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讲义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明史讲义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101066913
作者:孟森
页数:311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明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章,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高度概括,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次出版,还恢复了通行本中删去的有关“安南”的两节文字,贴近作品原貌。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体例附明代系统表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一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 附群雄系统表说
第二节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节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
第四节 洪武年中诸大事
第二章 靖难
第一节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节 靖难兵起之事实
第三节 靖难后杀戮之惨
第四节 靖难以后明运之隆替
第五节 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第六节 仁宣两朝大事略述
第七节 明代讲学之始
第三章 夺门
第一节 正统初政
第二节 土木之变
第三节 景泰即位后之守御
第四节 景泰在位日之功过
第五节 夺门
第六节 成化朝政局
第七节 弘治朝政局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
第四章 议礼
第一节 武宗之失道
第二节 议礼
第三节 议礼前后之影响
第四节 隆庆朝政治
第五节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
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第一节 冲幼之期
第二节 醉梦之期
第三节 决裂之期
第四节 光宗一月之附赘
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第一节 天启初门户之害
第二节 天启朝之阉祸
第三节 崇祯致亡之症结
第四节 专辩正袁崇焕之诬枉
第五节 崇祯朝之用人
第六节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
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第一节 弘光朝事
第二节 隆武朝事 附绍武建号
第三节 永历朝事
第四节 鲁监国事

编辑推荐

《孟森明史讲义》是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丛书之一,由孟森所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明代史,论述有明一代的大事同重要制度,简明扼要,便于参考。  ——杨联陞 历史学家心史先生治学态度极严谨,认为历史必须真实,因此,所写文章以考实为主。繁征博引,一丝不苟,但不是堆砌史料。  ——郑天挺 历史学家先生治史,善于发现问题,考证一事,必有所为而为。并且长久积累史料,深入探索实情,求明真相原委。  ——商鸿逵 历史学家

章节摘录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宣宗时始开讲学之风,公卿士庶,翕然信向,为天下是非标准,始于月川曹氏,前已言之。英宗时则有薛碹。碹有学行,人称为薛夫子,初为山东提学佥事。王振问杨士奇:“吾乡有可为京卿者乎?”士奇以瑄对,召为大理少卿。瑄至,士奇使谒振,碹日:“拜爵公朝,谢恩私室,吾不为也。”宣德中,碹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至是士奇反欲令见王振,辅臣之仰振积威久矣。一旦会议东阁,公卿见振皆趋拜,瑄独屹立,振知为碹,先揖之,自是衔碹。会指挥某死,振从子山欲强娶其妾,诬指挥妻毒杀其夫,处极刑,瑄辨其冤,三却之,都御史王文承振指,劾碹故出人罪,振复讽言官奏碹受贿,下狱论死。将行刑,振苍头忽泣于爨下,问故,日:“闻薛夫子将刑也。”振感动,会兵部侍郎王伟亦申救,乃免。碹系狱待决,读《易》自如。既免,景泰间以荐起,历官大理寺卿。苏州大饥,贫民掠富家粟,火其居,蹈海避罪,王文以阁臣出视,坐以叛,当死者二百余人;碹力辨其诬。文恚日:“此老倔强犹昔。”然卒得减死。英宗复辟,重碹名,拜礼部右侍郎入阁。王文、于谦之狱,惟碹力争,为减极刑一等,得弃市。碹见石亨、曹吉祥用事,叹日:“君子见几而作,宁俟终日!”遂致仕去,在阁数月耳。告归后七年,天顺八年卒,赠尚书,谥文清。瑄学一本程朱,其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充养邃密,言动咸可法。尝日:“自考亭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耳。”有《读书录》二十卷,平易简切,皆自道其所得,学者宗之。弘治中,给事中张九功请从祀文庙,诏祀于乡。已给事中杨廉请颁《读书录》于国学,俾六馆诵习,且请祠名,诏名“正学”。隆庆六年,允廷臣请从祀。