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庚考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史 > 蒲寿庚考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06
ISBN:9787101066678
作者:[日]桑原骘藏
页数:196页

作者简介

桑原骘藏(1871—1931),日本著名学者,189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科,生前长期执教于京都帝国大学,是日本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他长于中国文化史、法制史、东西交通史研究,《蒲寿庚之事迹》系其代表作之一。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裕菁的译本,陈先生的译本在原作之外增补了不少资料,故出版时易名为《蒲寿庚考》。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过这本书,现在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此书仍不失其学术价值。为满足读者的需要,我局决定再次重印此书。此次出版根据1954年版重排,将原来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标点符号也做了相应地调整,改正了一些错讹之处,收入我局的《日本学者中国史研究丛刊》。《蒲寿庚考》通过考证蒲寿庚其人的先世及仕宋元的经历,论述了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海上交通及贸易情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蕃汉通商大势第二章  蕃客侨居中国之状况第三章  蒲寿庚之先世第四章  蒲寿庚之仕宋与降元第五章  蒲寿庚之仕元及其亲族西书原名表

前言

  桑原隋藏《蒲寿庚之事迹》。征引详富。道人之所未道。于中西交通往事。发明不少。非徒事襞绩旧说者可比。为史界所推重者久矣。原稿载大正四年至七年《史学杂志》中。分期发表。前后凡经三年。纪元十二年夏。日长无俚。汇全文译之。参稽考订。几忘溽热。既成。觉尚有馀蕴。因不揣谫陋。发箧陈书。妄为辑补。所增约得原文之半。与桑原之作。或相比证。或为匡弼。似不妨并存之。遂不辞续貂之诮。逐条附入。缮为一书。弃掷簏中。忽忽六载。客岁修史白下。柳翼谋(诒徵)舅祖、缪赞虞(凤林)先生以桑原单行本见示。则篇幅已较初稿加倍。余昔年所增补者。此单行本已多有之。爰于寓楼上。再译一过。其同者概删之。桑原未及引者。仍附于后。尚得例证不少。客中无书。匆率成篇而已。今春遍检唐宋以来之旧籍。复得新资料甚富。皆桑原所未道及者。拟别为附篇论之。以求详尽。未及执管。已痛遭大故。苫块馀生。又何心于此。他日将专成一书。为市舶史家参考之助。此时则未遑矣。原书字句。间有窜易。或微有删节。此与谬误之处。皆应向原著者及读者告罪者也。十八年九月十七日裕菁自记。时先征君横山先生见背百有十日矣。

内容概要

桑原骘藏(1871—1931),日本著名学者,189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院文学研究科,生前长期执教于京都帝国大学,是日本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他长于中国文化史、法制史、东西交通史研究,《蒲寿庚之事迹》系其代表作之一。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裕菁的译本,陈先生的译本 在原作之外增补了不少资料,故出版时易名为《蒲寿庚考》。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过这本书,现在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此书仍不失其学术价值。为满足读者的需要,我局决定再次重印此书。此次出版根据1954年版重排,将原来的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标点符号也做了相应地调整,改正了一些错讹之处,收入我局的《日本学者中国史研究丛刊》。《蒲寿庚考》通过考证蒲寿庚其人的先世及仕宋元的经历,论述了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海上交通及贸易情况。

章节摘录

  阿剌伯人索里曼谓。支那商人破产时。官宪揭示其次第。破产者之动产及不动产为他人名义者。须于一个月内申告官宪(乃劳特《见闻录》一卷十四页)。此与《癸辛杂识》所谓告首隐寄债负。可相发明也。  佛莲想为Bahram或其他音近人名之音译。然细揣之。恐系地名Bah.rain或Bahrein(巴林)之音译。中国译音。Ba音与Va音。每以弗或佛代之(由利安《译录程式JuliemMethodedeTranscription.P.96,104)。莲字可代表rain音或rein音。故以佛莲为Bahrein之音译。毫无不合。  巴林与中国之关系巴林在波斯湾之阿刺比亚海岸方面。与彼岸之尸罗夫、怯失、好末斯(Hermuz)等东洋贸易港遥遥相对。其地与相邻之阿曼。当唐时即与中国有海上交通。唐贾耽《皇华四达记》之《广州通海夷道》条有没巽国。藤田博士谓没巽即阿曼地方索哈(Sohar)一名墨顺(Mezoen)者之音译(大正五年十月《史林》七一页)。推断极是。殆成铁案。据乃劳特《见闻录》。唐时。阿曼与中国南部往来之海舶。随处有其踪迹。而十世纪半马少地所言尤详悉也(见第二章 注三十)。  波斯湾西岸(阿剌比亚方面)不若东岸(波斯方面)之物资丰富。中国舶之大者。航行又多不便。故西岸与中国之直接交通不盛。但当宋时。巴林商胡则多有来华者。《宋史》四百九十《外国传》六及北宋末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言大食所属有俞卢和地国。据藤田博士所引《宋会要》。神宗熙宁六年(西一0七三)十二月十六日。大食俞卢和地国有使者蒲哕诜(AbuRoshan)人贡事。

