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心理博弈(修订版)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投资 > 投资 > 股市心理博弈(修订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9787111109624
作者:(美)约翰·迈吉
页数:437 页页

作者简介

《股市心理博弈(修订版)》当然不是什么关于精神病学科的专著。它也决不是什么心理学的丛书。它只是一本力图帮助股民们,在其股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能力的指导丛书,当然,我也衷心地希望它能够有助于奋斗在其他领域的人们。本书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许多不同的论题,它们中的一些在社会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本书并不想就这些问题给出什么权威的定论,但是,在很多领域、很多争议当中,人们都似乎有意识地进行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以至于人们的内心世界都被或多或少地隔离于外部的客观世界之外。诸如在金融、法律、政治、宗教、社会、医学、教育、精神病学等学科和领域,都已形成了专业的术语,这些术语的精确涵义,只有它们的创始人才能够真正地把握。因此,在我们进行某项专业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就某些涉及到的专业概念进行精确的界定。然而,在面纱之后,世俗的公众并没有受到权威的欢迎,在那些专业人士与普通大众之间,缺乏有效而充分的沟通。

书籍目录

译者序序言前言第1章 简介第2章 赌博游戏第3章 障眼术第4章 股市老千第5章 盲人第6章 走出黑暗第7章 照相机第8章 主要接收者第9章 出发点第10章 一一对应第11章 地图与地图之间第12章 地图朱断更新第13章 引入各项最新数据第14章 26个开路先锋第15章 地图的地图第16章 鸽巢第17章 标签第18章 并非一模一样第19章 上梯子和下梯子第20章 相似性与差异性第21章 超越客观世界第22章 为地图标注涵义第23章 没有地形地貌的地图第24章 超常复杂的机器第25章 意识的层级第26章 时光的回旋第27章 停一停!看一看!听一听!第28章 矛盾第29章 放弃以人为中心的宇宙观第30章 必须获得理性第31章 思维的过程第32章 高层次抽象概念的模糊性第33章 “对于我来说”第34章 不是/就是第35章 二元论的危险本质第36章 三元价值定位法第37章 多值系统第38章 无穷值系统第39章 希腊人的谚语第40章 并不完美的信息第41章 究竟为何如此伤痛?第42章 盈利也可能造成伤痛第43章 预测未来第44章 预测未来的方法第45章 寻找平衡第46章 正反馈第47章 什么是“价值”?第48章 提出正确的问题第49章 每天要问的两个实际问题第50章 胡言乱语,无穷无尽第51章 我们无法得到所有第52章 真相、全部真相、绝对真相第53章 幕间休息第54章 过期的信息第55章 “购买优质的、安全的股票”第56章 “我只对收入感兴趣”第57章 “但我仍然坚持我的股息和红利”第58章 束之高阁,忘掉一切第59章 古老师罪恶的保证金第60章 超越股票市场第61章 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第62章 “基本因素”第63章 “应计制”和“实际发生制”第64章 向上总比向下好第65章 向上与向下的表面现象第66章 政客与经济学家第67章 各种工具第68章 有人能够预测未来吗?第69章 考评的方法第70章 构建考评方法第71章 考评方法必须构建于事物基本轮廓的基础之上第72章 将得出的方法应用于实践第73章 习惯陷井第74章 连锁快速的反应第75章 数字陷井第76章 美妙的曲线第77章 损失陷井第78章 利润陷井第79章 常识陷井第80章 小猪观察家第81章 预测的局限性第82章 股市是赌场吗?第83章 纯粹的数学概率第84章 对手的策略第85章 回报第86章 细分与最大化第87章 着重考虑负面第88章 长期净收益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当然不是什么关于精神病学科的专著。它也决不是什么心理学的丛书。它只是一本力图帮助股民们,在其股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能力的指导丛书,当然,我也衷心地希望它能够有助于奋斗在其他领域的人们。本书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许多不同的论题,它们中的一些在社会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本书并不想就这些问题给出什么权威的定论,但是,在很多领域、很多争议当中,人们都似乎有意识地进行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以至于人们的内心世界都被或多或少地隔离于外部的客观世界之外。