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教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中国历史的教训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308100205
作者:杨师群
页数:364页

作者简介

《中国历史的教训》凝结着作者数十年阅读本民族历史的深切感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沿革及其相关的人物、思想、文化进行了全面审视与通俗评述。试图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项、制度变迁、重要人物、主要典籍中寻找阻碍社会正常发展的沉疴与教训,发现中国近代愚昧落后的总根源。
本书的主旨是大师陈寅恪先生一生想做而没有做成的课题,也是我这辈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深刻教训,给人们增添一些智慧,以帮助国家、 民族不断进步 ,应该是笔者研究历史的主要目的。
……
我的第一本专著 《 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就试图从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这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制度变迁中寻找有关答案;第二本专著《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主要是从中西古代社会比较研究的层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制度文化各方面的主要缺陷与差距。两书总结出一些意味深长的历史教训,但因为是学术方面的深度考察,对一般民众来说就显得有些疏远。所以,这第三本书,就想在上述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的文笔与简洁的语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沿革及其相关的人物、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审视,对中国历史上一件件重大事项、一桩桩制度变迁、一个个重要人物、一部部主要典籍……作一个简明扼要和深入浅出的通俗评述,从中寻找阻碍社会正常发展的有关制度文化的沉疴与教训,可以说,这本书凝结着笔者数十年阅读本民族历史的深切感悟。
——杨师群
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政治制度才是第一生产力!政治制度才是检验一个民族智慧水平的核心标准!政治制度的落后必然造成这个民族的弱智!中国近代愚昧落后的总根源就在这里,这样的历史教训难道还不深刻吗?
——杨师群
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在此书中,杨师群老师通过一篇篇短文对中国历史中最关键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拨乱反正式的梳理,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是是非非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
——学者、作家刘瑜
对历史抱有“温情与敬意”,并不妨碍“同情之批判”。陈寅恪先生曾有撰写中国历史的教训的计划,惜乎未能如愿。杨师群先生秉持这一问题意识,对中国历史的批判和反思,多有独到之见。殷鉴不远,如在眉睫,只是常常被视而不见。
——学者、文化批评家王晓渔

书籍目录

中国历史的教训
杨师群
目录
自序
第一篇.远古时代
01.上古政法思维与社会基础
02.神话中的专制精神
03.刑法统治特色的渊源
04.中华第一冤与“禅让制”
05.残酷恐怖的殷商噬人文化
06.甲骨卜辞中的神权与王权
07.西周“以德配天”与礼制统治
08.中西方早期文明路径与政权特质
第二篇.上古时代
09.《尚书》拿什么“垂世立教”
10.《周易》解释宇宙的中国模式
11.《诗经》中的怀疑与反抗
12.《周礼》构划的理想社会蓝图
13.西周末年的思想闪光点
14.春秋时代的矛盾变数与无序多彩
15.春秋重民学派思想的闪烁与局限
16.孔子:礼乐等级文化的忠实奴仆
17.老子:反智主义的玄学祖师
18.《孙子兵法》与春秋冤仇
19.墨子:主张专制的底层工匠
20.管子:商贾与官吏的混血儿
21.商鞅:变法“强国”的历史罪人
22.杨朱:诸子中的个人主义另类
23.孟子:空中楼阁的辛勤建筑师
24.庄子:虚无主义的逍遥游客
25.纵横家:有奶便是娘的政客
26.荀子:礼法结合的道统奠基人
27.韩非子:专制理论的集大成者
28.邹衍:胜王败寇规则的化妆师
29.吕不韦:与王权博弈的政治赌徒
30.东周诸子与古希腊智者之比较
31.从《法经》到《云梦秦简》
第三篇.中古时代
32.嬴政:大一统专制之始皇帝
33.秦王朝的国有制经济体系
34.李斯:葬送秦王朝的政治投机者
35.首次农民起义与汉初黄老无为
36.官僚地主阶级的出现及其性质
37.董仲舒:禁锢国人思想的罪魁
38.刘彻:雄才大“劣”的汉武帝
39.司马迁:被强权阉割的人杰
40.东周秦汉商品经济的沧桑起落
41.《五经》崇拜与经学化思维
42.《礼记》的“大同”、“小康”空想
43.王莽:改革者还是野心家
