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中国史纲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5-1
ISBN:9787101066937
作者:张荫麟
页数:290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所写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被誉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处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
此次出版,另将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他为该书宋史部分撰写的三篇文字一并列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书籍目录

自 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中国史纲》献辞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笫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汉 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编辑推荐

《中国史纲》是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丛书之一,由张荫麟所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前言

这部书的开始属草,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前二年,这部书的开始刊布,是在事变之后将近三年。现在发表一部新的中国通史,无论就中国史本身的发展上看,或就中国史学的发展上看,都可说是恰当其时。就中国史本身的发展上看,我们正处于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变关头,正处于朱子所谓“一齐打烂,重新造起”的局面;旧的一切瑕垢腐秽,正遭受彻底的涤荡剜割,旧的一切光晶健实,正遭受天捶海淬的锻炼,以臻于极度的精纯;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体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扎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若把读史比于登山,我们正达到分水岭的顶峰,无论回顾与前瞻,都可以得到最广阔的眼界。在这时候,把全部的民族史和它所指向道路,作一鸟瞰,最能给人以开拓心胸的历史的壮观。就中国史学的发展上看,过去的十来年可算是一新纪元中的一小段落;在这十来年间,严格的考证的崇尚,科学的发掘的开始,湮没的旧文献的新发现,新研究范围的垦辟,比较材料的增加和种种输入的史观的流播,使得司马迁和司马光的时代顿成过去;同时史界的新风气也结了不少新的,虽然有一部分还是未成熟的果。不幸这草昧初辟的园林,突遇狂风暴雹,使得我们不得不把一个万果累累的时代,期于不确定的将来了。文献的沦陷,发掘地址的沦陷,重建的研究设备的简陋和生活的动荡,使得新的史学研究工作在战时不得不暂告停滞,如其不致停顿。“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英贤,固尚有之;然而他们生产的效率和发表的机会不得不大受限制了。在这抱残守缺的时日,回顾过去十来年新的史学研究的成绩,把它们结集,把它们综合,在种种新史观的提警之下,写出一部分新的中国通史,以供一个民族在空前大转变时期的自知之助,岂不是史家应有之事吗?着手去写一部通史的人,不免劈头就碰到一个问题;以批评眼光去读一部通史的人,也不免劈头就碰到同一的问题,那就是,拿什么的“笔削”做标准?显然我们不能把全部中国史的事实,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姑勿论一个人,甚至一整个时代的史家没有能力去如此做。即使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那么,难道就凭个人涉览所及,记忆所容和兴趣所之,以为去取吗?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愿意慎重的介绍这本书给两种人读,凡足高中学生愿意读到一本最好而有兴趣的中国史,请先读此书;凡是高中以上的人已经读过了别人的中国史,希望对于中国史得一新而正确的鸟瞰者,亦请再读此书。  ——陈梦家 古文字学家 考古学家他立志作第一等人,终能在史学界取得第一流的地位。他的《中国史纲》,虽仅部分完成,是他人格学问思想文章的最高表现和具体结晶。书中有真挚感人的热情,有促进社会福利的理想,有简洁优美的文字,有淹博专精的学问,有透彻通达的思想与识见。  ——贺麟 哲学家那半部书的好处,在乎能动人,文章好,而题目不多,说的透澈。  ——傅斯年 历史学家

