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专科 > 法社会学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300099330
作者:朱景文 编
页数:375页

作者简介

《法社会学(第2版)》与第一版相比的最大变动是以2007年出版的《中国法律发展报告:数据库和指标体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为基础,对本教材有关中国研究部分的数据所作的修订。这份报告系统地收集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立法、法律实施和法学教育与研究领域的数据,并从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职权活动和经费收入四个方面对我国法制建设各个方面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总体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 第一章  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概念   第二节  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产生及发展概况   第二节  欧洲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美国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当代法社会学的新发展   第五节  中国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  法社会学范式   第二节  法社会学研究过程   第三节  法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篇  行动中的法:法律、自由裁量与交易 第四章  法的执行的法律模式和社会学模式   第一节  法的执行的法律模式   第二节  法的执行的社会学模式 第五章  行动中的刑事法律   第一节  刑事案件中的自由裁量   第二节  刑事案件中的交易   第三节  刑事案件的“私了”问题 第六章  行动中的合同法   第一节  商业中的合同关系与非合同关系——一项美国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中国白酒行业中的合同关系和非合同关系   第三节  新契约论——合同运作的社会环境 第七章  行动中的交通事故法   第一节  美国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的经验研究   第二节  从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修改看行动中的交通事故法 第八章  行动中的离婚法   第一节  法律阴影下的交易还是交易阴影下的审判——美国学者的观点   第二节  中国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和事实婚的法律规定及其实践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第一节  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   第二节  行动中的法院调解 第十章  解决争端的法律方法与非法律方法的选择   第一节  解决争端的不同方式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解决争端的方式——日本、美国与中国的经验   第三节  制约解决争端方式选择的条件——理论模型第三篇  社会对法律作用研究 第十一章  社会分工与法律制度   第一节  分工对法律类型的影响   第二节  对杜尔克姆理论的挑战:调解、警察与辩护人产生的顺序   第三节  共生关系及其法律形式 第十二章  所有制形式与法律制度——以色列的基布兹和中国的人民公社   第一节  以色列的基布兹   第二节  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 第十三章  社会组织与法律职业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科层制及其危机   第二节  中国法律工作者职业化及其反思   第三节  法治资本主义和关系资本主义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与灾害法   第一节  灾害防治与灾害法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中的灾害与灾害法   第三节  我国的灾害法及其完善 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工业事故赔偿法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下属雇员规则(fello-servant rule)   第二节  下属雇员规则的削弱和工业事故赔偿法的产生   第三节  工业事故法与社会理论:对工业事故法变迁的不同理论解释   第四节  《社会变迁与工业事故法》对当代中国法律变革的启示 第十六章  社会变迁与民事诉讼率研究   第一节  作为法社会学问题的民事诉讼率   第二节  民事诉讼率的解释理论   第三节  当代中国民事诉讼率的实证研究 第十七章  形式合理的法律体系与资本主义   第一节  马克斯韦伯论形式合理的法律体系与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   第二节  对韦伯法社会学理论的争论和批判第四篇  法律对社会作用研究 第十八章  法律的作用与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美国禁酒令与北京禁放令   第一节  美国禁酒令   第二节  北京禁放令   第三节  立法与诉讼 第十九章  居民的守法意识   第一节  守法意识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居民守法原因论   第三节  影响守法行为的因素   第四节  农民对法律的支持:实证研究的视角 第二十章  法律效果研究   第一节  法律效果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法律效果的测量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法社会学(第2版)》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前言

在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曾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不仅最早开启了世界东方文明的大门,而且对人类法治、法学及法学教育的生成与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光辉的实践。在我们祖先生存繁衍的土地上,自从摆脱动物生活、开始用双手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用人类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我们人类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渐形成了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一系列维系道德人心、维持一定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义理精微的法律制度。应该说,在人类所创造的诸种精神文化成果中,法律制度是一种极为奇特的社会现象。因为作为一项人类的精神成果,法律制度往往集中而突出地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身、调节社会、谋求发展的各个重要进程中的思想和行动。法律是现实社会的调节器,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确认人的不同社会地位的有力杠杆,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真实地反映现实的要求。因而透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当时人们关于人、社会、入与人的关系、社会组织以及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思想与观点。同时,法律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它以一种最明确的方式,对当时社会成员的言论或行动作出规范与要求,因而也清楚地反映了人类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对于不同的人所作出的种种具体要求和限制。因此,从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中,同样可以看到人类自身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国家文明发展历史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法律制度乃是维系社会、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的工具。同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体现。