44.曹操:传统政治强人的典型代表
45.诸葛亮:伪造的“完美”辅弼大臣
46.中国律学与西方法学的鸿沟
47.齐梁政权文化统治下的奇葩
48.李世民:难能可贵的明星皇帝
49.宋代城镇商品经济的畸形繁荣
50.王安石:以变法行掠夺的拗相公
51.朱熹:压抑人性的理学大家
52.朱元璋:堕入专制深渊的革命领袖
53.张居正:改革家抑或一流政客
54.小农经济是自耕农还是国家佃农
55.老百姓做了数千年的冤大头
56.李贽:传统政治文化的叛逆者
57.黄宗羲:反对专制的一面旗帜
58.顾炎武:学问渊博政治幼稚的学者
59.王夫之:“完发以终”的反清志士
60.唐甄:三十年磨一剑的战士
61.儒教、道教、佛教与基督教
62.康熙:历史关键时刻的“圣君”
63.君臣博弈的政治主干线索
64.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伪问题
65.龚自珍:痛感社会腐朽黑暗的文人
第四篇.晚近时代
66.世界史上最荒唐的一场战争
67.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第一人
68.代价惨痛的太平天国革命
69.曾国藩:旧道德楷模、新洋务鼻祖
70.中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南辕北辙
71.张之洞:“中体西用”国策之代言人
72.摸石头过不了河的洋务运动
73.严复:跳跃于新锐与保守两极的怪才
74.中世纪教育与科举的悲剧色彩
75.慈禧:转型时代的天朝独裁者
76.井田制公社情结的历史演绎
77.康有为:最有争议的改良派领袖
78.虚伪骗局而煞有介事的清末新政
79.袁世凯:吞食共和成果的枭雄
80.学者知识人格与制度文化模式
81.保护私有财产是社会发展的核动力
82.辛亥革命功臣精英们的局限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的教训》编辑推荐:「因为良知写给国人的书」。这里有「中国人不能不知的历史」,更有「中国人可能不知的教训」。光荣与沉疴 ——「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次总检讨」。一次推心置腹的反思,一次史无前例的颠覆。揭露中国「伟大而又悲情」的历史,寻找中国「漫长却又坎坷」的秘密。

前言

本书的主旨是大师陈寅恪先生一生想做而没有做成的课题,也是我这辈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深刻教训,给人们增添一些智慧,以帮助国家、民族不断进步,应该是笔者研究历史的主要目的。然而,现实中许多人只会一味用“光辉灿烂”之类的词语来麻醉自己,看不到其中存在极需反省的各种问题,实在是不明智的表现。中国历史最让人纠结的地方在于: 似乎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到近代却显得相当愚昧落后!遭到西方列强的百般凌辱,甚至被邻国日本打得落花流水。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原因何在?人类社会运作的快慢好坏,主要是看其制度如何对待每一个普通人的聪明才智,是否能将其吸收、融汇成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较快,或者说文明程度较高的关键就在建构出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并得到公平报酬的制度,所以,决定人类社会发展快慢的最重要因素是看其制度的优劣与否。这样,我们在思考上述问题及有关历史教训时,主要是检讨制度文化结构及其作为源头的政法思想诸内容。笔者自读大学开始,就一直在苦苦思索与努力探讨这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我的第一本专著《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就试图从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这个重大历史时期的制度变迁中寻找答案;第二本专著《反思与比较: 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主要从中西方古代社会比较研究的层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制度、文化各方面的主要缺陷及与西方的差距。两书总结出一些意味深长的历史教训,但因为是学术方面的深度考察,对一般民众来说就显得有些疏远。所以,这第三本书,就想在上述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的文笔与简洁的语言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沿革及其相关的人物、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审视,对中国历史上一件件重大事项、一桩桩制度变迁、一个个重要人物、一部部主要典籍……作一个简明扼要和深入浅出的通俗评述,从中寻找阻碍社会正常发展的有关制度文化的沉疴与教训,可以说,这本书凝结着笔者数十年阅读本民族历史的深切感悟。当前思想文化界有一股复古思潮,一批新儒家与国粹派折腾得相当厉害,掀起一股股普读儒家经典的浪潮,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化的本土资源,以为古代有那么多的圣哲、先师与一批深奥典籍,其中早已具备现代社会的许多因素。