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者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44277550
作者:[英] V. S. 奈保尔
页数:259页

作者简介

生活在借来的文化里的人,不会感到丝毫困惑;然而一旦离开了这种幻境,就会被混乱与悲伤完全笼罩。
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在世界中穿行。
出生在加勒比小岛,从小却受英式教育,脚下的土地反倒有如世界尽头。人们竭力模仿欧洲文化的好恶,害怕被抛回平庸的现实。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 ,我前往伦敦,可这个光华灿烂的世界中心竟更加虚幻:城市坚固而完整,其中的人却支离破碎。 我在幻灭中回到家乡,使用借来的华丽口号呼吁变革,被人们推上权力的顶峰,可我许下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未来……
我一次次从混乱中逃离,却一次次陷入错乱与空虚。
我们只能挣扎着让闹剧继续,因为取代它的将是绝望。
-----------
作为一名叙述者,V.S.奈保尔不随和,不完美,也不怎么在乎有没有人喜欢他。但他也是最诚实的,从不伪装。 ——《卫报》
一部经典,迷人、激动人心,还令人有些恐惧。作者描摹出的混乱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能引起深刻的共鸣。 ——迈克尔•曼莱
以天赋和才华而论,在世的作家里几乎没有人能胜过奈保尔。 ——《纽约时报》

内容概要

V.S.奈保尔(V.S.Naipaul):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50年代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开始出版文学作品。著有《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大河湾》《自由国度》《游击队员》《非洲的假面剧》和“印度三部曲”“美洲三部曲”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模仿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模仿者》是虚构人物拉尔夫•辛格的自传,其实我怀疑小说内含许多作家奈保尔个人真实生活的影子。因为拉尔夫的经历和奈保尔非常相似,他被后者塑造成一个永远的局外人角色,从未完全适应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这也不难理解,印度裔的血统,出生于被人遗忘的偏远的英国殖民地,种种移民的尴尬处境,让拉尔夫在宗主国根本找不到自身的定位。拉尔夫离开家乡去英国留学的经历和奈保尔本人亦如出一辙。特别一提,小说主人公的家乡伊萨贝拉小岛,一个虚构的加勒比海岛,极可能是奈保尔仿照他成长的特立尼达构想出来的。拉尔夫读完大学后不久便回到伊萨贝拉岛,随之经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起初给他带来巨大成功,但最终是沉痛的完败。他再次流落英伦,就在此人生节点上,他开始着手自传的书写。全书可分成三部分。先是拉尔夫追忆在伦敦的求学时光,与其英国妻子桑德拉的婚恋,及重返故乡后纸醉金迷的生活,告终于双方婚姻破裂,妻子独自离去。接着一大章拉尔夫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伊莎贝拉的生活点滴,涉及其双亲的生活和家庭纠葛和不幸,结束于父亲的亡故和拉尔夫携妻子回到岛国。最后是拉尔夫自述他的从政生涯,与遭遇变故被迫流亡伦敦的苦痛历程,末尾在对写作的叙述中结束回忆。小说关涉多重深刻的主题,如模仿、身份、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等,而文化身份认同危机首当其冲。从后殖民国家文化身份危机这类宏大主题,延续到较小的但同等重要的个人文化身份认同障碍。尽管伊萨贝拉宣布独立,可此后殖民小国并未取得实质性变化,宗主国依然把持权力。正如拉尔夫流亡后所思,“我们缺乏秩序。更致命的是我们缺乏实权,而且对此浑然不知。我们误把口号和叫嚣当作实权,一旦有人让我们亮出底牌,我们就溃不成军”。 全因岛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甚至教育都仰赖宗主国,致使本国党派无力开展有效的政经改革。真正的独立意味着权力的回归,文化的重建。可在宗主国强势文化冲击下,后殖民小国依旧进退失据。至于拉尔夫,也可说奈保尔本人,是一个没有祖国的人,“无根”,也许为奈保尔永远的痛。在一个人人皆为模仿者的殖民地社会,人们很难对模仿进行超越,回归原先的身份。尤其是殖民教育的魔药,潜移默化地把人变成了天生的模仿者。此外殖民教育使年轻人变成了现实生活的逃避者,寻求逃离岛国,他们普遍认为未来的希望在别处,在宗主国。可是真到了梦想之地,移民的身份成障碍,然后产生强烈的外来者的陌生感。于是,在两难的境地下,出现个人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变成身份模糊的尴尬模仿者。奈保尔将他自己从殖民地到宗主国所经历的身份迷失、孤独、焦虑、追寻的体验,倾注到他的小说中,从而呈现出一群后殖民地模仿者形象。
