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经济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 第一本经济学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64212063
作者:[美]墨菲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一本独具特色的基础经济学读本,由奥地利经济学派新锐代表人物罗伯特·墨菲(Robert P.Murphy)博士撰写。墨菲博士深通写作之道,他用出神入化的笔触向普通民众讲述关于真实人的经济学,逻辑超清晰,框架超优美,文字温馨而迷人,不仅实现了“朴素而传统”的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思想的完美融合,而且为学生打下了继续学习高级经济学的基础。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基 础

第1课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2. 经济学是科学吗
3. 经济学的范畴
4.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第2课 如何发现经济学的原理

1. 有目的的行动与无意识的行为
2.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3.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就的比较
4. 如何发现基本经济学法则

第3课 由行动推导出的经济学概念

1. 引言
2. 只有个人才行动
3. 个人有偏好
4. 偏好是主观的
5. 偏好是一种排序,不能量化
6. 不同人的偏好不能加总

第4课 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学

1. 引言
2. 克鲁索用思维力量创造物品
3. 消费品与生产品
4. 土地、劳动力与资本品
5. 收入、储蓄与投资
6. 物品按单位估价
7. 总结:克鲁索一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第二部分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第5课 私有财产权制度

1. 社会需要规则
2. 资本主义:这是私有财产
3. 市场经济与自由企业

第6课 直接交换与易物价格

1. 为什么人们要相互交换
2. 直接交换/易物
3. 价格
4. 易物交换的价格形成

第7课 间接交换与货币的产生

1. 直接交换的局限
2. 间接交换的优势
3. 货币的优势
4. 谁发明了货币

第8课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1.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2. 为什么专业化能提高生产效率
3. 比较优势让人人受益

第9课 企业家精神与竞争

1. 企业家精神
2. 竞争保护消费者
3. 竞争保护工人

第10课 收入、储蓄与投资

1. 收入、储蓄与投资
2. 投资增加未来的收入
3. 储蓄与投资怎样增加经济体未来的产出

第11课 供给与需求

1. 供给与需求:目的
2. 需求的定义与需求定律
3. 供给的定义与供给定律
4. 用供给与需求来解释市场价格
5. 用供给与需求来理解价格变化

第12课 利息、信用与债务

1. 利息:关于时间
2. 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
3. 常见的信用交易
4. 债务的利弊

第13课 盈亏计算

1. 盈利与亏损指导企业家
2. 利息与利润
3. 盈亏计算的社会功能
4. 盈亏计算的局限

第14课 股票市场

1. 股票市场
2. 为什么要发行股票(债务与权益)
3. 股票投机的社会功能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第15课 社会主义的失败——理论篇

1. 纯粹社会主义的设想
2. 社会主义的激励问题
3. 社会主义的计算问题

第16课 社会主义的失败——历史篇

1. 经济理论与历史
2. 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3. 社会主义的死亡人数统计


第四部分 干预主义:混合经济

第17课 价格管制

1. 干预主义的设想
2. 最高限价
3. 最低限价

第18课 销售税与所得税

1. 政府开支
2. 政府怎样为开支筹钱
3. 销售税
4. 所得税

第19课 关税与配额

1. 重商主义
2. 自由贸易的一般性论证
3. 关税
4. 进口配额

第20课 禁毒经济学

1. 禁毒
2. 禁毒腐化政府官员
3. 禁毒助长暴力
4. 禁毒降低产品安全

第21课 通货膨胀

1. 货币通胀与价格通胀
2. 政府怎样造成价格上涨
3. 政府制造通胀的危险性

第22课 政府债务

1. 政府赤字与债务
2. 政府债务与通胀
3. 政府债务与子孙后代

第23课 经济周期

1. 经济周期
2. 政府怎样引起经济周期
3. 虚假繁荣必然导致萧条
4. 大规模失业的根源

术语对照表

编辑推荐

  超给力的经济学!  一本为每一个着想的经济学,一本讲述真实人的经济学,一本让您心明眼亮的经济学……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张维迎鼎力推荐!