章节摘录

第三节 秦的变法秦的发祥地在渭水上游的秦川的东岸(今甘肃天水县境),周孝王时,赢姓的非子因替王室养马蕃息的功劳,受封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近畿的“附庸”。宣王时,秦庄公以讨伐犬戎有功受命为西垂大夫。及平王东迁,秦襄公带兵去扈卫,平王感念他的殷勤,才把他升在诸侯之列。这时畿内的丰岐一带已沦入犬戎,平王索性更做一个不用破费的人情,把这一带地方许给了秦,假如它能将犬戎驱逐。此后秦人渐渐的东向开拓,到了穆公的时代,更加猛进。穆公是春秋的霸主之一。他曾俘获了晋惠公,拿来换取晋国的河西地方;又灭梁,灭芮,都是黄河西岸与晋邻近的小国。他又潜师远出,希图灭郑,若不是郑商人弦高把恶耗发现得早,向祖国报讯得快,秦的铁手此时也许便伸入中原了。秦的东侵是晋的大忌。秦师这次由郑旋归,晋人也顾不得文公新丧,墨经兴兵,把他们拦路截击,杀个惨败。后来穆公虽报了此仇,他东向的出路到底给晋人用全力扼住了。他只得回过头去“霸西戎”,结果,“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死时(前六二一年),秦人已占有渭水流域的大部分,已奠定一个头等国的基础。但此后二百多年间,秦的内部停滞不进,而晋始终保持着霸国的地位,继续把秦人东出的路堵住。当战国开场的前后,秦在“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自前四二八年以降,四十多年间,它的政治出了常轨,大权落在乱臣手中。在这时期中,它有一个君主被迫自杀,一个太子被拒不得继位,另一个君主和母后一同被弑,沉尸深渊。魏人乘秦内乱,屡相侵伐,并且夺回穆公所得到的河西地方。穆公的霸图的追续是自献公始。他即位的次年(前三八三年)便把国都从雍(今陕西凤翔县)东迁到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他恢复君权,整饬军旅,两败魏师。但秦国更基本的改革,更长足的进展,还要等待继他位的少年新君孝公和一个来自卫国的贵族少年公孙鞅。公孙鞅原先游仕在魏。传说魏相公叔痤病到要死时,魏君(即日后的惠王)请他举荐继任的人,他便以卫鞅对。魏君默然不语。公叔痤更嘱咐道:若不用这人,必得设法把他杀掉,勿令出境。魏君答应去后,公叔痤立即唤叫卫鞅前来,把刚才的谈话告诉了他,劝他快走。他不慌不忙答道:魏君不能听你的话用我,又怎能听你的话杀我呢?后来闻得孝公即位,下令求贤,他才挟着李悝的《法经》,走去秦国。前三五九年(孝公三年),孝公用卫鞅计颁布第一次的变法令。这令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刑法的加严加密。人民以十家或五家为一组,若一家犯法,其他同组诸家得连同告发,知情不举的腰斩;告发本组以外奸恶的与斩敌首同赏,藏匿奸人的与降敌同罚。(二)是富强的新策。凡不做耕织的游民收为公家的奴隶,努力耕织多致粟帛的人民免除徭役;家有两男以上不分居的纳加倍的人口税,私相殴斗的分轻重惩罚;非有军功的人不得受爵;服饰、居室和私有的田土奴婢的限度,按爵级区别,因此没有军功的人虽富也不得享受。这新法施行十年后,秦国家给人足,盗贼绝踪,百姓从诅咒转而歌颂。这新法的成效更表现在卫鞅的武功,前三五二年,他亲自领兵征魏,把魏的旧都安邑也攻破了。此役后二年,卫鞅又发动第二步的改革。把国都迁到渭水边的咸阳,在那里重新筑起宏伟的城阙和宫殿;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把全国的城邑和村落归并为三十一县,每县设县令、丞(正副县长),把旧日封区的疆界一概铲平,让人民自由占耕未垦辟的土地,让国家对人民直接计田征税。第二步改革完成后,卫鞅于前三四。年又领兵征魏,把魏将公子印也虏了回来。于是孝公封卫鞅于商,为商君,后人因此称他为商鞅。但他的末日也快到了。先时第一次变法令公布后,人人观望怀疑。适值太子犯法。卫鞅便拿他做一个榜样,把他的师傅公子虔黥了。后来公子虔自己犯法,又给卫鞅劓了。前三三八年孝公死,太子继位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把商鞅族诛。但商鞅的政策却继续被采用。  秦地本是戎狄之区。西周的京畿虽建在其上,文明的透入始终不深,好比一件锦衣覆着褴褛。周室东迁后,锦衣一去,便褴褛依然。直至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这大约是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又例如秦国道地的音乐,直至战国晚年,还是“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没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没有受文明的软化。在六国中秦人是最犷野矫健的。商鞅的严刑峻法给他们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

