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通鉴(共20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史类 > 清通鉴(共20册)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
ISBN:9787203039075
作者:戴逸
页数:10047页

作者简介

《清通鉴(共20册)》主要内容包括:《清通鉴(1) 明万历十一年起 太宗天聪四年止》、《清通鉴(2) 太宗天聪五年起 世祖顺治五年止》、《清通鉴(3) 世祖顺治六年起 世祖顺治十八年止》、《清通鉴(4) 圣祖康熙元年起 圣祖康熙二十二年止》、《清通鉴(12) 仁宗嘉庆九年起 宣宗道光元年止》、《清通鉴(10) 高宗乾隆三十四年起 高宗乾隆五十二年止》、《清通鉴(9) 高宗乾隆十六年起 高宗乾隆三十三年止》、《清通鉴(8) 世宗雍正十三年起 高宗乾隆十五年止
》、《清通鉴(7) 世宗雍正二年起 世宗雍正十二年止》、《清通鉴(11) 高宗乾隆五十三年起 仁宗嘉庆八年止》、《清通鉴(13) 宣宗道光二年起 宣宗道光二十一年止》、《清通鉴(14) 宣宗道光二十二年起 文宗咸丰四年止》、《清通鉴(15) 文宗咸丰五年起 穆宗同治二年止》、《清通鉴(18) 德宗光绪十一年起 德宗光绪二十年止》、《清通鉴(20) 德宗光绪二十八年起 宣统三年止》、《清通鉴(11) 高宗乾隆五十三年起 仁宗嘉庆八年止》、《清通鉴(16) 穆宗同治三年起 穆宗同治十二年止》、《清通鉴(17) 穆宗同治十三年起 德宗光绪十年止》、《清通鉴(6) 圣祖康熙四十六年起 世宗雍正元年止》、《清通鉴(19) 德宗光绪二十一年起 德宗光绪二十七年止》是按照《资治通鉴》的体例写作的第一部编年体清史,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清史,使我国古代的“通鉴体”编年史终成完璧。按照我国的史学传统,往往是后继的政权为前朝修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民国政府在短暂的38年间,没有也不可能完成清史的编纂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了新中国要完成“隔代修史”的任务。
《清通鉴》用浅易文言书写,文风力求简明扼要。所谓简明,即文字简练,干净,不艰涩,不枝蔓,眉目清楚,尽可能生动;所谓扼要,即分清主次,抓住要害,不东拉西扯,让人读后不知所云。全书文字风格虽大体定位在“浅易文言”,由于时代不同、史料不同以及作者主观条件不同,可能会有,也允许存在文风上稍许差异,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各朝。
《清通鉴》的出版,将对完成“隔代修史”的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清通鉴(共20册)》与《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等编年史一脉相承,是广大读者了解清代300年历史的最佳读物,是各地图书馆、资料室和文史爱好者的必备图书。

书籍目录

清通鉴(1) 明万历十一年起 太宗天聪四年止清通鉴(2) 太宗天聪五年起 世祖顺治五年止清通鉴(3) 世祖顺治六年起 世祖顺治十八年止清通鉴(4) 圣祖康熙元年起 圣祖康熙二十二年止清通鉴(5) 圣祖康熙二十三年起 圣祖康熙四十五年止清通鉴(6) 圣祖康熙四十六年起 世宗雍正元年止清通鉴(7) 世宗雍正二年起 世宗雍正十二年止清通鉴(8) 世宗雍正十三年起 高宗乾隆十五年止清通鉴(9) 高宗乾隆十六年起 高宗乾隆三十三年止清通鉴(10) 高宗乾隆三十四年起 高宗乾隆五十二年止清通鉴(11) 高宗乾隆五十三年起 仁宗嘉庆八年止清通鉴(12) 仁宗嘉庆九年起 宣宗道光元年止清通鉴(13) 宣宗道光二年起 宣宗道光二十一年止清通鉴(14) 宣宗道光二十二年起 文宗咸丰四年止清通鉴(15) 文宗咸丰五年起 穆宗同治二年止清通鉴(16) 穆宗同治三年起 穆宗同治十二年止清通鉴(17) 穆宗同治十三年起 德宗光绪十年止清通鉴(18) 德宗光绪十一年起 德宗光绪二十年止清通鉴(19) 德宗光绪二十一年起 德宗光绪二十七年止清通鉴(20) 德宗光绪二十八年起 宣统三年止清通鉴  附录一清通鉴  附录二

编辑推荐