有人甚至认为在传统文化中可找到民主宪政的东西,只要继承了其中庸平和、伦理道德诸优质方面,就不仅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甚至还能拯救整个世界……乃至培育出以国粹为底气的一个个民族主义怪胎。要知道,中国社会决非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世界,其政法文化早已堕入专制的深渊,存在许多反人性、反理智、反社会的恶劣基因。这本小书就对一个个基因作些认真的分析,让人们看到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中的糟粕,从中找寻类似民主宪政的东西实在是很荒诞的想法。中国走入落后愚昧的近代,实在是一种宿命,而近现代道路走得那么艰难坎坷,原因就在这传统制度文化中的沉疴极大地困扰着我们。所以,只有深刻地反省,清除沉疴的流毒与后遗症,而不是盲目自大,我们才能真正走向进步。当然,在问症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沉疴的过程中,时也会欣慰地发现一些闪光点,星星点点地散布在浩渺的古代社会的边缘,有一些还曾经相当晶亮耀眼,然而,却往往发挥不出多少历史性的作用,只能像流星那样一闪而逝。拿这些闪光点与大片的文化沉疴相比,我们的感受还是十分地沉重,后者的数量与重量要远远超过前者,而前者在这个空间中往往显得微不足道、转瞬即逝,两者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较量。这些闪光的流星都只能被传统文化中的污浊洪流轻易地冲毁,被专制统治者任意地埋没。这一社会历史景象所表现出来的优汰劣胜的逆淘汰潜规则,令人深感无奈: 为什么能闪光的宝贝却被人无情地抛弃?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在这片土地上不能生根开花?它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近代愚昧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的种种情景,值得后人去体会、去把脉、去反省,而如何将那些已被埋没与边缘化的智慧重新发光,更需要我们去挖掘、去继承、去发扬。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辉煌的成就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不是浩瀚如烟的大师杰作,不是政客们巧舌如簧的演讲,而是制服了执掌权力的人,实现了把他们关进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制服他们,把他们关起来,当政者才不会戕害人民。”然而,我们的文化在这方面却存在极大的缺憾,中华五千年文明最失败的地方应是其愚顽不悟、不断强化的专制统治体制。而毛病的主要源头就在建构其制度文化的政法基因中,在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源头的林林总总的思想文化中……其次,就是在这些政法思维主导下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制度的规则中,在其制度沿革、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反映出的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实质中。从而,到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开始时,人们在努力转换传统的制度建构与思想文化之际依然很难摆脱沉重包袱。对数千年中的思想文化、制度建构进行认真梳理与深入批判,以为当今的社会改革贡献一些历史教训、前车之鉴,当是作者写这本书的主要宗旨。那种赞美专制文化的历史情趣,本人深恶痛绝。由衷地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沉疴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树立必须进行制度改革的决心,从而使中华文明完成漂亮的转型。最后,要感谢我的妻子董小平,由于她不辞辛苦地包揽了所有家务,使我能安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而写出了几本专著回报社会。还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殷尧同志,他在旁听我给研究生上课的过程中,与我成为忘年之交,由于他的约稿、审稿及其出版社同仁们的一系列努力,使我能将这部拙稿奉献给读者。我对自己最终能完成陈寅恪大师一生想做却没有完成的这个课题,颇感欣慰。略有遗憾的是,本书只能写到辛亥革命为止,希望以后有续写、补充的那一天。二一一年底于华政法律史研究中心

内容概要

杨师群
一九五一年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研究员,法律史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中外法律史、先秦史、宋史、中外新闻史、西方文化制度史、中西方社会比较研究等。
