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百科知识 >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
ISBN:9787535718549
作者:S.钱德拉塞卡
页数:197页

作者简介

本书收集了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S·钱德拉塞卡教授的七篇演讲。它们阐述了作者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以及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钱德拉塞卡认为,追求科学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他描述了几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创造和体验美的经历,如海森堡发现量子理论,爱因斯坦完美其著名的方程式以及魏尔提出引力规范理论等等,它们都涉及到共同的问题:动机、创造和美。

书籍目录

一、科学家(1946)
二、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1985)
三、诺拉和爱德华・赖森讲座(1975)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
四、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1979)
五、米尔恩讲座(1979)
爱德华・阿瑟・米尔恩和他的现代天体物理学
发展中的地位
六、纪念A.S.爱丁顿诞辰一百周年讲座(1982)
(1)爱丁顿:当代最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
(2)爱丁顿:广义相对论的阐述者和倡导者
七、K.史瓦西讲座(1986)
广义相对论的美学基础

内容概要

S·钱德拉塞卡: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因其“对恒星结构和演化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对白矮星的结构和变化的精确预言”而获得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收集的是7篇演讲,它们反映了我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和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第一篇演讲是40年前作的(具体情况在我下面还讲到),其余6篇是在1975年之后的10年中作的。正因为前后相隔几十年,所以它们显示了一个科学家态度的变化。这些演讲都作过精心的准备,在内容的细节以及措词上也作过认真的考虑。

