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
ISBN:9787563349128
作者:[奥] 斯蒂芬·茨威格
页数:231页

作者简介

《人类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创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书籍目录

序言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拜占庭的陷落
韩德尔的复活
一夜之间的天才
滑铁卢的一分钟
玛丽恩巴德悲歌
黄金国的发现
英雄的瞬间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逃向苍天
夺以南极的斗争
封闭的列车
第一版译者后记
第二版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茨威格是杰出的作家,对“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自然体会殊深。他知道,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会始终处于不停的艺术创作之中,而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作往往只是那突然袭来、稍纵即逝的“灵感”之笔。而历史亦是如此,它不可能持续不断地进行新的创造。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民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内容概要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一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 名的和平主义者,鼓吹欧洲的统一。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章节摘录

请读片段滑铁卢的一分钟:        时间已是上午九点钟。但部队尚未全部到齐。下了三天的雨,地上又湿又软,行路困难,妨碍了炮兵的转移。到这时候,太阳才渐渐地从阴云中露出来,照耀着大地。空中刮着大风。今天的太阳可不像当年奥斯特里茨的太阳那样金光灿烂,预兆着吉祥。今天的太阳只散射出淡黄色的微光,显得阴郁无力。这是北方的阳光。部队终于准备就绪,处于待命状态。战役打响以前,拿破仑又一次骑着自己的白色牝马,沿着前线,从头至尾检阅一番。在呼啸的寒风里,旗手们举起战旗,骑兵们英武地挥动战刀,步兵们用刺刀尖挑起自己的熊皮军帽,向皇帝致意。所有的战鼓狂热地敲响,所有的军号都对着自己的统帅快乐地吹出清亮的号音。但是,盖过这一切响彻四方声音的.却是雷鸣般的欢呼声,它从各个师团滚滚而来。这是从7万士兵的喉咙里进发出来的,低沉而又洪亮的欢呼声:“皇帝万岁!”    二十年来,拿破仑进行过无数次检阅,从未有像他这最后一次检阅这样壮观,热烈。欢呼声刚一消失,十一点钟——比预定时间晚了两小时,而这恰恰是致命的两小时!——炮手们接到命令:用榴弹炮轰击山头上的身穿红衣的英国士兵。接着,内伊——这位“雄中之杰”,率领步兵发起冲锋。决定拿破仑命运的时刻开始了。关于这次战役,曾经有过无数的描述。但人们似乎从不厌倦去阅读关于它的各种各样激动人心的记载,一会儿去读司各特写的鸿篇巨制,一会儿去读司汤达写的片断插曲。这次战役,无论是从远看,还是从近看,无论是从统帅的山头上看,还是从盔甲骑兵的马鞍上看,它都是伟大的,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富于戏剧性的艺术杰作:一会儿陷入畏惧,一会儿又充满希望,两者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最后.这种变换突然成了一场灭顶之灾。这次战役是真正悲剧的典型,因为欧洲的命运全系在拿破仑这一个人的命运上,拿破仑的存在,犹如节日迷人的焰火,它像爆竹一样,在倏然坠地、永远熄灭之前,又再次冲上云霄。    从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法军师团向高地进攻,一度占领了村庄和阵地,但又被击退下来,继而又发起进攻。在空旷、泥泞的山坡上已覆盖着1万具尸体。可是除了大量消耗以外,什么也没有达到。双方的军队都已疲惫不堪,双方的统帅都焦虑不安。双方都知道,谁先得到增援,谁就是胜利者。威灵顿等待着布吕歇尔;拿破仑盼望着格鲁希。拿破仑心情焦灼,不时端起望远镜接二连三地派传令兵到格鲁希那里去;一旦他的这位元帅及时赶到,那么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将会重新在法兰西上空照耀。

图书封面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0条)