诸如在金融、法律、政治、宗教、社会、医学、教育、精神病学等学科和领域,都已形成了专业的术语,这些术语的精确涵义,只有它们的创始人才能够真正地把握。因此,在我们进行某项专业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就某些涉及到的专业概念进行精确的界定。然而,在面纱之后,世俗的公众并没有受到权威的欢迎,在那些专业人士与普通大众之间,缺乏有效而充分的沟通。  正确的观念+正确的习惯+正确的分析技术=长期净收益。  其实,约翰·迈吉早在1958年便写下了他对股票市场的真切感悟,为股民们解答了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而我们却居然在一条早已经被迈吉标注好的道种上迷失了方向,要么大闯红灯,要么停在绿灯下踯躅不前,再不就是干脆选划了岔路口。

内容概要

约翰·玛吉被认为是有史以来股票趋势技术分析领域最伟大的投资大师。他与罗伯特·爱德华兹合著的《股票趋势的技术分析》一书销售量达到100万册,是该领域内最热卖的经典之作。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继史上最热卖的股票技术分析经典《股票趋势的技术分析》之后,约翰·玛吉的又一力作,在股市上获取长期净收益的秘密在于:正确的观念、正确的习惯和正确的分析技术。

章节摘录

  那么,这些例子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数字是如何戏弄我们的呢?当然,就像其他的错误一样(我们头脑中的地图告诉我们一种答案,而最终却发现客观事实并非如此),这并不是客观事实本身的问题。不知何故,我们所学到的某些东西并不总能够经受住现实的考验。当你环顾四周,发现竟有如此众多的已掌握的东西需要重新修正、重新标注日期,或重新指定的话,你不觉得这实在让人吃惊吗?在两支股票的例子里,让我们反思的是,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所具有的真正本质—对数作用,与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算术作用的本质竟有如此巨大的差别。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却仍然用那些算术性质的地图来思考问题。  这其中的困难至少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有很多的实例,这自然表明,事物呈现算术关系的特性。如果我们沿街清数街道两边的房子数目,那当然只能是1,2,3,4……实际上,我们所有的计数,都属于算术的范畴。我们计算着金钱,计算着日子,也计算着一年里创下新高的股票的数量。  第二个困难在于:我们孩提时期学会的大量简单交易,都仅仅涉及到算术的和正整数的范畴,而这也就是学校里教授的数学课的全部内容。我们因此懂得,约翰本来有7只苹果,处于慷慨,它送给了查理其中的两个,还送给了安德鲁其中的一个;玛丽得到了15美分的奖金,靠送包裹,她又挣到了20美分。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结果,我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即认定世界统统是由那些可以用正整数来表达的事物所组成的。至于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差距,一律相等。比如说,6和7之间的差距,与16和17之间的差距,便没有任何的不同。  学习时的年纪越小,学到的东西越牢靠。万幸的是,我们还算及时地接触到了负整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概念(包括比数和小数两个部分)。但同时,不幸的是当我们开始学习比例、百分比以及其他类似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已经变得对所有的数学问题极为反感(在大多数学校里,教育并不是按照启发、激励的方式来进行的),因此,我们放弃了学习,直接走入生活,去追求自己的财富。此时的我们,除了2加2等于4这样的数字运算以外,实际上并没有掌握太多的生活之道。  当然,只要用得其所,算术运算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在很多情况下,例如在处理可以得出精确答案的计数问题的时候,算术运算十分有效。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下列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某人曾经假设过一种并非毫无道理的情形:假定股票的价格相继从20美元/股跌落到15美元/股、从15美元/股跌落到10美元/股、从10美元/股跌落到5美元/股,如果这三种情形均被认为毫无差别的话,那么,从5美元/股跌落到0美元/股的情形势必也与上述三种情形相差无二。然而,当迪克(Dick)告诉你说,JFK股票已经下跌得足够多了,已不可能再继续下跌的时候,他错了。