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处世的学问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人际与社交 > 立身处世的学问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542318558
页数:198页

作者简介

《立身处世的学问(论语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主要内容:《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共有20篇、512章。这本小册子名为《立身处世的学问(论语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所选是《论语》中的一部分,着眼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言指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之内;解析除阐明符合于时代发展的今义之外,还注意到揭示孔子思想的内在脉络,指出孔子的局限所在,力图使人们对于孔子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公允的以及比较全面的认识。历史上,批孔者代不乏人,然《论语》总泰然自若,巍然傲立,自有它的魅力。相信只要不是有意抱定成见,读了之后,都会受益,所别大者小者、多者少者而已矣。
说是“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盖言之矣,其实“箴谏”中包括有警示禁戒之言,“名言”中亦不乏格言、铭座以及口头熟语。每一词条下含有语分、语出、语义,他有语评、语注、语补不等。“语分”是词条的成语、典故、箴谏、名言的分类,因为居于前端,位置比较突出,故不作标示;“语出”指示词语所在篇章,为了使读者能够对于词语所处环境有个总体把握,全章录出,以供参考;“语义”是对词语的解释,有引申和比喻较远的,以及凡典故词条,为便于读者的理解体会,尽可能加有例句,例句绝大多数取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86年11月至1993年11月出齐第一版,共12册);“语评”是笔者阅读的感受、思考和对词语意义的阐发;“语注”是对词语中疑难字词的解释;“语补”是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说明和补充。

书籍目录

学而篇第一(成语39,典故3,名言7)为政篇第二(成语35,典故7,箴谏1,名言10)八佾篇第三(成语21,典故3,名言4)里仁篇第四(成语18,典故2,箴谏6,名言8)公冶长篇第五(成语25,典故9,箴谏2,名言2)雍也篇第六(成语33,典故8,箴谏5,名言2)述而篇第七(成语45,典故5,箴谏3,名言5)泰伯篇第八(成语14,典故2,箴谏1,名言4)子罕篇第九(成语24,典故2,箴谏1,名言6)乡党篇第十(成语5,箴言2)先进篇第十一(成语19,典故5,名言1)颜渊篇第十二(成语32,典故2,箴谏3,名言4)子路篇第十三(成语23,典故4,箴谏3,名言4)宪问篇第十四(成语28,箴谏3,名言7)卫灵公篇第十五(成语29,典故1,箴谏4,名言7)季氏篇第十六(成语25,典故10,箴言3,名言5)阳货篇第十七(成语28,典故11,箴谏1,名言5)微子篇第十八(成语14,典故3)子张篇第十九(成语13,典故3,箴谏1,名言5)尧日篇第二十(成语5)成语典故索引箴谏名言索引后记

前言

  《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共有20篇、512章;论其字,15900有奇,当今一篇长文而已。然而自其诞生以来,历朝历代,为其注疏阐发者,数不胜数。据一位日本人早年统计,单是成书就有3000余种。由此可见人们对它的厚爱和推崇。这样,久而久之,经过两千多年对人的耳濡目染、乳养浸润,孔子的许多思想已经融化于中华民族的血脉,熔铸入中华民族的灵魂,尽管现在看来,有些已经与时不合,需要加以扬弃;有些似乎鱼龙混杂,需要批判地继承。  民族存在的标志在于她的文化特征和民俗传统,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论语》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中华语言宝库,不到两万字的一部著作,给后代子孙所提供的成语或者由它而引申出的成语竟然是数以百计,至于箴言、典故、警句以及格言,乃至于堪为座右铭需要永生牢记的绝妙好辞俯拾尽有,比比皆是。呜呼!吾不知还有哪一部著作能与《论语》肩齐。  这本小册子名为《立身处世的学问(论语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所选是《论语》中的一部分,着眼于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言指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之内;解析除阐明符合于时代发展的今义之外,还注意到揭示孔子思想的内在脉络,指出孔子的局限所在,力图使人们对于孔子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公允的以及比较全面的认识。历史上,批孔者代不乏人,然《论语》总泰然自若,巍然傲立,自有它的魅力。相信只要不是有意抱定成见,读了之后,都会受益,所别大者小者、多者少者而已矣。  说是“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盖言之矣,其实“箴谏”中包括有警示禁戒之言,“名言”中亦不乏格言、铭座以及口头熟语。每一词条下含有语分、语出、语义,他有语评、语注、语补不等。“语分”是词条的成语、典故、箴谏、名言的分类,因为居于前端,位置比较突出,故不作标示;“语出”指示词语所在篇章,为了使读者能够对于词语所处环境有个总体把握,全章录出,以供参考;“语义”是对词语的解释,有引申和比喻较远的,以及凡典故词条,为便于读者的理解体会,尽可能加有例句,例句绝大多数取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86年11月至1993年11月出齐第一版,共12册);“语评”是笔者阅读的感受、思考和对词语意义的阐发;“语注”是对词语中疑难字词的解释;“语补”是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说明和补充。  本书的特点,笔者自以为在于它的通俗性、辞书性、资料性、研究性和创新性。“通俗性”主要表现在语译中,古汉语言简意赅,因此翻译的时候尽可能揭示出其内在的包含,用通俗的语言把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辞书性”表现在这本书实际上是《论语》成语典故的小词典,书后附有成语典故索引,很容易全观《论语》中所有的成语典故,而箴谏名言索引又大体概括了《论语》的精华部分,与成语典故相结合,则有利于读者对于《论语》思想内容的总体把握;“资料性”表现在“语评”和“语补”中对于《论语》一书相同和相关内容的适当集中,使人对孔子的某种思想认识或某个方面的观点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研究性”是指在已经相对集中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则会有益于个人的一些研究和独出,得出自己的一些个性结论;“创新性”是指笔者在词语的译解上,并不完全依同于前人,有一些则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前进。  本书共收入《论语》成语475条,典故80条,箴谏39条,名言86条,总计680条。成语的认定主要是根据《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和《中华成语全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条目编排依循((论语》传统篇章划分次序列出,篇章序号依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所行标示。  攻治《论语》,系在耳顺之后,血气既衰,偶尔为之,且乏学而不厌、忘食忘忧之志。想来定有贻笑大方,诚请仁入学士屈尊垂青,不吝教指。  编者  2008年1月