  •     读完这本书花了我几乎两周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花了太多时间用红铅笔在书上划下史蒂芬·茨威格的那些或美妙或雄壮的词句,它们有的是绝妙的比喻,有的是经典的论述,光是这些生花妙笔下的语言,就可以让此书名垂千古了。从此书中可以看出来,茨威格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作为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自己的民族和国籍并未在他的书中烙下太多的印记,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显然反对沙文主义。书中倒是能看出他对于整个欧洲的自豪和热爱,恐怕这也是他最后自杀的原因——对他的“精神家园欧洲”毁灭的痛心。茨威格相信历史是多数人在多数时刻写下的是编年史,平淡无奇,但是少数人在少数时刻“群星闪耀”,却是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他认为“虽然历史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它也不可能持续不但地进行新的创造。”而且,“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意见,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但是,这些时刻一旦出现,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书中的这些时刻:1、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这篇所写的是欧洲人发现太平洋的经过,巴尔沃亚在发现太平洋的时候几乎是一名逃犯的身份,他把探险也当成一次出逃,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2、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这篇所述的事件,在茨威格眼中恐怕是一次悲剧,基督教世界的一次惨败,而这惨败却恰恰是由于他们的互相猜忌而导致。茨威格毫无顾忌地赞美这位土耳其苏丹征服者的智慧和勇气,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他也痛斥了他的凶残。此篇尤其精彩的是,茨威格使用了文学的手法,记述了那座被忘却的城门“凯尔卡门”的失陷,从而让君士坦丁堡的悲剧,更显出十足的戏剧性,让人为英雄们的大意扼腕。而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此篇的一个中心,感人的战前弥撒和战后所遭到的劫掠以及被改成清真寺,则现出了历史的残酷与顽皮。3、韩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韩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我想说的是:茨威格在这一篇中的描写可一点都不像一个出身于无宗教信仰家庭的人,而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认为这是他真情的表露而并非什么写作技巧。4、一夜之间的天才: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此篇最戏剧化之处,就是鲁热在那一晚的不朽和之后的平庸,他“仅仅作了一夜的诗人”。可是《马赛曲》却成为法国国歌而被永远传送,让人感到这历史确实让人捉摸不定,它赐予一个平庸的人伟大的天赋,仅仅几个小时,也许只是为了让这激扬的旋律,带给法国人民胜利,带给自由胜利。“《马赛曲》就像长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奈基,在法国的所有战场山翱翔,给无数的人带来热情和死亡。”5、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这一篇恐怕是全书中最为不“群星闪耀”的一篇,因为在这一篇中,没有什么人性发光,主角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生生葬送了自己皇帝的伟业。对此,茨威格说: “有时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时刻——命运之线在瞬息时间内是掌握在一个窝囊废手中。英雄们的世界游戏像一阵风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辈卷了进来。但是当重任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与其说他们感到庆幸,毋宁说他们更感到骇怕。他们几乎都是把跑过来的命运又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茨威格把历史的这一秒钟充分的戏剧化:就是这一秒钟,格鲁希虽然听到了滑铁卢开战的炮声,但依然决定不去支援;就是这一秒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按照这一战的历史意义以及法国在大革命后独特的世界地位,这一秒钟确实至关重要。一个平庸的人葬送了一位天才的事业,茨威格评论道:“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是,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是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6、玛丽恩巴德悲歌: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74岁的老翁不但爱上了19岁的少女,而且还请人代向她求婚,以现在人的观点看来,幸亏这求婚遭到敷衍,否则那婚姻才是真的悲歌……此歌写完后,“歌德从此永远告别了爱的激情带来痛苦的时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7、黄金国的发现: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今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茨威格其实在此篇着重笔墨在于苏特尔对于加利福尼亚的开发,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淘金热之后,四处涌来的人民霸占了他的田产、房产和牛羊,而这广袤的土地本是他的私产。苏特尔状告1722万名在他的种植区安家落户的农民,要求他们从私自强占的土地上撤走,并向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各索赔 2500万美元。汤普森法官判定他对于土地的拥有权合法,苏特尔几乎又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这个判决却没有被执行,愤怒的人民害死了他的三个儿子,而他剩下的残生就一直在华盛顿的法院大厦附近晃悠,乞讨,为了食物,也为了公正。他死的时候口袋里藏着一份申辩书,他要求按照世间的一切法律保证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财产。开发加利福尼亚的人就得到了如此的下场,历史确实是无情的,人民的怒火很多时候,也并非那么正义。8、英雄的瞬间: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枪响前一霎那,传令官送来了沙皇的赦免令,把刑罚从改枪决为苦役,在生死界限上走了一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从此转折。这是全书中唯一一篇诗歌形式的历史特写。充满了对于基督教信仰的描写和暗示,很难相信茨威格没有宗教信仰。经历此转折,“陀思妥耶夫斯基摒弃了社会主义信念,用宗教的精神来解释人民的理想,提倡弃绝个人欲望、逆来顺受,宣扬人人都有罪孽,罪犯就是“不幸的人”等观点,并试图用道德感化来替代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幻想求得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和解。”有趣的是,译者对此种转变唏嘘哀叹,而茨威格却保持着肯定的态度,仔细一想,还是与茨威格是人道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有关,不用说,他一定反对暴力革命。9、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1858年7月28日,在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的推动下,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通话,实现了。这篇历史特写歌颂了勇敢的冒险精神以及菲尔德不屈不挠的努力。在第一次电缆的铺设中,失败了两次,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但是在菲尔德带领下,人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终于,在7月28日开始的这次铺设为人类在大西洋海底建立了一条电的通途。而不幸的是,这条通途很快就出现了故障,原先狂喜的人们把愤怒发泄到了菲尔德身上,说他是骗,菲尔德沉默了。六年后,他用成熟的电缆技术,又一次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次不但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而且还找到了上次的故障原因,使美洲和欧洲之间,有了两道桥梁,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此篇中茨威格毫不留情地讽刺了那些在成功时欢呼,失败后怀疑的墙头草、以及他们的闲言碎语和无理重伤,与他们相比,菲尔德无疑是时代的英雄。在此篇的最后,茨威格写道:“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而不被那种想不断去破坏这种伟大统一和用战胜自然的同样手段来消灭人类自己的灾难性的狂想所一再迷惑。”当然,这只是一个梦而已,茨威格自己的自杀就是这个梦破碎的时刻。10、逃向苍天:1910年10月末,列夫·托尔斯泰终于摆脱了束缚自己近30年的精神枷锁,离家出走,把自己的信仰和言论用行动来证明,最后,11月7日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与世长辞。要承认茨威格的想象力,用续写《光在黑暗中发亮》这一托尔斯泰遗作的方式来描述这段历史,实在是让人惊叹。这篇三幕戏剧用最恰当和激动人心的方式记述了托尔斯泰在人生的尽头,被大学生们震动,终于下定决心出走的过程。其中有很多经典对话:“隐秘的事愈多,灵魂也就愈不高尚。”“通过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种符合道德的制度,因为任何一种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在产生暴力。一旦你们掌握了武器,你们也会很快建立起新的专制主义。你们不是破坏专制,而是使它永存下去。”“即便是罪人,也还是我的兄弟。”“-如果他们把托尔斯泰也抓了起来……-不,他们不敢。这是一个只要讲讲话也要比他们所有的人有力量的人。不,他们不敢,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用自己的拳头把他救出来。”“(指托尔斯泰)因为象他过的那种生活是违背他自己的言论的,这当然是一种耻辱。他们逼着他扮演着伯爵的角色,时间够长的了,他们用阿谀奉承扼杀了他的声音。”“(警长)-要是能知道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指沙皇)的态度就好了。(站长)-(十分平静地)我相信真正的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始终充满善意……”“经常是这样,妨碍一个伟人和他使命的人恰恰是那些爱他的人。”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之中的生活都与其的思想矛盾,正如大学生们所说,他用着银质的餐具,写着人间的苦难,因此,他出逃了,也因此:“走得也正及时,因为只有这样死去,才算完成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一生更加高尚。”对于托尔斯泰的仁慈、人道主义以及对上帝的崇拜,茨威格明显抱持赞赏的态度。11、争取南极的斗争:1912年1月16日,英国上校斯科特到达南极点。