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自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三松堂自序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年5月
ISBN:9787108030986
作者:冯友兰
页数:343页

作者简介

本书于1984年在三联书店初版,现收录在冯友兰作品精选(第二辑)。作为冯友兰的回忆录,所述起自19世纪90年代,迄于20世纪80年代,恰为中国历史急剧发展之年代。作者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分四部分:社会(志环境)、哲学(明专业)、大学(论教育)、展望(申信心)。

书籍目录

《自序》之自序
一 社会
第一章 清末帝制时期
第二章 民国时期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二 哲学
第四章 二十年代
第五章 三十年代
第六章 四十年代
第七章 五十年代及以后
三 大学
第八章 北京大学
第九章 清华大学
第十章 西南联合大学
四 展望
第十一章 明志

前言

  古之作者,于其主要著作完成之后,每别作一篇,述先世,叙经历,发凡例,明指意,附于书尾,如《史记》之《太史公自序》,《汉书》之《叙传》,《论衡》之《自纪》,皆其例也。其意盖欲使后之读其书者,知其人,论其世,更易知其书短长之所在,得失之所由。传统体例,有足多者。  本书所及之时代,起自19世纪90年代,迄于20世纪80年代,为中国历史急剧发展之时代,其波澜之壮阔,变化之奇诡,为前史所未有。书于其问,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都凡四部分:曰“社会”,志环境也;曰“哲学”,明专业也;曰“大学”,论教育也;曰“展望”,申信心也。长短不同,旧曰小说家所谓“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也。揆之旧例,名曰“自序”。非一书之序,乃余以前著作之总序也。世之知人论世、知我罪我者,以观览焉。