《清通鉴》与《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一脉相承,清代300年历史的详细记载!《清通鉴》的学术意义现在来说还过早,在未来的岁月里,历史学家们以及对清史有研究的学者们读了这部卷帙很大的书以后,一定会有公正和准确的评论。不过,谈谈初读的印象,并将它介绍给史学界,也是应当做的。我的印象是:这是一部经过学术群体辛勤耕耘而结出的丰硕果实,有可能成为传世之作。 第一,《清通鉴》在编纂体例上有新的创造。固然,通鉴体编年史书早在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就被成功地采用过,在20世纪中国当代历史学者运用通鉴编年体例编纂清史,既保留这种体例本身的优点(如:历史线索清晰、时间观念明确,可以论述在同一时间内的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又要在史观上、在取材上、在反映时代精神上和研究成果上、在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上有所创造和突破,这些是要下很大很深的功夫的。而《清通鉴》很好地体现了通鉴编年体史书的创造性和现实时代性。这就用实际的研究成果说明历史遗产的继承性和现实的创造性这二者可以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二,《清通鉴》有深厚的学术含量。只要翻阅这部书的几卷,就会有这样的印象:作者们对于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考订、取舍、剪裁,并非急就率,而是长期积累和研究的结果。这部著作搜集史料之“完备”,是令人敬佩的。我刚翻读时,有这样的印象,它在政治、社会、财政、经济、交通、战争等方面是有详尽论述的,至于思想文化学术的论述是否比较完备,这就需要“抽查”一下。我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然后去查《清通鉴》。例一,我记得,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初刻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唯一的一部有理论深度的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书,不知《清通鉴》中提到没有?我很快查到《清通鉴》第4卷1350页,其中有关于《明夷待访录》的简洁介绍,并摘录了该书中最著名的命题。 例二,我想起钱谦益卒于康熙三年(1664年),过去读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对钱、柳的关系是很清楚的,不知《清通鉴》是否有记载?我又很快查到,在《清通鉴》第4卷1359页对钱、柳有精当的介绍。 例三,我又想起方以智死于康熙十年(1671年),不知《清通鉴》有无介绍?即或没有记述,也不是什么缺点。我在该书第4卷康熙十年十月初七中查到,有精当的说明,而且对于方氏的死因有小注,可见搜集材料之广。 《清通鉴》中最有特色的是所谓“考异”,正如此书的作者所说:“考异是通鉴体史书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异精审是本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又说“考异的质量最见史学功力,最能突出通鉴特色,在学术上很重要”。作者所说完全符合实际。全书“考异”甚多,所征引的资料并不限于清朝皇帝的实录和一般常见的文献资料,而是大量参照了《满洲实录》、《满文老档》等。平实地说,使用《满文老档》没有多方面的素养,是很难如愿的,而《清通鉴》却运用自如,有说服力。 关于《清通鉴》的行文采用浅显文言,为了叙述节省篇幅。这对我们历史工作者来说,读起来很有兴味。但对于更多的读者来说,是否有困难,没有调查,不得而知。不过,关于《清通鉴》的文字与有关清史原始资料的关系,我没有来得及对照,这里不能作出判断和评论,算是提出一个问题供参考。 《清通鉴》这部著作兼有专史、教材、史料学诸种史学著作的优点,主编和作者们有勇气将各种史学著作的优长尽力熔于一炉,这种学术的创新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前言