图书封面


 中国史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煞是无情。大江东流不止,潮起潮落,风行的未必就能传承,精萃遭遇冷落亦时或有之。所幸时光似水,反复冲刷筛洗,是沙砾是金子总会逐渐分明。   《东汉前中国史纲》,是当时教育部计划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的第一部。1935年,张荫麟已从美国留学归来二年有余,任清华大学历史、哲学两系教授。受部聘后,他当即放下手里的其它科研课题,潜心写作教材。未及二年,「卢沟桥事变」突发,国难当头,荫麟被迫离京辗转南下,其事遂不如愿。经诸多友人的催促力助,遂由他当时任教的浙江大学史地教育研究室,最先以石印本形式在贵州遵义面世。原初题名《中国史纲》第一辑,后易名《东汉前中国史纲》。此后,先生兴奋中心转移,改攻两宋史,仅撰写三章(第三章未完),就因病撒手西归,终年37岁。如天假以年,从其已发表的宋史成果预测,《中国史纲》的宋史卷必将更为光彩夺目——想到至今尚没有一部能与张氏风格相匹敌的两宋史,对他的英年早逝怎不叫人伤感倍至?! 泱泱大国数千年,多少人事,多少典故,通史不可能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事实上谁也做不到。正象荫麟说的:“即使(集合许多人)能如此做,所成就的只是一部供人检查的中国史百科全书,而不是一部供人阅读的中国通史”。通史,通史,它的独特的神韵就在“通”字上。行内人多有体验,编通史需要有高的识见和全局驾驭能力,最好是由一人通贯到底。他应该象是一位具有艺术天赋的导演,要把历史舞台上的人和物、时间和空间调度得活灵活现。荫麟《自序》中之所谓“笔削”、“提要”,今人之所谓“剪裁”、“出思想”,全是为了做好“通”的工夫,使之生气盎然,全局皆活。烦冗枯燥,没有思想(或者说不敢有思想),光靠史料填充版面,罗列史事,就全然丢掉了「通史」的灵魂。   「通史」的最高目标,所造之境必合乎历史之自然,所写之意亦必凸显历史之真义。境与意能完全浑然圆融,恐怕只存於假设之中,「此曲只应天上有」。荫麟虽心向往之,也明乎此事仰之弥高,所以在《自序》里一再申明:编写通史“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有许多无可如何的“天然限制”(对这种相对的与绝对的限制,荫麟在〈论历史学之过去与未来〉一文里有详尽的论析),自己所做的“与所悬鹄的之间有多少距离”,只好付之读者的判断了。这不能作一般谦词读过,而是唯贤者能有之的真诚坦陈,甘苦尽在其中。 如果明白了「意境」之说,那我们就不会相信有所谓标准化的「国定」教材。假如把荫麟的《史纲》与吕、钱两家「通史」对照着读,就看得出上半个世纪的通史教材,成功的地方就是极有个性,多姿多彩。 《吕著中国通史》着眼处为社会的演化,在制度的考订梳理方面最具优势。今日虽不能说无可挑剔(毕竟许多专题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精细而富独见的地方在在皆有,极见学术功力,当日无出其右,现下亦颇可烛照「左愚」。不足的是条分缕析甚细,政治大势与制度沿革两部分又截然分开,从「通」的标准要求,算不得上上策。诚之先生读史之多,公认首屈一指,但在制度演化方面,也只能详於隋唐以前,而略於宋明之后,不可谓全备。这再次证实荫麟所说,通史之难,还在於人力的「天然限制」。这部书对专业学习(特别是研究生)很有用,由此再去读诚之先生的断代史、专史,实为登堂入 室的最好门径。但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容易引起一般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流行不广。 这方面,钱穆《国史大纲》就异峰凸起,读者占有率之高,是完全可以想见的。一篇《引论》正可以视先生为当代贾谊,痛哭复长太息者再而三,特忧「中国文化命脉」的衰息断绝,「历史生原」的遽然中斵。当日情景,以严耕望的亲历记述为最真切。宾四先生才思横溢,民族情怀热烈,亦擅讲演天才,行文一如其演讲,词峰所煽,动人心弦,「一以中华文化民族意识为中心论旨」。是时正值抗战艰苦时期,一经刊出,大后方争相传阅,极一时之盛(详参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国史大纲》可以说是以气盛情深而获取成功的一部通史。若以专家的角度来看,疏阔之议势所难免(耕望也委婉说 到)。然最可斟酌的,倒是这种近乎自恋式的本位文化情结,不免对本属历史批判的应有之义,多有遮蔽回护,总欠几分冷峻。对近世的落后、变革的艰难,也缺乏深沉有说服力的内省。就通史不可或缺的制度和社会层面的揭示而论,《国史大纲》比起吕著要逊色,也是毋庸讳言的。  荫麟写《史纲》,上述两书均不及见到。与钱穆先生有所互商,详情亦不可而得(似读得过《引论》)。然而,以书论书,张著正介乎二者之间,平静冷峻有似诚之,而文彩飞扬则不减宾四。思维切入的理路和注重社会全貌,与吕著更易谋合。他在〈自序二〉中给自己规定的重点是:「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兼顾并详」。