薛文清虽亦为达官,世自尊为薛夫子,其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以学行名节著者甚众,皆见《儒林传》,杨廉亦见《儒林》。《明史?儒林传》皆躬行自重之贤,不似《清史?儒林》,专重考据,稍习《说文》小学,辄尊之曰儒,而其所以敦品立行者不问也。盖清之国史馆传体已如是,末流遂无以品行为意者。文清殁后百余年,卒从祀文庙。吾国昔以能从祀为人品之至高,亦悬一人格以为士大夫之标的而已。至抉此藩篱而欲为人类设新训条,至今彷徨未知所向,吾辈谈历史,只能就史实中经过者言之。英宗朝专以讲学名而门弟子极盛者,为吴与弼。与弼,字子传,世称康斋先生。父溥,即靖难时与王艮、胡广等同居,断定胡广、解缙不能死节者。溥亦在建文时已为国子司业,永乐中复为翰林修撰。康斋门人,明代从祀文庙者乃有二人:一胡居仁,一陈献章。讲学之风,斯时极盛。君相侧席,愿见大贤,康斋以处士蒙召,创意者为石亨,后来颇受指摘。尹直《琐缀录》谓康斋跋石亨族谱,自称门下士,又为其弟所讼,或谓地方官忌康斋,募人教其弟为之。右康斋者并辨《琐缀录》之诬。但康斋之于世论,颇未能如薛夫子之一致推服,则可见矣。今读其《集》,屡言梦见孔子、朱子,纵或为结想所成,要亦无当于为学实用。虽大儒尽出其门,明儒从祀止四人,薛碹在前,胡居仁、陈献章、王守仁三人同以万历问从祀。胡、陈皆康斋弟子。然世所景仰,对康斋不及对胡、陈,而胡尤平实可为人师法也。居仁闻吴与弼讲学崇仁,往从之游,绝意仕进。其学以主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操而勿失莫大乎敬,因以敬名其斋。端庄凝重,对妻子如严宾。手置一册,详书得失,用自程序,鹑衣箪食,晏如也。筑室山中,四方来学者甚众,皆告之日:“学以为己,勿求人知。”日:“吾道相似莫如禅学,后之学者,误认存心,多流于禅。或欲屏绝思虑以求静,不知惟戒慎恐惧,自无邪思,不求静,未尝不静也。务于空虚与溺于功利者均失,其患有二:一在所见不真,一在工夫间断。”承学之土,皆佩之为笃论。居仁暗修自守,布衣终其身,人以为薛碹之后,粹然一出于正,居仁一人而已。陈献章,字公甫,举人未第。从吴康斋讲学,尝自言:“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学,于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卸勒也。”其学浩然独得,论者谓有鸢飞鱼跃之乐,世称白沙先生。白沙实大近禅悟,胡敬斋亦言之,后皆从祀。则门弟子等盛,学说等行,出大儒之门者,终身服膺师说,服官皆有名节,不负所学。亦多有已通籍而解官受业于门者,《儒林传》中不少其人。一时学风,可见人知向道,求为正人君子者多,而英挺不欲自卑之士大夫,即不必尽及诸儒之门,亦皆思以名节自见。故阉宦贵戚,混浊于朝,趋附者固自有人;论劾蒙祸,濒死而不悔者,在当时实极盛,即被祸至死,时论以为荣,不似后来清代士大夫,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帝以为罪人,无人敢道其非罪。故清议二字,独存于明代,读全史当细寻之,而其根源即由学风所养成也。

图书封面


 明史讲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一 第一次听说孟森先生,是读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隔膜》,说总以为清朝的文字之祸,是由于笑骂了清朝,后来读孟森的《心史丛刊》,方知并不尽然。涉嫌笑骂,固然可以致祸,而“颂圣”也不见得安全,因为还要看资格,资格不够,便是“越俎代谋”,轻则屁股挨板子,重则脖子挨刀,结果只能是“忠而获咎”了。我当时想,名字见诸鲁迅笔端而能够不挨骂,这个孟森何许人也?无独有偶,张中行写的回忆文章《红楼点滴三》也提到此公。中行先生是北大旧人,上世纪三十年代早期在那里读书,见闻不凡,又活到了琐碎的旧事可以升变为珍闻的年代,加之学养深厚,文章老而弥醇,所以笔下的旧学人个个有趣味,我爱读。该文讲老北大的一种宽容风气,是,只要学问好,其他方面有所欠缺也可以迁就。提到几个人,有名的于顾颉刚、伦哲明、钱玄同、林公铎之外,就有一个孟森先生。孟是明清史专家。张文说,当时“红学”上“索隐”派盛行,有人“索隐”出贾宝玉是顺治,林黛玉是董小宛,反对者不同意,争得不可开交,孟便写了一篇《董小宛考》,说董死的时候二十八岁,顺治还是个十四岁的孩子,结论是不可能,一出手便了了这桩公案。中行先生拜读过该文,大概是觉得孟有温酒斩华雄的神勇,步入北大,就留心要见见这个人物。后来听孟的历史课,才发现他在课堂以身示人的,只是个缩头缩脑,一字不差照读讲义的教书匠,不仅不厉害,还略有几分羞涩。读过张文,我只是一笑,心想孟先生一生治史,却终于以怪异的一面入了中行先生的“《儒林传》”,该是没有料到的吧。二提孟先生,起因于最近读《明史讲义》。这原是孟先生在老北大教授明史时的讲稿,故名。可见那时的大学并没有固定统一的课本,教材须授课教员自己编写。看似不便,却有大益处,是,学者讲课没有框框,可以成一家之言,有利于培养学术自由的风气。《讲义》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通篇用文言,所以篇幅不很大,内容却丰富,引用的史料也颇翔实,不仅可以作入门之资,专攻明史的学者也能参考。三孟先生是旧学人,儒,思想追随老本家孟夫子,史学观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类的传统。所以《讲义》把民生作为有明一代历史得失成败的关键。如,提到仁、宣二宗的过失之后,说:“然两朝之致太平则非虚语,惟尽心民事之效耳。民为邦本,使民所得,即为极治。虽有暗昧之嗣君,万恶之阉宦,穷荒极谬,犹数百年而后亡。读史者以此为龟鉴,无得罪于百姓,即为国之根本已得,其余主德之出入,皆非损及国脉之故也。”于英宗因执迷宦官王振而北狩之后,说:“顾明之根本,初不以此而甚被催败,则以祖宗立法之深厚,于民生二字,虽至暗之君,至凶之阉,不敢漠视,士大夫稍受荼毒,实无关全国元气,以故君掳而国不摇,人民无离叛之意,敌国外患,反为廓清阉焰之一助,其后于明之全盛无损也。