  •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奈保尔《模仿者》诺贝尔文学授奖词中称:“奈保尔是一个文学世界的漂泊者,只有在他自己的内心里,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家。”写作对于作家奈保尔来说,是他的现实世界,也是精神的归宿,是他自我确认的根本。奈保尔多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有写作的经历,《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中毕斯沃斯先生的热情一方面表现在对房子的不断追求建造,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写作的执着坚持;《半生》中的威利出过一本书,这本书引出安娜与他相识,后又是作家的名义救他出监狱;《模仿者》中辛格在写作的回忆中找回了自我;《抵达之迷》更是一本关于写作的书。这正是奈保尔小说被认为具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的原因之一。奈保尔因其作品对第三世界的尖锐批判,而常常被拿来与鲁迅做对比,称其对第三世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称其揭示出病痛以引起群众的注意;然而奈保尔与鲁迅又是非常不同的。鲁迅青年时代弃医从文为的是救国,鲁迅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被称颂至今,民族立场是十分鲜明的。奈保尔则不同,他出生于特立尼达一一新世界的移植地,又是印度移民的后裔,很难要求奈保尔对特立尼达或者印度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文化上也如此,在印度幽暗的记忆中,特立尼达是英美文化的移植地,及各色移民文化的拼盘,很难让奈保尔对某一种特定的文化产生归属感。《模仿者》是奈保尔一部直接以模仿为题的小说,小说用主人公辛格的回忆,展现了新独立的岛国伊莎贝拉面临的政治、经济、种族等问题,塑造了一个人人皆为模仿者的后殖民岛国,揭示了殖民统治给前殖民地人民造成的心理扭曲和人格分裂。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采取非线性时间叙述,以回忆录的形式再现了作者辛格对教育、婚姻、政治等方面的看法及经历。小说结尾,模仿者辛格感觉到了对模仿的超越和身份的统一。小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辛格对伦敦求学时代的追忆,他与英国姑娘桑德拉的婚姻,学业结束离开伦敦,回到伊莎贝拉,及他们六年放荡不羁的生活。这部分结束于婚姻破裂,桑德拉离开岛国。第二部分:辛格回忆自己的童年和早年在伊莎贝拉的生活,讲述了辛格父亲的生活,及父亲在一场小型革命中声名鹊起的事迹。这部分结束于父亲的死亡,及辛格在桑德拉的陪伴下回到伊莎贝拉。第三部分:辛格自述他的政治历程,及政治跨台被迫流亡伦敦的经历,最后回归到叙述者开始写作的行为,并在对写作的叙述中结束了回忆。岛国伊莎贝拉是一个新独立的后殖民小国,然而独立前后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权力依然在宗主国手中,岛国的每一项政治措施都必须有宗主国批准,岛国发展民族工业的实践,使国家陷入更大的经济困境,致使辛格的党派无力展开有效的政治改革。辛格揭示并思考了前殖民地的政治文化困境,及造成困境的西方因素与自身因素,同时也揭露了西方文明的伪装性,这使辛格的《模仿者》更具批判价值。奈保尔在《作家看人》中说,在写作《米格尔大街》的时候获得了一种观察方式,如果想探究自己是谁,及米格尔街上的人是谁,就需要另外一种方式,他说:“我这一辈子,时时不得不考虑各种观察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如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接下来,作者奈保尔在《模仿者》中,把接触到的一切都浪漫化,而不承认真实的自己对陌生的都市所感觉到的不安。在处理素材的时候,不敢面对自己是有色人种的事实避免种族话题,和自己早年受屈辱的经历。但是到达现实的伦敦,奈保尔开始发现:他慢慢感到英国的恢弘气势己经成为历史,他无法找到原先的英国,伦敦已不再是他想象中的那个帝国的中心模样,现实的伦敦就像一个省城,一个远离帝国的边远角落,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他想象中的世界那么完美。于是,作者奈保尔失掉了对伦敦的幻想,幵始想象完美世界存在于另一个时段、一个我、一个更早的时代。