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泪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环境科学 > 铁泪图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1
ISBN:9787214070708
作者:艾志端
页数:307页

作者简介

《铁泪图-19世纪中国对于饥馑的文化反应》,本书包括:场景设置、赞扬和责难;饥荒成因的解释性框架、饥饿的图像:影像,神话和幻觉等内容。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图表
常用中文术语
中文版序
致谢
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场景设置
第一章 山西,大中国,饥荒
第二章 经历饥荒:解州一首饥荒歌谣中的受难等级制度
第二部分 赞扬和责难:饥荒成因的解释性框架
第三章 上天的愤怒与人类的贪婪
第四章 清代官场与饥荒政治
第五章 外部的观点:科学、铁路和资本主义经济
第六章 多样的声音:饥荒和江南行动主义
第三部分 饥饿的图像:影像、神话和幻觉
第七章 饥荒中的家庭和性别
第八章 “饥荒的女性化”和民族主义的女性化
第九章 吃的文化:食人主义和饥饿符号学,1870—2001
结语 新时代的新眼泪:再读饥荒
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铁泪图(19世纪中国对于饥馑的文化反应)》对1876年至1879年间华北地区的灾荒做了多角度的描述。书中以宽阔的视野,引述前代类似事件以及皇帝们颇为有效的赈灾政策,并论及近世灾荒:也对1845年至1849年于爱尔兰、1876年至1878年于印度南部发生的饥荒。以及英国政府的态度进行了诸多比较。整本书的结论强调无论是中国在政治或社会上的巨变都不可归咎于这场饥荒。本书对于饥荒议题的描写是多面性的,建立在广泛史料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思想内容丰富,许多地方发人深省,是一部清代灾荒史的上乘之作。本书由(美)艾志端著,曹曦译。