此可以知民为邦本之说,理不可移......盖累朝家法,已成天经地义,官吏可以摧残,惟人民不可扰。且当时国无滥费,蓄积甚厚,凶阉求货,其道甚宽......至万历之末,始直接逼取民膏,至民实无以聊生,而后内乱外患交迫而至,二百余年巩固之业一朝而覆,民生之所系如是,盖民之不信明之尚能庇我,即于覆亡无所惜耳。”至世宗时,说:“明开国以来节俭爱养,藏富于民之意,久而不渝。至宪宗晚年渐不如昔,孝宗稍复前规,至武宗则不知祖训为何物,但祖宗所养之士,类以守法为事,武宗及其所昵之群小,尚不能力破纲纪。至世宗因祷祀而土木,靡费无限,遂开危亡之渐。”又说:“故云:‘四海困穷,天禄允终。’理不可易。明祚中衰,以正德、嘉靖为显著,当时尚无人民负担加重,即事业开发加多之学说,其奢俭之为得失犹易考见。至新学说行,则当问取之于民是否用之于民,民不拒官之取,是否能监视官之用于民事与否,则读史者所应借鉴而知之也。”万历中,有采榷之祸,矿、税之监四出,百姓荼毒,神宗又以田土四万顷(因天下田土不足,减至二万)封福王。这里《讲义》说:“嘉靖以后,天子与民争利,皆亡国之象......闲田既尽,乃复夺民,益思明祖创制之宏大,子孙日失其本意,犹久而后不支。国之兴亡,要以民之有无生计为断,此万世所可鉴也。”崇祯末,李自成陷北京,思宗叹“苦我民耳”而登煤山自缢。《讲义》说:“当可以恤民时,君臣锐意刻剥,至临殉之日,乃叹曰‘苦我民’,使早存此一念,以为辨别用人之准,则救亡仍有可望,乃有几微大权在手,即不肯发是心,犹不自承为亡国之君,何可得也!”四《讲义》结构清晰,枝干分明。共二编。第一编总论,分《明史在史学上之地位》与《明史体例(附明代系统表)》两章。第二编各论,为全书主体,分《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与《南明之颠沛》七章,讲相应朝事。章下分节,如第三章《夺门》,下有《正统初政》、《土木之变》、《景泰即位后之守御》、《景泰在位日之功过》、《夺门》、《成化朝政局》、《弘治朝政局》以及《英宪孝三朝之学术》等八节。第五章《万历之荒怠》,分《幼冲之期》、《醉梦之期》、《决裂之期》及《光宗一月之附赘》四节。可见全书条理十分清楚,详略有当。第一编篇幅极短,但绝非可有可无之文。比如第一章《明史在史学上之地位》,是讨论明史史料的来源与史料是否可信的大问题。读,便知道清修《明史》之不可信,在于清与明本身的关系,“非将明一代之本纪、列传及各志统加整理补充,不能遂为信史”。所以《讲义》凡牵涉明清关系的地方,都参考《实录》及《朝鲜实录》以校核。各论,也以《明史》为本,参考《纪事本末》、《明纪》、《明通鉴》等史料,以校核增补。第二章《明史体例》,比较《明史》体例与历代史不同的地方,知道《表》一门,明有《七卿表》为其创例,《传》一门,《阉党》、《流贼》、《土司》为前史所无。由此也大略可见明代历史的一些特别之处。所附《明代系统表》,记载历代帝皇,有年号,庙号,谥法,陵名,又有即位之年,享国之数,其一目了然,又有甚于文字。五 大概是因为有“读史要能读志”的古训吧,二编第一章《开国》,就花大力气叙述明代开国以后的制度。作者重民生,以为“国之兴亡系于财之丰耗,阜财者,民也;耗财者,军也”,所以重点又讲民事与军事制度,“见明初之民事与军事制度,纯以土地与财政相权,有生财,无耗财”。这是明初的善制。也讲明初就有的流弊,首先是信用宦官,其次是设厂卫,再其次为廷杖。后来流弊长而善制消,国势自然就衰败下去了。每一章起首,都有一段二三百字的序文,提纲挈领,是本章的大意。如第二章《靖难》起首:“靖难之名,为成祖篡国时所自命。成祖名棣,原封燕王,为太祖第四子,母碽妃。太祖立嗣,以嫡为长,自为吴王,即立长子标为世子,既登帝位,即立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丙子薨,谥曰懿文太子。是年九月,立太子第二子允炆为皇太孙。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崩。辛卯,太孙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建文元年七月癸酉,燕王棣举兵反,称其师曰靖难。累战至四年六月乙丑,都城陷,帝遁去,棣入即帝位,尽反建文朝政,并年号而去之,谓其时曰革除。于是,太祖开国之法度颇有变易,分别纪之,以见成祖于篡弑之恶外,在明一代之功过为何若。至仁、宣两朝,承成祖之业,未有蹉跌,合为一时代述之。”此外,还有很多序、赞一类的评论性文字,并非仅见于章节的首或尾,而是出没于全书之中,与叙述史实的文字交替呈现,如千层糕状,目的之一可能是:明史史事极其繁杂,时时收煞,才不显得凌乱。如四章四节,收束高拱为相:“高拱亦政事才,不失为救时良相,惟以恩怨快意,至不惜屈抑忠正,宽庇佞邪,以修怨于故辅,并以先朝之过举,劫持嗣君,以中伤元老。拱之才与居正相类,而气质之偏各不同,亦各有大过当之处。隆庆朝之得失,即当时相业之优劣也。”又五章一节,收束张居正为相:“综万历初之政皆出于居正之手,最犯清议者乃夺情一事,不恤与言路为仇,而高不知危,满不知溢,所谓明于治国而昧于治身,此之谓也。”又:“宦官无代不能为患,而以明代为极甚。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明代则士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待其后为他一阉及彼阉之党所持,往往于正人君子亦加以附阉之罪名而无可辩。宪宗、孝宗时之怀恩,有美名,同时权阉若梁芳、汪直,士大夫为所窘者,颇恃怀恩以自壮,后亦未尝以比恩为罪。其它若于谦之恃有兴安,张居正之恃有冯保,杨涟、左光斗移宫之役恃有王安,欲为士大夫任天下事,非得一阉为内主不能有济。其后冯保、王安为他阉所挤,而居正、涟、光斗亦以交通冯保、王安为罪,当时即以居正、涟、光斗为阉党矣。史言阉党,故非谓居正、涟、光斗等,然明之士大夫不能尽脱宦官之手而独有作为。贤者且然,其不肖者靡然惟阉是附,盖势所必至矣。”这是总结有明一代士大夫与宦官的瓜葛,却出现在全书开头的第一编第二章,可以说是收束在事前了吧。