图书封面


 蒲寿庚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一个人物的生平窥探历史背景其实很常见,但是从一个人物的一生可以考察出唐、宋、元三代的海外贸易概况,中国对外交流情况以及外国人在华生存状况,实为不易。日本东洋史家桑原隲藏先生所著《蒲寿庚考》不仅仅通过各方史料考证了阿剌伯人蒲寿庚及其亲族在中国的经历,而且还详尽地介绍唐宋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古代中外海上交通以及外国人在华的生存状况等内容。征引详富,道人之所未道。读完该书,对桑原先生的考证功夫赞叹不已,而且认为其历史观有不少可取之处。而本人在读书过程当中对某些问题也产生兴趣,希望在此提出其中一二以作讨论之用。一、评考证 桑原隲藏的考证功夫极深,对中国史家、史籍都有充分的了解并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根据其广博的知识搜集史料,加上谨慎,缜密的论证,其提出的论点可谓牢不可破。读桑原先生的著作会觉得其内容清晰明了,证据充分,又新颖透彻。在引用的文献方面,作者不仅仅引用一般的正史,如新旧《唐书》,《宋史》,《元史》等中国古代官修史籍,还大量引用笔记杂录,如书中对宋代《萍洲可谈》的引用颇多,用以说明古代岭南,尤其广州的“蕃商”生活状况,还引用《梦粱录》、《桯史》等书,其触及范围之广,可见一斑。另外,由于该书要对中外交通有详实的介绍,所以对中国古代地理书籍也引用较多,《舆地纪胜》、《太平广记》等也被多次引用作为论据。在读《蒲寿庚考》之前,本人也曾读《新唐书•地理志》当中的《广州通海夷道》一篇,恰桑原先生在《蒲寿庚考》第一章的第四注中也有所论及。桑原先生认为《广州通海夷道》所记广州至波斯湾之航路的记述为最佳记述,然后提及伊本考尔大贝的记载,以及伯希和(Pellio)所著的Deux itineraries de Chine en Inde a la fin du Ⅷ Siècle(本人翻译为“在8世纪末的从中国到印度的两条航线”) 还有希尔德及柔克义之《赵汝适导言》1 ,可见考证面之广以及其“文献网络”之大。而桑原先生也不是对其他文献都一并引用推荐,他形容伯希和,希尔德和柔克义对《广州通海夷道》的解释为“所解多误”2 。看出他对各类史料文献都有一定的个人评判。为研究古代地名字音,桑原先生考察了孔庙碑、孟庙碑和学宫碑等,还查阅《广韵》、《中原音韵》以及元八思巴蒙古字表等文献资料,3 其涉猎范围以及见识之广博实在难得。考证工作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判断记载人、史料的可信程度。桑原先生在该书第一章中的第一注论及“唐代之市舶使”,却在《唐六典》、《旧唐书•职官志》和《新唐书•百官志》找不到明文记载,不知其创于何年。唯独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百二十找到了记载。根据顾炎武所记,贞观十七年已有市舶司。但桑原对此记载的评判为“炎武虽为清代考证之祖。而喜为杜撰。没不可凭。此段……明明剿袭《宋史》卷百八十六《食货志》下八《互市舶法》条。而贞观十七年云云。又《宋会要》……之记事也。……况唐称道不称路……遑论贞观哉。”而后一并否定引用顾炎武结论的《粤海关志》、《广东通志》的相关记载以及希尔德(Hirth)《支那研究》中的论据。4 此段考证堪称精彩,且不说孤证不立的原则,就作者采用理证法、旁证法以及本证法推翻了顾炎武的这条结论,还一并否定该孤证的父子证,祖孙证也令读者叹服。本人由于条件所限,未能查阅《宋会要》记载,但本人查阅《宋史•食货志》下八的《互市舶法》一条,当中确有记载“胡人谓三百斤为一婆兰,凡舶舟最大者曰独樯,载一千婆兰。次者曰牛头,比独樯得三之一。又次曰木舶,曰料河,递得三之一。”与《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一模一样,的确是顾炎武剿袭古籍。但上引文字仅为电子版《宋史》所记,由于条件所限,本人未能查看实体书籍,实在惭愧。上面提及的是桑原先生对中国古代史料的引用,另外,桑原先生对全球文献以及全球研究成果的了解也是令人赞叹的。在《蒲寿庚考》当中,俞尔之的《西亚至支那海程最古记录考》和包梯尔的《马哥孛罗书》,谢弗(Schefer)的Notice sur les Relations des Mnsulmans avec les Chinois (本人翻译为“简述关于穆斯林与中国人的关系”)等等西方学者的史籍笔记,论文资料都为作者所用,博览群书,引证详富并非虚名。 