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教师用书 > 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030237187
作者:李镇西
页数:232页

作者简介

《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3:悬念的魅力》是李镇西教育方法与实践实录丛书之一。本套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实录。绝对的真实是本套书的生命。本套书以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爱心与民主教育为主线,真实记录了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历程,记录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其父母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困惑与茫然、痛苦与坚持、眼泪与欢笑,有情节、有反思、有悬念。语言朴实、隽永,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它是一段生活的定格,一串记忆的珠宝,一份情感的珍藏,一束青春的花朵。
《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一)——爱的延伸》是李镇西老师作为高一(3)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时在高一年级下学期所写的日记。班级自治是《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一)——爱的延伸》的亮点之一。
《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一)——爱的延伸》适合初、高中教师,学生,广大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阅读。

书籍目录

新学期,新起点开学第一天教育理念VS教育权威老话重谈——整顿男生宿舍回家女生宿舍的故事同样精彩家长会——学而思教育同学们的心事给陈霜蝉的鼓励谈心——强劲、杨扬座位调整和赵老师顶嘴事件凌飞的思考关于春游活动的谈判作弊事件引发的思考油菜地里的语文课郊外的语文课有感与农家调查开导魏乐庭灵魂的搏斗初讲《祝福》  再次走进《祝福》自治周——用行动证明一切自治周中的纪实愚人节趣事感谢《班主任》杂志自治周情况总结学习的烦恼和进步的快乐打架事件自律及如何面对失败——给霜蝉和南希的信师说心语——理解万岁在风雨中成长为集体荣誉可以撒谎吗家长会上谈的四个问题对月考的总结师德与阅读教育经典凌飞的进步“爱”让我留下集体迟到事件关爱弱小珍惜五凤之行五凤的感悟“早恋”与“早念”走向成熟青城山之行附录:我的幸运(严忠孝)

编辑推荐

  绝对的真实是本书的生命,这也可能是它能够吸引其他读者的地方。  首先想到的,是李老师的语文课。以前读不懂课本上的散文、抒情诗、小说节选,是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作者那样的感同身受,根本就没有睁开内心的双眼,去观察、去感悟这个世界的真善美。而李老师在宝贵的课堂上,利用那其他老师会用来讲解考试技巧的宝贵的45分钟,给我们朗读路遥的《在困难的日子里》,刘震云的《凤凰琴》,巴金的《怀念萧珊》,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让我们真正地走进了淳朴而又美好的文学,走进了沉重而又深刻的思想。相比那种讨论几道题的课堂,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付锐

前言

  悬念的魅力  随着班级生活的向前发展,我的教育故事越来越扣人心弦了,我的教育也更加艰难了——面对学生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既要尊重,又要引领,的确“艰难”。不过,在这艰难当中,我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交相辉映,教育显示出了它的魅力。  几年前,我曾说过,如果说我的日记生动形象、可读性强,那首先是因为教育过程本身便充满了魅力。我在写日记的时候一直遵循一个原则:绝对的真实。无论是对班集体建设的宏观策划,还是对每一位学生的个别引导,我当然都有明确的教育意图和期待,但对于教育过程的客观走向,我不预设任何理想的结果。换句话说,我在写日记的时候,只看“当天”发生了什么我便记录什么,绝不会为了主观希望达到的什么教育效果,而通过编造提前埋下什么“伏笔”或者做一些什么“铺垫”;也不会为了前面的“伏笔”或“铺垫”,而人为地在后面来个什么“前后呼应”。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跌宕起伏、有时候甚至是惊心动魄的过程。比如,面对一个后进生,无论多聪明的教育者,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给自己惹什么祸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过:“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里的“悬念”,主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的难题”。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并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过程的无穷魅力!  教育的魅力,包括了反思的魅力。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其实也在不停地审视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反思精神,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这里的“反思”,就是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已经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这种反思带有检讨、解剖、质疑的意味,而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内容概要