内容概要

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清末帝制时期  1895年12月4日(农历乙未年十月十八)我生在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祖父的家里。祖父名玉文,字圣征,有三个儿子。我的父亲行二,名台异,字树侯。伯父名云异,字鹤亭。叔父名汉异,字爽亭。父亲后来成了清光绪戊戌(1898年)科进士。伯父、叔父都是秀才。在祖父教育下,我们这一家就成为当地的书香之家,进入了“耕读传家”的行列。  听家里传说,祖上是从山西省高平县来到河南省唐河县做小生意的,后来就在唐河县的祁仪镇落户了。祖父曾经去考过秀才,本来是可以录取的,不知道怎么跟当时的县官闹了点别扭,有人劝祖父去疏通,祖父不肯,就没有录取。祖父从此就不再去应试了,一生没有取得任何功名。可是他的诗做得很好。他做的不是应付科举的试帖诗,而确实是一种文学作品,传下来的几十首诗,编为《梅村诗稿》。他的诗有一种冲淡闲适之趣。当时邻县的新野县有位名士赵一士,为这部诗稿题了一首诗:  身处人间世,  心怀太古春。  风流伊上叟,  击壤作尧民。  是以邵雍的《击壤集》来相比的。  我的伯父也能做诗,他把他自己的诗编为《知非斋诗集》。父亲也能做诗,有《复斋诗集》。我的一个姑母也能做诗,可惜十几岁就去世了,留下的诗,家里的人编为《梅花窗诗草》。  我们这一门有一种做诗的家风。我有一个偏见,认为做诗必须有一点天赋才行。宋代的严羽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沧浪诗话·诗辨·五》)这两句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有些人学问很大,可以下笔千言,但写出来的诗并不是诗,尽管可以完全符合格律,也可以分成一行一行地写出来,但就是不是诗。  我祖父大概有一千五百亩土地,在我们那一带还不算大地主。在清朝末年,我们那一带土地很集中,大地主有两万多亩土地。有几千亩土地的地主很不少。祖父带着他的子孙生活,家里经常有二三十口人吃饭,也算是个封建大家庭了。  照这个大家庭的规矩,男孩子从七岁起上学,家里请一个先生,教这些孩子读书。女孩子七岁以后,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学,过了十岁就不上学了。在我上学的时候,学生有七八个人,都是我的堂兄弟和表兄弟。我们先读《三字经》,再读《论语》,接着读《孟子》,最后读《大学》和《中庸》。一本书必须从头背到尾,才算读完,叫做“包本”。有些地方读“四书”不仅要背正文,还要背朱(熹)注,不过我们的家里没有这样要求。  当时一般的私塾,叫学生读一些记诵典故和词藻以备作八股文、试帖诗之用的书,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之类,我们的家里也没有这样要求。在我们家的私塾中倒读过一本新出的书,叫做《地球韵言》,这是一种讲地理的普及读物。地理在当时也算是一种“新学”。我们家的那个私塾,也算是新旧兼备了。照我们家里规定的读书顺序,于“四书”读完之后,就读经书。首先读《诗经》,因为它是韵文,学生们读起来比较容易上口。我于读完《诗经》之后,就随母亲到武昌去了。  我的父亲成进士以后,以知县任用,分发到省里去。照清朝的传统的办法,分发到哪一省,是由吏部抽签决定的。在清朝末年,这个朝廷公开卖官,一个人捐给朝廷多少钱,就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官,当时称为“捐官”。即使是由科举得来的官,在吏部分发的时候,也可以出一笔钱,不由抽签,而由自家指定,愿意到哪一省,就到哪一省去。除了本人原籍那一省之外,其余的省可以自己指定,称为“指省”。我的父亲以母老为辞,不愿到边远地方去,用“指省”的办法,分发到湖北。因为湖北是河南的邻省,唐河县跟湖北省枣阳县是邻县,唐河这条河在襄樊入汉江,一直通往汉口。我们家乡这一带,按政治区域说属于河南,按经济区域说属于湖北。我们那一带的贸易往来和货物出入,都是通过唐河、汉江,到汉口的,所以汉口、武昌这些地名,对我们那一带人说都是很熟悉的。