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隶技法教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篆隶技法教程

出版社:上海人美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532266333
作者:翁志飞
页数:140页

作者简介

《篆隶技法教程》主要阐释:一、篆隶书发展的历史脉胳,包括字体演变与风格的形成,重点解析篆隶笔法的形成,特别是隶变对于书法之成为艺术的重要意义!二、篆隶书临摹与创作技法的解析与示范,重点解析篆隶书笔法的前后关系及如何把握不同风格作品的笔法特点!三、历代篆隶书名家名作的解读赏评,重点解析不同时期书家对篆隶书是如何演绎的,以展示篆隶书法的独特魅力!

书籍目录

上篇  技法通论  第一章  篆隶发展简史/9  第二章  基本常识/41  第三章  读帖与临摹/45  第四章  笔法/50  第五章  结构/63  第六章  章法/69中篇  经典解读  第一章  商周经典篆书作品欣赏/77  第二章  秦汉三国经典篆隶作品欣赏/84  第三章  唐代至现代经典篆隶作品欣赏/106下篇  创作点津  第一章  篆隶创作/127  第二章  临摹式创作/134  第三章  集字式创作/136  第四章  自由式创作/138

前言

  在普通高校,公共书法教育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课堂教学,其二是课外活动。前者是“面”,是普及,后者是“点”,是提高。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育部曾在2006年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全国大学逐步开设各类艺术课程,包括书法限制性选修课和书法任意性选修课。《书法鉴赏》作为限制性选修课由于文件的推动已得到重视,有相当一部分省市的出版社组织书法教师出版了一定数量的教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书法任意性选修课程在文件出台前即有不少的教材出版,但据我的观察和分析,已出版的教材大多是一本式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正、草、隶、篆、行五体技法、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美学以及硬笔书法统统被纳入其中。这种体例的好处是比较全面,我在大学学习期间和大学毕业后从事书法教学工作都曾受益于这类教材。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通过二十多年大学书法教学的实践,我以为这样的体例可以作一些变化。变化的内容包括将五种字体进行归类,分成篆隶、楷书和行草,以便技法的解释更为深入,硬笔字的教学独立展开;同时,因为有专门的《书法鉴赏》课程的存在,原本在一本式教材中出现的书法理论、书法美学等内容也只要点到为止,不必作太多的陈述。于是,就有了我们目前这套《中国普通高校书法选修课程系列教材》。系列教材含《篆隶技法教程》、《楷书技法教程》、《行草技法教程》和《硬笔书法教程》四种。除了《硬笔书法教程》以外,其他三本教材均围绕技法通论、经典解读和创作点津三大块面。其中,技法通论以较多的篇幅,较为详细、较为理性地分析了书法技法的原理;经典解读部分每种教材都选取了30种历代法帖作为教学范本,通过对每种法帖的剖析,让我们了解它们各自的个性特征和之所以如此的文化历史原因,为更好地深入技法、掌握技法作铺垫;创作点津是介绍书法创作的一般常识,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在书法临摹的基础上尝试书法创作。  本系列教材的所有作者均来自大学书法教学第一线,他们对于如何认识书法,如何教大学生学习书法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如首都师范大学的何学森先生曾著有《书法学概要》、《书法文化教程》等著作,浙江师范大学的翁志飞先生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上海师范大学的徐俊先生曾著有小楷和钢笔字教材;我本人则工作于华东政法大学,也曾有幸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  我要感谢责任编辑黄淳先生,是他动议编写系列教材的。我要感谢薛建华先生,他曾组织作者召开编写大纲讨论会。我要感谢所有参加本系列教材编写的作者,是他们的全力配合才使系列教材如愿出版。我还要感谢长期以来从事书法研究和书法教育工作的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工作者,因为,在教材中,我们部分地吸收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内容概要

翁志飞  1973年5月生于浙江省丽水市。1992年7月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现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进修班。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并获学士学位。2005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书法篆刻教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作品曾入选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第三界全国楹联书法展,并获西泠印社第三、四届全国篆刻评展优秀奖、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优秀奖、第二届赵孟奖全国书画人赛铜奖、全国大学生书画大赛铜奖。作品及论文曾发表于《新美术》、《书法》、《书法研究》、《书法赏评》、《东方艺术-书法》、《现代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报刊杂志,论文入选《第五届全国书学研讨会》、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三等奖。

章节摘录

  简出“甘肃省北部额济纳河流域,古代泛称‘居延’或‘弱水流沙’,绵延三百里,遍地沙碛,气候极其干旱。由于东西两侧巴丹吉林沙漠和北山山脉的天然遮挡,使额河两岸成了我国西部的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其下游和居延海一带,远控大漠,近屏河西,东西襟带黄河、天山,而且水草丰美,宜于农牧,在汉代,乃是中央王朝与匈奴领主激烈争夺之地。史书记载,西汉武帝时,在这里曾大规模修筑军事设施,进行屯戍,频繁活动一直延续两个世纪之久。居延至今仍保存着当时的大量城鄣烽塞等遗迹”(《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出土简牍多为诏书、律令、科别、品约、牒书、推辟书、劾状等,内容广泛,几乎涉及到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初期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哲学、宗教等各领域。  这种简牍上的隶体,后经整理规范化即为“八分”。其整理者为王次仲。历史上好像有两个王次仲:一是秦代的,唐张怀《书断》引《序仙记》云:“王次仲上谷人,少有异志,早年入学,屡有灵奇,年未弱冠,变仓颉书为今隶书。始皇时官务繁多,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遗使召之。三征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出在槛外,翻然长引,至于西山,落二翮于山上,今为大翮山、小翮山,山上立祠,水旱祈焉。”有些神话,不足为信。二是汉代的,《书断》引王情云:“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又引萧子良云:“灵帝时,王次仲饰隶为八分。”又云:“后汉亦有王次仲,为上谷太守,非上谷人。又楷隶初制,大范几同,故后人惑之,学者务之,盖其岁深,渐若‘八’字分散,又名之为八分,时人用写篇章或写法令,亦谓之章程书。”笔者倾向于汉代的王次仲,因为程邈的隶变,只是减省点画,并没有涉及用笔,所以,程邈的隶书是少波势的。王次仲的饰隶为八分,是将西汉隶书用笔的“蚕头”、“燕尾”及方折的形式特征固定下来。

图书封面


 篆隶技法教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高校必修語課程的書,很專業很正規,稱讚一下。
  •     刚开始看,还没有心得。
  •     正跟着练字呢,挺好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