本篇是此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而茨威格在记述人来到达南极点这一历史时刻的时候,并没有去写那位第一个达到此目标的挪威人阿蒙森,却挑选了比阿蒙森晚了近 1个月才到达的英国人斯科特。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斯科特在整个探险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更因为他和他的四名队员一起,牺牲在了回程的路上,因为“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在此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更因为,“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起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此篇中最感人的部分是斯科特上校一行人被暴风雪困在帐篷中,心知生还无望,开始在日记上写下一封封的信,给妻子,给朋友,给祖国,茨威格盛赞这些信是“写给他认识的人的,然而是说给全人类听的;写给那个时代的,但说的话却是千古永垂的。”本篇中把斯科特队长以及他的队友们的勇敢、爱国表现得淋漓尽致,斯科特在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最让人动容的是,最后一篇日记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写下:“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寡”。这确实是人类精神最伟大的时刻之一,这确实是将永远照耀我们世界的时刻之一。12、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很明显此篇中茨威格赞赏列宁的国际主义和反沙文主义立场,对于暴力革命倒是没有多提。客观地说,列宁回到俄国确实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回到祖国后的列宁,很快发表了《四月提纲》,之后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开始了。以上就是本书中的12个段落,写完这些摘抄和感想,我不禁由衷感叹茨威格说得非常对,最戏剧化和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发生在历史之中而不是剧作家的笔下。最后,表达一下对于翻译者舒昌善的敬意,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出色,让人体会到了茨威格的语言之美,完美的表现出了一个个史诗般的场景,满含深情,让人叹服!好的作品需要好的翻译阿!群星闪耀的时刻并不经常出现,但毫无疑问,在我们的时代,它即将来临。欢迎光临我的BLOG:  闲话小记: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电影与书籍: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     十四篇只看到八篇。小说家写历史,充满了细节和戏剧冲突,可读性骤增。虽然Zweig号称“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但添枝加叶是免不了的。况且当时没有Google和Wiki,史料难免有偏差。最喜欢Scott南极探险。Scott可能是最被称颂的"失败者"之一,他的传奇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他的日志和绝笔书信。冰棺南极为后来的救援者,完好封存了Scott及其冲极小队的遗产。这些日志,书信以及影像记录了真正的探险家的勇气,牺牲,失望和坚毅,也成为茨威格发挥的完美素材。在BBC纪录片Frozen Planet中见到过这些百年前勇士的大本营,今天依然矗立在南极冰盖上。君士坦丁堡陷落刻画了征服者穆罕默德的用兵诡谲和冷酷,说到战斗细节描写,Lords of the Horizons中要更丰富一点。土耳其人破城后屠城三日是写在可兰经里的传统,用这个来说明穆罕默德的残暴站不住脚。依照Lords of the Horizons记录,穆罕默德实际上入城看到君士坦丁堡的破败,一天之后就叫停了劫掠。至于把陷落归因于忘了关一个城门,就是刻意夸大戏剧性了。倒霉的格鲁西被Zweig钉在迂腐将军耻辱柱上,左右战局的普鲁士援军击溃法军,格鲁西有必然责任。相比之下,雨果把战争结果归因于"天命",一场大雨把拿破仑的攻势延迟了两小时。虽然都把滑铁卢结果同偶然因素联系起来,雨果的评论要更高大上一点:“当滑铁卢剑声铮铮的时代,在布吕歇尔之上,德国有哥德,在威灵顿之上,英国有拜伦”。巴洛克式的历史固然好看,眼花缭乱的冲突也冲淡了凝重感。
  •     那些让我们熟知的历史的时刻,在他的笔下被赋予了令人窒息的力量。这本书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单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渺小的。茨威格让我对历史、对人类本身有了新的看法。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有时就是偶然造就历史,但历史也没有如果。
  •     读到东罗马帝国皇帝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做最后一次弥撒,心里很是激动!
  •     最伟大的是悲剧,为滑铁卢惋惜,为斯科特流泪
  •     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个人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
  •     书的名称很大,任何一个历史的瞬间,都可以用一本书的篇幅来描述,但在这本书中却用了寥寥数语来介绍,看的不是很过瘾。不过作者却让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这些群星闪耀的时刻,让我们知道了有这些人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人类历史。说是影响了一代人的书,充满了英雄主义,蛮励志,挺不错的书。
  •     历史有时候在一瞬间就确定下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会戏剧性的掌握在某个人手中。那些人有的会借助命运的亲睐抓住机会成为英雄,而另一些人却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一步之差就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这本书将向你揭晓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值得一读。
  •     茨威格对环境以及人物心理的描述很有意思。12个伟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     总有些时刻,作家们因为描述他们而著名.
  •     当初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伟大的悲剧》,学的时候毫无感想,语文老师强行让我们写了篇读后感,之后在书店看了起来,迷之感动涌上心头,果然课本里的好多文章都是宝啊!
  •     
  •     一部关于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瞬间的特写在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能够在中国出版,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幸福的。茨威格让那些影响和改变世界、改变人类和改变历史的事件跃于眼前,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波澜壮阔……
  •     我们这样称呼那些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     每个伟大的时候成就的时候,伴随着的也许是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
  •     人类的许多事跟个人的一些事有共同点,我相信历史是偶然的,成为伟大是偶然的,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地按自己的心思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不小心可能就伟大了
  •     全书的十个段落可以归纳为三大篇章来看: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人类发现之旅和思想上的激荡。
       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茨威格所记录的三个历史瞬间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由于不起眼的事件导致了最后的溃败或成就,从而影响了人类上百年的历史。政治版图的形成纵然是由于人民的力量,英雄在此刻显现出的功用就是打开历史那扇虚掩的门。茨威格华丽而细腻的文字将决定性任务的主观感受和宏大的战争场面结合得颇为得当。
       人类发现之旅:巴尔沃亚发现了太平洋,苏特尔发现了加利福尼亚的黄金,斯科特到达南极点,他们的探险历程尽管动机不同,行为不同,结局不同,但是都是为了人类在不同领域开拓了一片新的领地。茨威格选择的这三个人有个共同点,就是在历史的印记里都是失败者,。然而在茨威格的笔下,这三个“失败者”被写成了悲壮的英雄,他们的功绩并不在于能够被历史纪录,能否被后人敬仰,而是在求索的过程中历险的精神。对人物的描写是茨威格所长,巴尔沃亚的贪婪狡猾,苏特尔的执著,斯科特的悲壮都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
       思想上的激荡:这一篇章是最能表达作者意图的一个单元。在漫长的人类文明中,零星的散布着一些光辉的生命,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和创造。不论是文学、宗教、艺术还是哲学,正是他们的思想激荡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他们以自己全部的身心追求对终极的感知,从而照亮认识的茫茫黑夜。正是这些意识像一支无形的强心剂,不断给不同时代的人注入能量和创造力。
       读罢全书,有种激荡心灵的快感,就像触摸到了历史的灵魂一样。这种惊天动地的关键时刻和平淡无奇的漫长岁月相比,就像史学界、哲学界争论了千百年的问题,历史究竟是由无数的“偶然性”决定还是有唯一的“必然性”决定?我想,漫长的岁月只是为了等待关键时刻出现的那一刻积蓄能量,在长期的准备后喷薄而出吧。
       从茨威格细腻的笔触里,能感到掺杂的个人感情。不过就像点至于面,一张纸上有很多的闪亮点,只在于作者给他涂抹了怎样的颜色。后人总是想尽办法去还原历史,这是不现实的。茨威格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一段段历史辉煌的瞬间,就像一个讲故事的智者,他讲述的不是教条的理论成果,仅仅是一段段故事,至于故事的精髓就由读者自己去感知了。
  •     确实,历史才是最优秀的演说家、作家。她用时间作纸和笔,将所有故事记录下来。故事的主角有且只有是极少数的一部分,这些少数派,在历史的长河里,发光发亮。
  •     《活法》一书为散文随笔,但书中的部分内容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在看
  •     是在别人的推荐下买这本书的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花了我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  
      从茨威格作为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自己的民族和国籍并未在他的书中烙下太多的印记,但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关注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而显然反对沙文主义。书中倒是能看出他对于整个欧洲的自豪和热爱,恐怕这也是他最后自杀的原因——对他的“精神家园欧洲”毁灭的痛心。
      