图书封面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科学的价值在于对自然的一致性的不断完善的认识之中.哈雷通过很多计算,准确地得出慧星的轨道。科学家的美学?哈雷的这篇论文已经达到美学的范畴?何谓美学?人们感到一样东西美是为什么?1. 科学永远是一个形成的过程,正是在这种共同努力去分享科学进展的过程中,科学的价值才能实现。科学家在努力扩大某一科学定律 的适用范围作者认为,科学家的动机不同于宗教者、好奇者,而是为了实现系统化(Systemization)这个目标。作者的方法是:1. 了解这一个课题的已知情况,检查这些情况是否符合一般人会关心的严谨性、逻辑条理和完备性标准,如果不符合,就着手使其符合。在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化,实现真正的科学价值。科学的发展依赖于集体的智慧,每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科学才会有所发展。克服困难,是科学“有趣"的原因。我一生的经历,或者说与我有相同经历的任何数学家的一生经历是:我给知识增添了一些东西,同时又帮助他人给知识增添了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值与伟大数学家们的创造性价值相比,或者与那些在身后留下了某种纪念的或大或小的艺术家们的创造性价值相比,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没有性质上的不同。
  •     我赞同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在各自的领域打开新的纪元,动机,创造和美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个人观点,若科学家与艺术家在婚姻上的结合可能会比相同领域内的结合更好,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灵感启发。
  •     此书由S.钱德拉塞卡撰写,诚如钱所言:本书收录的7篇讲稿反映了钱对于科学研究的动机和科学创造模式的一般观点;而7篇讲稿之间的几十年跨度,也显示出一个科学家态度的变化。阅读之下,不难看出这本书是一个科学家自省的过程。开篇,钱就探讨了科学家、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这部分是对于18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界的一个纵剖面式的综述,由于涉及相对建筑专业晦涩的知识而不易理解。而我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对于第三、四篇讲稿却很感兴趣。在《诺拉和爱德华•赖森讲座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中,钱首先介绍了莎士比亚的背景,极具春秋笔法的描述了23莎翁来到伦敦时的窘迫、思辨,继而奋发的过程。钱列举了部分莎翁的文字,他似乎倾向于莎翁的作品是一个全息式的世界,人们无法理解莎翁的遣词造句,或说“莎翁完全超越了文学”“我们要了解莎士比亚的任何一本剧作,就必须知道他的全部著作”。全息化,意即从事物的每一处末节里的结构都指向事物的整体,我在阅读马丁的奇幻作品《冰与火之歌》时也痴迷于马丁所采取的pov式视角——即不同的个人——去重构读者的世界观;这种写作方式可以更丰富的引导读者去理解那个世界:一个背景复杂、人物交织、立场明晰的世界。在阅读《冰与火之歌》时,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钱在描述莎翁时那种“彗星向地球靠近然后又渐渐地离开”之感,当时我念本科三年级,猛醒到那种文学杀死建筑的潜在力量(说可怕亦不为过!),当然我没看过董豫赣那篇文章,在这里仅借用一下“文学杀死建筑”六个字。后来读到霍尔的作品,他对于建筑涵盖了人的五感体验的论述,又让我再一次摇摆不定。也许与我而言,这种心理历程也是一种“彗星向地球靠近然后又渐渐地离开”的过程。存疑的是能否从现象学上寻求帮助,可不可以这样一笔带过:现象即真相——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感受到彗星般的莎翁即可?大概一直跟彗星亲密接触也是一种痛苦吧,我把这种痛苦直接指向六个字:“渴望过度诠释”。之后,钱又开始讲述贝多芬的故事:一个跟命运战斗到底的音乐家。在这里,钱想要表达的是生活的苦难促使贝多芬去完成个人思想上的补完,一旦艺术创作与个人生活结合,就会引发美丽的律动(物理上称之“共鸣”)。同时钱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独自穿过陌生的思想海洋”才能到达彼岸。这里提前引入了牛顿的思想,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对音乐了解不多的我也曾听说过有位音乐家(不记其人名)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沉浸在一篇乐章的谱写中,当二十年之后,音律响起,所有人都感叹道:二十年之中没有一天虚度。与之相似的是文中描述的“从42岁起有七年没有创作。这一定是他在沉思、反省”,对于一个想要有所建树的人而言,保持一种距离,安于独孤是一种信条。对于贝多芬而言,是耳聋这一契机让他与世界脱离开来,类似一种平行空间的方式蛰伏。在道家的说法里有:“第一卦,乾…乾上乾下…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我相信《周易》中乾卦的描述与贝多芬的际遇相通。在捷克文学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作品《过于喧嚣的孤独》中,也讲述了这样一种状态,他们外部的区别仅是赫拉巴尔是文学家,贝多芬是音乐家。钱的讲稿说道这里,已经有点普世的味道了:抛开不同的外在形式的拘束,人的思想过程的同一性,这便是恒常。钱列举的最后一个人是伊萨克•牛顿,最震撼我的是那一句:“我不杜撰假说”,牛顿想要的是那种一刀砍过去给虎口带来震动的真实感,这与17世纪兴起的实证主义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对世事过于迟钝,对艺术缺乏兴趣,不能真正地理解别人虽是牛顿的缺点却也是不断支持他往前走的内因。当钱写到“我相信,牛顿能把一个问题放在头脑中一连数小时、数天、数星期,直到问题向他投降,并说出它的秘密”时,我是震惊的,我想到了我念初中的时候,每天放学从学校到家里,我都低头一边走路一边进行大脑活动:有时候是想前段时间的课业上没解决的题目,有时候是在心里默念古文上的词句。