文中有小字印出的夹注。按作用,可分几类。有作为补足正文的史料的,如二编一章四节引《明史》之《奸臣·胡惟庸传》:“惟庸,定远人。归太祖于和州......”,“归”句简约,其后注有“太祖用计拔和州,奉郭子兴檄总其军,是在至正十五年”语。这一类的注最多。有讨论史籍真伪的,如同章三节,谈“空印案”,引《刑法志》说“(洪武)十五年空印案事发”,而于下文《郑士利传》引语“是帝方盛怒,以为欺罔,丞相、御史莫敢谏”后注:“丞相之官亦废于十三年,案发在有丞相日,亦可证非十五年。”有解释,如三章六节,“纪淑妃”后,注“孝宗生母”,五章一节“隆庆六年五月庚戌”后,注“二十六日”。等等。六学者著史,总会给学术留下地位,所以《讲义》在第二、三、四三章末节,讲相应朝学术史,没有什么特别。前面说,先生是解决历史疑案的高手。第二章第五节《靖难两疑案之论定》,第六章第四节《专辩袁崇焕之诬枉》,专门讨论明代三个著名的疑案,是主干之外,两个枝叶繁茂的旁支。大概先生以为,考辩疑案,可以验证学者的素养,所以在这方面用力甚多,又自信有所得,就专辟战场,施展考据功夫。这两节,读者如能用心,可以学到做学问的方法。七手里是商鸿逵教授的整理本,中华书局《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之一。序中有孟森简介:“孟森先生(1869-1938),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就读于东京政法大学。归国后,于1913年当选为民国临时政府众议院议员。为配合议会活动,曾撰写时政论文;与此同时,相继发表有关清代历史的专题考证文章,在当时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1923年,因拒绝参加曹锟贿选而南下,从此脱离政治,专心研究清史。1929年,就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讲清史课程。1931年应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专教明清史。1938年患胃癌卒于北京。”封面有先生半身小像。光额留辫,着圆领长衫,典型清代读书人的样子。面微胖,无须,鼻直口方,目光略乏神采,却显得憨实。感觉是不苟言笑,少幽默,动作迟缓的那类人。八序又说,“限于当时的出版条件”,商鸿逵教授在整理讲义时,将第六章第六节原标题《流贼与建州兵事》改成了《李自成张献忠与建州兵事》,而且文中“流贼”等字样一律删改。可见与历史相比,到底现实的力量要强大得多。假使孟森先生活到了商教授所处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会无可奈何吧?
  •     皇上心情好,连吃了十八碗馄饨。十七碗下肚,诌了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因想到爷爷、太爷爷清洗朝廷里的可疑分子,日子才过的安稳,便又吃了一碗。我们七个侍卫从小在宫里长大,和皇上摸爬滚打二十年,关系用你们英国人的说法,比福斯塔夫和哈尔王子还亲。皇上喜欢啥,我们给他啥,反正顺着他的性子,哄他开心就是,我们自个也讨个好儿。比如说,皇上喜欢亲自下厨做饭。才三岁,有一次跟着成祖爷到御膳房行走,他见滚滚烈焰在炒锅里翻腾起来,喜的手舞足蹈,伸手就去抓菜刀,成祖爷低低说了句:“视治大国如烹小鲜,好。”就把国位传给他爹。皇上既与厨艺有缘,后来我们几个索性撺掇他搬到御膳房来住,让他不但吃得开心,技痒时也能一展身手。若论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泽水,普天之大,没有人能和皇上比。皇上喜欢读怪诞小说,我们便弄来,和他一起读。他最喜欢爱伦•坡的《跳蛙》,每读到皇帝和七个大臣的尸首挂在吊灯上晃悠,烧成黑炭,他总乐得抓耳挠腮。他开始嫌宫里的生活平淡,巴望什么时候也得着一个“跳蛙”才好,就算把他自己和我们几个如法炮制,也在所不惜。典故说过去,还是回到十八碗馄饨之后吧。总归这一天不知道怎的,皇上想去看叔叔。“老东西叫咱拴在猪圈里,是啥时候的事啦?”我说:“皇上您忘啦,就是咱们和刘麻子在状元桥赌钱,他老婆和隔壁张小三跑了的那天呀!”“这么说有年月了,别说,还怪想他的。”“可不是有年月了?王爷他老人家没准儿也惦记着您呢?”“乖乖肉”说。“那还用说!王爷前儿还念叨,说不见着皇上,他还不想死呢。”“吹筒”说。“咱别去了,臭的慌,不如去快活林打鸟。”“毛毛亮”说。“这几天玩的怪腻味,兴许能找老东西打打趣。”皇上说。“王爷到底是行伍出身,”“马桶”说,“这么些年了,身子骨还硬朗得屎疙瘩似的,好像天生不怕受罪。”“当年王爷造反,要不是皇上英明,来个斩头截尾,瓮中捉鳖,猪圈拴着的,就是皇上您了。”“沙和尚”说。“狗屁!”“蜡烛头”说,“皇上什么人那,能输他手里?”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不觉已来到猪圈。因为靠御膳房近,这里原本真是养猪的地方。后来皇上把叔叔牵来,就把猪赶到御膳房东北角的御书房里了,反正也是空着。早闻见一股臭气。王爷躺在猪圈里,远远望去,好像一堆软塌塌的破布。要不是鼾声如雷,没有人会想到这地方有什么活物。我们走近猪圈,鼾声便止息了,王爷翻了个身,仿佛知道有人靠近,便微微睁开双眼。与其说是我们的吵闹,不如说是我们陡然的安静惊醒了他。皇上凭着土栏,伸长脑袋细细往里瞅。只见王爷身着造反时穿的战袍,屎沾了一身,早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头发又长又乱,有几缕硬硬的翘在头顶上,如同铁丝一般,想是已经花白。脖子上戴着铁圈,由两条粗铁链系着,拴在一根虎口粗顶天立地的铜柱子上。王爷身材魁伟,站起身来定然修八尺有余,虽是落难的人,看去像一个力竭的钢管舞女郎,但那目光还是隐隐射出一股随成祖爷靖难时的杀气。王爷缓缓闭目,翻过身去。皇上打开木栅门,晃到王爷身边,蹲下。约有一圈麻将工夫,皇上、王爷谁也没言语。只听得见远处的丝管之音和女人的谑笑,是后宫西头一溜豹房里传来的。