奈保尔的政治认识其实更多地是种黑暗感受,是对殖民地未来的悲观,如同《河湾》结尾主人公的船航行于茫茫黑夜茫茫的非洲河流上,奈保尔的作品面对的正是这些黑暗的区域。基于这样的悲观态度,奈保尔笔下的模仿者常常无路可走,漂泊无依。奈保尔曾一再强调自己对政治的淡漠,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访谈中他说:“在某种意义上,我是特别的非政治的,我无法解释这一点。”正如写作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永远未完成的过程,对自我的叙述也只能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在之后的小说《浮生》、《魔种》中,主人公的身份问题再一次悬空、迷失、寻找、抵达幻觉彼岸,也许在奈保尔看来永恒的只是旅程,奈保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作品深具洞察力,不受世俗侵烛;虽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     我们假装自己是真的顾文豪奈保尔说:“十八岁以前,我所了解的全部世界就是位于奥里诺科河口的那个小岛,生长在这个狭小的殖民地社会里,活动范围限于小岛上亚裔印度人群中,常年见到的就是我的家人。在这小之又小的生活环境里,我对世界的认识怎么能不是抽象的呢?”也就是说,对身处世界边缘的人们而言,受局限的生活环境往往也就意味着受局限的文化环境,生活简单,思想简单,要不与周围封闭狭隘的世界相处融洽,把自己关在一个黑屋子里,要不就是在幻想与回忆中舔舐自己,安慰自己。抽象的理解,抽象的世界,但真正让从殖民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奈保尔感到痛心的还不止这些,而是殖民地人如何对自己撒谎,如何成为善于“模仿”的人,模仿那种成熟状态的宗主国人民,模仿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生活。这种殖民地人不由自主的“精神分裂症”,促使奈保尔创作了小说《模仿者》。小说主人公拉尔夫·辛格来自虚构的加勒比海上的伊莎贝拉岛,是一位印度裔移民,一位流亡伦敦的失败政客。在他很小的时候,他以及他身边的人,就开始了愉快而不自知的模仿之旅。辛格的父亲为了摆脱二等公民的地位,热衷模仿传教士,以期在教会工作中进阶攀升;其他殖民地亲友的毕生愿望就是去西方国家学习、工作,并将此视为成功的标志,为此非常乐意与自己的历史、文化一刀两断;学校课程是对宗主国教材的照搬模仿,完全与周遭生活毫无关系,学生学得越多,对自我的否定就越多,“我们否认了能从门窗外看到的风景以及人们”,“我们给老师带苹果,写参观温带农场的作文”,但可笑的是伊莎贝拉根本不产苹果,也没有农场;盲目的模仿带来的不仅是真实与幻象的倒错,明明去买写作用纸,却因为不懂英语,抱回来一堆厕纸。也就是说,在伊莎贝拉这样的殖民地小世界,模仿不仅赋予那里的人们一种光荣,一种身份上的安全感和虚荣心,更是一种必要的生存策略——每个人都在学习如何遗忘过去,如何将虚假视为真实,如何通过模仿完成自我身份的移植,以便成为那个想象的但其实无力成为的自己。但问题的荒诞尚不止此。在英国学习之后,辛格带着满脑子的宗主国文化回到伊莎贝拉,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试图推行全面改革,但他未曾意识到这其实是另一种更严重的“模仿病”:引进西方的民主选举,以为民族国家的时刻终于到来;仿照宗主国的经济模式,大力推进殖民地的工业化进程。可悲的是,正是这些所谓的改革,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殖民地人进退失据、彷徨无依的尴尬处境。辛格承认伊莎贝拉岛触目所及无一不是“腐败”与“堕落”,但此前他并不知道这些腐败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形成腐败自己的逻辑,它无坚不摧,无缝不入。模仿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更像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因为真实的权力基础并不存在,独立只是表面的,遥远的宗主国仍旧能遥控他们,而资源早就被跨国公司瓜分殆尽。严酷一点说,在缺乏自我和历史意识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政治改革,大抵只是词语意义上的虚张声势,“既没有得到有组织劳工的支持,也没有得到资本的赞助,而是以乌合之众为基础的”,选票就像啤酒泡沫,好看也无用,“收到的支持,不是理想吸引了理想,而是苦难吸引了苦难”。那看似合情合理的殖民地工业化进程,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张讽刺画。因为宗主国对殖民地生活的全方位控制,使得所谓工业化仅仅是进口黄油和装黄油的罐头盒子,然后让本地黑人组装起来,失败的辛格慨叹道:“在我们的地区,工业化仿佛是把各种进口的东西填在进口的容器里。”