历史是已经消逝了的人物、事件、典章制度的汇集。各个阶级、各个群体、各个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进行活动,扮演种种不同的角色,或则伟大,或则渺小,或则光采,或则丑陋,给后世的人们造成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新环境。由此世代延续,流淌而成漫长、曲折的历史长河。人们总是要回顾这条长河的源头,现实包孕在过去之中,是从过去发展而来,要正确地认识现实,必须追溯源头,了解过去。我们的祖先怎样在漫长的岁月中披荆斩棘,拚搏奋斗,历尽艰险,才取得进步,创造了今天的新天地。历史向我们详尽地诉说这一切,诉说先辈们的苦难和忧虑、探索和努力、挫折和成就、经验和教训。因此,历史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人们总是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会如何面对今天的问题,去开辟未来的道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更好地前进就必须经常温习历史,回顾过去。当然,历史的条件、场景迅速在变换,不可能出现一模一样的人和事。因此,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能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但滚滚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又会不时地出现许多相似之点,某些历史场景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一再重复出现。因此,治理邦国,整饬吏治,建立制度,制定政策,进行战争,运用战略,保护良善,惩治邪恶,发展生产,整顿社会又有着普遍的规律和共通的法则。人们从学习和研究历史中了解并熟知这些规律、法则并加以运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光辉传统的国家,历代中国人勤于修史,善于学史。宋朝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开创了通鉴体历史著作。宋神宗御制序言中称:“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教,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荒坠颠危,可见前车之失;乱贼奸宄,厥有履霜之渐。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故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封建社会中人们研究和撰写历史的目的和今天不完全一样,但以史观政,以史褒贬,以史为鉴,以史育人则是一样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清通鉴》与《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明通鉴》一脉相承,清代300年历史的详细记载!    《清通鉴》的学术意义现在来说还过早,在未来的岁月里,历史学家们以及对清史有研究的学者们读了这部卷帙很大的书以后,一定会有公正和准确的评论。不过,谈谈初读的印象,并将它介绍给史学界,也是应当做的。我的印象是:这是一部经过学术群体辛勤耕耘而结出的丰硕果实,有可能成为传世之作。     第一,《清通鉴》在编纂体例上有新的创造。固然,通鉴体编年史书早在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就被成功地采用过,在20世纪中国当代历史学者运用通鉴编年体例编纂清史,既保留这种体例本身的优点(如:历史线索清晰、时间观念明确,可以论述在同一时间内的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又要在史观上、在取材上、在反映时代精神上和研究成果上、在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上有所创造和突破,这些是要下很大很深的功夫的。而《清通鉴》很好地体现了通鉴编年体史书的创造性和现实时代性。这就用实际的研究成果说明历史遗产的继承性和现实的创造性这二者可以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二,《清通鉴》有深厚的学术含量。只要翻阅这部书的几卷,就会有这样的印象:作者们对于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考订、取舍、剪裁,并非急就率,而是长期积累和研究的结果。这部著作搜集史料之“完备”,是令人敬佩的。我刚翻读时,有这样的印象,它在政治、社会、财政、经济、交通、战争等方面是有详尽论述的,至于思想文化学术的论述是否比较完备,这就需要“抽查”一下。我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然后去查《清通鉴》。