内容概要

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1979-1982,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1982-现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87-1988,美国夏威夷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CLEEC);1989-199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3-1996,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副主任;1994-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1997-1998,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富布赖特访问教授;1999-2000,荷兰莱顿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高级访问教授。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篇 法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论第一章 法社会学的概念和框架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概念一、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西方许多国家又把这门学科称为“法律与社会”(Law and Society),或“法学与社会科学”(Law and Social Science)。法律现象是许多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等的共同的研究对象。那么,传统的法学与社会学在研究法律现象时有什么差别呢?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学者埃尔文(Michael John Irwin)认为,法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法和法律制度的研究具有不同的态度。法学家的特点在于:(1)把法律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具有自己职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包括对法律术语和法律推理意义的理解;(2)其目的在于寻找法律结构的逻辑一致性,确定什么是已创造的法,实体法是否清楚,如果不清楚,应对它们作什么解释,其中是否有漏洞;(3)法学家有时也对法律持批判或变革的态度,但认为不是由于法律不适应社会需要,而是由于法律自身,其内部相互矛盾,不能有效地发挥功能。社会学家研究法律制度的特点在于:(1)他们没有受过专门的法律训练,也不懂得法律的专门的术语和技术,而是从过去和现在的历史的、传统的、哲学的、社会学的、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观点出发,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程序、技术进行研究;(2)社会学家关心的不是书本上的法,而是法的创制者的行为,创制法的原因,法的解释、适用、执行及其原因,由于法的创制、解释、适用、执行而在社会中实际发生的行为;(3)他们所关心的不是现行法律结构的逻辑一致性,而是他们所研究的行为在理论上的同一性,是用现有的理论解释这些行为,还是创造一种新的理论予以解释;(4)社会学家对法律的批判和变革的态度,认为不是由于法律内部缺乏一致性,而是由于法律不适应社会需要。

图书封面


 法社会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法社会学的入门读物。第一篇是基础理论的简单介绍,后面也是一些具体研究。
  •     科目要求,迫不得已
  •     本科课本
  •     书马上就要散架了,装订很差!~不过是正版!~希望有人能受理我提出的问题!@~还有你们的包装很容易把书弄烂
  •     不错的教材,对法学或者社会学感兴趣的,可以作为入门读物
  •     法社会学是以社会法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埃利希、韦伯、霍姆斯、庞德等。涂尔干、韦伯等人强调法律的社会化,反对将法视为国家的唯一产物,认为应当从组织化社会,或社会本身,或人们社会行为中去探寻法的真谛。庞德的法哲学的核心的社会利益说,认为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他明确反对纯粹逻辑推理的僵化的概念主义或形式主义法学,认为法哲学要从单纯历史的和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中彻底解放出来。庞德的社会法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理论,他提出了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纲领,启示人们关注社会制度和法律学说的实际效果,关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实际内容,并且注重法律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庞德认为,法律是发达政治组织化社会里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形式,即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运用这种社会的暴力而达到的社会控制。在这一意义上,法律是一种“社会功能”或“社会控制”,是协调利益冲突的手段;法律的作用就是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各种利益,尤其是社会利益;提出法的功能性概念来取代逻辑性概念,主张“有用即是真理”。法社会学的结构没有统一的安排,因为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实在是一个大框架,几乎所有与法律有关的社会问题都可以放在其中,究竟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框架比较合适,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和注意中心。法的两个模式法学模式社会学模式中心规则社会结构过程逻辑行为范围普遍的可变的视角参与者观察者意图实践的科学的目标判决解释
  •     态度较好,按要求送达。
  •     刚接触这个学科 作为教材很好
  •     教材之一,有用而无用。
  •     书还不错,就是感觉写的有点枯燥
  •     不过感觉里面引用的数据老了点,不过那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日子一天天在过。总体感觉还还是不错的,所以给了4颗星!
  •     图书馆进的最新版 翻了一下 感觉:交叉学科视角新颖而内容精深 需要很强大的积累 不是仅仅靠兴趣来驱动的
  •     汉字比较多
  •     这本书贴合实际,我们正在用的教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