李镇西,男,1958年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于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省乐山市一中、成都市玉林中学、成都市石室中学、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曾短暂供职于成都市教科所。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

章节摘录

  初讲《祝福》  按教材课文顺序,本来开学第一堂课就应该讲《祝福》,但对于这篇我讲过不止一次的很熟悉的名篇,我却踌躇起来。记得当时我对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先学《祝福》时,我是这样说的:“虽然我从假期里就开始备这篇课文,可是我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讲。如果草率地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对不起鲁迅。”因此,我把第一单元的小说暂时放了放,而先给学生讲文言文单元。我想以此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备课。  尽管如此,一个月过去了,我的教学方案仍然没有明晰。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讲”得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握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现在坚定不移的原则。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的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既然如此,在有一个大体教学设想的前提下,我更追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随”学生课堂表现之“意”)而非教师课前预想的教学步骤的精确性。“礼教杀人”无疑是《祝福》要表现的主题,但我不应该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应该让他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认识到“礼教”不仅仅是恶人杀人的凶器,也是无数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不仅仅过去有旧的礼教杀人,今天也同样有新的礼教杀人,而且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杀人者”!当然,学生所获得的这些认识,应该依靠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的思考、彼此间的研讨以及和教师的互动交流,而不是我一个人的灌输。正如我几年前所说的:“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会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当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不要老想着把自己对课文“深刻的领会”、“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怕学生只领悟出了5分,也比老师灌给他10分强!”  因此,虽然我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还没有考虑成熟,但我仍然带着没有写完的教案走进了教室。我决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程序,甚至改变课前我的某些预想,怎么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怎么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怎么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怎么样有利于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鲁镇,进而联想到今天的时代甚至联想到自己,我就怎么上。一切见机行事,一切随机应变。我相信,只要学生动起来了,这堂课就一定会成功。  带着这样的自信,我开始了《祝福》的教学。  我先问了同学们:“哪些同学在课前已经把课文完整地读过一遍?请举手。”  少数同学举起了手。  我数了数,说:“还不到一半。不过不要紧的,因为考虑到同学们课业负担比较重,我们把预习也放在课内。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认真地默读一边,已经读了一遍的同学再读一遍。在读的时候,要用上脑子,一边读一边想。把让你若有所思,或者让你怦然心动的地方,或者产生了联想的地方在书上做个记号,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遇到不认识的字查一下,把音注上,总之读了以后书上要有读过的痕迹。读的过程就是自己感悟和发现问题的过程。我打算用三节课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来研讨这篇课文。好,现在你们自己读吧!李老师在这儿没有作任何提示,也没有设置任何问题,先让你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读完以后我们再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感受,可以就全篇谈总的印象,也可以从某一个细节出发谈自己的体会,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我希望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能发言。”  学生们打开书,开始静静地读。