例一,我记得,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初刻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唯一的一部有理论深度的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书,不知《清通鉴》中提到没有?我很快查到《清通鉴》第4卷1350页,其中有关于《明夷待访录》的简洁介绍,并摘录了该书中最著名的命题。     例二,我想起钱谦益卒于康熙三年(1664年),过去读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对钱、柳的关系是很清楚的,不知《清通鉴》是否有记载?我又很快查到,在《清通鉴》第4卷1359页对钱、柳有精当的介绍。     例三,我又想起方以智死于康熙十年(1671年),不知《清通鉴》有无介绍?即或没有记述,也不是什么缺点。我在该书第4卷康熙十年十月初七中查到,有精当的说明,而且对于方氏的死因有小注,可见搜集材料之广。     《清通鉴》中最有特色的是所谓“考异”,正如此书的作者所说:“考异是通鉴体史书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异精审是本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又说“考异的质量最见史学功力,最能突出通鉴特色,在学术上很重要”。作者所说完全符合实际。全书“考异”甚多,所征引的资料并不限于清朝皇帝的实录和一般常见的文献资料,而是大量参照了《满洲实录》、《满文老档》等。平实地说,使用《满文老档》没有多方面的素养,是很难如愿的,而《清通鉴》却运用自如,有说服力。     关于《清通鉴》的行文采用浅显文言,为了叙述节省篇幅。这对我们历史工作者来说,读起来很有兴味。但对于更多的读者来说,是否有困难,没有调查,不得而知。不过,关于《清通鉴》的文字与有关清史原始资料的关系,我没有来得及对照,这里不能作出判断和评论,算是提出一个问题供参考。     《清通鉴》这部著作兼有专史、教材、史料学诸种史学著作的优点,主编和作者们有勇气将各种史学著作的优长尽力熔于一炉,这种学术的创新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章节摘录

五月初八日(6月23日)12郑成功卒。郑成功(1624-1662),初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其父郑芝龙明季入海从盜,后降明,以捕海盜及攻红毛(指荷兰)功累擢总兵。清初拥立明唐王聿键,进平国公。成功乃其长子,以诸生受其引谒,唐王宠异之,赐姓朱,为更是名,人称“国姓爷”。寻封忠孝伯。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谏阻其父降清不果,遂如南澳(今属广东)募兵数千。翌年还,仍奉唐王隆武号,自称招讨大将军,举旗抗清。六年(南明永历三年,1649),遣入朝桂王,始改奉永历号,受封延平公。改中左所为思明州(今厦门),设六官理事,遥奉桂王,且月上鲁王豚米,厚廪泸、溪、甯、靖诸王,礼待遗臣,贮贤养士。与李定国互为声援,率部屡次重创浙闽粤清军。与张名振两次合师北上,攻入长江。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1659),亲与张煌言合师北入长江,取瓜州,克镇江,攻江宁(今南京),拜祭明太祖。江南仪真、浦口、芜湖等镇相继归附,清廷震撼。旋因连胜轻敌,败归思明州。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率战船四百余艘、将士二万五千余名,经澎湖东征台湾。自鹿耳门港登陆,围赤嵌城,败荷兰援军。翌年,荷总督揆一降,遂复台湾全岛。以赤嵌为东都,设一府二县,立法建制,修整军队,屯田垦荒。成功既以台湾为抗清根本之地,遂严令官将眷属迁之,犯者虽亲信无赦。成功不以为然,曰:“法贵于严,庶无积弊,后之守者,自为易治。是故子产治郑,孔明治蜀,莫不用严。况台湾为新创之地,非严无以治军,非严无以统众,惟在制宜而已。”有陈豹者,身短精悍,号“三尺陈”,守南澳二十年,数违令,拒不迁眷,成功派兵讨之,陈豹遂入广东降清。上年(1661)十月,清廷以成功无降意,将其父郑芝龙及其兄郑世恩、郑世荫等十一人照谋叛律族诛。成功得凶信,顿足擗踊,望北而哭曰:“若听儿言,何至杀身。然得以苟延今日者,亦不幸之幸也!”令文武官员各挂孝。旋林英自滇归,告永历帝被俘状,成功益居常郁悒。时成功世子郑经留镇厦门,与乳母通,生子。郑经妻为唐显悦孙女,与经不相得。唐致信讥成功,内言:“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饬责,反加赏赉。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成功以复国无望积愤于心,又以父兄被害忧戚于内,至闻此言,气塞胸膛,令董昱、洪有鼎至厦门,谕郑泰以治家不严之罪斩其妻董氏并其子经、乳母陈氏及所生孙。诸将大惊,又闻成功病,谋以保全之策,遂杀陈氏及所生子,代董夫人及郑经请罪。成功不从,解佩剑令郑泰监斩经及董氏。适蔡鸣雷至厦迁家眷,称藩主之意不可回,且欲除诸将,已有密谕交周全斌相机行事。诸将推郑泰为首联合抗命,旋执周全斌囚之。成功得诸将抗命公启,阅至“报恩有曰,候阙无期”语,愤闷不能语,病转沉重。虽然,仍曰登将台,执望远镜眺澎湖。至是,气噎而卒,享年三十八岁。