二、 评历史观 中国社会史学家冯尔康先生曾经在其文章《“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一文当中谈及“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冯先生观点为历史学应该在科学和艺术中间。5 读完《蒲寿庚考》,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看法是“客观,科学是历史学的本质”。全书文字朴实,文风严谨,有理有据,抒情性的语句、段落少之又少,书中理论精准确切,清晰明了。据说他曾对另一学者白鸟库吉表示:“吾辈所写,平淡朴质,无明确之证,决不断定,不加臆测。坚持缺疑态度,不想侥幸于似是。这样虽无白鸟博士如天马行空般的华丽发现和独创的辉煌,但也无偶尔失足,从云间落下的担心。”从这句话也隐约能感受到桑原对个人史学功夫的自信。从书中也看出桑原对中国学界的一点轻视,引用中甚少有近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大多为中国古代资料,并且多加批判,这当然与作者的生活年代和时代背景有关,但关于桑原对中国史学研究重视不足的言论一直不息。除了视历史为科学的严谨态度,桑原的全球史观也值得我们学习。全球史观不仅仅从作者研究对象看出,从作者引用全球文献,了解航海、航路,研究各民族语言发音也能看出来。对各种语言文字,宗教习俗都详实介绍,这是很难得的,作者不因研究对象身在中国而忽视外国研究线索,反而把外国线索平等对待,查根究低,实属不易,严谨客观同时在此表现出来。作者的全球观念使得《蒲寿庚考》一书不单在唐宋海外贸易制度史以及中外交流领域地位非凡,在中西通商史、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史和穆斯林在华风俗习惯等,记载尤详,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三、谈个人兴趣作者通过叙述蒲寿庚的一生引出不少论点,当中最明显结论是宋末元初外国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另外,在考证过程中,桑原氏也提出不少论点、疑问以及当世争议情况。而本人尤其感兴趣的在于作者对于古代地名的考证。书中对一些古代西方书籍中东亚、东南亚地名作了一系列的介绍以及考证,当中对广州、泉州、杭州等中国城市的西方古称亦考证甚详,而该领域在学术界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未有定论。 本人出身广府地区,对第一章提出的“Khanfou”是广州还是杭州附近澉浦镇的争议感到兴味十足。桑原氏在书中分别介绍了“Khanfou为杭州说”和“Khanfou为广州说”,最后叙述为“迄无定说”。西方不少学者如克乃勃罗、劳特和俞尔等人皆认为Khanfou为澉浦,理由是与黄巢之乱有关,认为《印度中国闻见录》写回历二百六十四年Banshoa(黄巢)攻陷Khanfou,用回历合算到中国历法,为唐僖宗乾符四年八月至五年七月。而中国《唐书》以及《通鉴》都记黄巢在乾符六年才破广州,与回历记载不合,杭州恰比广州早一年被破,于是诸位大家,甚至连桑原氏的老师那珂通世皆左袒杭州说。但是希尔德、伯希和等大家却认为广州才是Khanfou,因为唐代南部第一大港为广州,且杭州唐时并未发达至大量外侨居住的大港,杭州发达当数宋代。根据《印度中国闻见录》所载,黄巢在Khanfou杀回回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等十二万,恐在唐代只有第一大港广州有如此之多外侨。另外《五代史•南汉世家》以及《旧唐书•卢携传》记黄巢攻陷广州在乾符五年,刚好与回历相合。6 本人所见,Khanfou应为广州。由于Khanfou与“广府”读音相近,加上以上学者证据,以及《闻见录》等书对Khanfou一地风土民情记载,与广州十分相近,可认为Khanfou即广州。现代研究当中,《广府海洋文化撮要》等文章也采纳此观点。7 在《蒲寿庚考》一书中,反映出唐宋时代中外贸易大多以香料,手工艺品为主,其中中国对海外香料的需求可谓十分巨大。