内容概要

  罗波特·墨菲,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墨菲博士深通写作之道,他用出神入化的笔触向普通民众讲述关于真实人的经济学,逻辑超清晰,框架超优美,文字温馨而迷人,不仅实现了“朴素而传统”的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思想的完美融合,而且为学生打下了继续学习高级经济学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附有一份很棒的词汇表,为数百个经济学基础词汇提供了准确的释义,对夯实经济学基础十分有用快乐地读完这本教科书,您眼中的世界将变得不同……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本适合中学生读的经济学教科书,并收集了英美的相关资料。比起来都没有这本书更接近生活,容易被学生理解。”  ——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    “这本书与众不同,它是用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思想写成的。懂得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助于你真正明白现实世界的人是怎么行为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计划经济为什么失败,政府干预为什么难以奏效,自由为什么如此重要。”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

章节摘录

  如果说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那么,竞争则是对他们的规范和激励。竞争确保企业家不断努力,以满意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为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  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每一次交易都是自愿的。无论一个企业家变得多么富有,他也不能强迫顾客购买产品。顾客总是可以选择光顾别家生意,这就意味着即使最成功的企业家,也必须日复一日地、不断地争取顾客惠顾。  竞争的过程通过模仿和创新来进行。富有洞察力的企业家通过调查市场现状,就能想出好点子,比其他企业家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也许他的创意很伟大,比如发明全新的产品,但往往也包括一些适当的改进,例如,在飞机上改用塑料瓶装番茄酱,这样就摔不破了,或者改造乘客座椅的结构等。创新同样也出现在生产领域,比如,企业家发现更廉价的原材料,或找到重新利用废料的方法。如能大规模地利用这些改进,即使削减很少的开支,也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利润差异。  故事尚未结束。如果某个企业家的创新很成功,他将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而其他企业家看到这一成功后,将纷纷开始模仿,并寻求进一步地改进,引入更多创新。商业的世界永不停息。即使各行业的“顶尖”公司,也在不断研究新的方法,以求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长此以往,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将越来越物美价廉。  竞争过程的最终受益者并非企业家,而是顾客。当某个企业家的创新获得成功,并赚取惊人的利润时,他的成功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对手也会像他一样,找到方法来降低开支和提高产品质量。许多批评市场经济的人看到,企业家对产品的定价远远超过生产开支,他们对于这种一时的巨额“加价”感到震惊。但只要存在竞争,货币利润以及由此而来的“加价”将会逐渐削减,因为竞争者会仿制价格较低的同类产品来争夺市场份额。只有不断引入创新,企业家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货币利润。  ……