图书封面


 清通鉴(共20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努尔哈赤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十六,清晨月将落时,有黄光贯月中,宽若布幅。努尔哈赤见之,谓诸贝勒大臣曰:汝等勿疑,吾意已决,今岁必征明国。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将步骑二万征明。临行书“ 七大恨”告天。十五日,陷抚顺。(144页)——壮烈的征伐由此开始。努尔哈赤令辽东新旧民户房合住、粮同食、田同耕。后闻女真命同居之汉人赶其牛车输送粮草,并勒索其财物。“汉人岂为尔等奴仆?”(246页)汉人军士及百姓凡有弓矢刀枪炮等军械,限于二十日内送交各该管官。禁止汉人工匠售卖军械。(263页)努尔哈赤密谕诸贝勒:尔等不明审断之法,何故将汉人与我女真等同视之?倘我女真犯罪,当问其功论其劳。稍有口实,即可宽宥之。汉人乃生还之人,若不忠心效力,复为盗贼,岂可不灭其族而杖释之?(269页)努尔哈赤下令屠“无粮之人”。金国本缺粮,强迫辽民迁徙,使粮荒益重。本年初清查汉人粮食,每口有粮三四升而无牲畜者算作“无粮人”。至是,下令全部杀死。(285页)努尔哈赤命各地甄别汉人。谕曰:凡以谣言煽惑本地乡民者,或原为明官、或已革生员、罢职之官员,此等人皆另行甄别正法。八旗大臣遂分路前往,至各屯堡大事杀戮。杀毕,复加甄别,余者加以编庄(赏给女真官员)。此次屠杀,书生几被杀绝。(304页)——苦难即随之而来。  南明去年十月初,公司组织我们去一个度假村玩。晚上回家,却做了一个噩梦。那时我把它记了下来——一直以为自己没睡着,真正醒了才发现是做了个梦。梦见南明各般人物全部聚在了今天去的度假屋里,各自演绎完自己的人生,然后死去。一个接一个,一个又一个。梦里似乎有他们逃难时的包袱,也似乎有他们殉国或投降时的微妙心情,可又似乎只是一段段文字聚成浓浆般自行流淌。总之房子里的人越来越少,虽然我真正醒来时似乎还有二十多人依旧絮絮于那个断裂的梦里。 然后整个人烦闷不堪。空气湿热。打开空调,又干脆在地板上坐了一会...那是一段读来甚至会让空气变得沉重凝固的历史。可以言传,但是我实在不想谈起。之后我把这部书搁起了大约有半个月,其间把《倚天屠龙记》又看了一遍来调节心情。  顺治这一朝,印象最深的是逃人法,即针对满人入关时所掳汉人逃跑者的一系列残酷打击措失。一度秋决死囚中半数是因窝藏逃人。其立法依据是,这些人是八旗兵血战抢来的,所以神圣不可侵犯。其次,大概就是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了。鄂妃死时,顺治帝悲难自抑,多有超乎常情之举,太监与宫女三十名赐死以殉。传谕亲王以下哭临。追封为皇后。令词臣撰拟祭文,中有“渺兹五夜之箴,永巷之闻何日?去我十臣之佐,邑姜之后谁人”之句,帝读之“泫然称善”。(1285页)此后又萌生出家为僧之念。为玉林秀劝阻。(1288页)  迁海令顺治死后,四大臣秉政,为了切断东南沿海对郑成功的接济,推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迁海令”。即将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界外房屋一律焚毁。“民有越界者执而诛戮。被迁者飘零日久,养生无计。有司视如蝼蚁,无安插之意。亲戚视如泥沙,无周全之谊。其丁壮者去为兵,老弱者辗转沟渠,父子夫妻痛哭相弃,斗粟一儿,百钱一女。”(1355页)此恶政持续至台湾收复后,康熙二十二年十月,才从两广福建等地方大吏之请实施展界,开放海禁。(1766页)  康熙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十三,噶尔丹在阿尔泰仰药自尽。“朕两岁之间三出沙漠,栉风沐雨,并日而餐,不毛不水之地,黄沙无人之境,可谓苦而不言苦,人皆避而朕不避,千辛万苦之中立此大功。朕之一生,可谓乐矣,可谓致矣,可谓尽矣。”(2053页)康熙三十九年,张鹏翮治河工大成。水安其道,民宁其居,舟行不惊,淮运乃济。 (2113页)似乎自此之后,天下才算大体太平。