书中前四章虽有所提及香料贸易,但第五章中第三注的《香料》、《香料之不廉》两篇,对唐宋时中国对香料需求有更重点详细的解析。在读第五章关于香料的考证过程当中,本人产生了一个想法,中国古代对香料的需求不亚于欧洲,但缘何明清时期却没有放弃自我封闭的策略,而欧洲却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当然,这个问题是不严谨的,欧洲对新航路的开辟不仅仅因为香料一个因素,而中国在明清时期对香料的需求或许有所减少,也或许天朝上国地大物博,逐渐减少了外需,因为在《蒲寿庚考》中也有关于中国人自制香料的考证内容。况且,中西在14,15世纪的对外政策差异不仅仅归结为物质原因,还有传统文化因素,宗教等等,此处不再详述。提到香料,有趣的是,在古代已经有“山寨货”。桑原氏引《梁书》“大秦采苏合。先笮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展转来达中国。不大香也。”这是关于“以次充好”的引证,另外还提及到其他香商“薄杂尤甚”。8 在中国古代,重农轻商一直存在,对商业的重视不足直接导致对行业规范、监督的不足,这是千百年来的一种“文化”,今天的中国,依然没走出这样的阴影。 除了上述几点,还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本文在此不一一详述。 《蒲寿庚考》一书可谓是考证学的典范,其价值不仅仅在于书中的理论,还在于桑原騭藏的考证方法,其治史精神观念等等。另外,中国学者陈裕菁补充的考证也值得探讨和学习。 1、桑原隲藏著、陈裕菁译订《蒲寿庚考》,中华书局2009年5月北京第1版,第9页。2、桑原隲藏著、陈裕菁译订《蒲寿庚考》,中华书局2009年5月北京 第1版,第8页,第9页 。3、同上,第21页 。4、同上,第4页,第5页 。5、 桑原隲藏著、陈裕菁译订《蒲寿庚考》,中华书局2009年5月北京第1版,第8页,第9页 同上,第21页 同上,第4页,第5页 。6、桑原隲藏著、陈裕菁译订《蒲寿庚考》,中华书局2009年5月北京第1版,第9页,本文关于Khanfou的叙述以陈裕菁考证为主要依据。 7、韩强:《广府海洋文化撮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25期第9卷 。8、 桑原隲藏著、陈裕菁译订《蒲寿庚考》,中华书局2009年5月北京第1版,第160页【参考文献】 1、 桑原隲藏著、陈裕菁译订:《蒲寿庚考》,中华书局2009年5月北京第1版2、 韩强:《广府海洋文化撮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25期第9卷 3、 王晶:《试论日本东洋史学家桑原骘藏》,《文化研究》,2009年4月中旬刊,第241页 4、 王贤辉:《宋朝福建官商蒲寿庚》,《产权导刊》,2010年08期,第80页 5、 王仁杰:《宋元之际的回回巨商蒲寿庚》,《江苏商论》2004年03期,158页 6、 中国文明网:《近代中日学术交流中的批评交锋》http://archive.wenming.cn/zt/2010-06/04/content_19978370.htm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陈裕菁是陈庆年长子
  •     没有能力评价。
  •     这书不错,我一直想买,买到了。
  •     很别致的写作方式
  •     作者很牛的说
  •     正文很短,然则注解尤多,此书重在注解啊
  •     第四章谓寿庚任提举市舶三十载。若依泉郡九日山祈风石刻,仅十载耳。
  •     书不错,但是书面有点不干净,侍改进。
  •     社会推理派,好像读松本清张的点与线
  •     考证详细,引据富赡,于唐宋元明之中外商旅交通之情状具以洋洋大观,是书足见日人考据之深厚,治史之谨严。
  •     日本人的东西,往往不在考据多么精微细致,而在叫人有所启发。
  •     尾注形式减一星,其他无从挑剔...
  •     考证厉害,注释也很腻害啊!南宋中兴得益于海外贸易,南宋灭亡也因为海外贸易市舶司的叛变,成也萧何败萧何……
  •     就算是读了这个版好了。
