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301184073
作者:季剑青
页数:283页

作者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主要是以大学为视角,考察北伐后到抗战前(1928-1937)这十年北平的新文学活动。这一时期的北平被称为“文化城”或“大学城”,文学活动往往是在各大学中展开的。本书在时空上以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为范围,描述和分析大学参与到新文学的想像和再生产中去的不同方式,从两个层面考察了“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之间的关系: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大学通过学术研究和课程设置,生产着有关新文学的各种知识、观念和历史叙述;而作为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文化共同体”,大学又为新文学再生产和创造了诸如文学社团、刊物、师生关系、人际网络等制度性的条件。

书籍目录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
引论
第一章 大学文学课程与文学想像
一、考证与鉴赏
二、"文学"与"文学史"
三、文学本位
四、想像新文学
五、"现代"与"传统"的发现

第二章 学院背景下的文学批评
一、"文学概论"与"文学批评"
二、"实际批评"的兴起
三、李健吾:"自我"的限制与学者的眼光
四、李长之:批评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 学术视野中的新诗
一、文学史的观照
二、诗论:中西之调适
三、读诗会
第四章 社团与人际网络: 大学中的文学空间
一、早期校园文学社团
二、人际网络
三、大学中的左翼思潮
四、左翼文学社团
第五章 学院内外:场域分化与文类选择
一、学院派
二、"学院"与"文坛"
三、文艺青年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内容概要

季剑青,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

图书封面


 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看过四五章,对大学场域的关系网络比较感兴趣。
  •     精华在第四、第五章。全书白璧微瑕之处是失之于材料琐碎芜蔓,甚至有堆砌之感。
  •     博士论文果然是每个开始成为学者的人最有质量的作品啊。作者在后记里感谢的那些师兄师姐也都有一点耳闻。
  •     季剑青师兄的研究有非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的主要兴趣点跟我也很接近。具体到这本书,看得比较过瘾的是1、4、5三章,尤其是第一章文学教育的思路是对我颇有启发的。不过这本书的问题也很明显,尤其是在结构上,总让我觉得不甚谐调,各章之间的关系略显松散,若分成单篇来看效果甚至比组合起来更好。他接下来打算出版的北京研究专著就更成系统。
  •     重读,发现上次读书报告基本瞎扯,自我谴责ing
  •     史料梳理扎实,诸多有意思的视角和判断颇得借镜
  •     相当好的切入角度和处理,此前同类研究中还没见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