当然,迪克对此信心十足,这时,如果你对他提出质疑的话,他一定会与你展开激烈的争辩和慷慨激昂的陈述。因为,这支股票具有站得住脚的“过硬”理由,试想,它已经从20美元/股跌到了5美元/股,整整下跌了15美元/股,难道它还可能继续下跌另一个15美元/股吗?!  的确如此,从算术上说,JFK确实已经相当接近底部了。但是,从比例的范畴来讲,接近底部的说法根本不能够成立。如果你去告诉乔说,以5美元/股的价格买入JFK后,JFK可能下降的空间一如以20美元/股的价格买入JFK,那么,乔或许会认为你疯了。而如果你继续告诉他说,JFK下降的空间是无限的,那么,我想,乔一定认定你发了疯。  但是,让我们睁开眼睛看看吧!如果我以20美元/股的价格买入JFK或其他任何一支股票,那么,当该股票跌落到10美元/股的话,我所拥有的资产将缩水50%。如果我买入的数量为100股,价格为20美元/股的话,我买入的成本将是2000美元,而在价格下滑到10美元/股的时候,它们已只值1000美元了。  现在,如果我投入2000美元,全部以10美元/股的价格买入该股票,那么,当股票的价格跌落到5美元/股的时候,我的所有股票的价值是多少呢?1000美元,我的总投资缩水50%。  假设,我继续以2000美元全部买入5美元/股的股票。当股价下降50%,到达21/2美元/股的时候,我的股票同样只剩下了1000美元。  随便指定某个数字,例如1美元/股,它仍然有可能下跌到50美分/股。以10美分/股买入,它还是有可能跌落到5美分/股。任何一个价格,不论它有多低,它都有可能跌落掉50%,导致你的资本缩水50%。  不仅如此。我们这里只选用了50%这个方便计算的数字,其实,一支股票不仅可能跌落50%,它也同样可能跌落90%,而且,它可以从任何价位启动下跌机器,不管股票的价格已经到达怎样的低位。而在股市里,那些著名的定性结论当中,最为著名的一句就是,“它们不可能再跌啦!”  有报道说,在爱因斯坦发现复利现象的时候曾经兴奋地这样叫嚷道:“有了!复利才是数学真正的奇迹。”一旦我们挣脱了算术关系的枷锁,我们将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事物发展的对数运算规律不论是蜗牛壳的生长,还是复利的计算。  上一章中,我们探讨了有关对数关系的问题。对数关系的实质是比例关系,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加或减。它也是自然界中,许多事物发展的基本模式,甚至也包括金融界里的某些事物。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对数关系的作用随处可见。但是,如果你受到的教育局限于相加关系的话,你将无法察觉到对数关系的存在。我们就像是色盲,只看到了景象的某个部分,却错过了它色彩和谐的美。自然界对数特性的一面,就像春天亮丽的色彩或是冬天晶莹剔透的冰雪那样,美丽而动人。  对数增长的规律十分简单,简单得让人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要坚持忽略它的存在。它只不过是资本利息、某些植物以及某些动物增长的普通的方式而已:在每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增加的数量均为当前数量的一定比例。例如,资本的年利息率为10%,那么,100美元的现金将在一年内增长到110美元。第二年年底的时候,这笔现金又将在新的110美元的总数的基础上增长10%,因此,它将增长11美元,总数达到121美元。同样,第三年年底的时候,它又在121美元的基础上增加10%—12.1美元,并达到133.1美元的总数。第四年,这笔钱的总数增长为146.41美元……依此类推。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随着本金的增长,以利息形式增长的部分—以某一恒定的比例计算,也将相应地增长。不论增长率是10%,还是30%,或是90%;也不论增长率以一年计算,还是以半年计算,或是按周、按日计算,甚至以无限、收敛的时间系列来计算,只要它们体现出增长的连续性(我们假定,增长发生在每一个最细微的时间里),结果都会出现相同的情形。  由于增长的数量,在任何时间均等于本金的一定比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增长比率与增长的状态是成比例的(这里的所说的“比率”,是指增加了的美元、英镑、英寸、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形式的数量)。很多事物的增长均符合这一基本原则,不仅仅是银行里的存款,也包括自然界里的许多有机体:松果、鹦鹉螺、蜗牛壳、树上的嫩芽、向日葵等等,这些仅只是符合这一增长规律的很少的实例而已。

图书封面


 股市心理博弈(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当代的畅销书总是试图在第一页就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人入胜;而这本书的前面大半部分却似乎是在催你把它烧了!别烧,也别拿去垫桌脚,如果读者是个老股民的话,这书的最后几十页会让他兴奋不已的!