图书封面


 第一本经济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一天读完,有点意思,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鲁滨孙经济学以及分工理论,第一本完整读完的经济学书籍,很多模型和理论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总感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观点,嗯,实在是太太太对了,对于理解现在的经济形势很有裨益。
  •     《第一本经济学》的译者在序言中说:“经济学原本是帮助人们洞察世事、学习人与人相处之道的有趣学问。”——我理解的“洞察世事”,是说,经济学提供了一套由许多相互联系的概念组成的理论框架,我们用它来理解经济运行,和各种与稀缺、选择相关的社会现象。    不管市面上众多经济学读物声称自己何等有趣,经济学始终应该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没错,跟大多数的经济文章给大家的印象不一样,也同其他学科学者的指责不一样,称经济学“严谨”丝毫不为过。    《第一本经济学》就是一本还原经济学严谨面目的入门教科书。笔者上大学学的就是经济学,但所接受的主流经济学教育并没有令我对这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反倒是充满了困惑和怀疑,以至长时间里认定它是一门无聊且无用的学科:各种苛刻的假设,含糊不清的概念——当然,这并非经济学本身的过错,更多是大学里的研习、讲授方法所致,正因为如此,《第一本经济学》是像我这样的经济学学习者的福音。    经济学本身严谨,而学会经济学之后,世界在你眼里会变得“有趣”,很难说清楚“有趣”是什么东西,能够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解释一些现象,大概是乐趣之一,比如,我曾见到一位关注两性关系的编辑在网络上感叹:为何中国男女的择偶标准如此单向度,男人们结不起婚,因为绝大多数女人要求房子,反过来,男性择偶只看相貌和年龄,对女性别无他求。    这个话题下的回复里有很多说法,比如中国人没有“灵魂”,钱、权至上,比如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其实我们不必扯出“灵魂”这么玄虚的名词,也能用经济学的语言来理解这一现象。当一个“经济学家”向你解释,就会很有意思:人们的偏好各不相同,不管引起这些各不相同的偏好的原因是什么。在婚配市场上存在的“择偶标准单向度”可以翻译为:人们表现出的“偏好”高度一致。这原本不太可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市场上,人们选择的依据不是真实的偏好,而是某种可以量化的价值——就像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区别一样,前者是为各取所需而存在,后者中一方的目标则完全一致,即让自己的财富最大程度地增值。如此一来,若把婚姻看做某种消费品,那么很难说每个人喜欢的伴侣的风格都一样,不过若伴侣的价值对你来说是可以用房子车子的价值来量化的,就像选择股票一样,显然,所有人都会选择看起来最“值钱”的股票,而不是说我喜欢这支股票的名字、这支股票长得好看,就买它。    人们把婚姻当做资产来投资,而非出于情感和其他方面的需要而与伴侣结合,这也是“对未来没有信心”的表现,用经济学的话说,是倾向储蓄、保障今后的生活,而不是消费、享受现在的生活。    举完这个例子,已经提到了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偏好、消费、投资、对未来的预期。事实上,由这个例子我们还能联想到更多的经济概念和现象,不过就此打住……    《第一本经济学》的第3课——《由行动推导出的经济学概念》中,这样说到偏好:      -偏好是个人的目标或欲望。   -偏好与具体的个人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说偏好是主观的。   -偏好是一种排序,不能量化。   -不同人的偏好不能加总。 还有一点很重要:偏好的原因不是经济学的范畴。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必然不会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批评人们庸俗的品味推高了烂电影的票房;也不会去探讨为何一个貌美女子会看上一个矮挫丑。   这一课的内容,在我看来,是以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思想写就的这本书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只有在了解以上观点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学习奥派经济学。    正因为如此,《第一本经济学》才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真实人的真实行动,它并不假设存在“理性人”或“经济人”;而在其他的许多经济学教科书里,假设出完美的“理性人”或“经济人”,他们就像上述例子中把可量化的财富多少作为择偶标准的人一样,无时无刻不通过理性的算计来做出决定。    这本书始终坚持:经济学不是非得把人抽象成“理性人”或“经济人”,才能进行下去的无聊、无用的学科。我很喜欢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这个非常聪明、严谨的奥派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这本书里也引用了它: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弱点和局限,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行动,这才是经济学的主题。”
  •     非常好的中译本,读起来十分流畅,值得推荐给所有人。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但从高二就开始了理工男的生涯,30多年了竟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如此狭隘。作者墨菲用最浅显的字句让我领悟到社会、人、经济、生活所构造的社会科学是如此宝贵,永远环绕在人周围的社会比登上月球或者求证1+1=2这样的命题要重要得多。克鲁索经济学和禁毒经济学的概念同样对我是新鲜事物,后者或许是值得商榷的话题,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用历史来类比,禁酒时代给后来的人带来了无数多的故事,放开以后社会依旧在进步。作者的身份决定了他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他讲的观点也难以反驳。经济学的书就该这样写!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对于“第一本”来说已经做得太好
  •     奧地利學派入門書 主要講的是米塞斯邏輯演繹的思路
  •     读的越多 越了解真相~
  •     不简单的启蒙书
  •     如果你对奥地利学派感兴趣,那本这本是绝对值得一看,翻译也很好!
  •     一课一课的来写的,很清晰,适合我这种没什经济学知识的人,每课后有小结跟提问,很喜欢这种形式,这是第一本认真看完了的经济学的书。
  •     作者崇尚的是没有政府干预的纯粹的市场经济,所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被批出了翔,纸质书了这段一定被删掉了
  •     又一本经济学入门书
  •     真的很基础,但是正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最容易被经济学专业的人所忽视或遗忘,比如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情况下的分配(政府那些糟糕的极具魅惑性和欺骗性的经济政策正是让人们忘记了这一点);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在于它是研究有目的驱使的行为。
  •     基础读物,通俗易懂。易读
  •     经济学的作用在于让人用更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获
  •     初学很好的书
  •     入门书
  •       (旧文)
      只有个人才行动!
      2011-02-25 12:47:28
      
      我曾经在另一篇日记中写道:
      
      “评论非位格性的存在,常常是没有意义的,纵使狡辩说,许多事物可以”位格化“,比如评价某某报纸为”中国最有良心的媒体“,但这种”位格化“总是值得存疑和警惕的。
      
      正如,国家没有位格,我们爱这个或不爱那个国家,不过是一种主观的个体经验上的表达;文化没有位格,政治没有位格,许多大词都没有位格,在表达中,真正的主语,真正的主体常常缺位。很多的文章成了陈腔滥调的造句游戏。
      
      我们在评论之前,该弄清楚对象是否是真实的位格,非位格性的对象,往往是特定语境下才具备意义,或者是一个有机系统甚至非有机的构成——那么,条分缕析、调查研究才是我们该去做的。”
      
      今天在《第一本经济学》里读到:
      