换言之,政治的无序、技术的匮乏、智识的萎缩,非但使得对宗主国发展模式的全面模仿沦为虚空,最终反而更其加重了殖民地人的身份迷失与帝国依附。带着这种对殖民地社会困顿处境的无奈,权力斗争中出局了的辛格最终被迫再度回到伦敦。但政治的、文化的宗主国,丝毫不能给他带来归属感。在这里,奈保尔用“海难”一词来形容这种感受——没有家,没有归处,四壁荒芜,悬浮难止。如果说伊莎贝尔岛上的闹剧源于殖民地社会秩序的混乱,历史意识的匮乏,那么辛格在伦敦遭遇到的则是更真实的拒斥——你可以模仿他,但你终究不会成为他。正如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所说,殖民地人希望与宗主国享有几乎相同的主体性,“但英国化和英国人永远不能等同”。于是,曾经作为心灵圣地的伦敦,最终崩溃成幻象的碎片,“我们找寻一座可触可感的城市,却只能找到一个个独立小房间的集合体”。而人生也不再有期待,“我隐退的地方是一座古老的可可种植园,一个破败的前奴隶种植园,被丛枝病害得枯萎,带来的收入不再能激起任何贪婪的焦虑”。在现实失败和无序人生的双重威胁中,辛格想到了写作,但他并非着迷于写作可能的魅力与传达的快感,只是因为写作本身的“平静和秩序感”。混乱与有序、真实与幻觉、失根与依附,如果说霍米·巴巴在“模仿”行为中看到的是一种暗含讥讽的妥协,一种伪装,一种被殖民者对殖民者的戏弄,那么奈保尔显然没有那么乐观,他在“模仿者”身上更多看到的是殖民地人无法逃避的宿命与自我欺骗,以及宗主国匆促离场之后造成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多重乱相。就像尼赫鲁对英国人的指责,印度今日的贫困落后,英国人必须负有根本的责任。吃饱喝足,拍拍屁股走人的殖民者,也顺带摧毁了一个社会本可能走向繁荣的几乎所有的积累。文学不止是讲故事,或者精确地描述,文学是发现,知识的发现,道德的发现。《模仿者》当然是一本出色的后殖民理论的典范作品,但那是学者的评价与修辞,而我在其中看到的是一个作家对于自己生活背景的深入理解与真诚发现。南非作家库切说得对,奈保尔“成为作家纯粹是出于意志的努力”,“他没有幻想的才能;他只有一个在微不足道的西班牙港的童年可供利用,没有什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记忆;他似乎没有题材。他要等到数十年辛苦写作之后,才终于像普鲁斯特那样明白到他一直都是知道他的真正题材的,而他的题材就是自己——他自己和他作为一个在一种不属于他(他被告知)和没有历史(他被告知)的文化中成长的殖民地人想在世间找到一条出路所作的一切努力”。但这不是对奈保尔的奚落,恰恰相反,库切道出了奈保尔的可贵与不凡——在一个本不具备足够文化资源的国家,一个从小企图成为作家的男孩,是如何经由对出生地的逃离以及奔赴宗主国之后的精神幻灭,最终发现了自己的材料和主题。这时,那原本的黑暗世界,边缘之地,因为得到真诚的关注而闪耀光芒,而这种关注,其实是需要勇气和同情之心的。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模仿者》不是一本让人快乐的书,不过要是能让人快乐,就不是奈保尔了。对自我近乎神经质的审视、与世界由始至终的疏离是基调。“我”渴望被救赎,阴差阳错地努力过后,却一再以失望告终。若内心无法释然,走到哪里都如身处异乡,能拯救自己的人,不会有第二个。
  •     复杂
  •     挺逗的。而且是娓娓道来的幽默感。
  •     无可逃避的无力感,读过最好的奈保尔之一
  •     听说不错。看了,不错不错。(我是个无聊的读者,哈哈哈)
  •     去图书馆借魔种,不料一眼就望到簇新的本书,决定先看吧;理智上打了四星,奈保尔笔下的这种永远的边缘人、异乡人和撕裂心态依然受到虏获,但情感上又可能不到四星,因为实在太多作者以往作品素材的重复,区别只在于侧重点不同而已,翻译这次感觉好了不少
  •     盲目的模仿,是为了否定自己。作品中的岛国如此,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
  •     奈保尔总是这么牛。这本书见证了我进入社会以后最艰难的岁月,也是我这两年来读的最慢的一本。我口头上虽然一直对自己说我过得精彩,可是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却想快速的逃离。
  •     即使翻译得再出众也不能掩盖读过五十页,情节无波澜,讲述无感情,堆积文字平白不见起色的垃圾书,还不如看《新华字典》。 封面上左一个奖右一个奖的忽悠,是什么样的人能通篇读完并且给予了高评价!果断拿去垫桌角。
  •     封面和内容很贴切
  •     很多地方似懂非懂,不过关于政治家在表演过程中的自我挣扎很发人深思
  •     没读完 不想读了 自我怀疑和无聊的局外人
  •     断断续续读完了。说不上感受,一种游离地无望,模仿并假装真实。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剥离了信仰后的生活状态,无人可以幸免。确实,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一切都是拙劣的模仿!