出版专著有《中国历史的教训》、《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史》、《五百年冤狱》、《中华姓氏谱(孙姓卷)》、《中华姓氏谱(萧姓卷)》、《大宋王朝历史之谜》等;主编《三千年冤狱》、《中国历代名案集成(宋辽金元分册)》等;并为《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宋代文化史大辞典》、《宋代司法制度》、《中国法律思想史》等书主要撰稿人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学术月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30东周诸子与古希腊智者之比较 春秋战国与古希腊时期都涌现出一大批贤哲学者,创造出一系列五彩缤纷的理论学说,尤其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灿烂的时期,然而,这只是表象,它与古希腊智者的学识内涵差异很大,两者对中西方社会此后的发展产生了绝然不同的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基本发展道路大相径庭。 古希腊智者学说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哲学”这个词,希腊原意是“爱好智慧”,希腊人所说的“智慧”,包括一切科学和技艺的知识,所以,希腊哲学一开始主要研究的是自然哲学,智者们都对世界的产生与组成诸奥秘进行探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米利都学派诸人提出水为世界万物之原质,或气是万物的基质,或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元质。赫拉克利特相信火是万物的原质。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都由数字组成,从而发现了一些数学和几何学定理。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种类是无限的,是永远运动着的。 到前五世纪,随着雅典民主制度的兴起,智者在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格言的启发下,逐步开始转向研究人类社会自身的问题。由于上述文化传统关系,他们在研究社会、国家与政治、经济时,依然注重其中的知识与智慧问题。到亚里士多德开始将具体科学与人文哲学分离开来,不过依旧相当重视各类自然学科知识。我们知道,他不但在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修辞学诸方面成就斐然,在逻辑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医学各方面也同样成果累累,其《形而上学》一书开始的第一句话就说:“求知是人类的天性”。 而东周诸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政治,且大都鄙视自然学科知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维护周礼,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主张施行“仁政”,荀子主张性恶论而礼、法并重。儒家学子,虽然在一些政论问题上各有歧见,但在崇尚政治人伦之“礼义”,贬抑探索天地自然之“物理”和生产技艺这一点上却是一脉相通的,从而构成了“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儒学传统。老子主张“返璞归真”,“无为而治”,提出许多高度抽象的政治哲学原理,包含君主南面之术,否定其他一切知识和技巧。庄子也要人们不必作无止境的知识追求,喜好虚无主义的逍遥。墨子思想的主要观点为“天志”、“尚同”、“尚贤”、“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主张专制主义统治体制。法家是权力崇拜者,君主的专制权威高于一切,除执着农、战,迷恋权术而外,几乎排斥其他所有的知识。 古希腊智者对各类知识都有探究的兴趣,不满足现状而不断深入研究,不但使科学文化不断进步,政治道德方面也以正义、智慧、善良、勇敢为目标。而东周诸子却把精力几乎都放在君主政治方面,都自认为已经找到了绝对真理,不容弟子乃至他人有丝毫的怀疑,不但与科学无缘,且其政治主张主要建立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之上,与宗法等级秩序内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求知与治政的出发点不同,其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角度完全不同,必然造成其理论学说在世界观本质方面的差异。所以,西方学子的核心问题是探究世界各个领域中的奥秘,而中国上古学子的核心问题是指导君主如何统治百姓,只有杨朱是另类。

图书封面


 中国历史的教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真不明白为什么有大学生会去警察局告发杨师群老师宣扬反动言论?有问题的其实是那个去警察局告发的大学生,他的思想有问题,被严重赤化了。明朝末年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已经把这种公私关系阐述得很清楚了。所谓的【公】无非是皇权架构下为超额度掠夺提供思想基础罢了,本质是要以【亿兆黎民之大公】实现【皇帝一人之大私】。所谓的公,其实是一种伤害他人,损害他人利益的武器,一种道德绑架。但奇怪的是用道德绑架他人的人恰恰是道德比较低的强者,他们用道德绑架他人,然后用道德进行掠夺。