      茨威格相信历史是多数人在多数时刻写下的是编年史,平淡无奇,但是少数人在少数时刻“群星闪耀”,却是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他认为“虽然历史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它也不可能持续不但地进行新的创造。”而且,“在一个民族内,为了产生一位天才,总是需要有几百万人。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意见,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但是,这些时刻一旦出现,就“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他把人类的群星闪烁时刻归结为以下:
      1、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这篇所写的是欧洲人发现太平洋的经过,巴尔沃亚在发现太平洋的时候几乎是一名逃犯的身份,他把探险也当成一次出逃,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2、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这篇所述的事件,在茨威格眼中恐怕是一次悲剧,基督教世界的一次惨败,而这惨败却恰恰是由于他们的互相猜忌而导致。茨威格毫无顾忌地赞美这位土耳其苏丹征服者的智慧和勇气,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他也痛斥了他的凶残。此篇尤其精彩的是,茨威格使用了文学的手法,记述了那座被忘却的城门“凯尔卡门”的失陷,从而让君士坦丁堡的悲剧,更显出十足的戏剧性,让人为英雄们的大意扼腕。而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此篇的一个中心,感人的战前弥撒和战后所遭到的劫掠以及被改成清真寺,则现出了历史的残酷与顽皮。
      
      3、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韩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我想说的是:茨威格在这一篇中的描写可一点都不像一个出身于无宗教信仰家庭的人,而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认为这是他真情的表露而并非什么写作技巧。
      
      4、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此篇最戏剧化之处,就是鲁热在那一晚的不朽和之后的平庸,他“仅仅作了一夜的诗人”。可是《马赛曲》却成为法国国歌而被永远传送,让人感到这历史确实让人捉摸不定,它赐予一个平庸的人伟大的天赋,仅仅几个小时,也许只是为了让这激扬的旋律,带给法国人民胜利,带给自由胜利。“《马赛曲》就像长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奈基,在法国的所有战场山翱翔,给无数的人带来热情和死亡。”
      
      5、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这一篇恐怕是全书中最为不“群星闪耀”的一篇,因为在这一篇中,没有什么人性发光,主角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生生葬送了自己皇帝的伟业。对此,茨威格说: “有时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时刻——命运之线在瞬息时间内是掌握在一个窝囊废手中。英雄们的世界游戏像一阵风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辈卷了进来。但是当重任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与其说他们感到庆幸,毋宁说他们更感到骇怕。他们几乎都是把跑过来的命运又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
      
      茨威格把历史的这一秒钟充分的戏剧化:就是这一秒钟,格鲁希虽然听到了滑铁卢开战的炮声,但依然决定不去支援;就是这一秒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按照这一战的历史意义以及法国在大革命后独特的世界地位,这一秒钟确实至关重要。
      