康熙帝的文治武功,确实足以彪炳史册。但似乎也是自此之后,党争蜂起,诸子夺嫡。忧患安乐之说,似乎从来不枉。  雍正雍正五年四月初一,俄国特使萨瓦致书本国政府,略曰:中国并非人们所想的和很多历史学家所夸大的那样强大有力。对当今的中国皇帝没有任何人感到满意,其压制本国人民较尼禄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已把数千人迫害致死,成千上万的人惨遭掠夺,以致彻底破产。其二十四位兄弟中只四人得宠,其余或被处死,或严加监禁。中国宫廷虽极豪华,然人民却因饥饿而濒于死亡。(2865页)这是俄人的管窥之见,似乎也很符合当时(第2826页:外间流言,有谓朕奸抄没人之家产者,市井中斗牌,有称“抄家湖”者)及后世对雍正的第一印象。可是也是这个皇帝,推行了耗羡归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一系列改革,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改革康熙末即已发端,而晚年康熙因牵动太多根本没认真想过推行。这也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其魄力不知道和他父亲年轻时比如何,但绝对超过了他父亲的晚年时。  乾隆嘉庆初,洪亮吉曰:乾隆初年,纯皇帝宵旰不遑,勤求至治,其时如鄂尔泰、朱轼、张廷玉、孙嘉淦等皆侃侃以老成师傅自居。亮吉恭修实录,见一日中朱笔细书,折成方寸,或询张鄂,或询孙朱,曰某人贤否,某事当否,日或十余次。诸臣亦皆随时随事奏片,质语直陈,是以上下无隐情。纯皇帝固圣不可及,而亦众正盈朝,前后左右皆严惮之人故也。(3218页)我承认,我对这个异族政权其实心里是一直存着芥蒂的。可是读到这里我还是默默感叹:这真是史书中少见的一个治世景象!可惜鲜克有终。如你我所习知,乾隆朝最著名的大概是以下几件:四库全书,十全武功,文字狱,和珅,而不是“众正盈朝”的乾隆初年。自乾隆十九年准噶尔内讧,乾隆帝命将出征起,历时五年、拓地二万余里之准回之役,或称“西师”,至是(乾隆二十四年十月)以全面胜利而告终。(3856页)——这是乾隆十全武功中之最著者。确实是实打实的武功,应该说超过了康熙的噶尔丹之役。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初十,中缅两军始议和,缅甸之役苟且完局。主帅傅恒身染瘴疠,腹泄日甚。回师后病死。(4086页)——对缅战争前后四次,其间杨应琚自尽,珠鲁自刎,名将明瑞兵败自缢,阿里衮病卒,主帅傅恒染疠病死,士卒战死病死者自然更多,简直可以用惨败来形容。可是这也算“十全武功”之一,难怪后世以为笑谈。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六,谕定四库全书抽毁改易违碍悖逆书籍各条。(4253页)乾隆初政尚标榜“从不以文字罪人”,后期文字狱极多,似乎就是在修四库全书期间达到一个高潮。各案连篇累牍,中者即死,家属能不连坐就已经算万幸。而罪名大都是没有避讳、提到了“明”、“清”或同音字而褒前压后等等。诸官吏迎合上意,宵小中伤仇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本书来挑毛病,十拿九稳。和珅的危害不止贪污。  嘉庆史家印銮章论曰:嘉庆一朝实为清室由盛转衰之枢纽。其故一由于和珅之怙势揽权,虽即诛夷,而纪纲已替;一由于白莲教之蚁屯蜂起,虽已荡平,而元气大伤(5009页:白莲教之役,首尾九年,所费帑银几二万万两,而官军副将以下战殁至四百余员,兵勇之阵亡与五省之罹难者,更无得而稽焉。)。试历述其中衰之现象,约有三端:一曰满兵之不竟也。二曰河患之见告也。康熙时治河,实事求是,嘉庆以还,官吏则视为利源,国家则成为漏卮。年复一年,糜帑无算。三曰吏治之大坏也。雍正一朝及乾隆之初,君相英察,吏不敢因缘为奸。至和珅柄政,而官常日替;嘉庆即位,和珅虽戮而积习已成,不可挽救。然则宦途蒙蔽失实,请谒公行之风,盖断自嘉庆朝始。(5408页)  晚清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虎门销烟。(5873页)这段读来,犹可见英雄当年的拳拳之心,而百余年的大乱世也即将随之开始。不觉掩卷,心中五味杂陈,此间有足慷慨流涕者。此后的内忧外患,真如一个酣睡之人被一点点唤醒一般。鸦片战争,签完和约即去稳睡。二次鸦片战争,国都被破始知其痛。此后慈禧掌权,重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中兴名臣,依次削平太平天国、捻军、回乱,同时大兴洋务,算是终于知道坚船利炮的好处了。接着收复新疆,与俄国较量,于是大力发展电报。至中法之战时,清廷已经有了信心,也有了一定实力,与法国打成了不胜不败的局面。