的路径。羌作为汉藏边缘,是理解族群流变和“民族”概念的建构性的绝佳案例。
  •     知识密度爆棚的masterpiece
  •     经典
  •     历史学的长处不在理论上,虽然浅,但是王一样做出了好研究
  •     在做嘉绒地区的历史记忆研究,这本书对于我理解历史记忆的构成方式和原因还有如何对一个民族的民族历史进行解构有很大帮助。
  •     就是因为羌在四川,所以选择了这本书写读书报告。说真的,我好像什么都忘记了,就记得读起来、写起来那股浓浓的来自四川的味道了。
  •     不错的书,研究很深入。
  •     比较详细,对羌族的文化更加了解了
  •     考察毒药猫故事时,不得不感慨,年轻貌美的女人总是替罪羊啊…毒药猫这故事简直是女巫的羌族形象,毒药猫王子训练同类的故事结构和女巫集会一毛一样啊,最奇葩的是,尽管毒药猫令人畏惧,他们又认为“无毒不成寨”,槽点太多…
  •     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交织。良心之作的同时,亦是上乘之作。
  •     总算认真看完了,真心是功力深厚,材料详实,运用概念和理论举重若轻。观点持中,有别识心裁的聚焦如“毒药猫”“弟兄祖先故事”“一截骂一截”。但算不上喜欢,也真算不上好读……对于路痴最大的障碍是空间想象能力和一看人名地名就犯头疼的毛病= =
  •     内容写的简单明了 能快速全面的对羌族做一个了解
  •     送给2个羌族孩子的,她们说:非常喜欢!
  •     是华夏边缘的延续,华夏边缘详细的论述了王先生“边缘研究”的理论,而这本书是在边缘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大量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来论证其观点,并以这些资料来论证”历史实体论”和“近代建构论”这两大对立的族群观点的缺失,同时作出了反思,提出了自己的立场:从生态角度,考虑人类资源分配、竞争以及共享的角度,探讨对现实的关怀和尊重族群关系伦理价值。进而对当下的族群关系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多元一体”的中国民族关系是否能够更理想的规划与分享资源?
  •     读了很久,算是翻完一遍
  •     读起来比较有意思,作者很注重口述
  •     算是一本吸引人的民族志
  •     华夏边缘配套习题
  •     一部反映羌族的学术著作
  •     虽然此书早已上市,一场地震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生活在四川地区的羌族。在汉藏间生活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此书应给出详尽的回答。早就想买这本书给爸爸了,可失眠上一直找不着,感谢当当网!
  •     岛内学者的细致,勤奋是可见一斑的。而且作为一本田野调察的作品,对于了解这个濒危的民族来说十分有效。
  •     本书突破了传统“核心—边缘”研究的禁锢,边缘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相对于核心的边缘,边缘的形成与变迁会对核心产生深远的影响,边缘和核心共同构成了华夏,共同成为华夏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作者对众多理论进行了反思,其方法很有借鉴意义,长远的历史背景,当地人群生态背景,人类结群与区分下的一种普世性心理特质,这些都是进行理论反思的有力的切入点。人类学家对文化的重视是值得历史学者借鉴的,这种学科的自觉可以帮助历史学家透过众多看似坚硬的物质性材料,分析其背后的文化编码(如作者提出的对考古遗存的文化分析模式)。本书极好地展示了如何在具体研究中彰显大的理论关怀,作者不仅在书中时刻保持对理论的警醒与反思,更重要的是时时指向“区分认同的资源竞争与共享”这一大的关照,这是跨越历史、哲学、政治的对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