不料皇上猛然起身,宽衣解带,把一泡热腾腾的黄水长长地浇在王爷身上。我晓得,皇上是想撩王爷发火,乘势解闷儿。可王爷像是睡着了,一动也不动。皇上反讨了个没趣,正兀自整衣束带,但见王爷翻身坐起,面向北方,仰脸放声大笑:“成祖爷!你个老王八蛋!当年起兵靖难,可曾想到有今日!”说时迟,那时快,王爷喊一声“畜生看腿”,一个乌龙绞柱,恰似一阵猛恶旋风,平地刮起来,那腿正扫在皇上孤拐儿上。皇上防不胜防,好像被保龄球击中的瓶柱,硬梆梆摔了个嘴啃泥。“拿刺客!”“保护皇上!”七个人一拥而上,将王爷掀翻在地。有按头的,有压膀子的,有拉腿的。王爷满脸满嘴是血,趴在地上,挣扎不起,一面呼呼地喘,一面不住声骂。我怀里抽出一把剔骨尖刀,搁在王爷脸上。“皇上,且由我细细割这厮?”那哥儿六个早把王爷剥得赤条条的,等着皇上发话。皇上刚挣扎起身,一头揉肩拍背呻吟,一头指着王爷说不出话来,半晌才言语:“不不不能这么便宜,先给我灭了这厮威风!”“皇上要怎样?”“沙和尚”说。“我有一计,让这厮死的快活!”我们真佩服皇上,这时候了,还有找乐子的兴致。“乖乖肉”叫道:“皇上且先不说,我们各人寻个法子,写在手心里,看是哪条计!”“好!”地上有的是黑黑的猪屎,各人唾沫蘸了,写在手心里。讲到现在,就算你是英国人,对中国文化懂得不多,也能猜到我们手心里写的是哪一个字了。“要不怎么说咱们几个一根肠子呢!”众人发声喊,四出张罗。猪圈东头是现成沤猪草的铜缸,重八百斤,挖出拖来,罩住王爷。那王爷大显神威,一声咆哮,竟把铜缸顶起,惊得众人瞪眼吐舌。“这个老爹端的非凡!”“浑身若无水牛也似好气力,如何顶的起!”恰好御澡堂急调的三千斤木炭,已由牛车运到,皇上便命将木炭堆在缸上,点火燃烧。须臾,那缸便烧的旭日般红,里面发出雷鸣般的怒吼。皇上盯着缸,眼里闪出泪花,口中喃喃地说:“找到了,找到了。”“找到什么了,皇上?”“是啊皇上,找到什么了?”皇上带着哭腔说:“蠢材,‘跳蛙’呀!”王爷到底不是孙猴子,能跳出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所以王爷死了,烧死的。有人说,燕王烧死了建文帝,这把火注定报应在他子孙身上。可不管怎么说,王爷烧死了,烧死在沤猪草的铜缸里,是我亲见的事实。“皇上,王爷的尸首,拖出着狗吃了?”皇上仿佛没听见,绕着焦黑的尸首转了两圈,像是一只斗鸡,在寻找另一只斗鸡的弱点似的,又忽然停下来,背对我们将一手举起。这是皇上找到灵感,要单独施展厨艺的标志。我们赶忙退出猪圈,在外面静候。皇上如报账一般,命我们取五香、八角、肉桂、花椒、大葱、蒜末、姜丝、料酒、枸杞子、芝麻酱、通心粉等物,随即扯下龙袍,围系在腰间,擦掌摩拳,奋发挥洒,不到半个时辰,竟把那块焦炭收拾得龙肉一般。从此,天下食客的耳中便多了一道叫做“烤王爷”的名菜。皇上龙颜大悦,下诏大赦天下,将这一天改为圣德元年一月一日。从此皇上封勺洗手,再没有踏进御膳房一步,以示这道菜登峰造极,不可重复。崇祯末,我在李闯的队伍里混饭吃,跟他打进了洛阳城。老李宰了福王朱常洵,把他的肉煮在朱家宗祠的大香炉里,分给饥民吃,我也分得一杯羹。福王是成祖爷嫡亲的玄玄孙,正宗的王爷,做菜,原料自然没法再地道的,可是我只吃出陕西一带村野酒肆里羊肉泡馍的味儿,算是糟蹋了白花花的好肉,这就不由得让人思念起皇上的手艺来。皇上说过,神厨是天生的,没有激情不行。
  •     其实很不想用这个题目,毕竟民族只是一个暂时的血缘地缘社会结合体,抛开感情的层面,其实并不一定要苛求什么“纯种纯文化”的汉人,但是元清两代确实对原有的汉族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几乎只留下基本的东西,很多原本应该存留的被冲洗掉了,代之以残酷的蛮荒印记。蒙古人消灭了80%的汉人,又带来了“家奴”,“民族等级”等一系列草原文明的东西,历史教科书对这些只是轻描淡写,却借马可波罗鼓吹其海外贸易的昌盛。也对,“民族团结”,“对外开放”这些时代的“主旋律”应该在历史教科书里面反复灌输(所以汉朝对匈奴就是屈辱的和亲,而文成公主割地入藏就是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所以就可以对历史任意装扮。满清其实好了很多,但又无端多一条断发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是故意在挑战汉人的底线(不要以为辫子是电视上播的那样多头发,是只留一撮毛那种),磨灭你的自尊。如果一切事情都可以习惯,那汉人为什么在晚清头发越留越多,直到最后把辫子剪了。有些东西是不能割断的,政治的强力无法改变基本的文化认知。但是满清的这些举动也将这棵大树的枝叶剪得干干净净,只留个根给你。只要看看宋明时代官员对皇帝的刚正态度和满清那种唯唯诺诺自称“奴才”的样子就可以知道了。中国古代向来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在唐宋以前士大夫是传统贵族,以后则为科举制度的优胜者,来自各个领域的士人,到了明代,内阁对皇帝的命令还有封驳的权力(当然是有条件的制约,毕竟不是民主),清则完全失去了这种制约,虽然清朝的皇帝以华夏共主自称,但骨子里是非常不把传统士大夫当回事的。作为民国的史家,孟森先生对清的反感是有道理的。清的统治较之明朝更好么?未可一概而论,但对汉族文化的冲击,却是显而易见的。清代儒者沉浸在字句音律的考究中不敢逾矩,“士,民之秀者”,在古代文化传播由士族向百姓辐射的背景下,士族的整体萎靡是整个民族精神消退的象征。像洪秀全那样的流寇,正规军队的战力竟无法抵制,为国家效力的意识已经在将士心中消退(可试比较黄巾百万被轻易拿下,李自成动乱若无杨嗣昌的乱来也早该结束),清朝军队的战力底下不在于装备不足,实在是兵无卫国之心。有慨于此,历史不可重来,只有祈愿莫要重蹈覆辙,宪政能再古老中国生根发芽。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收入总论的版本,很好
  •     读孟森先生之讲义,不亚于读鸿篇正史,如犹以篇窥全,甚佳
  •     果然评价高,看来豆瓣上的哥们些还真不是吹的,非常有深度!这算是我看完的第一部文言全书吧,该纪念下.