  •     文/老钱“是抛开那些孩子气的想法,成为成熟的成年人的时候了。”读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到了赋予股票一个合适的权重,回归正常生活状态的时候了。是的,尽管具体的途径仍有待于进一步选择,但大的战略方向却是确凿的:暂停阅读股票方面的书籍,将仓位降低至合理的均衡水平,认真思考人生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在锻炼和工作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抽出时间来陪家人享受生活本身。最重要的是,不再给自己设定短期的盈利目标。约翰•迈吉的巨著《股市心理搏弈》,对指导我们人生(包括投资在内)而言,堪比查理•芒格的格栅理论。而较之于《黑天鹅》,《股市心理搏弈》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面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客观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当然,对于想从这本书中找到拿来即能战的投资诀窍者来说,这本书照例要让您感到失望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您,这本书只有5%的内容谈到了股市,剩下的95%其实是在谈论一种思维方法。你可能觉得我太容易被某本书改变了,但实际情况却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在该坚持的地方越来越保守固执,在该改变的时候却更具勇气和决断力了。阅读本书前,我就一直在思考,自己这种全力以赴、力求卓越的状态,是否太过郑重其事了,反而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面,结果给自己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反而令自己无法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有时候容易被自己最近的成功所冲昏头脑,也容易被最近的失败所击溃。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成功与失败的根源之所在,不能准确地衡量当初成功或失败的土壤是否依然存在,那么,我们就会将成熟的理论应用于不合适的条件,从而埋下失败的种子,付出巨大的时间代价。退一步讲,即便我们找到了新的理由,但如果这理由正在被新的负反馈机制所对冲,那么,期望转化成现实的概率也有可能大大降低。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地面对这种新的负反馈机制,而是一味地沉迷于先前的认识不能自拔,自欺欺人,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新的战斗中遭遇前所未有的失败,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以真金白银为代价去换取新的教训与经验,甚至从头再来。现在回到A股市场,是的,去年我们在2000点以下成功抄底,完全来源于对价值的合理判断。但是,在3000点以上,价值低估这个因素已经实实在在地消弥掉了。市场上已经没有符合格雷厄姆买入标准的投资标的了。如果我们还用纯粹的价值投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投资,那么,不仅不够诚实,而且简直就是在胡弄自己。那么,我们凭什么来支持自己满仓持股呢?我们当然有自己的理由,比如说相对于市场上绝大部分股票来说,我们手中的股票只有15倍的市盈率,而企业的成长性却达到20%左右,假以时日,不是股价上涨,就是市盈率下降。而且,经济正在扎扎实实地好转,企业盈利能力仍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货币流通速度正在加快,市场上的活钱会越来越多,人多钱傻速来式的资产价格泡沫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是的,这确实是我们的主要理由,而且在逻辑上也可以成立。但是,我们仍有必要问自己几个问题:经济向好与股市上涨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迅速的联系?新股发行速度加快,以及大小非的持续减持,是否会抑制可能出现的泡沫化进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趋势逆转?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无法肯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没有人可以肯定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当然,看多者和看空者都在努力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并且有意识地忽略不利于自己的证据。