  •     一听到杨师群三个字就想起那个反革命事件,再看到这个书名,第一个感觉就是,会被阉割吧。本来陈寅恪想写《中国历史的教训》和《中国通史》,后来由于时事和身体原因没有完成。《中国历史的教训》和《中国通史》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更似一个主题,陈寅恪也并不是就确定会以此为书名。开始并不觉得历史的教训是个响亮的书名,但读的时候发现,反而越朴实的名字越有震撼力。其实,书还没有看完,整体感觉还不错,有些内容能够被出版社保留着,有点出乎意料。
  •     号称是做了大师陈寅恪先生一生想做而没有做成的课题,从目录可见作者恣意臧否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历史人物,称王安石为以变法行掠夺的拗相公,朱熹为压抑人性的理学大家,则陈大师所言之“同情性之理解”之缺乏,显而易见。更可异者,居然漏掉了王阳明!不知从中得出什么教训了?然后读此书之意兴阑珊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这是一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全面反思,可使过人头脑清醒,以增加智慧,帮助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     很好奇。这本书的评分居然不高,而且评分者如此之少。看来有完善历史观的人还是太少了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到了近代为何被动挨打?为何被个撮尔小国日本人揉来揉去?杨师群的反思有一定的道理:中华文明一出场就是一个“刑”字。刑来刑去,把自己戳戮的越来越熊。
  •     很好。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如作者就反对中国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     反思才能提高,才能跳出那个怪圈。
  •     学术的写法居多,可能看起来稍显枯燥,但绝对不失为一本好书
  •     政法所思 振聋发聩
  •     该书面面俱到,对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品论得多,至于教训则差强人意。15到26页没裁开,浙大出版社呀,不治小疾,终至大病。
  •     关于读史,黄秋岳在《花随人圣庵摭忆》里有一个生动的譬喻:“吾侪读史正似复棋,善弈者须算至七八着之后,方可制胜,睹目前之杀着,震愤失措,必无以应异时之变态。后人复棋,应知前人之失算也。”前人或有失算之处,后人因应时势,吸取教训,弥缝其阙,匡救其失,乃至改弦更张,这是后人的本分。但将中国古代史视为一部疾病史,把古人统统目为病人,则有失公道,过犹不及。轻易诿过于祖宗的,与动辄夸耀祖上如何阔气的一样,都是没出息的子孙。
  •     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批的一无是处...哪来的深仇大恨
  •     漏洞颇多,不过精神可嘉。
  •     偶尔发现的这本书,看了介绍 目录与文摘,内容深刻,值得拜读
  •     略微有些偏激,属于批判中国落后的通俗版本,类似于举例子,没有做更深入的探讨,当然更深入的探讨在作者的另一本书里已经写过了
  •     只是有点过于通俗化了,深度有点欠缺。
  •     确实是对历史的深刻反省。
  •     推荐
  •     据说这本书要被禁了,要买赶紧了啊!
  •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看到,翻了几页,就走不动了,一口气读完的节奏,才走出图书馆、、、这次是买来收藏和让好朋友看的、、、站在山顶上看的风景是别有一番风情的、、、历史是一笔财富,重要的在于如何利用这笔财富,从这笔巨大的财富中提炼出精魄,毫无疑问,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方向
  •     好书难得,尤其是当代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书!
  •     一般,不是想象中的内容
  •     好书啊,确实不错!开拓视野
  •     批得很爽。但缺少新意,且有点虚无。。既然说是教训,是否也要有相应的建设性呢?此外对于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如何判断,读者自己还要动脑。
  •     一个法学教授眼中的专制政治的历史。
  •     矫枉过正 一个国家的历史也是一部战争史,用现在的标准去评判过去的历史明显是不合适的,
  •     有深度,适合研究用,但其中有些认识还是可以坐下来讨论一下的。
  •     朋友推荐的好书之一。
  •     愤世嫉俗的感觉
  •     唤醒国人需要这样的好书
  •     书的质量很好,跟书店里是一样的,关键是价格比书店便宜,发货速度挺快,挺满意的~
  •     但是有些极端
  •     作者是一位专门从事中外历史、法律史的专家学者,而在这本书中,作者确用很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几千年来历朝历代中出现的一些阻碍历史发展的教训,并从根源上进行剖析,这是我们今天的各级当政者应该很好学习和阅读的一本书。
  •     会不会太极端?