  •     買了很久的名著,上周《心史》讀及“蒲受耕”才想到找出來念…薄薄一冊斷斷續續竟讀了一周,效率低下…近百年前所作,實在是旁徵博引~以當日之用書環境而言尤可讚歎,譯訂者也很了得。註釋涉及的問題很廣,有趣者極多,間有啓發人進一步探究的。《萍洲可談》和《桯史》都還沒翻過…全靠自己去看材料,不曉得尚能否發見如許趣味@@ 有幾本史料筆記居然頭一次注意到,太不應該了…注中稱將發表考訂《心史》非偽的論說,最後完成否?改天去翻一下《全集》。對他利用語言學考證的部份也很讚歎,搞得有點想學蒙文……// 桑原氏當日謂“中國學者批判之方未熟,未能置信也”,或許也有偏見的一面,但時至今日,以整體水平論,能否在“批判之方”上做到令國外人刮目呢?// 這個版式還真是引不起閱讀興趣啊…還是早先電腦上用過的29年上海中華的好看點
  •     开风气之作;作者气场很大。此书以字号大小区别正文、正注、陈注、陈按,很方便,却也难免字号混淆。如P41注四之末行“元末伊本巴都他记广州……”至注五止疑与前段字号应不同,此属于桑原注,非陈按(见P43末两行桑原谈及此记)。如此当不止一例。
  •     东洋史学大家的名作,考证详细,不但追溯中国既有史料,还大量引述西人所做的同类研究。最令人叹服的是桑原对古音韵的研究,今人不如矣
  •     快100年的书了
  •     算是中国游记的补充资料吧,浅谈唐宋元时代沿海通商口岸盛况,和阿拉伯东南亚贸易来往密切,纯粹当科普知识
  •     对蒲寿庚的考据只是着手点,不过本来关于蒲的文献记载就很少。由此出发点而对唐宋元的东西交通和贸易进行考证。桑原氏的功力很深,尤其是注释,要是脚注就会方便许多。 现在中国的学者的书就是把文献资料堆在那里,也不加考证也很少解释。这是该像其学习的地方。
  •     写作方式深得我心。
  •     牛死了!!!!尤其是注释,桑原这种写法太符合我的口味了。怪不得和陈垣俩好基友呢。所谓“以材料供人者,世变而长存,以思想供人者,时移而改易”(邓之诚)
  •     常读常新。
  •     注释读起来太爽了
  •     读后小感:懂多门语言很重要,对地名人物考证能更准确。此外,作者考证了正史地方史,以及阿拉伯商人的游记来求证阿拉伯商人侨居港口信史,算是主客位兼备了。美中不足但有些苛求,宗教等文化生活涉及少,要看碑文作为补充。
  •     我祖父的大作。收藏。纪念。
  •     以一个蒲寿庚牵出汉魏至明清的蕃汉贸易史,尤其着重于闽粤两地蕃人的市舶和定居。《蒲寿庚考》正文统共十余页,其余全是注释,中文译本对原注也做了订正和补充。读这本书前一直认为历史上岭南和交趾是荒烟蔓草之地,去做官也是不情愿的“夕贬潮州路八千”,没想到交趾虽然土地贫瘠,但从汉代起就与外界通商,又因为由于政府控制物价和市场,导致当地地方官可以从中滥收关税或私营互市牟利,到交趾和岭南做官反倒是大大的肥差。讲早期穆斯林生活的段落也很有意思。另外作者桑原好像很看不惯顾炎武,一上来劈头就是对顾炎武学术态度的指责,后来每次引用时又总有些不情愿。倒是挺有意思的。
  •     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考证颇有古典学者功力。此书治宋元史,中外交通史当看
  •     话说蒲寿庚在现在的宋元穿越小说里也是个重要人物了
  •     这本书太好了,真是入门者的典范
  •     考据流,读着并不枯燥;并非专考一人,古代中国海外贸易之种种皆在其中。
  •     這本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X播學院X聞系的LEE老師,拜託你看完了就趕緊還回來!彼此同住一場,我就不圈你了!
  •     不用标点符号减一星
  •     喜欢正文和注释的格式,行文和阅读不至于被打断,而且考证更充分
  •     能感觉到日人还是很厉害的,就是全篇句号,有些逗。
  •     標點符號也作了調整?中華您要點臉不好麼……
  •     正文不长,而注释却多到发指,更为发指的是译者还补充了一些。注释固然是作者爬梳的好证明,然而桑源氏也不忘在史料堆中时不时甩些自己的观点,比如《心史》是否名人伪作,再比如常常被提到的五代蜀中“波斯人”的源地也许并不一定是今天被近似等同于古伊朗的地方,也可能是南洋某地,全是史料中译名惹的祸。私下与一位做海交史相关领域的老师交流时得知,他所在领域中很多人写作时就参考此书注释中的史料,也不再去看原出处了,这样方便不少,他就是教学生这样干的。然而造成的弊端是,该领域某几辈的大多数人对史料选择过于随意,甚至错引或理解错了原文,而且高重复低水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