对历史全局因果的理解,特具哲学思辨的那种网状的发散性,运用起来又能不着痕迹,以平易浅显出之。我以为,这才是荫麟《史纲》的长处。遗憾的是,写出的毕竟是片断(包括两宋),还看不到他对国史全局统揽的「底牌」。所以,就通史的影响和实际成就而论,尚不能与吕、钱伦比。 与现今的风气大不同,作为一位在史坛已负盛名的专家,荫麟独把编著高中历史教材看得极重。说其鞠躬尽瘁不为过。临终前一直陪伺身边的好友张其昀追忆说:「他是一位饱学之士,能禁其阅书,而不能禁其运思。他念念於史纲之完成,虽在病中仍精思不休,而病势遂陷入深渊。」(〈张荫麟先生的史学〉)   在历史教材方面,荫麟不愿重蹈旧径,极想披荆斩棘,开出一种使人人能读、读而有所得的新体裁。这在他的〈自序二〉中已交代得十分清楚,读者自可检阅。读过《东汉前中国史纲》的,多会惊羡它的文笔流畅粹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亦堪称绝。全书没有累赘冗烦的引文考证,不故作深奥高奇,史事都以「说故事」的方式从容道来,如行云流水,可令读者享受到一口气读完不觉其累的那种爽悦。   我一直在想,荫麟何以要这样做?要知道这正象他自己感慨的,深入而浅出,劳神费心,是「很苦的」。何况他对社会和历史的思索很投入,不少地方带有形上的色彩,超凡脱俗,沉潜睿永,最可以在这种地方显示高深。然而,这些高深的议论在《史纲》中竟消失已尽。他自己苦心「玩索」所得的体验,都化为了「以说故事的方式」淡淡托出。   我私下揣度,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高中生」。近世以来,生搬强灌的「道理」,不胜其繁。新概念、新名词满天飞,摧枯拉朽,气势逼人。蛮横之余,负面的效应就是人人高谈阔论,以主义角争高下,却忘掉了许多脚下最平易的事实,最通常的历史知识。无论上下贵贱,愚蠢的历史错误总不断重犯,就说明了这一点。荫麟写有〈中国民族前途的两大障碍物〉、〈说民族的「自虐狂」〉两篇评论,可以窥见他这方面的思虑。与其空谈主义,何不即事求理?要求国人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自然地浸沉於历史的演化里,潜移默化,用心神会,不是比填鸭式训政更切实有效吗?《史纲》只写到东汉建立为止。全书最精彩、最富学术价值的,是第2章到第7章。因为这六章,正好关系到我国历史走向最早的两次大转折,为认识中国历史的大关节,非同一般。在这六章里,荫麟层层交叠错综推进,着眼於历史复杂的因果网络关系,有放有收,构思极费匠心。我上节所说的对历史全局的统揽和深刻的洞察能力,这里体现得非常锋利。   现今中外史学界都有同感,中国社会有许多迥异於西方的历史殊相,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等的传统和历史走向都极具个性。费正清在经历了长时期挫折之后,最后也不得不放弃「欧洲中心史观」,承认必须「以中国看中国」。然而这并不容易。70年代后期,哄闹了好一阵的「封建专制主义批判」,象是「灯谜大会」,很能说明生活於「此山中」也未必就识得「真面目」。原因很多,重要的一点,在作出得失是非的历史价值判断之前,最吃紧的倒是必须从源头清算起,弄清中国社会何以会一步步的走到后来这样的田地。   辟头就是问题,如何定位中国文明历史的开局?荫麟在前述论文里,对黑格尔以来「目的论」史观的批判用力最艰,其中大有深义。   通史界对「目的论」一词多觉陌生。这么玄乎的问题与我们有何相干?然而,只要往深处想,许多已习以为常的国史判断,思维背后的潜台词,不都有「人类史为一计划、一目的之实现」(黑格尔)的意味?这种先验的「计划、目的」,可以托为「天作之君」之类的神学体现,也可以化为「世界精神」的意识产物,即使是以「社会组织递次演进」的「必然规律」来强行框架特定的、具体的民族历史,所谓「五步论」中国也「概莫能外」,从哲学意义上说,不都是「目的论」的翻版?!第一个显例,即为中国是否经历过「奴隶制社会」。所幸现在相信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至今最不能理解的,商代历史里野性的气味(例如人殉、牺牲等等)较浓,还容得想入非非。「郁郁乎文哉」的西周,还一口咬定它仍为「奴隶制社会」,岂不是硬闭起眼睛,存心不想辨认历史事实?史学为着「概念」活着,史学还有什么生气?   第2章〈周代的封建社会〉,是荫麟对先秦历史文献多年潜心研究心得的晶体,先行刊登於1935年《清华学报》。他通过九个角度的组合,绘声绘色地揭示出了周代社会的整体面貌,包括社会各阶层、城乡生活状况、政治管理体制乃至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静态的和动态的演化史迹,说得都有根有据,平和易懂。在所有通史教材里,对周代社会的整体勾勒,我至今还没有看到比荫麟更周全、更清晰的,无一句落空。   通过九节逐次的生动描述,读者可以信服地看明白:周代既没有希腊、罗马那种「奴隶制社会」的模样,也与西欧中世纪的「领主制社会」迥然相异。它就是具具体体的一个社会历史个案,是由我们祖先独创的,有一无二的中国式的「封建」,以家族、宗族聚邑为基础,由部族方邦联合,而进至以宗法制为纽带的「封邦建国」,「散漫」(注意,这是荫麟的特别用词)的「封建」。再走下去怎样?稍后就说到。   