  •     纯粹为立异而作,见有史料能为我用者则不辨真伪,而对相左的记载确只字不提,一点严谨的态度都没有。不见史实,更遑论教训了。
  •     戾气稍重
  •     个别地区虽有偏激,但大体上功力自现,传统思想的不足不能通过意淫来回避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文化上的专制……
  •     这本书是大16开,拿在手上就有一种厚重感。看了内容,就更有厚重感。从上古神话到辛亥革命,作者对一共82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了评论,充满真知灼见。书中很多说法与我们日常所见的观点不同甚至相反,但作者都有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表面上看,本书是一本评论集,但仔细回味,在82篇评论中充满了作者对于中国历史的教训的反思。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所做的一个简明扼要和深入浅出的通俗评述,是给一般民众看的。如果想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我们可以阅读作者从中西古代社会比较研究的层面来探讨中国传统制度文化各方面的主要缺陷与差距的专著——《反思与比较:中西方古代社会的历史差距》。
  •     书皮是白色的,没有塑封,就更显脏了
  •     杨师群老师,永远支持你
  •     好书,学校里学不到的。只是没有评述现代这会部分,十分期待!
  •     中国历史的教训是陈寅恪先生一心想要完成,但未能实现的题目,作者的这本书也许不能涵盖陈先生的全部研究领域,但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历史的教训,发人省醒
  •     有见解
  •     很有深度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书本很大,不好保存,内容有些值得商榷,总体还行。里面还送了书签
  •     每段历史都有教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读来不免沉重,是严肃的书,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     一切都好,就是夜里送货!
  •     杨芳传令当地保甲,遍收民间使用的马桶、溺器,装满女人的粪便、秽物,令载于木筏小船,布满海上江面,要求将马桶、溺器之口对向敌舰炮口,以为如此便可破其炮火之妖术。
  •     NC写的历史。。。很多都是重复,不断的重复
  •     中国历史的教训就是没教训……
  •     好书 绝对的好书
  •     历史文化,观点新颖
  •     本书题为“中国历史的教训”,通篇都是对于中国政治文化方面的批判,例举了很多代表性的人物,但由于主题太广泛而不够深入,只能泛泛而谈,特别是将一切归之于中国政治制度特别是法治的缺陷不敢苟同,反而有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但作者说建立平等基础之上色财产私有制和经营权的社会机制,才是保障人们自由的底线,值得深思。文笔很通俗,但缺少参考文献使得缺少学术严谨性。
  •     一反前几次当当购书的体验,这本的书质和包装非常棒!
  •     作者冒着千夫所指的危险,用绝大多数否定传统的观点来评说中国的历史事件,虽有些不敢苟同,但更多的论述常常发人深思。特别对引用的好多令人发指的历史事件和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本溯源、并在关键点上采用与西方文化对比的手段和动态的看待演变进程、结果来评判其何优何劣,其方法和结论都很是值得思考。
  •     价格便宜,包装精美,值得一买
  •     所谓“治学先治史”,了解和研究历史问题,能够使我们对社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避免很多先人的失误。总结其中的教训,就更有心要。我买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仍然觉得不够,特别是从“教训”这个特别的角度写的书,目前还没有。这次坚决买下,囤着慢慢看吧。肯定会受益的!!!
  •     此书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分析独具一格,但个人觉得有极端之处。
  •     目测还行,具体怎么样看完才知道。
  •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我们曾深以为自豪。可惜在作者的眼里,这文明自从一开始变坠入了非人性人理性的深渊,在几千年的世代交替中,不断的重复着一个又一个王朝的覆灭与更替,也显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的不断被践踏与蹉跎。在作者的论述里,我们发现自王圣以下,“天地不仁 已万物为刍狗”。“哀其不争,怒其不幸”。我们这个民族何时能跳出这个宿命,寻找属于自己的运。
  •     看了100页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失所望,就像他说庄子有批判而没有解决方法一样,完全找不到作者的主张,况且还没有庄子的批判水准。。。
  •     感觉应很不错,只看了个简介
  •     还没看啊,书一次买这么多,哪看得那么快嘛,弄个批量评价多好