      “我们再一次意外触及深刻的哲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已远远超出一本经济学原理教材的范畴。在本节中,我们只强调一点:因为有目的的行动关联着实施者个人,所以,当经济学家试图用有目的的行动来解释事件时,最终必须将其分解到个人的动机或目的。这一主张看似显而易见,却意外的被人们 - 甚至包括广受尊敬的社会科学家们 - 漫不经心地视而不见。
      
      例如,一位历史学家写下,“1941年,日本攻击了美国”。严格说,这句话毫无意义。“日本”并不是一个人, 所以无法采取像轰炸珍珠港这样有目的的行动。一个个的日本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对美国海军舰船实施攻击行动。至少,“斯大林占领了东德”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斯大林是一个人。尽管如此,如果照字面理解却仍然会误解。实际情况是,约瑟夫•斯大林向下属们下达命令,下属接着再转达给下面的人,如此继续,直至许许多多的士兵们选择服从这些命令,并将他们的目的付诸行动,而最终导致了东德的新政治图景,并给东德人民带去深重的苦难。
      
      ……
      
      关于人类行动,首先被认识到的真理是,行动只能由个人“实施者”来完成。只有个人具有目的,并能采取行动来达到目的。并不存在所谓“团体”、“集体”、或者“国家”的目的和行动,因其不能由三教九流的人各自行动所产生。在成员的个人行动之外,“社会”与“团体”不能独立存在。因此,所谓“政府行动”无非是一种隐喻,事实是, 一些人与其他人处于某种(政治)关系中,并以被他们自己和其他人认知为“政府的”方式在行动。
      -穆瑞 罗斯巴德 《人、经济与国家》”
      