      一个平庸的人葬送了一位天才的事业,茨威格评论道:“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是,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是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6、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74岁的老翁不但爱上了19岁的少女,而且还请人代向她求婚,以现在人的观点看来,幸亏这求婚遭到敷衍,否则那婚姻才是真的悲歌……此歌写完后,“歌德从此永远告别了爱的激情带来痛苦的时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
      
      7、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今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
      
      茨威格其实在此篇着重笔墨在于苏特尔对于加利福尼亚的开发,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淘金热之后,四处涌来的人民霸占了他的田产、房产和牛羊,而这广袤的土地本是他的私产。苏特尔状告1722万名在他的种植区安家落户的农民,要求他们从私自强占的土地上撤走,并向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各索赔 2500万美元。汤普森法官判定他对于土地的拥有权合法,苏特尔几乎又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这个判决却没有被执行,愤怒的人民害死了他的三个儿子,而他剩下的残生就一直在华盛顿的法院大厦附近晃悠,乞讨,为了食物,也为了公正。
      
      他死的时候口袋里藏着一份申辩书,他要求按照世间的一切法律保证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财产。
      
      开发加利福尼亚的人就得到了如此的下场,历史确实是无情的,人民的怒火很多时候,也并非那么正义。
      
      8、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枪响前一霎那,传令官送来了沙皇的赦免令,把刑罚从改枪决为苦役,在生死界限上走了一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从此转折。
      全书充满了对于基督教信仰的描写和暗示。  
      