我看到钟晓在读的时候拿出辞典查生字,便表扬他:“看,钟晓正在查辞典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学生们继续自读,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祝福》(鲁迅)。  我巡视了一圈,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地读课文。然后我也打开书,再次仔细读课文,估计着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会有所感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  二十五分钟过去了,我看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阅读完毕。我说:“好,很多同学都读了一遍。但是你们读过的书是否留下你们的笔墨痕迹呢?”我把我的教材扬起来,翻开课文给大家展示,“大家看李老师的书,里面有读的时候写的心得批语,还有许多地方我做了勾画。你们有没有呢?李老师给大家说这些,就是要大家明白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那就是带着心去读。我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渐渐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大家都习惯于形象化,比如喜欢看图片,看电视剧,取代对文字本身的理解与想象。我们的阅读理解力在退化,这是人类的悲哀。人们即使在读书时,也是基于抓情节,找结局,其实,就这篇小说而言,你要找结局,结局开头就给你摆出来了:祥林嫂死了。但祥林嫂为什么会死?这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这才是真正读小说。”  这段话我的确是有感而发,我就是想提醒我的学生,在图文信息时代,我们还应该尽可能学会和保持一种古典的阅读。  “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我又把话题转到课文,“我不知道同学们读这篇小说以后,理解到什么程度,感受到什么程度?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许鲁迅的作品离我们比较远,我们理解起来会有一些障碍,但不要紧,我想知道在老师没有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们自己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哪位同学说一说?”  平时很少发言的毕明方第一个举起了手,我热情地鼓励他: “好,请明方说说。”  毕明方说:“读这篇文章我觉得有些话我读不懂,但是我觉得我还是理解了一些。我觉得这篇文章像一部电影,一个又一个的形象和场面,先从现在说起,展示一个结局,然后产生一个回忆,是怎么发生的。作者把事情的发生叙述得很详细,描写也很生动,例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动作,还有他对人物外貌的描写,都非常好。”  毕明方的语文成绩不太好,他今天居然能第一个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这些感受,我很高兴,对他的发言予以充分的肯定:“说得非常好!我说他‘非常好’有两个含义:第一,他读懂了结构,他说课文先写出了祥林嫂的结局,然后再通过回忆写祥林嫂的不幸,同时他还读出了课文中用了许多生动的描写。第二,明方原来是不发言的,今天居然他第一个发言,勇敢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说得很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呵呵!”  全班同学自发地为毕明方热烈鼓掌。  毕明方的发言,意义不仅仅在于他说出了他对课文的感受,更在于他开了一个主动发言的好头。我班有许多同学平时也是不爱发言的,这妨碍了课堂交流,我决定趁势再说几句:“同学们都用掌声表达对明方的敬佩。我想,明方你在举手前其实可能也犹豫过,也经过思想斗争的,但你最后战胜了自己。  新学期,新起点  2月27日 星期日 雨转晴  今天是新学期报名的日子,我班却少了两位同学。  上学期期末最后一天向同学们致以新年祝福并憧憬着新学期的何思婷转学了。  现在我的手机上还保存着她昨天晚上给我发的十多条短信:“因为我们家在*六市买了房子马上就可以搬了,爸爸给我找了一个数学老师补课,在成都住在别人家总不方便。所以才把我转走的。”她还在短信中提出:“李老师,我觉得您人好,还真的舍不得。干脆,您做我干爸爸,我也可以常和您聊天,好吧?这可是我想了好久的,那就这么说定了,以后有时间我会常去看您。干爸,请受女儿一拜,女儿敬您一杯!”  我发短信说:“我会永远关注你的成长。以后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尽管说!”  欧阳震宇也转学了,她妈妈是金堂县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非常优秀,对儿子要求也很严。上学期半期考试后,有一次周末来学校发现欧阳震宇不在学校,一直到下午五点过才回来,一问原来是出学校去打电子游戏了。当时他妈妈就给我打电话说不放心孩子,要将欧阳震宇转回她任教的学校。  无论是何思婷还是欧阳震宇我都很舍不得,但我尊重他们的选择。我会继续以各种方式关心他们的。  今天很早来到学校,就像上学期开学第一天一样,我、王晓丹老师和赵志老师在教室里接待报名的同学们。  第一个来报到的是项柳依同学。我检查了她的作业,做得非常认真。我一页页翻看她写的随笔,每一篇都是用心写的。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认真读同学们寒假写的随笔,否则对不起他们。

图书封面


 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读了李镇西的书非常感动,希望每个班主任都好好读读吧!那种民主、尊重、平等的思想会让我们受益终生的。
  •     物如其图。还是值得一看。要用心。
  •     书看了一半,就决定要想办法读完李老师的所有出书,我是数学系的一名学生,但我更喜欢语文,然后又没有办法转系,所以只好用这种办法来弥补遗憾了,真想亲自听一堂李老师的语文课!非常喜欢!
  •     看了老李的这一套书,就觉得老李是个神,而且这个神有着人间的气息,就如同大肚弥勒佛一般。呵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