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冯记圈明墓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考古文物 > 盐池冯记圈明墓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1
ISBN:9787030289148
作者: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页数:212页

作者简介

冯记圈明墓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花马池镇冯记圈村西。1999年7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盐池县博物馆联合在此抢救性发掘了明代砖室墓3座。本报告是对此次考古发掘的科学总结。
《盐池冯记圈明墓》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冯记圈墓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以及墓地概况及发掘经过等;第二至四章分别介绍了3座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等;第五章除了附有墓葬、出土器物、出土钱币、丝织品及丝织品特征分类等统计表外,并附录了六篇针对此批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的专题研究性文章。
《盐池冯记圈明墓》可供考古、文物博物馆、历史地理及地方史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业余爱好者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概况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墓地概况及发掘经过
第二章 1号墓
第一节 墓葬形制
第二节 随葬品
第三章 2号墓
第一节 墓葬形制
第二节 随葬品
第四章 3号墓
第一节 墓葬形制
第二节 随葬品
第五章 结语
附表一 冯记圈明墓墓葬登记表
附表二 冯记圈明墓出土器物统计总表
附表三 冯记圈明墓出土锡器登记表
附表四 冯记圈明墓出土钱币登记表
附表五 冯记圈明墓出土丝织品登记表
附表六 冯记圈明墓出土丝制品特征分类统计表
附录一 明杨钊墓志考略
附录二 明代兽纹品官花样小考
附录三 从出土文物看明代丝织技术
附录四 冯记圈杨氏家族墓三号墓出土两件丝织品名物考——兼谈明代女子的裹髻巾与缠头巾
附录五 潞糸由与杨氏家族墓出土的斜纹提花丝织物
附录六 明代乌纱帽及杨氏墓出土实物研究
后记

章节摘录

  1999年7月18日,盐池县爆发了一次多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短时间内形成的洪流使得此处一些墓葬填土出现了明显的塌陷,露出了墓葬轮廓,包括此次发掘的编号为Ml、M2两座砖室墓已露出券顶一角。当地老百姓将此情况报告给盐池县博物馆,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闻讯迅速出动,一方面派专人亲赴现场进行核实,同时将所得的信息直接汇报给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宁夏文物局;另一方面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自7月19日开始,至27日结束,持续了9天,重点发掘了3座明代砖室墓,出土的精美丝织品等文物以及两具完整的男女尸骨等直接送往盐池县博物馆保存。先后参加此次发掘的工作人员有盐池县博物馆的张艺明、马汉泽、郭可强、张书香、侯玉珍、朱久祥、孙海涛、任晓霞、姚晓红、崔明丽,以及自治区考古所的周赞等。发掘期间自治区文物局原副局长周兴华、盐池县原县长何国攀等多位领导曾亲临现场检查指导,盐池县文化局、县公安局、冯记圈村委会等对发掘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图二)。  ……

图书封面


 盐池冯记圈明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建国以来的明代服饰墓葬发掘,仅见诸各种媒体报道的就不下数百座,实际数量可能庞大得多。但是发掘报告至今仅出版了《定陵》、《张懋夫妇合葬墓》、《盐池冯记圈明墓》三本,还有一本《梁庄王墓》主要是冠佩饰。其他还有若干大多简略至极的简报,散见各文物考古期刊。《张懋夫妇合葬墓》里的服饰部分撰写方式基本和简报一致,只有几页篇幅和大致描述,没有详细层次分析,尺寸数据也不甚清晰完整,没有任何结构线图,但大部分服饰都拍摄了照片。虽然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太多,但已经是长期以来难能可贵的唯一一本明代一般阶层墓葬服饰报告,如果不是馆方多方争取和努力申请经费补助,这本并不能带来什么收益的报告还根本无法在发掘了20年之后得以出版。所以去年年底,《盐池冯记圈明墓》出版时,对它的期待还是满高的。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本明代官员服饰墓葬报告,夸张地说可能将会是我国服饰考古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了。期待的原因还在于其丝织品部分由中国丝绸博物馆负责整理,丝博的丝织研究力量相对来说是国内翘楚,就以往的研究来看,应该会非常细致。仔细翻看全书,的确很细致,尤其在丝绸分析部分,不管是面料、纹样都进行了详尽的记录,这也是丝博的强项所在,不愧是专业研究,也提供了不少新知和有益的信息。不过可能是因为期待太高,惊喜之余还是有一些小小的遗憾。第一个在墓葬情况上,此次发掘的三个明墓,与历年来发掘的大量明代官员服饰墓葬相比,保存情况只能算中等一般,信息缺失很严重:m1、m3都没有纪年,而m1、m2因为雨水浸灌、淤泥淤积,服饰全部漂浮淤泥间,大多残损,丧失了最重要的三个原始信息--时间、穿着层次、男女。 唯一保存了穿着层次的m3,一方面没有纪年,一方面服饰也大多残损,很遗憾。所以严重的先天不足,也导致所能够提供信息有限。随便找一个近年的完整墓葬认真整理,相信价值会大得多,不过因为客观局限因素太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丝博本身没有发掘权,一般地方博物馆又基本没有力量撰写出版报告甚至简报,保存条件也极有限,各种遗憾。第二个,服饰部分的撰写也还是有一些可以补充的地方。尽管部分描绘了正面线图,甚至残损推测复原图,但是内部结构图和背图大多不完整,尤其几件重要的内襟和摆的处理方式没有完整展现,是比较遗憾的。对于m1、m2散乱服饰,在没有现场依据的情况下凭注“男”、“女”,可能不太妥,不如仅如实描述现场。唯一未被扰乱的m3,应该重点记录,不知为何撰写的反而比较凌乱,层次记录男女部分均由前后矛盾的地方,关键的男装线图几乎全部缺失,仅有一幅内衣正面简图(也许和丝博的关注角度有关,丝绸纹样线图比较多)。另外有些揭展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图版和文字有几处编号对应错误。m1圆领袍通袖长116应为袖长。其他内容上、研究上延伸出的一些小细节小问题就实在不能苛求了。报告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尽可能详细地如实记录现场和实物情况。提供了完整情况记录,才有可能为后来的各种研究建立基础。不管怎么样,宁夏考古所、丝博和盐池博物馆能够对这样一个以往不被重视的明代服饰墓葬编写了一本详尽的报告,耗费了大量时间和劳力,是很让人敬佩。已经是迈出了令人鼓舞的第一步,希望以后国内同类报告能逐渐多出版一些。韩国的服饰墓葬报告撰写,也许值得国内学习。仅简报的完整程度和提供的信息,基本上就远远超过大部分国内报告。其实不过也就是按层次,把每件实物的尺寸结构正背内用线图表达清楚,再加上若干照片,篇幅不用很多就可以把能够提供的大部分信息都展现出来。完整报告的撰写,更是细致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不过话说回来,基本考古报告的撰写原则,专业人士应该都很清楚,现况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国内明代丝绸研究的不重视吧。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Twice
  •     没有想象的好,果然又高估了国内考古发掘报告的撰写能力,抑或是我个人的要求太高了、不合常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