我的父亲是哪一年往汉口、武昌去的,我现在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他是一个人先去的,去了以后还回来过一次,那一次他是到襄樊出差,公事完毕后到家里看看。当时父亲在武昌还没有得到固定的差使,只是一个人在那里候补。所谓“候补”,就是等着哪一个县的县官有了缺,去补那个缺。补上了缺,称为“得缺”。本来这些有资格候补的人,都是科举出身的,后来因为有捐官,所以候补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缺还就是那么些,所以“得缺”越来越困难。朝廷又开了一种卖官的办法,就是候补的人可以再花一笔钱,买到一个优先补缺的权利,称为“遇缺先”。没有“遇缺先”特权的人,就成了“遇缺后”了。所以《官场现形记》写的那些情况都是有的。  大概在光绪三十年左右,我父亲终于在武昌得到一个固定的差使。那时候,在武昌做两湖总督的是张之洞,他办了一些洋务,一些新政,其中有一样是办新式教育,在武昌办了一所外语学校,叫“方言学堂”。学校的监督(相当于后来的校长)由当时的一位大名士梁鼎芬担任。我父亲被委派为会计庶务委员(相当于后来的总务长)。梁鼎芬当时是武昌府知府,方言学堂监督是他的兼职,他大概也不经常到校办公,所以我父亲实际也管除了教务以外的学校各种事情。有了这个比较固定的差使,一个月有比较固定的收入,于是写信回来同祖母商议,叫我母亲带我和弟弟景兰、妹妹淑兰(沅君)三人上武昌安家。当时唐河老家这个大家庭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觉得是一种空前未有的头等大事。因为在地主阶级中,家眷向来是不出门的。当时我听见大家庭中的人纷纷议论,原则上同意我母亲带着我们去,可是路怎么走,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讨论。那时候京汉铁路已通,我们可以先坐马车到驻马店,再在驻马店上火车到汉口。我父亲上一次回家又去武昌时就是这样走的。可是有人说不行,因为像样的人家的妇女坐火车,起码坐二等,三等就男女混杂,不成体统。坐船倒可以,可以自家包一条船走,跟别人不混杂。可是船家必须很可靠才行。商量来,商量去,终于决定坐船。我有一个姑母,家住唐河河岸附近,她有个佃户有船,坐这个佃户的船,最可靠了,就决定托她向佃户说好,包他的船到汉口。这个姑母家离我家有三十多里,先到她家里,再到河边去上船。这条船是内河运货的小船,在船舱里只能坐着,不能站起来。一上船,船家就告诉我们船上的许多禁忌,特别是说话,有些字像“翻”字、“滚”字都不能说。上船后,走了两三天到襄樊。到襄樊的头一天晚上,船家又来告诉,说明天进汉江,这是大河,跟我们家乡小河不同,在小河里说句把错话还不要紧,在大河里可不能说错话。进了汉江,一路顺利,大概一个星期就到汉口了。船先停在汉口,派人到武昌给父亲送信。父亲来了,说武昌房子什么都预备好了,不过要过长江,若是下了这条船,再上渡船,又下渡船,太麻烦,最好就开这条船到武昌。船家一听说要他开船过江,吓得惶恐万状,说他这船从来没有进过大江。经过说服,他勉强答应了,但是嘱咐大家,把窗子都关上,一句话都不要说。渡过长江,搬到租的房子里边。从乡下来的大人小孩,一到这房子里边,都不舒服极了。  在武昌租的房子,外边只有一条很窄的巷子,里边只有一个天井。说它是天井,倒也名副其实,站在院子里看天,真像《庄子》所说的井底之蛙,坐井观天。我母亲尤其觉得不习惯,院子没有内外之分,很不成体统,不像个样子。后来搬到黄土坡,天井比较大一点,大门外还有一条比较宽阔的马路,院子还是没有内外之分。不过母亲不久也就看惯了,习以为常了。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这几个孩子上学的问题。经常听见父亲和母亲讨论这件事情。如果我要再大几岁,父亲就要我上方言学堂了。父亲很重视学外文。方言学堂的学生也受到很优厚的待遇,除了管吃管住外,每月还发几两银子,作为零用。据说将来出路也很好,一定可以在外交界大小混个事。可是我岁数不到,没有办法。附近也有小学,当时父亲和母亲商量,还是以不上小学为好。因为父亲相信,在学新知识以前,必须先把中文学好。他认为,没有一个相当好的中文底子,学什么都不行。再者我们都是外省人,小孩到小学里人地生疏,言语不通,他们很不放心。因此他们决定一个办法,叫母亲在家监督我们读书。母亲小时候上过几年学,认识一些字,有些字只能读其音,不能解其义。  ……