荫麟并不回避奴隶问题,而且描述细致具体。但置於他的整体结构之中,奴隶的地位、作用也是一目了然,不容有异想天开的余地。对奴隶,我们有许多先入为主的「夸张」。荫麟在书中具体比较了贵人的奴隶与乡邑农民(庶民)生活处境的同异后,说道:「(庶民)他们的地位是比奴隶稍为高贵;但他们的生活殊不见得比奴隶好」,说的是在特殊的情景下,苛税杂役法外扰民。荫麟就是那样地真诚,不肯迁就流行,不愿意把话说死。说死了,历史就不是活生生的,可以让人回味的。试想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里,这种情形在史书中不就经常见到?极端的例子,明清河北正定、河间一带专出太监,怎么 理解?为什么好好地不当自由的农民?要说有「奴隶社会」,一座大观园不就是,还用得着到说不清的商朝去找?!由第2章而下,直到第7章秦统一止,实际整个成一系统。这是有关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个大关节。对这种历史变动,在第5章第1节,以优美似散文的笔调交代了总的态势:「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   历史有静和动两方面。前者,荫麟称之为「一个有结构的全体之众部分的关系」,亦即社会学里的「社会结构分析」。〈周代的封建社会〉一章主体部分,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相对於静的结构的描写,后五章,就是荫麟称为的「变动的记录」,有时就径称「演化」。它所涉及的,相当於社会学中的「发展」和「变迁」两个范畴。荫麟的基本立场,在〈自序一〉下半部分作了扼要的说明。   吕思勉、钱穆在他们的通史引论里,都说到「人类已往的社会,似乎是一动一静的」,吕称之为「生命的节奏」;「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一直线以前行」,钱称「历史的风韵」由此而异。这都说明由辨同异而断动变,是通史家着力入针的「要穴」。历史的静不好写,但动的历史更难驾驭,特需要识见。   荫麟称自己是倾向於「演化史观」的。但在〈总结算〉里特别申明,他与近世流行的进化论之间有不少原则性的分歧。他所特别不能苟同的,一是崇尚「突变」。他说:「吾人若追溯其过去之历史,则必为一演化之历程;其中各时代新事物之出现,虽或有疾迟多寡之殊,惟无一时焉,其面目顿改,连续中断,譬若妖怪幻身,由霓裳羽衣忽而为苍髯皓首者。」他不相信靠朝夕之间「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举动能造作出奇迹,什么事情前后都有纠葛丝攀,只能渐渐地变动。这层意思,在关於春秋战国变化态势的描述里,已经用近乎文学的语言表达得很生动。二是迷信「必然」。荫麟主张:「一切民族之历史之通则,宜从一切或至少大多数民族之历史中归纳而出结论。其能立与否,全视乎事实上之从违。」他戏称郭沫若氏《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所执世界同一的演化程式,为「一条鞭式的社会演化论」,是「欲将我国古代生活记录生吞活剥以适合之」。荫麟后一段意思,需要略为申述一下。我试问过自己,什么叫历史必然? 天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中国的历史也是一步一步慢慢踩踏出一条路来的。回过头看,曲曲折折的长路,一直连到天地洪荒,一代接一代的人,精心算天算地算人算己,都算不准确,那长程轨迹、那总的结果却是明白的。这结果一定跟「理念」有偏差,跟别的国家、民族更不一样。事后,对这种结局作因果的清理,便得出了所谓的「必然」。以后呢,以后再说。历史学家除此而外,还能做什么?   当然,荫麟对这种「过程」的历史感觉,决不会象我上面说的那样浅陋。他既有高度,也有深度,把这称之为「定向的发展」。他说:「所谓定向的发展者,是一种变化的历程。其诸阶段互相适应,而循一定的方向,趋一定的鹄的者。这鹄的不必是预先存想的目标,也许是被趋赴於不知不觉中的。这鹄的也许不是单纯的而是多元的。」(〈自序一〉)我想,这就是荫麟对多元发散性思维一次成功的运用。   西周之后,中国历史走向如何?荫麟在刚开始说西周时,就早早埋下伏笔,它实际上是后五章的总起:「从这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到汉以后统一的郡县的帝国,从这阶级判分、特权固定的社会到汉以后政治上和法律上比较平等的社会,这其间的历程,是我国社会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一千来年的变动轨迹及其特征,荫麟的归纳就这样要言不烦。  中国的历史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一时还说不清,但她的神韵读多了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荫麟这一个「散漫」,一个「统一」,真是把前后两种不同的历史意境点化得「神」了。在之前,中国人还没有享受到「大」的好处;在之后,中国人从此也要同时备尝「大」的难处。这种历史的通感,荫麟犹如名医,号脉是如此准稳。