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

出版社:中国社科
出版日期:1993-8
ISBN:9787500411451
作者:郭正忠
页数:399页

作者简介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出版于25年前,作者写作的年代当然更早。此次重印,已经是在作者离世七年之后。其重点,则在两宋。器物,及有关的计量制度。这些器制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是众所周知的。对于带计量性质的历史研究——譬如有关天文、数学、医药、音乐、会计、商业、手工技艺、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历史研究来说,度量衡的考察越发显得重要。迄今得力于此而获致的成果,和疏忽于此而招致的缺憾,几乎同样显著。
20世纪以来在度量衡史方面卓有贡献者,已不止一代学人:从吴大潋的《权衡度量实验考》,到王国维的唐宋尺度摹本题跋;从马衡在北京大学的《金石学》讲座,到刘复、唐兰的莽量、商鞅量考;从吴承洛的《中国度量衡史》,到杨宽的《中国历代尺度考》,等等。吴著《中国度量衡史》,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性质的度量衡系统专著。杨著《中国历代尺度考》,则是我国第一部古代尺度通史专著。它们的深远影响,至今仍随处可见。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权衡变迁  第一节 前人对汉魏六朝权衡的认识    一  元代以前有关魏晋南北朝权衡的论述    二  明清以来关于汉魏六朝权衡的认识  第二节 从出土实物与文献资料看汉魏六朝时期的权衡变迁    一  从出土实物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权衡    二  从文献资料看魏晋南北朝权衡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秤型的变异及其影响    一  杆秤的创行    二  杆秤创行对计量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权衡器物    一  隋唐时期的权衡器物    二  五代时期的权衡器物  第五节 两宋时期的权衡器物    一  宋代的日用官秤与民秤    二  宋代的乐秤与药秤  第六节 等子的创制和行用    一  刘承和他的等秤    二  等子的创始    三  等子的称谓及行用意义第二章  汉魏至宋元时期的权衡计量  第一节 汉魏六朝的权衡计量与斤两轻重    一  汉魏六朝时期的权衡计量    二  汉魏六朝时期的斤两轻重  第二节 五代两宋金元时期的秤制    一  十五斤秤和以秤论重    二  多种秤则的杂用及论秤风衰  第三节 隋唐宋元时期的斤制与特殊衡名    一  隋唐宋元时期的几种斤两制度    二唐五代宋元时期的茶大斤与特殊衡名  第四节 隋唐宋元权衡中的精细计量制度    一  十钱一两制及其创行    二  字分制与分厘毫丝忽制  第五节 出土钱物与唐代斤两的轻重    一  开元铜钱与推测唐衡的初步尝试    二  出土银铤等物与唐衡的重新检测    三唐衡特征与唐秤斤两的轻重  第六节 宋衡的斤两轻重    一  宋人对当时权衡与古秤轻重的考校    二近年出土的宋衡实物资料及其研究    三  宋衡的斤两究有多重第三章  隋唐宋元之际的尺度与步亩  第一节 汉唐迄今的古尺研究    一  晋隋至明清的古尺研究    二  20世纪以来的尺度研究    三  尺度史研究中尚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尺度与步亩    一  隋唐时期的尺度与步亩    二  五代时期的尺度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宋尺    一  宋人常用的几种官尺    二  地方用尺与南宋省尺    三  天文礼乐用尺  第四节 宋辽金元尺度的长短    一  宋尺的长短    二  辽金元代的尺度第四章  魏晋隋唐宋元时期的容量器制  第一节 汉魏至宋元间容量器制的发展变迁    一  秦汉魏晋南北朝量制述略    二  隋唐时期的容量器制    三  五代十国的多种量制杂用    四  宋辽金元时期量器容积的变迁  第二节 两宋的量器    一  宋量类型与加斛加斗    二  宋代的省量  第三节 斛石关系及宋元斛制之变    一  斛与石的通用    二  斛与石的分用    三  五斗斛的创用及其形制    四  五斗一斛制的确立第五章  宋代度量衡的机构设施与管理体制  第一节 两宋度量衡器的制作与管理机构    一  中央常设的度量衡制作机构    二  临时与地方性度量衡制作机构    三  度量衡的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节 两宋度量衡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  官造度量衡的颁降制度    二  官造度量衡的销售体制    三  民间度量衡器制作与流通的法规  第三节 宋代度量衡器的技术检定    一  标准器式的确定和校正    二  流通使用中的技术检定与监督附录  一部失落的北朝算书写本一  丁黄之制不始于唐二  仪同军制行于北朝三  步里制度实属古法四  米粟计量古升古斗五  兵戎岁月边地华风后记

