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处世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人际与社交 > 做人与处世

出版社:文联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7505961906
作者:季羡林
页数:246页

作者简介

《做人与处世》主要内容: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个人思想感情的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社会就能和谐;否则,生活就会苦恼,社会秩序、公共道德就会出现混乱。
“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基本的表露。它是有别于西方分析的思维模式的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

书籍目录

做人与处世(代序)第一辑 做人本真 我们面对的现实 关于水的断想 大自然的报复 回头看看 走向“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新解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东西方文化的转折点 再谈东方文化 漫谈东西文化 漫谈伦理道德 千禧感言 豪情半怀迎新纪 新世纪新千年寄语第二辑 处世丛谈 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谈礼貌 谈孝 容忍 赞“代沟”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论包装 论广告 对广告的逆反心理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 公德(一) 公德(二) 公德(三) 公德(四) 漫谈撒谎 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应当说谎? 漫谈消费 中餐与西餐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与西餐 哲学的用处 思想家与哲学家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第三辑 处世别话 爱国与奉献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三思而行 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 傻瓜 谦虚与虚伪 成功 毁誉 论压力 论恐惧 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漫谈 人生小品 难得糊涂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我的美人观 爱情 我和书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尊师重道 老年谈老 年 月是故乡明 忘 九十述怀 漫谈“再少”问题 祝贺与希望 寻根漫谈 希望二十一世纪家庭更美好 希望在你们身上编者的话

编辑推荐

  《做人与处世》作者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敦煌学等。此外,季羡林先生还写有大量散文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

前言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入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去索取?索取手段不出两途: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强制手段。我个人认为,东西文化之分野,就在这里。西方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或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用一句现成的套话来说,就是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结果呢,从表面上看上去,西方人是胜利了,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自从西方产业革命以后,西方人屡创奇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至宇宙飞船,小至原子,无一不出自西方“征服者”之手。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报复的,它是能惩罚的。报复或惩罚的结果,人皆见之,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臭氧层出洞、物种灭绝、人口爆炸、淡水资源匮乏、新疾病产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中哪一项不解决都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前途。我并非危言耸听,现在全世界人民和政府都高呼环保,并采取措施。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犹未为晚。  中国或者东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或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宋人张载说得最简明扼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我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我们的行为没能跟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采取了“征服自然”的办法,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前不久南北的大洪水不是很能发人深省吗?  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日真,二日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在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能够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必致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唐朝张公艺的“百忍”是历史上有名的例子。  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庶几近之。  季羡林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内容概要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章节摘录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过去带来惆怅,现在带来迷惘,未来带来希望。  现在,一个新世纪,新千年就要来到我们眼前了。这正是人们让幻想驰骋对未来提出希望的最佳时刻。  在我国报纸、杂志上,在开会的发言中,人们确实已经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希望。我想,全世界恐怕也是这个样子吧。许多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商业界的大款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希望政治如何如何,希望经济如何如何,希望文学如何如何,希望学术如何如何,希望人文素质如何如何,让人眼花缭乱,煞是热闹。然而独独没有人,至少是很少有人提出如何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题,而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未来的关键。  恩格斯在

图书封面


 做人与处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选编的重复性有点问题,且部分是作为其他书目的序言,写者之心可亲亦可爱
  •     季老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真实。九十岁的老者,却怀着十九岁少年的心态。
  •     些许道理还是很精辟的,就是文章重复得厉害,影响阅读
  •     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内心情感的关系。
  •     受影响颇多 一口气买了好多季老的书,那年季老还在世
  •     季老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发人深省,语到极致是平凡,不愧为国学大师,有超强的人格魅力
  •     “天人合一”的观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
  •     有选择地看了几篇,不太适合我自己的风格吧。
  •     病榻中的收获
  •     本书是我偶然所得,别人选编了季老的这本集子,书名为《做人与处世》。但其中所讲并非无聊的说教,完全没有此类书的那般无聊。而且令我受益匪浅!耐心看下去吧!
  •     洗脑
  •     谦恭是一种高贵。
  •     现在的读书速度明显有提高了
  •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     毕竟是大师,一个处事深究到科学文化地理历史经济。
  •     10年读的
  •     继续千篇一律
  •     季老不愧是大家,书中的观点如今仍如一针见血,振聋发聩。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千篇一律,重复太多
  •     可以一边读一边自省的书。
  •     季先生的真实很让人感动的。
  •     内容很丰富,分析的也很正确,但是我更偏向于喜欢读轻松愉快的文字。
  •     重复太多
  •     季老的为人处事之道,没有浮华,宁静致远。
  •     这书是高二时买来的,当时的场景至今记忆忧新,那是一个星期六,按照常理,周六晚上是可以回家待一晚上的,但是我不愿意回家,就和镇晖去辛店,我们在稷下书城一块看书,我发现了这本书,自此就对季羡林先生充满了兴趣。高考结束,在新华书店买了他的《感悟人生》(叫一大学同学借去,至今未还),读来畅快,以致后来上大学时经常在图书馆里读他的书。
  •     空
  •     这本书中,你能亲身体会季老先生的语言功底,一句话不离成语、谚语,去体会体会吧。。。
  •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3个关系的处理:1)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和谐共处;2)人与人的关系:以诚相待,宽容;3)人的内心与思想的矛盾:在遵循道德、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听从于心,不要受外界影响。 这本书刚开始读时,给我的启示很大,由于正在尝试着了解佛学,很多观点是相通的。由于这是一本随想录,后来的文字很多和前面是重复的,显得有些冗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