在这里我又要引用《过于喧嚣的孤独》里的句子:“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的嘬着,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到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现在念硕士看到这段话,感觉很受用,赫拉巴尔所写其实与牛顿以降的科学家的科研方式是归于大同的。钱说怀疑牛顿对别的事件不敏感的诚实性,我倒是听过一个有趣的段子:“疯子被人认为疯了,其实在疯子的内心中,不论快乐或是痛苦,他们都生活的很受用。他们只是被‘正常人’疯子化了”正如《盗梦空间》中的情形:分隔开我们的,是层析的梦境。说完三个不同领域的泰斗,钱展开对三人创造模式的差异性探讨,首先莎翁和贝多芬归为一类,牛顿作为另一类;通过列举诸多诗人、科学家的例子。钱拨云见日,提出“艺术和科学都追求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美”,他引用海森堡的古典倾向定义:“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固有的和谐”,进而讲到:“美是人类思想最深层的反应”。随后更是引述拉丁文箴言:Simplex sigillum veri.(简单是真的标志)与Pulchritudo splendor Veritatis.(美是真理的光辉)。拉丁文的重要地位在西方语言史不言而喻,诸般智慧都藏在其中,在很多文艺作品中,拉丁文常常隐喻了“快要消逝的真理”,比如影片《Vfox》中Vfox在电视中对国民那段开场白便是拉丁文开头。且不论钱是否有意为之,但我更宁愿相信这是钱心意的自然流露。在这篇讲稿的最后,钱表示出他对诸如“科学出现的地方,文学就受到排斥”此类想法的摒弃。并举出诗人雪莱对科学的态度。这段文字让我想起我在念高中时遇到的一位物理教师,他经常会在精彩的解题过程中停下来问我们:“同学们看看这个方程式好看吗,有不美的地方吗?不对称是吗,那是因为记错公式而缺少一个常量,现在加回这个方程式,就美了。”更开始我们会笑,后来只有敬意。后来我念高三的时候,他又在班会上说:“在某些领域内有所建树的人,一般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的人,比如思维缜密却行动上却大刀阔斧。”意思大概与钱说的相似:“科学已经扩大了人们统辖外在世界的王国的范围,但是,由于缺少诗的才能,这些科学的研究反而按比例地限制了内在世界的领域…”举个身边的例子,建筑学院的院士吴硕贤先生不是也出过诗集的吗?最后钱的结论是半开放式的,重在激发听众思考。而我的读书笔记写到这里,权作一段文字收笔:在理性或者感性主导的探寻过程中,人易不可察觉的陷入对事物的过度诠释状态,在刚开始,保持实事求是的状态是好的,然则也要记得时常抽离自己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去省视自己所为,将两者杂糅才是乾卦最后一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否则就是亢龙有悔咯,要懂得生活,热爱生命,也要保持独立自主人格。2012.12.2于广州 五山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基本上都是些废话。
  •     后面关于黑洞部分以后再看一遍吧
  •     这就是学者的谦逊与宽容
  •     内容很有深度,需要比较高的科学素养才能引起共鸣。但是读一读也是不错的~
  •     是 讲座的形式 内容很广 作者是一个搞天文物理的 所以他的演讲中以他一个天文物理学家的视角 讲述了他的认识 虽然买完了挺失望的 没想象中的好 只有一章讲的是这书名字的内容 作为科普累读物挺一般的 但另一方面 也写的不错 就是 讲的更多的是 艺术家科学家的奋斗历程 与思维方式的不同 总的来说 还可以吧
  •     理论看不懂,对美的那段很喜欢。莎士比亚、爱丁顿的八卦很有趣..钱德拉塞卡好厉害。莎士比亚的庇护人南安普敦伯爵,怎么感觉他们好有基情....
  •     永远敬佩那些站在美与哲学顶端的人
  •     作者在书中着重提出了艺术与科学从业者“最佳产出年龄”和创造模式等问题,并没有给出解答。却在现实生活中以他自己的行动弥合了问题所彰显的矛盾。相对于绝大多数被称的天才,他更适合普通人作为榜样。
  •     文科生来看略无聊,还是得沉住气啊
  •     咖啡馆里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说是看完了,其实里面的物理知识基本是略过,主要是摘取了自己想学习的知识。虽然吸收的是一些大话,但作为综合阅读中的一本书,在相互印证上起了很好的作用,让人可以更坚定去执行一些理念。 09/04补:再看读书笔记,明白了这些年看似漫无目的地追求的东西,其实就是“美”,一切愉悦的源泉。更明白了,如果完全漫无目的的追求,人容易一事无成。犹如作者说的“如果我能满足我的兴趣,我将成为另一个人”。这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     和内容与传达的理念比较,这是本超值的书,相信“第一推动”系列都是这样的好书。
  •     我真是,老了。最近应该都不会看这个系列了
  •     趣味性一般,第一推动的书,学术性强。
  •     就看了一篇《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深叹这样的探求在中国化马哲下的氛围中是无法继续下去的
  •     研究学术的思维模式的书籍,对于想学到知识的人不一定适用,但是对于曾经做过研究的人来说,思维模式还是一致的。这类书不少见,找到各个看起来不相干的东西之间的相似性,与普利戈金的找到物理各个学科之间的矛盾可以相互比较。显然普利戈金更能让人思考
  •     原著叫真理与美,书名其实是书中最平易近人的一篇,讨论了大部分科学家为什么无法像艺术家一样终其一生保持旺盛的产出能力,具体表现为大多数伟大的科学家一生最突出的贡献往往发生在四十岁之前。另外的几篇大多专业水平太高,没看懂。但至少让我了解了现代天文学的研究状态。
  •     首先,是本好书。然后,为了吸引眼球,封面上那个英文的书名才是正体……没错,真实与美。
  •     第二三四章不错。真和美,先验的和理性的,这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     实在一般,豆瓣好文艺的评分:)
  •     这是一个近现代天才物理学家的多个演讲稿集锦,最精彩的就是副标题的这一篇:”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其他几章中也偶尔有几句很有说服力的观点。总之,讨论的是:”光有兴趣,是做不出好科研的。“ 看过一篇why was relativity accepted的论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他的理论在那个时代会被接受。这本书里说是英国物理学家的爱丁顿等人,花大价钱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组织的一次皇家科考队验证了光线弯曲的事实,让爱因斯坦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作者的观点是,爱因斯坦被捧得太高,所以很难能谦逊的面对他的研究,而且阻碍的量子论的发展,限制了他真正的才能。