章节摘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un运)。不亦君子乎?(子曰)名言。  【语出】见本篇之第1章。  【语义】可译作:学了之后,时时复习和实践,就会不断有新的体会、发现和收获,这不就是让人感到高兴的事情吗?经常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老远的地方前来切磋学问,促膝谈心,谈理想志向,谈治国救民的思想,谈相互间感兴趣的问题,这不就是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上层的统治者不理解我,不任用我,不采纳我的治国方针,我看透了这个世道,因此并不气恼窝火,依然坚信我的社会理想,坚守我的治国主张,这不就是君子的道德品格吗?  【语评】本章为《论语》开篇首章,这是孔子一生的深切体悟和深沉总结。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特别是生活在动荡多变的社会里,一定要找准自己的社会坐标,才能够心情比较舒畅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孔子周游列国,历尽万苦,向统治者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为变革社会的政治家,他是个失败者。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对自己充满信心,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篇第六》之第17章),并且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篇第十三》之第10章)。他也确曾在鲁国干出过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写着:“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但是由于奸佞的谗言排挤,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他生不逢时,那是一个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的时代,社会的不幸非个人力量所能扭转。其实,孔子对于这样的一种形势也是洞察的,连他的学生子路都知道“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篇第十八》之第7章),因此有时他也不免发出“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的哀叹(《述而篇第七》之第5章),甚至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罕篇第九》之第9章)只是,他的救世之心不死,人民的苦难迫使他不能远遁,依然是孜孜汲汲,强不可而为之,这也是他的命中注定。不过,天恩浩荡,有怜人之德,孔子的为人处世的教导和他的一系列治国施政的言论在他死后,却是大放异彩,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至宝。倘若孔子地下有知,这怕是他深感欣慰的。至于封建统治者是否认真付诸实施,则另当别论。作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作为循循善诱的知心导师,作为仰之弥高的伦理道德的万世师表,他是个成功者。《史记·孔子世家》中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本章或许就是孔子在人到暮年时的结论思考,他从不同的方面回顾了自己这一辈子可以欣然自足的一些感受。前两句是个人学习的体会,同时也是对他学生的忠告。中间两句讲在和朋友相处时的感觉。朋友,何许人也?是在家庭父母和兄弟姐妹之外最可信赖的人。孔子说“朋友切切偲偲(sisi思思)”(《子路篇第十三》之第28章),他告诉我们朋友之间是互敬互助、切磋勉励的关系,朋友是人生向上的重要动力。后两句主要是在和各国统治阶级交往中思想的一种升华,这是在对世事大彻大悟之后才能具有的一种超常心理。  【语注】不亦……乎:凝固结构,此处表示肯定和加强的语气,所以译作“不就是……吗”。说:古“悦”字,作高兴、快乐讲;《论语》中凡“悦”字皆作“说”。“乐”(le仂)也是高兴、快乐的意思。比较而言,“悦”在内心,而“乐”在颜表。  学而时习之(又学而时习)成语。  【语出】见上。  【语义】义为学习之后要经常地去复习并且进行实践,言外之意是说那样就会有许多体会、发现和收获。  【语评】学习之后必须时时习之,书上的学问才能变成真学问,变成真本领。否则只能是一位空头理论家,不但所学一钱不值,反而贻害无穷,战国时的赵括、三国时的马谡便是典型的例子。“学而时习之”就是学而时用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语注】习:此处既含有复习、温习之意,又含有实践、照着去做之意。一词而兼有两个方面的意思,这种情况古汉语中比较常见,非如此则不足以充分揭示其中的含义。这样用法的字词,我们认为亦可视之为兼词。在以后的解释中,还将会多次遇到。  子曰诗云(又诗云子曰)成语。  【语出】由《论语》中“子曰”、“诗云”合并而成。“子曰”即孔子说,孔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子曰”为《论语》中常见字词;“诗云”即《诗经》说,《诗经》为儒家最是推崇的经典著作之一,“诗云”亦为《论语》中常见字词。  【语义】“子曰诗云”本义为儒家圣人和经典著作上所说的话,孔言为立身处世之真言,《诗经》为通行于世之圭臬,由此而引申泛指儒家之经典。后反其道引申指读书人引经据典而不识时务之迂腐习气,如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闻所未闻的外国人到了;交手几回,渐知道'子曰诗云'似乎无用,于是乎要维新。”  ……

图书封面


 立身处世的学问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