  •     只有我一个人看不懂吗?看来我果然是一个肤浅的人啊。
  •     荫翳的伦敦,混乱的岛屿,无处安放的自己。
  •     没有之前看《大河湾》的震撼,这部或许是聚焦细致而未的一些个人体验,看来我可能目前还没有对这一类体裁产生共鸣。 也是,小说,本就是很私人的事情。
  •     
  •     垃圾出版社
  •     很尖锐很不留情面但是读到最后有些厌倦
  •     才读30页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和当年读《在路上》是一样的感觉。
  •     好像逐渐丧失了发掘深藏在文字背后、想说又未说的情感的能力。
  •     或许奈保尔确实是21世纪以来最值得阅读的诺奖获得者,但传说中他那些灵动、深刻的文字天赋,异乡人的撕裂感与拧巴的边缘观察,在这一版翻译里实在没怎么体现,太多不说人话的句子和语焉不详的衔接让整个阅读体验降低了一大层次——同是卷帙浩繁的诺奖作家全集,奈保尔这一套的质量比起刚出全的马尔克斯真心差了好多啊!本想着这一本读的若是高潮迭起,就出点血收全套,现在来看……还是先一本一本试着买吧……哎……
  •     找到当初读《河湾》的感觉。
  •     每当我们从自身中走出,寻找自己的延伸时,神明都会躲避我们。这种情结无论放在情欲还是城市上都是一样。我们找寻一座可触可感的城市,却只能找到一个个独立小房间的集合体。城市格外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个体,是单个部件。然而城市的概念还保留着,我们仍徒劳地追求着城市之神。
  •     所有人都充满矛盾,追求真实的世界却发现空虚,追求秩序却带来了闹剧。可笑又可悲,笑完了书里的人就开始笑自己。
  •     刷奈保尔全集已过半,这本实在棒,写伦敦的篇章绝了
  •     他真是一个为自己写作的人,不在乎有没有人喜欢他。
  •     越读到后面越累,似是而非的句子。这本应该是一种尝试和转型,自我意识强烈,有后现代感。只我以为意识流的文字里,句子的意象和美感更重要,表达内容倒是其次,这方面却差了些。自从用马尔克斯作对比后,阅读奈保尔就很尴尬,也许该歇一阵换换别人了。
  •     Je viens aussi de loin.又一次卧病昆明,手不释卷。与作者背景毫无共同点,却能感受到那种悲哀。2016.02.14
  •     在书城买的
  •     时间不多,只读让自己想流泪的书!!
  •     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的现状描写的淋漓尽致,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否定,有着满满的槽点却也厚重而悲哀
  •     畏惧与逃避是模仿的主旋律。
  •     读完后淡淡的惆怅,深深的回味,文章字字珠玑,句句精辟,从开端为了逃离伊莎贝拉岛寻找自我元素的坚定和踊跃,到最后回到小岛成为政客的混乱和迷离。发人深思。我们如何认清自己的定位,稳定自我的位置呢?又如何从一次次错乱与空虚中抽身而出呢?
  •     非常认真的读完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模仿者,其实是一个自传性质的自传小说,三部分都竭力在城市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很多话很经典。#我们找寻一座可触可感的城市,却只能找一个个独立小房间的集合体。城市格外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个体,是单个部件。然而城市的概念还保留着,我们仍徒劳地追求着城市之神。#
  •     不是很想甩锅给翻译但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