图书封面


 三松堂自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是冯友兰的自传。了解一个人的哲学观,最好也能了解一下这个人的生平。读了后才发现原来冯友兰当年级别很高啊,相当于中国学霸级别的人物,当过清华的校长。因为毕竟他是级别很高的人物,而且学术界人士地位比较超然,所以读他的自传,了解一下当时民国直到解放的那段历史,从他那个角度来看,真的还蛮有趣的。但之后的叙述XXXXXXX那段历史就很无趣了,甚至让我有些感慨,这自传都是80年代写就的了,仍然感觉那么XXXXX,情何以堪啊。
  •     章节安排颇有《左传》气味。以“修辞立其诚”与“有话则长”而判篇幅主题之侧重,也颇有意味。在“社会·民国时期”“哲学·三、四十年代””大学·八、九、十章“部分,学术自信、自得之心令人读之怡然,述及贞元六书部分,更有傲慢之态,迥异建国后章节气息。常有学者莽撞定论冯氏晚年为马列从者,绝对为愚钝无力分辨之徒。恰如《自序》”社会·建国后“部分,只叙述了自己的”后知后觉“,但字里行间并非惋惜,而是冷嘲其中;在”哲学·五十年代后“部分,则成了对”全局高压”下的“委屈”“自辩”,1957年的”抽象继承“之论,实为冯氏对马列与中国现实的隐晦批评。文中对当时马列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陈伯达极尽嘲讽,”逻辑是哲学的基础“,而陈伯达其人”逻辑相当混乱“。建国前之“上宾”“院士”,此后常有“良机”以表“不屑”,使人不由同情其际遇两殊。于此亦可见冯氏对毛第二阶段后思想(见《中国现代哲学史》第七章)的究竟态度之一斑。综合全书,虽不乏有自辩之辞,亦不失为坦诚之心迹。2013.5.1
  •     碰巧晒书看到一张遗落在书本中的书单,读大学时所列,《三松堂自序》在其中。于是就借了一本,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这本自序分四部分:社会(环境)、哲学(专业)、大学(教育)、展望(信心),长短不一,作者称之为“有话即长,无话即短”。社会部分尤为精彩,作者记录了清末帝制、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的工作学习经历,以波澜壮阔的变革为成长治学的社会背景,于娓娓道来中让读者窥见历史的细节——父亲任衙门大老爷的仕途之路;老家议员的选举闹剧;西南联大教学经历;文革时期知识分子改造……(这部分内容让我想起了何兆武的《上学记》)。高中课本曾收录冯友兰关于“人生境界”的文章,我囫囵吞枣读完《三松堂自序》之后才知道“境界论”出自《新原人》(贞元六书之一)。冯友兰在《新原人》自序里写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身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可见,“境界论”并非时下报纸杂志上“心灵鸡汤”,慰藉压力之下迷失自我的都市人;而是冯友兰在颠沛流离的战争岁月里对社会观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的哲学理念。本书第六章作者讲述了一段经历:1947年我在美国,遇见一位哲学教授,他说:现在美国教哲学的人,最怕碰见学生家长。家长问:“你教这些东西,对孩子们有什么用处?”颇觉难以回答。这位哲学教授说的倒是实话。现在西方的资产阶级哲学家所着重研究的多半是一些枝枝节节的小问题。问题越小,越可以成为专门的哲学。专业哲学家必须讲专门的哲学,在一些枝节问题上钻牛脚尖。对于可以使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反而不讲了。解决这些大问题,本来是哲学的责任,哲学家们忘记了哲学的责任,把本来是哲学应该解决的问题,都推给宗教了。当下,到处都是“杜拉拉”,哲学类的书籍似乎被励志畅销书取代,这些升官发财之道、厚黑生存之术能否给人长久的指引,我不以为然。然而,脱离实际地高谈阔论又难免使人隔膜,忽略“当下要求”的境界追求无疑曲高和寡。《三松堂自序》的亲切在于它使我明白哲学体系并非凭空形成,周围环境和成长经历影响着作者的哲学观点,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并非一层不变的,鲜活的生命和厚重的历史交相辉映,才使学术理论研究具有扎实的现实根基。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曾提到:就哲学家来说,知识和品德是不可分的。哲学要求信奉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会丧失。我猜想冯友兰的人生目标不单是达到“道德境界”,而且直指“天地境界”,故而才会如此强调生命的实践与心灵的操练。一方面,他能够以治学为业——阐旧邦以辅新命——从而找到“安身立命”所在;另一方面,单纯的奉献社会又不足以概况他的追求,在自序里他写道:“三松堂”者,北京大学燕南园之一眷属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动乱殆将逐出,幸而的免。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提及陶渊明,不免让我联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也许是他本人对于自然的理解和认识,骨子里仍旧有旧式文人归隐之风。英国作家毛姆在《刀锋》里借主角拉里之口说出了“人的自我完善”才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大意),因人性的软弱人们才不得不在爱情和事业上寻求自我价值。每个人的人生境界都是不一样的,正如书中所言:各人的人生,是各人自己创造的。各人的历史,是各人自己写的。各人向各人自己负责。《三松堂自序》是一本朴素而有趣的书,如果哲学家不那么痛苦地作思考状,或许我们会更加愿意讨论人生。PS:精彩摘录:《周易 乾卦》的《文言》说:修辞立其诚。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表达自己真实的见解,这叫“立其诚”。自己有了确实的见解,又能虚心听取意见,改正错误,这叫走群众路线。如果是附和一时流行的意见,以求得到吹捧,这就是伪,就是哗众取宠。1973年我写的文章,主要是出于对毛主席的信任,总觉得毛主席党中央一定比我对。实际上自解放以来,我的绝大部分工作就是否定自己,批判自己。每批判一次,总以为前进一步。这是立其诚,现在看来也有并不可取之处,就是没有把所有观点放在平等地位来考察。而在被改造的同时得到吹捧,也确有欣幸之心,于是更加努力“进步”。这一部分思想就不是立其诚,而是哗众取宠了。(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清晰流畅,对历史没什么回避
  •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     若惊道术多迁变,请向兴亡迹里寻