  •     值得一看值得一看
  •     很好值得好好评味
  •     此书讲了很多实话,比单纯的洗脑书要好的多。
  •     这本书颠覆了我上初中以来说知道的历史,大师用他自己独特的眼光看待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弊端,封建的愚昧,专制的残酷。值得一看,并让人思考~
  •     杨师群也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而且是被重点“关照”的。去听过他关于这本书的一个讲座,还真是敢说。他的言论,怎么说呢,让你觉得上面猛地一个惊雷,把你炸醒了,框在你脑袋上的那个框,松动了。就是这么个感觉。
  •     这本书没有那么正襟危坐,读起来也不会太晦涩。
  •     第一,有点言过其辞;第二,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的对比中看中国历史,但似乎作者常常欲言又止;第三,书的价格太高,远远算不上总检讨,只能算是随笔一类的;第四,题目应该改中中国历史批判才切题;第五,所选材料都是偏旧。
  •     不像说的那样好
  •     从上古夏商周开始批,直到批辛亥革命。核心观点是中国必须摆脱专制极权,民主才是出路,只是看到后来都觉得无趣了。
  •     这书不过是作者和中国历史的“私人恩怨”,旁人绕行为好。
  •     此书可算是对我中国历史方面的启蒙,其中作者很多见解相当有启发性,值得一读。
  •     是本好书,有见地。只是语言还是有些学术化。
  •     历史必须正视
  •     有点站在上帝视角求全责备,众多历史人物揪出来统统批判一番,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人处在当时的历史状态,是很难跳出来的,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批判就显得有些刻薄;主旨是为了抨击独裁,和中央集权对人性和人民的无情压迫。
  •     略有遗憾的是,本书只能写到辛亥革命为止,希望以后有续写,补充的那一天
  •     历史教我们很多很多,值得回顾。
  •     1、感觉没有说透;2、部分内容有为批而批;3、缺乏逻辑性;4、感觉没有《反思与比较》有深度
  •     常备办公桌旁压邪气!
  •     老杨说了什么,是什么说的多,为什么却是不深刻。比较研究的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以平视的视角去剖析。当然,怎么办也是极少的,隐约的,不知是刻意还是什么原因。功力有二三,内容不讲是。
  •     好期待书的出版哦~!
  •     杨师群振聋发聩之作!专制主义的最后疯狂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结束;转瞬社会即陷入金钱的泥沼。过去之所以为过去,未来如何成为未来。改良,改革,革命,多种选项再次出现,无论如何,只有对个人财产,自由与尊严的充分保护才能使社会进步,等待下一个千年?带着疑问与思考去读《反思》一书。
  •     现今史学界是非常流行“比较历史学”,就是对比同一历史时空下,东西方(在中国的语境中就是对比中西)历史轨迹的发展差异。而此书,应该是比较历史学中,非常通俗的一本。不过我比较在意的是1840年之后的东西对比,为什么我们转身就这么困难。其实,或许1840年以后转身如此之难,或许应该从春秋,战国时期,当东西方都刚刚开启文明的曙光的时候找答案。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我的疑惑。真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书中的观点,是你绝对在历史课上学不到的。
  •     也许所参考的资料就没有充分反应其本来的事实。结论有待推敲。建议结合熊十力先生的作品共同研读
  •     作为中国人应该细读的好书。
  •     对历史做完全的政治性解读,却暴露出基本历史修养的缺失。貌似写史,实则是借历史兜售自己的价值观私货而已。
  •     观点粗浅宽泛偏激,不了解杨老师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     这本书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国历史,深受启发,值得一读。
  •     书还不错,应该是一本很有思想的书。。。
  •     中国人啊。
  •     本書裡,中國社會的一切都不對,中國人的想法都不對。可惜作者沒有解釋為何中國數千年來生命力是如此旺盛,人口維持增長,物資生活長期進步,出口貨品冠天下。本書如此扭曲,如此一味的認為漢文化有罪西方才對,實純是反漢文化之做。為何我說漢文化而非中華文化呢?因所謂華族面貌不清也無歷史及文化
  •     架构太大就难驾驭,从书名即可以看出。
  •     没读出特别之处来,小型传记集成似的,并且沿用了不少已成定论的观感,所以整体风格比较模糊
  •     内容或有可取处,但一脸苦大仇深,乃至于不考虑历史局限性。只是对古代集权等等大加鞭笞,又有何益?除非是以古喻今。那倒不如再有胆气些。
  •     哎.....泛泛而谈
  •     辛亥革命后暂无
  •     内容还行,半价买还算值..原来的定价确实偏高..慢慢看
  •     刚读了几章,还不错。如果在条目中把各种教训再提炼一下就更好了
  •     值得多看几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