这绝对不是一种诚实的态度,尽管笔者本人最近一段时间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采用这种驼鸟战术。是的,即便我们认为市场上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的机会,我们手中的股票依然具有长期向好的趋势,但我们确实无法预测市场下一步的走势,而且也不能排除市场在短期内逆转的可能性。有谁规定15倍市盈率的股票不能跌到7.5倍呢?尽管这种可能性与目前的气场不相吻合,但如果我们天真地排除这种可能性,那也绝不能够说是诚实的。最好的策略也许是赋予未来一个合理的概率,在资金与股票之间三七开或者二八开;同时,始终坚持在估值相对合理、成长相对可期的股票上坚守。要知道,无论是股票,还是现金,都代表了一种购买力,哪种更划算就多持有一点儿那种凭证,不存在绝对的、非此即彼的标准。约翰•迈吉一定不喜欢我用这么多高度抽象的词汇,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也一定不喜欢我把事情搞得这么不纯粹,但我觉得,必要的妥协有助于把自己从高度耗费精力的投资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宝贵的时间应用在更加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整天神经兮兮地研究各种消息和分析盘面走势。接下来的时间内,我将暂时停止阅读股票方面的书籍,尽管,《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等有趣的书籍仍在吸引着我的目光,但那是中场休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我要给自己放个短假了。如果合理的资金分配可以解决假期内的焦虑问题,那么,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尽管以约翰•迈吉为代表的技术派认为基于价值的投资实在是太累了,因为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似乎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但仅就我个人而言,在留出一定保险金的基础上,基于价值或者说成长性的投资,依然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当然,前提条件是自己已经对手中的投资对象有过较为细致与客观的研究与检验,因而有较大的持有信心。恰恰相反,尽管我也读过那么几本技术方面的书,对技术派的基本工具有过大概的了解,但我总觉得这一路线并不轻松,特别是几乎每天都要盯盘,这样的时间成本和精力耗费,绝对不是我所能支付得起的。是的,我决定放下执着,从一直都在追求卓越的投资活动中把自己给适度解放出来,迈向一种更加均衡、更加合理的生活。这就意味着,该工作时认真工作,该出差时随时可以出差,该应酬时能够适度应酬,该锻炼时积极锻炼,该休闲时愉悦地休闲,该陪父母和爱人的时候可以心无旁骛地陪伴他们。让20~30%的资金闲着,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恰恰相反,它将有助于我睡得更安稳、生活得更均衡,为什么不这样做呢?为什么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狠呢?假如一切正常,到退休的时候,应该能够像曹SIR那样,15%的购买力由劳动得来,85%的购买力由投资得来。诚如是,也就不枉执着这两年了。亲爱的约翰•迈吉先生,请原谅我在战术上曲解了您的意思,但我相信,从更加抽象的意义上来讲,这也正是您所希望看到的事情,不是吗?陌上花开缓缓行,细细赏,莫辜负无边春色。
  •     个人一家之言,也许是我的功力不够,未没真正体会作者的本意。从直观上,这本书过于啰嗦,往往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用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而且书中不同的章节多次重复地阐述同一个道理。各个章节之间几乎无逻辑可言,内容未能有效地组织起来。读到320多页后,几乎彻底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耐心!也许作者的感悟很深,但是用这种长篇的、繁缛的语言描述一个简单的道理时,往往会感觉失去了关注的重心,难以定位到作者到底在强调什么。也许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当时很重要的认识,在当今已成为很普遍的概念与通识。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前面看着有点不知所云,也很难让人注意力集中,越到后面才发觉其讲述的内容的朴实与天然。不过感觉可能是翻译的不是很好吧,才让我感觉到老是分心
  •     经验之谈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的补充。看过PDF,想买的发狂。
  •     很合胃口,不仅仅是炒股而已!