商周王国(荫麟称「帝国」,因为商王或周王有时也自称「帝」),绝对不象现今有些史家说的,已经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更象是一个散漫程度略有差异的方邦联合,但都必须以我(商或周族)为核心,不是平等的联合(有君臣的名分)。它明智的地方,表现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方邦的社会组织,稳定基层,「一国多制」。正象荫麟说的,周人实行的是地方分治:「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於上级称臣,实际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诸侯国的内政几乎完全自主」(第2章第1节)。在中国历史上,只在这个时期才有真正名符其实的贵族阶级和地方分权。如果这种历史格局一直延续不变,那中国的历史也许与欧洲的历史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不至於后来谁也认不得谁,如同陌路人。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周的「礼制」再完美、再周密,也抵不住人性恶的情欲本能。世袭贵族阶级(公室、世卿)为算计自己的利益,算计别人的利益,「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戳穿」(第2章第9节),终於不断地相互争斗、相互残杀,出新招,换花样,竟把一个旧的社会秩序给毁了,也亲手把自己所属的那个阶级送进了坟墓。在春秋战国的五、六百年里,再没有比贵族阶级渐次在自杀中消灭再重大的事件。不知不觉中,所有好事、坏事,都围着这个中心转;谁也没有料到,人人都在唱「葬花词」。自杀总比他杀更多悲剧的情味。中国历史终於朝着另一方向走去。这就是荫麟化了五章的篇幅(其中包括相应的思潮起伏,此处割爱不赘),讲了许多故事,要托给我们的这种特具中国韵味的「动的历史记录」。   对这一变动,前辈史家间的价值评判颇有出入,但大历史的构架都是一致的。其中以诚之先生说得最明白。他把中国古代史分为三个时代:(甲)部族时代,(乙)封建时代,(丙)统一时代。钱氏《国史大纲》大体也是循这一思路定纲目的。荫麟在《史纲》里没有总括,但与吕、钱两家完全不谋而合。读者可以比照现行市场上出名的「通史」,孰者真实,孰为虚假?!   我的感慨,不奇怪别的,只是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人总爱抱着「自古以来论」不放。假若什么都是「自古如此」,那你还搞什么历史研究?!现在的有些名家,与前辈不同的,就是市场意识太浓,走走,就象大广场上拿话筒唱假歌的歌星。第7章第3节,荫麟破例地引证了秦始皇纪功石刻的原文,然后似乎很不经意地写道:「在这幅员和组织都是空前的大帝国里,怎样永久维持皇室的权力,这是始皇灭六国后面对着的空前大问题,且看他如何解答?」   荫麟没有能把《史纲》写完,但就在上面那段不经意的点题里,已经把此后全部历史的总题目交代给我们了。这就是大家的笔法。   从此,「乃今皇帝,壹家天下」,中国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满天下多是皇帝任命的官,直到宣统逊位。在考试(科举前亦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布衣士子平地可跳「跳龙门」,但到头来都是争着为皇帝打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成了这种官僚政治深层的劣根痼疾(吕思勉先生多次论及);也正因为如此,「清官」物以稀为贵,才特别叫座。对皇帝的好处是不用说的,「科举市场」人才资源充足,谁不老实,就招别的人来打工,所以宦海浮沉,风波不断,至有「做鬼的又来了」的笑话(武则天宫女语)。对这一点,唯有已故傅衣凌先生一语中的:中国古代的体制,特点不在「长期停滞」,妙在它「最富弹性」,死去还可以活来。   试想,此后二千来年,所有的历史还不是围着这「空前」的「大」字,一代一代的不停地补苴罅漏,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铁打」的君王与「流水」的职官之间的关系,为宽猛、收放、和战、治乱等等难题,费尽心机。其中历史学起了关键的作用。前车倾覆,后者修轨;拨乱反正,正又复生奇。我们的全部古代政治学,都写在《资治通鉴》之类的史书里头。平心而论,成功是巨大的。林语堂好刻薄,记得他说过:「不管怎样,无论怎样混法,中国能混过这上下五千年,总是了不起的,说明我们的生命力很顽强」(大意)。能说语堂先生刺耳的幽默里不包含真理?《东汉前中国史纲》刚开了头,例如关於汉武帝的经济对策、关於王莽脱离实际的改制闹剧,都写得很有意思。在两宋的遗篇里,对兴亡盛衰的讨论要更深入得多。   总之,中国历史可以回味的地方很多。荫麟《史纲》里值得回味的地方也还有很多。最后,我要郑重地向读者宣传:真正生动的、真实的通史,如荫麟那样,应该是大有读头的。 改定於1999年9月8日 (原载《百年》杂志1999年11月号)