  •     “光在黑暗中发亮。”
  •     一本可以让人沉下心来,静静阅读参悟,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读起来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畅快。斯科特,格鲁希,巴尔沃亚……读完之后,这些形象都会长久印记在头脑中。
  •     人类群星闪耀,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只是我们不以为然。
  •     抛开尼采篇章,是更值得五星~
  •     茨威格的语言永远充满激昂人心的力量,你看到的或许是一个英雄伟人,或许也只是一个个面临机遇和选择的凡人,但有些人注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你很难说是历史成就了个人,还是个人创造了历史
  •     花了几天的时间每天抽空读了这本书,都是历史上在文学、科技或者历史推进的重要时刻。为什么给了三星,自己读这种片段性历史,觉得国外的文字描述没有吸引力,也就大致知道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了,仅仅是自己对这个不感冒!!
  •     读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让人充分体会历史发展的偶然和戏剧性。茨威格在讲述历史的瞬间,讲述历史长河中那些短暂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存亡,甚至人类的命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瞬间。如同滔滔巨浪汇集在壶口瀑布,湍流直下,瞬间沸腾!在“拜占庭的陷落“中,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存在近一千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历史进入新的篇章,而这样的历史巨变竟源于一扇被人忘记关闭的小门——凯尔卡门和几个偶然冲到门前的土耳其奥斯曼士兵。当然,在这之前还有穆罕默德苏丹的战争天才的闪现,公元1453年,他把70支战舰构成的舰队运过山冈和峡谷,穿过田野和山丘,运到了拜占庭城墙最薄弱的一面——金角湾。当那暴力冲进被遗忘的凯尔卡门的一瞬间,那不可阻挡的洪流将遏制欧洲的历史数百年。
    能看到人类历史这精彩的十二个瞬间,真是感谢茨威格。
  •     历史特写。
    文笔细腻,文思敏捷。体裁不拘一格,比如,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用诗歌,反映托尔斯泰的思想矛盾的戏剧也被茨威格续写了一处戏剧,等等如此这些,真是不愧为一代文学巨匠。
    个人比较喜欢写拿破仑、海德尔、歌德等人的文章,还有淘金热、殖民开辟等也是把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写得细致入微、让人唏嘘不已。
  •     其实没多大意思
  •     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最早接触应该是小学了吧。。。那篇日系形式的遗言让我自小就印象深刻。而后无意间获得此书,以为传记类必定无聊的要死。没想到居然每日地铁、公交车、咖啡厅里都让我手捧着看个不停。中文翻译版太棒了,语言非常有感染力和煽动力。拿破仑那篇让你会有随同他一起指点江山的豪情,但是换一篇你又可能变得温柔善良。。。。总之,我没有看过原文,仅有的翻译已经足够美丽。有能力读原文的想必会体会到另外一种精彩!!这是我唯一读完的一本传记。至今仍旧对传记无感
  •     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中文名字——人类群星闪耀时。历史上很多重大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转瞬即逝的瞬间,然而,就是这瞬间造就了伟大的不朽的历史。此书带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非常喜欢。值得收藏
  •     很精彩的传记文学。看到最后南极那章时竟然热泪盈眶。在茨威格那澎湃热烈的笔触中,你也会随着这位可爱甚至是纯真的历史叙述者为一个个“Sternstunden”而唏嘘感叹,从而热烈地感受到命运的神手以及人性中渺小无力却又高尚光辉之处。
  •     戏剧性和宿命论。你不得不承认,改变人类命运的往往就是那一小步,才造就了一大步。
  •     精彩。
  •     #11 算是一些历史的碎片吧。不太喜欢文风。
  •     好看!
  •     人类群星如此闪耀,可是我们自己却是如此平凡。看完以后更加失落了。
  •     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个体。角度切的好,细节抓得准,文笔佳。不过以今日之观点,为印加帝国带去灭顶之灾的西班牙殖民者,似乎已不能归为“人类群星”。
  •     托尔斯泰的戏剧/人生结局,刚刚在看被封杀了的港星,依然在开演唱会,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再利用政治谋取利益呢,以个体的利益维护的自由,多少都有点伪善。所以茨威格写的结局看起来无力,但“我是软弱的”反而振聋发聩。另一个是南极真正的英雄,以国家名义的荣誉与放弃自我的牺牲,并列在南极的不同国旗,都是人类啊。还有列宁,越孤独的人越危险。能战胜自己的孤独,必然能夺取他人的生命。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还想!年轻人看的
  •     书的内容本身没什么可说的,那个传记作家把人类历史上较为重要的点经过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展现出来,奇迹和平庸,都是很正常的。纸质不错。
  •     “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因为在那些非常时刻历史本身已表现的十分完美,无须任何后来的帮手。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过它”(本书序言片段,是茨威格的基准点和态度。他用特写真实又颇赋手段地书写了12个历史瞬间。
  •     历史成就于某些人的一念之间,或任它流走,或紧紧把握住。
  •     一个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发出闪耀世界的光芒。碌碌无为如同你我,断不能有这种时刻了。
  •     拜占庭和列夫托尔斯泰两篇最佳
  •     茨威格先生的这一作品是我读的那么多传记类的作品中最优秀的一部。用幽默、动人、惋惜、优美的文字把欧美洲的一系列重要历史时刻像一幅美丽的历史长卷铺陈在我们面前,其中有关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以及拿破仑滑铁卢一役书写的极为精彩,最为关键之处几乎让人屏息,强烈推荐!!!
  •     类属茨威格这种不问政治只迷艺术的大师实际是世事通达的超脱,他对政治历史、人性命运的解析多精深细致啊!
  •     安静下来看历史时刻,平淡的铺垫逐渐的积攒力量,当聚集在一个不可放置的点时就迸发出来,于是有了《弥赛亚》,值得读的一本书
  •     人类的群星闪耀,伟大的心灵永生!推荐。。
  •     茨威格的传记文章充满了激情、张力,让人欲罢不能;但是,他又有足够的克制,没有越界去修饰历史,也没有以自己主观的好恶赋予主角光环与阴影,这比中国许多传记作家大开春秋笔法,给立传对象歌功颂德好太多了。他赞扬托尔斯泰的出走,但也借学生之口批评托老多年的软弱不决;他恭喜巴尔沃亚的伟业,但对他的杀戮行为和曾经的劣迹也直言不讳。这才是伟大的传记,精彩,深刻,客观。
  •     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
  •     对不起 期望值太高 读起来略微让我失望 我以为会是让我感觉人类史上的闪耀时刻 但 并没有 可能我太鄙薄 当然南极那一篇确实让我感到了英雄末路的感觉 但其他几个故事让我读的没有兴趣且想赶紧读完 失望了 高晓松推荐
  •     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通常都是一个偶然事件引发 发展出来的