  •     实际上是一本社会学或者说是一本人类学
  •     所有文字资料都有时间性,只反应真实情况某些方面,不是全部。摆脱非黑即白的二元观点,从更多角度去分析判断。多问是这样的吗?你怎么知道?摆脱自己的主观判断,客观地分析与交易,顺势而为,多看对数图,最后实现无招胜有招!翻译略显晦涩,是本好书讲得很细,但领会它和做股票一样,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     通篇都是正确的废话
  •     ??大象??不理解。。。书中最后一句话“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是抛开那些孩子气的想法,成为成熟的成年人的时候了。”
  •     约翰·迈吉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瞬间甩开约翰·墨菲十三条街
  •     有意思,其实所有问题到最后都牵涉到哲学。
  •     完完全全没理解得了呀
  •     写得浅显 比较一般 而且啰嗦至极。但仍然有一些收获。
  •     费话连篇~
  •     原来不是关于行为金融的,晕倒。
  •     2010.对于价值型投资者来说,本书很难入其法眼。此外,对于心理博弈的说明也很少,有名不副实的感觉。
  •     有点飘。
  •     失望
  •     指出了一些心理缺点
  •     虽说是说股市的,其中有些普遍的人性和心理在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有用的。 但是作为就股市而谈股市,作者有些唠叨的反复在强调1-2个个人感受,而且觉得整本书的内容有重复的,也有逻辑安排是不是很合适的,不知是否翻译的原因
  •     好书 经常重读 不只讲投资 还有哲学观
  •     新版书名叫:股市心理博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163570/ 以前叫:战胜华尔街:成功投资的心理学与哲学。
  •     读过也没读懂
  •     是抛开那些孩子气的想法,成为成熟的成年人的时候了
  •     投资心理
  •     他就说了一件事,不要把标签当做事实。
  •     其实跟股市没多大关系,更多的是讲述一些心理态度,毁就毁在这本书的译名上吧...
  •     作者和上帝一样了
  •     : F830.91/3346
  •     建议直接读犯罪心理学
  •     恐怕要读多几次才明白
  •     看过的最好的股票心理方面的书,引起心灵的共振,不要去追求什么完美,不要去追求什么一夜暴富,根据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地图,接受小小的失败,和不完美的预测,积累成功!
  •     断断续续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这本书读完,确实想说,这本书有很多地方蛮晦涩蛮乏味的。虽然书名貌似说的是心理学,其实这本书将的都是哲学方面的东西,股市哲学,也是人生哲学。哲学范畴的文字,自然也难免晦涩难懂了。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反复阅读,细细玩味的~
  •     是抛开那些孩子气的想法,成为成熟的成年人的时候了
  •     不知所云啊
  •     重新审视理所当然的固有想法。 有些说法基础论据不够。
  •     股市需要一张地图,可惜没从这本书当中看到。
  •     力荐
  •     本书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很好: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摒弃二元思维和及时更新当下数据不要耽于过去。但是用了一本书来讲稍显啰嗦。看到后面实在耗不住,用做英语阅读试卷的技巧读的……
  •     通用,太通用了,特别是前半部分。抽象与具体是矛盾的,通用的东西往往缺乏针对性。 写得还有点啰嗦。 这书得细细读。
  •     哲学味道很浓!
  •     这本书虽然有些冗长,但是就其哲学思想而言,这是恰当的,特别是考虑到与一般哲学书相比,它显得不那么繁难。本书是09年1月初看完的。
  •     要有极大的耐心看下去才行
  •     书很厚,但没有厚的价值,如果是冲着作者名声去的会很失望。
  •     很喜欢迈吉,以及他的观察角度,透视交易心理才能转变我们一些操作技法。
  •     只看了前面一小部分,下不了定论,但作者的语言功底确实了得。
  •     从认识论,世界观,到投资心理。真不错!
  •     据说要和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起读,我只看了一本。觉得一般
  •     有趣的作品 比他写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更有意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