编辑推荐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的考察范围,上溯五代隋唐乃至魏晋南北朝,下及于元世。其重点,则在两宋,供相关读者阅读。

内容概要

郭正忠(1937-2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宋盐管窥》等;主编《中国盐业史·古代篇》。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汉魏至唐宋时期的权衡变迁  半个多世纪以前,马衡曾慨叹——“考订度量衡制度,以权衡为最难”。这番慨叹,无疑反映了前辈学者在辛勤研讨中的深切体味。如果说,考订度量衡制度以权衡为“最难”,那么,其中尤为困难的部分,或许便是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衡的考察了。唯其如此,王国维、吴承洛等前辈对这一时期的权衡“几无可考”。  与上述困难情况相关联的,是古代权衡制度的若干重大变迁,偏偏发生在这一时期。且看:秦汉时期的一斤,通常只有二百余克重;至北周及隋初“时秤”,其一斤之重已达六七百克。而且,这种新型时秤的大斤大两制,又与传统古秤的小斤小两制兼行并用。如此等等,变化多端。  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有关的研究已不是一片空白——譬如王云的论文,就补充了渑池出土北魏铁权等珍贵资料;邱隆、丘光明等人合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也指出“南北朝至隋,度量衡量制(值)变化最大”,“南北朝时期各地制度较为混乱,度量衡量值急剧增长。”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权衡的特殊性,许多重要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是:  中国古代权衡的单位量值——每斤每两的标准重量,究竟从何时起突然成倍增长?形成这种规律性变迁的原因何在?除了像以往那样将其归结为统治者的“贪政”之外,这与当时权衡器制本身的变化有无关系?