  •     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全书的十个段落可以归纳为三大篇章来看: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人类发现之旅和思想上的激荡。    决定政治版图的瞬间:茨威格所记录的三个历史瞬间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由于不起眼的事件导致了最后的溃败或成就,从而影响了人类上百年的历史。政治版图的形成纵然是由于人民的力量,英雄在此刻显现出的功用就是打开历史那扇虚掩的门。茨威格华丽而细腻的文字将决定性任务的主观感受和宏大的战争场面结合得颇为得当。  
  •     很喜欢作者的出发角度,在人类发展的洪流中,导致历史发生改变的时刻正是那些不经意的一秒钟,这些人的寂寞孤独时刻在作者笔下更加孤独。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正是这些孤独时刻的星星之火。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本超级有意思的故事书,有一个歌德的故事《玛丽恩巴德悲歌》,写歌德那老小子想老牛吃嫩草,被婉拒后心情郁闷,写下举世闻名的长诗的故事。这故事要只看开头,和电影《洛丽塔》的情节极其相似,怕也只有洛丽塔那妖精一样的女孩才能让“昔日的维特”重又在大哲人歌德的心中复活
  •     非常有意思,不知道里面那么多的细节是不是很主观
  •     作为文学家的茨威格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来描述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一些极其重要的人和事已属难能可贵,而他居然能够选取的如此范围广泛、独到匠心,就更是令我这个历史专业的人心悦诚服了。说到语言文笔,虽然经过他人翻译之后,该书的文采已然与原文有了些许的差距,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老茨同志文笔的朴实、细腻、老辢。最让我受益、钦佩的是老茨同志对历史,其实也就是对人和事的分析品味的功力,明显与历史学家的风格相异,但比较而言,我却更喜欢前者,它们处处显示出作者思想的深刻,语言的精当,还略带些西方人的幽默感。现举一例:如在评论“一夜的天才”的主角、《马赛曲》的作者鲁热时,老茨说他“这个半瓶子醋曾擅自闯进不朽者的行列,对此,命运没有原谅他。这个小人物后来干过各色各样并非总是干净的小行当,困苦地度过了自己渺小的一生。”
  •     十多年前在学校里就读了这本书,几个同学互相传阅分享,当时读的是三联的版本,封面简洁,朴素中有一种引人的力量。读后的感觉只能说余音绕梁吧,现在都还想得起来一些篇目的字句。这样的书不多了。另外,也愿意斗胆推荐茨威格的另两本历史书:《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昨日的世界》。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当然是要看一看喽。中国不缺少精彩的历史,只是缺少精彩的历史作家。所以一个余秋雨,一本《万历十五年》可以火那么多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起。足见文化的繁荣并未实现。奇也怪哉!
  •     《人类群星闪耀时》收了兹威格十二个历史特写,正如译者所说,如命名为“人,命运的关键性时刻”一样亦无不可。兹威格捕捉了人类历史上这些“星星”闪光的一瞬,以如剧作家之笔,把它定格,放大,拉长。讲历史瞬间的书不少,但兹威格是个能把故事讲得饱满而又一波三折的高手。在故事中间,还不时夹杂着兹威格指点江山的点睛妙语。第二篇“拜占庭的陷落”,伊斯兰英雄默罕默德以一个冷峻的亮相先声夺人,让人们感到一个大英雄已呼之欲出。而大英雄的出现,则往往伴随着大事件的发生。默罕默德要做的,就是辉煌的最后一击,拿下拜占庭这颗东罗马帝国最后的珍珠,然后,一个横跨欧亚,历时四百年的大帝国将阻断东西交往通路,欧洲人不得不另寻海路,从而导致航海大发现,西欧的重心将由地中海移到大西洋东岸海权国家,欧洲历史拉开了新的一页。而这一切,就从默罕默德策马狂奔开始。兹威格的故事正从这里开始。默罕默德雄才大略,志在必得,而拜占庭人也并非只有束手就擒一途。1453年4月5日,战争开始,一场攻防战就此展开,新大炮和千年城墙的较量,热那亚援船和奥斯曼船队的缠斗,默罕默德战舰不按常规的翻山越岭,拜占庭小船出人意料的突围求援,战斗持续了六个星期。尽管破城的结局不会有悬念,但导致它提前到来的那一座凯尔末门依然令人唏嘘。兹威格最后说:“在历史上就象在人的一生中,瞬间的错误会铸成千古之恨,耽误一个小时所造成的损失,用千年时间也难以赎回。”圣索菲亚大教堂上千年的十字架终于倒下,奥斯曼帝国将虎视眈眈地屹立在欧洲边上几百年,欧洲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时的中国,正是土木堡之变后代宗朱祁钰在位,依旧在和也先的瓦刺对峙,对世界上发生的这一切,似乎毫无所动。默罕默德之举,催生了哥伦布,达迦马,麦哲伦,还有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中的主角巴尔沃亚,作者则让他在第二幕才出场,而且是从一只大食品木箱里钻出来。如兹威格所言,“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知己的人生使命。”而巴尔沃亚,“这个英雄兼匪徒,探险家兼叛乱者”,却是“为了逃避绞刑或牢房”,而开始了使他永载史册的历程:“到不朽的事业中去寻求庇护”--找到另一个大洋,并为西班牙朝廷征服黄金国。他行动了,成功了,他是第一个成功地同时看到两个大洋的命运宠儿。不过,他的大戏也将演完,他还得死于断头台。从钻进木箱开始,巴尔沃亚就注定象一支烟花,或一颗流星,在谢幕前要来一个灿烂的展示。读着这个故事,不禁为巴尔沃亚概叹一声。历史上,这个时候,葡萄牙人刚刚第一次造访中国,他们走的,是另一条海路。“苏特河发现金子,淘金热改变加州”的主角苏特,占尽天时,地利,却是黄金国的发现使得他一贫如洗,家破人亡。原本是优秀的牌手,没能因应时势对手之变,后人眼中的一副好牌在他手里打成臭局。风发是风发者的会员证,失落是失落者的绊脚石。这个中原因,应在技艺之外,值得回味。看一看,参与淘金热的李维,创立了“Levi”牛仔裤的百年品牌,马克吐温的淘金生活,成了他写作生涯的出发点。相近的时间地点,不同人的应对和收获是如此不同。“争夺南极的斗争”,斯科特是一个失败者和悲剧英雄,他长眠在归途上。首先到达南极的阿蒙森,是一个暂时的胜者,他的生命终点将在北极。后来,美国南极考察站以“西蒙森-斯科特”命名。兹威格给我们展示着历史瞬间波涛汹涌的艺术魅力,但作为犹太人的他,却对法西斯当道的现实无力面对。1942年2月22日,他携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离世。作者自己,也给读者留下一个实实在在的“瞬间错误”,让人感叹生命有时是如此脆弱。
  •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真正的好书,记录人类历史上闪耀的瞬间!
  •     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疲劳,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而每做一件事,都会使人身心解放,即使把事情办坏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没有期待中那么好,超星给我的是什么译本?!
  •     翻译实在无味
  •     茨威格的书总是这样让人感受到心灵的振颤。我想这样一个智慧的人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也许他看到了事实的真相。想想心里既害怕,又悲哀。
  •     十二篇精简的文章,描述了十二个人物的辉煌与沉落。作者认为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普通平淡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些辉煌闪耀时刻的到来做铺垫,观点独特。书中描写详略得当,很有层次感,写作手法很巧妙,总是能强烈地突出中心内容。在茨威格的眼中,这个世界是需要闪耀的星星来照明未来的,这就是他的视界。无论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这本书都很值得一读。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今天刚收到,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茨威格作为一个文学家和思想家从较为感性的角度写了历史上的一些瞬间,这些或大或小的人物在片刻间的抉择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其他人、甚至世界的命运,一生中有这样的一刻或许已经足够不朽,足够说明自身的存在