  •     本人从事经济工作30多年,也学过无数的经济学教材,可《第一本经济学》却是我真正理解了经济学的原理,知道了现在社会的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政府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将会带来的后果,为今后了解社会发展的动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书语言轻松、易懂、流畅,非常愉快的看完。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我建议不论是学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都能看看,是人生的必修课。
  •     趣味小甜点,就像……肉桂蛋糕?
  •     事实是, 一些人与其他人处于某种(政治)关系中,并以被他们自己和其他人认知为“政府的”方式在行动。
  •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在国际发展经济学界享有盛名的韩裔经济学家张夏准认为,发达国家倡导发展中国家需遵循自由放任的政策是一种“上了楼就踢掉梯子”(Kicking Away the Ladder),防止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的政策主张。
  •     第一章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后两章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对比,以及分析混合经济带来的影响。不错的入门书。
  •     建议大家都买来看一下
  •     读的说阉割版本,但依然感觉到清晰的逻辑以及深刻的见解,厉害了
  •     与巜大家的经济学>>有差距
  •     如果没有删去社会主义相关的一些内容就好了,只能上网看英文版
  •     都是科普式的入门级经济学小原理和小故事。门外汉有兴趣翻翻挺好。
  •     例子动人
  •     奥地利学派
  •     奥派经济学入门书,很赞。
  •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给经济学知识不多的人一种新的视角。换个视角,对世界的观察会有不同的结论
  •     最后一部分的思维推导很赞,很庆幸入门看了这本教材,对奥地利经济学路转粉!
  •     本书只代表奥地利学派的观点,最后几章的理论讲的不是很明白
  •     读起来浅显易懂。
    OK
  •     适合入门
  •     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读完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入门教材,观点简洁明了,论证严谨。作者非常照顾像我这样的门外汉,类似于“收入”、“利息”、“边际效用”的专有名词都有名词解释。最后一章中关于禁毒如何滋生腐败,助长暴力,降低毒品安全的经济学分析很精彩。
  •     还不错,讲的很深入,说经济萧条是政府干预的结果似乎有一些道理
  •     墨菲是哈耶克的忠实信徒,但我更喜欢萨纽尔森的折中主义。
  •     这是一本教材,粗略看了一遍
  •     反政府干预
  •     奥派经济学启蒙书,启智
  •     正确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     说法比较简单
  •     除了印刷质量稍差外,内容很有可读性,建议结合英文原版来读,为什么,大家都懂的,哈哈
  •     社会主义批判的那一章 有共鸣
  •     帮同事代买的,应该是正版吧。
  •     比张五常的书要差一点。奥地利学派的东西,我是不太同意的。但逻辑能自恰。 也是经济学入门的书。
  •     太基础,此阶段我对这书的偏好已经很靠后了,它所能带来的效用也是很低的。
  •     真正入门级经济学教科书,我要是高中就有这书,我擦……
    美中不足的就是封面设计山寨了点儿,有盗版的错觉。。。
  •     关于毒品的悖论,那一章值得拓展
  •     适合初学者的一本经济学读物。
  •     还不错 书角在邮寄时被压了
  •     每天用听书的方式去读
  •     奥地利学派的入门经济学著作,也许是读完了米塞斯的《社会主义》,所以觉得这本书有点简单,适合高中生读。墨菲基本上提到和讨论了奥派经济学中的重要观念,比如计划经济核算和激励的不可能性,偏好和效用的主观性,经济周期与政府干预失败的不可避免,货币数量、政府管制带来的恶果等问题,通俗易懂。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读物,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不是同一种类型,好评。
  •     怎么不翻译米塞斯《理论与历史》之类的作品,翻译一个什么博士的做什么,还标明了某某博士,笑死我了,美国这类博士多的去了,写的也很一般,又不是胡适回国写作品时还得是胡适博士著,这本书和《人的行为》层次差的太远了
  •     Imagine me without you
  •     感觉像刚开始学物理或者几何,从最简单最理想状况下推导出基本原理,再导入复杂情况进行分析,逻辑性很强。前面大部分都好,但感觉后面几章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推导不是很严谨,不是特别让人信服。而且现实世界都是混合经济形态,没有纯粹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了,对于浮躁的我来说指导现实意义不强,只能当做了解概念的经济读物了。
  •     因为不是第一本,所以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     奥地利经济学的观点简单介绍,很多都是点到为止,入门书,要找别的书认真研究,禁毒经济学那部分见解挺新颖的。
  •     和《经济为什么会崩溃》内容差不多。
  •     非常好的入门书,体系完整,讲解有非常平易近人
  •     别去轻易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断论和政策。必须基于事实和逻辑进行严密推断。经济学不是自然科学,它是动态的,不可试验的,不可控制变量的。它是一种社会学。 基于商品稀缺性和个人差异,不存在可以计划的经济。政府干预的经济总是人为的,带着群体/阶级主观意愿偏离自我调节机制。既然自由的市场有盲点,凭什么认为政府调节不会引入新的盲点?评判标准是国家,还是社会,还是当权者? 学习经济学和其理论应该带着哲学眼光批判性阅读。任何砖家,砖内大家所著的热点作品,应当意识到那只是他们时限性个人评论而已,并且可能带有背景授意。 如书中所说,应当建立起一种思考的框架,而非崇尚某种时期下的主义观点。 比书是基础之基础。之后才能明白当前美国经济畅销书对同一政策和史实截然不同的论断,只代表作者个人狂热而已!
  •     读完了不完整的电子版,感受是这本书作为经济学入门读物实在是合适,关于共产主义经济和经济周期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需要重复遍~
  •     奥派入门,请看未删减电子版。
  •     本书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很适合经济学的初学者,不错。
  •     计划经济一课把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归为一类,把斯大林和毛泽东视为最左派,仅此一章可见此书观点偏激。
  •     言简意赅
  •     扫盲书,挺不错的。4星半。
  •     作者用浅白贴近生活之例子解释复杂经济学问题。
  •     以下是英文原版的组成部分: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第15课. 社会主义的失败——理论篇
      1.纯粹社会主义的设想
      2.社会主义的激励问题
    3.社会主义的计算问题
    第16课. 社会主义的失败——历史篇
      1.经济理论与历史
      2.共产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3.社会主义的死亡人数统计
    第16课被可耻地删除,并将16课中的“社会主义”掩耳盗铃地换成“计划经济”,尤抱琵琶半遮面,一部完美之作被人为地阉割,可耻可笑,可悲可叹。
  •     还好
  •     传说中奥派经济学的入门书,适合用来建立经济分析的框架。部分观点由于在《诡辩与真相》中看到过,因此,并不觉得新鲜。例如,最高限价不仅不能帮助想帮助的人,反而会连带损害到其他人的利益。“禁毒经济学”一章, 还是挺有意思的。“不道德的事和违法的事之间有重要的区别。就非法毒品的问题而言,从个人道德立场上谴责吸毒,与从法律上支持毒品合法化,这两个立场是前后一致的”。 关于最后对“政府干预”的批驳,倒是反而激起了我阅读其他支持立场的好奇心。所谓,“煽动家和坏经济学家,都只强调了一半的真相”。
  •     入门之路,永无止境。。。。
  •     简明扼要 然而作者明显是个自由主义市场的重度患者
  •     奥派经济学,太浅显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