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市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建筑设计 > 大学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市空间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312025808
页数:210页

作者简介

《大学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市空间》内容简介:大学城是我国出现的新型城市空间,也是教育实体和理念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大学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市空间》按照逆向思维的方式,从结果探究原因,结合了城市发展规律和教育基本规律,科学界定了大学城概念并对大学城作了系统分类,概括了大学城的性质与特征,明确了大学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提炼了大学城规划和建设的核心理念。
《大学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市空间》还利用多学科交叉进行知识融合,将大学城内系统、外环境作为整体研究,探索大学城空间选择与建设效应之间的有机联系。适合于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关于大学城研究的初步思考1.3 研究意义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5 主要观点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2章 大学城发展演变及相关研究综述2.1 大学城的发展演变2.2 国内外大学城研究综述2.3 大学城基本要义第3章 大学城区位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3.1 我国大学城宏观布局与空间规模3.2 城市范围的大学城空间区位选择3.3 大学城空间布局选择的因素分析3.4 大学城空间策略与案例分析第4章 大学城资源共享与微观布局模式4.1 大学城资源的开放与共享4.2 共享模式与微观布局4.3 微观布局模式与资源共享效果评价第5章 大学城与城市的互动效应5.1 大学城建设的区域效应5.2 大学城与城市的互动关系5.3 大学城与城市的空间互动5.4 大学城与城市的产业互动5.5 广州大学城空间布局与城市互动实证分析第6章 大学城生态可持续发展6.1 大学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6.2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对策6.3 实证分析——广州大学城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第7章 核心理念要求下的大学城用地规划7.1 用地规划管理和布局规划设计的策略选择7.2 基于大学城建设核心理念的布局模型建构7.3 21世纪大学城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前言

  “大学城”建设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和城市化现象,在世界上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和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早已存在。中国大学城的建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教育发展和城市化融合的产物,其发展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发展的要求。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大学城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的贫乏单一到当下的繁复有序的运演过程。而较之于国外,我国大学城的发展则晚了约40年。所以,我国大学城要实现科学、持续、健康发展,除了要回顾和研究国内外大学城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基本走势,借鉴西方国家的新城发展模式外,更应该了解我国大学城自身特点,才能有自己的发展原则和相应的途径。  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既要符合城市空间发展、产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又要尊重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其中合理的空间策略对于充分发挥大学城建设的正面效应、科学规避大学城建设带来的负面效应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大学城展开综合系统的研究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此项研究的开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首先,教育作为社会活动总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发展具有复杂独立的特点,其中涉及教育社会、教育经济、教育管理等多项分支。大学城的发展已突破封闭的教育系统,必然会涉及城市、社会、经济、政策、管理等多个领域。另外,我国大学城还处在建设的初期阶段,远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充分、完整、全面而丰富的实证资料,并且国外可借鉴的案例特别匮乏,给研究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所以,大学城既是我国出现的新型城市空间,也是教育实体和理念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本书第一作者是一位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年轻同志,教育工作背景与地理学科的专业背景形成了较为难得的“教育一地理”交集,也为其选择“大学城”作为研究对象提供了必要的科研基础和研究条件。大学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文化的建设,甚至直接影响到当地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实用性较强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对大学城研究是有其明显优势的。

内容概要

  李峻峰,1977年7月生,安徽省蚌埠市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毕业(专业方向为资源利用与效应)。2003年硕士毕业后在江苏省教育厅工作,现为职业教育评估项目主任。结合本职工作和专业研究方向,目前研究重点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区域人才一体化开发、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等方面。

章节摘录

  地方政府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水平,采取切实可行的多种建设模式。  首先,大学城建设并不代表城市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唯一方向,因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规律表明高校要适当集聚,主要集中于大城市或省会城市。部分地级城市或县级城市不顾自己的经济和人文环境建立大学城,建设实例表明它仅仅成为政策的优惠区。  其次,产学研“硅谷式”发展模式并不是大学城建设的唯一途径,脱离城市产业的实际要求将大学城放在远离城市文化生活的开发区,靠大学自行独立发展难以形成产业的创新纽带。  另外,新区式发展也不是所有城市建设追求的理想区位所在,一般城市要把大学城尽量靠近市区或近郊发展,不要过分追求大学的集中形态,坚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多种发展方式,将大学的发展与城市建设和改造相结合。实际上,许多城市一窝蜂兴起建设“大学城”浪潮乃至建设问题接踵而来,其实很大程度上许多城市并不明确自身大学城发展定位,因而盲目随从效仿。  所以,我国各地本身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需求不一,建设大学城也应因地制宜,不宜强求统一。  1.2.2 关于大学城与城市良性互动发展的思考  国内部分大学城以远离市中心的“教育开发区”空间形态出现,是完全建立在单一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基础的物质空间扩张,仅仅局限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张,却忽视了大学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人文联系。  大学城的建设必须尊重城市空间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城市发展也同样受到城市发展“规模门槛”规律的限制。限于土地资源紧缺和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加之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特别是高校教职工的社会网络主要集中在市区,所以国内大学城不能采取美国大学城远离市区的发展模式。因此在大学城空间规划中,一方面在空间区位从长远发展必须加强与城市有机联系,将其空间规划融人城市空间范围之中,保持与城市各区域间的有机联系。否则画地为牢的“圈城运动”割裂了大学城与城市的有机性,也必然失去大学城空间应有的人文基础。另一方面,大学城空间不应是单一功能区的静态复制,而是逐渐完善的综合功能区,城市空间丰富的多样性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动态过程。

图书封面


 大学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市空间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论文都是这么写的吗?怎么感觉读了跟没读一样,罗列现象但提炼不出观点……
  •     不能给专业书打分,我还太弱智。
  •     也许,就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讲的道理一样:多样性,开放性……
  •     文献整合,有阅读价值。创新东西不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