  •     这是一部人类文学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也可以称得上是茨威格晚年的代表作。不仅行文流畅、文字优美、而且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令人落泪。其中一篇歌颂英国南极探险家科斯的《夺取南极的斗争一文,》还被收录到初中语文教材课本中去。
  •     将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事件汇聚到一刻,舞台般的戏剧效果,“历史”或者“命运“有主体的历史观
  •     读这本书,不禁想起了被腐败的教科书阉割的爱迪生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有时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茨威格深知“灵感”对艺术创作的重要。他在序言中写道: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书中的十二篇都让人震撼,不愧为影响过一代人的书。
    同时还想说的是书中的第三篇讲述了音乐家韩德尔在逆境中的自我救赎,那脍炙人口的哈里路亚大合唱仿佛就在耳边。日下关于爱我中华和哈里路亚是否存在抄袭在网路上讨论不亦乐乎,我不是音乐爱好者不知道其中的异同,但我认为哈里路亚的成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向韩德尔致敬,向影响人类历史的伟人们致敬!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里面更多的是悲剧,但也正是悲剧,才能真正撼动人心、
  •     书嘛,都是看大家推荐的,自己又稍微有点了解,慢慢看~毕竟国外作者们,当代或者更以前的,有口碑的,都是凭德行与刻苦,一个大脑+一个人+一支笔,在某个长或短的时光中打造出的作品,都是艺术,亦是修行。虽物价猛涨,但仍和平,所以我们几十块钱十几块钱就能得到一本书来阅读它,多么幸运。
  •     之前对决定人类历史的时刻没有过深刻思考
  •     看了两三篇。茨威格要造势渲染气氛,配乐应该来点郭沫若的《雷电颂》
  •     数次感动到流泪,感觉自己真是大写的英雄主义狗
  •     因为高晓松的推荐才看的 高中看可能会增加对历史的印象程度吧 看每本茨威格的书感觉都不同 睡前看历史相关的还是太容易犯困
  •     非常不错的书,再现了群星的闪耀时刻,
  •     这是一个以自杀为结局的人对历史上重要人物重要时刻的刻画。
    全书12篇,分别讲述:美洲第一个实际发现者巴尔沃亚的亡命故事、15世纪中叶拜占庭陷落故事、音乐大师韩德尔中风后创作《弥赛亚》的故事、《马赛曲》的创作故事、导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的一分钟、歌德74岁单恋激发写诗热情的故事、加里福利亚金矿发现者在倾轧中破产死掉的故事、陀斯妥耶夫斯基背弃社会主义信仰的人生转折故事、世界第一条越洋电缆的投资故事、托尔斯泰临终离家出走故事、最早南极探险中失败者的遇难故事、列宁潜回莫斯科策动十月革命的故事。
    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充满了形象的比喻和残酷的对比,令人仿佛置身神侧,冷眼看着历史人物和你我一样分力抗争,然而最后终于拜倒在命运的铁的意志下。读来令人徘徊在怜悯与无情的情绪激荡中,颇有冰与火交织而至的感觉。
    书籍淡黄纸张,纸页粗糙,字迹清楚无油墨染指,字体大约五号字,行间距为1行,有脚注。译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舒昌善,出版社是广西师范大学。除12篇茨威格作品之外,有我国人另添的1篇前言和2篇后记,文笔都很可读。
    本书于至浅薄处,可教导小学生作文笔法;于至晦奥处,可引鉴宦仕者通达世事。
  •     茨威格的文笔啊,对心理的描绘和渐进的层次,画面感扑面而来,犹如置身其中。最打动我的不是那些战争中的历史瞬间,而是像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南极探险的斗争这样影响全人类命运的壮举,如果可以活在那个时代该有多好,如果我们活着也能看到类似的壮举,该有多好
  •     kindle看的第二本书。希望有机会重读英文版 还是觉得中文版隔了一层。
  •     这是一本书,更是一首歌,一首被诗人兼戏剧家的历史授权的歌,唱出了历史上一个个平常却改变了人类命运的瞬间。
  •     历史也可以很美
  •     一向很喜欢茨威格的文字,以异于寻常传记的方式和视角来剖析人类历史的瞬间,历史充满了人性
  •     莫民奇妙看出小说的感觉了,明明都是真人真事啊……对于我这种脑子里几乎没有历史体系的人来说,算是一种科普。
  •     历史简短小故事,让人相信英雄的伟大命运和美德
  •     看了《断头王后》之后对茨威格的写作风格很感兴趣,正巧这本《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受好几个公众号的推荐,就找来看了。看完后既惊叹于作者身临其境般的描述,似乎用着一双无所不在、无所不透的上帝之眼在观察人类历史发展;又惊叹于历史的波澜壮阔、人物的兴衰荣辱往往取决于那么一两个瞬间,由此看出歌词说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绝对不是一句虚话。茨威格的另一优点在于他并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以生命跌宕的幅度、精彩的程度以及对后世的意义来决定个人价值。他精于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在他的书中没有单一的情感,执拗的对错,只有一个个情感充沛、纠结而又细腻丰富的灵魂。
  •     茨威格无愧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传记作家!十几个历史特写,把笔墨着重于改变历史进程的特殊时刻,去刻画每一个历史人物命运改变的瞬间,历史是偶然也是必然,不经意的瞬间是永恒的意志和性格铸造的,磨砺自己的性格最重要!
  •     这是大事的杰作,也是描述历史关键性时刻的读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名曲的诞生,读起来都是如临身境,叹为观止。
  •     很喜欢这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没有人一生都放出无限的光和热,只是在某一时刻,足以影响某一个时代。
  •     值得背过的描写,毛孔颤栗的感动
  •     只看过别的精选版
  •     笔调柔软,情感细腻的纪实文字
  •     我是看了茨威格的自传体回忆小说《昨日的世界》后深深喜欢上他的,后来又买了他的短篇小说集,也没有让我失望,所以这次就很积极的买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在豆瓣上看书评很不错,希望也能给我带了不一般的感受!
  •     应了史记里的那句话: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唯倜傥风流之人称焉。真正青史留名的都是那些奇伟非常之人,这些人合起来就是人类历史天空中的闪耀群星。
  •     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历史
  •     好书、好文,很舒服的文字。
  •     人类的群星,很美很耀眼。
  •     太啰嗦了
  •     挺不错
  •     写作很捧,观察的角度很捧,很多看似不经意的那些人、时刻,造就了我们的历史
    对于学习者来说,不论是看历史,还是练文笔,都是极好的标本
    值得细读
  •     君士坦丁堡被攻破就因为一个未关闭的凯尔卡门,似乎人类的进程往往由于一个意外,其实不然,这个意外之前之后的关联才注定了这个意外能够成就历史……
  •     正是这些人类群星照耀指引着我们走在人间正道上
  •     太太太太好看了,写小说的去写历史,那种让历史真正变成潮水汹涌而来的文字力量实在非凡。缺点是,虽然茨维格说写的都是真人真事,并与夸大改编之处,但对于人物的描写,还是太正面化太主观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