  •     心史先生名副其实的是一位以心写史的大家,本书历来为研究明史之必读之书。
  •     孟先生的讲义分析到位,史料间相互印证,读来不仅学到知识,更使人学会了读史的方法。
  •     研究明代历史的看看
  •     明清史最好的入门书
  •     孟森的名著,虽然过去几十年了,还是那么经典
  •     好一点的历史都是用文言写,得好好积累下。
  •     十分值得一读
  •     学力之不及,读之不解。
  •     孟森先生可谓是近现代研究明清时的大家,很有成就,书很好
  •     经典。
  •     跟大师学国学系列非常不错,陆续买了好多本......
  •     中华书局这套书,我是挺喜欢的,不过收集一套估计不会,拣自己喜欢的领域慢慢买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真是觉得要读的书太多了啊。对于中国历史,很惭愧的了解不多,读书时也不喜欢,明史这段的入门也是《明朝那些事》和《万历十五年》。翻了下孟先生这本书,可能比较专业一点,虽然是白话文写作,但是也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看。这三个多月来,没有一天间断地在读诵经典,陆续读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女诫》《金刚经》等,而立之年已过,但仍希望能提升自己的国学修养,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中国人。
  •     是书乃《明史》之讲义,多引原文而未及注;理诸朝各大事之源绪,有立场有破立。评议帝王及权臣得失,常云不伤民则不动摇国本;然毁吏辱士不亦终殃及民乎。明初尚涉民事军事,后则几全为党争之事;明帝多有玩物丧志者,或偏宠阉人,终致失国。
  •     适合对明史有较深理解的人看
  •     本书为明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以考实为主,力图求明真相原委。
  •     史料很严谨,读着进度有点慢,不过这是我自己的问题
  •     专业明史
  •     中华书局出版的这套书,装帧简单,但是内容丰富,文字排版我很喜欢。孟森先生这本书,读过之后,可以对明代历史有大致的了解,不错!
  •     功力深厚!但读起来颇不易!
  •     为文严谨,因其当代史学研究影响故更能突显个人学术见解。
  •     太祖开国奠定制度和民生一系列,是非常详尽有据了。所谓龙凤年号并无损与太祖,吴晗的观点实为迂腐。关于成祖,有点贬低过甚。之后倒也没什么出奇,最尾关于南明一章,使得了解了不少史料。
  •     孟先生的 《明史讲义》和《清史讲义》算是姊妹篇了,我是一起买回来的。书到手后,便急迫地读了起来,起早贪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把《明史讲义》算是过了一遍。从中能强烈感受到先生的史学功底和所花费的心血,书中不乏先生许多独到的见解。有一点需要特别一提的是,书的前面在介绍先生时,特别讲到,先生曾东渡日本学习政法,回国后满腔热情报效祖国,写过非常精彩的政论文,还曾做过民国的官,后来潜心史学,是中国清史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先生个人经历的缘故,先生的史学观点独树一帜,议论非凡,多前人所未发。作为后辈,我又有幸学习了历史,很是佩服先生,心里早就把自己当作先生的私淑弟子了。
  •     孟森先生的著作,好书,有繁体版的看着费劲,又买了简体版的
  •     推翻了之前我对于明朝很多的认识,有些有肉的一个明朝。
  •     我看了《史记》,看了《汉书》,看了《后汉书》,但是我没看进去这本《明史讲义》,可能是工作以后没有耐心了也可能是喜欢的风格有别。个人感觉没有吸引力!