内容概要

作者:(美)艾志端

图书封面


 铁泪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铁泪图(19世纪中国对于饥馑的文化反应)》系自己闲暇时间读的第二本关于饥荒的学术专著,第一本是法国著名汉学家魏丕信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在这本书里,让自己看到当饥荒发生时人命真是贱如纸——家产尽绝,卖妻鬻女,舍子弃孙,仍难逃生。故有吃荆子,吃楝子,且有吃死人肉者,因而饭极生变,更有甚者吃死人者,为其人道几绝,祗可隐伤,不忍明言。至是人人颠危,困极则瘟病大作,其不害病者十无二三,种种残苦,何可胜也。故之作困者死,谋生者亦死;逃荒者死,害病者亦死。死积满家无人葬,尸横遍村少人埋。三年冬已如此,四年春更甚。及至荒年以后,究其口户,有十去其大半,有十去其八九,且有一村百十余家,所存不过一二人。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于1870年来到中国。1876年,丁戊奇荒由山东发端时他恰在山东传教,遂由此开始了他与整个丁戊奇荒相始终的漫长而艰辛的救灾行动。李提摩太日记所呈现出来的1878年的山西,是一个真正的人间地狱:1月29日,太原以南140里:经过了四个躺在路上的死人。还有一个人四肢着地在爬行,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了;碰上一个葬礼:一位母亲肩上扛着已经死去的大约十岁的儿子,她是惟一的“抬棺人”、“神父”和送丧者,把孩子放在了城墙外的雪地里。l月30日,距太原270里:路过两个显然刚刚断气的人。一个衣服鲜亮,但却死于饥饿。往前走没几里路,发现一个大约四十岁的男人走在我们前面,摇摇晃晃像是喝醉了酒,被一阵风吹倒后,再也没有爬起来。1月30日,距太原290里:看到路边躺着四具尸体。其中一个只穿着袜子,看来已没什么分量,一只狗正拖着移动。有两个是女人,人们为她们举行过葬礼,只是把脸朝地安置而已。路人对其中的一个更仁慈一些,没有把她的衣服剥去。第三具尸体成了一群乌鸦和喜鹊的盛宴。随处可见肥胖的野雄、野兔、狐狸和豺狼,但.男.人和女人却找不到食物维持生命。当我缓慢地爬上一座山丘时,遇到一位老人,他异常伤心地告诉我说:“我们的骡子和驴都吃光了,壮劳力也都饿死了,我们造了什么孽,招致上天这样的惩罚?”2月l日,太原以南450里:半天内就看见了六具尸体,其中四具是女尸。一具躺在一个敞开的棚子里,赤身裸体,腰上缠着一条带子;一具躺在小河沟里;一具浸在水里,由于野狗的拖曳,半身暴露出冰面上;一具半身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躺在路边的一个洞口旁;还有一具已被食肉的鸟兽撕碎,吃掉了一半、还碰上两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手持拐杖蹒跚而行,看起来就像九十多岁的老翁。另一个年轻人背着他的母亲——她已经没力气走路了,看见我盯着他们,年轻人便向我求助,这是我离开太原后首次有人向我乞讨。2月2日,太原以南530里:在下一个城市是我所见过的最恐怖的一幕。清早,我到了城门。门的一边是一堆男裸尸,像屠宰场的猪一样被挥在一起。门的另一边同样是一堆尸体,全是女尸。她们的衣服被扒走换吃的去了。有马车把尸体运到两个大坑旁,人们把男尸扔到一个坑里,把女尸扔到另一个坑里。之所以书名叫《铁泪图》,是基于一本描述发生在光绪三年的山西旱灾引发的种种情状,在此小册子里,其形最凄惨,目不忍睹,即铁人见之亦伤心下泪,故名铁泪。饥荒从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至 1878年 ,由于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这是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据说这场灾害整整持续四年;囊括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五省,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受灾人口1.08亿,造成900至1300余万人饿死, 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对中国晚清历史发生了深远影响。在这场灾难里,金融业盛极一时的山西受到的伤害最大,原因是积累了巨额财富的山西商人得以生财的通向内蒙的商业开始失去了优势日益走向了衰落,交通不便外,清政府经过对外巨额赔款以及对内对太平天国的镇压,财政发生了巨大的危机,当面对这场巨大的饥荒时,到底是保证海防军费还是优先救人在朝中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战争的破坏,也使得以前建立起来的赈灾机构和系统大多处于瘫痪或不能有效运作状态,对赈灾救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对抗由于鸦片贸易合法化导致的白银外流,朝中部分官员,比如李鸿章等提出的通过自己种植鸦片以避免白银流失,使得鸦片种植也合法化了,大量耕地种植了鸦片间接使得山西粮食产量迅速下降,《申报》当年就曾分析过:“山西自广种罂粟以来,五谷所产渐少,民间毫无盖藏,一遇旱荒立见奇拙,此尚谓害而不由于罂粟,其谁信之?”这种畸形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灾荒时期民间难寻储粮大户。加上山西极不便利的交通,使得贡米的输入不仅缓慢,而且成本巨大,延缓了救济的速度。丁戊奇荒发生期间,洋务派从最初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强”取得的部分成功基础上,开始向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阶段过渡,清朝甚至出现了“同治中兴”盛景。新式民用企业的创办,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开通社会风气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清政府的财政非常困难,在加强国防与赈灾的争论中,朝廷默许了加强国防这一排意见,也就是要优先保证海防事业经费。在这场巨大的自然灾难跟前,灾民只能主要靠有限的民间赈济而不是政府的力量。由于西方媒体报道以及传教士的介入,在赈灾上无形中出现了中国本土地方士绅与西方传教士的竞争,这无形中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江南士绅自发到华北特别是山东赈灾,赈灾的重点对象是儿童,目的是与外国教会争夺下一代;外国教会为了收买人心,增加教徒,他们也积极赈灾。