  •     11月份,断断续续读完了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觉得此书生动活泼,易读易解,没有苦涩难懂但同时又有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后来得知此书在当时是作为历史教材的一种读本,为当时学生感到庆幸的同时也为我们当代学生叹息——如果张先生的生动活泼和思想内涵能够在现代历史课本中十之存一,我等也不会视历史学科为洪水猛兽呀。翻开《中国史纲》,赫然是张荫麟自己做的序。张先生主要讲写通史的标准——“新异性的标准;实效的标准;文化价值的标准;训诲功用的标准;现状渊源的标准”。正是贯穿此书的灵魂,也是张先生写通史的原则另外治史的严谨由此可见一斑。张先生把《中国史纲》分为十一章,讲述了从商朝到东汉时期的历史。另外附录了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北宋的外患与变法、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可惜的是张先生英年早逝,只来得及写到了东汉以及粗略写了宋朝,而这也是张先生的唯一著作。这里不谈张先生的才情只说本书的价值。张先生用自己的思想智慧为读者解读历史间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印象最深的是张先生写周代与外族这一章时,通过《诗经•小雅》中的几篇诗歌反映商末周初的社会状况,通过张先生的层层剥茧,一个战争惨烈的商末周初社会现状跃于纸上。另,张先生在《中国史纲•霸国与霸王》第二节讲管仲,“管仲竟然成了政治改革传说中的草垛;许多政治理论,和一切富国强兵的善策、奇策、谬策,都堆在他名下,这些理论和方策的总结构成了现存《管子》书的重要部分”,无疑给我一个新的视角去解读齐桓公以及管仲这两个。只从这两个记忆最深的细节来说下张先生的《中国史纲》,多的也就不一一赘述了。张先生虽然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着历史的叙述,但并没有沦为那种毫无深度平铺直叙的历史罗列。《中国史纲》的一个特点是在叙述历史的思想很是深入,尤其在某些问题上挖的特别深;如《中国史纲•秦始皇与秦帝国》讲了帝国的发展与民生,从民生角度呈现出不一样的大秦帝国;在评析晚周的时代风貌时,张未做刻板的分析,而是做了个漂亮的比喻“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暗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间的剧繁,战国的十年每可以抵得过春秋的一世纪”以全新的思路,表现有感情、有生命、有身彩的境界,实现哲学、艺术与史学的圆融。另外一个特点是在文章中有文献资料的穿插,不细读查资料根本不能解其意。如:《中国史纲•献辞》“蹈东海而死,义不帝秦;抗觉岛而兴,誓将恢汉。耻偷生之辱,血洗孤城;酬恩主之故,身膏敌斧”,虽然百度了下但现在仍半知半解,此处不一一赘述。有幸看到陈寅恪先生在张荫麟去世后给的评价——“可怜腰细是吾徒”,想陈先生一代巨擘,何其严谨苛责之人,会如此痛惜爱徒。张先生的才情由此可略知一二,有幸兮有《中国史纲》留史,不幸兮而立之年身故他乡。
  •     “我们读史有时可于异中见同。汉武帝初年,财政和军备都没有问题,所以他的事业的第一步是开边;到了后来因兵事的耗费,财政不足,才施行新经济政策。神宗即位时的情形正正相反。所以他的事业的第一步是经济、军事,以致教育上种种建设和改革;后来这些兴革有了相当成效,才着手开边。两人事业的程序是”易地则皆然“的。……我们若更把神宗和汉武帝作一对比,则永乐之役恰相当于征和三年的贰师之役。后者是武帝一生事业的收场,前者是神宗一生事业的收场。贰师之役后三年而武帝死,永乐之役后也恰恰三年而神宗死。神宗死后一年余王安石亦死。刚读完,讲得很透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教材。可惜只关有半部。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可能是我智趣不在古代史,此外历史底蕴不够,读了一遍,实在没有记住什么。
  •     简单易懂,文笔流畅。打基础的好帮手,可惜了作者早逝,只能看到这一小部分。
  •     可惜没写完,举重若轻
  •     国学必读之经典著作,是学习过学的好帮手。
  •     文笔流畅优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
  •     非常好
  •     经典之作!若天假数年,张先生必有巨大成就。
  •     通史中短小而通俗的著作了。没有吕著那样的繁复,也不像钱著那样的宏大,比《中国历代正直得失》专述典章制度的也更为亲和。
  •     就算是研究历史,也会有自己的感情和褒贬。ps:王安石到底是怎么一个人呢?书里的王荆公和林语堂《苏东坡传》里的王安石截然两面⊙_⊙
  •     遗憾这本书只到东汉
  •     通史版本好多,闲时读一读,感觉遍历上下五千年。
  •     书尚可,差评给出版社印刷厂
  •     极赞!!!!!!!!!!