  •     明史研究的比较入门作品,但是对于整体历史的把握却是值得每位历史学的学人好好地阅读。并且文风也比较适合大众阅读。
  •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夹叙夹议,自成一派。
  •     史料翔实,非常好,和《清史讲义》算是姊妹篇吧。值得一看。
  •     (崇祯)帝谓:“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孰知用此亡国之臣者即凿然亡国之君也。
  •     如果本书写成于清代,出自乾嘉学派文人之手,那当然是一部成功的史学论著,考据翔实,轮廓清晰,时有妙笔。然而作为一部民国时期学者的论著,尤其是作为当时最高学府的明清史研究课讲稿来评价,则本书是不合格的,因为它完全基于旧学来论述,没有吸纳任何新史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充其量只能是一部遗老史话而已。对比钱穆和吕思勉同样用文言写成的史论书籍来说,则差距非常明显。
  •     大家风范
  •      《明朝那些事儿》只不过对于明史讲义做了一个翻译罢了。历史是个好东西,可惜看热闹的人多,看门道的人少。
  •     高屋建瓴,力透三札。
  •     讲的是不容虚构的历史,但讲得不逊色于任何一本精彩的小说!简直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整部读下来觉得权谋斗争实在吓人啊,今朝你死,他日我亡,唉……
  •     喜欢明史
  •     很值得一读的一本书。我们对于整个古代思想史的了解,可以说还是仰仗于那样一辈学人,近半个多世纪来,几无可观者。条理很清楚,史料很丰富,有训释,非常耐读。
  •     《明清史讲义》这两本书很不错,带有很强的学术味道,分析的很好,想看历史事件的当故事看,想研究明清当著作看,但都得细看啊。
  •     大师作品,但是有些文字看不懂,是我文言功底不行,sigh 引用了很多史料原文,明朝那些文官的奏疏写得铿锵有力,读来大快。
  •     自古迄今 唯明朝与今朝最使人气郁 明臣之所谓气节者 实亦周亚夫之流 狂狷书生无治国之法 遂唯以清流自任 而又多志奢材浅之徒 少有质朴谦卑之士 党锢之祸虽大半由阉党 然彼清流亦不能逃其责 终明一世 君臣少有相合者 汉高之待萧陈唐太之用房杜 君臣相得之景 终明史几无 君或为碌碌小儿 唯以嬉戏为乐 或又刻薄过甚 果于诛杀 臣则结党营私 或以谄媚奉上取禄 或以清流自任以才傲物 又多以攻取上之失以为己名 构隙日重 终至君臣如仇敌 君依于阉人奸臣以苟且 臣自成其名而于世无益 悲哉 石勒之徒 尚知重用张宾以重臣节 洪武永乐之为君 精明果敢而非豁达大度之人 徐阶张居正之为臣 精于为相之术而少宰相之度 格局浅而少质朴之气 此有明一世之深病 若明世 可谓精于治而疏于政也
  •     靠谱
  •     明史的经典著作,一定得看看。现在好像没有这样的大师了。
  •     书看完的感受与丛书名一样,跟大师学国学
  •     百家讲坛,各种流行书籍讲明史的很多,对于了解明朝历史均有益处。本书所论,较为完整,较为平实。是学问书,非消遣书也。
  •     明清史大师的专著,水平自然没得说。
    只是内容偏文言,对于没什么文言文基础的读者来说,读起来估计会比较费劲。
    但这也说明这本书是本需要花时间细品的,慢慢地看,一边理解文意,一边也能将历史记入心中。
  •     如果是正经研究史学的话大概是读史步骤中的step2,即在读完明史后来看一遍,提纲挈领的梳理,史实的查证比较。在这一点上无可挑剔,因而即使没有吸收新史学理论,又有毛关系。
  •     44.重读,写太祖及明代士风处极佳。
  •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
  •     先说商品质量,质量很好,纸张跟印刷都很好,大小也合适,算是值这个价钱
    书得内容也比较简略,对明史稍微了解一些以后再看比较好
  •     明史讲义清末民初,孟森逐渐脱离政治活动,开始专力于治史。1914年,他以“心史”之号发表《心史史料》第一册,着重对清朝入关前的历史进行系统研究。1930年,孟森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讲授清朝入关前历史,撰 孟森
    成讲义《清朝前纪》。不久,复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讲授《满洲开国史》,编纂《明元清系通纪》。鉴于清朝入关后,讳言在关外曾臣于明朝的历史,致使其入关前史事多有湮没,孟森开创满洲开国史的研究,着力对清朝入关前后的历史资料进行发掘、梳理和考订。此间,他还讲授明、清断代史,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对史实进行考订叙述,多有发明创见;所作评议,亦具精辟独到之处。其中《清史讲义》,在利用《清实录》、《清史稿》的同时,又兼采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是一部水平较高的断代史专著。他还先后发表明清史及其他断代史论文近百篇,多收入《心史丛刊》、《清初三大疑案考实》中,另有少量未发表过的文章,1949年后由中华书局编入《明清史论著集刊》及《续刊》中。主要有《清太祖起兵为父祖复仇事详考》、《女真源流考略》、《横波夫人考》、《海宁陈家》、《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考实》等。孟森治史在传统方法上吸收了近代史论研究方法,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1937年冬,孟森病逝于北平(今北京),享年六十有九。
  •     明史真是一部高潮迭起的宫斗连环大戏惹,朱重八掐死众重臣、建文帝不伤朱棣&朱棣也忘不了建文帝的叔侄爱恨情仇、正统帝与景泰帝两兄弟八年撕逼、成化帝与年龄是他两倍的万贵妃的忘年恋、嘉靖好孩纸非得追尊生父母为帝后众大臣寻死觅活、万历帝这个败家子几十年不上朝还想废长立幼、天启帝是爱上太监了吧、崇祯帝多疑自毁长城最后自挂东南枝、南明各种小朝廷不知死活还在乱斗……每一段都是众生相大戏惹
  •     中华书局的这本书,装帧简单,但内容丰富,就是有点小,另外孟森先生对明清史的研究是人们所公认的!确实经典!
  •     夜来读罢,不能释怀。思及旧读《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心史先生纵论有明一代气运兴亡,提点关棙,条分缕析,思路甚明,降至衰世,语极沉痛。大抵朝代更迭,比比如是。而后之读者,往往遥追开国盛时,想其主明臣贤风采,迨至亡国,犹不能不耿耿于怀也。
  •     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是对于明朝整个历史,制度,和重要事件,确交待的清清楚楚。这是提纲挈领,要而不繁。是一本了解明代历史的必读书。
  •     心史的著作,值得拜读
  •     不客气地讲,要想了解明史,此书必读。
    在看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之前,先看了4本《明朝那些事儿》,第五本实在看不进去了,感觉越写越啰嗦,为了所谓的吸引读者,有许多内容已经游离于主史之外,占了大量篇幅。
    《明史讲义》则不然,只一本书,将明史中重要历史事件、脉络、成因及作者观点集于一体,有叙述有分析有史料,读来精当过瘾。
    夸张一点说,有此书,明朝那些事儿完全可以不看。但有一点应注意,此书为半白话,史料为古文,且无注解注音,适合有一定古文基础的人看,最好手头配一本古汉语字典。
    再说句题外的,看过《明史讲义》,可再参看高阳的《明朝的皇帝》,该书写了建文帝、成祖、英宗、神宗等8个皇帝,白话文+一点史料引用,与《明史讲义》有互补和印证,其中还引用了不少《明史讲义》的内容,高阳就一些人物、事件,提出了与孟森不同的看法,也值得一读。
  •     孟先生的作品有分量。
  •     内容不错,行文结构是纲目体,看起来略无聊。
  •     公允至论
  •     语言应该是新文化运动前后的语言,还有文言文的味道,但是先生的学问是一流的,讲解得很透彻!