  •     大二春夏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小组研究的材料。
  •     生物狗的自我修养
  •     大话挺多,所以显得废话连篇,虽然确实很实诚的样子。
  •     因内在动机所从事的事业会让创造本身具备美感
  •     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艺术家
  •     我读那本封面是黑色的。那年头理论物理学家实在幸运,到处是宝,可惜当年中国环境太乱了
  •     很早前读的,相当有趣味。非常好的科普著作。
  •     大学时草草翻过!
  •     一般吧
  •     并不常见的题材。几篇演讲里只有一篇真正去分析三人的美学,很精彩,不过吃不饱~最后一篇也提及了所谓“美学”,但是层层递推的公式,不深不浅,对于仅仅想了解所谓美感但是没有数学物理基础的读者来说门槛是不是有些高了?整理一部这样的文集确实出彩,关于作者所说的科学家思想之转变也是有的,但是有一两篇还是免不了“晦涩”的评价。
  •     非常遗憾,这是作者面对有专业训练的人的演讲稿。编者本来应该加入注释和辅助资料,它本该成为更好的科普著作——在充足的辅助材料虾,它介绍了20世纪天体物理最激动人心的一些篇章。可惜,译者和编者都没有足够的能力。
  •     科学、文学、音乐都透出宇宙宏美永恒的规律。
  •     探讨了科学与艺术对美的追求,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创造模式上的差异以及科学研究的动机问题
  •     大师的著作,值得品读,湖南科技的精品之作
  •     Z,上大三时,这书让我趣味点生
  •     非常好的书。对于任何人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无论是从事文学、科研还是艺术的人。尤其对于一个将来想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这本书是成长的精神读本。
  •     科学家都好可爱,要刷一本霍金演讲,要刷演讲视频…
  •     大部分科学没看懂。1 对事实谦虚,正视事实才能发展;2科学之美在于知识的和谐,系统的完整。创造和谐和完整的过程即创新;3 创新可以是开创式的创造体系框架,也可以是迭代式填补体系空白和具化体系模糊之处。
  •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片演讲稿,这本书的易读性也不是很强。
  •     书中大多思想都已知,可贵之处在于对以往大科学家一些言论的记录,还有雪莱的“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就是 你所知道的,和你应该知道的”
  •     虽然对内容感兴趣,但是有点名不副实。不如 《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物理学与美》有内容。
  •     前几篇还看得懂 后几篇涉及太多物理公式就不太看得懂了 总之是讲科学家的美学追求 还行吧
  •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的打油诗醉了,特别好奇钱德拉塞卡在演讲中念这首诗的现场效果!就像译者自己在译后记里承认的,书名多少有点标题党,因为它其实只是书里七篇演讲之一。前几篇在类似主题下聊科学研究的美学,跟一般看到的科学史的书挺像。后三篇针对具体人物的演讲略专业,像我这样不懂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也懒于费脑筋去理解的人,看得略乏味。 虽然这样,还是要说,这书跟其他聊科学史的书一样,非常治愈,大概是科学发现,总是能体现主人类智慧和勇气比较纯粹的一面吧。
  •     呃。图书馆?
  •     买时买了,还没看哪呢
  •     美是整体与局部以及各部分之间协调的关系 追求美的动机可以成为培养一切兴趣爱好的出发点
  •     书名实在是。。。
  •     《真理与美》好好地原作者标题硬要为了吸引读者被改成现在的标题,对模式发的现探索,但又不深陷于自己所发现的模式,乃科学探索必备的素养
  •     科学史,bit boring
  •     数学家(科学家)的创造力巅峰往往在30岁之前,而文艺工作者最杰出的作品在晚年。
  •     有那么会儿我也读这种书,当年很治愈啊,明确告诉我,艺术之路是可以走一辈子的,越老,境界越高,做出的东西会越好。作者是位得过诺奖的科学家。
  •     Truth and Beauty 诚应是每个人毕生的追求。爱丁顿那章深有感触。钱德拉塞卡文笔也不逊于各种文学家。
  •     作者是位天体物理学家,对科学界特别是物理领域的科学家可谓如数家珍。作者既发现了科学和文学艺术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人类从来没有发明什么而只是不断发现,科学和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在人的内心对自然原理的再现--又找出了二者之间的不同,科学上的有价值的建树基本都发生在年轻时,而文学艺术的成功往往有赖于于人生的积累。 书中有些章节很多数学公式--她们往往是科学家心目中毕生追求的情人。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绕她们走过去也许更轻松一些。 这是一本有空时可以随便翻翻的书。
  •     大学时期看的,视野独特,影响至今
  •     讲真 比时间简史好看一亿倍
  •     6.9 作者自己,是第二种科学家。
  •     值得科学工作者都读读的书。钱德拉赛卡这样大家的眼界确实不是普通传记作者能够媲美的。
  •     里面很多有趣的科学史事和名人轶事!!!!!!!!!!!!... 阅读更多
  •     也许本来还不错吧,不过看了大量引用这本书的<物理学之美>后就没那么深的感觉了。
  •     感觉题目是它最好的部分……
  •     讨论了科学与美学的关联,对我这种非科研工作者来说难以产生什么共鸣。
  •     硬着头皮啃了一半。。。只有高中理科知识的人还是别看了。。。
  •     科学家发现美,艺术家创造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