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敌夷”而非“赈灾”的理念,对洋人的赈灾活动的抗拒,代表了当日中国士大夫们的主流意见,这种抗拒态度,同样流行于清廷高层。灾民们抗拒洋人赈济的情绪同样强烈,能够仿照《铁泪图》制作宣传画,并广为宣传,这背后必然有知识分子也就是河南本地乡绅士大夫们的参与。在这样一场波及上亿人、几乎覆盖整个北中国的大饥荒,它引发了无数的暴力事件、群体事件,但最终,竟没有从这众多的暴力群体事件中衍生发展出一两场所谓的“农民起义”。这一吊诡的问题原因不外乎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里,中国的乡绅士大夫们和朝廷站在了一起——作为传统农业中国底层社会的直接整合者,乡绅士大夫们的参与,是农民暴动升级为“起义”的最关键的因素——他们的学识为政治诉求的提出提供了可能;他们的社会关系则会成为势力整合的核心纽带。因为抵抗洋人借赈灾收买人心的首要之务,使得他们不得不与朝廷站一起,不仅可以保证身份的稳定性,还可以获得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不像历史上其他朝代将这一大饥荒被士大夫常常归罪于朝廷的无能与腐败,可以说没有发生“农民起义”,传教士们可谓“功不可没”。他们和他们的赈济活动的出现,彻底转移了灾区和非灾区乡绅士大夫们的注意力。而失去乡绅参与的农民暴动,则始终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物质索求层面上,而且彼此孤立,旋起旋灭。当大饥荒发生时,我们看到儒家的道德伦理秩序与规范显得极为无力,女人为了保命,出卖自己,不管是为奴,还是为仆,还是妾等,都只为了有饭吃;南方的人口贩子此时可以把妇女买卖作为一件公开的交易来赚钱;儿子为了尽孝出卖妻子和孩子,比起杀戮把亲生骨肉给父母充饥还算给了他们一条活路;也有深明大义的父母,为了后传有人,坚决要把不多的粮食留给孙子吃,免得去阴间没脸见已去世的先祖;也有一些妇女为了生存不得不做流娼,甚至不得已心甘情愿去妓院;此时当然还有部分妇女把贞洁看的高出一切,宁可饿死也不愿意失节,诸多惨状真是不可语述。在这场大饥荒的赈灾竞争中,欧洲传教士认为中国应该修建铁路与引进西方技术,这样就可以把中国的资源与广袤的土地连接起来,促进救济发展。但清廷则担心欧洲列强势力对内地的深入与渗透对帝国统治权力的破坏,与欧洲列强在文化上的竞争,使得在面对这场巨大的饥荒灾难时,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不在把注意力放在清廷的腐败无能上,也不在站在传统文化视角去评价天象与自然灾害关系来评判清廷的合法性。在这本书里作者强调无论是中国在政治或社会上的巨变都不可归咎于这场饥荒,但近代以来许多历史学家,包括民间都纠缠于对历史人物是英雄还是魔鬼的评价,著说纷纭,没有定数。本书对饥荒惨状的描述触目惊心,今天中国十三亿人口了,不仅解决来吃饭问题,生活水准还在稳步提高,一些自然灾害也许在清朝都能造成的巨大灾难,但今天则能得以避免,在许多人看来,不外乎耕作技术进步,化肥的广泛运用,种子的改进等都保证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也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其实从社会制度来说,中国的土地所有制,也就是传统精耕细作的小耕农模式恰恰保证了技术的运用。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有讀者認為此書內容並不符合Cultural Responses to Famin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這個副標題。也許我們能說這本書的材料不夠充足,但卻不能否認這本書的視角在研究「丁戊奇荒」的學術史裏是有里程碑意義的,如果妄圖把文化反應作為整體呈現,那似乎違背了文化史的初衷。最重要的方面有幾個,一是引用了大量《北華捷報》的信息;二是對《河南鐵淚圖》進行了圖像分析;引入了「女性主義」的觀點;將話語的修辭面剝離出來,並且試圖還原話語的意識形態;藉此,我們才能了解「人相食」之後的那個東方主義恐懼與傳統與現代間的自我「他者化」。作者的野心不只在於此,她正在研究40年代、60年代的饑荒文化。試圖發現此三大災難的歷史連續性與斷裂性。ps,但這本書的翻譯太爛了譯者太懶。
  •     书的内容没得说,但是快递很不给力啊,把书的页脚都划破了,心疼啊!
  •     文本分析的优点就不说了。最大的缺憾在于历时性太差,不考虑每篇文献的时间。最后一章给了一个视角。
  •     书未读,不过拿在手上感觉不错,慢慢品读吧。
  •     何其残酷的天命,何其悲悯的人们
  •     比较文化的视角较为独特,可补国内专题研究之不足
  •     关于“三年困难时期”时中g派历史研究者重写光绪三年大饥荒的部分有点意思
  •     翻译问题大,句子不顺溜,可惜了
  •     本书以晚晴北方大饥荒为案例,研究饥荒对政治与社会的影响,学术价值高。
  •     本身是很好的书,翻译得不错。
  •     2012.12.09——2012.12.13 略标题党 翻译略渣 全书都是围绕丁戊奇荒而展开 讨论的时间范围其实比副标题所表示的要窄 但关于饥荒详情以及当时中外人士或媒体不同的意见与行动 还是涉及得比较全面
  •     第一部分借饥荒引入铁泪图,第二部分分析中外反应,算是本书较好的部分,第三部分谈了几个侧面,而且为什么以1877年大饥荒代言19世纪,从时间从内容都压不住副标题啊,丢出的各个心理学、社会学概念又如多数汉学作品一样用来装个B就没有下文了,还不如写成比较社会学的作品,翻译也只是及格,倒是里面引用的一些关于饥荒的著作看起来很有价值。
  •     书崭新
  •     吃货必看
  •     文本分析
  •     视角很新颖,对丁戊奇荒提出一些新看法。
  •     这本书我感觉还是好书,至少它围绕着丁戊奇荒展现出了这段历史各个层面的复杂性,包括成因,不同人等(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与清流、西方人、民间报业等等)面对灾难所提出解决方案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倾向,让我自己看到了事件内部的各种纠葛缠绕。
  •     值得一读,灾荒之前及灾荒图景,各个阶层对灾荒的反映。灾荒的女性化等等。对思路很大启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