  •     要了解明史,就要选择权威著作,比如这本明史讲义,名师讲历史,受益匪浅!
  •     明史,还得结合多方面资料来了解
  •     孟森先生的代表性著作,专业性较强
  •     对明清历史研究,从孟公以来再无第二位
  •     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丢了江山,白让清军捡了便宜,换宋高宗来不止于此
  •     孟森先生是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路人,他本人曾从政多年,之后才搞学术,对中国历史有独到的看法,而且他在那个时代,没有像后来许多学者那样掉到意识形态的圈子里,而是讲的都是自己的东西,非常有个性,视野开阔,论述精彩。这本书是明史入门的必读书之一,对明代大事和发展态势做了很好的概括,值得看一下。。。
    现在许多学者一讲明史,老是摆脱不了阶级斗争的阴影,非常没意思。呵呵。
  •     好书,真是好书,值得拥有,喜欢明史的人的应该看看
  •     要把一顿历史事无巨细的写,肯定不是这个厚度的纸张所能呈现,而且很多人也没有耐心去一一读完。所以精简后的这本讲义,是有兴趣去了解的人值得一看的
  •     大师的观点一针见血,真的让人从历史透视今天。文言文写的,读起来有点累,但还能懂。
  •     逻辑清晰,史料考究。全书间有孟先生对史料的评析及对史实的判断。在了解明代细节史实的同时,学习了史学著作对原始史料的分析方法及行文技巧。
  •     总论提出明史根本之病在隐没事实,提出读明史之方法;各论列叙各朝大事,并加以评述,不失为一部明史之纲要。作者秉持仁义和民本观念,臧否人物,好恶分明,且对史实多方考证,细加辨析,可见作者个性。全书以文言写成,读完深感汉语密度之大,作文之美。明代兴亡,证明将制度之美意建立在明君贤臣之上是根本靠不住的。今人实在应从其中汲取教训,而不是觅得一些或可暂时奏效的古代政制措施视为珍宝,而要从人类文明的进步中,找寻一条免于自毁的正路来。
  •     开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
  •     好,非常好啊!明史经典之作。
  •     曾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件事,是关于孟心史的。在那动乱年代,专心与学术的孟心史,你若是去问他当前时事,他也许不甚清楚,但你要是问他明史的问题,它可以比自己家的厨房还要清楚。其实不是说他不关心当下,而是当时的军阀混战无义,不值得花太多心力去关注。还不如把精神用来研究学问,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借鉴经验,解决国家民族问题来得实际和更有意义!而这本书就是他在研究明史的在北大上课的讲义,即使是面对的学生,任然是明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     感觉读的有些吃力 一直想去读明史 但看到繁体竖排就畏惧了 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特别喜欢每一章开头的论 以及对皇帝的评价 之前看的有些仓促 有时间再看一遍
  •     法律,对待历史的真诚,感动了我,太祖对百姓好,才是真的好,
  •     民国大师的著作,内容很细,考证扎实,可见学术水平不是现在学者所能比的。
  •     现在在读一遍,感觉里面的事情都清楚了好多。而且,孟森老师是带着感情写这本书的。
  •     知音。相见恨晚
  •     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和通俗,读起来确实有点费脑,但基本问题都涉及了。
  •     价格真好
  •     孟先生是有多待见朱元璋。。
  •     现时言论禁锢,比之有明尤烈也
  •     研究明清的必读书
  •     买了清史和明史两本讲义,都不错
  •     补课。孟老先生真是天下第一太祖吹。“…至临殉之日,乃叹曰:‘苦我民!’使早存此一念,以为辨别用人之准,则救亡犹有可望,乃有几微大柄在手,即不肯发是心,犹不自承为亡国之君,何可得也?”后半读来让人气结。
  •     13年时每天都想着考明清史,可惜……
  •     正在读 先给四星
  •     大师的作品,明史研究。
  •     在图书馆见到多种版本的《明史讲义》,似乎江苏文艺和岳麓书社出的纸质相对更好一些,不过还是买了这本。
    读起来非常舒服,由于没有下划线,个别句子还是要费点力气的。
  •     孟森实乃史学大师,所点之处,真知灼见、言简意赅。此书要求较高的明史与文言基础,在此之上观点凿深见醇。
  •     很系统,不过是文白夹杂,看的好吃力,要结合百度查询学习得更快。
  •     很有见解,鞭辟入里,很有特色,见解独到,不愧是国学大师。 支持当当!支持中华书局!
  •     明史之断章取义,上可作为明史之纵览,下可作为明史之浅析。
  •     觉得自己文言文不够用,虽然写得并非艰深,但历史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敢随便解读,如有白话本就好多了。不过呢,啃完后发现自己文言文进步了,后面是越读越快~
  •     中国自三代以来,得国最正着,惟汉和明。
  •     我已经买了好几本中华书局“跟大师学国学”的书了,非常的喜欢,受益匪浅,长叹斯人已去,国学不昌,我辈唯有发奋读书,方能振兴国学。
  •     写得非常好,很严谨。民国时期的牛人真不少
  •     久闻大名 在读之中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