但是虽然陆路大捷,法国的海军却始终对台湾甚至东南沿海形成持续威胁,于是大建海军。甲午一战,惨败于日本,于是开始变法。只是变法一派政治经验欠缺,竟然弄成了帝党后党相争的局面。政变过后,风波中八国联军攻来,于是逃亡中的慈禧也决意变法了。再后来日俄之战,舆论皆认为是“立宪之日本战胜专制之俄国”,于是立宪也提上日程。等到慈禧去世,载沣摄政,屡次拒绝各界开国会之请,群情已然激愤,一时有“倒行逆施”之议。再到宣布铁路干路国有,川粤两湖如沸,于是武昌首义而天下响应。不过数月,民国成立,清帝即已退位了。  一些人物中法之战,镇南关等大捷后签和约,教科书讥为“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其实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此前清军战败,有人建议议和,李鸿章坚予反对;二是镇南关大捷前议和即已开始,而且如前所述,大捷无力改变法海军的威胁;三是议和条件仅为恢复战前已有共识之草约,无所增减。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第三次会谈后遇刺受伤。 三月初五,中日停战协定签署。(8275页)历来有个传言,说李鸿章挨一枪,然后日方将勒索赔款由三亿降为两亿,《走向共和》也是这么演的(电视剧自然可以演义,而且这一改编自然更引人同情)。其实此时日方尚未开列议和条款,为李遇刺所作的让步,是立即停战。光绪六年正月,崇厚与俄办理伊犁事宜有误,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前往彼得堡商议改订已成之约,以非凡胆识和毅力使俄人退还伊犁以南特克斯河流域大片领土,于国家民族贡献良多。(8001页)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光绪帝本生父醇亲王奕譞卒。奕譞光绪十年后成为清廷大政方针之实际决策者。举凡军国大计,慈禧无不以之为是,其中以中法和战事宜、创立海军衙门、北洋海军成军及兴办铁路等大事为最著。且亲历风涛,巡阅北洋海防,尤为前所未有。复力排众议,坚定支持李鸿章、张之洞举办津沽、卢汉铁路,更显其远见卓识。(8016页)《走向共和》里的老醇王胆小平庸,可是历史上他远见卓识,能力出众,似乎仅逊于恭王而已。光绪初,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扎大营于肃州。而率军出关的前线将军,是刘锦棠。新疆全部收复,厥功甚伟。(8157页)以上将读时的笔记略一梳理,聊作为一篇读后感。2016年7月29日
  •     通鉴这个东西,司马光的那部跨年代最长,篇幅却不大,以后越出越长,内容也越来越枯燥,尤其是《续资治通鉴》明通鉴可读性还行,因为他的作者不是官方而是私人,虽然史料准确性和全面性都有缺陷,但对一般人来说够了岳麓的清通鉴就是抄实录,内容枯燥,语言无味,我当初买就是因为篇幅小价格低,凑数的,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会买戴逸版的戴版的篇幅太大是个缺点,影响了它的购买,内容则全面且考证详细,野史传说也没拉下我感觉,史书非要私人著述才更可读,但往往滑向文学臆想的深渊,《史记》虽然很有趣,但那些故事我大都不轻信,越是绘声绘色的内容,越不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比《清实录》容易懂 不过最终找原始资料还是要看《清实录》
  •     戴逸先生学术水平颇高吧。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历史学家’了。但是被称为“满独”也不是空穴来风。倒是想看看,“专家”论史,是旁征博引呢,还是为了自己的观点在历史题材上进行取舍呢?迷信所谓专家,可不是真正读史的人
  •     书是简体横排,值得赞赏。我们不是研究古文字,不用繁体,也不用竖排,繁体竖排对于电脑数字化时代的我们来说,眼睛本来已经很累了,再用繁体竖排,将不能再读书矣。书的字号大,看起来很清楚,这也是该套书的优点。缺点是字行距窄,似宜将字减小一号,以加大行距。另外,书页是用发黄的纸,看起来眼睛不是很舒适,宜改用纸张。
  •     请各位高手指教。我看到两个版本的清通鉴,究竟哪一种好呢?
  •     2015.9.25始读,今日读毕,用约十个月。至此编年史系列,由伏羲起至北京建政国府迁台,算是走马观花读了一遍。用时四年四个多月。
  •     中国图书网 特价180 http://www.bookschina.com/4254340.htm
  •     半文半白,文言功底太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