  •     抗战八年都能写出著作,49年以后的四十年时间却停滞了。一代卑微的学人只想争取生存的机会,不必太过苛责。
  •     看了《三松堂自序》,了解到冯友兰的思想历程,以及著作产生的时代和背景。对此后选冯友兰的书会有帮助。经历过文革的人,谁会没有改变。看看是值得的。
  •     科班学了十年哲学后,读《三松堂自序》,深深觉得了不起
  •     感动,读了书的末尾,有种想哭的感觉,看看民国的文人,再看看现在那些掌握着笔杆子的人,不知道怎么,有种找死的感觉。。。 一个文革,让中国文化退步了多少年????
  •     冯老经过了马克思阶级思想改造,自序里平均三页要用阶级论分析一下当年见闻,真是辛苦。文笔好,事情也有意思,比去年看得王鼎钧回忆录要好很多倍。
  •     还是最喜欢回忆清北西南联大轶事那几段,可以窥见当时大家的几缕风流蕴藉
  •     非常好!对于想了解十九世纪末及其后一百年的中国社会政治学术环境及冯友兰本人之人生经历和哲学概框,阅读此书即是一个极好的入门。
  •     冯友兰回忆录。建国后的那部分不作议论。作为回忆录,此书格式极好。自身经历一部分;学术思想形成年段一部分;生命中最重要的大学们一部分;最后那部分虽说是对后辈的期许,但更可说是于己的辨白——终于还是没忍住啊。比那种纯编年流水帐式的回忆录看起来舒服自然多了,也更利于理解作者之言。
  •     没有想像中精彩。缺乏文采姑且不论,关键是对重要的史实的回忆语焉不详,无法让读者通过作品去想像彼时的文化人的生活。作者更像是通过这本书来阐发自己的哲学观。
  •     欣赏这样有才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历史条件特殊,也许会钦佩这样的人才。中国大学教育的历史才知道这么短,读完受益匪浅,很感谢。
  •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哲学史,平凡而有不平庸。值得一看。
  •     可以了解些社会情形
  •     冯老,朴实的一生。
  •     很好看,當作各種材料和文本來理解。而且很好讀,大部分是年初用豆瓣閱讀app在往返台大和中研院的交通車上看完的。
  •     三星半
  •     自我辩解太多,前半段和后半段简直没法比,笔触都低到脚后跟了.
  •     谁都绕不过政治。
  •     八个月终于粗粗看完,我偏爱他叙述平生的事,提到哲学部分,我觉得看的晕晕的
  •     11.9.28 冯友兰先生的自传,讲他小时候和年轻读书的时候比较有意思,讲解放后那段很和谐,学术那段意思不大,6分
  •     对冯友兰其人其书有兴趣的,看这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人,这本来就是本自传。书,其中讲了不少关于他写那些书的背景,也有他后来对自己那些书的看法(甚至发展的可能)。忏悔称不上,但有不少辩解之辞,旁观者看到的更多是无可奈何。
  •     《新原人》中的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还在自然境界。佛洛依德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我还是本我。总是改不了习性和脾气。
  •     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 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书;并分别阐释了蔡元培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序言中提出的该书的四大特 长: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同时,他认为胡适的 书,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了很大篇幅,而对哲学家的思想则讲得不 够透,不够细。但无论如何,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近代化方面,胡适的创始之功, 是不可埋没的。 与胡适的《大纲》对比,他认为自己的《中国哲学史》有两点可以引以自豪。 第一点是,向来的人都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 离坚白。”作者认为其实辩者之中分二派,一派主张“合同异”,一派主张“离 坚白”,前者以惠施为首领,后者以公孙龙为首领。第二点是,程颢和程颐两兄 弟的哲学思想历来被认为是完全一致的。
  •     历经沧桑与坚持才成就了冯先生的哲学思想。最后的演讲非常令人感动,沧海桑田,时过境迁,能够活下来又有所坚守的又能有几个人。
  •     好喜欢冯爷爷啊TAT
  •     身为哲学家,其最终理想大抵都是帝王师,孔子亦不能又有什么理由污蔑冯友兰的人品?
  •     中国老一辈学者的朴素与深刻,值得反复细细品味的文字
  •     冯友兰的自传
  •     从三松堂门缝里看到了三颗松。
  •     对冯友兰此人不敢评价(总觉得投机或说没什么主张的感觉)但是此书确实好,在做学问上承上启下,旧时文人么总是这般。
  •     可与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放在一个书格。太有料了,可二读。《中国为何无科学——对于中国哲学之历史极其结果之一解释》,1922年。
  •     段子太多了。终于知道几乎每天路过的贝公楼的来历。不过这位冯先生确实有点狡猾,被主席一眼看穿“不老实”。
  •     明白了他的年代,也就明白了他的选择
  •     冯大师的一生虽多舛,却也深刻
  •     没有读完,但是读到冯老暮年时的自我否定,触目惊心。
  •     冯先生
  •     清末官场的几段琐记,虽然东鳞西爪,但看完眼界大开。
  •     书是好书,作者在20世纪专治哲学,博得大名,然而与政治“藕断丝连”,给国民党上过课,参加过蒋介石与毛泽东的宴会。晚年更是与红都女皇牵扯在一起,不过该书似乎为之辩解,斯人已逝,夫复何言。
  •     回不去的民国
  •     很多名人的八卦故事
  •     很多年以前走马观花式浏览过,到如今只记得冯老在清华求学时流传的恋爱的笑话,谈一次恋爱要一年睡不觉的笑话。
  •     相比哲学书,这个读起来很轻松
  •     哲学、社会、人生
  •     恳切的
  •     中国文化托命之人。
  •     生活琐碎,一生经历,有些思考有很有创建,中国社会的结构,社会变革的动力等等。有欢乐有痛苦,这就是一辈子。人还是太渺小,著作留世,人也可以很伟岸。
  •     没有想象中的好,一个比较追求中庸之道的学者。
  •     初出版时零星读过,此番重读完整,饶有趣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