  •     找不到我看的版本,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三人写就的中国史纲,然而三人里最爱张荫麟 这才应该是历史教材应有的样子,比起来现在的教科书弱爆了 打基础很好,必读的通史书。
  •     由古知今,由人知己。历史还是很需要多读读的
  •     跟大师学国学:中国史纲
  •     张荫麟在清华求学时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大才子,当时众多的学术大师都称之为史学天才,《中国史纲》是其唯一的著作,若全部完成,可以和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并成为我国的三大通史,可惜天妒英才,可惜可叹。此书文笔流畅,举重若轻,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从夏到东汉历史的神秘面纱,迄今为止是我所读叙述从夏到东汉历史最好的一部著作(读书少,个人见解)。
  •     文字简洁,脉络清晰,易懂易记。
  •     由自序到正文,是诠释了“深入浅出”的意思~
  •     序言写得很好~文笔通俗易懂
  •     酣畅淋漓,但是汉和宋写的不如夏商周
  •     大师
  •     才识俱佳,气势恢宏。
  •     可惜没写完
  •     算是開始補課了
  •     史實入門書,無甚發明。
  •     天不假年
  •     不可多得的好书,写作精炼。
  •     民国历史教科书?比照今日教科书,大概是在退化吧
  •     很喜欢这通俗易懂的讲述,思路清晰,作为历史爱好者读起来很有意思
  •     书是正品,内容不错
  •     读罢意犹未尽,作者未能完成此作实在可惜。很难想象这曾是一本高中课本,但将他作为一本端端正正的历史书也很困难。作者渊博的学识拈手即来,别具一格。
  •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处:武王伐纣成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纣王在东方用兵,国力损耗较大,另一是周地闹饥荒,武王利用了这点;宋之所以定都于汴梁,造成无险可守的不利局面,是由于其内强外干的军事布局,当时只有汴梁作为经济中心、交通枢纽能提供这么许多粮食。张荫麟先生文字也好,读这本书时常有酣畅淋漓之感。可惜张先生英年早逝,哀哉惜哉。
  •     好叔叔好
  •     大师遗作,天妒英才
  •     中正平和,很好。
  •     人之初,性本朴
  •     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
  •     掩卷思之,东汉以前的中国古代史高中曾进行系统学,虽不够深入,但也为个人历史学习奠定了基础。此书的意义在于,从大师的眼光出发,一扫从往的琐碎,抓住核心重点,畅快对夏至东汉的古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文中有很多奇异的小事,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最喜欢的历史读物之一,先生功底文采少有人能及。
  •     写有略有点很简单,但更可惜的没有写完。
  •     一本历史好书!
  •     举重若轻,精准凝练,文采斐然
  •     作为中学教材是不错,以学术著作来看则嫌语多无出处。周之封建以致战国群雄起、孔儒及诸子学说、汉之儒代道兴、武帝之治和王莽新政的论述有观点有史据,条理清晰;唯张骞通西域事有所不解。惜为未竟之作
  •     相见恨晚,可惜大师英年早逝
  •     因为信息量大而浓缩,所以其实并不好读。初习历史者,不建议阅读。另,民国学人的语言,如今读来,确有磕绊,不够舒畅,这也是不好读的原因之一。
  •     是我读过的最好读和有趣味的的中国史
  •     理清了春秋战国各个国家的关系。。爱上了春秋战国
  •     入门好书 虽然有些“武断?”
  •     毕竟是给高中生读的……
  •     只写到东汉 可惜!可叹!
  •     绝对是好书,经典!把历史写得真实有趣,70年前的历史教科书,有才的张先生,可惜37岁就英年早逝~两个小时看完,看完北宋四子,正想看王荆公,没了~~
  •     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条理清晰地,简明扼要。
  •     才子各有自己的宿命
  •     人走茶凉。或可命名为《东汉前中国史纲》。素痴先生是东莞人,23年进清华学校,不久在《学衡》上著文《老子生后百年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批评时任清华国学导师梁启超对老子事迹所做考证,而受到任公的赏识和学界的著目。当时他十八岁,而《学衡》杂志编辑还以为是清华的国学教授。钱穆说“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我从没见过钱穆对年轻人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我抄一下吴晗的话吧:假使……有一个好政府,或者是不太坏的政府,能稍稍尊重学者的地位和生活……中国的学者如此的希罕,已有成就的学者如此的被糟踏,被淘汰,萌麟就如此寂寞地死去,寂寞地被人遗忘了。但是,我仔细想想,从荫麟身后发表的文字来看,假如这一年他不死于穷病,再多活三四年,再多受些磨折、考验、洗炼,恐怕他还是得死,不过死法不同,不是死于穷病而己
  •     文风爽朗,见解深邃。
  •     半部史书
  •     历史不是枯燥乏味的,历史是一个生动的教材,知史识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