图书封面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重印小記--------> 本書出版於25年前,作者寫作的年代當然更早。此次重印,已經是在作者離世七年之後。重印所做的修改,只能主要着意糾正原書排印方面的疏失。權衡----1964年四川郫縣太平公社晉墓出土的蜀漢弩機銘刻有當初的原種斤兩。此弩機爲景耀四年所作,除懸刀外其餘機件完整。從銘重與今測實重比較折算,將所缺懸刀估計在内,一斤約合今400g以上,一兩約合今25g以上。(p. 9)根據四件西晉量器的銘重,可知西晉時期有兩種斤兩規格,一種每兩在13.6g至16.1g之間,另一種大約相當於其一倍半。(pp. 9-10)過去認爲是二斤權的1031g北魏鐵權,當定爲「一裹權」。(p. 11)包括北魏、北齊在内的北朝出土權衡實物表明,當時每兩重約當今30g左右,與新莽或周代古秤的15g一兩相比,恰當其2倍。(p. 12)《魏書》卷78《張普惠傳》所載張氏神龜奏疏説明,太和十九年前後,北魏至少有過兩種不同規格的秤,一是斤兩較重的「重秤」,二是斤兩較輕的「官秤」。所謂「重秤」,「斤羡百銖」,即在每斤16兩或384銖的傳統規格之外,另增100銖羡餘,大約爲原來的1.26倍。「重秤」雖一度爲孝文帝所改置,後來卻又被某些地方官府違法行用。所謂「官秤」,即用王莽時推行的度量衡。(p. 13)從《晉書》卷35載裴頠上疏可以看出,當時權衡的量值,已經明顯增大。即使在醫藥領域,這種變化也有反映。(p. 14)古秤和今秤的變化,郭氏主張是從類似天平的複秤轉爲單秤(杆秤)的時候,忽視杆秤力臂不等的特點,而沿用祇看權重不問其他的傳統天平計量方法。(pp. 28-33)隋代前期以大秤爲主,後期大業中以來,以小秤爲主。(p. 35)唐代行用大秤、小秤兩種。大秤又稱今秤、時秤,小秤三兩當大秤一兩,用於樂律、天文、醫藥和禮儀衣冠。(p. 37)藥秤偶有使用大金大兩之例,見於唐人的醫書,特別是中唐以後的醫書方劑。(p. 38)黃金計量本當使用大秤,但偶也或用古秤。(pp. 36-39)唐代日用大秤種類不一,斤兩也略異。如同爲唐代大秤,卻有官私之別;同爲官秤或民秤,輕重亦未盡相符。(pp. 39-43)據《五代會要》卷27《泉貨》,後周征購民銅時曾行用過二十兩一斤的重秤,後來改取優惠政策,「特爲一十六兩爲一斤」。(p. 43)五代各國用秤規格參差不一。(p. 44)宋秤的一般規格,大致可分爲官民日用與樂律醫藥專用兩類。日用秤單位量值通常重於樂律秤,但也有例外,如景祐年間由李照試製而後來遭到非議被擱置的樂律秤。日用秤中,官秤與民秤未必相符,官秤中,地方政府或部門亦未必與朝廷頒降的全國性法物規格相符,甚至同爲朝廷法物,也會因各時期的「定式」「改制」而出現參差。(p. 48)就官秤的一般情況而言,宋衡一兩,當今40g左右。尺度----> 關於隋唐時期的尺度與布畝,前任已作過認真而卓越的研究,并取得了某些比較一致的認識。大略而言,隋代先後行用大小兩種尺度——開皇宮尺(後周市尺)和後周鐵尺;唐代同時行用大小兩尺,小尺用於禮樂、天文和醫藥方面,大尺爲日常用尺。隋唐小尺的長度,都在24.5釐米至24.6釐米左右,其大尺,亦均當小尺的一尺二寸,長約29.5至29.6釐米左右。步畆之法,則是五尺一步,240方步爲一畝。> 參閲:>> - 王國維《日本奈良正倉院藏六唐尺摹本跋》,見《觀堂集林》卷19> - 楊寬《中國歷代尺度考》,商務印書館1938年版,1955年重版> - 羅福頤《中國歷代古尺圖錄》,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 - 傅振倫《隋唐五代物質文化史參考資料》,載《歷史教學》1955年第1-2期> - 陳夢家《畝制與里制》,載《考古》1966年第1期> - 萬國鼎《唐尺考》> - 曾武秀《中國歷代尺度概述》> - 胡戟《唐代度量衡與畝里制度》,載《西北大學學報》1980年第4期> - 聞人軍《中國古代里畝制度概述》,載《杭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p. 191)陸龜蒙《甫里先生傳》表明,唐代姑蘇松江一帶有當250步的「吳田」畝法。(pp. 192-193)由秦九韶《數書九章》可知,宋代蘇、湖等地區的步里之法,也與一般的五尺爲步有所不同,而盛行五尺八寸和六尺一步等制。又由談遷《棗林雜俎》、徐光啓《農政全書》可知,宋代短於他處的浙尺,明代亦仍沿用。至於清代「吳田一畝」,則又多有240步七、八折的情況。(p. 194)> 隋唐尺度的種類,通常都認爲祇有大小兩種,大尺當小尺一尺二寸。事實上,這是僅就其總體而言。在一般情況之外,還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尺度——比如山東的大尺和江蘇的小尺等。(p. 194)> 凡此種種,都表明有唐二百八十年間,各時期、各地區實際用尺的情況,與「太府寺先頒下」的官尺標準不盡相符;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日用民尺愈來愈多地偏離了原官頒太府尺標準。這種情況發展到一定程度,即到了官府對此不得不採取默認態度地時候,業已增大的民尺便有可能充當或取代官尺——至少在某些地方會如此。(p. 203)> 綜上所述,可見當年唐人日用官尺的標準,並非始終固定爲29.6釐米左右;中唐以後的官尺,即多在30釐米以上。(p. 203)附錄 一部失落的北朝算書寫本——《甲種敦煌算書》研究-------------------------------------------------本文考訂得出,《甲種敦煌算書》(P. 2667)的編撰完成,當不早於西魏或北魏後期;亦不會晚至隋唐,甚或不晚至北周後期。也就是說,這部曾被當作「唐代作品」的寫本算書,其實是亡佚更久而流失海外的北朝敦煌算書。考訂中利用了不同時代的度量衡的差異。(pp. 375-399)https://gist.github.com/weakish/5141999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传世之作。如果列举五位宋史大家,先生绝对算其中。
  •     尺度分析参考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